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态度作文

时间:2021-10-30 11:57:21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传统文化作文》

有关文化类作文趋向

一、高考语文加分改革带给我们的思考

北京语文中高考改革或波及全国 将加重传统文化考查

光明网讯(记者 徐皓)日前,北京市考试院公布中高考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拟从2016年起,中考英语分值由120分降到100分,高考英语分值由150分降到100分;与此相对应的是,中考语文分值由120分提高到150分,高考语文分值由150分提高到180分。

对于中高考英语考试改革的话题,各方面的谈论已经不少。那么,关于语文中高考改革,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什么呢?近日,在海淀实验中学举办的一场家长会议上,邀请到了原清华附中特级语文教师赵谦翔老师,以及原清华附中高级语文教师花向昭老师做相关的政策解读。

原清华附中语文高级教师,语文教研组副组长,海淀区学科带头人的花向昭老师认为,“2016年中高考语文考试,肯定加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查。北京16年改革必然波及全国,可以说‘一叶知秋’。”在谈到对未来的语文高考改革的政策是否会细化的时候,花老师谈到,“政策会根据需要逐渐地进行调整,而不是一步到位。”“未来会组织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

而另一位语文老师在解读目前中学的语文教育与未来的语文中高考改革时,则铿锵有力,富于激情。原清华附中特级语文教师赵翔谦老师强调,以‘题海战术’为本的语文教学,摧残了教师的体力,弱化了教师的脑力,麻木了教师的悟性,丧失了教学的个性。这是目前我国中学应试型语文教育的弊端。

赵老师还幽默地用四句诗形容此次北京的中高考语文改革,“春雷一声北京来,九州杏坛扫雾霾。外语终于归本位,母语未必不悲哀。”

赵谦翔老师说,“语文要动情地教,个性地教,灵活地教。如果不能由衷认同语文天生浪漫的本性,不管教材如何更新,最终都将在‘惟考是图’的桎梏下变成枯木朽株;不管体制如何变革,最终都会在‘惟分是图’的钳制下‘穿新鞋,走老路’。”

赵老师谈到,语文教学应培养亲情和爱心,培养学生爱自己、爱祖国、爱他人、爱人类、爱自然的博爱之心。

赵老师说,语文教学必须博大地教,即形成“大语文”的理念,不是把课本当成学生的世界,而是把世界变成学生的课本。只有“大语文”才能使语文活起来,新起来;也只有“大语文”才能使学生笃信“语文大”,从而把语文作为一门终生必修课,常学常新

昨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召开北京市中高考改革媒体沟通会,通报相关改革信息。 我是一名教育管理者,虽然不在第一线教学,但也非常关心教育领域的改革,毕竟自己在这行业,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已经开始上学,所以,对于这次教育改革分外关注。会议说,本次改革旨在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进教育公平,切实解决择校、学生课业负担等问题。改革的内容涉及好几方面,主要是英语和语文。 其中,为了改变我国重视英语教学、忽视母语教学的现状,本次改革提高了中高考的语文分值,2016年中考语文总卷面分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2016年高考语文从150分上调到180分,进一步强化了汉语

的基础性地位。 这一改变令我很惊喜,我是学中文的,我经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大学生研究生还没毕业就去外国支持“汉语教学”了,“汉语教学”的内容除了教授外国人说普通话、写汉字还要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而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提笔忘字,越来越多的孩子一点古文化基础也没有,打小“崇洋媚外”,英语能力在幼儿园就已经开始被打下牢固的基础,在一些家长眼里,语文是母语组织的,孩子在日常一点点学习中就会,而且对语文的要求也很低,只要不拖尾巴就行,英语往往成了拉开分数的主要科目,课外辅导也是各种英语班林立,语文辅导班非常受冷落,除了在中高考前,学生通过上语文辅导班来提高解题技巧外,很少说通过辅导班来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提高对中国文化理解的。 中国传统文化充满智慧,充满哲理,可以让我们在浮躁的社会里寻找到保持良好心态的方式方法,可以让我们有归根的感觉,可以看清事理。 对于国家而言,一个民族之所以能以独特的品格和风貌而以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便在于其独特的体现民族性格的民族传统文化。而一个民族,一旦丧失了他的文化传统,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漂泊与世界上,而没有了根脉。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一个民族的前进动力,迟早要枯竭。而且,一个民族的传统,并非想扔就能彻底扔掉的。如果我们不能重视传统,对传统进行创造性的转换与改造,被无意识的传承下来的,可能就会更多的是糟粕。中华民族毫无例外也是如此。 在充分意识到这一现象后,“国学”开始回热。很多大学都开了“国学”的课。同时,越来越多人开始重新审视汉语的重要性。提高中高考语文分值,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打牢语文基础,使国人更加关注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传统文化复兴。 真的是非常欣喜,这次改革注定是触动人心并且会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真正传播下去。

二、高考作文命题方向

1、(文化基因)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文化断层,导致当下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普遍存在误读,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把“儒学”等同于“国学”。其实溯本追源,我们会惊奇地发现:当今的建筑工人其实是战国“墨家”的职业,袁隆平其实是“农家”的代表,新中国十大元帅其实是“兵家”标范,炼丹求寿诸如彭祖其实是“道家”先锋,以法治国其实是“法家”追求,逻辑推演其实是“名家”绝学,风水地理天文历法其实是“阴阳家”法器,政治外交大国谋略其实是“纵横家”智慧,罗贯中曹雪芹其实是“小说家”翘楚,华佗李时珍其实是中医及巫医等“医家”灵魂,公务员其实是“儒家”儒生憧憬……

“国学”,真实含义,乃中华民族“一国之学问”,包括了诸子百家,显学隐学,庙堂江湖,正史野史,主流民俗的一切智慧与建树。因此,打开视野,寻找儒家之外的一切智慧与生活方式,你会惊奇地发现:儒学只是中国传统文化长得最茂盛的一片森林,而在这片森林之外,还有更多的高山大川,平野草原,奇花异卉。……

确实,“儒学之外”还有很宽广的世界。请根据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抒写你在当今生活与历史阅读中看到的各家思想或生存方式,可以论述其思想意义,可以叙述其生活故事,可以思辨其传承融合……“国学”的现代化,或许早以生活方式的变化,带动价值观的升级,悄然破冰。

命制理由:

从文化基因上重构“百家争鸣”的文化基础,让文化在一个宽容并存的环境下生长,首先要消除对传统文化误读,特别是消除一个民族全力争当公务员的畸形追求,还原正常的文化生态,让每个人都有适应自身生命潜力的职业与生活方式,

让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兴趣追求中生活,并为各家学术与生活方式的优化贡献智慧。

当今以“国学”之名出版的各类图书,其实只是在放大儒学,其负面效果,直接影响学生对多元化传统文化的误解,并将个人追求和兴趣锁定在不一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仕途或钱途上,让本来丰富多彩的13亿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窄,精神空间与选择越来越来小。

该试题,意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学观与文化观,认识并尊重文化多样性与个体五彩缤纷的生活方式的选择,从而为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跨文化思辨及融合打下基础。

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改变学生成长中的文化误区,让他们懂得: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基因,有利于我们在世界文化背景下,吸收世界主流文化价值观与普世思想,实现“一国之学问”现代化,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2、(文化境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们常常叹息,当今中国为何产生不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大科学家等等。究其原因很可能在于我们的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对纯粹的精神性事业不重视、不支持。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在我们的氛围中,这样的创造者不易产生,即使产生了也是孤单的,很容易夭折。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伟人。一个民族在文化上能否有伟大的建树,归根结蒂取决于精神生活的总体水平。拥有精神生活的人越多,从其中产生出世界历史性的文化伟人的机会就越大。

如果有更多的人注重精神生活,如果有更多的人不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精神生活,如果有更多的学者能够追求学术的独立,如果有更多的人热爱全人类文化遗产,如果有更多的人认真思考人生问题……那么,不管结果怎样异彩纷呈,都是中国文化乃至中华民族前途的福音。

请根据材料内容,任选一个角度,抒写你在当今生活与历史阅读中看到与此材料相同或相反的观点与价值追求,可以论述其思想意义,可以叙述其生活故事,可以思辨其传承融合,甚至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我们从适用与精神两个层面进行探索与思考 。

命制理由:

从根本上改观中国人的精神素质,培养出大师级的人物,使中国人真正具备现代文明世界一员的自信,首先要改变中国文化传统的实用品格。百年中国的主题是富强。为求富强,人们到西方寻找真理。在这个出发点中就蕴涵着中国文化的一个悠久传统,便是把真理仅仅当作了工具,对于任何精神事物唯求其功用而忽视其本身的价值。

一个民族的生活不外乎精神生活,社会生活和物质生活。功利的衡量标准必然带来精神生活的贫瘠。语文课堂上为了追求高分,不惜用习题的形式来解读经典作品;电视媒体上,一切文化都必须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书店中摆在醒目位置的多是编造的励志故事,纯粹的文艺书籍早已无人问津;更有非主流的青年生活低级趣味,令人大跌眼镜;追明星,做粉丝,充斥报纸和网络的各种丑闻,更是超出了正常人的想象。过分追求功用,忽视纯粹的精神生活已让国人的心智变低,让本来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变得越来越窄,精神空间与选择越来越来小。 该试题,意在让学生摒弃文化功用价值体系,用真诚的态度去追求精神生活,

引导学生把纯粹精神价值、独立自由、文化选择等看成至高无上,不要把学到的文化知识当成自己获得物质生活的工具。

同时我们也希望借此改变学生成长中的短视行为,让他们懂得:既要学习适用价值,也要关注精神生活,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你就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3、(文化情感)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说到中国的文化,每个人想到的内容都不一样。有人想到唐诗宋词,有人想到敦煌丝路,有人想到戏曲汉服,有人想到文房四宝,有人想到四大发明,有人想到太极长城,有人想到古乐舞狮,有人想到松竹民居……这一方面说明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方面也说明每个人接触文化的内容不一样,成长中形成了对不同文化的情感深浅不一。这也是文化情怀的养育过程,是形成每个人不同的文化气质的重要因素。

你在成长中也一定有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也许是一个小物件,也许是一处古迹,也许是花树草木,也许是建筑服饰……不管是什么,那种情感根植于你内心,已经成为你生命的部分。你热爱它原因背后,也许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认知,也许还没有意识它的文化意义,但随着你阅历的增加和学养的积累,你会突然发现它们背后的文化气质与文化魅力,那时,你的情感会升级,你爱的理由会更深厚丰富……面对你自己的生活,你可以跟大家分享你的情感世界。

根据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任选散文、小说、诗歌、戏剧、记叙文、实用文体等不同的体裁,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命制理由:

如何才能培养高尚的情怀?如何让自己的情感更深厚绵长?将普通的生活爱好转变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认知,这样的情怀养育,才能让人走向崇高,承担责任,学会保护,懂得传承。

文化一直在生活层面活跃,每个人都在它的拥抱中。有人从小学习书法,临摹名帖,便走进历史,走进艺术殿堂,慢慢培养了一种对书法艺术的爱好。有人热爱家乡的建筑或特产,一样会走进它们的历史和精神世界,从而潜墨移化自己的兴趣与追求……

本命题在于让学生远离低级趣味,在生活与历史,精神与物质之间,寻找生命的原点。文化来自生活,“文化作文”的根,一头来自历史--昨天的生活;一头来自生活--明天的历史。而生活的主体,是自己和群体。只有将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以最快捷的方式,掌握“文化作文”的内涵,养育自己的文化人格。 专家点评高中组综合命题意图:

高中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关注社会成为焦点。因此“儒学之外”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寻找自己生命潜质的对应点,学会寻找心灵的微光。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多元文化的宽容与胸襟,为全球化下的跨文化思辨与融合打下基础。此是民族文化基因的解析,可对目前“国学”狭隘化进行纠偏。文化境界一题,并非对中国文化实用性提出批评,而是希望中学生们知道:形而下的物之上,还有形而上的精神。术与道,在中国从来是一体的。张三丰由武入道,王维从诗音画走入佛学,苏轼由佛学拓展自己的才气和超然的精神品质,皆因他们不执著着技精,还追求着大道,有心灵的信仰。

至于文化情感,那是永远印在心灵上的文化胎记。

三题组合,1、2题是认识文化,兼有矫正之意。到第3题的情感内化,实现由价值观到感情的升华,完成了文化人格的养育。

篇二:《作文素材 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失落”材料作文写作参考

【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现在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中华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是该喜还是该忧? 当然我们也知道,过去的文化是少数人的专利,只有那些熟读《四书》《五经》的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才配谈文化,而那些种地耕田的下里巴人向来是见不着也想不到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在孔儒之风居于正统的时代,文化的分量重若磐石,读书人的行头也似乎比别人高雅尊贵了许多。几千年的文化血脉流传下来,中国人可以自豪地说,我来自一个文明的国度,一个贲张着文化的国度,所以,文化成了时下许多人的宠爱,成了当今社会中的一种风气或潮流。于是,这样的文化几乎可以填满这个国家的坑坑洼洼。

无论如何,文化都是一个高尚的字眼,崇尚文化更是一个民族的幸事,但果真国民的素质就高到连天上飘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都是文化的那个境地了吗?如此“文化”的泛滥并不能见证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富强和优越,反倒是体现出了它的荒唐和无知。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解放的确带来了文化的活跃和激荡,国门打开的确带来了文化的四面来风八方有雨。也正是在这样的文化环境中,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比较,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积极地不可避免地涌现出来。西方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的东进也慢慢缩小了东西文化之间的距离,这在青年一代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我们所见所闻之处,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面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可以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在他们的记忆中,不曾有过这些传统的东西的印象,因此,它们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无力的。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浸濡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于是,今天的年轻人开始忽视甚至放弃这些国产的文化,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它的缺失已成为一个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是好的,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大大超过流毒的,不然中华文明何以在其他的几大古文明早已折经断脉的时候依旧熠熠发光?但最可叹也是最可悲之处,是我们漠视的文化却被人家视若珍宝。当初韩国将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一篇标题《“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这样写道:“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未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的一代„„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漠,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如邻国。我们心有不甘却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由此我想起了敦煌窟、敦煌文化,想起了王道士、斯坦因和当时的满清政府,想起了斯坦因一车车地把那些本属于我们的敦煌的经卷、书籍、塑像运往欧洲时,我心中泛起酸楚的感觉:那些敦煌的宝贝不是人家抢走的,是王道士甘心用仅值几个碎银的东西换走的。这些中华文化的瑰宝就这样简单而干脆地流失了!还有《孙子兵法》、《三国演义》、《论持久战》这些今天的年轻人鲜有问津的经典文化没有被我们国人吸收,却被日韩及欧美一些国家拿去研究用以管理人才、资源,运用于商战之中,反过来再和我们来做生意。这,究竟是文化的不幸还是华夏子孙的悲哀?我们不得而知。

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诲人不倦地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那些穿凿附会、沽名钓誉的佯装高尚甚至传播封建迷信违法乱纪的有着不轨行径的渣滓。一个民族不需要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泡沫和虚假文化无法重塑精神理念,建构人格品质。文化不是越多

越好,宁缺毋滥是定义文化的道德底线。

文化的嬗变只能说明真正的文化的缺失,它的贫乏已影响到精神文明的建设,制约人们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内涵是我们终其一生也领悟不完,参透不了的。也许它的某些杂质是该舍弃的,也许它的某些内容尚不能给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及时的智力保障和支持,但我们可以扬长避短,可以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和谐地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我们的建设事业。

【我们的思考点选择】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全球化大环境下,华夏传统即将遗失?

最近,社会公众明确地感受到了一次华夏传统的即将遗失,并同时引起了一系列的新的反思,就是在新的全球化大环境中,在西方生活方式和西方文化随着经济强势席卷而来的时候,是否也要把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一并改变?

中国文化曾经有它的从容和优雅,也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不朽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中国饱经沧桑,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世界列强对中国的蹂躏,无休止的战乱动乱,带来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濒临外忧内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几乎是身不由己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清理和反思,并对其赋予了太多的批判和指责。

2、不得不清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还剩下几许?

1900年2月10日,梁启超写下了激扬一代中国人的巨作《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而今天,梁启超曾寄望的少年具有的希望、进取、日新、破格、好行乐、盛气、豪壮、造世界、“常思将来”、“常觉一切事无不可为”的气质都在这一代身上依稀地看见。可是,代价是他们身上的中国传统日趋稀薄,他们身上的特质与个体不复存在,中国味淡不可闻。

古人曾把道德修养视为人生的终极追求,不过,在全球化的今天,个人奋斗、快乐、自由通通比道德来得重要;现在的孩子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忙。

初始的风雅在父母们的鸡毛掸子和考级的压力下,已经被扭曲,再也保持不了它们唯美的形状了。

90年代生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所以,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是苍白的。

到哪里才能找回我们丢失的传统?怎么样才能写出一篇《新少年中国》,而不仅仅是《少年全球化》?

3、传统文化面临的压力:西方文化的如浪冲击和我们知识分子的试图摆脱。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也曾经被许多中国知识分子思考着。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具备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实际上,这种影响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社会中,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对科学和创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杨振宁在讲到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也明确指出:“中庸之道对于科学发展不是最好。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里德的几何定律,在于它所揭示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