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杨花

时间:2021-10-27 13:36:53 节日作文

篇一:《杨花意象》

水龙吟 次韵⑴章质夫⑵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⑶。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⑷。萦损柔肠⑸,困酣娇眼⑹,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⑺。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⑻。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⑼。春色三分⑽,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1]

注释

⑴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⑵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⑶从教:任凭。⑷无情有思(sì):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用宋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⑸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诗:“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⑹困酣:困倦之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⑺ “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⑻落红:落花。缀:连结。⑼一池萍碎:苏轼自注 “ 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⑽春色:代指杨花。[1]

译文

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离开了树枝,飘荡在路旁,看起来是无情物,细想却荡漾着情思。它被愁思萦绕,伤了百折柔肠,困顿朦胧的娇眼,刚要睁开又想闭。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我不怨恨杨花已经落尽,恨只恨那西园,百花凋落难重缀。早晨一阵风雨后,哪能再见杨花的踪迹?早化作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满园春色分成三分,二分已化为尘土,一分落入池水里。细细看,那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眼泪。[2]

3创作背景

这首咏物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章质夫,福建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祐二年),时苏轼与章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公元1081年初夏(史料记载为神宗元丰四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故定为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更为妥当,时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2] 4作品鉴赏

苏轼的这首词题为“咏杨花”,而章质夫词则为咏“柳花”,二者看起来相互抵牾,实则不然。隋炀帝开凿运河,命人在河边广种柳树,并御赐姓杨,故后来便称柳树为“杨柳”。柳花亦被叫作杨花,它实际上是柳絮。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是苏轼婉约词中的经典之作。章质夫的柳花词已经以其摹写物态的精妙成为一时传诵的名作。步韵填词,从形式到内容,必然受到原唱的约束和限制,尤其是在原唱已经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的情况下,和韵要超越原唱实属不易。苏轼却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采用拟人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

词的上半阙意在写物,描写杨花的随风飘零和若即若离。词的第一句便道出了杨花的本质,似花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其飘零。第二句赋予杨花以人的情感,“离家”本是无情之举,但它“傍路”又露难舍之意,道是无情却有情。第三句采用拟人的手法,将杨花比作思亲的少妇。纤细的柳枝,犹如思妇离愁百结的柔肠;鲜嫩的柳叶,仿佛思妇欲开还闭的娇眼。描写细致生动,杨花飘忽迷离的状态跃然纸上。第四句承接“有思”,少妇为何而思,原来是为远方的夫婿。梦中与夫婿重逢,却被黄莺的啼叫惊醒,如果让人不恼怒!此句化用唐人金昌绪之诗《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词的下半阙旨在抒情,感叹春光一去不复返的遗憾、惜春之情。柳絮飞尽,已是暮春时分,百花凋零;恨春光不再,表惜春之情。晨雨过后,柳絮化作浮萍——不忍看着它消逝,只能借此聊以自慰。春色留不住,终是离去,二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仔细看来,池上的浮萍不是柳絮,却是离人的眼泪,照应了上半阙关于思妇的遐想,思妇久候良人、良人却杳无音讯的幽怨呼之欲出。值得一提的是“春色三分”的描写独具匠心,将时光量化的手法并不是苏轼首创,如“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便是经典名句,但并不如苏轼的寓意灵活巧妙、

别出心裁。

全词写得声韵谐婉,情调幽怨缠绵。反映了苏词婉约的一面。此词一出,赞誉不绝,名声很快超过章的原作,成为咏物词史上“压倒古今”的名作。

“ 杨花”意象解读

古人把柳絮称做杨花(把垂柳称做垂杨,有时杨柳合称,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么一叫,本身就有感情色彩。把这样一种絮状物叫做花,至少有一种喜爱的表示。杨花的确太特别了,别的花只有长在枝头,绿叶相扶,才会格外妖娆,杨花却是要离开枝头飞起来,才能给春天增添一种况味。在古人的笔下,那纤细洁白的杨花经常被情绪化。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因不拘小节而无端遭贬,诗人是充满同情与关切的。首句写景,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很在内,也就融情入景。

宋词中也多有关于杨花的描写。晏殊的“春风不解禁杨花,朦胧乱扑行人面”,在纷纷扬扬的杨花中,让人感到的是淡淡的闲愁。“中厅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月色中的杨花给人的是宁静的感觉,这是张先最得意的词句。女词人朱淑真的杨花,则是一种生命的放飞:“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春还去,独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苏东坡更是写杨花的高手,杨花在他那里,一会儿寄托着思妇怀人的幽情,“去年相送,馀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一会儿又如沦落天涯的离人,“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而曾巩却对杨花不屑一顾,“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月日,不知天地有清霜。”在他眼里,漫天飞舞,蒙蔽日月的杨花,就像个得意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在文人的眼里,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而在一般人眼里,垂杨是柔丽的,可杨花却有些轻浮,如一个感情不太专一的女性,想来,“水性杨花”一语,任何女性听了都不会高兴。

杨花本无情无思,只因人有情。我们在解读“杨花”这一意象时,要根据杨花的纤细洁白、轻柔漂浮的特点,结合具体的语境,正确的把握其含义。

中国是诗的国度,一部浩浩诗史,“杨花”和几乎所有的题材都发生了广泛的联系,山水田园、游子思乡、情恋相思、托物言志等等莫不都有杨花的影子,那么,杨花到底是什么花了?庾信《春赋》中有这样的诗句“新年鸟声千钟啭,二月杨花落满飞。”杨树开花飞絮一般在四五月初夏,怎么会在二月开花,所以古代的杨花非杨树之花,而是柳絮,柳絮轻柔多情,如絮似雪,在柔柔的春风中漫天飞舞,浪漫诗意,引起了无数迁客骚人和浪迹天涯的异乡游子们的感怀,成为他们笔下哀思的信物。那么,杨花具有怎样的文化意蕴呢?笔者对历代有关杨花的诗歌作了肤浅的探究,发现它具有一下几点文化内涵。

(一)惜春伤感

杨花本就是一种很特别的花,别的花都在枝头,绿叶相扶,格外妖娆,而杨花却要离开枝头,漫天飞舞,这给春天增加了一种况味,杨花的漫天飞扬,也就预示着百花将凋、春天将逝,杨花这一意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

例如:韩愈<<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这是一首描绘暮春景色的七绝。诗中拟人手法的奇妙运用,将人与花糅于一体。“草树”竟然不仅能“知”能“解”还能“斗”,花草树木探得春将归去的消息,便各自施展出浑身解数,吐艳争芳,色彩缤纷,繁花似锦,就连那本来乏色少香的杨花也不甘示弱,化作雪花随风飞舞,加入了留春的行列。“落絮无声春坠泪,行云有影月含羞。”(吴文英《浣溪纱》)“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欧阳修《采桑子》)等等,这些诗句都生动形象地写了杨花在春天占有的特殊地位,它的飞花和春天的逝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惜春伤感成了杨花意象的重要内涵。

(二)离恨哀思

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形成这一习俗的原因大概是古代交通不便,远行走水路者居多,而水边多植柳树,折柳条最为方便,而且柳者,留也,最能传达出惜别之情。杨花既是柳絮,自然也就成为离愁别绪的代名词。

隋代的无名氏《送别》“杨柳青青著地垂, 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用杨花的漫天飞舞来渲染离别的伤感。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青,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如絮般的杨花,像诗人心头滋长的愁绪,愁煞着即将分手渡江远去的友人。晚风中,传来几声短促凄清的竹笛曲调,和着杨花的飘落回荡在江上。这种场景传染出了浓得化不开的离愁。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首句即取漂泊不定的杨花和叫着 “不如归去”的子规,来渲染气氛,杨花漂泊不定,暗示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带来的飘零流落的离别之恨。

与离别愁绪相连的是哀思,当初分别之时,杨花满天飞,离别之后,依旧是漫天飞絮,这难免会触动离人的那根

脆弱的神经,再加上杨花无根无蒂,飘忽不定,而又轻柔多情,这种杨花特有的特质,更容易激发在外漂泊的游子的忧愁和思妇的哀怨惆怅。所以,杨花也就成了古往今来情愫满怀的迁客骚人寄托哀思的信物。

北魏宣武帝灵皇后胡氏,在情人离自己远去后,百转愁肠,谱成一曲杨花词,以暮春时节的杨花飘荡难觅踪迹,来抒发内心的怀想和期盼,“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落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诗中“杨花”实隐喻逃亡到南方的情人杨华,巧妙双关,而又哀婉动人,自此词人们把与红粉佳人的缠绵哀思,与亲友的离愁别绪以及自身的抑郁都寄予在温柔多情的杨花身上,希冀从中寻求自己情感的归宿。唐代张祜《杨花》云:“散乱随风处处匀,庭前几日雪花新。无端惹着潘郎鬓,惊杀绿窗红粉人。”诗中“散乱”写出了杨花在风中飞舞时情态,而由“乱”到“匀”道出了杨花飘扬、坠落的全过程,再由杨花轻盈,随风飘散,联想到居无定所四处飘泊的游子,不知今夕为何夕,正因如此,才“惊 ”杀绿窗红粉人才使她想起了游宦在外的心上人。苏试的那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杨花被塑造成了一个正在思恋远方丈夫的闺中少妇。她身世飘零,无人疼爱,“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她柔媚娇憨,温婉可人,情思绵绵,愁肠百结,让人一见,顿生爱怜。“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千古名句,将杨花的精魂描写得淋漓尽致,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艺术结合,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离情愁绪,漫漫飞絮,不胜其数,正如忧愁之沉重。望杨花生愁是古人共同的思想感情,杨花成为离恨哀思的象征。

(三)轻薄低贱

杨花不同于一般花瓣片状,而呈絮状,使得杨花很容易随风飘零,飘忽不定,行踪难觅。这一特质常常让诗人们用来表示一种贬义,多指人的轻薄,无行,难以信任。谢逸《花心动·闺情》里说“风里杨花轻薄情”,龚孝迈《湘春夜月》里说“欲共柳花低诉,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都是这个意思。人们常把情感不专一的女人 叫作‘水性杨花 ’,在文人的眼中,杨花到底是不一样的。松是苍劲伟岸的,菊是清新淡远的,莲是高洁秀美的,竹是虚中多节的,梅是贞丽耐寒的,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是文人君子的比德之物,它们代表是人的美好的人格气质。而唯独杨花是轻薄,这同杨花的固有的特质分不开,它的飘忽不定才引得这些文人的鄙视。宋代司马光《客中初夏》云:“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此诗以柳絮与葵花作比,“历以花为美,有取心向日,孤忠类臣子,恒性若有德”的向日葵与随风飘荡的柳絮,轻贱分明,天地之别。“颠狂柳絮随风舞”柳絮借风力更让人觉得柳絮见风使舵,得风生力。晏几道更是一语道破小人的特质,“人情却是柳絮,悠扬便逐春风去。”曾巩的《咏柳》云:“乱条犹未变初黄,倚作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势力小人得势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殊不知 “天地有清霜”,言外之意也就是在嘲讽得势小人。

(四)凄苦薄命

杨花就是细小而又柔弱的柳絮,它没有菊花的清香,玫瑰的惹人,莲花的清幽,梅花的傲骨,桃花的妖娆,它无色无香,得不到人们的青睐,它不能生长在有主人悉心照顾的院落,只能生活在路边,自开自落,身份低贱。所以千百年来,杨花就以其轻质身微被文人骚客们喻为薄命和悲苦的象征。而这往往指女性。风流高雅、性情 率真的才女林黛玉曾以“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毯。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这样的哀叹来怅息柳絮的命运。她在怅息的同时,也在悲叹自己的命运,寄人篱下的悲苦,孤独无援而又无处诉说的凄凉,杨花成了林黛玉红颜薄命的写照。 杨花无所依托,飘舞不定让人不由得把柳絮同妓女悲惨的命运联系起来,清代舒位的《杨花诗》:

歌残杨柳武昌城,扑面飞花管送迎。三月水流春太老,六朝人去雪无声。

较量妾命谁当薄,吹落邻家尔许轻。我住天涯最飘荡,看渠如此不胜情。

这首诗借杨花暗喻妓女漂泊不定,生活凄苦,容颜易衰,青春将逝的无奈,悲伤的心境。唐代著名的女诗人薛涛的《柳絮》“二月杨花轻复微,春风摇荡惹人衣。他家 本是无情物,一任南飞又北飞。”在女诗人眼中,杨花本性是自由,天真的却也卑微。漫天狂风席卷满城飞絮,面对不可预测的命运,漂泊不定。“一任南飞又北飞 ”,这也正是诗人的写照,在男权至上的社会,薛涛对自由的呼喊的声音就如漫天的飞絮一样,飘忽飘渺最终飘散,化为尘埃。唐代的罗隐《柳花》诗则是纯属对娼 女的贬嘲,“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何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柳絮之所以有此蕴涵及审美动能效果离不开其与生俱来的形式外在美特征。杨花作为植物依附物的肢体结构,外形,与其所关的物象相契合,组构成了“妓不如人”的审美情趣,这反映出了古代妇女卑微的地位。杨花也就成了女子凄苦悲凉的象征。

杨花意象,飞越千载,其飘忽不定的特质被敏感的诗人们捕捉,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诗歌意象,在杨花符号化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特质是其文化意蕴得以确立的事实基础。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杨花成为惜春伤感的象征,成为离恨哀思的代名词,与轻薄低贱相连,与古代女子的凄苦薄命建立稳固的隐喻关系,使其文化意蕴指向 悲情。

《赤壁》(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2注解

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火烧赤壁事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3诗意

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4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二○八年)十月的赤壁之战,是对三国鼎立的历史形势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一次重大战役。其结果是孙、刘联军击败了曹军,而三十四岁的孙吴军统帅周瑜,乃是这次战役中的头号风云人物。诗人观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对赤壁之战发表了独特的看法,认为周瑜胜利于侥幸,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兴亡的慨叹。有情有致。

5作品鉴赏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正是由于发现了这一件沉埋江底六百多年,锈迹斑斑的“折戟”,使得诗人思绪万千,因此他要磨洗干净出来辨认一番,发现原来是赤壁之战遗留下来的兵器。这样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这里涉及到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这对于诗人而言是相当清楚的,因为杜牧本人有经邦济世之才,通晓政治军事,对历史时事是非常熟悉的。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假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结果会如何呢?诗人并未直言战争的结局。而是说“铜雀春深锁二乔”,铜雀台乃曹操骄奢淫乐之所,蓄姬妾歌姬其中。这里的铜雀台,让人不禁联想到曹操风流的一面,又言“春深”更加深了风流韵味,最后再用一个“锁”字,进一步突显其金屋藏娇之意。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1]

6艺术特色

从艺术上看,诗人杜牧在前两句用了以假作真的虚托手法,这是唐代诗人写诗作文的常用手法,这就好比写当朝的人或事而假借于前朝的人或事来写;还有诗中运用了以小见大这种表现手法,诗的后两句写战争的胜负时,作者并未点破,而是通过大小乔这两个具有特殊身份的女子命运来表达设想中东吴败亡的结局,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试想,若东吴前国主和当朝主帅之妻均已被曹军掳去铜雀台,那战争的结局不言自明,这就使得全诗既生动形象,又含蓄蕴藉,富有情致。

篇二:《水龙吟》

水龙吟·杨花

暗夜与人笑,却朦胧四月雨。日光长绪,轻风四月,静置荫密。深渊回廊,看似珠华美景,淡然处之,未想竞之。

清风掠过千秋去,却明朗如七月夏。夜月桂华,流瓦温风,详处深巷。古汉名画,猜其锦玉美物,微笑苦之,局外人不食杨花苦。{四月杨花}.

译文:{四月杨花}.

杨花夜间绽放与人笑而不语

有如四月春雨般朦胧

日光漫长深硬

四月清风{四月杨花}.

杨花被悄然摆放在荫翳之处

地处深渊回廊

那看似珠光华玉的美景

其淡然处之

从未想过争相处之

清风一掠千秋过{四月杨花}.

杨花坠

明朗的如七月盛夏

暗夜月光缠绕

流过琉璃瓦扯过温暖微风

杨花

安详身处深深小巷

其微微笑之,苦涩泛出 那千里一坠的杨花哀怨

P.S.

杨花自古象征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