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语言简明

时间:2021-10-29 18:20:27 初中作文范文

【篇一】写作,语言简明

“阅读”和“写作”教学——小议职高语文备考的思路与方法(教师中心稿)“阅读”和“写作”教学               ——小议职高语文备考的思路与方法贾 忱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摘要:“多读书,胸有成竹;多写者,下笔生花。”——鲁 迅关键字:强化训练  真情实感   谋首先,强化训练,讲解做题方法。从各种试卷、网络上选出记叙文、说明文、文言文、和议论文四种文体,对四种文体的文章阅读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当堂做,老师当堂讲,让学生遵循科学的阅读规律进行阅读,会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强化全一是从作者写作意图上考虑,看作者的观点和态度是什么?二是从文章的整体布局上考虑,文章的结构层次如何?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总体思路又任何?每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文章也得有“米”,那就是材料,考生在材料收集与选择时,一定要围绕主题选择材料,不要堆砌材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让所选的材料典型、深刻,最能反映本质,最能说明主题。争取做到时间新、对象新、角度新。第二、真情实感性。近年来高考作文注重开放性,倡导写真情实感的文章,关注人生和社会,符合人文教育的根本,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去表现人文精神中最为重要的而美好的因素,如对亲情、友情,对命运的渴望,对自身、社会变化的感悟等。这些内容和现代学生生活紧密相关,能激活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鉴于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心灵体验出发,真实的再现生活的底蕴,真诚的拥抱生活的亮丽;引导学生富有活力地使用与有新思想的个性化语言;引导学生追求创意表达,构建开放、发散、鲜活的思维形式。只要这样才能写出充满真挚情感的文章。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了做人,使作文成为学生从生活中求真、敬善、尚美的过程。第三、谋作乐府亦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作文的开头犹如戏剧的序幕、音乐的定调,目的在于抓住读者、吸引读者。我通常给学生讲,文章的开头应奇句夺目,先声诱人,如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一下子使读者产生兴趣,起笔挈领,统领全“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夫人。”开门见山,直接入题,让读者有强烈的好奇心读完全书。文章的主体内容,在选材的基础上进行语言锤炼,然后安排层次。层次的安排要从事物的内部联系着眼,也就是在理清思路时必须抓住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如议论文的脉络要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去安排。另外,文章内容转换时,过渡的内容要做到承上启下。给学生作文教学时,让学生从主体内容的写法去想,布局围绕“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去构思,去安排材料。结尾和开头一样重要,写好结尾,实非易事。根据近年来的高考作文方向,我主要把“展望未来、寄深写远”这样的话语作为主要讲解,用抒情或议论提出希望,发出号召,指明方向。如郁达夫的《怀鲁迅》,“鲁迅的灵柩,在夜空里被埋入浅土中去了;西天角却出现了一片微红的新月。”结尾展望未来,呈现光明,指引人们继续前进。作文要想取得高分,还要多注意几点,如字迹清楚,卷面工整,标点清晰,明确中心思想;标题或行文要有新鲜感创新性,段落的布局也关系到作文的分数。以上的思路难免肤浅,方法难免疏漏,还请各位“大家”多多赐教,使我们的学生高考顺利过关。

【篇二】写作,语言简明

《捕蛇者说》教案 (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毒、赋、食”等文言实词,了解“乎、而”等文言虚词的多种用法。2.理解本文用衬托、对比衬托中心的写法。3.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教学重难点】1.理解本文用衬托、对比衬托中心的写法。2.把握文章“赋敛毒于蛇”的主题和作者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回到曾经繁盛但已经衰落的唐朝,此时,我们面对一个这样的景况:朝廷苛征重赋,人民不堪负担。这时,出现了一种新的缴税方式:用捕捉的毒蛇抵税,捕蛇要冒生命危险,甚至有可能丧失生命。你会作怎样的选择?(让学生选择并说明理由)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中就具体地叙述了永州人民的选择。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柳宗元(773—819),唐代杰出的文学家。20岁起步入仕途,政治上有抱负,有理想。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王叔文执掌朝政,采取了一些改革政治的措施,如取消巧立名目的额外赋税,查办贪官污吏等等,史称“永贞革新”。柳宗元积极参加这次革新,是核心人物之一,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官阶相当于副司长),这年他32岁。这次革新很快就失败了。王叔文被杀,参与者都被惩处,柳宗元被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10年后,柳宗元又被贬到更荒远的柳州(今广西柳州)任刺史。最后死在柳州,死时才47岁。柳宗元和韩愈同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象生动,语言简练,在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较有成就的是《永州八记》。柳宗元的诗,数量较多的是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从这些诗《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章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这种文章往往带有杂文、杂感的性质,或因事发论,或抒发感触,行文较为自由灵活。“说以感动为先”(李善),文中蕴含着感情,这是“说”的一大特点。如《马说》说明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道理;《爱莲说》说明了“莲,花之君子者也”的道理。《捕蛇者说》中就蕴含着柳宗元当时的悲愤之情。这文中提到“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这里说到的“六十岁”指的是唐玄宗天宝中期到唐宪宗元和初期这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内,战争频繁,造成全国人口锐减,而朝廷为了维持大量的花费却大量增加各种税收,造成人民负担日益加重,人民在重赋逼迫下逃往他乡,但悍吏仍不放过,“有流亡则摊出(由留存户共同负担),已重者愈重。”三、预习交流,朗读全文1、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PPT投影): 啮(niè)        御(yù)       得而腊(xī)之        挛踠(luán)瘘(lòu)        疠(lì)         当(dàng)其租入    嗣(sì)几(jī)死者      戚(qī)        莅(lì)事者           日蹙(cù)殚(dān)       转徙(xǐ)      顿踣(bó)           呼嘘(xū)曩(nǎng)      悍(hàn)吏   隳(huī)突           恂恂(xún)而起 缶(fǒu)        谨食(sì)之    苛(kē)政            孰(shú)知 以俟(sì)夫观人风者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2)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3)读准下列句子的停顿:永州之野/产异蛇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3、学生分段朗读,同伴评价四、小组合作,理解阅读(一)指导学生自主研读第1节并思考以下问题:1、对照注释,圈画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解释翻译2、全班交流难点词解和翻译3、既然题目叫“捕蛇者说”即说一说有关捕蛇人的事作者有没有开头就指明这个捕蛇人是谁,他是怎么捕蛇的?那作者从什么写起的?4、第1节从哪几方面写了蛇的“异”?5、为什么文章开1、对照注释,圈画重点词句,同桌讨论解释翻译2、全班交流难点词解和翻译在学生回答的过程当中穿插重难点字词句的讲解。3、第2、3段写了什么? 第二段段的段意可概括为写蒋氏悲哀地叙说他一家三代都干这捕蛇以抵租赋之事的悲惨遭遇。 第三段这段写作者怜悯,同情蒋氏的不幸,并告诉蒋氏打算用“更役复赋”的办法为他解除不幸。 4、这段首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是否还有别的意思? 首句不只对蒋氏作介绍,更在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语中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段解:第1段:写异蛇的性状和永州人冒死争捕这种蛇的原因。太医聚蛇承特殊医疗功用,永之人争相捕蛇与蛇之剧毒形成强烈反差。“争”字很关键。既然蛇有剧毒,为什么还“争”着去捕蛇?是为了免受苛征重税之苦。一个“争”字反映出赋敛之毒比蛇的毒还要厉害。“永之人争奔走焉”这句话,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第2段:概述蒋氏三代人的悲惨遭遇。由羡入悲,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格外深刻——原来这所谓的“利”是以生命换来的。本自然段是下面将要说的社会悲剧的序幕,这样写凸现文章虽短而波澜横生的特点。第3段:写作者听了蒋氏诉说三代人遭遇后的感情和态度,反映了他对人民深重苦难的关心和同情。“更若役,复若赋”的建议,引出了下文蒋氏大段催人泪下的苦诉。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中具有过渡的作用。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1、检查字词。2、指名口译第一段重点词句。二、研读第二部分学生带着以下问题齐读4节,蒋氏一家的遭遇如何?你对此的态度如何?作者对此的态度如何?三、疏通文意学生同桌之间或四人小组展开互译,有疑问的地方借助工具书或交流解决,待质疑。教师巡视答疑,重点词句重点讲解,指导学生掌握。四、问题讨论,各抒己见1、你认为捕蛇者到底是“幸”还是“不幸”呢?提示:蛇的毒性之大,致使蒋氏祖父和父亲都因捕蛇而死,可见捕蛇者是“不幸”的,然而他与乡邻们比却又是“大幸”了。适时指导学生分成蒋氏和乡邻们两组,比较他们的生活状况。可以形成表格。蒋氏乡邻们生存状况以捕蛇独存号呼……十室九空生活状况弛然而卧,熙熙而乐悍吏……不得宁焉危险次数一岁之犯死者二旦旦有是死亡先后后先2、作者用“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对蒋氏作介绍,有何深刻含义?(这句话不只是对蒋氏作介绍,更是抒发作者内心的悲愤之情,“专其利三世矣”含有强烈的讥讽意味,原来所谓的“利”是用祖父、父亲的生命和自己的九死一生换来的。)3、在和作者对话的过程当中,蒋氏的心情反常而复杂,请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捕蛇随时有生命危险,但与交赋税相比,这个危险却又小得多了,因此蒋氏宁愿冒着生命危险捕蛇也不交赋税)4、作者在这一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有何作用?(对比衬托突出了文章的主题: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五、疏通研读第五段1、指导学生口译第5段,明确重点字词句的意思。2、分析下列句子在本段中的作用。①余闻而愈悲。②苛政猛于虎。③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④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六、总结回顾课文内容,形成完整的板书。1、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简要叙述异蛇毒性之剧及其特殊的医疗功能,并交代了永州之人争相捕蛇的缘由。第二部分(2--4):通过写蒋氏自述,揭露苛捐杂税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及农村十室九空的惨状。第一层(2):概写蒋氏三世捕蛇的遭遇。第二层:(3、4):写作者的建议和蒋氏的诉说。第三部分(5):引用孔子的话结束全文,点明题旨,并简明交代写作意图。2、中心思想:课文通过对捕蛇者蒋氏宁愿捕蛇而不愿受苛税之苦的记述,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遭受的苦难,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行,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3、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中心。(1)以蛇之毒反衬赋敛之毒,突出赋敛对人民的毒害程度之深。(2)以异蛇之毒与永州人竞相捕蛇进行对比,暗示了苛税之毒甚于蛇毒。(3)以乡邻在苛捐杂税下,民不聊生、非死则徙、十室外九空与“吾以 捕蛇独存“进行对比,说明捕蛇优于纳税,表现出赋敛之毒有甚至于蛇毒的主题思想。(4)以悍吏来吾乡催逼租税闹得鸡犬不宁的情景与蒋氏的“弛然而卧”、“熙熙而乐“进行对比,进一步突出主题。3、语言精练,极富文彩。   对偶句的精彩(请学生找出文中的对偶句)4、质疑之声:柳宗元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官吏却写出如此“大逆不道”之文章,有人认为他是为百姓之生活困苦而疾呼,但也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他被贬官后的失意所为,对朝廷之不满更多的是一种私心,你如何看待?(可结合其经历及当时社会背景来谈) 

刘如君

【篇三】写作,语言简明

语言简明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

1、“简明”

是“简要”、“明晰”。使对方能够明白无误地理解,不会产生歧义。此点可以落实在病句中考,也常和压缩语段、语法的综合修改、修辞、连贯等一起考。

2、“连贯”

考查的是书面表达中句与句之间的组合与衔接问题,保持语言连贯,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此考点近年来是考查的热点,综合性强。

3、“得体”,

就是指能根据语境条件恰当地使用语言,即用语能跟据表达的目的、对象、场合、方式的差异来调整,与语境保持和谐一致,分寸得当。常结合具体生动的语境来考查,也是考查的热点。

一、简明的三种方法:

去次留主法:此法常要求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表达原文的意思。考生要善于找到所给语段的中心句、关键句,以次作为答案的核心内容,删除无关的语句。

辨识歧义法:可从以下角度辨识:句中有多义词;指代不明;重音不明;切分不明;关系不清。

删除繁冗法:多出现在改错题里。找到题目中的重复、繁冗的词语并删除掉。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1.围绕中心,抓住要点

要做到语言简明,首先是每一句话都要围绕既定中心,不要节外生枝。不过仅仅围绕中心还是不够的,还应该抓住要点。俗话说“简明扼要”,从表达上说,只有扼住“要”,才能做到简明。

2.善于概括 巧用指代

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不能总是具体叙述而不作必要的概括。只有把必要的叙述和概括结合起来,表达才能简明。再者,运用必要的复指成分,也是表达中不可少的。不用复指成分,就会啰嗦。

3.避免重复 删除多余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过:尽量删除可有可无的文字。这

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例1:还有一种立体的会说话的图书,也很吸引人。它们的插图都是立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马上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语言的够简明。“立体”的书和插图都是“立体的”,字面重复;“会活动”和“会站起来”,“吸引人”和“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语言累赘。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例2.下面一段话中有重复啰嗦的地方,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必须删除的有哪三处?把要删除部分的序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只填3个。 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除了受到坏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他自① ②③④⑤己没有把握自己,受了坏人的影响,才逐渐变坏的;如果这个人能把握住① ① ① ① ⑨ 10 11 自己,能抵制多方面的 各种 坏的影响,那么,他还会变坏吗? ○⑦ ⑧ ○⑥

① 删除部分: 、 、 。 12○这是1998年第32题,考查通过修改使语言简明的能力。答案是:①

10)(或②)、⑥、(⑨或○。

这段语言材料来自中学生作文,有不少多余的话,不够简明。“一个人之所以会变坏的原因”中,“之所以”与后面的“原因”,都是表原因,重复,两处必须删除一处。由于③处已说了“受到坏的影响”,所以⑥处

10处“受了坏的影响”显得重复,必须删除。⑨处“多方面的”和○“各种”,

都有表示不止一种的意思,因此两处中必须删除一处。

解答考题要注意“必须删除”的要求。如⑦处“才会逐渐变坏的”其实也可删除,但这不是“必须”删除的。如果将②③④三处一起删去,整个句子似乎也通,但原句“除了„„外,更重要的„„”这层意思也被删去了。这就不符合题目。“不影响原意”的要求了。

二、连贯的八项注意:

话题的同一性:在连贯的语句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应该保持一致。如果换了话题,整个句子就显得不连贯。

事理的逻辑性:在行文中,要遵循生活的逻辑、自然的逻辑和思维的逻辑。如果在表述中违背了逻辑,就一定会影响语言的连贯。

行文的照应性:既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这样才能保证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部层次的连贯性。

分承的对应性:在几句话中,前后提出两个、三个或更多的并列成分,后面也必须按照前面的提到的次序,分别加以说明、描写或补充,使前后语句对应承接,紧密衔接。

风格的趋同性:在一段连贯的语句中,前后的语言的风格应该同一。不然就显得不协调。

组合的俗成性:有些并列词语,句子的先后顺序是人们在生活中约定俗成的。在语言的具体表达中,也要满足这样的顺序。

音节的协调性:对音节数错落不同的短语的排序,需要将音节数少的短语排在前,音节数长的短语排在后,这样就保证了句子由短而长的自然顺序,语句就显得连贯了。

格式的一致性:在分述几个对象或同一对象的几个方面时,要注意句子或短语格式的一致性。这样,可以增强语势,又可以加强语句的通畅性。

语句连贯的基本条件

1.围绕中心

围绕中心说相应的话,这是组合语段或语篇的首要条件。离开了这一点,无连贯可言。

2.角度一致

这里的“角度”是指叙述的角度。不论是长是短的一段话,都有一个叙述的角度。只有保持叙述角度的一致,语句之间才能连贯。随意变化叙述角度,就会使文字不通顺。写作,语言简明

3.结构协调

这里所说的结构协调一致,既包含句子之间的结构协调,又包含一个句子内部的结构协调一致。写作,语言简明

例3.将下列语言片段组成意思连贯的话。

①艺术的对象就是自然

②就认识观点说

③艺术与“自然”(现实世界)是对立的

④就实践观点说

⑤艺术是自然在人的头脑里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

⑥艺术是人对自然的加工改造,是一种生产劳动,所以艺术有“第二自然”之称

正确的顺序是(只需写句前的数字代号)

答案及简析1.③①②⑤④⑥ (或③①④⑥②⑤)

(这六句话说艺术和自然的关系,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结论,先把②和⑤、④和⑥组合在一起,就化难为易了)

例4、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04福建卷)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

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

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正确答案C。

三、得体的四个方面:

①要考虑对象,即根据不同交际对象的社会背景、文化修养、语言习惯等采用相应的语言形式。

②要考虑场合,在不同场合(如正式场合、工作场合、日常生活、娱乐场所等)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

③要考虑目的,目的不同,语言表达自然有别。如广播稿是念给人听的,所以要多用短句、口语,不容易引起歧义的词和生僻的词等。再如失物招领启事语言要简洁,寻物启事语言要较详细等。

④要考虑表达方式,表达方式的差异主要指不同语体所用的表达方式不同。语体分谈话语体和书面语体两大类。谈话语体包括日常谈话、演讲、辩论等;书面语体分为文学语体、政论语体、科学语体、事务语体等。

1.正确使用谦词和敬词

汉语中不少词是有明显的倾向性,有的用于自谦,称为谦词;有的用于对他人表示敬意,称为敬词,这一类词语要正确使用,否则会闹出笑话。

传说的常用敬词有“贵”(如贵校、贵公司)、“大”(如大作,用于称对方的作品),“高”(如高见)、“尊”(如尊姓大名)、“拜”(如拜托)、“赐”(如赐教,请别人指教)、“雅正”(如雅正,请对方指正)、“惠”(如惠顾)等。写作,语言简明

在交谈中,用“家父”、“家母”、“舍弟”等,这是用“家”、“舍”来谦称自己的父母、弟妹,而不能用它来称他人的父母兄弟。称别人的父母兄弟“令”表敬重,如称别人的父母为“令尊”、“令堂”,称别人的儿女可用“令郎”、“令爱”。与上文所举数词相对的,如称自己的作品为“拙

作”,称自己的看法为“鄙见”、“愚见”、“浅见”等。

有些词语谦、敬的倾向似不太明显,但它是客观存在,也应留意。如“鼎力支持”中的“鼎力”用于对他人的帮助表示感谢,而不能用于说自己对别人的帮助。又如“略尽绵薄”,用于年长者的自谦,也是不能随意使用的。

2,遣词用语要尊重对方

例5:阅读下面一份请柬,指出用语不得体的毛病并修改。

请 柬

×××老师:

您好!

我校定于10月20日下午3时在校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语文教学改

革研讨会,请您做好准备,务必准时出席。

此致

敬礼

××中学校长办公室

2003年9月25日

这份请柬有三处不得体的毛病:①“您好”,在请柬中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②“请您做好准备”,看起来很客气,实际上包含着不尊重的意味,从请柬的写作看,它也是多余的,应该删去;③“务必”是居高临下,命令式的用语,也应该改。这②③两处,可以改为“敬请光临指导”。

3.遣词用语要注意分寸

无论谦、敬、褒、贬,都应注意分寸,恰如其分。有个成语叫“过犹不及”,说过头话或者不到位都会让人感到不诚恳,不得体。

例6:某县教育局丁局长在欢迎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的大会上致辞说:“×老师是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是我们崇敬的导师和偶像,我代表全县人民十分虔诚地欢迎他的到来„„”×老师听了很不自在,在答谢辞中说:“我们语文教师,最讲究分寸,刚才丁局长的讲话就缺乏点分寸„„”在场的语文老师都议论纷纷。

丁局长的欢迎词确实让人“不自在”,让人“议论纷纷”,因为他的讲话太缺少分寸。其一,评价过头,“现代伟大的语文改革家”中应删去“现代伟大”;其二,态度不当,“偶像”应删去;其三,心情不当,“虔诚”应改为“热忱”或“热烈”,再看×老师的讲话。他指责东道主“说话缺乏点分寸”,也不得体,可改为“我才疏学浅,只是在语文教学改革方面作了一点探索。今天能有机会来贵县与各位领导和同行作交流,感到很荣幸。”

【篇四】写作,语言简明

说明文写作指导: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

说明文写作指导: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

说明文写作指导: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

[引言] 说明,意即说明白,解说明白。是一种向读者介绍、解说事物或事理的语言表达方式。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客观地解说事物、阐明事理,从而给读者以知识和方法的文章体裁。

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把握说明的中心,根据读者对象选好说明角度,使文章具有科学性和针对性。

对说明文语言的要求是准确、简明。说明文可以写得朴素平实,也可以写生动有趣。但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文字通俗浅显,是写作说明文的基本功。

[技法讲解] 语言准确,就是表述符合实际情况,或者符合科学规律。简明,就是简单明白,不说废话,让人一看就懂。文字通俗浅显,就是要求解说得简明易懂,朴素平实,不故作高深,不装腔作势。写作,语言简明

怎样使语言准确呢?①用具体的数据体现准确。例如“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间略窄,宽9米”,句中用准确无误的几个数据具体说明赵州桥非常雄伟,并且注意到“中间略窄”,这是实事求是的准确。②使用表示修饰、限制的词语,使语言准确。例如“(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 句中有较多起限制或修饰作用的词语,做肯定的判断,符合事实,是准确、严密的。再如,“(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句中“大约”和“可能”表明目前无法确定,只是推测。老老实实地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只能做出推测,这是实事求是。所以有的“模糊词语”,使人挑不出漏洞,其实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句中“有记载的”起限制范围的作用,使表达准确。③有时由于需要而使用术语,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如《中国石拱桥》中指出卢沟桥属于“联拱石桥”,后文中又提到了“独拱石桥”,让读者了解到石拱桥有不同的类型。这是准确的符合科学实际的表述。

怎样使语言简明呢?要注意锤炼语言,尽量用较少的文字表达丰富而准确的意思。例如“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句中“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 指出了优良传统的三个方面,字少而意丰。《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写到音响效果时先是这样的:“不产生回声,又能留点混响,听起来不觉得声音干燥,人们可以清晰准确地听到发言人的声音。”修改时把“听起来不觉得声音干燥”删去了,因为上一句已经把这个意思表达清楚了。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写文章,以向群众解说明白为目的,而不以炫耀学问为目的,这样才能做到文字通俗浅显。

【篇五】写作,语言简明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

第六单元 写作训练 语言简明

写作目标:

1.把握简明的内涵、特点。

2.掌握使语言“简明”的基本方法,并运用于语言实践。

写作过程:

培思导入⇒技法学习⇒写作实践=>自改互改⇒展读品赏⇒升格小结

课时安排:2课时。

培思导学:

听故事找毛病:

小红给在外地工作的妈妈写信:“亲爱的妈妈,好久不见了,真是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啊!现在我的成绩是日新月异,老师对我的关怀是无所不至。祝你健康快乐,永垂不朽!”你觉得哪些词语用得不当找出来。

那么,我们该如何正确地使用语言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学语言表

达方面的问题:语言简明(板书)。

写作时,老师经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时语言简明,那什么是语言简

明呢? 简,即简要、简洁。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质要求是用最经济

的语言材料传送最大的信息量,达到最高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技法指导:

怎样做到语言表达简明?

一、 (阅读教材内容和实例后,再总结巩固练习)

教材举例解答:

1.她说她在等候上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词语重复)

改:她说在等车的时候,她心里一直在后悔。

2.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将这座城市发掘出来。

改:接着是整座城市被火山熔岩淹没,直到1709年才被一些考古学家

发掘出来。

3.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强壮有力、敦实健硕。(词语堆砌)

改:小伙子天天锻炼,身体显得很健壮结实。

4.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无比光明的

美好前景。

改:战胜了挫折,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无限光辉灿烂的前景。

二、将教材中的这段文字的毛病指出来:

还有一种立体的书,也很吸引人。很多人围上去看。它的插图都是立

体的。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书里的人和动物会马上站起来,“跃然纸

上”,栩栩如生。

分析:这段文字说明的意思是,有一种立体的书能够活动。但是语言不

够简明。“立体的”出现两次,字面重复;“吸引人”和“很多人围上去看”,

意思重复;“当你把书打开的时候”,不够简洁。

它可以修改如下:

还有一种书,插图是立体的,也很吸引人。打开书,书里的人和动物会站起来,“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修改后的文字,语言简洁,意思也很明确。

怎样才能做到语言简明?

1.行文要围绕中心来写,不旁生枝节。

2.在没有特殊的表达需要时,要避免词语的重复。

3.还要注意不堆砌词语。

如上练习3

鲁迅在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答北斗杂志社问——创作要怎样才会好?》)要想写出简洁明了的文章,我们应该不断地修改、锤炼。这是确保表达简明的又一方法。

升格演练,自改互改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这段话不够简明,请加以修改。

篮球比赛结束后,比赛完的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学校的车,学校有好几辆大巴和小轿车。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

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紧锁着眉头,无奈地叹息,我心里很难受,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那个余晖满天的黄昏,我一个人站在家门口,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写作提示:

1.抓住叙事的主题,去掉偏离中心的语句。

2.删掉语义重复的词语,使表达更加简明。

展读品赏:(示例) 如: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学校的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难受,无奈地叹息,独自伫立在暮色之中。

如:篮球比赛结束后,队友们一个个都坐上大巴走了。我没有上车,而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回家。途中,我不禁为比赛的失利感到难过。

二、语言简明不等于字数越少越好,我们还应注意语言的生动、准确、鲜明 那么,怎样让我们的语言在简明的基础上更有特色,现在我们用以下的练习,再升格一下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2)、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

(3)、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

(4)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将下面的句子加上修饰成份使之变得生动: 读下面一段话,根据小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修改文中的词语,使之更能表达感情。

爸爸妈妈又出门了,每天都是这样,当别人吃完饭,一家子聚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却总是匆匆收拾完碗筷就赶去店里,将我一个人

前几天,我脸上长出了十几个青春痘,我并不在意,哪想到越长越多了。 改后:

前几天,我这只有零星几粒痘痘的脸上“蹭”地又冒出十几粒,我并不在意,认为这些”小丘”很快就会消失的,哪想到,这些小家伙顽强不屈,前赴后继,只几天工夫就星罗棋布,在我脸上泛滥成灾了。

示例一 : 上小学后,我接触到了唐诗宋词。开始,我只是浅显地读一读,背一背。读多了,我就学着体味诗的意境。我会因“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英雄气概而流出感动的泪水,也会由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生愁绪发出一声声深深的叹息;当然,我也会神往于“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 处”的人生境界。

语文是张飞当阳桥上石破天惊的怒吼;是梁山好汉风风火火闯九洲的英雄气概;是林黛玉泪珠下的万点飞红;是孙悟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