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看法

时间:2021-10-30 18:45:43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记叙文写作》

记叙文写作

——立意与选材

教学目标:

1、明白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2、学会立意与选材的方法。

教学重点:目标1、2

教学难点:目标2

教 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创设情景

写作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又是中考的“半壁江山”。而我们学生最感头痛的就是写作文。大家平时写作后,老师常常会评论同学们的文章说:“立意不高”,“偏题了”,“材料与中心不符”等。同学们拿到一个作文题,也常感不知该确定什么中心,选择什么材料。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记叙文的“立意与选材”的问题。

二、立意与选材的含义及关系

1、何谓立意?

人们常说“文以意为主”、“文以载道”,这一“意”或“道”就是文章中心。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凡是好文章,无一不是在立意上下功夫的。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就如文章的灵魂,它统领全文,贯穿首尾。

2、何谓选材?

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

文章是通过材料来立意的,材料要为中心服务。如果所选材料不能表现中心,也就是立意不正确,不管它如何精彩,写成的文章最终只能是一篇各种材料的大杂烩。

3、两者关系

立意,是记叙文的灵魂,而材料则是构成文章的骨肉。两者是灵魂与骨肉的关系,互相依存,密不可分。

那么,立意与选材有哪些要求呢?

请同学们读下列所示的立意与选材,谈谈你的看法:

例:人生难免有离别。离别是一种难舍的情绪,总是那样令人伤感、令人回味。请你以《送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A、材料: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都送我出家门。

立意:表现妈妈对我的关心。

B、材料:我的一个亲人或朋友将要到远方去,我到车站送他。

立意:表现出亲人或朋友之间真挚难舍的感情。

C、材料:我的一个好友因犯罪去伏法,我为他送别。

立意:表现好友的后悔和对我的教育。

D、材料:我去远方读书,临行时我心爱的小狗送了我一段又一段路。

立意:表现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

E、材料:我爷爷死了,在下葬时,我为他送别,忆起过去种种情景。

立意:表现亲人之间的“死别”悲情。

学生自由发言评价(2—3人)

教师小结:

A、答案不太正确,审题不清,作者没有领会题目的真正含义。

B、答案正确,但是选材、立意太普通,缺乏新意,多数人会这样写。

C、答案较深刻,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D、答案较新颖,一般人不会想到。

E、答案虽平常,但写得好,容易写出真情,打动人心。

三、立意与选材的要求:

根据以上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

1、立意的要求:①要正确 ②要新颖

2、材料的要求:①切合中心(准) ②富有新意(新)

③真情实感(真)④小事入笔(小)

立意要力求正确,不正确的“意”是站不住脚的。

例:我们有些同学常常这样立意:

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错误)

②“我们应该尽量帮助别人,这样你有困难时,别人才会帮助你。”(功利)

③“我们一定要努力学好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找到轻松的工作,过上舒适的日子。”(自私)

④“天下乌鸦一般黑,这个社会上没有一个好干部,全是坏东西。”(偏激)

立意要求新颖,要紧扣时代脉搏,力求新的角度,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的材料往往就有新颖的立意。

例:一位学生写自己精心呵护水仙花,最后终于开出了花朵,文后立意:“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没有耕耘,哪有收获?没有汗水的付出,哪有水仙花的馨香啊!

事情很小,但有真情实感,立意新颖,有深度。

那么,我们该怎样去立意选材呢?

四、立意、选材的方法:

多角度

多层面

1、审题 2、联想 选材 3、聚合 立意

发散思维 比较分析

联想:就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相关或相类、相似、相对的事物的心理现象。

发散联想:多点、多层面、多角度地联想。

让学生做联想(发散思维)的练习:

①“书”:有字的书:一般意义上的书籍:新华书店的书、书包里的书等。

古代:竹简、木牍;现代:磁盘、光盘。

无字的书:社会之书、人生之书。

②“桥”:有形的桥:水上桥、独木桥、石拱桥、长江大桥、陆地桥(立交桥)等。

无形的桥:心灵之桥、友谊之桥。

③“读”:读书→读人→读社会、读人生。

以上这些联想出来的材料、立意不一定都符合题意,要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适当的来写,这就是聚合的过程。

学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课堂练习。

五、课堂训练

1、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其实人生就是一场考试,请你以《我经历的一场考试》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材料:

立意:

2、在生活、学习中,当面对一个具体问题时,我们往往要在多种解决方案中进行取舍,每当这时,你是当机立断,还是思考再三?你是自己做主,还是听从他人?或是„„

请以《我的一次选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600字。

材料:

立意: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表扬优点,指出应改正之处。

六、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这节课明白了立意与选材的要求,学习了立意与选材的方法。但这里要强调的两点是:

1、立意不仅是一个技巧的方面的问题,更与一个人的人品有关。“文如其人”。好人才能做出好文章,做一个好人,才能立出正确的意。我们每个同学要加强自身修养,做一名好学生。

2、选择好材料,要求我们要拥有一双慧眼,敏锐地观察生活,这样,你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才能挖掘新颖的题材;我们要有一颗敏感的心,这样才能体会真情,写出真情。否则,你就只能闭门造车,凭空臆造,写成的文章也只会是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之作。所以,请同学们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吧。

篇二:《写记叙文》

写记叙文,一般只要把事情说清楚,就OK了啦,但一定要写出真情实感啦,就算是编的,也一定

要注入你百分之百的情感.如果你要更上一个层次,就必须要学会有议有叙.在叙事的过程中

再夹杂一些你的情感与想法,比如说,写一篇回忆的文章,你就可以以一种倒叙的手法,层层展

开,可以先写事,也可以先写自己的感受,当要结尾时,一般都是以抒情结束,但如果你需要一点

新意,你也可以以一个反问句来结束.要说描写的话,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人事的一个细节白

描,也可以描写一下当时的环境,以此来烘托你所要表达的那件事情.总之,你在作文时,一定要

记住,要抓住主脉,描写,议论,抒情只是配角,只是用来点缀,千万不要喧兵夺主!祝你能写一篇

很棒的记叙

查看更多本课内容 内容

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

记叙文升格训练

正大中学 朱学高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看法}.

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庄子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一树一菩提,一叶一如来。

——(英)布莱克

自然真切巧抒情,画龙点睛妙议论

指出下列语段运用的表达方式

是抒情还是议论,并作简要赏析

例1: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

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德语,再

见的意思),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鲁迅《从百

草园到三味书屋》

抒情。写出了“我”对要被送进书塾的种种原因的猜测,抒发了对百草园生活的眷恋和惜别

之情。 例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

道边,慢慢探下身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手

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右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

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 ——朱自清《背影》

抒情。作者具体地描绘了父亲穿过铁道去给他买橘子时的“背影” ,把慈父的爱子之情和

儿子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例3: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

来了。阿!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

——鲁迅《故乡》

抒情。通过描写“我”在故乡所见到的萧索景象,烘托出“我”悲凉的心情。

例4: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萧乾《枣核》

议论。在叙事的基础上,用一个递进式的议论,揭示文章中心——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意识

很强、民族感情极深的民族。

指点迷津:抒情、议论的常见方法

抒情:直接抒情就是在叙述描写人物事件的基础上,感情达到一定高度时,直截了当地把内心强烈的感情抒发、倾吐出来。

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等方式抒情,这种感情的抒发是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的,或缘事抒情,或托物抒情,或借景抒情„„

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或点明题旨,或突出中心,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方法有:由物及人、因事寓理、以小见大„„

添改作文《有阳光真好》,

做到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B类上1B类上2B类上3B类中1B类中2B类中3B类下1B类下2

老师给予的关爱之光

人们常说老师是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为学生们照亮前方黑暗而又充满危险的区域。确实如此,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陈老师就是一样良师。有一次,我在运动会上跑400米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跌得右膝盖鲜血直冒。陈老师急忙跑过来,安慰道:“别怕,有老师在!”一边迅速从袋中掏出一条粉色的手绢,仔细地为我止血包扎。她和旁边的小A搀着我的左右胳膊,慢慢地扶我去医务室,一边柔声地嘱咐:“右腿别用力,右腿别用力!”那时的我已经完全忘记了疼痛,忘记了哭泣,整个人被陈老师包裹在爱的阳光下,幸福得像花儿一样。

朋友带来的信心之光

阿蔡是我的死党,虽说平时我们一直吵吵闹闹,可是到了关键时刻,他一直都是我坚强的后盾。去年的期末考试,四门学科中有三门考砸了。我顿时心灰意冷,整个人就像被霜打了的茄子,好长一段时间,都垂头丧气,闷闷不乐。放暑假了,阿蔡为帮助我走出阴霾,为我买了一大堆的复习资料和我爱吃的零食,兴冲冲地跑来我家,笑着说:“别沮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偶尔有一次马失前蹄的时候,也不稀奇啊!哥们儿我陪你一起奋斗!加油!”一番话让我感动不已,也顿时信心大增,又重新恢复了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了紧张的学习中。这不就是友爱的阳光吗?在你需要的时候及时地传递温暖、送来光明。

父母赠予的温暖之光

到了初三,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考试的压力越来越大,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爸爸妈妈看在眼里,很是心疼。于是,他们总是变着法子为我做上一桌子的好菜,新鲜的草虾、美味的带鱼、色香味俱全的三鲜汤„„都是我最爱吃的,让我多多补充一下营养。每个晚上,他们总会为奋笔疾书的我端上一杯热牛奶,一盘削了皮、切成块、插着牙签的红富士苹果。台灯下,啜饮着温热的牛奶、品尝着甜脆的苹果,我好感动。父母之爱,正是那三春之晖,让我感觉无比温暖和幸福,让我在困难中更有动力前进。

我和母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见花草都已经枯萎了,半掩在薄薄的雪层下。突然,我看见其中一簇小草在雪地中星星点点探出些绿色的小影子来,奋然成长。根部依然枯黄,叶尖却那般葱茏,仿佛掐得出些青色的汁液来。我不禁赞叹:小草的生命力是多么的顽强啊! 这个时候我找回了一点信心。回去时发现,小河边一棵腊梅,在太阳光的照射下已经开花了。那棵冬日里坚守着的腊梅傲立着,灰褐色的枝干,乍一看无任何生气,细瞧,却像攀岩者手背上的根根青筋,向四周努力伸张。一朵朵仿佛凭空长出的小花,更让它充满活力。我凑近腊梅,仔细端详。薄如蝉翼的鹅黄色花瓣紧紧围在一起,花蕊在花瓣的环抱中,如一个刚刚醒来的婴儿,正冲我甜甜地微笑。尽管花小,香气却弥散在鼻翼间,久久不散。

我想:这腊梅都能在阳光下找回信心,努力绽放,我们人呢?于是我信心满满地对母亲说:“我明白了,不会再灰心了。”

有阳光真好!阳光给了我温暖,更给了我无以伦比的信心。

冬天也许很霸道,但阳光总有办法突破冬的枷锁,带给万物希望与活力,它会用独特的力量打破囚囿住生命力的桎梏,使鲜活的生命力自由地喷发!是的,我相信,只要我不放弃,只要我努力地坚守,不懈地奋斗,现实与梦想的距离终将融化为零。

我默不作声。吃完晚饭,我回到房间,把门关上,像散了架般,一下子躺倒在床上。想起母亲那带着鼓励而又有一丝失望的眼神,我真想哭一场。

正在我苦恼的时候,突然听到开门的声音。那是母亲,她轻轻地推开房门,慢慢地坐在我身旁,对我说:“看看这封信。”我缓缓打开,看了起来。母亲用文字叙述了她自己克服种种困难的经历,字里行间饱含了一个慈母对孩子的深深期待和殷殷祝愿。信上的最后一行字是:孩子,你还年轻,有的是绚烂人生机遇。妈妈希望,你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不知不觉中,我感到有一股热乎乎的东西从脸颊上流过„„{写一篇记叙文并写出看法}.

我转过神来,向旁边看了看,母亲已悄然离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的,我还年轻,有的是绚烂人生机遇,我应该给自己一个微笑,给父母一个微笑!为了自己,为了美好的未来,更为了所有关心我的人!

妈妈的鼓励仿佛给我一缕阳光,照亮我的心灵,我的心情明朗起来。于是,我开始奋斗,准备用成绩证明一切„„

有阳光真好!

如何处理好记叙、抒情与议论的关系?

首先,把记叙的人、事、物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描写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抒情、议论也就无从真切、深化。

其次,抒情、议论要紧扣记叙、描写的内容,自然贴切。记叙中的抒情、议论是为了帮助读者对记叙部分有更深的认识,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第三,抒情、议论要言简意明,恰如其分。记叙文中的抒情、议论是起辅助作用的,要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否则反会喧宾夺主,影响了中心的表达。作业1、完成未修改完的的作文《有阳光真好》。

2、阅读散文《紫藤萝瀑布》、《我的老师》,体会名家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写作手法。

记叙文中如何议论抒情

如何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有明确的目的

这种目的,大体上表现在上面的所说的六个方面。但在具体运用中,就要注意:

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

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

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

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

5.要着重在对文章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

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

记叙文的中议论,大多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引出作者的感想、认识,直接写出对所写的人物、事件的感受及主观评价。作者犹如一个讲解员,随时随地就所讲述的人和事发表一点评论。

例如:杨朔的《荔枝蜜》从看荔枝园、喝荔枝蜜,写到参观养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