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当你老了

时间:2021-10-27 10:42:53 节日作文

篇一:《当你老了【歌词】》

当你老了

赵照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我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当我老了 我真希望 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篇二:《诗歌《当你老了》鉴赏》

诗歌《当你老了》赏析

摘要

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当你老了》的创作者爱尔兰诗人叶芝的创作背景,与感情经历。并且分析了诗歌的美丽之处。辞藻的朴素之美,感情的真挚之美。

关键词:当你老了 叶芝 爱情诗歌 诗歌鉴赏

一、引言

叶芝写给爱尔兰著名演员茅德·岗的一首情诗,诗里虽然没有用大段激情的情话描写他对女主角热血沸腾的激情,却像是一只夜莺的歌唱,温柔婉转将他的爱温柔诉说,朴素而含蓄,温柔且优雅。这首诗歌历史悠久,在偶然间听到一首歌曲,唱的人动情不已。我始终认为,一首好的诗歌,不需要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而是纵使朴素的语言,依然能让人觉得它美到你的心都化了。《当你老了》就是这样一首诗歌。

二、叶芝创作的感情之美

这首诗歌是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创作,叶芝是“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袖,也是艾比剧院的创建者之一,并且在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早期作品带有唯美主义倾向和浪漫主义色彩,因支持爱尔兰民族自治运动,诗风逐渐走向坚实明朗和接近现实。叶芝几乎没有失败的作品,许多诗篇是如此的饱满圆熟,又不失活力。在诺

贝尔文学奖的家族中,很少像叶芝这样深入人心,具备永久魅力的。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在遇见心仪的女子的时候,心里依然激荡万分。叶芝这样形容他第一次遇见茅德·冈的情形:“她光彩夺目,仿佛自身就是洒满了阳光的花瓣。”在这其间,叶芝数次向冈求婚,即使冈早已结婚,当然结局总是以拒绝收尾。可以这样形容叶芝对冈的感情,缘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叶芝一直等待,在像冈的女儿求婚被拒后,终于停止无望的念头,直到52岁,才结婚。在这些年间,叶芝的无望痛苦和不幸促使他写下大量诗歌。包括这首1893创作的《when you are old》。

三、诗歌朴素的辞藻之美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当我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内心震撼住了。年轻的岁月,容颜正好,你拥有无数青春欢畅的时辰,你拥有美丽的容颜,爱当然也就会有假意。只有岁月流淌后,容颜不再,才会明白谁是真心。这些句子表现了,叶芝内心对冈浓烈的爱,冈是如此之美,他多想让冈明白,他的爱不同。“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的脸上痛苦的皱纹”轻柔而朴素的句子,犹如两双不再清澈的眼睛在灯火昏黄的小屋里相视而笑。这是一种怎样的凄美,让读者内心隐隐作痛,却不知痛在何处。这样的结尾,是一种圣洁的悲剧美。诗人在倾诉,只有我一人是爱你圣洁的灵魂,只有我一人想陪你从最美的年华走到最苍老的岁月,只有我一人会心疼你欣赏你,无论什么时候。叶芝的爱情观是多{听当你老了}.

么震撼,深刻脱俗。他营造了一种凄美的永恒的情感世界,悠远,回味无穷。“当你老了”,朴素而轻柔的句子,像一杯清茶,在某个清晨,静静的品味,回味遗忘的岁月。

四、诗歌内涵的感情之美

一方面诗歌饱含深情的爱情之美。叶芝独有的爱情观,在19世纪的爱尔兰,一见钟情,一往而深。他从内心深处对女子的爱慕,浸入骨髓,于是控制不了的爱了,这一爱就是大半辈子,直到生命的尽头。他多希望和爱慕的女子,从青春走到昏暗的黄昏,于是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叶芝的固执,也许是诗人本身的特性。当然,也正是通过这种固执的劲,使得他在痛苦中写下了无数经典的诗歌。不得不说,叶芝的爱是伟大而失败的。

另一方面我认为诗歌更像描绘情亲。当你老了,好似日渐衰老的父母。我们幼年时,父母年轻,为我们生活而奔波,我们却并不懂这种爱的伟大与深沉。而现在,父母老了,我们却出门在外,见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一年里陪伴的时间更寥寥无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永远欠他们的,这世上,只有父母的爱可与天齐。毫无保留的付出,不求结果。我们也更应该多给父母打电话,我们大了,多帮帮父母做家务事,用行动证明我们有多爱他们。 参考文献:

叶芝(爱尔兰)2003 河北教育出版社《叶芝诗集》

篇三:《《当你老了》教案》{听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教学设计 赏析指导

这是一首情诗,写给诗人终生追求的一位女性──毛德·冈。她是位才华出众的演员,但一直投身于爱尔兰的民族自治运动,并成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在年轻时代,诗人第一次见到这位传奇的女性,就被她深深吸引,堕入了情网,但遭到了拒绝,这段痛苦的恋情几乎萦绕了诗人的一生。《当你老了》一诗,写于诗人的感情受挫之后,诗歌成了化解内心苦痛的方式。但是,诗人没有直接抒写当时的感受,而是将时间推移到几十年以后,想像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构思并非诗人的独创,16世纪的法国诗人龙萨也有过一首类似的作品,诗人或许受到了龙萨的启发,用同样的方式演绎了自己的感情。

第一节,时间设定在未来,诗人描摹着自己恋人的晚年生活,恳请她阅读他早年写下的诗篇,重新回顾年轻时的情感波澜。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般恋爱中的人,总会赞美自己的恋人如何美貌、如何青春,但叶芝笔下的恋人,早已年华老去,头发花白,睡思昏沉,这表明诗人眷恋的不是“你”的外貌,他的感情也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消退,反而历久弥坚。请注意炉火这个意象,它在诗中出现过两次,具有多重含义。首先,过去的政治斗争、生活的动荡,已经变成往事,在炉火畔打盹、阅读,这不只是幻想中晚年生活的写照,也代表人生休憩时刻的来临;其次,炉火的光芒并不十分明亮,在它的摇曳中投射出的,是一个朦胧的世界,诗人不断强化这一点,衰老的身体、浓重的阴影、低垂的头颅,都暗示了时光的消失、记忆的模糊,烘托出一种恍惚、惆怅的氛围;然而,炉火虽然暗淡,它却仍“红光闪耀”,这也就是象征了爱的激情没有熄灭,穿越了人生漫漫的长夜,它仍然在诗人的胸中燃烧。

第二节,诗人从对“你”的描绘,转向了诉说自己的心声:其他人可能只爱“你”的青春、“你”的美丽,无论出自假意还是真心,“只有一个人”──这里是指诗人自己──爱的是“你”灵魂的高贵,是“你”的全部,甚至包括“你”的衰老、“你”的皱纹。如果说上面读到的《故乡》,是一首独白的诗歌,那么这则是一首对话的诗,虽然“我”没有直接出面,但诗句本身就是“我”的喃喃诉说,读者也像参与了“我”与“你”之间想像的对话,被诗人的真情所感染。 当然,诗歌是一种节制的艺术,诗人并没有将有限的文字,耗费在内心的倾吐上,诗歌的最后一节,又回到炉火映照的场景,“你”似乎听到了“我”的心声,垂下头为爱情的逝去而感伤。最后出现的“爱情”一语,意义可能有点含混,是指“诗人”的爱,是“你”的爱,还是超越于个体之上的普遍的爱,诗人似乎没有言明,但“含混”恰恰带来了一种含蓄性、多义性,读者也不需要知道确定的答案,就能直接领略到岁月之中“爱”的圣洁与苦楚。在最后两句诗中,在头顶的山上踱步的“它”,指的应该就是上一句中消逝的“爱情”。本来,“爱情”是一个抽象的词,诗人在这里也把这个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了,“它”化身为一个生命,在山顶行走,在星星中藏起自己的脸。这一结尾也有一种“意象化”的特点:一方面,“缓缓地踱步”与“隐藏的脸庞”,再一次传达了那种无限的怅惘感、消逝感;另一方面,在山峦与群星之中,“爱情”──这个既抽象又具象的存在,似乎和广漠的自然、天宇融为一体了,一种超越性的净化效果由此产生。诗歌的抒情力量,也同样融化在场景、意象的安排之中。

教学建议

一、预习指导

让学生不看导读文字的情况下,直接阅读这首诗作,并试着解读,譬如:这是一首什么性质的诗歌?诗中的“你”和诗人有什么关系?它是不是写于诗人的垂暮之年?

二、作品讲解

1.介绍毛德·冈与叶芝间的感情纠葛,着重讲解遭到拒绝后叶芝的痛苦,为理解诗歌的内涵做出铺垫。与《故乡》一样,这是一首化解“爱之痛苦”的作品,但没有宣泄痛苦,反而在抒情之中使之获得了升华。

2.说明“当你老了”这样一种抒情方式的特别之处,即时间推后几十年,设想自己的恋人衰老时的情景,这种方式使爱的表达更为含蓄、持久,似乎已超越了时间。

3.逐段讲解诗歌的内涵:第一节,描摹恋人晚年的生活场景,在回忆中唤起爱的记忆;第二节,诗人表白自己的心声,申明爱的不是“你”的外表和青春,而是“你”高贵的灵魂;第三节,回到原来的场景,在“意象化”的呈现中,表达一种爱的超越性。

4.分析诗歌中不同意象的功能:“炉火”,既是代表了晚年生活的场景,为诗歌带来朦胧、恍惚的氛围,又象征了诗人的激情仍未熄灭,像炉火一样在胸中燃烧;最后“爱”的形象,在山峦与群星之间被具体化了,好像一个人藏身在自然的背后,爱的无限与爱的无奈,传达得栩栩如生。

三、扩展与比较

1.《故乡》与《当你老了》,在某种程度上都表达了“爱的痛苦”,但在抒情方式上,一个采用独白,一个采用“对话”,一个以“我”为中心,一个朝向想像中的“你”,讨论这两种不同抒情方式的差异。

2.《当你老了》一诗借鉴了龙萨《当你衰老之时》的方式,比较两首诗的异同,体味这种抒情方式的魅力。

参考资料

一、当你衰老之时(龙萨)

当你衰老之时,伴着摇曳的灯,

晚上纺纱,坐在炉边摇着纺车,

唱着、赞叹着我的诗歌,你会说:

“龙萨赞美过我,当我美貌年轻。”

女仆们已因劳累而睡意朦胧,

但一听到这件新闻,没有一个{听当你老了}.

不被我的名字惊醒,精神振作,

祝福你受过不朽赞扬的美名。

那时,我将是一个幽灵,在地底,

在爱神木的树荫下得到安息;

而你呢,一个蹲在火边的婆婆,

后悔曾高傲地蔑视了我的爱。──

听信我:生活吧,别把明天等待,

今天你就该采摘生活的花朵。

(飞白译)

二、叶芝笔下的个人情感(傅浩)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1939)生于爱尔兰都柏林,是一位画家的长子。虽然他的家庭传统上说英语,奉新教,甚至祖先还可能是英国移民,他本人所受

的也是正规的英国教育,但他自小就有很强的民族感,这也许与他在伦敦上小学时受英国同学歧视和欺负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对宗主国英国的感情是爱恨参半的,他恨英国人造成了使他不能用爱尔兰的民族语言盖尔语写作的事实,同时又爱使他得以直接学习莎士比亚等大师并且使他自己的作品得以更广泛流传的英语。正是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地位,才使他在从事文学创作伊始就感到确定身分的迫切需要。{听当你老了}.

作为使用英语创作的作家,叶芝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题材。这与19世纪中叶以来研究和翻译盖尔语文学的学者和翻译家们所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他既必须背离英国文学的传统,退回到爱尔兰的风景中去寻找灵感,又必须把所获纳入英语。1886年,叶芝结识了芬尼亚运动领导人、爱国志士约翰·欧李尔瑞。在他的影响下,叶芝开始接触爱尔兰本土诗人的具有民族意识的作品,他自己的创作也开始从古希腊和印度题材转向爱尔兰民俗和神话题材。1889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乌辛的漫游及其它》就反映了叶芝早期创作方向的转变和确定。

同年,叶芝结识了革命者、女演员毛德·冈。由于她的吸引,年轻的叶芝多少有些身不由己地进一步卷入了争取爱尔兰民族自治的政治运动旋涡之中(甚至一度与激进的爱尔兰共和兄弟会发生联系),就好像诗人乌辛被仙女尼娅芙诱引到魔岛上一样。但他毕竟不是政客,而是诗人。他不可能采取任何激烈的实际行动,而只是尽诗人的本分:

知道吧,我愿被视为,一个群体中的真兄弟,为减轻爱尔兰的创痛,大伙把谣曲民歌唱诵; 《致未来岁月里的爱尔兰》

第二本诗集《女伯爵凯瑟琳及各种传说和抒情诗》(1892)继续且更集中地以爱尔兰为题材,以象征的手法表现诗人的民族感情,爱尔兰被“想像成与人类一同受难”的“玫瑰”。他幻想通过创造一种建立在凯尔特文化传统之上的英语文学来达到统一两半──天主教和新教的──爱尔兰的目的。他相信,如果现代诗人把他的故事置于自己的乡土背景中,他的诗就会像古代的诗一样更细密地渗入人们的思想之中。早在1888年叶芝就曾说过,比较伟大的诗人视一切都与民族生活相关联,并通过民族生活与宇宙和神圣生活相关联:诗人只能用戴着“他的民族手套”的手伸向宇宙。他还认为,没有民族就没有较伟大的诗,犹如没有象征就没有宗教。在他眼里,爱尔兰是一个贮存着比英格兰的更为悠久的历史的“大记忆”,一个充满了诗的象征的仓库。

世纪之交的爱尔兰虽民族情绪高涨,但社会形势复杂。在目睹了政客的背信弃义、党派的勾心斗角、不同宗教信仰的民众的互相仇恨和愚昧无知等现象后,叶芝意识到自己所崇尚的以18世纪爱尔兰社会为代表的新教贵族政治理想与现实的发展是背道而驰的。而毛德·冈等共和党人所热衷的暴力行动也令他反感。因此他不久便对政治产生了幻灭感,而又回到了他的艺术王国:

一切都能诱使我抛开这诗艺技巧:有一回是一张女人的脸,或更糟── 我那由傻瓜治理的国土貌似的需要;《一切都能诱使我》

1891年,叶芝与伦敦的一些年轻诗人组成了“诗人俱乐部”并参加了当地一些爱尔兰作家和学者组织的“爱尔兰文学会”,开始从事整理和宣传爱尔兰文学的社会活动。但他自己的笔一刻也没有停歇,除以上提到的诗集外,还接连出版了写爱尔兰题材的散文作品《克尔特的曙光》(1893)、《神秘的玫瑰》(1894)和戏剧作品《心愿之乡》(1894)等。

叶芝始终对戏剧有着浓厚兴趣。18岁时,他就为初恋的情人劳拉·阿姆斯特朗写过一部诗剧《费雯与时光》。诗剧《女伯爵凯瑟琳》则是他特意为毛德·冈{听当你老了}.

写的。1896年结识格雷戈里夫人和约翰·辛格后,叶芝开始与他们共同筹建爱尔兰民族剧院。这标志着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的开端。叶芝本想借戏剧的形式教育群众,在现代人中间恢复一种高尚的民族精神。但他以爱尔兰神话为题材的风格崇高的象征主义诗剧不像格雷戈里夫人和辛格的现实主义剧作那样受欢迎。而且,中产阶级的庸俗反应常常使他失望和愤怒。

叶芝又是个自传性很强的诗人,他的诗以大量的篇幅和坦诚的笔触记录了他个人的经验和情感,尤其是他对友谊和爱情的珍重。女性在他的生活和艺术中都占据了显要地位。在《朋友们》一诗中,他写到了三位对他一生影响重大的女友:“现在我必须赞扬这三位──/三位曾经造就了/我生活中的欢乐的女士”:

一位是因为她的手,坚强有力,能够解散,

无人能理解、拥有,和成功发展的东西,

青春的多梦负担,直到她如此改变了我,使我在迷狂中生活辛劳。

这说的是奥古斯塔·格雷戈里夫人(1852—1932)。叶芝认为是她使他得以专注于文学。她不仅在精神上给他以理解和支持,而且在物质上为他提供理想的写作条件,照顾他的起居。他在她的库勒庄园度过许多夏天,“在凯尔纳诺在那古老的屋顶下找到/一个更严厉的良心和一个更友善的家”(《责任·跋诗》),在那里写出了《在那七片树林里》《库勒的野天鹅》《库勒庄园,1929》等大量诗作。她还与他一起搜集民间传说,从事戏剧活动,在爱尔兰文学复兴运动中起到了骨干作用。她翻译的盖尔语神话传说被认为是上乘之作,为叶芝的诗创作提供了不少素材。她的剧作也深受爱尔兰观众的欢迎。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一位朋友的疾病》《致一位徒劳无功的朋友》《新面孔》《重访市立美术馆》等。

一位是因为不曾有杂念,也不曾有那些萦绕的烦忧──

没有,在这多灾多难的十五年里不曾有──能够来插在心意与愉快心意之间;

这说的是奥莉维娅·莎士比亚(1867—1938)。她是叶芝诗友莱奥内尔·约翰生的表妹,是一位小说家。1894年当叶芝正陷于对毛德·冈的无望恋情的旋涡里无法自拔时,约翰生把奥莉维娅介绍给了他。她聪慧而善解人意,与叶芝相处的很融洽。他们曾考虑结婚,只因她丈夫不同意离婚而未果。他们同居了近一年,直到叶芝再遇毛德·冈时,奥莉维娅发现他对毛德·冈仍不能忘情,遂离开了他。“额白发浓双手安详,/我有个美丽的朋友,/遂梦想旧日的绝望/终将在爱情中结束:/一天她窥入我心底/见那里有你的影像;/她哭泣着从此离去。”(《恋人伤悼失恋》)但他们始终保持着友谊;叶芝与她通信比与任何男女朋友都多而详细。他在诗艺、政治、个人等各种问题上征求她的意见,而她的评论非常富于才智。叶芝在她去世后曾对人说:“40多年来她一直是我在伦敦的生活中心,在所有那些时间里我们从未争吵过,偶尔有些伤心事,但从未有过分歧。”叶芝关于她的诗作还有《他让爱人平静下来》《受难的辛苦》《深沉的誓言》《美人鱼》《长久沉默之后》等。

而那位呢?她拿走一切,直到我的青春消逝,

却没有一点怜悯的神色。我怎能赞扬那一位?

当天光开始破晓之时,我由于她的缘故而清醒,

把我的好处和坏处算计,忆想她所有的,那鹞鹰

神情依然显示的一切,那时从我心的根底

一股强烈的甜蜜流过,使我从头到脚颤栗。

这说的是毛德·冈(1866—1953)。“颀长而高贵,面庞和胸房却像/盛开的苹果花儿一样鲜艳芬芳”(《箭》)。这是叶芝初见她时的印象。当时他们都23岁。他立即被她的美貌征服了,“我一生的烦恼开始了”。她是一个坚定不移的民族主义者,为了争取爱尔兰独立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叶芝追随她参加了一系列革命活动,一再向她求婚,并为她写下了大量诗篇。有论者称这些作品是现代英语诗歌中最美丽的爱情诗。而她一直保持着距离,终于1898年向他透露了她与一位法国政客的同居关系。他们的关系一度降温,但给叶芝以毁灭性打击的是1903年毛德·冈与麦克布莱德结婚的消息。此后,加之剧院事务的烦扰,叶芝的心情很坏,诗风也随之大变。从诗集《在那七片树林里》(1904)到《责任》(1914),诗人逐渐抛弃了早期朦胧华美“缀满剪自古老/神话的花边刺绣”的“外套”而“赤身走路”了(《一件外套》)。

后来,叶芝又多次向离婚了的毛德·冈求婚,又都遭到了拒绝。不得回报的爱升华成了一篇篇感情复杂、思想深邃、风格高尚的诗,它们贯穿于叶芝的第二本到最后一本诗集中。在这些诗里,毛德·冈成了玫瑰、特洛伊的海伦、胡里汉的凯瑟琳、帕拉斯·雅典娜、黛尔德等。有论者认为还不曾有过哪位诗人像叶芝这样把一个女人赞美到如此程度。叶芝意识到是毛德·冈对他的不理解成就了他的诗,否则“我本可把蹩脚文字抛却,/心满意足地去过生活”(《文字》)。毛德·冈在晚年写信给叶芝也说,世界会因她没有嫁给他而感谢她的。

叶芝对爱情的看法一如他对宇宙的看法,是二元的。在早期的《阿娜殊雅与维迦亚》一诗中他就表达了“一个男人为两个女人所爱”的主题。到了晚期的组诗《或许可谱曲的歌词》和《三株灌木》及伴随的几首歌等,这种灵魂与肉体之爱一而二、二而一的信念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对毛德·冈的爱应该说是灵肉兼有的,很可能最初还是出于对其肉体美的爱悦,但青年人耽于理想的气质使他的爱在诗创作中向灵魂的境界升华:“用古老的崇高方式把你热爱”(《亚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