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时间:2021-10-30 18:20:04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如何选择理想的中职学校》

如何选择理想的中职学校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的变化。传统的人才评价模式也悄然发生着改变,传统的“通过高考改变人生命运”的思想在生活在多元化社会下的人们的思想观念里早已土崩瓦解。因此,许多初中毕业生及家长在中考前夕的未来人生规划上也更加的理性。与其在成绩不好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的情况下“硬着头皮”去上高中,将来奔着一个二、三流大学使劲。倒不如及时的为自己选择一所优质的中专学校和有就业优势的专业,将来提前的就业,从而占领人才市场上的先机,毕竟社会发展的太快,学历“贬值”的太快,“先就业,先赚钱,先积累工作经验”才是硬道理。那么怎么样为自己选择一个理想的学校和理想的专业呢?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认真去思考,因为这将决定我们孩子一生的发展,在这里,我有这么几点经验愿意和大家分享。

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给孩子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职业生涯发展的“四择”——“择己所爱、择己所长、择世所需、择己所利”择己所爱,就是说要选择学生自己感的兴趣的专业和学校;择己所长,就是说要选择学生有优势的专业;择世所需即选择社会需要的,明白一点说就是要选好找工作的专业;择己所利,就是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专业。“四择”也就是说要充分考虑到学生本身的特点和社会的需要。

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当“择己”与“择世”两方

面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选择?有这样一句话,听着不免让人无奈,但我一直认为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就是“改变你能改变的,接受你不能改变的”,我们能改变什么?我们不能改变什么?我们能改变的我想只有我们自己,也就是说当“择己”与“择世”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应当选择“择世”因为“就业”才是绝对的硬道理。况且兴趣爱好是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培养起来的。

就现而言,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的人才市场上“护理学”绝对是最热门的行业。道理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状况,人们愿意在自身富裕了之后拿出更多的钱来换得自身的健康。众所周知,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之快举世瞩目,而与之相比医疗卫生人才一直处于紧缺状态,医疗卫生人才(尤其是护理人才)的培养速度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和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这一点,在网上随便一搜便可获知。因此,选择护理专业,就等于选择了一份有保障的工作。

另外,我们还要分析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读中职的学生绝大多数可能都是被传统评价模式(即一张考卷看成绩)所否定的学生,他们从小开始就是那群被老师忽视的群体,因此他们需要被肯定,需要被重视,他们身上一直被忽视的闪光点需要被发觉。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已经不适合用在这群孩子身上。所以,选择一个什么样理念的学校很重要。

我的一个亲戚家的孩子家住在双城。孩子初中的时候上的是体校,每天也不好好学习,成天就玩,真是个让家长头疼,让老师挠头

的不省心的孩子。后来孩子妈妈听邻居说让孩子到卫校学习护理专业,以后当个护士也挺好,就把孩子送到哈尔滨的一个卫校。起初,孩子也很抵触,不愿意学习,慢慢的孩子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头发颜色变过来了,穿着打扮也不像从前那样非主流了。每次回家就和我们讲她在学校的所见所闻。关键是孩子有上进心了,每学期的排名都会有前进。孩子在学校全面学习了护理知识,毕业时,通过学校推荐顺利应聘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家长真的很满意!我特地了解了一下这所学校。学校叫“黑龙江医药卫生职业学校”。近年来,这所学校全新的育人理念深受学生和我们家长好评。该校省内首创的“千分制”评价体系,让从小一直被否定,被忽视的孩子们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认可。在这所学校,学习不全在课堂里,考试不全在考场中。从小学到初中,有些孩子一直都是是老师眼里的差等生,可在这所学校她却成为让老师、家长引以为傲的优秀学生干部。“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管理模式极大的调动了每一名学生的热情,让从小就被人漠视的那些所谓的差等生获得了极大的自信。孩子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工作中的所获得的自信又极大的带动了他们在学习上的热情,其实,很多学生来到这里,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之学校在教学上的严格管理,建立的一支教学能力精良的教学团队,使该校在“全国执业护士资格考试”中缕创造佳绩。2013年通过率更是达到了95%。在省内,乃至全国都属绝对领先的地位。

此外,护理专业“好就业”的先天优势被学校以最大程度的开

发。校企合作、实习就业一条龙”的办学模式让孩子们在迈进这所学校的时候就解除了“工作难找”的后顾之忧忧,“就业不是问题,问题是在哪里就业”成为了这所学校每一名学生“幸福的烦恼”。目前该校的的毕业生除了遍布省内各地以外,“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有很多被学校分配去的优秀毕业生。仅2013年一年,学校就向“深圳港大医院”输送了10名优秀学生,这些学生在那里工作、生活都很开心,并在深圳“扎根落户”。

人的一生会很漫长,但转折点可能只有那么几个,真心希望每一名站在中考这个“十字路口”上的学生能谨慎、科学、理性的选择自己的专业为自己能有一个成功的职业生涯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二:《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浅谈中职生如何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

摘要:中职生的就业问题是决定学生今后职业生涯和谋生的重要问题,中职生在选择专业和准备就业时要做好职业规划和设计,明确目标,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做好充分准备。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职业是中职生走出校门踏入社会的第一步,也是实现个人职业梦想的关键一步,面对当今社会强大的职业竞争压力,中职生应确立新的就业观念,正确给自己定位,一旦机会到来,就要把握机遇,稳步发展,朝着既定的目标迈开坚定的脚步。

关键词:职业生涯;职业理想;中职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p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1

最近看天津卫视的大型职场节目《非你莫属》颇有感触,许多刚刚走出校门或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因对自己要选择的职业和应聘的职位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或定位不准而错失良机。作为中职校的一名政治课教师,我在教授学生《就业与创业》这门课时,熟知选择职业是学生们极其头疼的一件事。中职生经过二到三年教的学习和实践,多数对专业有了较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对未来的职业也有了一定的预期和憧憬,但他们视野不够开阔,社会阅历较少,职业发展道路上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或失去目标,教师应根据所任课班级的学生专业特点去帮助学生明确他们的职业方向,帮他们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教会他们认清实现职业梦想的因素,坚持实现职业梦想的原则,让他们在校期间或走出校门时学会如何为自

篇三:《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全仗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对于刚迈进中专学校校门的学生来讲,入学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适应,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个人的角色,才能为今后的学校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才能成功地度过中专学习阶段。

1.社会角色

人的适应性实际上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作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但部分新生却并不具备这种适应性。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失落。产生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失去目标而带来的精神苦闷,或是由于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如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生容易想家、想念亲友等。二是失望。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产生失望的主要原因,如有些新生因没有被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或专业录取,而带着一种失望和沮丧的情绪走进学校。失落和失望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同学们对新的学习生活感到不适应,由此产生了郁闷和困惑。

中专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中转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基本是直接指向走入社会。因此,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中专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也许我站的位置比很多同龄人的都低,但是我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接近蓝天!”新生们要要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建议新同学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和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的方案。

2. 奋斗目标

我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会发现存在着两类差距。一类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弥补赶上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口语表达上的问题。学习、掌握知识是将来开创事业的必要基础,人际交往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与周围人有差别,一定要想办法缩短这种差距,但要允许自己有逐渐改善的过程。很多同学想在短期内弥补并超过其他人,这种期望是非常不现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把它解决掉?这就意味着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变现状,同时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与周围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差距。

第二类差距是其他能力方面的,如果这种差距能被赶上,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赶不{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上也无伤大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指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学校是个大集体,集体里每人都具备许多优点,包括你在内,在某一方面赶不上别人没是很正常的,我们应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具体问题上,用不着为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徒伤脑筋。{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在承认与别人有差距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自信心,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事事都超过别人。我们要心悦诚服地看待别人的优势,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彼之长补已之短。而不能耿耿于怀。每个人都有在某方面不如人的权力。

一年级的新生要在充分剖析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式,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这就叫做生涯设计。一个人的人生线是由自己描绘的,同样的起点,却不一定有同样的终点。如果你不愿意留下终生的遗憾,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设定出适合自已的奋斗目标。

另外,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3.生活

(1)生活环境

适应包括方方面面,首先是适应新的校园环境,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同学们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新的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所以新同学首先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在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自己消除陌生感,这样有利于新生角色的转变。寝室生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中专的管理制度和中学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奖学金评定、宿舍管理和饮食服务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这也会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不适应。要能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第二课堂活动。 新同学也要适应学校外的社会环境,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意味着踏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上商店买东西、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悉。

另外新生还应该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

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不要盲目攀比。

(2)生活方式

中专生活和中学生活相比,无论生活方式、习惯还是生活范围都有明显的不同。适应中专生活就是要调整和改变原来的习惯,由依赖到自理、由被动到主动。

中学时代,学生们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立能力比较差。进入中专后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都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和判断。当然也有部分新生由于长期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之中,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只强调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却不知道如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新生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以后就明显的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初来乍到一个与家乡情况完全不同的地区学习和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不适应。

4.交往

作为社会的人,应该懂得交往,善于交往。古人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一定的交往技巧是我们在整个社会生存的基础条件,有很多新生,他们害怕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力重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交往互相了解,逐步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

(1)师生交往

新的师生关系比起中学时代将变得非常离散,现在教学多的是大班额教学,因此任课教师不可能像中小学老师那样抽出很多时间与同学交往,大多数同学也已经习惯中学时期教师主动的方式,在和老师的交往上比较被动,偶尔有交往的机会,实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那种老师跟在身边的密切照料一去不返了。同学们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同学们若能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钦慕,无疑将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增强自己的学业技能。

有些学生因为以往一些不好的师生交往的体验,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认为老师管得太严,觉得不自由。其实,严,正是老师爱学生的表现,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的。在课间或课后建议同学们多和老师们沟通,有时候教师的人生经验比教学内容更能帮助我们成长。

(2)同学交往

在中专里的人际关系比中学时更为复杂。中学同学之间生活习惯相同,语言相通,又一门心思准备升学考试,使交往比较单纯。中专学校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由于班级和宿舍{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的同学都分别来自全省各地的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贫困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里的想法和困难不愿也不知找谁诉说,经常感到孤独,思念家人,留恋中学的一切。此外交往知识和技巧的欠缺,也是造成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所以,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在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要求其他人。比如,你不能不顾别人在看书或休息,就大放歌曲。对于关系到他人利益时,彼此之间最好形成一种共同的约束,大家必须遵守。这个规矩可能跟原来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但也得遵守。这就是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强加给别人,否则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原则,重在相互协调,不断地调适,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服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在不断的调适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跟各种不同的人保持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在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中要注意的一点。

同学交往还要正确看待同学间的小摩擦或冲突。首先,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因为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环境,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处事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达到完全一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来看待这种摩擦和冲突。大部分同学都不可能故意要跟谁过不去,只是有时说话的方式不当,或者是一时的不理智才出现矛盾。因此,同学之间是能够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和解。同学间大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所以作为一个具有成人意识的人应该也能够主动的去和解。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相反也正表明了你本人的高风亮节,宽阔的胸怀,也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

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一段迷茫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过程,它既是成长道路的起点,也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点。因此,积极地适应中专的学习生活是同学们进入学后的首要目标。我相信,尽管大家还不太熟悉大学这个环境,但不适应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接受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篇四:《试论中职学校思想教育与职业理想的结合》

龙源期刊网 .cn

试论中职学校思想教育与职业理想的结合 作者:黄品轩

来源:《广西教育·B版》2014年第05期

【摘要】剖析了中职学校学生的思想教育现状、问题及原因,提出了中职学校应构建以思想教育——职业理想为内核的多元体系教育思路,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实现人生价值。{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关键词】中职学校 思想教育 职业理想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B-0018-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要求我国各地学校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放在素质教育的第一位。近年,很多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师在教学方法、教学经验和教学策略方面已有很大的改进,然而,部分教师在学生德育工作上仍缺失人性意识,德育培养和思想教育实验流于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造成了学生德育工作的低效和前进乏力,其中,中职学校的德育问题较为突出。本文对其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构建以思想教育——职业理想为内核的多元体系新思路,推动中职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中职生思想教育现状及其问题

(一)中职生思想教育的现状

中职生往往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言行不规范、道德意识淡薄、盲目过度消费、心理健康指数较低等。中职学校历来重视思想教育,但是收效甚微。据笔者对600多名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只有近20%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是必须的,20%的学生对理想信念教育没有足够的认识,60%的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教育可有可无。此外,很多学生认为教师讲授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是空讲道理,毫无实践意义,他们认为理想信念就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教育,并对此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

(二)中职生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

经调查发现,中职生思想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理念信念和职业理想淡薄;二是缺乏社会责任和诚信意识;三是政治信仰和奋斗意志欠缺;四是抗压能力和团结精神不足。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思想教育的出发点必须建立在对学生思想状况的清晰理解之上,只有在教育体系的改良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才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

篇五:《中职生如何适应新生活》

(三)适应篇

“无限的过去都以现在为归宿,无限的未来都以现在为渊源。过去、未来全仗现在以成其连续,以成其永远,以成其无始无终的大实在。”对于刚迈进中专学校校门的学生来讲,入学后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适应,只有在短期内尽快调整自己的心态,转变个人的角色,才能为今后的学校生活奠定良好基础,才能成功地度过中专学习阶段。

1.社会角色

人的适应性实际上是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反映,是人作为主体对社会环境的应对,但部分新生却并不具备这种适应性。新生入学后,在心理上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失落。产生失落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失去目标而带来的精神苦闷,或是由于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感,如面对陌生的环境,新生容易想家、想念亲友等。二是失望。新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产生失望的主要原因,如有些新生因没有被自己理想中的学校或专业录取,而带着一种失望和沮丧的情绪走进学校。失落和失望的情绪交织在一起,使同学们对新的学习生活感到不适应,由此产生了郁闷和困惑。

中专学生与中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角色不一样,中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正在发展中,职业方向和社会角色不够确定;而中转学生的职业方向基本确定,基本是直接指向走入社会。因此,新生要实现从中学生到中专生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处处用新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既学做人又学做事。

“也许我站的位置比很多同龄人的都低,但是我却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更接近蓝天!”新生们要要积极调整,选择恰当的对策。建议新同学在接触社会的过程中,要从主观上采取积极态度,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在调和社会环境和自身之间的矛盾时,要审时度势,有条件地选择改造环境的条件,无条件地选择改造自身的办法,这样才能既不想入非非,又不自暴自弃,找到最佳的方案。

2. 奋斗目标

我们在与别人的比较中会发现存在着两类差距。一类是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弥补赶上的,比如我们在学习人际交往、口语表达上的问题。学习、掌握知识是将来开创事业的必要基础,人际交往是重要的辅助手段,这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根本的东西。如果与周围人有差别,一定要想办法缩短这种差距,但要允许自己有逐渐改善的过程。很多同学想在短期内弥补并超过其他人,这种期望是非常不现实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怎么可能一夜之间就把它解决掉?这就意味着需要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来改变现状,同时也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与周围的人之间一直存在着差距。

第二类差距是其他能力方面的,如果这种差距能被赶上,是锦上添花的事情,如果赶不上也无伤大雅。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在一生中我们能做的事情非常少,能做好的就更少了,所以不要指望自己在所有方面都比别人强。学校是个大集体,集体里每人都具备许多优点,包括你在内,在某一方面赶不上别人没是很正常的,我们应把有限的精力放到某一具体问题上,用不着为与自己无关的问题徒伤脑筋。

要客观对待别人的优势。在承认与别人有差距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自信心,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事事都超过别人。我们要心悦诚服地看待别人的优势,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以彼之长补已之短。而不能耿耿于怀。每个人都有在某方面不如人的权力。

一年级的新生要在充分剖析自我的基础上确定符合自己的发展目标,并围绕目标制定出实现目标的步骤和方式,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目标,这就叫做生涯设计。一个人的人生线是由自己描绘的,同样的起点,却不一定有同样的终点。如果你不愿意留下终生的遗憾,你就应该从现在开始设定出适合自已的奋斗目标。{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另外,新生的思维方式要做到由“非成人化”向“成人化”转变。在思考处理所遇到的问题时,要力求做到辩证全面而不要唯心片面,要远见务实而不要目光短浅,对人生重大问题的选择要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而不要盲目冲动或感情用事,要加强道德和法制观念,做事要考虑后果。

3.生活

(1)生活环境

适应包括方方面面,首先是适应新的校园环境,第一次离家远行的入学旅程,是同学们独立处理事情的开始。入学后,衣食住行等个人生活都由自己处理安排,自主、自立、自律是新的学习生活的主旋律。入校后能否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将决定新生能否在这个环境中自如的生活、学习。所以新同学首先要适应新的语言环境,在校园里应尽量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使自己消除陌生感,这样有利于新生角色的转变。寝室生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尤其是卫生习惯,尊重他人的同时才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中专的管理制度和中学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在教学管理、考试制度、奖学

金评定、宿舍管理和饮食服务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这也会导致许多学生产生不适应。要能自主而合理地处理好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注意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要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作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文体和第二课堂活动。

新同学也要适应学校外的社会环境,离开家乡到异地求学,意味着踏入一个不同的社会环境,怎样搭乘公共汽车、怎样向别人问路、怎样上商店买东西、怎样和小商贩讨价还价都要逐步熟悉。

另外新生还应该学会一种“理财”的观念。要注意考虑:在生活中,哪些开支是必须的,哪些开支是完全不必要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钱要花在刀刃上,要避免完全不必要的消费,可花可不花的尽量少花。此外,还要根据父母的经济能力和自己“勤工俭学”的能力来进行日常消费,不要盲目攀比。

(2)生活方式

中专生活和中学生活相比,无论生活方式、习惯还是生活范围都有明显的不同。适应中专生活就是要调整和改变原来的习惯,由依赖到自理、由被动到主动。

中学时代,学生们大多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家庭、父母的依赖性比较强,自立能力比较差。进入中专后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学习交友,都需要我们运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去思考和判断。当然也有部分新生由于长期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之中,缺乏集体生活的经验,只强调需要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却不知道如何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和想法。因此,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新生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以后就明显的表现出一种不适应。初来乍到一个与家乡情况完全不同的地区学习和生活,必然会产生许多不适应。

4.交往

作为社会的人,应该懂得交往,善于交往。古人云:“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一定的交往技巧是我们在整个社会生存的基础条件,有很多新生,他们害怕与人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感到压力重重。面对这种情况需要多参加集体活动,通过交往互相了解,逐步消除孤独感和失落感,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

(1)师生交往

新的师生关系比起中学时代将变得非常离散,现在教学多的是大班额教学,因此任课教师不可能像中小学老师那样抽出很多时间与同学交往,大多数同学也已经习惯中学时期教师主动的方式,在和老师的交往上比较被动,偶尔有交往的

机会,实际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也有限,那种老师跟在身边的密切照料一去不返了。同学们要学会做自己的老师。同学们若能对教师的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和钦慕,无疑将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增强自己的学业技能。

有些学生因为以往一些不好的师生交往的体验,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认为老师管得太严,觉得不自由。其实,严,正是老师爱学生的表现,没有哪位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长的。在课间或课后建议同学们多和老师们沟通,有时候教师的人生经验比教学内容更能帮助我们成长。

(2)同学交往

在中专里的人际关系比中学时更为复杂。中学同学之间生活习惯相同,语言相通,又一门心思准备升学考试,使交往比较单纯。中专学校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由于班级和宿舍的同学都分别来自全省各地的不同地域和不同家庭,在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风俗、习惯、语言、性格、爱好等方面不尽相同,尤其是贫困生,他们大多来自农村,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尊,心里的想法和困难不愿也不知找谁诉说,经常感到孤独,思念家人,留恋中学的一切。此外交往知识和技巧的欠缺,也是造成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重要原因。

所以,新生们要注意从以“自我”为中心向以“集体”为中心的转变,在班级里要多关心他人,在宿舍里要相互礼让。在同学的交往过程中不能以个人好恶来要求其他人。比如,你不能不顾别人在看书或休息,就大放歌曲。对于关系到他人利益时,彼此之间最好形成一种共同的约束,大家必须遵守。这个规矩可能跟原来的想法是不一致的,但也得遵守。这就是说,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去强加给别人,否则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这是一个最起码的原则,重在相互协调,不断地调适,不是简单的单方面的服从。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具备一种能力,在不断的调适过程中,能够掌握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跟各种不同的人保持了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也是在成年人的人际关系中要注意的一点。

同学交往还要正确看待同学间的小摩擦或冲突。首先,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冲突是必然的,不可避免。因为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环境,彼此的人生观、价值观、行为习惯、处事方式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要想达到完全一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问题的关键就是怎样来看待这种摩擦和冲突。大部分同学都不可能故意要跟谁过不去,只是有时说话的方式不当,或者是一时的不理智才出现矛盾。因此,同学之间是能够通过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同学间发生矛盾时要主动和解。同学间大多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所以作为一个具有成人意识的人应该也能够主动的去和解。这并不是一件什么丢人的事,相反也正表明了你本人的高风亮节,宽阔的胸怀,也更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与同学交往要坚持与人为善,要搞“五湖四海”、全方位交往,而不要有老乡观念,搞宗派、拉帮结伙等庸俗作风,注意人际关系的和谐性。提高个人修养水平,养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培养全方位的交际能力和处事艺术。

对于刚入校的同学来说,即将面临的是一段迷茫的适应期,这一阶段对大家来说是一个过程,它既是成长道路的起点,也是人生道路的重大转折点。因此,积极地适应中专的学习生活是同学们进入学后的首要目标。我相信,尽管大家还不太熟悉大学这个环境,但不适应的感觉很快就会过去,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能够接受自我,超越自我,从而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篇六:《“我们的理想职业”主题班会课简案(中职)》

扬州高职校主题班会活动简案

篇七:《中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及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cn{我理想中的中职院校生活}.

中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及路径选择

作者:鲁秀芹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5期

摘 要:中职学校的教学总体情况存在很多问题,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典型的特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职业学校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机制。基于这些现状,文章提出中职学校数学教育的理想模式,分别从学科制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做了阐述,并对于实现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理想模式的实施路径做了详细分析,以期待为目前的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理想模式;路径选择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1.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是因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而不能正常升入高中继续教育的部分群体。初中数学作为一个转折点,一旦基础没学好,对于后续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本身就有厌学甚至恐惧心理,自然也就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得过且过,能逃则逃就变成了职业学校学习数学的学生很典型的心理特征。

2.教学模式陈旧,不能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和常规中学教育从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有很大的不同,职业学校主要是培养学生具体某项专业技术技能,而常规中学教育面临升学继续教育的压力,更注重于应试教育,重点积累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做铺垫。不幸的是,在现实中,职业学校的老师并未对这些不同,而在教学方式方法上因地制宜的做调整。只是通常单纯采用按照教材通篇讲解的方式授课,造成了教与学在供与求方面的差异。

3.教学评价机制缺失,影响了教与学的有效性

教学评价机制是根据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的评价,从而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不断调整的工具。职业学校因为没有升学压力,尤其是数学被定位为基础教学科目,授课教师本身就存在心理上的不重视,直接导致教学效果较差。加上职业学校往往没有建立完善的教学系统评价机制,对老师的绩效考核也只是停留在制度层面,并未真正执行。学生学习结果的检验也只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做为主要参考,导致学生学习没有动力,一个学期或者学年结束,数学知识并不能得到有效积累。

二、中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

篇八:《中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及路径选择》

龙源期刊网 .cn

中职数学教学的理想模式及路径选择

作者:鲁秀芹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5期

摘 要:中职学校的教学总体情况存在很多问题,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具有典型的特点。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较差,职业学校对技术人才的培养也缺乏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机制。基于这些现状,文章提出中职学校数学教育的理想模式,分别从学科制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等方面做了阐述,并对于实现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理想模式的实施路径做了详细分析,以期待为目前的职业学校数学教育改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理想模式;路径选择

一、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1.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积极性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通常是因初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而不能正常升入高中继续教育的部分群体。初中数学作为一个转折点,一旦基础没学好,对于后续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职业学校的学生因为自身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本身就有厌学甚至恐惧心理,自然也就缺乏了学习的积极性。得过且过,能逃则逃就变成了职业学校学习数学的学生很典型的心理特征。

2.教学模式陈旧,不能因材施教

职业学校和常规中学教育从教学任务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