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时间:2021-10-29 20:16:43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教案

复习重点:

1、 把握散文概念,散文特点及散文分类

2、 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

3、 掌握并运用各种答题技巧

复习难点

掌握散文中考考点及能出现的各种题型

复习过程

一、散文概念: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

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

二、散文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三、散文分类:抒情性散文、记叙性散文 、议论性散文

四、中考考点 1、 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2、 理清文章脉络,把握顺序

3、 品味语言

4、 表达方式的作用

5、 表现手法

6、 发展性考题

五、实例分析:结合考点,进行阅读指导

六、归纳答题技巧

(一)稻子(张佐香)

(1)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垅沟,整理成平整

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

出。

(2)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埂上便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绾起裤腿捋起

衣袖。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

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

啪”地站到水田里。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

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捻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

往水田里插去。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在母亲

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母亲

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母亲用她的汗水染绿白晃晃的水田。

(3)村庄不动水稻在动,生动的水稻用叶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园。站在村头河堤上极目远眺,

满天的绿像一场大火在田园里燃烧。故乡秧苗的绿是一种燃烧的色彩。诚然,除了绿之外还

有红、黄、绿、白,或其他颜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乱繁杂,没有章法。但对于一场自天而降

的燃烧的绿色,其他颜色都可以忽略。它们漫天遍野孕穗、灌浆、成熟,每一个步骤都轰轰

烈烈。风一阵接一阵来,像一些清清凉凉的水从水稻的心上润过去,润过去„„水稻把想说

的话语轻轻地藏在心底,水稻把梦中的细节静静地藏在胸中。风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水稻的情节。我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

(4)有了稻田,秋天才摇摆出各种姿态。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气里弥散着稻香。风拂动

着农事,弯镰银光闪闪,割稻的人们身躯起伏着。父亲弯腰探身,先用有力的手臂把一铺稻

子揽在怀里,再把脸伸进稻棵中深吸一口气,然后把镰刀插进了稻丛中。“唰唰唰”的镰刀声

擦过我的耳际,父亲一路势如破竹。灿白的阳光从父亲的肩头滑过去,在刀刃上毕毕剥剥地

碰撞出透明的火花。稻谷上洒满了阳光的碎片。

(5)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稻子骨肉分离,被分割成稻茬、稻草和稻谷。稻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谷脱胎换骨变成一种称做米的物质,空气一般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粒米置

于手掌上,无论凸立于一哪一条纹路,都可以温暖我。一粒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一粒

米是一种温暖的光泽;一粒米营养着人类的肉身和灵魂。

(6)大片大片的稻茬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河床上做梦。齐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

在手里,在村前村后向最远的地方延伸。稻子由光秃秃而绿油油而金灿灿,这是所有生命沿

袭的轨迹,人类也不例外。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长的过程中妆扮自然,而在于滋养生命

的新生。这一种死亡与新生的转换,数千年来不可或缺。缘此,稻子才叫稻子,一叫千百年。 (选自《散文百家》)

10.用一句简略的话说说作者通过对稻子形象的描写,所表达的主题思想。(3分)答:

11.贯穿全文的线索是 。(2分)12.选文语言

生动优美,请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一个比喻手法的句子,并说说他在文中的表达作用。(4分)

⑴运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是 ⑵他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13.选文末段中加线的句子颇富哲理,含义深刻。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3分)答:

参考答案:

10.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咏物散文,主要赞美了稻子对人类的突出贡献。11.稻子12.例:选

句: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作用:稻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营养着人类

的肉体和灵魂,滋养生命的新生,能给人温暖和力量,使人类得以生存和发展。(本文的语言

优美、富有诗意、委婉含蓄;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

稻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篇二】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答题技巧方法指导

散文阅读技法指导431612湖北省汉川市韩集中学 孙开仁注:此文已发表于《学习周报·人教中考版》★ 考点透视:散文是同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专指用凝练、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记人、叙事、写景、状物、说理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散文可分为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说理散文三大类。其主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具体体现在:(1)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2)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3)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4)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5)行文自由,结构灵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中考散文阅读均以此精神来作为命题的依据。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一)了解背景,透视创作意图。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如张抗抗《地下森林断想》一文,虽然作者面对大自然创造的地下森林奇迹展开了丰富的想像,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了地下森林的形成历史,让我们从中感受到地下森林的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感受到作者对地下森林的无限景仰之情。但是要真正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作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下作者写此文的背景。本文写于1980年,正是十年“文革”结束不久,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浩劫,人们既对往事痛心疾首,又对未来充满希望,所以作家就会带着一种特别的心关照周围的社会和自然。虽然文章对“文革”只字未提,但是作家在文中所写的地下森林所遭的破坏与毁灭、坚韧与顽强都无声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暗示中华民族在经历浩劫与打击之后仍然保持民族不屈的灵魂与精神。结合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这是阅读散文的一种重要方法。 (二)把握内容,概括主题散文取材广泛,行文自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因此把握内容,概括主题成为中考散文阅读的主要考点之一。如何把握散文的内容与主题呢?同学们可以从这样两个方面入手(1)找到文中的中心句和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语,从中概括文章主题;(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观点、态度、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如冰心《生命》一文,我们只要抓住作者积几十年经验而写成的精警之句:“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就能提炼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要保持豁达乐观的心态”的主题。再如王鼎钧《那树》,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揭示主题的中心句或词语,但是我们可以从文中大树常年造福人类却最终被人类砍伐的不幸遭遇的众多材料中来提炼作者的观点、态度与情感,那就是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宝贵生命惨遭虐杀的痛惜与忧虑,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考。【同步品读】风信子的花语彭小妮有一种叫风信子的花,我原以为它是一种类似蒲公英的花。今天,我才知道关于风信子的传说。美少年海辛瑟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植物神,他因被误伤而失去了生命,在他的鲜血染红的土地中开出了一朵美丽的花,这花就是风信子。它的花茎上长着一串串小铃铛似的花朵,风吹过时,每一朵花显出飞翔的姿态!海辛瑟斯的生命没有消逝,风信子是他的化身,他还在为这个世界呈现着美,风信子是他怒放的生命之花!所以,人们赋予花信子的花语为:“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它是生命生生不息的象征。生命有时真的很脆弱,一次意外、一次灾难,就可能会让我们失去生命。我们不能如海辛瑟斯将生命化成风信子,所以,我们必须珍爱生命。在这爱的世界里,不会

遗弃每一个人,只要一息尚存,就有希望重燃生命之火。在地震后的废墟中,人们在寻找,在呼唤生命重归,在为遭受苦难的生命祈祷:坚持、坚持、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是啊,这有情人间,是值得你万分留恋的,让你保留着生命微弱的火种,直到寻找到你。多少人还在等待着将更多的爱给你,要在更长久的日子里与你同享生的欢乐。在苦难之后重生的生命,必然如风信子一般,获得永生。所以,经受苦难而重生的同胞,也一定更懂得感恩,感谢在废墟中将你高高举起的双手,感谢每一个为你祈福的心愿,感谢从四面八方为你汇聚的爱和援助。我们也看到了那些用自己的身躯护卫着幼小生命的伟大母亲。看哪,这里没有悲痛,没有泪水,娇小的乳儿还在安睡,在梦中微笑。在母亲离去的地方,长着一株绿色的风信子,它告诉我们,生命在此延续。无需多言,人间大爱也将无限延续,给予活着的你我更多的慰藉、温暖、勇气和力量。有一天,我们会看到,风信子花开了,它开得如此灿然,用它生命的亮彩展示它的美,告诉我们它的存在,与我们分享它的快乐、幸福和感恩——这是多么美的世界,所有的生灵都互相关爱,彼此报答,生生不息。 许许多多生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去了没有灾难的天堂,得到了永远的安息;也有许许多多的生命在黑暗中艰难地守望救助,获得了重生。灾难降临,鲜血染红了这一块土地。而我们相信,灾难过后,风信子会开满这里,它会告诉我们,没有永远的哀歌,噩梦将成为过往,逝者安息,生命还在延续。它会告诉我们,它曾承受过巨大的苦难,也倾听过壮丽的爱之歌,有了这一些,才有它今天的盛放。是的,风信子开满了这片土地,它由无数的生命的鲜血化成,它是生命之花,为的是带给人们新的启示:生命值得珍惜,有永不放弃的意志,就能创造生命的奇迹,成为开不败的花朵;生命的意义在于相互的温暖,在于困难和危机之中,相互的鼓励,互相的依靠,互相的关照。它还告诉我们,驱走一切的阴影,就可以象它一样,经历过黑暗的一刻,也还是可以盛开得无忧无惧,可以为这世界展现它的美与坚强,在全世界传递爱和温暖,诠释生命最深刻的含义。愿生命如花,愿风信子的花语永远传递:珍惜生命,同享人生。(摘自2008年第13期《读者》) 【阅读提示】读着这篇抒情散文的时候,我们会很自然地想起那一个让我们难忘、令我们震撼的大事件——5·12汶川大地震。文章以此为背景,让我们对生命的认识多了一次重温,又多了一份深刻。地震中,一个个生命消逝,一个个生命被救起,生命这个话题不断被提起,感动这个词语不断被演绎。 “珍惜生命,同享人生”,风信子的花语字字铿锵,掷地而有声让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多了一份温馨的提示,多了一份坚强的理由。如果要我们找出主题词,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说出“生命”;如果要我们提炼出文章的主题,我们也会用风信子的花语一起说:“只要点燃生命之火,便可同享丰盛人生”(或“珍惜生命,同享人生”)【心灵悟语】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一个不辞辛苦的劳蛛,即使知道,网不住星星和月亮,但依旧织网;生命是一只不羁的猛兽,即使身受重伤,也要站立着死去;生命是不倦的舞者,即使身戴镣铐,也要舞出生命的绚丽与悲壮。生命是脆弱的,生命又是最可宝贵的。在无法抵挡的灾难面前,人不死就是及格。但是人活着,就必须懂得珍惜,懂得关爱,懂得感恩„„我们无法挽回过去,就让我们珍惜现在,在人生的路途之上开放出最为美丽的生命之花。

【篇三】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目标:明确中考散文考点

归纳解题思路答题技巧

内容:

一.导入

由学生谈自己心目中的散文来引出对散文的介绍。

二.题海寻踪,明确考点

学生阅读历年中考题(印成文本材料发给学生),抓考点,小组交流,畅所欲言中考散文阅读指导

(一)世上最好的地方

冯雪梅(09年中考题)

①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

②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

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

③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

④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象着阳台的位置和摆一把什么样的椅子在阳台上。家搬进高楼的那天,我几乎在阳台上站了一下午。我不仅有了可以看夕阳的阳台,还有了自己的一间小屋。家真的不一样了。当我坐在阳台的藤椅上,悠然自得地看着楼下的人群和远远的树影时,觉得再也没有比家更好的地方。初夏的黄昏,风轻轻吹着,天气好极了,能见着远远的一抹青山。

⑤那一抹青山让我产生了无穷无尽的幻想。那应该是秦岭的一点影子吧,山这边的景色我知道,山那边呢,是什么模样?由此而来,想象也一天一天地扩大,这种不着边际的幻想终于使得我离开家去了他乡,因为我重新觉得有比家更好的地方。

⑥我在江南江北穿行了几年之后,找到一个停留的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与我的家,我的父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挑选明快的装

饰布,让屋里的色调一致,而不是像母亲那样计算哪一种布做窗帘更耐用或是哪一种床单的价格更实惠;我打掉屋的墙让客厅适应我喜欢的家具,而不是比着屋子的大小买家具;我找小时工做家务忘记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家训;我甚至不开伙今天肯德基明天麦当劳。我按着自己的想象构建着自己的生活和幸福。

⑦突然有一天,当我在西餐桌上舞刀弄叉对付意大利通心粉的候,猛地记起父亲说的一句话:还是自家的手擀面好吃。母亲的笑和家的影子就在不知不觉中到了眼前。

⑧隔着电话线,听母亲的乡音。北方的冬日,阴着天,风很冷。暖暖地母亲在问:过年回家吗?

⑨冬天的晚上,我回到了家乡的城市。车晚点了,当我远远地看到家时,长长地出了口气。天晚了,楼梯的灯都熄了,走到家所在的那层楼,却见那盏灯亮着。猛然间明白,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⑩这世上最华丽的地方也许不是家,但他永远是一个最好的归处,是牵扯不断的惦念和牵挂,是在不知不觉中渗入的生命的一部分。

⑾家是那盏燃起的灯光,为着行色匆匆、漂泊的脚步。

1. 第②自然段详写作者幼年在大院中生活情景有何作用?(4分)

2. 理解划线句在文中的含义。(3分)

我只是飘在天上的风筝,线牵在家的手里。

3. 随着居住条件的改变,作者对家的感受也有变化。请概括其

心理变化过程。(4分)

4. 作者认为“世上最好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通读全文扼要作答。(3分)

(二)牡丹的拒绝(08年中考)张抗抗

1、文章题目为“牡丹的拒绝“,牡丹究竟拒绝了什么?细读全文简要回答。(3分)

2、文章最后写道“你叹服牡丹卓尔不群之姿,方知“品位”是多么容易被世人忽略或漠视的美”。牡丹的个性和品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回答。(4分)

3、文章开头引用欧阳修的诗句有什么作用?(3分)

4、作者由牡丹联想到人,其实还有很多事情会让我们联想到人的某种品质。请任选自然界中的一种事物,揭示其包含的某种品质或精神。语言生动,20字左右(4分)

( 三 )雪孩子(07中考)刘亚连

1.阅读全文简答,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件感人的事?(至少四

件)(4分)

2.怎样理解划线句“在妈妈的心里,我从来就没有走出过家门”这句话的含义?(3分)

3.为什么“母亲对我的依赖超过了任何一个哥哥和姐姐”?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4分)

4. “雪孩子”在本文中指什么?文章以“雪孩子”为标题有什么意义?(3分)

教师示范归纳09中考考点,学生对比归纳07——09年考题考点

三、投影归纳:

1考点一 : ①线索、思路 ②内容、情感、主旨

2 考点二 : ① 理解哲理性语句的含义;②品味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

考点三:拓展延伸题 。联系生活,谈感受,谈启迪,表达个性见解

针对考点,学生谈散文答题中的困难,教师搜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