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作文

时间:2021-10-29 22:14:07 初中作文范文

第一篇:《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中考语文辅导:怎样提高文言文阅读效率

2012-04-16 16:10:5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大中小

从天津市中考命题趋势来看,课内文言文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7分,文言文的考查分值所占比重相当可观了。但从现行的教材看,课内文言文阅读量不足,知识深度不大,加上有些同学在学习文言文时过多地重视文章的翻译,不能掌握文言文的知识规律,知识迁移能力差,所以总感觉文言文浩如烟海,怎样也理不出头绪。

首先,可以从考点入手,理清文言文考查哪些知识点。

从近3年中考试题看,课内和课外文言文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从三个方面考查:词语的解释;句子的理解和翻译;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课内文言文阅读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课外文言文阅读以主观题形式出现,其中词语解释主要考查书下注解或是书下注解的迁移。

例如:2008年第17题“岂信然邪”中“信然”曾经在九年级上册《隆中对》中学过,2009年第14题“楚庄王欲伐陈”中“伐”曾经在九年级下册《曹刿论战》中学过。2010年第14题“伯牙善鼓琴”“善哉”中,第一个“善”在七年级下册《口技》,“京中有善口技者”,擅长;第二个“善”在九年级下册《公输》,书下注解为“好啊”。

其次,明确文言文应落实哪些必会的知识点。

文言必会知识主要是三大块:实词虚词的解释;重点句式;内容简析。

1.中考不考查虚词,但掌握一些简单的虚词有利于理解文章,比如“之、其、而、于”等的用法。实词可以从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等词语的用法角度归类积累。

例如:中考文言文加点字理解的考核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该词语在课内文言文中曾学过;二是该词语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和词语的本意进行推测。

因此,在日常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根据书下注释加强课内文言词汇的积累,要学会联想记忆,把同一个实词出现在不同文章中的意思整理在一起,因为一词多义是文言文最常见

的语言现象。同时解题时要养成习惯,先提醒自己与学过的课文相联系。

2.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要根据句式特点翻译句子,例如:省略句,应根据文章前后联系补足省略部分;判断句,应根据句式特点,翻译出判断词“是”;倒装句,翻译时应该注意调整语序。

而且翻译句子最好采用直译的方法,把文言文句子的词语用现代汉语一一对应地翻译出来,再根据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语法结构和习惯,调顺句子。

例如:2009年第15题,翻译句子“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答题时只要把握字斟句酌的直译原则即可迎刃而解——“城墙很高,护城河很深,积蓄的粮食财物很多。”

再如:2010年第15题,翻译句子“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这是一个判断句,译为“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是我弹琴时所想到的。”

3.对文章的鉴赏分析方面。具体分析时,要注意理解短文所蕴含的道理,学会从文章中提取重要信息,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情感倾向。

例如:2008年第19题“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可以直接从文章中筛选出解题信息“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述为“王羲之的书法造诣并非天生而成,而是通过勤学苦练才达到成熟的。”

又例如:2009年第16题“对楚庄王伐陈这件事,使者和宁国的意见为什么会截然相反?”首先从文章中提取信息“其城郭高,沟洫深”和“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在此基础上,可以结合题目要求再结合《孟子两章》,自己的概括为:二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使者看重的是“地利”,而宁国看重的是“人和”。

再如:2010年第16题“从文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第一问原文中有句子,第二问是结合生活实际的开放题只要能谈到“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即可。

初三的同学们会在这两册书中学到更多的文言文,建议同学们按这些方法试试,切记一定要把文言知识学活了,会用了。

初中生如何学好文言文呢?

2011-10-11 14:25:30

[来源]:百度知道 [作者]:佚名

大中小

对于初中生而言,文言文是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那么,如何攻克这个重难点呢?下文是一位名师给大家介绍的方法。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是在文言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困难,特别是在考试中失分率较高。因此对文言文的教学就成为我们语文老师不断探索的问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学好文言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

1、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

2、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

3、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等。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初中文言文作文}.

明确教学意图 更好地学习文言文

2011-10-11 14:37:08

[来源]:巨人学校社区 [作者]:佚名

大中小

只有学生全面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才会乐意去接受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从而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否则只是被动地接受,即“要我学”,效果不佳。下文是一位资深老师谈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希望初中同学们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随着课改的推行与实施,现在的初中语文新教材以全新的面目展现在我们面前:现代文中一些沿用多年的陈腐篇目多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贴近时代、贴近生活的时文佳作。在整套教材中文言文就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毫无疑问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文都是中国古典文学的

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怎样才能教好文言文,一直是语文教师的困惑。在传统教学中,有的教师把文言文教成了古汉语,把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一段一段地读,一句一句地讲,一字一字地解,整堂课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他们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毫无兴趣。而今,在如火如荼的教改活动中,有的教师又脱离了双基,大讲特讲其艺术特色、人物形象。这样以来,学生虽然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当他们合起书本之后,却是一片茫然。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文言文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读”: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要求,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的字、词、句的组合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异,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增强其语感,从而获得初步的感性知识。

诵读的初始阶段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可以就某一段或整篇进行诵读,在读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断句。《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诵读的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言文的诵读若能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程度,对于下一步的“译”有很大帮助。

二、“点”:教师适当的“点拨”。在学生熟读之后,由教师点拨文中的重要知识点,特别是古今差异较大的词义或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例如:《愚公移山》中的“虽有之死,有子存焉”,“虽”古义为“即使”表示假设关系,它不同于现代汉语中的“虽然”;“智叟亡以应”中的“亡”是通假字,它通“无(Wú)”,“没有”的意思;《晏子故事二篇》中“自取其病”的“病”,课文中的意思是“侮辱、没趣”;《闲情记趣》中“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古义是“用鞭子抽打”的意思;又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是一个典型的倒装句式,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应为“有何陋”。像这些例子,对于中学生来说,不宜过多地讲语法特点,只要让学生掌握该词在本文中怎么理解就行了。另外,同一个字在不同的文章中,甚至在同一篇文章中,它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这就是所说的不同于现代汉语的一词多义现象和词类活用现象。那么,教师应先告诉学生那个词在本文中的理解,再将它与前面学过的用法加以比较,进而弄清它们的不同之处。如《亡羊补牢》中的“亡”在本文中是“丢失”的意思;在《扁鹊见蔡桓公》中“使人索扁鹊,已亡秦矣”中的“亡”是“逃跑”的意思。这样一比较,学生就明白了。在文言文中,一个词有多种用法。如: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等,这些需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分析,才能更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和用法。

三“译”:就是翻译课文。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环。在初中阶段,翻译文言文一般都以直译为主。第一步是用现代汉语词来替代文言词语,这就形成了一一对应的形式。如“以虫蚁为兽”可初步译作“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再如:“见二虫斗草间”,对译后为“看见两个小虫争斗草间”。很显然,这个句子不仅意思不明确,而且还缺少成份,不通顺,读着也拗口。这时,就要采用第二步了,该补充成分的要补充,该补足音节的要补齐,该调

整语序的要调整,上面列举的“看见二个小虫争斗草间”,整理之后应为“(我)看见两个小虫(在)草间争斗”。此外,但还应注意,把译句放到文原中去,看看它与上下文是否连贯顺畅,如不连贯顺畅,就在与其相连的句首或句末,添加一个词或者一句话,使其全篇通畅连贯。如“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译作“让它们冲着烟雾飞鸣(我把这个景象)比作‘青云白鹤’的景观。”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不能由教师一人唱独角戏。那样,即不符合新的《语文标准》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四、“议”:即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议一议文章所叙之事、所绘之景、所抒之情。例如:教学《记承天寺夜游》一文时,我就从标题入手,告诉学生:“记”表明本文是“记叙文”;“承天寺”表明地点;“夜”表明时间;“游”就是“游玩”。学生就会说:“这个标题就是‘记叙夜晚到承天寺游玩’的意思”。有的同学又会问:“作者为什么夜晚去承天寺游玩呢”,“他看到了什么景物”,“他的心情怎样”?„„此时,教师只要结合背景稍加点拨学生就明白了:“本文写于苏轼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被贬官意味着政治生活上遭受了很大挫折,但作者并不悲观,看到窗外美丽的月色,便起身去寻张怀民一同赏月。他看到“(月光)照在庭院里好象积水清澈透明,水中仿佛有藻、荇交错”,给人一种清新、空灵的感觉。最后作者由衷地发出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也”的感慨。其中,有被贬谪的悲凉落寞,也有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悠闲赏月的欣喜。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和达观处世的态度,无不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讲到这里,对于本文奇特的想象,新颖奇妙的比喻,稍加点拨学生便心领神会了。

以上活动,宜采用边读边议的形式进行。当然,也可能有些学生会提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问题。此时,教师要把握住文章的记叙线索和全文的主旨,不能让学生扯得太远,也不可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论不休。既要放手让学生自主的去探讨,又要有原则性、有重点地指导,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也”。学生学会了读书的方法将会终身受益。

五、“引”:把所学的知识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前面四个环节的学习,却不能满足,而应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教改后,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文言文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品,其深刻的思想、精妙的构思、优美的语言,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都值得我们去揣摩。因此,仅仅解决了语言文字关,了解了其中的大意是远远不够的。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一个“读懂--提升--拓展”的过程。由粗知文章的内容,到了解文章的结构,到懂得语言运用的技巧,再到能复述文章的大意,最终能够感悟到作者透过作品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而受到文章的情感熏陶和感染。随后,说出自已的心得、看法或疑问,作出自已独到的评价,提高自已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并借鉴古人的精美语言和构思技巧,用以指导自已的写作实践。

第二篇:《经典教育中考作文文言文汇总 2》

哈尔滨(2006-2013)8年英语作文汇总 2006年如何学好英语

2007年九年级学生该不该参加课外活动 2008年记一位勤奋好学的同桌

2009年面对学习压力如何放松自己 2010年中学生该不该做大量英语练习 2011年中学生如何阅读英语文章 2012年中学生该不该写作业时听音乐 2013年班会课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哈尔滨13年中考(2001-2013)语文作文汇总 2001乐趣2002启迪2003挫折2004超越2005人与自然 2006经历 2007把握现在 2008思考 2009路在脚下 2010偶尔停一下真好 2011让我怦然心动的那句话{初中文言文作文}.

2012让我心存感激的人 2013美在不期而遇 哈尔滨13年(2001-2013)文言文阅读汇总 2001出师表2002岳阳楼记2003出师表2004醉翁亭记 2005岳阳楼记 2006曹刿论战2007邹忌讽齐王纳谏 2008唐雎不辱使命2009陈涉世家2010桃花源记2011口技

2012送东阳马生序2013岳阳楼记

第三篇:《初中高中作文古文仿写诗歌文学》

【古文仿写】吾兄赵刘冰半生列传

刘冰者,豫郡郸城人,吾乡好友,长吾六岁,以兄事之。冰兄妹六人,其数五。冰父乃吾乡名医,盛名之时,郡县医馆数招之,皆以父孤妻子弱之由而不往。冰四岁,父应酬饮酒暴卒,遗老父幼子无助,家道渐败,入不敷出。

冰幼显慧敏,好赌胜,善聚村野小童博弈,纸牌、地宫格、翻卡片无所不精,得“小赌王”诨号。冰固大才,入村塾,背书如饮水,众师皆惊,谓此子不可限量。

冰八岁,途遭厄逆,累犯类风湿,虽寻医数载,奈何经济不及,不能徐治,至于耽搁。十六岁,不幸卧榻。学业中断。

冰初靠床时,心境不愉,夙兴夜寐,鼻炎嚼嚼鼻草子 自己去采摘炮制,自己去找,嚼嚼就好,鼻草子别名鼻草、牛不拽草,鄂北皖西豫南地域性植物,春生冬枯,植株小,鼻草子得名与当地习惯有关,当地人用于改善鼻咽部恶患,每天闲时嚼嚼咽下一点点,愁容憔悴,哀志不得展。后悟愁亦过、乐亦过,虽悲苦境况不可逆,纵卧榻壮志犹可追。遂暗下志,奋发图强。览群书,作文章,常与老庄闲谈,陪青莲饮酒,纵马随稼轩,把酒共问天,恣意徜徉,无所不适。

冰弱冠之年,融资购轮椅,假车力而行,方重见绿树城郭,置身阴翳当街。

廿五岁,冰母愈六十。冰观母龙钟初显,力犹不及。方念及数岁之后,母年庚高不能动,安能捧饭端水于前?学问虽高,经济不行,饿死犹未可知。遂兴赚钱之念。初,相承父业,问道于医。自学父遗医书,

扎针于己身验证。三年,悬壶挂牌。然医道之不兴久矣,乡人患疾,皆往郡县医馆,冰之门诊,少人问津。遂弃医,改而研习独家专方,以期诊疗疑难杂症。冰初寻有独方者以合作,不可得。遂暗誓自研,寻遍医书,以求有所得。一日忽得一方,专治老年病痛。遂落方央人抓药,欲以母验之。然贾人见方中马钱子五十克,遂拒之曰:“马钱子数克致人死,五十克毒杀牛耳。”又不成。

冰卅岁,虽满腹经纶,却不抵毛钱一文。苦思以图,始觉著书以养家方是良策。遂一月作文数篇寄出,皆如泥牛入海。冰遂作厚积薄发之势,研习中外,以作长篇。

冰今卅又有四,途径各类磨难而不倒,意志颇坚,令人叹服! 吾求学之时,身染恶疾,心余力不足,高志日渐消。吾尝与冰叹人生虽短犹苦,冰大笑指己腿足曰:“汝无手乎?!汝腿残乎?!汝疯癫乎?!皆胜于余,余犹不惧,汝何虑之有!”吾面惭无语。遂学于冰,困苦当道,志坚力摧,今而无恙,岂不谢冰兄乎!

第四篇:《初中中考作文素材课文内没有的文言文》

1. 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殒,名可垂于竹帛也。

注释:玉可以被摔碎,但不能改变它洁白的本质;竹可以被焚烧掉但不能毁掉它的骨节。 表达了关羽慷慨豪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特点。

2.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阳城闻笛》

注释: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3. 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

注释:就像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天上人间”便是最后的归宿。

4.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子》卷三

注释:自我反省,正义确实在我手里,就算对方有千军万马,我也要勇往直前!

5.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注释:做事情需要坚持 有恒心在艰难的事情都会迎刃而解的。

6.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陆机《猛虎行》

注释:就算口渴也了也不要去饮用被污染的泉水,就算燠热难耐也不要在不好的树木下荫凉。 表达了为人高洁,不能受腐败诱惑的思想情操。

7.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注释:大海正是因为能容纳山川河流,所以成就了自己的波澜壮阔;悬崖绝壁能够直立千丈,是因为它没有过分的欲望,不会向其他地方倾倒。寓意告诫,做事要学会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象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

8.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注释: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9.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注释:集中地表现青春易老世事无常的感叹。

10.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注释:君子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如吕尚遇周文王,就是如此。这话也提醒我们,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时,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11.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仓央嘉措

注释:我害怕我的多情会损害我的佛法修行,想入山苦修又怕和你分开,世上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可以让我既不耽误佛法修行也不辜负你?

12.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蔡文姬《胡笳十八拍》

注释:制作这八拍音律是准备排解忧愁,哪知道曲子谱成了心中反而更忧愁。

13.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问刘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