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

时间:2021-10-29 20:14:55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龚侃 复旦初级中学教学目标: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教学重点:初步感受豪放派的风格特点,反复朗读感受苏词豪放大气的特点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苏轼的经历和形象,体会诗人虽身处逆境仍渴望为国建功的壮志豪情教学流程:一、 导入1、我们已经学习了柳永的《蝶恋花》、晏殊的《浣溪沙》、李之仪的《卜算子》、李清照的《如梦令》,你能概括这些词在语言风格和表现主题上的共性吗?曲折委婉,情意绵长2、当一种文学体裁发展到一定程度以至于缺乏新意时,它要么选择改变,要么只能接受消亡。当词的发展面对这一十字路口时,是哪一位文学家指明了词发展的道路呢?补充: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3、苏轼“新”在哪里?“向上一路”是怎样的一路?今天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相信通过学习,你能从中找到答案补充材料:“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二、 豪放词的朗读方法1、从标题来看,这首词在表现的内容方面,与之前柳永、晏殊等人的词有怎样的不同?标题中的“江城子”与“密州出猎”分别是什么?不再局限于儿女情长,闺阁情愁,而是表现出猎这一男性化的事件,体现的是男子的豪情。2、自由朗读这首词,体会这首词在朗读的时候与之前所学的词在朗读方法上应有哪些不同?音量大、吐字饱满、语调高亢、断句果断不拖沓、有英雄气概……3、补充材料: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谈到一个故事,提到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 “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棹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4、以小组朗读评比的形式,强调豪放派作品的朗读气势,在朗读中感受苏词豪放的特点三、 感性体验苏轼的“狂”1、在朗读苏轼这首词、体会“豪放”的风格特点时,应重点抓住词中哪一个字来体会苏轼当时的情怀?读出“狂”的感受。2、这首词中苏轼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朗读加深体会“左牵黄,右擎苍”——对自己威风形象的得意之情“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声势浩大“卷”描绘出千骑席卷山林、人欢马叫、竞逐争奔的浩大声势。“亲射虎,看孙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英雄气概3、圈划文中能够突出体现苏轼的“狂”的字词,并通过朗读重读加以表现“亲射虎”“看孙郎”“西北望,射天狼”等四、 理性分析苏轼的“狂”1、苏轼为何而“狂”?(“狂”一般是由于有强烈的情感需要宣泄)“老夫”“鬓微霜”“何日遣冯唐”“西北望,射天狼”背景的补充:当时,北宋王朝积贫积弱,国内外危机日益加深,辽和西夏不断侵扰,边患时有发生。苏轼虽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而被贬官,但仍关心国事,坚持抵御外侮的主张。希望报效国家,以身许国而又不被朝廷信任,报国无门,年华空老。2、当时的苏轼其实只有三十多岁,却自称“老夫”,你从他自称“老夫”体会到他当时怎样的境遇?3、苏轼的“狂”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消极观的?你怎么理解苏轼的这种“狂”?“鬓微霜,又何妨?”——不服老“何日遣冯唐”——对朝廷满怀希望“会”挽雕弓如满月——对未来的确信强调:反复朗读下片,尤其是体会“射天狼”上扬的语调确有悲壮之气,强调其中的“壮”更主要的是面对误解、怀疑、逆境、磨难的不屈服的乐观精神,这是苏轼精神人格的体现,是真正的豪放后来苏轼跌跌撞撞从密州而徐州而湖州而黄州而登州而扬州而惠州直至海南,人生历程中不断被贬,却也能潇潇洒洒,秉承“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乐观、豁达。有诗为证: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官琼州:“抒说先生睡未足,着人休撞五更钟”;贬官海南:“九死蛮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正如他自己所言:“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3、朗读体会四、苏轼对于宋词1、重现补充材料:王灼《碧鸡漫志》:“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道自振。”2、通过这首词,你对豪放词有哪些认识?内容多写建功立业,情感激昂高亢3、苏轼对于词发展的转折性影响(1)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创豪放派风格(2)以诗为词,在词中大量使用典故,丰富和发展了词的表现形式。(3)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破除“诗尊词卑”的观念。(4)不拘泥于曲调音律,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

【篇二】江城子,密州出猎

《赤壁怀古》 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高二下册) 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入梦”的思想情绪。2、理解《赤壁怀古》一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3、了解豪放宋词的风格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1 怎样正确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赤壁怀古》融写景、怀古、抒情为一体,从描绘古战场的雄奇景色入手,赞一代儒将周瑜的丰功伟绩,抒发作者个人的贬谪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结尾处“人生入梦”的感慨是作者迅速从惆怅失意中排解出来,表达苏轼特有的旷达洒脱情怀。2 作为豪放派代表词人的苏轼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怎样理解《赤壁怀古》的艺术特色?   苏轼以诗为词,使词的内容不再拘于传统的离愁别绪,反映较广阔的社会生活,拓宽了词的题材;使词的形式不再为规定的宫调、身律所束缚,一扫词的柔弱气息,开创了豪放词派。苏词气势雄伟,一泻千里,提高了词的意境。《赤壁怀古》是豪放派宋词的代表作,词的主旋律感情激荡,气势雄壮。全词借古抒怀,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借咏史抒发作者积极入世但年已半百仍功业无成的感慨。学生情况分  析联系余秋雨的《东破突围》,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第一课时导入   词的基本知识,-------- 词风分婉约豪放,“婉约者欲其词调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宏。”今天我们学习一首风格非常豪放的词。朗读全文   一位同学读,正音。   齐读,感受文章。   疏通词语   千古:长远的年代。   风流:有文采有功绩。   樯橹:樯,桅杆;橹,浆。这里指北军的战船。   灰飞烟灭:像灰烟那样消失。   华发:白头发。   酹:以酒洒地,用以祭祀。   课文分析   思考再朗读过程中对这首词的感受。   同学发言,教师适当点评.回答下列问题:   上阙  描写景色的有哪些句子?   A 文中用了哪些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描写了赤壁怎样的景色?B 用了什么修辞?文字中体现出的基调怎样?   C、对活动在这里的英雄人物,作者又是具有怎样的情感呢?  大江滔滔,犹如历史长河,英雄人物的业绩,被淘洗变淡。这些英雄人物现在又在何方呢?不尽的怀念从中可见。“故垒”句具体话怀古的时、地、人。  D、上阙末句有何作用?  承上启下。  (是啊,“江山如此都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锦绣河山必然产生、哺育和吸引无数的英雄人物,而三国时期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  下阙   A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周瑜的?基调怎样?   B 作者自身的状况又是怎样的?基调怎样?   (补充:建安三年东吴孙策亲自迎请二十四岁的周瑜,授予他“建威中郎将"的职衔,并同他一齐攻取皖城。周瑜娶小乔,正在皖城战役胜利之后。)  分析比较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岁  47岁  婚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际遇  功成名就  功业未就  基调    感奋      感伤  怎样理解这一矛盾(感奋与感伤)?  ----------介绍作者以及生平  (结合苏轼的生平思想来看:苏轼,北宋著名文学家,眉山人。二十岁中进士,力图有所作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软弱和辽夏军事政权的严重威胁,希望能抵制外辱,立功疆场。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写诗讽刺。结果被新派官员弹劾诽谤朝廷,捕之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时一度迁为翰林学士。又贬惠州,远徙琼州。终逝于常州。)       对周瑜的追述表现的是一种理想,而落泊失意是一种现实,感情基调的矛盾实际反映的是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作者又是如何解决这种矛盾的?   (人生美好却短暂,于是有人叹息不已,“人生苦短”;有人及时行乐,“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有人借酒消愁,“与尔同消万古愁”;也有人玩世不恭,“一场游戏一场梦”。那么,苏轼又是如何对待的呢?)   “人生如梦”,人生是短暂的虚幻的,又何必执着?洒酒入江,以酒祭月,是希望万古愁怀随江而去。感慨和动作中现出一种超脱与旷达。  总结全文   内容:感怀 写景 咏史 抒情  基调:昂扬 感奋 感伤 超脱   比较阅读   展示《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归结这两首词的共同特征,即豪放词的特征。   角度  特点    思想  积极、乐观   意境  高远、壮阔   风格  奔放、洒脱  教后记:学生诵读乃至背诵效果较好 

【篇三】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_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考试题整理及答案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005 河南省

一、读下面的词,完成21-22题。(共4分)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1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自贡市2004年

二、(10分)阅读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完成4—5题。

4.翻译下面的文字。(2分)

①左牵黄,右擎苍

译文:左手牵着黄犬,右手托着苍鹰。

②胸胆尚开张

译文:胸怀还很宽阔,胆气还很豪壮。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D)(2分)

A.“江城子”为词牌名。

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2007 四川资阳市

三、读下边一首词,完成4-5题。

4.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四、读下面的词,完成1—4题。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__________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__________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2分)

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1分)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1分)

(4)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B )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2004 连云港)

五、诗歌欣赏(4分)

7.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后面问题。)(4分,每小题2分)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其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一问1分,)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这首词把打猎习武与保卫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六、(2005 仙桃市)(3分)

6.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的一个词是“________”。(1分)

7.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B)(2分)

A.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

言格调婉约、纤柔。

【篇四】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

《 江 城 子〃密州出猎》 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

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

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总觉得用"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撼人心魄"这些词来

形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似乎还是不够表达出词中散发出的那种难以形容的气势,惟有用"千古绝唱"来给这首豪放词一个定位。

这首词通过冬猎盛况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关心国家的完

整统一、反对敌人入侵的强烈愿望。上阕写出猎场面,极其

壮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下阕向朝廷请战,杀敌卫国的

豪情壮志跃然纸上。 "老夫聊发少年狂",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

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苏轼时年四十,正值盛年,不

应言老,却以"老夫" 自嘲,又言"聊发",与"少年"二字形

成强烈反差,形象地透视出、流露出内心郁积的情绪。刚刚

四十就自称“老夫”,显然有“时不我待”、“功业未就”

的迟暮之感。但是“老夫”并不服老,“牵黄”、“擎苍”

勾画出一位赳赳武夫的形象。他左手牵黄狗,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身披貂皮的外衣,一身猎装,气宇轩昂,

何等威武。"千骑卷平冈",一"卷"字,突现出太守率领的队

伍,千骑奔腾,腾空越野,势如磅礴倾涛,何等雄壮!全城江城子,密州出猎

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爱戴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

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太守倍受鼓舞,气冲斗牛,

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

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是“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

的倒装。苏轼是因为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被贬的,所以他拿

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

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狼当然是天狼

星,星象里是主侵略杀伐的。雕弓是弧矢星,就是猎户座中

间那三颗以及周围其他各星,组成弓箭的星象。中间那三颗星,就是箭矢,连成一线向西北延伸就是天狼星。在星空中就是弯弓向西北射天狼的景象。 苏轼用的这个典故还不是最早的。屈原在《东君》里有“举长矢兮射天狼”,这里要射的是楚国西北方向的秦国。

当年北宋统治者比较软弱,经常受周边少数民族侵扰。西夏就是其中之一,它位于北宋西北,今甘肃宁夏一带,都城在银川。其中的“西北望,射天狼”就是影射宿敌西夏王国。作者在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不凡。

这首词由描写打猎场面引向抒发爱国豪情,把打猎习武与边境安全、维护国家统一联系起来,体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操。这一思想内容,在同时代的词作中是不多见的,因此,它无愧是苏轼词中的名篇,是其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

【篇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 密州出猎”阅读鉴赏附答案

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老夫姑且发一发少年的疯狂, 左手牵黄狗,右手举苍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戴锦帽,披貂裘,千骑驰骋,犹如疾风席卷山冈。为报倾城随太守, 为了酬报满城的人跟随太守观猎的盛情,亲射虎,看孙郎。 我要亲手射杀猛虎,像三国的孙郎那样。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鬓间虽已染白霜, 那又有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手持符节前往云中, 何时朝廷才能再遣冯唐?(召我奔赴战场)会挽雕弓如满月, (到那时,)我定将手中雕弓拉成满月的形状,西北望,射天狼。 朝着西北方, 射杀犯界的天狼。主旨:通过描写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的描写,表达作者渴求重用、报效国家的感情。1. 背景。苏东坡是北宋词坛的大革新家,宋神宗熙宁八年,东坡时任密州知州,写下了这首出猎词。2.由典故运用,我们可以看出,词人苏轼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明确: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全文▲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词牌名,“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题目。▲这首词上片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面?本词中你读到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一个装备齐全、人数众多、气氛热闹的狩猎场面。虽鬓已微霜却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欲保家卫国、征战沙场、满腔豪情壮志的英雄形象。▲下片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引用典故和比喻的修辞。抒发了作者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感。▲这首词上下片都运用了典故。运用“亲射虎,看孙郎”这一典故的用意是要像孙郎(孙权,这里是作者自喻)那样建功立业。 “何日遣冯唐”一典故中,作者把自己比作魏尚▲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密州出猎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这首词用一个“狂”字贯穿始终,显得胸襟磊落,壮怀激越,具有一种阳刚之美,实属豪放派词篇的典范。上片表现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进一步写词人“少年狂”的胸怀,抒发了由打猎激发起来的壮志豪情。 ▲说说“遣冯唐”“ 射天狼”两个典故分别表达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①词人以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②杀敌报国,建功立业▲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老夫聊发少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一个“聊”字,则表现了作者欲为国尽力而不得的激愤之情。▲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答:《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的词眼是“狂”字。它既是词人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更是词人内在感情的高度概括。比如上阙描绘的心态、举止(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亲射虎,看孙郎),下阙刻画的胸怀、气概(遣冯唐、射天狼)无不由“狂”生发开来。(只要从“外在形象”和“内在感情”两方面回答即可。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冈。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亲射虎,看孙郎”是倒装句,即“看孙郎,亲射虎”,显示抱负不凡。●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是: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这是词人以魏尚自比,也希望朝廷能派人来赦免他的罪名,让他有机会到西北边防抵抗外敌入侵。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篇六】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历年中考题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江苏盐城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 四川眉山2011江城子

河南2005江城子密州出猎

2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 的豪情壮志。(2分)

2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答案:2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 )(1分) 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分) (共2分)

2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 (共2分)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

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

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

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

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

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

调婉约、纤柔。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1.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 出猎 打猎 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立功业)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 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C 表达了自己愿效命朝廷的愿望。4、D 李清照的作品语言清丽,词风婉约,不属于豪放派。5、倾城 6、B 7、亲射虎,看孙郎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8、豪放9、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10、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11、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湖北孝感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6.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 ,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 。

7.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6、壮观场面 报国情怀 7、B

湖北年荆州2008江城子密州出猎

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 ;下阕重在 。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

①叙事(描写) 抒情 (2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②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四川资阳2007江城子密州出猎

1、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5、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1、C 2、C

江苏盐城2009江城子密州出猎

7、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

8、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7、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8、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湖南长沙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共18分)

(一)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韶裘,千骑卷平同。为报倾城随太守,

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

北望,射天狼。

13.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_______,“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14.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13.(2分,每空l分)词牌名 题目

14.(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新疆省乌鲁木齐2010江城子密州出猎

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

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答案】C

甘肃天水2011江城子密州出猎vs东栏梨花

【甲】江 城 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江城子,密州出猎

21.【甲】请从表达方式上看.上片重在____,下片重在 。(2分)

22.【乙】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梨花的哪些特点,(2分)

23.【甲】诗中的“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选什么意思?(2分

24.【甲】词【乙】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苏轼一生著述丰富、风格各异,你再写两句他其它作品中的名句。(4分)

21.叙事(描写)(写出其中一项即可)抒情

22.写出了梨花颜色雪白(‘淡白”),花开繁茂(“满城”)的特点。

23.“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1分)“遣玛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1分)

24.【甲】词表达了词人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1.5分)【乙】诗流露了诗人内心的惆怅和感叹人生短暂、美景易逝的思想盛情。(1.5分)示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1分)

四川达州2011江城子

(三)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完成17——18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7.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词的上阕、下阕的内容。(2分)

上阕:

下阕:

18.下面对该词的理解品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 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界境。

B. 开篇着一“聊”一“狂”两字,更见作者的潇洒豪放,也隐约透露出怨愤之情;再用一个“卷”字,写出众多人马像疾风一样驰骋山冈的壮观的出猎场面。

C. 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

D. 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作者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17.上阕写出猎盛况场面。下阕写报国情。(2分,意同即可)18.C(2分)

四川眉山2011江城子

12.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4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

词中的哪一句(1分)

(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为报倾城”体

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 。(2分)

(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

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1分)

12.(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体现的态度: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满分);(3)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体现豪放之气势)。

辽宁沈阳2011江城子

7、对《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7、B

三十二

江城子 密州出猎

【篇七】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鉴赏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考鉴赏题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2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

3.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 “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 “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4.对这首词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阕描绘打猎的壮阔场面,下阕抒发由打猎激发出来的胸襟抱负。全词由实而虚,由叙事而抒怀。

B苏轼作此词时正值壮年,而以老夫自称,是因为作者心怀壮志却仕途坎坷,深感岁月易逝,人生易老,所以才要“聊发少年狂”。

C 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多种艺术手法,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雄豪气。

D 此作是东坡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它对李清照词风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苏、李二人成为了宋朝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

5.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

6.对这首词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词的上片“老夫„„擎苍”三句,不仅写出了打猎时威武的阵容,而且突出了作者少年的豪情。

B 词的上片“卷平冈”一语,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才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C 词的下片作者以冯唐自喻,表达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 词的上片以记叙为主,语言风格粗犷、豪放;词的下片以抒情为主,语言格调婉约、纤柔。

7.本词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8.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

9.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 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10.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1

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

11.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

12.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全词由叙事而抒怀,开篇以“老夫”自况,着一“狂”字体现情怀,统领全词。

B.词中两次用典,上阙自喻孙权,下阙又自比冯唐。

C.全词塑造了一个慷慨激昂、走马挽弓,渴望建功立业的爱国志士形象。

D.这首词从题材、情感、艺术形象到语言风格都体现了粗犷、豪放的风格。

13①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叙事(描写);下阕重在抒情。

②词人借“射天狼”的典故表达什么意思?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

14.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 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15.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16.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 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抵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

17.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A.这首词上阙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时的场面,下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一位挽弓劲射的志士形象,反映出诗人的豪情狂态和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B.词中“卷”字极具表现力,既写出了出猎时千骑奔腾的壮阔场景,又表现了出猎者情绪高昂的豪迈气概,为凸显“老夫”的狂放形象营造氛围。

C.诗人在词中多次用典,以孙权、魏尚自比,以“天狼”借指敌人,直接表达自己期盼重被朝廷重用、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强烈愿望。

D.诗人用语刚劲,挥洒自如,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完成了艺术形象的塑造,体现出诗人粗犷、豪放的风格。

18.“亲射虎”“遣冯唐”的典故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亲射虎”在这里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遣玛唐”在这里词人以魏尚自喻,表达了他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

19.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表面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

20.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体现豪放的? 示例:“狂”:激情奔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犷豪迈的风格;“卷”:体现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

21.对《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千骑卷平冈”形象地写出出猎的人很多,气势很大。

B.“亲射虎,看孙郎”表明词人已功成名就,对孙权有蔑视之意。

C.“酒酣胸胆尚开张”是说词人饮酒到尽兴之时,更觉心胸开阔、壮志满怀。

D.这首词表面写的是一次出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