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五首教案

时间:2021-10-28 22:34:47 初二作文

【篇一】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30. 诗五首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五首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3.比较阅读。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教学重点1.背诵诗歌。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课前准备1.预习五首诗歌,扫清文字障碍,做到流利地朗读。2.查找资料,了解诗歌的有关背景及作者的生平思想。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饮酒》(其五)、《行路难》(其一)、《己亥杂诗》。教学设计饮酒(其五)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五柳先生传》导入。2.由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导入。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2.范读课文(或放课文录音)。a.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歌节奏以及轻重音,初步感知诗歌内容。b.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两遍,教师进行朗读指导。3.问题研讨指名朗读,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诗人“结庐在人境”,为什么又说“而无车马喧”呢?c.结合你对陶渊明思想的了解,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和“心远地自偏”的?d.“此中有真意”,你认为所谓的“真意”指什么?□教学设计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表现了陶渊明厌恶官场的虚饰和诈伪,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意,获得恬静的心境的思想感情。2.因为心情闲适,心志高远。3.这里说的“车马”指的是达官贵人的高轩,“车马喧”指奔竞于仕宦之途的喧嚣,诗人归隐田园,虽仍离不开“人境”,但没有这样的烦忧,所以说“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实际上道出了感觉与处境之间的辩证关系:隐居更主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境界,而不在于居所是否荒远。如果心灵的“焦距”调好,就可以处闹市若幽谷。4.人的自然本性。研读赏析1.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的名句是哪几句?你是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b.你最喜欢哪几句诗(或你认为诗中哪些词语用得好)?说说理由。2.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两句诗将诗人会心于南山,怡然自得的悠然之情充分地表现了出来。这两句诗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b.示例:同上。背诵诗歌行路难(其一)导入新课李白少有大志,以管仲、晏婴等名相自期,想辅佐帝王,成就伟业,“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即使退而求其次,也要像他的乡人司马相如、杨雄那样,以一a.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b.这首诗可以分为几层?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比喻什么?d.诗人引用吕尚、伊尹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思考讨论,教师引导明确:1.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2.共分三层,每层四句。3.比喻奸佞当道,世路艰难。4.借吕尚、伊尹备受重用的事实,表达了自己能够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问题研讨1.你认为“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好,还是鲍照的“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好?为什么?2.陶渊明中《饮酒》诗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然复醉。既醉之后,辄题数句自娱。”而李白这首《行路难》却写了对酒停杯的情境。一个是“既饮”之作,一个是“未饮”之歌,试比较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李白的诗句更好。因为“停杯投箸”比“对案”更具形象性,“心茫然”比“长叹息”更能深沉地表现出无所适从之感。(当然,也可以有不同看法,但要言之有理)2.《饮酒》是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写的抒情小诗,是他的“酒后真言”。他对自己的隐居生活表示满意,也能从获得心灵安逸、远离世俗烦恼的高度来认识。惟其具有宁静安详的心态,才能有“采菊东篱”的闲适,“悠然见南山”的自得,以及看山雾飞鸟的真趣。《行路难》是李白借乐府古题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诗a.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b.前两句诗抒情叙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讨论,明确:1.诗人离开京城,虽然载着“浩荡离愁”,但仍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力量。2.一方面是离别京城、离别好友的忧伤,一方面是逃出令人窒息的桎梏与樊笼的喜悦。研读赏析背诵诗歌,思考问题:这首诗的名句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从这两句诗中你联想到了什么?思考讨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的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学生可广泛联系历史和现实,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背诵诗歌布置作业背诵三首诗歌。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春望》《石壕吏》导入。2.由介绍杜甫在成都建成草堂及草堂被风吹毁的背景导入。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2.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字音、诗句的节奏、轻重音的处理,初步感知诗歌内容。思考问题: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3.指名朗读,教师指导。研读赏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用得精当的词语,并谈谈自己的理解。2.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示例:“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中“怒号”用得好,写出了秋风的肆虐,声响宏大。“卷我屋上三重茅”中“卷”用得好,写出了风势之大。“布衾多年冷似铁”写得好,写出了被子又冷、又硬、又潮、又旧。3.怎样理解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崇高理想?教师简要介绍杜甫的生平思想以及“三吏”“三别”等,以利于学生理解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竞背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导入新课1.由学过的送别诗导入。2.由描写雪景的诗歌导入。整体感知1.明确学习目标。2.范读诗歌,学生听读,正音,注意句子节奏、轻重音等,初步感知诗歌。思考下列问题:a.诗歌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b.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讨论,明确:a.咏雪、送别两方面的内容。b.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及与友人离别的惆怅。3.自由朗读诗歌,争取背熟。研讨赏析齐读诗歌,思考下列问题:1.诗中哪些句子写得好(或哪些词语用得精当)?谈谈自己的理解。2.本诗有何艺术特色?先独立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1.示例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想像奇特,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形象地描写出来了;同时,把满树的白雪比喻成梨花,给人一种春意盎然的感受。□教学设计示例2:“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了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另外,在满眼洁白的世界中,出现了一面红旗,色彩鲜艳,对比鲜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出了诗人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远去,依依不舍的情形。(可引导学生联想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表达相似的诗句)2.通过赏析语言及诗歌的意境,引导学生思考。气势宏大,风格奇峭,想像奇特、丰富,色彩绚丽,充满了乐观进取精神。拓展延伸1.你还学过哪些描写雪景的诗文?请说出其描写精彩的句子。请再找几首表达离别主题的诗歌。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畅,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思考讨论:1.示例:描写雪景的诗歌如《湖心亭看雪》《江雪》等;表达送别主题的诗歌如《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等。2.这两首诗的相同之处是:都不拘固定的格式,篇无定句,诗句多少依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定;都以写气候景物开篇,都将景物描写与叙事融为一体;都抒发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不同之处在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以七字句为主,间有九字句和二字句,句式杂错;叙事故事性强;抒情强烈而深沉。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七字句,句式整齐;叙事点到为止;抒情含蓄而典雅。背诵诗歌布置作业1.默写五首诗歌。2.发挥合理想像,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600字左右的现代文。 

【篇二】诗五首教案

李杜诗五首 第一课时   一、导语   李白与杜甫一向被视为唐诗世界中两座并峙的高峰,同时,他们也构成了唐诗的分野,李白于太平盛世唱响了富于浪漫色彩的诗歌情调,形成了豪放飘逸的风格;杜甫则于乱世中倾注了更多的忧国忧民的情感。将自己的诗歌风格定义为“沉郁顿挫”。今天,我们从唐代成就最高的两位大诗人的这五首诗入手体味一下他们不同的艺术风格。   二、诵读。体悟情韵   (一)赏读《峨眉山月歌》   1、知人论世   李白,唐代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生于西域,长于蜀地,25岁出蜀而漫游楚湘,最终葬在当涂。他一生创作丰厚,诗歌以清新飘逸见长,《峨眉山月歌》是年轻的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   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骇骧筋力成,意在万里外”,于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途中,他写了著名的《峨眉山月歌》。   可以说,受长江文明的哺育,李白才情如大江,妙思似明月。由于乡土因缘,诗中峨眉月就是这样一个意象。30年后他流放夜郎赦归后,在黄鹤楼送蜀地僧人去长安,又作《峨眉山月歌送进蜀僧晏入中京》。洋溢着思乡情的峨眉月,在李白手中又泛化为《静夜思》中人与月的瞬间精神遇合,使“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变得家喻户晓。后来又借酒力和醉态思维,创造出《月下独酌》,《把酒问月》等诗歌神品。谪仙之月,是想象最清丽奇特、极具情感渗透力的意象。因此经过李白、苏轼以及唐宋一系列诗人赋予明月具有人间亲和感的想象和意义,六朝至唐的文人玩月雅兴遂渐渗透到民间风俗心理,终于在北宋形成了人伦情感非常浓郁的中国人盼团圆、庆团圆的岁时节日——中秋节了。   2、诵读提示并背诵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候的作品,受诗人诗歌风格的影响,这首诗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因此朗读时应用舒缓语调,略显深沉而不露痕迹。   前三句是记叙描述文字,写夜行所见,画面美丽,意境深远。朗读时以慢调语气,把月映之下山影川流的美妙意境传达出来。但其间亦略有变化:前两句以2-2-3的同样慢速语调朗读,尽量放慢,第三句则可以加快语速,寻求节律上的一种变化,停顿也为4-1-2,中间停顿可以放长一点,体现下句感情上的一种变化,这其实也是诗歌内在的一种变化。   最后一句,诗人即将远离久居的蜀地,感受相当复杂,离开故地而无限依恋,语言虽短,但可谓情谊深长。因此朗读中注意读得深沉而含蓄,读出思念之情。停顿又变为2-2-3,而且“见”字后面的停顿可以特意拉长些,以便更好地读出离别时的深深绵意。   3、内容感知   秋天夜晚的峨眉山,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倒映在平羌江中,一直伴随着行船向下游流去,直入岷江。我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今天要离开蜀地,再也见不到你了。一路上思念着你啊,渝州就在眼前了啊。   4、鉴赏点拨   (1)李白的诗歇清新飘逸、音韵流畅,他的诗歌中总能刨设出一种优美的意境。同时,他又是一位感情激越的诗人。在这样一首送别诗里,诗人初离乡土,感情非常复杂:一方面,离开故土深深依恋;另一方面,踌躇满志。冀望遍游四海以实现远大理想。因此,外在的画面之优美与内在感情之深沉是本诗鉴赏的一个点。   示例:诗从“蛾眉山月”写起,点明时令是秋天。“秋”字因入韵关系倒置句末。秋高气爽,月色特明(“秋月扬明辉”)。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在峨眉山的东北有“平羌江”,即今青衣江,源出于四川芦山县,流至乐山县入岷江。次句“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次句境中有人,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是“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流露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2)体会诗作的巧妙构思、表达的思想情感以及方法。   示例:这首诗是一首短小的绝句。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颇受限制,因此一般写法是不同时超越时空,而此诗所表现的时间与空间跨度真到了驰骋自由的境地。二十八字中地名凡五见,共十二字,这在万首唐人绝句中是仅见的。它“四句入地名者五,古今目为绝唱,殊不厌重”(王麟洲语),其原因在于:诗境中无处不渗透着诗人江行体验和思友之情,无处不贯串着山月这一具有象征意义的艺术形象,这就把广阔的空间和较长的时间统一起来。其次,地名的处理也富于变化。“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是地名附加于景物,是虚用;“发清溪”“向三峡”“下渝州”则是实用,而在句中位置亦有不同。读起来也就觉不着痕迹,妙入化工。   在表达情感方面,除“峨眉山月”而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这首诗只是以“蛾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展示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分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又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关于文中的“君”,一说指峨眉山月。《唐诗别裁集》:“月在清溪、三峡之间,半轮亦不复见矣。‘君’字即指月。”一说指同住峨眉山的友人,则诗中山月兼为友情之象征。   (二)赏读《春夜洛城闻笛》   1、诵读提示   过首诗系因诗人厌倦飘零、思归故土而作,很可能是诗人在彻夜不眠之时写的,表达了思归安陆的强烈感情。全诗当用低沉的调子来读,速度要慢一些。八个诗句的节奏皆作“xx--xx--x--xx为避免单调起见,读时对节拍的长短可适当加以调整,使整齐之中略有变化。此诗四联皆对仗,出句与对句之间应有明显的同隔,如一气读出,就听不出对联的意味了。   2、知人论世   李白24岁时就走出四川,告别亲人出外远游。坐船东下,出三峡,过荆门,到达江陵,游洞庭湖,登庐山,到金陵后住在扬州。27岁时,他离开扬州,经汝海,到达安陆,结婚后在安陆定居安陆北望,汝海茫茫,嵩岳耸峙,再往北就是东都洛阳。这样李白就以安陆为归宿,从开元十九年(731)始三游洛阳,圆了他畅游帝乡的梦想了。李白第三次游洛阳,是在天宝三载(744)。这年,李白受招入官已经三年了。初入宫,玄宗对李白异礼有加,命为待诏翰林。李白此时认为青云有路,正可一展宏图了。然而事实却使李白大失所望。玄宗不过是将李白作为一名文学侍从,供其娱乐而已。久之,李白对御用文人的生活渐感厌倦,就浪迹酒肆。杜甫在《酒中八仙歌》中说:“李白斗酒诗百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涵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进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三)赏读《客至》   1、这首诗大约写于上元二年(761),这时杜甫住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里,生活比较安定。诗题下原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县令)相过(拜访)。”   2、诵读指导   《客至》可读得轻松些。第一联就体现出扑面而来的春天的生机和喜悦;第二联要读得顿挫分明些,体现出“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兴奋;第三联要读出招待客人的亲切感,喜悦之中带着自谦与愧色;末联声调上扬,语速可稍快,将喜悦兴奋之情体现到极致。本诗节拍为二二一二式。   3、理解内容,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诗。示例:屋南屋北都萦绕着漫漫的春水,只看见成群的鸥鸟天天飞来。花间的小路不曾因为客人而清扫,茅草的院门今天才为您的光临而敞开。离城太远,盘中的菜肴没有多样,杯中的酒水因为家境贫穷只有旧醅。要是肯和邻家的老翁相对饮酒,就隔着篱笆叫他来尽最后几杯。   4、鉴赏要点   诗中的情致理趣。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写的是草堂外的景象:春天到了,春水遍地,溪面初平,鸥鸟飞来,或翔于水面,或集于溪边。这是地道的南国水乡风光。为什么一开原来他太寂寞了,深盼有人来此,可是不见人来,但见群鸥,也就只好日日与鸥鸟为伍了。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上句承前,意思是既无人来,也就懒得去扫门前的花径,由它凌乱下去。表现了诗人失望的情绪,只好甘守寂寞了。这其实正是为下句作铺垫,因为下句说的就是“客至”,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诗人巳多日不闻敲门声了,颇有冷落之感,这天忽闻有人敲门,急忙跑去,开门一看,惊喜万分,竟然是自己的老朋友来了,顿时觉得眼前一片光明,生气盎然。 “盘飨市远无兼昧,樽酒家贫只旧醅”这不是客套话,句旬都是实情。老朋友来得突然,草堂距市镇又远,备办来不及了,只拿家里现成的酒菜来招待,更显出主客之间的深厚友情。这跟《有客》中写的“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一样,都是彼此相亲不见外之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从“尽余杯”一语可以看出,这时酒宴已到高潮,诗人欲呼邻翁与客人对饮,更增加了欢快的气氛。至此结束全诗,余味无穷——邻翁来了没有呢?这用不着交代,当然是来了。   这首诗以“但见群鸥”起,以呼邻翁“对饮”结,感情发展的脉络极为分明,十分耐人寻味,可以作为诗人清新明快风格之一例。   (四)赏读《旅夜书怀》   1、背景介绍   杜甫于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携家人自闽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了。这首诗集中地表现了他这种心情。前一层写一个月夜,小船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诗人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不禁心潮澎湃,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后一层先将自己的文名和命运作了一番比较。然后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给自己的一生作了总结。   2、诵读提示并背诵   这首诗是感叹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   3、感知并体悟    微风吹拂着岸上的小草,夜晚,岸边停着孤零零的小舟。星空低垂,原野显得格外广阔,大江奔流,水面上月光涌动。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我的文章好昵?官倒是因为年老多病而罢退。飘然一身究竟像是什么?就像茫茫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沙鸥。   4、鉴赏要点   体会本诗“寓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示例:前两联写景,诗眼在“独夜舟”三字上,其余全属烘托。舟泊于岸,所以首句写岸,次句写舟。称“独舟”者,仅此一舟之谓也,“夜”,用于点明泊舟时间。这两句勾画了这样一个境界:河边孤零零地泊着一只小船,桅杆高耸;岸上只见小草,不见人家,简直冷寂得很。第三、四句承“夜”字写诗人所见景色:远处,星空低垂,原野辽阔无边;近处,明朗的月光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这难免使诗人感到,在这样的境遇中,一叶小舟显得何等孤单、渺小,它的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而江水的奔流更使他联想到时光的迅速消逝……   这小舟的命运正是诗人命运的写照。诗人这时已到垂暮之年,他的好友李白、房王官郑虔、高适、严武等在近几年里相继去世,使他的孤独感与日俱增。现在,“五载客蜀郡,一年在梓州”(《去蜀》)的生活刚刚结束,而将来的生活如何又难以逆料……   总之,诗人的万千思绪都蕴涵在这景物描写之中,由此再发展到下文的直抒胸臆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体会本诗“直抒胸臆”的写作特点。    示例:颈联。诗人将“名”和“官”相对提出是有深意的,因为这两件事关系到诗人一生的命运。诗人由于诗名满天下,尽管后半生颠沛流离,居无定所但所到之处都受到人们的尊重和关照,这总算给了他一些宽慰。然而诗人的本志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所以,不能得官以实现其本志是他终生最大的憾事。这样看来,这两句显然有主、宾之分:上句说“名”,只是作为烘托;下句说“官”,才是正意所在。这两句,一句否定,一句肯定,其实意思正好相反,即“名因文章著,官非老病休”。既然休官原因不是“老病”,那是什么呢?诗人没有说出来,但我们从杜甫为官的经历却不难看出,原因就是他不受皇帝重视,又遭同列排挤。为什么不说呢?那是因为诗人不愿怨君,也不敢怨君。这一点,我们从他三年前在漳州写的“圣朝元弃物,衰病已成翁”(《客亭》)也可以得到证明。总之,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   最后两句的意思很明白:诗人以沙鸥自况,乃自伤漂泊之意。这跟他刚离成都时写的“万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去蜀》)和此后不久写的“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秋兴·其七》)语意相同。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诗人好以鸥鸟自况,但前后含义不同。在“白鸥没浩荡,万里谁能驯”(《奉赠韦在丞文二十二韵》)中,白鸥是青年时期杜甫“英锋俊彩”的象征;但在这首诗里,它已成了漂泊无定的动物了。   体会诗中词语的推敲。   示例:《旅夜书怀》写于作者颠沛流离的途中,且是夜里,心情可想而知是孤独伤感的。本诗的景物描写与个人情感的抒发特别融和。首联中的“细”“微”等字,与“官应老病休”中作者的孤单身影相应。“危”“独”二字暗示了自己在乱世中的凄凉孤独,与“飘飘”“天地一沙鸥”相呼应,情景交融,挥然一体。同时“星垂平野阔”,展现了星空低垂下大自然的广阔浩渺,让人联想到星空低垂下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正为生活而奔波的作者的孤单身影,而“月涌大江流”,不仅展现了长江奔腾雄浑的气势,还让人联想到作者身影的渺小。   (五)赏读《登岳阳楼》   l、知人论世   大历三年(768)冬,杜甫从公安(今湖北公安)到达岳阳。从“岸风翻夕浪,舟雪酒寒灯”(《泊岳阳城下》)看,到达之时正是深冬。杜甫曾两次登岳阳楼,这首诗所记当是第一次,时间大约是到达岳阳之初,另一次是跟岳州太守一同去的,也写了诗,诗题是《陪裴使君登岳阳楼》,从诗中“春泥百草生”句看,时间是第二年春天,因系应酬之作,不如这一首有名。   2、诵读提示这首诗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感慨也极深沉,要读得缓慢些。首联从“昔闻”到“今上”长达数十年,已包含着人世沧桑的感慨,读得快了则意味不同,可能正如仇注所云“喜初登也”。颔联写岳阳楼景色,读时须有纵目远眺之意,“日夜浮”三字尤应慢读——似乎说“多少个日日夜夜就这样过去了”。这是为下文蓄势。下面两联说感慨,要用深沉的语调读:颈联说个人,有无限辛酸,调子低些为好;尾联说国家,有满腔悲愤,调子稍稍上升——这是全诗高潮所在。   3、结合课下注释翻译本诗。   示例:从前听说过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登上了岳阳城楼。吴楚被洞庭潮分裂在东、南两方,日月星辰就像在洞庭湖上飘浮。亲人朋友没有一个字的音讯,年老多病,只有孤零零的一只船(伴随自己),戎马战乱仍然在关山的北面,倚着栏杆我止不住泪水奔流。   4、赏读   这首诗可以说是咏岳阳楼的绝唱。唐庚《子西文录》云:“尝过岳阳楼,观子美诗,不过四十字耳,其气象闳放,含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所谓富哉言乎者。太白、退之辈,率为大这里指的是李白的《秋登巴陵望洞庭》(共100字)和韩愈的《岳阳楼别窦司直)》(共460字)。    先对本诗的层次内容进行分析赏读。   示例:前一层先叙登楼,后写洞庭湖景观,一起一承,章法分明。起句以“昔闻”与“今上”对应,看似平常,却颇有深意在。“昔”,当指诗人的青年时代,又值“开元盛世”,到处都是歌舞升平的景象,诗人既闻洞庭之名,必有向往之意,可惜未能一游;如今昵,祖国山河残破。疮痍满目,而诗人也到了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怎能不百感交集呢?但诗人只叙事,不说情,把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品味。接着就给读者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这是诗人心中的画面,仅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使人联想到曹操咏海的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自然,诗人此刻的心情跟曹操有所不同。后一层先说个人景况,后说国事艰难,使人担忧,一转一舍,显而易见。“亲朋”两句中,要害是“孤舟”一词。诗人自离夔州之日起,全家人都生活在船上,实际上已无家可归。所以由写景转入抒情,先说个人景况,再从洞庭水转换到“孤舟”,脉络也十分清晰。至于说亲朋“无一字”,显然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吐蕃犯边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了。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宇又巧妙地照应了第二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   本诗的“雄浑阔大”的意境,一直为人们所称道。还是在杜甫的年轻时代,孟浩然就以歌咏洞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见“有关贤料”)而蜚声诗坛,但杜甫后来居上,此诗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比孟句又高出一筹。《金玉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自昔骚人墨客,斗丽搜奇者尤众。‘……莫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则洞庭空旷无际,雄壮如在目前。至读子美诗,则又不然。‘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不知少陵胸中,吞几云梦也。”“吞几云梦”是一种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杜诗的境界比孟诗要宽广得多,孟诗中的视野仅及于长江北岸的云梦泽,而杜诗则扩大到了吴楚两地,甚至把整个宇宙都包容了进去,这样的境界如果不是胸中大有丘壑,是写不出来的。前人评这两句诗说:“虽不到洞庭者读之,可使脑次豁达。”这话有理。诗人把洞庭湖的景象写得如此宏伟壮丽,的确包含着一个重要的意念,就是称赞人的精神美,认为人要有开阔的胸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天下大事。从这一点来看,诗人的这一番描写正是为结尾张本,全诗的境界是统一的。试就此点谈谈你的感受。   示例1:杜甫这两句诗不仅好在有开阔的视野,而且气象雄浑、内涵丰富,远非他人所能及。这要归功于“坼”“浮”两个字炼得好。试想,广袤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就因为有了这两个湖,一下子断裂为二,这气势何等磅礴!而日、月、星辰仿佛都飘浮在这湖水上面,缓缓行进,这景象又何等宏丽!庄子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洞庭湖能负载日月、星辰,则湖水之丰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   示例2:第一层的“昔闻”、“今上”,表达了作者从过去到现在的数十年的心路历程,山水风景虽佳,但“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赏景人的一路坎坷就决定了他悲凉的心境。“坼”和“浮”两个字无限地拓展了想象的空间,也表现了诗人的心事。绵延数千里的吴、楚两地,单凭作者站在岳阳楼上眺望是望不到的,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也只能齐聚于作者的心中,而作者能一下子将山川日月在笔下运转飞驰,栩栩如生,是非得胸有丘壑、社稷不可的。诗的背景色调也由此涂上一层苍凉广袤的底色。   示例3:《登岳阳楼》写于杜甫生命的最后几年。登上岳阳楼,是他年轻时就有的梦想,今天终于如愿了。可这次却不是专为游玩而来,而是漂泊到此,流浪经过,诗人已经不是年轻小伙子了,而是拖着贫病衰老的残躯——“今”非“昔”比啊!想到这里,我们就能体会到“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用语的巧妙。洞庭湖愈壮阔明朗,诗人的心情就愈黯淡凄凉,因为登楼远眺的他似乎已经看到了北方的战事,已经想起了自己的落魄潦倒,于是,忧国伤时之感与身世凄凉之情一齐袭上心头,使得他老泪纵横,久久低回。诗人凭轩远望的形象是衰弱的,却也是高大的。他那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操深深感动着我们。别林斯基说:“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的痛苦和幸福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一峨眉山月歌蜀江行旅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兼指友人、故士象征乡情、友请 板书设计二:春夜洛城闻笛闻 笛声(杨柳曲) 凄清哀婉 思归居土 板书设计三:客至:喜,情致理趣,清新明快。 板书设计四:景——“独夜舟”——情(连接载体) 板书设计五:登岳阳楼岳阳楼:人间景-涕泗流家事国事天下事 

【篇三】诗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饮酒》《次北固山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天净沙•秋思》《雁门太守行》(语文版七年级必修) 说明:前面是学案,本资源包括学案(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案)、教案、课件三部分,学案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以习题形式出现,督促学生先自学,教师批改后再根据做的情况讲解,只讲学生不会的,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教案是学生展示的方案,学案中学生已会的无须再讲,因此教案应酌情使用,以求真正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会学习,欢迎采用!    25、诗词五首龚兵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诗歌的朗读技巧,能背诵、默写这五首诗。2、理解诗词的内容,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韵律美。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作品。2、通过阅读方式,掌握古诗的主要内容,体会古诗韵律。3、通过设疑,讨论等方式,体会诗人的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诗歌的特点,培养学生情感。教学重点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诗词中蕴含的情感。2、理解五首诗词的内容。3、背诵、默写这五首诗词。教学难点1、领悟诗词中的情趣。2、五首诗词的写作特色。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示标:1、理解诗的内容,感悟诗的意境2、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并背诵一、简介作者陶渊明,字元亮,著名诗人、辞赋家、散文家。29岁时出任江州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来又出任彭泽令,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叫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就离职回乡。《饮酒》 诗都是陶渊明在酒后写的,共20首。课文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这首诗大约写作者归田后12年,诗人通过眼前的景物的叙述,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明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王湾,唐代诗人。韩愈,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唐宋八大家”之首。二、自学展示一展示内容:生字词。展示要求:能准确读写生字词。学习达标:积累文中出现的生字词明确:悠然(yōu)车马喧(xuān)霜重(zhòng)润如酥(sū)角声(jiǎo)三、自学展示二展示内容:《饮酒》《次北固山下》《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学习展示要求:请同学们结合注释了解诗意,然后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什么“而无车马喧”?(2)“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领会到“真意”,却忘了怎样表达,诗中的“真意”是指什么?(3)《次北固山下》每句各写了什么内容?(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诗中为什么说早春的草色比满城的处处烟柳好呢?  学习达标: 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能分析各诗句明确:(1)车马喧”是指世俗的纷扰,并不是指人们通常所说的车马喧闹的声音。所以当诗人心远时,也就是说诗人精神超凡脱俗时,自然身处闹市,也就像居住在偏僻安静的地方。开头四句诗,表达了诗人鄙弃追名逐利之心的人生态度。(2)“真意”是指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的归隐生活的乐趣。(3)a、写江水浩渺、视野开阔的景色b、写青山绿水掩盖不住旅途忧虑情怀c、写景致的缺憾------残夜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d、写思乡之情(4)因为“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所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春回大地、万物更新的勃勃生机。而烟柳呢?已经是“杨柳堆烟”的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三、自学指导三展示内容: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写作特色展示要求:能借助对诗歌的意境的体会说出诗的主题 学习达标:能准确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明确:感情分别是:《饮酒》通过眼前的景物的叙述,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着从容闲适生活的乐趣。《次北固山下》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的羁旅之情,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突出了作者对早春的喜爱。写作特色:《饮酒》情、景、理三者融合,诗人写出了幽美淡远的景和怡然自得的情,在情景交融中蕴涵着万物各得其所的哲理。《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特色是借助长江风景的描写,写出诗人的乡愁乡思,即景生情。《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从春色的特征,语言清新、口语化。七、当堂检测1、小组过关,能背诵默写。2、完成课堂检测。第二课时示标1、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背诵这两首诗词一、简介作者李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他少有诗名,曾受到韩愈的赏识,27岁因病逝世,今存诗240首,在诗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诗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马致远,元代戏曲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北京人)。二、自学展示一展示内容:理解诗意,体会意境。展示要求:(1)请学们结合注释边读边理解这两首诗的意思,(2)《雁门太守行》全诗以浓墨重彩描绘了两个场景,前四句描绘了什么内容?后四句描绘了什么内容?(3)《天净沙•秋思》请同学们结合注释理解词的内容,想象曲中描绘的画面,然后说说在这首词里哪几句写景?写出了哪些景物?哪几句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学习达标:能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能分析各诗句明确:(1)诗意让学生自己说出大意即可。  (2)前四句写的是日落边关将士守城的情景。第一句用“黑云”一词形容敌军来势汹汹。第二句“甲光”一词与“黑云”相对,显示了首城将士的雄姿英发。第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后四句写援军的活动。其中写出了双方的苦战及将士欲以身报效国家的豪情。(3)略。三、自学指导二展示内容:诗中蕴涵的情感及写作特色。展示要求:能借助对诗歌的意境的体会说出诗的主题。 学习达标:能准确理解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思想感情:《雁门太守行》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的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天净沙•秋思》这首散曲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写作特色:《雁门太守行》这首诗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作者就像高明的画家,特别善于调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以色传情。《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四、当堂训练:1、生词互检。2、背诵五首诗。3、用正楷字默写这五首诗。   

【篇四】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 下 人教版语文《诗五首》教案

30 诗五首(第一课时)

1

2

3

【篇五】诗五首教案

初二语文30课《诗五首》教案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3.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每首诗歌的配图。 2.范读:有关五首诗的音频。

教法学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饮酒》、《行路难》)

《饮酒》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饮酒》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录音范读,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学生诵读。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2.课文研讨。

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什么描写?有何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是景物描写。

B、深刻含义: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是人生的真谛。

3.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

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4.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5.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行路难》

一、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回忆李白诗歌及诗人形象,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三.再读诗歌,探究学习。

1.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5.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6.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四.品读诗歌,赏析艺术手法

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明确: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2.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第二课时(《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导入

唐朝有两位伟大的诗人,一位是李白,他是浪漫主义诗人,人们把他叫做“诗仙”;再一位就是杜甫,他是什么诗人?(现实主义诗人。教师板书。)人们叫他为?(“诗圣”。)

1982年,“世界和平理事会”把杜甫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杜甫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杜甫43岁的时候,爆发了安史之乱。当时是田园荒芜、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到处是饥饿哀号,流血死亡。杜甫和人民一起流浪,饱受了战乱之苦,写下了许多浸透着血泪的伟大诗篇。这些诗篇因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被人们称之为“诗史”--用诗歌写成的历史。

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总算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

二、初步感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段意:(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愿

三、诗歌赏析

1.根据第一诗节的内容,在“秋风”前面加上一个适当的词语构成偏正短语并阐述理由。 明确:“卷”字好,因为很形象化,有力度,跟后面的动词“飞”-“洒”-“挂 ”-“飘转”-“沉”相对应。

2.假如你是诗人,看到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你是什么心情?从本段中找出体现这一心情的词语

明确:诗人心情着急、发怒,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在具体描写中看到作者的心情,这种方法叫“不着一字,尽得风采”。

3.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这时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群童为何抱茅?

明确: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

群童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篇六】诗五首教案

诗五首教学设计

课题:诗五首

1

2

3

【篇七】诗五首教案

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30.诗五首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具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投影片。

教学方法:

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在教学中可采用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诗五首教案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3.欣赏品味。

(1)名句品味。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四句是写景名句。王士稹在《古学千金谱》中说:“山花人鸟,偶然相对,二片化机,天真自然,既无名象,不落言筌,其谁辨之?”

②“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都属值得一品的名句。

(2)诗的最后两句在结构上的作用。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诗五首教案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

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篇八】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八年级下册《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五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不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1、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2、了解诗歌情交融、理趣盎然的特点,体会诗歌不同的艺术风格。

3、品味名句,积累名句,增加语言积累,丰富文化积淀。

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培养审美情趣,

陶野情操。

教学重点: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2、品味诗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培养学生读诗的情感。

教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教学设计:

《饮酒》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有不少人争名夺利,有的人为了使自己在官场中爬得更高,不惜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打击他人,残害亲人,如李林甫、秦桧、武则天之流。当然也有少数人厌恶官场,辞官不做,却愿意远居田园,过着自食其力的日子,如陶渊明,这一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隐士。(陶渊明的名言:不为五斗米折腰)

二、板书课题、题解、简介作者。

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东晋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东晋是我国历史上很黑暗、很混乱的朝代,统治者重视门阀(出身),很多品质低下,才能平庸的 人占据高位,一些品德良好,才能出众的优秀人才却屈居低位。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 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田园,并写下很多诗来表现这种生活,而且这些诗都达到了 很高的水平,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的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很大。

三、教师范读全诗,学生齐读,师向学生明确:本诗分为两层。1—4句为第一层,讲作者因为能够超脱现实纷扰,有高尚的精神境界,所以觉得所在的地方也偏僻幽静了。5—10句为第二层,说明欣赏美丽的自然景物,能获得无限的意趣。

四、研习新课

1、研习第一层:

提问:“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怎么理解?

尔:这样。这几句的意思是: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感觉不到车马的喧闹声,请问你怎么能够这样呢?这是由于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第一层描写的是“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远”,“远”的对象是什么?是远离官场,更进一步说,是远离尘俗,超凡脱俗。这四句,从感觉方面肯定了自己“心远”的正确。

[附]板书设计 :

在人境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2、研习第二层

提出以下问题,师生共同分析解决:

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怎么理解?“采菊”这一动作包含着诗人怎样的志趣?

明确:在东边的篱笆下,诗人在采撷菊花,正在专心聚志悠闲地采,偶一抬头,无意间望见了悠远的南山。这两句是千古名句,刻画了诗人自己悠闲自得的形象,“采菊”这一动作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超脱尘世,热爱自然的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把菊花称为“花之君子”,采菊,实际上是自我高洁的表现。

⑵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可否改为“看”、“望”等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表达效果明显不一样。“见”是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或“望”是有意远观,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用“见”追求的是一种不用意而境与意融汇的完美的境界。苏东坡曾说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之次,偶然见山,初不用意而境与意会,故可喜也”。这种写法,古诗中常见,有些明明是作者自己看到的,却偏偏写成是景物自己撞上来的,变有意为无意,化有我为无我,例如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裁。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最后两句,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象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多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么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片青翠,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隐主观,显客观,极力忘我。

⑶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两句是什么描写?有何深刻意义?跟前两句的人物描写有何关系?

明确:A、诗句的表面意思是:太阳下山时,山色十分美丽,成群的飞鸟结伴而还,这两句是景物描写。

B、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诗人在《归去来兮》里说过:“鸟倦飞而知还”,这句正好应和“飞鸟相与还”。“相与”指“成群”,这时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我们仿佛又一次听到诗人在呼吁:“归去来兮,田园荒芜胡不归”?

C、这两句虽是写景,实是抒情悟理,与上两句写人是紧密相关的,首先是悟理——飞鸟尚知还,人亦更知还,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出人应“归真返朴”。而这个“理”,正好为两句的“悠然”的行为提供了哲理基础。由此可见,这几句写人写景,水乳交融,互为表里。

⑷ 《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明确:这两句说的是这里边有人生的真义,想辨别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忘言”通俗地说,就是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至情言语即无声”,这里强调一个“真”字,指出辞官归隐乃是人生的真谛。

[附]板书设计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3、学生齐读全诗。

五、小结:官不在高,为民则可;权不在多,为君则行。斯是结庐,惟吾心远。绿藤上篱笆,菊香沁人心。谈笑有良民,往来无奸臣。可以观山景,闻鸟鸣。无谗言之乱耳,无官文之劳形。唐代柳宗元,晚清龚自珍,陶潜云:何喧之有?

《行路难(其一)》

一 忆海拾贝,走近李白

(一)回忆李白的诗歌及诗人形象

师:提及李白,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我们从小学到现在学过不少李白的诗作,从这些内容丰富的诗歌中,你认识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联系作品,谈一谈你印象中的李白。

出示课件:我们学习过不少李白的诗作,记忆中的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你用以下句式来回答:“我从‘________’(诗句)中,读出______的李白” (例如:“我从‘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中,读出孤单寂寞的李白”)

如1:“我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读出思乡的李白”。2:“我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中,读出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3:“我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中,读出怀才不遇的李白”。4:“我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中,读出自信乐观的李白”。

师:说得真好!思乡的李白,才华横溢、满腹忧愁的李白,怀才不遇的李白,自信乐观的李白,一个千年万年都让人读不厌、读不透的李白。今天,我们将带着对李白的了解再一次走近这个伟大的诗人,共同来学习他的另一篇千古名作:《行路难》。看看今天,我们又将认识一个什么样的李白。

二 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一)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 师:大家知道李白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行路难》的吗?

出示课件:(教师讲解)《行路难》古代乐府《杂曲歌辞》。722年诗人应昭入京,供奉翰林,试图施展自己的经国济世的宏愿,但他很快感到受到排挤,遭受谗毁离开长安南下,找不到政治出路,在或去或留之时,写下这组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第一首。

(二)学生初读诗歌,找出诗歌中的生字难字。

师:“行路难”,一个“难”字道出了李白心中的忧愁,到底李白借这首诗抒发了自己怎样的感慨呢?下面我们将一起走进诗歌,共同来品味。

(三)师生互动,正确把握诗歌朗读节奏及感情基调。

出示课件: 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三 再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并结合注释解释重点字词。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内容。

师:字词难不倒我们,那整首诗歌的内容大家又理解了多少?哪位同学愿意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的内容?

出示课件:金杯盛着昂贵的美酒,玉盘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但是我停杯扔筷不想饮,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想渡黄河,冰雪却冻封了河川;要登太行,但风雪堆满了山。当年吕尚闲居,曾在碧溪垂钓;伊尹受聘前,梦里乘舟路过太阳边。行路难啊,行路难!岔路何其多,我的路,今日在何处?总会有一天,我要乘长风,破巨浪,高挂云帆,渡沧海,酬壮志。

四 研读诗歌,理解诗歌主旨及诗人形象。

师: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现在请大家来思考几个问题。

出示课件:1 面对美酒佳肴,诗人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2 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3诗中借用哪些历史故事?有何作用?

4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达怎样的志向?

(教师归纳小结)出示课件:金樽、玉盘——美酒佳肴的铺陈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茫然、忧郁悲愤

冰塞黄河、雪满太行——艰难险阻

吕尚垂钓碧溪、伊尹梦舟日边-----信心倍增

长风破浪、云帆济海——乐观自信

师:这首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是的,诗人正是借这首诗歌来表现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积极追求,乐观自信,顽强地坚持理想的高尚风格。

师:那么在这首诗歌里,我们又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李白呢?

是的。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李白,而是一个铁骨铿铿的李白,一个豪气干云的李白,一个英风傲岸的李白,一个高瞻远瞩奋斗不息的李白,一个穿越了千年依然在对我们自信地微笑的李白,我们为李白的诗折服,更为这些诗歌中所展现的李白的魅力所折服。

五 品读诗歌,赏析诗歌艺术手法

师:我们知道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那么在这首诗歌里,这种浪漫主义的风格又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出示课件:

默读诗歌,说说这首诗歌是如何体现李白的浪漫主义诗风的?

师:在这首诗歌里诗人运用了像“黄河”“太行山”“沧海”这些壮美的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象征出人生道路的艰难也表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用了极夸张的笔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场珍贵的胜宴却笔锋一转道出自己“不能食”更突显其内心苦闷的程度,又巧用典故来表明自己的信念又丰富了诗歌的内容。短短的几句诗却似乎向我们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以及穿越千年依然在向我们自信微笑的诗人形象,加上诗歌跳动的韵律和节奏,全诗情感一波三折,跌荡起伏,无不体现出古典诗歌所具备的意境美、形象美、韵律美及情感美。 出示课件:

夸张的描写 意境美

行路难 壮美的意象 形象美

巧用历史故事 韵律美

跳跃式的结构 情感美

六 拓展延伸

师:潇洒如李白也有苦闷的时候,但李白毕竟是李白,生活的挫折没能让他一蹶不振,李白选择了坚强,选择了自信,选择了乐观。那么我们呢?当我们面对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时,你认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结合你所积累的诗词名句来谈谈你的生活态度。 出示课件: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

七 总结,布置作业

(一)小结

师: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一个从愤懑中挣脱,洋溢着自信风采的李白。诗人用浪漫的笔法、跳动的韵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请记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其实,行路虽难,我们只要努力,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布置作业

1 背诵并默写《行路难》2 以“我心目中的李白”为话题,写出自己对李白诗歌及为人的解读。

板书设计:

《饮酒》陶渊明 在人境 融 意

第一层 (果)←心远地自偏(因)

无车马喧

悠然 → 超脱尘俗,热爱自然、高洁 理 远

第二层 飞鸟相与还→人、“呼吁”归真还朴 为 含

有真义→归隐乃人生真谛 一 畜

《行路难》李白

美酒朋友的深厚友情

停杯投箸

拔剑四顾胸中郁积的苦闷

“冰塞川”诗五首教案

象征对某种理想的追求 象征仕途的艰难

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三、吕尚垂钓

伊尹乘舟 希望,心情由郁闷趋向开朗

反映了诗人想继续追求进取,又恐世路艰

难的矛盾心理,情绪又趋低沉。

五、长风破浪借南朝宗悫之语,表达自己冲破一切阻碍,

济沧海实现远大抱负的信念.充满乐观和希望

课后反思:

【篇九】诗五首教案

30《诗五首》教学设计及学案

30、诗五首(教学设计)

主备:刘杰

备课组员:李晓莉 冯晓燕 董书香

一、 内容及其分析

1、内容:《诗五首》。

2、分析:学习这五首诗,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入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二、目标及分析

1、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2、分析

(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感受诗歌所富有的情趣美。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学生在诗歌语感的培养和表现手法上的学习存在一定困难。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师课前收集整理有关五首诗的写作背景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基本流程

出示学习目标——情境导入并简介作者——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研读分析——情感延伸——目标检测及小结。

(二)、教学情景诗五首教案

第一课时

《饮酒》

1、情景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教师板书课题)

2、作者简介

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3、写作背景

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3、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文主旨。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

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4、课文研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诗文的赏析能力。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5、教师小结。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行路难》

作品简介:

《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整体感知:(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初步把握诗文主旨。

(1)《行路难》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明确: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明确:“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