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文的议论文1000字

时间:2021-10-29 02:25:01 初二作文

第一篇:《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作文之道1000字》

初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古诗中的作文之道1000字 在中国数千年的灿烂辉煌的古典文学长河中,诗歌无疑是最璀璨瑰丽的一颗明珠。其涉及的社会生活之广泛、深入,对国家民族影响之深远、巨大,恐怕是世界其他民族所无法睥睨的。它为后世的我们提供了无比丰富的可资借鉴学习的知识,其中不乏作文之道。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宋代陆游告诫自己儿子的肺腑之言。无论作诗、写文章,若要笔底生花、文采斐然,没有宽厚的知识基础和丰富的社会阅历,是行不通的。他还明确地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这更是对自己文学创作活动的生动总结。想写什么事情,想抒什么情感,想议什么问题,缺乏实践的态度,没有设身处地的思考、研究过程,纸上谈兵,常常只会打擦边球。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做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宋朝陈与义的这两句诗,形象反映了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如何捕捉灵感?着名作家莫言说,我始终保持着一个好习惯,就是随身总带着一个小本和一支笔,随时把想到的、见到的可写的东西记下来。是呀,常常积累,时时做有准备的头脑,何须等到“安排句法时的苦思冥想呢?朱熹也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现实生活的积累是灵感不竭的源泉,是创作活动的土壤。要随时积累,做一个勤于观察、善于准备的人!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唐卢延让)有了好的材料、好的题旨,还须有好的语言来表达。炼字的功夫,一向为中国文人注重,更有甚者“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如此煞费苦心,怎不令人感动!那么炼字的标准是什么呢?是不是生僻怪诞的才叫好?元好问说得好:“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最能反映事物本质,最能表达写作意趣的,即是最好的字眼。但生活语言与写作语言毕竟是两种不同风格的语体,如实辑录生活语言,那只是一种记录而非艺术,对生活语言加以适当的再创作才是艺术。因此写作须讲求炼字,但也须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要善于炼字,做一个对语言精益求精的人!

“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清代的龚自珍不愧是文章大家,他善于从宏观上总结作文之道,明确要求写文章要结构明晰,主线分明,如秋天的乔树,枝是枝叶是叶;文章的主旨要鲜明有个性,充分表现自己的主张,不可穿新鞋走旧路、取新瓶装陈酒,人云亦云。他的文章就很好地反映了他的创作主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因此,要讲究谋篇布局表达个性,做一个独立思考、有大写人格的人!

艺术都有其相通之处,古诗中的这些道理,虽多就诗而言,但对于我们的作文同样有启示作用。把每一篇文章都当做诗一样作,那么每一篇文章便都会有一颗诗的灵魂!

第二篇:《议论文古诗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古诗文阅读指导

议论文阅读考点

①.寻找论点;②.把握论据;③.分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④.理清议论文的结构;⑤.议论文的语言赏析;⑥. 联系生活,发表见解。 一.怎样找论点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弄清作者对什么问题而发议论的,针对所谈问题的看法是什么;从论据、题目、位置综合起来分析反推论点 证明什么?肯定什么?支持什么? 2.看文中有没有适合做论点的句子

3.找关键词:如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词 “认为”“必须”“由此可见”“要”“是”“不是”。总结性词语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也就是说(换个角度说)”、“我(们)认为”、 “总的来说” 、 “更重要的是”等提示语引出论点。

4.分清论题和论点 ,论题只是一种范围,没有表达观点,论点明确表达作者观点 A、从形式上看,;

B、从内容上看, 5、论点在文中的位置

①看标题②看开头③看结尾④归纳文意 论点常见的提出方式

1、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

2、文章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有时是作者自己的话、有时引用名言表明) 3、文章是叙述现象或故事或事例之后稍加分析提出论点 4、先摆出对方错误观点分析否定后提出的中心论点

5、没有现成的表示作者观点、态度的句子,需要进行归纳、概括,从中提取出文章的论点 特别注意:

☆论点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完整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 在没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用原文的句子作答。

例如: 老实人是不是总要吃亏?在腐败黑暗的旧社会,老实人吃亏并不奇怪,甚至是常事。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老实人吃亏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正常的现象。不老实的人可能会得意于一时,但最终吃亏的还是他们。象鲁迅先生所说的谎话也会淹没他自己。假象与谎话被拆穿的那天,说谎者何颜对人呢?有些阿谀奉承、投机钻营的人,可能一时会受到某个上司的赏识,但他会永远春风得意吗?常言道:“聪明反被聪明误”,不老实的人终归要为他的不老实付出代价。总的来看,还是做老实人不吃亏。

本文的论点是: 老实人不吃亏

例如: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例: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本文的论点是:勤出智慧。 二、 怎样把握论据 1.辨别论据的类型

事实论据: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 现实中的现象,自己的经历,确凿的数据,可

靠的史实等

标志性词语:“如”“例如”“比如”“像”……

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言、 原理、定理 一般采用应用的方法来表述,常见引号

2.分析论据的作用:

总:引出中心论点 或 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 (1)道理论据,增加论据的权威性。“通过引用.....的名言(警句等),有力的证明了....的观点”

(2)事实论据,事实胜于雄辩,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通过举......的例子,具体地证明了.....的观点” 3.补充论据

A.补充的论据必须能够证明中心论点

B.论据(事例)真实典型 C.表达流畅简洁

(1)补写事实论据:根据论点,选取典型真实的事实论据进行补写,语言简洁和原文保持一致。答题模式:人物(谁)+故事梗概(怎么做+结果怎么样)。 (2)补写道理论据:名言格言警句。

4.归纳论据的要点:紧扣论点,提取关键词句,用准确简洁语言进行概括。 答题模式: ××人+怎么做(与论点密切相关的方面)+结果 特别强调

☆无论是哪一种论据,都只有一个作用证明中心论点或者分论点 ☆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

☆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但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例如:勤出智慧。传说古希腊有一个叫德摩斯梯尼的演说家,因小时口吃,登台演讲时,声音含混,发音不准,常常被雄辩的对手所压倒。可他不气馁,心不灰,为克服这个弱点,战胜雄辩的对手,便每天口含石子,面对大海朗诵,不管春夏秋冬,坚持50年如一日,连爬山、跑步也边走边做演说,终于成为全希腊一个最有名气的演说家。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书每次只读50字,一篇小文章也要读一二百遍才能熟。他不懒不怠,勤学苦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与日俱增,后来无书不读,成了博学之士。这表明,即使天资比较差,反应比较迟钝,只要勤,同样也是可以变拙为巧的。 2、用简要语言写出文段中的两个论据:

论据①:德摩斯梯尼克服天资差的缺陷,苦练50年终成演说家 ; 论据②:陈正之克服反应迟顿的缺陷,勤学苦练,终成博学之士 3、请再为原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幼年时代的爱因斯坦因为智力发育较慢,经常遭到同龄孩子的嘲笑,从来不被老师看好。长大后的他却异常的勤奋,一天二十四小时大部分都是在实验室度过的。别人学

习时他在学习,别人玩耍时他还在学习,别人休息时他依然在不停地学习、钻研。经过多年的努力,爱因斯坦最终成为一位伟在的物理学家,以“相对论”而闻名于世。 三. 怎样理解论证方法

☆概念: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论点、论据与论证

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 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 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1.判断论证方法 (一般为四个字)

①举例论证②道理论证③对比论证④比喻论证⑤引用论证 2.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

第一步:基本方法第二步:基本作用第三步:语境作用 (中考要求掌握的有以下四种)

(1)、举例论证: 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格式: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事实胜于雄辩”,增强了文章说服力。 (2)、引用论证(道理论证): 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 答题格式:

使用了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引用……的名言(或引用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增强文章说服力.

(3)、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格式:

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以事喻理,……的观点,使论证浅显易懂,易被接受。 (4)、对比论证: 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 答题格式:

……的观点,更容易让读者接受。

例: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

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2、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来证明中心论点的?其作用是什么?

比喻论证;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证明了“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 的观点,让读者更易理解。 四、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准确性: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严密性: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概括性: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

☆生动性 :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考点答题思路:

☆加点词有什么作用?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加点词能否删去? 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 引申)作用

(3)阐明词语之间的时间或事理程序的先后顺序,强调其先后顺序或层次性。 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 ☆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如: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考点 思路:(1)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 ;(2)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 五、段落的作用

☆往往起着引出中心论点(论题)的作用 格式:

①开头通过写„„的事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②开头通过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 ③开头通过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闻趣事),提出中心论点„„(或引出„„的论题),也起到吸引读者下读的作用,增强了论述的趣味性。 文段结构的作用 1、引出(全)下文 2、总结前(全)文 3、承上启下 结尾段的作用:

(1)深化中心论点,提出„„的结论;

(2)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

(3)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 (4)补充论证了„„。(有时候会考查这方面作用,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 六、议论文的结构

☆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做这个题目,尤其要注意开头结尾的表述。

常见论证过程

一、首先提出„ „中心论点,然后列举了„ „事例加以论证,接着又运用了„ „道理来论证,最后得出„ „结论(最后再次重申„ „ 论点/发出„ „ 的号召)。 例如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二、首先列举了„ „事例(现象、故事),然后加以分析,提出„ „中心论点,接着列举了„ „事例加以论证,又运用了„ „道理来论证,最后得出„ „结论(最后再次重申„ „ 论点/发出„ „ 的号召)。 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三、首先列举„ „事例,并加以分析,然后又列举了„ „事例加以论证,接着又引申到„ „最后得出„ „中心论点。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首先提出对方的错误论点„ „并加以分析,反驳对反的错误。然后正面提出作者的正确论点„ „接着又列举„ „事例和运用了„ „道理来论证,最后得出„ „结论(最后再次重申„ „ 论点/发出„ „ 的号召)。 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常见错误 ....

1.论题、论点分不清

2.议论文论证方法与说明文中说明方法混淆不清

议论文中举例论证、比喻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打比方常常混为一谈。 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 3.把“论证上有何特点”简单理解成“运用何种论证方法”。

“先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然后运用何种论证方法从哪个角度(正面或反面)证明了什么观点,前后是否形成对比。

近几年文言文阅读篇目

2008年 鱼我所欲也《吕氏春秋》 2009年 醉翁亭记《诗人玉屑》 2010年 岳阳楼记《渑水燕谈录》 2011年 小石潭记《游青溪记》 2012年 邹忌讽齐王纳谏《资治通鉴》 2013年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

近年文言文考点

2008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论证方法及作用 课内外链接 2009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理解提炼内容 概括语段内容 2010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景物描写作用 提炼文意

2011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人物心情及作用 分析景物特点 2012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内容理解 概括原因

2013年 解释加点的字 翻译句子 内容理解 比较相似处考查重点:

1.解释字词:通假字、异义字、活用字 2.翻译句子:主旨句、特殊句、写景句 3.理解文意:主要内容、主旨思想、主要写法、写作意图、现实意义、所受启发。 对比阅读:针对课文重点,细小内容拓展。 课内文言文主题分类 比较阅读分析 1、言志篇:《桃花源记》《陋室铭》《爱莲说》《鱼我所欲也》 2、战争篇:《唐雎不辱使命》《公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曹刿论战》 3、学习篇:《〈论语〉十则》《伤仲永》《孙权劝学》《送东阳马生序》 4、山水篇:《三峡》《答谢钟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与朱元思书》《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5、治国篇:《大道之行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人物传记篇:《陈涉世家》《唐雎不辱使命》《隆中对》《五柳先生传》 7、劝谕篇:《出师表》《邹忌讽齐王纳谏》《公输》《马说》 8、民间艺术篇:《口技》《核舟记》 9、生活情趣篇:《陈太丘与友期》《童趣》《咏雪》 比较有两种:

一种是对比, 一种是类比

对比的目的是区分两个比较对象的不同,类比的目的是强调它们的相似之处。可见,文言文比较阅读中的两篇文章要能构成比较的关系,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可比性,要么相似,要么各异。命题者设置比较阅读的目的是要考生在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所以,不管用作比较的语段是来自课内还是课外,它们在思想内容或写法上一定是相关联的。

求异型:首先认准“同”的是哪个方面,然后同中求异,找出相应的内容。

例1[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选自《子鱼论战》 5.从选段文字看,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局?(2分)

求同型:先明确“求同”的指向,了解要答得是哪一方面的共同点,然后从“异曲”中感{关于古诗文的议论文1000字}.

古诗文阅读

悟“同工”之妙。

例2【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原文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分别是: 5.仿照示例,赏析乙文中的句子。(2分)

示例: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正面写了游鱼,侧面写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字面只写鱼,对水只字未提,但水清鱼欢的优美画面却展现在了读者面前。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题步骤:

1、第一步仔细分析标题2、第二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3、第三步快速浏览题目4、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近几年古诗词赏析篇目

2008年 游山西村 2009年 江城子•密州出猎 2010年 饮酒(其五)2011年 行路难(其一) 2012年 过零丁洋2013年 春望

古诗词赏析考点

2008年 概括内容 名句赏析 2009年 描述场面 思想情感

2010年 名句赏析(炼字)句子含义 2011年 思想情感 名句赏析(炼字) 2012年 思想感情 翻译句子 2013年 思想感情 翻译句子

古诗词阅读赏析考查

1.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2.景物的特点、写作手法及作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