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时间:2021-10-30 17:40:12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作文讲评》

2016高二期中考试作文讲评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美国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这引起了家长的反对,他们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成绩。学校不堪重压,迫令她屈从。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巨大的社会反响,校方举行公开会议,听取各方意见。会上,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人为女教师点赞,有人对学生家长的做法表示理解,也有人对学校的做法提出质疑。

会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新课标《考试说明》中对“写作”考点的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等级为E级(表达应用)。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 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 发展等级。

(1)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试题分析]

写作试题属于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没难度有空间;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套作、宿构及抄袭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

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位高中女教师处罚28名作弊学生而引发的社会影响。材料中的核心事件是28名中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这个事件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陌生。他们或多或少,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学生能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图式来阅读材料。

以叙事体来呈现的材料,在内容的表述上明确、平易且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既在文字理解上没难度、易进入,又有个人化的想象与移情;在材料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埋下”若干立意的关键词,如植入其中的“抄袭”“剽窃”“施压”“屈从”“严词拒绝”“点赞”“理解”“质疑”等关键词,有利于激发考生的解读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足以启发考生对立意和角度选择的方向;而“该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听取各方意见”、“大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等句,更貌似在引导学生选择“家长”、“教师”或“其他市民”的角度来加入争论。 从事件的叙述来分析,材料至少提供两个主要角度:一是高二学生作弊怎么看;一是女教师的行为(处罚学生与辞职而去)怎么看。围绕这两个角度,可以延伸出更多的次要角度以及

沾边角度,这样既体现了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同时,材料又提供了诸多思考的向度(维度、角度):辞职的女教师、抄袭的学生、学生家长、学校等等。这些“向度”,为学生写作提供巨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写作的选择与思考的方向。

其实,无论选择“教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一事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

严惩派将批判“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的“作弊”行为,其主要理由可能有:第一,这种“抄袭、剽窃”行为弄虚作假,严重违背了“诚实”做人原则,德行低下,要受到处罚;第二,28名学生参与作弊抄袭,说明这不是个别现象,倘若不及时加以处罚,势必造成可怕后果,未成年人的这种行为要及时制止管教,以免将来败坏社会风气;第三,教育学生成为一名诚实的公民,远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程更重要。第四,„„

而宽容派的主要理由可能在:第一,这只是学习中的一件小事,学生抄袭也是为了完成作业,本意是好的;第二,作弊的学生毕竟还是未成年人,应该给他们改正错误、悔过自新的机会;第三,学校是教育机构,不是司法机关,学校要以教育为主,要讲究教育方法,不能简单粗暴地使用靠“处分”、判“零分”这样的处理方法。28名一起做这样的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在教育上的缺失。第四,„„

其次,写作者还要对女教师的行为持反对还是支持表明自己的态度。女教师的行为又分 两个方面,一是“处罚”作弊的学生,一是面对家长、校方的施压,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必然要追问女教师所作所为的原因,由表及里,深入考究其是否成立,比如:“她认为这些学生素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并警告他们或将留级。”这一看法是否合理?为什么?这样做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她严词拒绝,辞职而去。”她为什么这么做?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尊严,还是出于对学生的负责?这种行为值得吗?会导致怎样的结果?有了这样理性的追问与深入的分析,就容易明确自己的态度,进而顺理成章地提出解决的办法。

同样,如果写作的角度是学生家长或是学校,那么,对于学生家长的“反对”“施压”的理由,对于学校由“迫令”到“听取”的变化原因,也要加以“由表及里”地追问与分析,给出合情合理的解释。

【教师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等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做一个有原则的教育者。

2.“立言、立功、立行”远比“成绩”“分数”重要。

3.做一个能坚守正确决定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

【家长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理解”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纵容孩子作假不可取。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恶行上的庇护却不可取。《触龙说赵太后》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孩子抄袭作弊,不反思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反对”老师的做法,进而对学校“施压”,其结果只会助长孩子作假的行为,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2.家长应是孩子“诚信”(诚实)做人的榜样。

【学校角度】以“质疑”为第一关键,可以分析一个学校到底是屈从于家长的施压,还是要维护教师的尊严,还是要“立德树人”,都值得追问与分析。{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一个人可以失去财富,失去职业,失去机会,但万万不可失去信誉。一个不信守信誉的人,在这个社会上常常举步维艰。”

倘若一个人失去了诚信,他就会变得尔虞我诈;一个企业要是失去了诚信,就会生产出假冒伪劣的商品;一个社会要是缺失了诚信,就会到处充斥着奸诈欺骗的小人。

美国人重视诚信,正如他们懂得诚信是一个人取信立足社会的根基,倘若这个人缺失了诚信,也就缺失了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一切美德,他也只会危害社会,侵犯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结构:(引议联接)

1:28名高二学生,仅仅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竟然置诚信于不顾,从网上抄袭现成材料来欺骗老师。这种缺乏诚信行为看似只是学生的一个小问题,其实,原因可以追溯到家庭与社会。缺乏诚信,是多方教育缺失的结果。(是怎样)

2.娇惯、溺爱的家庭环境是造成诚信缺乏的首要原因。(为什么1)

3.目前,学校重分数不重立心事造成诚信缺乏的教育原因。(为什么2)

4.唯利是图的社会环境是造成诚信缺乏的社会原因{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5.缺乏城信,是多方教育缺失的结果。不只是学生的问题,也是社会问题。我们要强化社会建设,清楚弄虚作假的现实土壤,进而达到改造社会及诚信做人之目的。

篇二:《写班主任的作文950字》

写班主任的作文950字 “神眼”老班 “老班”是我们对班主任的呢称。老班教我们数学,他三十几岁,身材魁梧,戴着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平时总是笑眯眯的,让人感到儒雅、亲切。调皮的同学背后叫他“四眼老班”。不过,你别小瞧这双眼睛,它可是一双神眼哟—— 上周的一节数学课,老班讲了一会儿例题,然后布置大家做习题。他自己呢,则在教室里这儿转转、那儿看看,笑眯眯地问问这个同学听懂了没有,看看那个同学做对了没有。正当老班兴致勃勃地对一个同学讲解时,从老班背对着的方向传出了微弱的“滴——滴——”声。老班迅速直起身,目光向身后扫过去。只见人称“机灵鬼”的小艾迅速从桌斗里抽出两手,挺直了身子。老班快步走过去,一弯腰,从小艾的桌斗里掏出了一部电子书阅读器。瞄了两眼电子书,又拿起小艾的作业本,老班已是怒火中烧。眼睛瞪得圆圆的,目光如电,直射向小艾:“别的同学已经做了三四道题了,你倒好,一道题都没动——原来你一头钻进了电子书,‘穿越’到唐朝的皇宫里去了!”再看小艾,站在那里,低着头,两条小腿直打哆嗦,平时的机灵劲儿全没了。看那架势,机灵鬼完全被老班的突袭吓着了——也难怪,他怎么也想不通,自己活动得这么隐蔽,别的课上屡屡得手,怎么一下子就被老班“扫描”出来了?老班的“四眼”怎么这么神呢? 不过,事情还没有了结。据说,下课后,小艾的老爸被老班请进了办公室,小艾被他老爸连训了好几天。在家里也被严加督促、看管,他再机灵也没机会穿越到王宫里去了。 老班的眼睛够神的吧!要不然,我们怎么说他是“火眼金睛”呢?不过,你别以为老班只盯着调皮的同学。这不,早读时,我的同桌就被老班笑眯眯地叫到教室外,谈了将近十分钟。她回到座位,我小声地问是什么事,她说老班问她最近看黑板是不是不清楚,是不是看书做作业用眼过度了,叫她要劳逸结合,注意保护眼睛。实在看不清黑板,要尽快配眼镜。“嘿,老班可真够细心的,我老妈都不知道我最近视力下降呢!”同桌笑着对我说。 是呀,班上哪一件事能逃得过老班的眼睛?谁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谁的成绩下降了,谁熬夜过度了,谁的情绪有波动了,谁的身体不舒服了„„哪件事班主任不是了如指掌? 怎么样?老班的“神眼”名不虚传吧!他那含笑的眼睛贮满了智慧、责任和爱心,他那澄澈的目光如深山中的一泓清泉,在我们心灵的绿洲上轻轻地流淌„„ 佳作点评 本文标题新颖,选材精当,描写生动传神。 选材花了一番工炎。从课内到课外,细致描写与概括叙速栩结合,着力表现班主任眼睛之“神”,全面展示了一位明察秋毫、严格认真、教育有方、关爱学生的优秀班主任的形象。

篇三:《2014高一对口高考班期中考试试题》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2013级对口班高一二期

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4年4 月24日)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称心(chēn) 禅让(shàn) 粗糙(cāo) ...

B.角逐(jué) 给予(gěi) 符合(hú) ...

C.禅宗(chán) 埋怨(mán) 即使(jí) ...

D.熨帖(yùn) 差异(chā) 驯服(xún) ...

2.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详实 词不达意 冷漠 一筹莫展

B.谚语 不经之谈 偏僻 厉精图治

C.风靡 人情世故 直接 谈笑风生

D.倾轧 气冲霄汉 弘扬 扑朔迷离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

B.天突然变凉了,同学们衣衫单薄,一个个噤若寒蝉。 ....

C.我们是十多年前的老同学,这次在武汉萍水相逢,彼此都格外兴奋。 ....

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各有..千秋。 ..

4.下列加点词解释全对的一组是( )

A.不求甚解(深入地) 豁然开朗(突然) 匠心独运(巧妙的心思) .....

B.掉以轻心(遗失) 不名一文(占有) 迥然不同(差得远) ...

C.眼花缭乱(纷乱) 泽被后世(背负) 蒸蒸日上(兴盛的样子) .....

D.自行惭秽(丑陋) 相濡以沫(湿润) 拾阶而上(逐步登阶) ....

5.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日啖三百颗,究竟能有几人呢?(反问)

B.壳如红缯,膜如紫绡。(比喻)

C.“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里”(夸张)

D.荔枝也有淡红色的,如广东产的“三月红”和“挂绿”等。(比喻)

6.《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写林黛玉来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

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这是因为( )

A.贾府是贵族世家,讲究礼节,且等级制度森严。

B.她自觉出身低微,不如贾家高贵,有自卑心理。

C.她有寄人篱下之感,又极自尊,敏感多疑,所以小心谨慎。

D.林黛玉初进贾府,人地生疏,自然时时处处留心在意。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

B.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C.广安的春天是一个美丽而迷人的地方。

D.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二、填空

8、人性之美,美在求善。《善良》是一篇_ ,作者王蒙。

9、《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 ,文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 (作者)的《过华清官绝句》中的句子。

10、冯友兰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分为四个等级,自然境界、 、道德境界、 。

11、《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里的真品,以_______、史、_______、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_______和_______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术的反映了我国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1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_______》第十回,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

13、《_______ 》和《_______ 》《______ 》《_______ 》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阅读理解

一 《合欢树》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

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

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②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

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14.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分)

15.第②段开始就说"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4分)

16.第②段中的"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4分)

二 《南州六月荔枝丹》

①荔枝呈心脏形、卵圆形或圆形,通常上大而下稍小。蒂部略凹,周围微微突起,称为果肩;有的一边高,一边低。下端叫果顶,浑圆或尖圆。两侧从果顶到蒂部有一条沟,叫做缝合线,显隐随品种而不同。旧记载有细长如指形的“龙牙”,有圆小如珠的“珍珠”,这些品种缺少经济价值,现在已经没有了。

②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余克到二十余克。20世纪60年代,广东调查得知,有鹅蛋荔和丁香大荔,重达四五十克。还有四川合江产的“楠木叶”,《四川果树良种图谱》说它重19克左右,《中国果树栽培学》则说大者重达60克,不知哪一本书记载正确。

③荔枝不耐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在21摄氏度的环境里,可贮藏一二星期。人们一直在设法延长贮藏期,以利于长途运输。早在1800多年前,即东汉和帝时,唐羌曾谏阻从南方向洛阳贡献生荔枝和龙眼。唐代杜牧诗云:“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当时是“昼夜奔腾,有毒虫猛兽之害”,“颠坑仆谷相枕籍”,“惊尘溅血流千载”。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发,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不易。

④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海南岛和廉江有野生的荔枝林,可为

我国是原产地的明证。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足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它的栽培历史,就从那个时候算起,也已在2000年以上了。唐代对四川荔枝多有记述。福建荔枝旧无记载,自从蔡襄的《荔枝谱》(1059)成书以后,就最为人所重视。荔枝也产于广西和云南,却很少有人说起。

17.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 。(4分)

18、文中所列东汉和唐代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4分)

19、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 (4分)

四、语言运用(2题,20题6分,21题5分,共11分)。

20、几个不同身份的人围绕“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探讨,都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国脚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激动人心的进球。”商人说:“最宝贵的东西是源源不断的利润。”画家说,“最宝贵的东西是绚烂丰富的色彩。”面对此,小孩和病人会怎么说?请你代他们回答。

小孩说:

病人说:

21、 展开联想,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句子。

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成熟的稻穗低着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谦虚;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那是在启示我们要齐心协力; 。

五、应用写作(10分)。

22、据所给内容写一份遗失启事。

内容:李明在学校餐厅内丢失雨伞一把。请帮李明写一张启事。

六、作文(40分

23、请以“那一刻,我真的很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

(1)将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语(如激动、生气、愤怒等)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除诗歌外,文体自定。

语文答卷

一、选择题:{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二、填空题:

8、 。9、 , 10、 、 。

11、___ ____、_____ __、____ ___ 、____ ___ 12、《___ ____》

13、《_______ 》和《_______ 》《______ 》《_______ 》

三、阅读理解

14.从选文中邻居对我的态度,你得到了哪些信息?(4分)

15.第②段开始就说"我没料到"合欢树还活着,为什么会"没料到"呢?(4分)

16.第②段中的"叹息"、"高兴"表达了母亲对合欢树一种怎样的寄托?(4分)

17.第①段的说明顺序是: 。(4分)

18、文中所列东汉和唐代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 (4分)

19、哪些证据可以证明“荔枝原产于我国”? (4分)

篇四:《学案_高中记叙文写作细节描写》{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捕捉生活细节,彰显人物个性

——记叙文写作训练之细节描写

一、 感受细节

A、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想了又想,心里很紧张, 犹豫了很久,终于走上了讲台……

B、这次上去写会是什么结果呢?我坐在椅子上,双脚发抖,手也冰凉冰凉的,这使我感到很不舒服,不停地在椅子上挪动……又有两位同学上去改答案了,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到底上不上去呢?我心里像揣了只小兔,怦怦地跳着。我又把脚伸直了压了压,几次想冲上去,可我能对班里权威人物的答案提出异议吗?我再一次在草稿纸上认真地计算了一遍,似乎真的找不出什么错误了。于是,心一横,“呼”地站起来,跺跺脚,对着手哈了几口气,迈离了座位…… ——摘自《脱下自卑的外衣》

二、教学目标:

1、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及细节描写的角度和手法。

2、学会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细节描写,展现人物的个性特征,抒发内心情感。

三、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 :

细节描写包括:

四、细节描写的类型及运用

(一)、

原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 修改稿:《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

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评:

(二)、

如《孔乙己》:“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评:

(三)、

原稿:“语文课开始了,老师把批好的试卷发了下来。在拿到试卷之前,我紧张得要命,就怕自己考砸了。试卷拿到手以后,我一看不及格,很是伤心。” 修改稿:

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有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评:{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四)、

《在阅览室里》:

“刚走到阅览室的门口,一股热气就迎面扑来。踏进阅览室一瞧,嗬,人真多啊!坐的坐,站的站,还有挤来挤去找位子的、觅书报的……然而却静得出奇,只有日光灯发出„吱——‟的声响。我不禁屏息静气,插身进去。”

评:

五、细节描写的作用:

1

2

3{描写班里的一位同学高中}.

4

六、方法探究

(一)、选用典型细节,真实细致描绘

抓住人和物的典型特征,运用美术笔法,精工细笔,描画出人物的细部相貌和事件的细微进程。这是细节描写最常见常用的方法之一。

(1)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 ( )

(2)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帐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右手还在不停地写……( )

(3)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 )

(二)、

A、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B、(掌柜)忽然说:“孔乙己长久没有来了,还欠十九个钱呢!”……掌柜伸出头来,一面说:“孔乙己么?你还欠十九个钱!”……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

(三)、

她骂他混蛋。

展开你的想象,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A(添加语言)

B(添加动作)

C(添加神态)

D(添加心理)

小结:运用细节描写应注意:

七、课堂训练

1改写下文使之更突出“父爱”的主题

《回望》(原稿)

父爱是不易被察觉的。

一天下棋时,父亲借口悔棋,我不快,便与父亲闹翻了。从那以后,我尽量避免和父亲说话。那天,母亲出差,去辅导班的路途遥远,父亲就决定送我。 公共汽车上,父亲站在离我不远不近的地方。我两眼望着窗外,略微侧头,发觉父亲在注视着我。

到站后,我一声不响地下了车,快步走着。虽然身后并没有随行的脚步声,但在拐弯处,我还是与刚过了马路的父亲的目光碰撞到了一起。我眼睛一热,心也跟着热了起来。父亲仍然注视着我,目光是那样温暖。我顿了顿,假装提鞋。站起来时,心中的暖意更深了。

从此,我发觉父亲的爱无处不在,却不易察觉。

2今天教室里安静极了.

3比方说,遇到一个场面挤。

八、总结:

(一)细节描写的技巧

(二)细节描写注意:

1、细致观察事物。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

2、选用典型细节。细节描写要能抓住典型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文章中心,从而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3、精心锤炼词语。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以期以少胜多,乃至一字传神。

4、巧妙运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格,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为有形。

九、选择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一段细节描写,看谁写得最为细腻,最为逼真。由同学评判优劣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