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时间:2021-10-29 18:16:29 初三作文

篇一:《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内容丰富,成语众多,虽然看起来比较麻烦,但是能让我们真正领会作者的艺术才华.这本书的主要内容讲张角,张梁,张宝黄巾起义,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之后,三兄弟开始打天下,以及当中发生的事.我读了这本书真是受益非浅,看,诸葛亮的出现使三国变得更有意义,真是进入白热化阶段.火烧新野,草船借箭,智取汉中,七擒孟获,智取三城等都是诸葛亮的“杰作“,就连他死了的时候也机关算尽.

我总想着,若无诸葛亮,刘备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蜀国,诸葛亮的才华可谓是深不可测.他考虑周到,而且不讲私情.他最喜欢用火攻,想当初,诸葛亮的隆中对,巧借东风,写出师表,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智退司马懿无不体现了诸葛亮的机智才华.正是因为如此,我深深的敬佩这一位先生.

在《三国演义》里还可以看到,各政治集团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今天势不两立,明天却又杯酒言欢.而且这种斗争渗透到生活的许多方面,连家庭,朋友等,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了斗争的漩涡,甚至成为斗争的工具.他们为了满足自己权利,财产的欲望,为了使自己在激烈的争夺战中不被消灭,总是玩弄各种手段,演出了一幕幕勾心斗角.

总之,《三国演义》除了给人以阅读的愉悦与历史的启迪以外,它更是给有志王天下者听的英雄史诗.正因为如此,《三国演义》在雄浑悲壮的格调中弥漫与渗透着的是一种深沉的历史感悟和富有力度的反思.

《三国演义》的一大成功便是成功地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比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而作者正是用对细节的刻画,来体现人物鲜明的特点.如,写张飞,第七十回中,作者对张飞使了一个小心眼智败张郃的战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与描写,与此同时又加入了一段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更显出了诸葛亮的智谋高超.

在《三国演义》中,我最欣赏的就是曹操了,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也是曹操值得欣赏的地方,曹操为了选拔更多的人才,打破了依据封建德行和门弟高低任用官吏的标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于公元210、214和217年连续下了三道《求贤令》,反复强调他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方针.他要求人事主管部门和各级地方官吏在选拔人才上,力戒求全责备 ,只要有才能就予以重用 。

最值得我欣赏是他那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三国演义》能够把繁多的人物以及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处理的恰到好处,就是因为作者在用笔上不仅有实写、虚写、详写、略写、插叙、倒叙,还有作者采用了沿线索来记叙的文学手法。《三国演义》的主线索就是蜀汉政权的建立以及灭亡直至三分归晋的过程,其中有穿插有支线索。如,赤壁之战时期,作者是从刘备、孙权、曹操三条线索来展开叙述的。而这三条线索有互有联系,不会在一个章节之中只叙述一条或两条线索,这样交织进行,就会让读者感到很连贯,而不是只读一条线索的冗长与乏味。

篇二:《《三国演义》读书笔记(范文)》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三国演义》是一部断代体古典名著小说,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

。首先我看到的是像“滚滚长江东逝水„„”这一类脍炙人口的诗句,接着引入正文。第一句话这样说到:“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话不无道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书中还有上百个人物、无数的军事谋略,加上作者本身借着历史人物,来阐述忠、教、仁、义、爱的道理,更是深中人心。它写的庸主献帝、刘禅,无能之辈吕布、袁术、袁绍、刘表、刘璋,气量狭隘的周瑜,长厚的鲁肃,勇者张飞、许楮、典韦,下至因行间而贻笑千古的蒋干,无不个极其态,这些人物给了我很深的教育。虽有这些人物,但最令我有所感受的是这本书当中所描述的几个英雄人物。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而约好一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三国演义》表现关羽的方法也极简单:“丹凤眼,卧蚕眉,面如重枣,青龙偃月刀”,后来加上“赤兔马”,又读过《春秋》,刮骨疗毒不怕疼,斩颜良,诛文丑,几乎变得天下无敌。他的所做所为值得我们学习。

封建统治时期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我本以为这种人应该相貌非凡,可书中描绘的却十分简单: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他的所做所为给后人很深的印象。

现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可能是因为他的儿子篡了汉。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刘备正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曹操还是个实干家,曾经行刺董卓,矫诏聚诸侯讨伐董卓。这些使我感到了曹操的伟大之处。

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300〕随文赠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篇三:《三国演义 读书笔记》

不想看以下废话的,直接翻至第二页读书笔记

说明感谢:

非常感谢您有心或无心的点击,本文内容并非本人原创,(非常感激原创作者^_^)而是从网上各处搜集资料,自己加以整理,小幅度修改,并制成统一格式,便于大家不用阅读全文,而能了解全书的大致内容,更方便大家摘抄。(建议不要全抄0.0) 当然!在此!坚决!不提倡!快餐式阅读!衷心希望您有机会有时间有兴趣,可以仔细翻看本书籍。(本人显然不属于”您“的范围里的 T-T )

若对本文的格式有其他要求建议的,请您留言!

若您需要某书的读书笔记,请您留言,我将尽快搜集,整理并上传,或者直接发您的邮箱。

考虑到下载其他资料所需财富值从0-N不等,所以本站所有资料均只收取1个财富值。

在此向本文内容的原创作者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

——Bingo海彬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演义小说.罗贯中著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大概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一千多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赵云等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主要情节为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东汉末年,汉灵帝刘协昏庸无能。后被董卓夺权,曹操等地方诸侯组成联盟,立袁绍为盟主,征讨董卓。董卓后来被吕布谋反刺死。再经过一番群雄割据,刘备、孙权和曹操三国鼎立。刘备占益州,曹操占北方大部分地区,孙权占江南地区。就这样,又经过了100多年,曹操手下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夺权。建立晋朝,统一天下。

有三个经典的故事是诸葛亮的三把火,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每次针对的敌人都是曹操,虽然曹操拥有百万雄师,但对于才华横溢的诸葛亮来说,几把火就可以将这些兵士烧的片甲不留。

人物形象中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首先是诸葛亮。熟知

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曹操,在平时的学习中他是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但是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是一个典型的小人,狡猾,奸诈,狠毒,残暴。 刘备甚有眼光,善用人才,亲和于人,资质聪慧但缺少果断。

总而言之,《三国演义》可以说是四大名著中仅次于《红楼梦》的精品小说。虽然其中有些思想值得我们去探讨,但是它留给中华民族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四:《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的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主题概括

好词

《三国演义》以三国争雄为题材,

其所展示的帝王将相都是历史上真实的英雄。

而作者将他们的性格和功业夸张再现,把他们刻画成非现实的超人。

从儒家政治道德观出发,

《三国演义》蕴涵着千百年来人民对明君贤臣的寄托。

但历史发展进程恰恰与理想背道而驰——

政能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 全知全能的诸葛亮也无力回天。

在三国风云变幻中,作者通过对历史进程的描写来解析英雄人物的才能和道德,

揭示主体道德和历史进程的背离,使英雄形象蕴涵了浓重的悲剧性质。

《三国演义》之所以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和文化震撼力,

主要是因为它以悲剧的形式表现了历史与道德的冲突,

将中国人心底的渴求、困惑、悲怆和抗争等表现了出来。

1东汉末年 2民生凋敝 3兵荒马乱 4群雄竞起。

5枭雄曹操 6首屈一指 7龙骧虎步 8踌躇满志。

9唯才是举10远见卓识11济济多士12如虎添翼。

13发号施令14假传圣旨15身经百战16出生入死。

17青梅煮酒18旁敲侧击19梦中杀人20狐性多疑。

21望梅止渴22略施小计23割发代首24工于心计。

25对酒当歌26横槊赋诗27才兼文武28独步一时。

29老骥伏枥30志在千里31烈士暮年32壮心不已。

33诸葛孔明34惊才风逸35上知天文36下知地理。

37宁静致远38淡泊明志39用行舍藏40韬晦待时。

41三顾茅庐42精诚所至43知遇之恩44投桃报李。

45隆中对策46审时度势47指点江山48面授机宜。

49初出茅庐50锦囊妙计{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好句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园三结义){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2乱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评价曹操)

3汝视本人之剑不利否?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4宁教本人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本人(曹操)

5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袁绍)

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缝;手足断,安可续?(刘备)

7父精母血,不可弃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

9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耳(祢衡)

10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关羽)

11吾弟张翼德,于百万军中取上将之头,如

十拿九稳耳(关羽评张飞)

12非恬淡无以明志,非宁静无致使远(诸葛亮){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13本人乃燕人张翼德也! 谁敢与本人决一死战(张飞)

14丈夫处世兮犯罪名,犯罪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太史慈)

16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评孙权)

17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严颜)

18吾手中宝刀却不老!(黄忠)

19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刘备评赵云)

篇五:《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二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之前是因为对三国事以及人物不太了解,每当同学之间聊起三国,我都是旁听者不知道三国的历史。所以我为了弥补这个缺憾,我第一次打开了《三国演义》看过之后,真是受益匪浅。

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胆忠肝的关羽、粗中有细的张飞、忠厚老实的刘备、勇谋兼备的赵云、狡诈多疑的曹操、忌贤妒能的周瑜、恃才狂傲的祢衡等等。,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我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每个人物有着不同的地位、身份、性格等等。之前一直听同学之间聊天,蛮喜欢刘备这个人物。但是经过自己的看过之后,我不这样,我觉得曹操这个人物更加的值得称赞,人们都说他诡诈,其实在兵书里说了兵不厌诈。但是不管曹操的魏、刘备的蜀,还是孙权的吴最终还是归晋。乱世之中的英雄豪杰最后一个个逝去。当初的豪勇壮志,随着他们的离去,渐渐远逝。三国之间的鼎力,最后谁都没有拥有天下。

三国的故事主要内容是以智谋和奋勇来依次叙述,但是我认为智谋永远是胜过奋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每一次战争离不开勇武过人的将领更离不开那些运筹帷于帐中,决胜千里外,的谋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也证实了这个观点。有用而无谋往往只有失败的阶境。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验证了永远也扶不起是阿斗啊,纵使之前有诸葛亮的辅佐,但是在诸葛亮远征北伐魏国的时候,他何时不在担心蜀国。《出师表》中写道: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pí)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sè )忠谏之路也。 憾!!!{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司马懿乘势直逼汉中之咽喉街亭。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守街亭。诸葛亮令王平同去,又派高翔、魏延领兵一万随后支援。马谡不听王平的劝告强违孔明的嘱咐,擅自在山上下寨,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敌人。司马懿围困马谡,断其水源,蜀兵几次突围都失败,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马谡的纸上谈兵,有勇而无谋。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三国鼎立魏、蜀、吴谁都离不开谁,离开哪一个剩下的两者必定归一。魏,曾经煊赫一时,十分天下,它独占七分;蜀,曾经功成不居,刘备聚天下的英才于麾下,谋士:伏龙诸葛孔明、凤雏庞统,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马超、赵云;看看

这些英豪,再看看蜀国。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整个吴国可用之才真是屈指可数。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经过一番刻苦的努力,终于当上了水军大都督,总统水兵。不过他太过于嫉妒,死正中年时。从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三演演义读书笔记}.

滚滚长江水,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作者罗贯中。该书艺术地为人们描绘了三国时期的历史画卷。从东汉末年宦官之祸到黄巾军起义失败,直到魏蜀吴三国鼎立,终于西晋灭吴,统一中国,共约90年的烽火岁月,大体上分为军阀混战、封建兼并、三国鼎立、西晋统一四个阶段。

《三国演义》之所以流芳百世,千古传诵,主要有赖于精彩惨烈的战争场面描写和对主要历史人物的个性刻画和他们之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分析。例如:赤壁之战,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蒲圻市西北的赤壁山,一说在今湖北武昌县西赤矶山)一带,大败曹操军队的一次决战。曹操败袁绍、破乌桓,基本统一北方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自宛(今河南南阳)挥师南下,欲先灭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九月,曹军进占新野(今属河南),时刘表已死,其子刘琮不战而降。依附刘表屯兵樊城(今属湖北)的刘备仓促率军民南撤。曹操收编刘表部众,号称八十万大军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