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时间:2021-10-30 15:17:46 初一作文

篇一:《站在杨虎城烈士陵园门口》

站在杨虎城烈士陵园门口

2015年的清明节,西安飘着零星的小雨,我们衣着肃穆,来到了位于长安县的杨虎城将军的陵园里。我们在这个中国华民族祭奠亲人祖先的传统节日里来缅怀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抗日将领,被周恩来总理誉为“千古功臣”的杨虎城将军。

没有一般烈士陵园所具有的气派、庄严和肃穆。座落小镇上,没有如织的人潮,没有春日里艳丽的繁花,在点点细雨中显得那样的朴素、简陋而静寂。谁能想到,这样一片不惹眼的地方,安睡着这样一位伟大的人。这一片关中小镇的寂寥与无声,似乎为我们讲述着将军的生平,为我们彰显着将军伟大的人格。源远流长,感染者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走进陵园,一座朴素的纪念碑拔地而起,一副巨字挽联悬挂左右——“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纪念碑前并没有太多的鲜花相伴,依旧那么朴素。旁边有几棵枫树,春日里已经抽出新的嫩芽。和着雨声,在风中沙沙作响,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什么。纪念碑前,我们深深鞠躬,心如铁般沉重。

陵园坐落山间。“曲径通幽处”,弯弯曲曲的小路将我们带到了杨将军及其妻子儿女长眠的地方。坟头开满了不同种类的花,大大小小。春日的细雨滋润下,显得更加清新。面对墓碑我们再一次深深地鞠上一躬。墓碑右侧是展览馆,黑白的照片,朴素的文字,无声的诉说着将军的生平。

杨虎城将军在年家境贫寒,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打击腐败卖国的晚清政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做出了贡献。1924年,杨虎城将军加入了国民党,坚决拥护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随后参加北伐,打击腐败无能的北洋政府。杨虎城将军先后担任师长,军长,第十七陆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主主任,中央监察委员等职。是民国时期西北军的主要将领。作为一个革命时期的英雄式人物,杨虎城将军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又不乏爱国主义的闪光。他最为人所知的便是震惊中外,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深远意义的“西安事变”。在1936年十二月十二日的那个凌晨,杨虎城将军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可以说杨虎城将军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救了国家,也救了民族。

日本帝国主义自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逐步对外扩张,先是侵占了朝鲜,后又觊觎中国东北。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几乎一枪未发就退出了东三省。1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全部沦陷,3000万中国人沦为亡国奴14年之久。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蒋介石政府依然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不管不顾外部严峻的形式,一心想要消灭国内的共产主义势力。

杨虎城将军作为一个爱国的军事将领,看到国家如此,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内心自然是悲愤而急切的,但是他毕竟不是最高的统治者,当时的中国内乱频生,军阀连年混战,他自己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无法直接去到最前线和日本侵略者厮杀。恰巧这时身负国恨家仇的张学良带着十几万无家可归的东北军驻防陕西,准备清剿在陕北的红军。东北军对陕北几次的进攻都没有成功,极大的动摇了张学良继续内战的信心。恰巧蒋介石此时来西安监督“剿共”。杨虎城怀着收复失地的热忱,张学良抱着打回老家去的决心,两个人一拍即合,准备对蒋介石进行兵谏,逼蒋抗日,挽救已经在危难边缘的中华民族。于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了,这次兵谏客观上促成了中国抗日民族同盟的形成。也极大的改观

了国内革命形势。但是,杨虎城将军为了民族国家豁出了身家性命,最终国家得救了,杨虎城将军却未能善终,因为是西安事变的“主谋”,他被迫出洋考察。一直未能亲自和日本侵略者战斗。1949年在新中国即将诞生之际,他被国民党特务杀害,英勇就义。

我们永远忘不了“杨虎城”这个永垂不朽的名字,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用鲜血书写的人生足迹。他生的伟大,死的光荣,76个春秋过去,这座宁静的墓园见证了中华大地的风云变幻。人来人往,多少人曾经在这座墓碑前拜谒。杨虎城将军就这样静静地站在这里,注视着三秦大地,心系着中华!我们将擎着将军的旗帜,奏响时代的战歌,把这份伟大继续传承下去。安息吧,我们不会辜负您作出的牺牲,日夜兼程,永远前进!

! 2015/4/6

篇二:《杨虎城陵园导游讲解词 (全)》

杨虎城陵园导游讲解词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我姓邰,是杨虎城陵园的一名讲解员。欢迎大家参观杨虎城将军陵园,我们陵园人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的为您服务,希望大家对我的讲解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同时祝愿大家在这里度过这段美好的时光。

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陵园建于长安区韦曲街办1公里处,背依少陵原,北与杜公祠毗邻,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墓的形制庄严,封土周围皆砌青砖。 1936年西北军将领杨虎城将军与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将军共同发动“西安事变”,对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起了推动作用。1949年杨虎城将军与儿子杨拯中在重庆被害,1950年迁葬于此。

陵墓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杨将军墓,左右为夫人谢葆贞、儿子杨拯中墓。下层为秘书宋绮云夫妇与孩子小萝卜头,副官阎继明、张醒民的陵墓。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归葬于此。

陵园经过多次整修增建,才成为现在的规模:大门宏伟、庄严,横额有“一九四九年”字样,取将军遇难之年;有“一九五七年”,取陵园大门建成之时,由原陕西省省长赵寿山书写的“杨虎城将军陵园”七个金字。

进陵园门,迎面斜坡上用白玉镶嵌的“千古功臣”4个大字映人眼帘。仰头可见碑亭。抬级而上蹬54级石阶,就到了碑亭。“碑亭”内正中树四方石碑一通,正面刻的是1981年12月12日由叶剑英元帅

所写的“杨虎城烈士陵园”7个大字。背面刻着1984年由赵朴初书写的:1949年12月IO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致杨虎城将军家属的吊唁电。{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再上蹬72级台阶,过南北窄而东西长的坪地就到了墓区,整个墓区呈“品”字形排列,在一片苍苍柏林的东端,有烈士宋绮云夫妇和烈士小萝卜头宋振中的陵墓,西端有杨将军副官间继明和张醒民烈士的陵墓。由此处向北上19级台阶就是杨虎城将军及其夫人谢葆贞和次子拯中、幼女的寝陵。 陵墓建在一块坪地上,并列有三陵,从西向东,分别是:“烈士杨拯中之墓”、“烈士谢葆贞之墓(8岁的杨拯贵与母合葬)”和“革命先烈杨虎城之墓”。杨虎城将军墓,周长约30余米,碑楼高约5米,上面精雕有人物、花卉、动物,高大宏

伟,加上郁郁葱葱柏树环绕,墓周格外显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向南下80级石阶就是“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纪念馆是一个“四合头”的小院,别致清雅的花草树木,为纪念室增色不少。展室是集声、光、电等实物,来展出烈士的生平事迹。分为东西两展厅。共分为九个部分,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展厅参观瞻仰烈士生平事迹。本展馆分为东西两个展厅,我们现在参观的是东展厅,它分为四个部分。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中国正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整个国家千疮百孔;身处灾难的陕西人民也遭受着同样的苦难,反抗十分激烈。杨虎城就生长在这个充满矛盾,动荡不安的时代。

第一部分:投身革命 初建功勋。{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杨虎城将军1893年11月26日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甘北村,1907年其父杨怀福因从事反清活动被清政府于1908年以绞刑处死于西安。父亲的惨死以及蒲案的爆发,致使杨虎城从此走上了反清抗暴,投身革命的武装道路并组建了中秋会。1911年四川揭起了保路运动,同年辛亥革命也相继爆发,杨虎城将军认为革命时机已经成熟便带着“中秋会”入向字营西征御敌。在1914年夏收后的一天,杨虎城只身一人在孙镇粮店为民除害杀死恶霸李桢,从此亡命为刀客。直到1918年参加靖国军被整编为第三路第一支队,任司令。

第二部分:北伐和二虎守长安

1926年春,北洋军阀刘振华纠集十万精兵将西安城团团围困,杨虎城率兵入城与李虎臣,卫定一等陕军在敌众我寡、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坚守西安8个月,挫败了吴佩孚、刘振华夺取关中,席卷甘陕的图谋。有力的策应了北伐,促成了1927年陕西国民革命大高潮的到来。守城的战争进行了6个月时,城内弹尽粮绝,杨虎城毅然将战马杀死为战士充饥。他站在钟楼上,拔出腰间佩刀高呼:城破之日,我将自刎于钟楼之下。此举大大鼓舞了士气。到了11月他们终于迎来了冯玉祥的援陕之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冯玉祥,就把这里命名为玉祥门。

第三部分:主政陕西 造福三秦

1927年5月,杨率部出潼关参加北伐。1928年四月赴日疗养,在日本期间对日本的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做了深入的了解,回国后于1930年率十七路军打回陕西,就任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

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等职。西安事变爆发前,杨虎城直接间接主持陕政6年。在兴修水利,发展教育等方面都有相当的建树。先后兴建泾渭洛梅四渠,可灌溉农田120万余亩;压缩军费出自创办尧山附小、尧山中学、西北农学院、甘北村私立培民学校等,培养进步青年资送大批留学生。其多数系中共党员。

第四部分:西安事变 千古功臣

1936年12月12日,张、杨发动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及南京军政要员,提出了八大救国主张。蒋介石做出了六项承诺。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1928年6 月4日,日军制造了“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1928年12月,张学良宣布改旗易帜,归顺中央政府。1933年,红军长征结束,到达川北,迫近杨虎城的防区。蒋介石为了缩小杨虎城的职权范围,派他与红军作战,但杨虎城和赵寿山、孙蔚如商定,和红四方面军签订了互不侵犯协议。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35年秋天,张学良来陕和杨虎城合作抗日。西安事变前夕,蒋介石亲自来陕部署剿共计划,这张是张、杨陪他游茂陵,这是张、杨陪他视察部队。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张杨以各种方式请求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要求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均遭怒骂。12月12日,张、杨发动兵谏,东北军去华清池捉蒋,蒋介石在熟睡中听到枪响以为是红军打来了,只穿了睡衣,忘记戴假牙从后窗仓皇逃跑时摔伤了后背,逃往骊山上,躲在一块大石头后面。被东北军发现活捉,后送往新城大楼杨虎城的办公室。又被转押至高公馆。在捉蒋后,张、杨立即致电给中共,请派

代表来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中共派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等组成代表团与1936年12月17日到达西安。他们的驻地在张学良公馆东楼。在中共和张、杨的共同努力下,迫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战抗日的条件。12月25日张学良送蒋介石回南京,西安事变宣告和平解决,促进了国共的第二次合作,推动了全国的一致抗日,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蒋介石却背信弃义,从此张学良被幽禁长达50余年。直至2001年10月15日病逝于夏威夷。1937年,杨虎城被迫辞职出国考察军事。这里有一段杨虎城在西班牙考察时的讲话,大家可以听听。

周恩来称杨虎城为“民族英雄 千古功臣”毛泽东曾赞誉张、杨二位将军 “以身殉志、不亦伟乎”!2005年9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发动的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为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面请大家跟随我进入下一个展厅参观。大家现在经过的长廊所展出的是一些和西安事变有关的图片资料。本展厅也分为四部分。

第五部分:铁汉柔情 家庭和美{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杨虎城一生有过三次婚姻:三位夫人的个性才能各有不同:罗佩兰聪慧贤达,机警干练;张蕙兰深情专注,默默奉献;谢葆贞活波伶俐,端庄大方;然而杨虎城与三位夫人的夫妻眷爱婚后和谐、美满的生活却如出一辙,也构成了杨虎城多彩人生的一个侧面。与大夫人罗佩兰于1916年结婚,本质上是两情相悦,形式上遵循媒妁之言的半新半旧式婚姻。婚后生有一子一女,即长子杨拯民。长女杨拯坤。1924

篇三:《游烈士陵园有感》

长沙的秋,带着些许肃穆,倏然而至。濛濛细雨,夹杂着丝丝凉风,洗涤着这座城市所有的凡尘俗垢。这阵秋雨,在我的记忆里激荡起阵阵涟漪,这座斑斓的城市,车水马龙的繁华之后,变迁的历史并未使那些壮烈的故事在城市的记忆中泛黄褪色,那泪与汗水的岁月里记载下太多的沉重回忆我也从未忘怀。繁杂的思绪并未影响我沉着脚步的前行,这一场凉风中我再次随着我们党课小组的成员漫步于长沙烈士公园来梳理思绪。

长沙烈士公园是长沙市最大的公园,位于市区东北的东风路1号。置身园中,满眼皆是青松翠柏,而公园中心的烈士塔庄严雄伟,挺拔出尘。遥想当年云淡月明,烈士们亮节高风,热血早已化为苍沃大地,仿若此塔般,默默凝视着凡间苍生的一言一行。纪念塔内,烈士们生前遗像环壁而立,而烈士们英勇的事迹亦记述其上„„君不见烈士们为“独立、民主、解放、建设”而战的丰功伟绩,生命在为理想而战的峥嵘岁月里早已摆脱其脆弱的狭义,以永垂青史的永恒高度深烙在每个华夏子民沸腾的胸膛里。“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怀着重头收拾旧山河的豪迈胸襟,白骨化为青柏,忠魂永佑苍生。

因为十分珍贵,所以倍加珍惜。但如今那股子“忠义”已在纸醉金迷之间被迷失,在声色犬马之间慢慢沉沦。有人忘记了党纪之律,忘记了职务之责,忘记的是一个人——一个中国人对现实生活应有的感恩和尊重,忘记的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承诺和责任,这怎能让人不扼腕痛惜。党旗下的誓言言犹在耳,那字字激昂,掷地有声,如今仿如幻听。他们每一滴腐败的骨血,每一个死尸般沉默和黑暗的腐败灵魂都折磨着国人的心。国家民族,黎民百姓统统被抛诸脑后,糜烂的意志,铺张的放纵,如同那萎去的灵魂,被“个人利益”诱惑着的人的欲望,浮尘于上的是党性的泯灭,人性的丧失,岂能原谅 ? 不能原谅!

公园里秋风瑟瑟,吹拂着每个有良知中国人沉痛的心。励精图治的努力被他们肆意践踏,党和人民不会原谅他们,陵园里烈士的英魂不会原谅他们。那些背弃党,背弃国家,背弃人民的腐败分子受到的将是党和人民最严厉的惩罚,受到的将是他们黑暗的灵魂深渊最严厉的质问,受到的将是无数为我们国家的今天牺牲了生命的先烈们最残酷的诅咒。满园的青柏翠松浅唱低吟,如同那摄人心脾的梵音,用无声的言语洗净他们贪婪丑恶的心。

细雨渐止,雨后的空气格外清新。人世间的尘垢被渐渐洗净。转身回望纪念塔,苍茫中天色欲光,而我亦坚信,英魂守护的大地终将一片光明。

篇四:《游烈士陵园有感》

冒着蒙蒙细雨,我们第五小组开始了松江烈士陵园的参观之旅。烈士—— 一个让人敬佩有振奋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似乎已经遗忘了这个词语。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让我们心中很少再有澎湃的激情,但今天的参观,让我们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到烈士林园,看到了庄严肃穆的大门,“松江烈士林园”几个烫金大字,心情也开始沉重起来。有秩序的走进烈士林园,大家都十分的安静,低沉的情绪在酝酿,感动已不能准确的形容。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纪念碑,巍然矗立在林园中央,上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雨水洗尽了空气中的尘埃,这八个大字更显得熠熠生辉!我们来到纪念碑前肃立静默,向那些“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烈士们致以崇高的敬礼。绕过纪念碑,我们沿着小径,向烈士墓地走去。各个墓碑上刻着先烈的姓名与照片。我伫立在烈士墓碑前,默默地悼念,无数悲壮英勇的场面不断展现在眼前:我仿佛看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先烈们在南京路上振臂高呼,带领群众向帝国主义的军警冲去;我仿佛听到,无产阶级文学革命的先锋战士们在刑场高呼口号……

我的心灵深深体会着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纵观他们为国家的建立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我深切地感到,在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鼓舞和激励了整整几代中国人。我们今后的道路已有了方向,向烈士们一样,坚持奋斗,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绝不向困难屈服,绝不被自己打到。作为入党积极

分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品质和革命传统,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从本职做起,脚踏实地,刻苦学习,积极工作。为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现代化人才而不懈努力,为了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终生。

离别之际,我再一次向革命斗争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默默致敬,安息吧,死难烈士们,你们没有死,你们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已在我们后人的心灵上播种、开花、结果!我们一定把你们用鲜血换来的伟大、光辉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

园里的松树和冬青树的叶子经过雨水的洗刷,像是抹上了一层油彩,显得苍翠欲滴,精神抖擞。它们那样挺拔,正直,仿佛是先烈们的化身,或许,他们正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中国共产党的新生力量,他们在期待着我们的精彩!

篇五:《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参观烈士陵园有感

中的血液再次沸腾。 烈士,一个让人钦佩而又感动的词语。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似乎忘了这个词语,但那天来到了高桥烈士陵园缅怀烈士 ,让我心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走进这个松柏环绕,绿荫满园,安静庄严的烈士陵园,我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在列强们的残酷压迫下,是他们挺起了胸膛,不畏枪林弹雨,是他们冒死冲锋在最前线。在他们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中华民族不可以被杀戮,不可以被征服!他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坚韧的革命作风,是如此让人敬畏。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的心态,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都汇聚到了一个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冷冰冰的碑文。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通过此次的学习活动,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我们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春风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无限哀思无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烈士业绩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间。”曾几何时,峥嵘岁月,烈士们浴血奋战,他们带着崇高的理想与坚定的信念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使得祖国能有今日的和平安宁的环境,使得我们

有机会坐在设施齐全的教室里接受着高等教育,我们怎能忘却那些为了我们而付出和牺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良好条件呢?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着的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创造美好明天呢?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不忘革命精神,继承先烈们的伟大事业,把对先烈的无限缅怀和对英雄的无尽敬仰化为现实中不懈前进的动力。

看到浮雕上烈士们那英勇拼搏的形象,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进而激发我们永远保持对事业的激情,对生活的热情,对人民的感情,自强不息,奋斗不止,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这才是我们最好的方式。

我们缅怀他们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为了实现理想信念,不屈不挠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就是要学习他们那种模范遵守党的纪律,把一生交给党来安排的高贵品格;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像他们那样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坚韧不拔的毅力!

物流(2)班 龚玉婷

篇六:《观杨虎城陵园有感》

观杨虎城陵园有感

杨虎城将军是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陆军上将,虎臣。1910年在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因与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杨虎城陵园没有一般烈士陵园所具有的气派、庄严和肃穆,这座陵园朴素、简陋而静寂。座落在乡村小镇上,摘掉炫耀的面具,一切都那么自然。这座小镇,应是杨虎城将军曾经指点江山,惩恶扬善的地方。如今,魂归故里,落叶归根,但小镇并未因杨虎城将军的赫赫声名而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一个不爱宣扬的人,生长在一片不爱宣扬的土地上,并使这不爱宣扬源远流长。

走进陵园,一座朴素的纪念碑拔地而起,一副巨字挽联悬挂左右——“千古功臣,民族英雄”。纪念碑前并没有太多的鲜花相伴,依旧那么朴素。旁边有几棵枫树,在秋的召唤下,已如鲜血般红润。或许是生长在烈士之侧的原因吧,那红看上去格外夺目。那是血的写照,那是烈士的英魂。纪念碑前,我们深深鞠躬,心如铁般沉重。 西安事变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戏剧性也是最神秘的一个重大事件。其主要参与者为张学良、杨虎城、周恩来、蒋介石、宋子文和宋美龄。其中,宋子文一方面说服蒋介石妥协,一方面稳住南京政府不要轰炸西安,一方面代表蒋介石与张学良、杨虎城和周恩来谈判。尽

管有关西安事变内幕的许多说法或当事人回忆已陆续见诸报刊和书籍。但宋子文的亲笔日记,因其不是为发表而写,反而是最有可能真实记述历史事实的。

爱国将领,为国共联合抗日做出了贡献。却因蒋介石背信弃义,于1937年4月被迫辞职,6月又被迫出洋考察。后在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的特务用利刃杀害于戴公祠。

一九一一年,他投身于辛亥革命运动,一九一七年,参加陕西民主革命早期仅有的一支武装力量——靖国军,后又参加国民军。一九二四年参加国民党,拥护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先后担任师长、军长、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等职。综观其一生,由蒲城起事,反清抗暴,讨袁护法,转战关中,坚守西安,出师北伐,回陕主政,被迫内战,直到呼吁抗战,张杨合作,实行“兵谏”,逼蒋抗日。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他同其他许多人一样,经历了曲折、复杂的道路;但他也有不少超过前辈和同时代许多人的地方。他特别伟大处,是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同张学良将军联合一起,拥护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抗日,反对内战,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陵园坐落山间。“曲径通幽处”,弯弯曲曲的小路将我们带到了杨将军及其妻子儿女长眠的地方。坟头开满了不同种类的花,大大小小。秋来了,但花儿依然那么灿烂。再深深地鞠上一躬,杨将军,您看到了吗?坟头右侧是展览馆,黑白的照片,朴素的文字,记录了杨将军

的生平,记录了英雄的壮举:兴修水利,操练军队,出国考察,为各国人民反对法西斯鼓舞士气。杨将军一生最辉煌的时刻,莫过于联合爱国名将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联合国共两党共同抗日,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我们永远忘不了“杨虎城”这个永垂不朽的名字,我们也永远不会忘记用鲜血书写的人生足迹。生之伟大死之光荣,安息吧,烈士的英魂!

篇七:《关于杨虎城烈士陵园调查报告》

关于杨虎城烈士陵园调查报告

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十七路军总指挥,陕西省政府主席,西

安绥靖公署主任,同张学良共同发动“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是他人生的巅峰,而十三年后,他也为这名族大业的抉择付出了生命代价。这个出生于木匠家庭的苦孩子只读过两年私塾,曾经被张学良称为“粗人”,这样一个人是如何成长为著名爱国军事将军,何以有胆识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他在事变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本次对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的参观,我们找到了答案。 1 杨虎城将军的中国心

本次调查对象为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它是西安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

西安城南长安县申店乡双竹村。参观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就如同翻阅历史,这位将军五十七年的一生可谓军跌宕起伏、波澜壮阔。

杨虎城的父亲杨怀福老家在西安市蒲城县孙镇甘北村老家,这个做木器活的

农民在历史上并未留下形象,却给儿子杨虎城留下了与众不同的童年生活。1907年,因为参加从事反清活动的哥老会,他被抓进了西安的牢房,14岁的杨虎城决定步行200里到省城去照顾父亲,他拿了一根打狗棍,他母亲给它弄了点干粮,准备了些换洗的衣服,自己徒步到了西安。清朝的监狱非常落后,犯人吃不饱,杨虎城一边自己干活,另外想法给父亲在外面筹划食物。1908年5月31日,父亲被满清政府绞刑绞杀了。父亲死后,杨虎城借了一辆独轮车,把父亲尸体一步步推回老家。乡亲们出钱出力才将他的父亲安葬了。年幼的杨虎城很受感动,认为穷人应该互相帮助,他和几个朋友成立了“孝义会”,从最初的互相帮助,到后来对抗官府恶霸,抗捐抗债,这个组织不到一年竟发展到百余人。由于在每年的中秋节聚会,“孝义会”又改名为“中秋会”。1919年,去过省城,见过世面,沉着果敢的杨虎城被推举为会长,他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组织纪律,也从此走上了一方领袖的道路。辛亥革命的炮火传到西安,杨虎城在革命军中经历了战火洗礼,但时代的变革并未给偏僻的蒲城家乡带来改变。仗义执言的杨虎城干出了影响他一生的惊人之举,在孙镇的一间杂货铺里,他一枪打死了村中恶霸李桢,在东躲西藏中绝定和“中秋会”的青年人一起“劫富济貧”。这在陕西被称为“刀客”。1915年,袁世凯逆势而行,称帝封侯,杨虎城率领农民军加入到声势浩大的讨袁队伍中。战火洗礼之后,杨虎城率领这支劫富济貧的农民军加入了于右任在陕西成立的靖国军,这是陕西唯一一支由革命党人领导的拥护孙中山的革命武装力量。杨虎城成为第三路军第一支队司令。在军阀包围中,靖国军被分化击溃。杨虎城转入榆林休养。在这里,他接触到大批知识分子,无论是榆林中学校长杜斌丞,还是陕西共产党创始人魏野畴,在此后都成为参与杨虎城决策的幕僚人物。从偏僻农村走出来的杨虎城也在不断学习中判断着大时代的方向。他理解能力很强,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主要的东西,也是他对中国政治、世界政局的了解。由于表现突出,孙中山也知道陕北有个杨虎城。1924年,在广州国民党第{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孙中山为杨虎城正式办理了加入国民党的手续,但两人一直无缘相见。1925年孙中山病逝,杨虎城专门派人赴北京送去花圈,在耀县召开追悼大会。他写下挽联“痛君未竟三民志,恨我终无一面缘”。此后,在每次关键的抉择,杨虎城都紧紧追随着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民工”的“三民主义”纲领。1926年,北伐战争打响,拥护孙中山的陕西国民军成为军阀吴佩孚的心头大患。他委任刘镇华为“陕甘剿匪总司令”,组织十万“镇嵩军”消减陕西的国民军。此时,驻守西安的是原国民革命军二军第十师,师长为李虎臣。杨虎城的部队则驻扎在距西安三十公里外的三原县,守城部队有一万多人,当时进攻西安的有镇嵩军有10万多人。为支援北伐,配合全国革命形势,杨虎城毅然决定率部五千人,开进西安城,支援李虎臣。共发生了几次保卫战,城墙被突破了,杨虎城身先士卒,在前线打退敌人,然后刘镇华又挖地道,城里百姓通风报信,使得杨虎城发现地道,采取反措施,反对投降。当时困在城中有十万西安百姓,八九万难民,再加上一万军人,二十万人的粮食岌岌可危,而杨虎城坚持巡视鼓舞士气。经历八个月的艰苦守城,1926年11月28日,份裕祥、于右任率国民军打到西安,此时的西安城弹尽粮绝,树皮草根都被老百姓剥食一光,饿死的人数以百计,白骨累累。西安围城门争,前后死的人数有七八万人。“二虎守西安“拖住北洋军阀十万大军,成为一段历史佳话。在欢迎冯玉祥进入陕西的欢天喜地中,杨虎城率部队悄然撤退,隐居起来,此中有他对百姓的愧疚,在埋葬死难群众尸骨的革命公园,杨虎城送去一副对联“生也千古,死也千古;功满三秦,怨满三秦”。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对共产党的政变。随后国名党的部队开始“清共”。此时,杨虎城为参加北伐,已经把部队从山西带到了皖北。在河南,大批共产党员被冯玉祥从部队“礼送出境”。而杨虎城大开门,广泛收留共产党员,他自己也想入党,但他加入共产党的申请没有被批准。第二年初,他去了南京,得知老朋友魏野畴发动了皖北暴动,暴动失败,魏野畴遇难。这一年4月,杨虎城夫人谢葆真,秘书米暂沉赴日本学习考察日本的军事、政治和文化。杨虎城自认为找到了前行的道路,认为要脚踏实地按照他的办法去做自己的事业。1930年,杨虎城受命主政陕西,此时陕西正经历三百年一遇的饥荒,杨虎城一面向中央申请赈灾,一面提出八大政纲,第一件是兴修水利,请回了李仪祉先生。杨虎城一方面向国际上申请华侨的支援,贷款,另一方面筹集军费。他亲自跟着水利勘察人员,一起爬山越岭,勘测设计路线。15个月,泾惠渠建成发水,灌溉55万亩农田。杨虎城任上的几项水利工程让陕西人收益至今。被称为“粗人”的杨虎城聚集了李仪祉这样大批知识分子在其麾下。为发展教育,他削减军费成立教育基金。让知识分子决定基金使用,为陕西培养了一些人才。1934年,杨虎城参加了尧山中学的开学典礼,为表支持,将在西安读中学的长子杨拯民转入该学校。1934年4月25日,时任全国经济委员会常务委员的宋子文到陕西考察,杨虎城亲自陪同。此时的陕西,在杨虎城的主导下,大力植树造林,修建了铁路、公路,有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立了儿童电影院,陕西图书馆,设立了医院。宋子文还特别视察了改变陕西经济的水利工程。杨虎城

以微博的财力,细致地位发展陕西奠定基础。但3年之后,蒋介石在毫无预先通告的情况下,解除了杨虎城陕西省主席的职务。撤掉杨虎城省主席职务,蒋介石是感到杨虎城日益壮大的威信,1934年,杨虎城为自己修建的别墅命名“止园”,表明自己在政治上到此为止,没有野心,让蒋介石放心。这年9月18日,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拍摄了无声新闻纪录片《杨虎城阅兵》,在这次阅兵中,杨虎城公开打出了“摈弃内战,统一意志,以同救亡”的口号。“九一八”事变后第五天,他就发表《杨虎城泣告全国书》说“虎城分属军人,职司卫国,枕戈待旦,志切死绥,痛心外患方深,惟冀同仇敌忾”。这是国名党首位发出抗日要求的高级将领,此后,杨虎城数次表达抗日决心,保护爱国学生运动。阅兵之后,杨虎城发表了激昂的抗日演讲,但此时,蒋介石坚决奉行的依然是“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正在各处积极“剿共”。10月12日,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和张学良一起驾临西安,这是蒋介石第一次到西安,第三天,他就专程到杨虎城家看望杨虎城孙一莲,但这在拉拢杨虎城剿共上没发挥一点作用,他们在抗日问题上分歧矛盾越来越尖锐。1935年10月13日, 张学良受命飞抵西安,东北军也随之进驻陕甘。11月1日,蒋介石兼任总司令,张学良兼任副司令的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在西安正式成立。东北军与十七路军的矛盾正是蒋介石希望看到的,杨虎城深知,要抗日,手握大权的张学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了解张学良的真实想法,他改变了对张学良敬而远之的态度。当时张学良在西安金家巷5号租用了公馆。1935年9月到11月,“剿共”的东北军被红军消减了三个整编师,两个师长阵亡,当时,张杨在南京参加国名党的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蒋对“剿共”损失不不屑,张才意识到蒋将他推到“剿共”第一线的用意,杨虎城取得了张学良的信任,抗日达成共识。1936年4月见过周恩来后,张坚定了抗日的决心。杨虎城认识到要抗日,必须反蒋。当年6月1日,两广事变爆发,在张学良西安金家巷公馆里,两人商定了对策。学生救亡运动更加坚定了二人抗日的决心。而蒋策划着更大规模的“剿共”行动。1936年10月31日,蒋在洛阳过七十大寿,张杨同阎锡山一起向蒋请求抗日,11月,张回到西安,杨向他提出了“挟天子以临诸侯”的想法。12月4日,蒋到西安,要组织对红军最后一战,杨认为与蒋再没妥协余地,找张研究如何扣蒋,蒋一再拒绝抗日。1936年12月9日“一二九运动”一周年的纪念更是成为西安事变的直接导火索,让“逆行者”蒋介石尝到了被囚禁的痛苦和无奈。

2 爱国主义与西安事变

一、爱国主义是西安事变发动的根本原因

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他们都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试想,如果没有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拯救世界四分之一生灵于倒悬的广阔胸怀和对祖国的挚爱,会有这种置个人安危荣辱于不顾的石破天惊之举吗?“西安事变”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可谓功在国家。而张学良、杨却因此而获罪,身陷图圄,杨虎城将军因此而惨遭蒋介石的毒手,张学良将军也蒙尘达半个多世

纪之久,但他们一生都无怨无悔,表现出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高尚情操。

二、爱国主义是西安事变获得和平解决的伟大旗帜

西安事变之后,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的反应,中国的大多数政治派别和政治力量,为了祖国的前途命运,为了民族的整体利益,都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以国家利益为重,促使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首先,张、杨二将军兵谏之后,即通电全国,发出了抗日救国的八项主张。其次,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陕北后,极大的震动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试想,中国共产党以怎样广阔的胸襟和摒弃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之前嫌,力主放掉蒋介石,与国民党握手言和,表现出了崇高的爱国主义伟大情怀。最后,许多在战场上与蒋介石兵戎相见、在政权中受蒋排挤的地方实力派,在民族危机的形势下,出于国家利益的民族大义,也呼吁对西安事变“政治解决”。李宗仁,白崇禧、李济深等因蒋介石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及独 裁统治,多次发动反蒋运动和斗争,隧与蒋积怨很深。但西安事变爆发后,仍能排除派系之争和个人恩怨,要求南京政府立即采取措施抗日,主张“政治解决”西安事变。总而言之,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纵有错综复杂的原因使然,但各党各派都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达成了共识。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和复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在中国现代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它粉碎了亲日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对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抗日,奠定了重要基础,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也为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其次,西安事变的发生与和平解决充分说明,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克服困难、团结奋进的力量源泉,是凝聚中华民族、推进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 最后,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爱好和平的精神。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热爱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西安事变后,正是中国共产党团结一切爱国力量,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推动实现了全面抗战,才最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我们要继续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团结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巩固和加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巩固和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不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 几点启示

一个有血性的国家,一个能长远存续的国家,她的大量的国民必定有着强烈而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当国家的安全受到威胁,人民的生活不能保证时,爱国主义势必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在无数爱国的人民的支持下,整个国家爱国主义的实现,必定是存在于一个庞大基数上的,有一个庞大的充斥着爱国主义情绪的人群,爱国的思想才会深入到国家的行动上去,而一旦有这个庞大基数的存在,爱国主义便是不可以阻挡的,它就会利用国家的一切力量,不论它们之前是友善还是敌对,去抗击侵略者,维护国家的安全与利益。

西安事变有一种必然性,它无关张学良还是杨虎城还是某个其他的将领,它是因国家、国民的爱国主义而必然也必须发生的,它是当时广阔的被爱国主义思

篇八:《游万州革命烈士陵园有感》{游杨虎成烈士陵园记初一七十八}.

游万州革命烈士陵园有感 国贸一班 蒋楠

黎明,每当晨曦初露,明亮的霞光就能最先映照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