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时间:2021-10-27 06:25:22 节日作文

篇一:《铜鼓的大山》

铜鼓的大山

我的家乡铜鼓,是一座闻名的山城。放眼望去,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巍峨雄峻。山上树木葱茏。我们这里素有天然氧吧、天然避暑山庄、天然花园的美称。

春天,整个大山生机盎然。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到处开满了樱桃花、梨花,以及各种颜色的杜鹃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引来蜜蜂嘤嘤嗡嗡。

夏天,树木郁郁葱葱,林间泉水叮叮咚咚。七月,当许多地方酷热难耐时,我们这里依然凉爽宜人,平均气温才27。2C。若是在林间,小鸟叽叽喳喳,一阵山风吹来,仿佛置身在空调房间里。

秋天,有的树木叶子变红了,有的则枯黄了,也有的仍然那么苍翠,远远望去,斑斑点点,红黄交错,就像是一幅幅彩色的画卷。这时,大山为我们提供了丰硕的特产。我们孩子最喜欢的当然要数野果了,有毛绒绒的猕猴桃,黄澄澄的梨子,红艳艳的柿子,光溜溜的尖栗。最多的要属尖栗了,要是刮了一夜的风,第二天只要扒开树叶,随手一抓就可以抓到一大把。还有满山的竹木,这可都是宝,农民们收割完庄稼,便有计划地把其中的一部分砍下来,有的直接将原木卖到外地,有的则加工成精美的地板、凉席、工艺品,畅销国内外。 冬天,我们这里也偶尔会下雪。整个山野被大雪覆盖,银妆素裹,美不胜收。天气晴朗的日子,来到林间,踩着满地的落叶,咯吱咯吱,别有一翻韵味。这时竹林又为人们捧出了鲜嫩的冬笋。

家乡的大山啊,你一年四季各有独特的美。你不仅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还给了我们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收获。你养育了世世代代勤劳的铜鼓人民。家乡的青山绿水啊,你为铜鼓人民捧出了的是一座座金山银山。

篇二:《铜鼓二中作文新工具》

篇三:《铜鼓的起源与族属》

铜鼓的起源

铜鼓的起源包括铜鼓起源于何物、起源于何地。铜鼓起源于何物? 在这个问题上先后出现过革鼓说、铜釜说、象脚鼓说、锌于说、木臼说等不同说法。其中,铜釜说为较多的人所接受。人们很早就注意到,铜鼓的形状特别像倒置的 炊具或容器。如《游梁杂记》说:“诸葛鼓,其形圆,上宽而中束,下则敞口,大约若今楂斗之倒置也。”《戎州记》 说:“铜鼓旁范八卦及四蟾蛛,状似覆盆。”后代学者们经过研究,也都认为铜鼓可能是从一种实用器具铜釜发展而来的。

大约在云南青铜器时代早期,曾使用过一种鼓腹深颈的铜釜,既可用它当炊

具,又可将其翻转过来作为打击乐器。古代的人们在聚宴之后,往往将身边的炊具铜釜翻 过来敲击,伴奏歌舞。慢慢地,一种专门用于敲打的乐器———铜鼓就从炊具铜釜中分化了出来。 铜鼓起源于何地呢?铜鼓的起源地,应从发现早期铜鼓较多而 青铜冶铸技术又足以支持铸造铜鼓的地区去寻找。云南中部地区正好具备这些条件:这里很早就有人类生活,盛产铜、锡、铅等矿产,有丰富的水力资源。 春秋战国时期云南中部已有发达的青铜冶铸业及青铜文化,足以铸造出巨大而复杂的铜棺和青铜容器,为铸造铜鼓创造了必备的技术条件。 楚雄万家坝一批西周至春秋时代的墓葬出土了最早的铜鼓, 同时还出土了铜釜, 这既说明了铜鼓起源于云南中部是确切无疑的,也可以看作是铜鼓起源于铜釜的直接证据。

二、川西南地区南丝古道沿线的铜鼓文化遗迹

(一)铜鼓分布的 县市 根据文献记载,四川有铜鼓分布的县市有宜宾、

高县、珙县、兴文、庆符、长宁、南溪、犍为、屏山、雷波、会理、会东、德昌、西昌、布拖、泸县、富 顺、南部、阆中、古蔺、雅安、邛崃、芦山、名山、成都等二十多个县市。这些地区在历史上或有铜鼓出土,或有铜鼓传世,或有居住在当地的少数民族使用铜鼓的 记载。

首先, 四川西南部即所谓叙南六属是铜鼓分布的集中之地,文献记载甚多。

例如在宜宾,嘉庆《宜宾县志》卷五《金石志·铜鼓》记载:“铜鼓,横江水洞坎,嘉庆三年土 人掘获。”此文还见于《叙州府志》卷十六《金石·宜宾县新附》。

在兴文县,《兴文县志》卷五《金石》记载:“铜鼓,状古朴,空一面,细

腰,作深盆式, 口略张,左右耳各二,鼓面铸菊花六出„„色斑驳,无款识。”《蜀中广记》卷七十《方物记》引记载:“《上南志》: 铜鼓,有剥蚀,声响者为上,易牛千 头,次者七、八百头,遂有差等。”

在珙县,《蜀中广记》卷七十《方物记》引记载:“《珙县志》:铜鼓如筒,

高一尺,腰有四耳以备悬„„以击久,蠡瓣多者为龙师所铸,直逾千金。”

在高县,同治《高县志》卷五十《金石》“铜鼓”条记载:“道光初年,焦

村人于土中掘得铜鼓,邑令郭彬图跋识,置诸文庙。”

在长宁县,《叙州府志》 卷十六 《金石·长宁县》记载:“铜鼓,相传武

侯铸以镇蛮者,今田间往往耕出之。邑中士大夫常购之,以为轩斋古玩。” 在筠连县,《叙州府志》卷十六《金石志》记载:“铜鼓,巡司场村人,咸丰二年於土中掘得。铜鼓,高尺余,阔称之。”

其次,在南丝古道的其他一些地区,地方县志也有关于铜鼓的记载,如在犍

为县,《正德四川志》卷 36 的《蜀中广记·名胜志》记载:唐陈羽《城下闻夷

歌》云:“犍为城下牂柯路,空冢滩西贾客舟。此页可怜泓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在屏山县,《蜀中广记·风俗记》 记载:“马湖之夷,岁暮百十为群,击

铜鼓,歌舞饮酒,穷昼夜以为乐„„”(嘉靖《马湖县志》记与此同)又云:“铜鼓岩,(在治)西五里。”(按:明代马湖 府治即今四川屏山县。)在雷波县,光绪二十一修《叙州府志》卷十六《金石志》记载:“铜鼓,嘉庆时,天姑密乡人掘地得之,今存关帝庙中,又黄螂土人掘地得 铜鼓四,亦存关帝庙中。”

在西昌县,《西昌县志》卷十一《艺文志》载:何日愈《铜鼓行》诗:“铜

鼓,清嘉庆间德昌农人垦土得之,重二十一斤,有八分文„„ 今在会理城东之九连。”

在芦山县,《蜀中广记》卷 3531《图经》记载:“芦山县新安乡五百余家

僚种中,其妇人娠七月而产,置儿向水中。浮者取养,沉者弃之,千百无一沉者。长则拔去上齿如狗牙, 各以为华饰„„俗信妖巫, 击铜鼓以祈祷焉。” 在名山县,《舆地纪胜》 卷 147 记载:“铜鼓山在百丈(今四川名山县之百丈)南五里。或传以为汉唐间戍守之地。” 在成都市,《蜀中广记》卷 70《方物记》记载:《游梁杂记》:“诸葛鼓,乃铜铸。„„用木槌击之,声极圆润,乃孔明擒孟获时所制,昔伐九丝城得十余面,今在成都府中,一名錞于 鼓。” (上述引文分别摘自董其祥《四川地区铜鼓的分布及其族属研究》及骆凤文《旧文献记载川南地方铜鼓资料的辑录》二文)在会理、会东、布拖、庆符、南溪、 叙永、富顺、泸州等地也有关于铜鼓文献的记载,这里不一一列举。

总的说来, 铜鼓在四川西南部的地理分布范围是比较广泛的。 上述历

史文献记载有铜鼓的地方中,成都、宜宾、珙县、兴文、筠连、高县、雷波、会理、会东、德昌、西 昌、雅安、芦山等地均位于南丝古道上。 同时据实地考察, 南丝古道沿线的古驿道保留甚多, 今天在云南的曲靖富源胜一带还可以看到一段石板古道,即为古驿道的遗迹。现代公路大体上沿着南丝古道的主要路线修筑。宜宾、成都自秦汉以来不仅是重要的交 通重镇, 更是古代中原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文化交流的枢纽。 四川西南地区的铜鼓分布范围比较广

泛,就数量来说也是全国出土铜鼓最多的地方之一,仅宜宾地区就 曾出土300多面铜鼓。该地区铜鼓流传已近2000多年,现在仍有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少数民族还保存着使用铜鼓的习俗,它们成为铜鼓文化绵延千古的“活化 石”。

(二)以铜鼓命名的地名 据文献资料记载, 四川西南部地区不少地名

直接以铜鼓命名,如:兴文县有“铜鼓山”、“铜鼓岩”,长宁县有“铜鼓山”,屏山县有“铜鼓溪”、“铜鼓岩”,高县有“铜鼓山”、 “铜鼓岭”、“铜鼓渊”、“铜鼓池”、“铜鼓石”,庆符县有“铜鼓山”、“铜鼓池”、“铜鼓渊”,等等。以铜鼓命名的地名大量存在, 足以说明古代川西南各少数民族先民广泛使用铜鼓。另外,四川珙县麻糖坝“僰人”悬棺岩画中也有九处铜鼓图象(摘自沈仲常《“僰人”悬棺岩画中所见的铜鼓形 象》),它们均为明代万历以前的遗存。铜鼓可以随着民族迁徙而转移, 但以铜鼓命名的地名却被历史记录下来。 铜鼓地名已成为铜鼓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铜鼓文化的传播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

(三)南丝古道与铜鼓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铜鼓文化与南丝古道

交融渗透,融为一体,不仅极大地丰 富了铜鼓文化的内涵, 也更加显现出南丝古道的历史文化价值。 (一)南丝古道的存在是铜鼓传播的首要条件 公

元前 2 世纪末,从宜宾经过昭通、曲靖再到滇池的南丝古道已经形成。南丝古道川滇段有两条路线,即西夷道(牦牛道、零关道)和南夷道。其中南夷道在历史上又有秦五 尺道、汉南夷道、唐石门道等说法。

在历史上, 南丝古道一直是连接四川和云南的重要通道,商贸活动及文化

交流非常频繁。有很多事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①从云南昭通一带东晋魏晋墓葬中出土的铁器上,写有“蜀郡”、“成都”

等文字,可能是其产地地名,反映了蜀地铁器在南丝古道上的流通。

②云南昭通大湾子及 大关岔河等地崖墓中出土的器物和川西南地区东汉两

晋墓葬中出土的器物大致相同。

③云南昭通一带的悬棺葬和川西南一带的悬棺葬相类似。

④在云南盐津豆沙石门关峭壁上有一些著名唐碑, 如唐代的袁滋摩崖石碑,

它记载了唐贞元十年(即公元 794年)唐王派遣袁滋一行赴云南南诏(大理)册封南诏国王异牟寻为云南王一事。 袁滋一行的行程路线不是直接从西昌的灵关道到大理, 而是沿秦五尺道走盐津豆沙关,经昭通到达大理(南诏)的,说明南丝古道川滇段的南夷道是当时最主要的通道。从西汉到明清,南丝古道川滇段五尺道、石门道开 通后,便成为南丝古道的一条重要通道,对于川滇以至中外的经济、文化艺术交流和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公元前 2 世纪左右, 云南已经形成了三个铜鼓文化传统区域,即以楚雄万

坝为代表的滇中传统,以祥云大波那代表的洱海地区传统, 以江川李家山为代表的滇池传统,由此在楚雄、洱海、滇池之间形成了一条东西走向的铜鼓起源及传播路线。其中,楚雄、滇池既位于这条铜鼓起源及传播路线上, 又位于南丝古道上,如此一来南丝古道便与滇中地区的铜鼓起源及传播路线连接起来了。铜鼓的发源地在云南,但历年来在川西南“叙南六属”却出土了众多的铜 鼓,如宜宾地区曾出土铜鼓 300多面,是全国出土铜鼓最多的地方之一。正是由于南

丝古道的存在, 发源于云南的铜鼓才有可能沿南丝古道向川西南地区流传。

(二)铜鼓沿南丝古道传播,除继承外,更有发展 我国各地出土的古代

铜鼓,其器型、纹饰、重 量、大小、铸造工艺各有不同,说明他们不是简单的继承和照搬,而是与本地的风土人情相融合,形成了具有独自特色的、代表本民族风格的新产品,是一种继承之 上的发展和再创造。云南的万家坝型铜鼓为早期的原始鼓型, 出现的时间大约在春秋中期至战国前期。 川西南地区分布的铜鼓晚于云南,由云南万家坝型铜鼓演变而来。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 流传到四川南部宜宾地区的铜鼓已不再是原始鼓型,而发展成为冷水冲型、遵义型和麻江型等三种类型,其中以麻江型铜鼓为主。

上述三种类型铜鼓在宜宾、 泸州现藏铜鼓中均有发现。宜宾 I 型鼓:属于

冷水冲型铜鼓,时间年代推定为两汉至六朝之时。此型鼓器型特点是厚重古雅,鼓面小于眮,鼓面饰四蛙,鼓身三段比差较大,界线分明。兴文县 2、3 号鼓,宜宾县 1、2 号鼓,泸州市 5 号鼓,珙县 1号鼓均属此型,共六具。就铜鼓器型而言,它与云南万家坝型鼓相较有不解之缘,是一脉相承的,有众多相似之处:鼓身分三段,面小于眮,眮鼓突,眮腰间收势 甚急,足多侈,有四耳,界线分明。 宜宾 II 型鼓:属于遵义型鼓,时间年代推定为隋唐至两宋之时。仅兴文县 1 号鼓属之。此型鼓与 I 型鼓比较,具有器形变小、面径增长、眮腰收势变缓、鼓面基本无蛙的特点。宜宾 III 型鼓:属于麻江型鼓,时间年代推定为宋至明、清之时。宜宾县 3 号鼓,泸州市 1、2、3、4 号鼓,珙县 2 号鼓均属

此型,共六具。器形矮扁,面略小于眮,腰足间凸棱上升,因而鼓身三段不明显,四个小扁耳位置也上升至眮的上部。

宜宾铜鼓除继承万家坝型铜鼓几 种简单的太阳纹、云雷纹、圆圈纹、菱形纲纹、爬虫纹纹饰外,更多呈现出迥然不同的风格。如冷水冲型铜鼓,纹饰开始由变形羽人纹变为斿旗纹, 这正好与遵义型铜鼓的纹饰有相同之处。遵义型铜鼓的纹饰新出现了乳钉;麻江型铜鼓纹饰则以斿旗纹为主纹母题。就铜鼓纹饰而言,以宜宾铜鼓为代表的四川型鼓 使用的“斿旗纹”等不为云南型鼓所饰用,而云南型鼓出现的羽人舞蹈、祭祀、航行、竞渡等纹饰也终不为四川型鼓所饰用。铜鼓不仅作为乐器, 而且更重要的是作为祭祀使用的神器。 它的这一主要社会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铜鼓类型的演变,加速了铜鼓的传播,延续了铜鼓的使用时间。随着民族文化的交融渗透,民族成分的消长分合,在多种 历史原因的促使下, 必然会导致一些民族丧失某些传统习俗,接受一些新的文化因素,从而使得云南铜鼓在川西南地区传播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根据文献记载和地方志资料, 在我国古代各类型铜鼓中,麻江型铜鼓是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使用民族众多、年代最晚的一类。它的分布范围东起湘西,西到云南,南达海南岛,北抵四川。 在越南等国家、东南亚地区也有不少此型铜鼓。它经历了宋、元、明、清各朝,直到近现代的南方一些民族中,都还在广泛地使用此型铜鼓。例如:壮族、布依族、 水族、侗族、黎族、苗族、瑶族、彝族、白族、土家族、乞老族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祭祀、婚姻、丧葬、喜庆节日等仪式中大都保留着使用铜鼓的习俗,或单独敲 击,或作歌舞伴奏。麻江型铜鼓在这些少数民族中使用不衰。

(三)铜鼓的传播与发展促进了南丝古道区域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繁荣

1.公元 794 年,唐王派遣袁滋一行赴云南南诏(大理)册封南诏国王异牟寻为云南王。此事在唐代《蛮书》中曾有记载, 异牟寻叫从长安带回的两位老乐工给袁滋一行演奏了唐代燕乐以表示亲善。 唐代袁滋出行云南一事, 促进了唐王朝与南诏国各民族间文化艺术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汉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的了解,表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亲密无间、和睦相处的关系。 2.东 汉时期,内地开始出现立碑撰文的风气。沿着南丝古道,立碑撰文的汉族习俗也逐渐传到了云南。时至今日,在云南都还可以看到很多重要的碑刻,如位于云南昭通 城南的东汉孟孝琚碑, 位于云南曲靖陆良的东晋爨龙骧刻石、刘宋时期爨龙颜碑,位于云南曲靖扬旗田的东晋爨宝子碑。 这些碑刻的发现地都在南丝古道上。

四、南丝古道的文化走廊作用

(一)川西南铜鼓与中原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川西南铜鼓形制多样,纹饰复 杂,表现了中国南方古代民族的独特艺术风格。 麻江型铜鼓是川西南古代民族创造的光辉文化中的精美艺术品。 铜鼓纹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铸造、 使用铜鼓民族对自然界和社会关系的看法,是其思想观念和生活习俗的表现。在麻江型铜鼓的纹饰上,鼓面主晕除斿旗纹外,主要花纹多为道教文化或与汉文化有关 的题材,有符箓、家禽、斿旗、龙、鱼等纹样,还出现了汉字铭文。如十二生肖、八卦、“福寿”铭文、缠枝花草等,纹饰大都取材于汉文化 。因此, 通过深入研究铜鼓纹饰的艺术特色及其所反映社会内容, 对于揭示川西南各民族间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铜鼓的演变与南方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互相联系 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民族衰亡了,又有一 些新民族产生了,这是各民族间长期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同化、相互融合的结果。

篇四:《铜鼓石的传说》{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铜鼓石的传说

铜鼓打不响,金鸡飞上天。民间流传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千百年来,铜鼓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金鸡飞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由于铜鼓土地肥沃,这里的人民丰衣足食,过着幸福的生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也不知是哪一年,备兵使者晋人延论来到这里,看到县城东郊有一块巨石,大约八米高,呈圆柱形,就像一面铜鼓。就提笔写下了铜鼓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每一个字大约有一尺多高。相传,铜鼓县名便由此而来。

很多年以后,一个叫许旌阳的人,手执宝剑追杀一条孽龙。他路过铜鼓石,听见石中有响声,以为孽龙藏在里面,就拔出宝剑,向巨石用力劈去。顿时,铜鼓石从中间裂开一条一尺多宽的缝。没发现孽龙,倒飞出了两只金鸡。据说,从此以后,铜鼓人民的生活慢慢地越来越贫困了。其实,这只是传说,真正使铜鼓人民走向贫困的是自然灾害与战乱,特别是日军的侵略和历代的内战,使铜鼓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明末隆庆年间,邓子龙将军领兵路过铜鼓石,看见巨石中间的裂缝犹如刀劈斧削,便挥笔写下了笔力遒劲的试剑二字,每个字大约有一米多高。铜鼓石从此又称为试剑石。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勤劳智慧的铜鼓人民依托大山的优势,开工厂,办企业,搞旅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又传说是金鸡飞回来了。 铜鼓石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铜鼓的兴衰荣辱。虽然石顶长满了杂草,石壁布满了青苔,但那几个朱红的大字依然清晰可见,它成了铜鼓的象征。

篇五:《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广西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学习报告

题 目:关于广西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研究时间:2011年3月至2011年7月

年级班级:2009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物理学1班

关于广西铜鼓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内容摘要] 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继承与保护好铜鼓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广西民族博物馆铜鼓文化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广西对铜鼓文化的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开发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更有效地开发和保护广西铜鼓文化,我们必须进行思考。

[关键词]广西;铜鼓文化;考察;研究

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和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华夏民族几千年的祖祖辈辈努力而沉淀下来的文化饱受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越来越明显,而铜鼓文化这个能代表我们广西的非物质文化受到的各类冲击和影响尤为明显,据悉,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种文化符号,千年铜鼓文化正面临着失传危险。我们又该如何看待外来文化对我们铜鼓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呢?我们要包容的同时也应该保护和传承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文化,让我们的铜鼓文化源远的同时也流长。 为了响应国家保护我区铜鼓文化的号召,也为了让大家更多的了解铜鼓文化,进而接受它,并喜欢上它,让铜

鼓文化能长久地保存下去,2011年4

月16日,我们实践学习小组到广西民

族博物馆进行了铜鼓文化的实地考{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察。铜鼓陈列馆在广西博物馆的二楼,{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我们跟着导游的解说了解了铜鼓文化

的不少知识。

一、穿越时空的鼓声,追寻铜鼓文化的发展历程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少数民族地区的铜鼓,是一种青铜礼乐打击乐器,是我国艺术宝库中之瑰宝。铜鼓约在春秋晚期出现(萌芽时期),而公元前五世纪至公元前一世

纪,即战国初期至东汉初期,是铜鼓的发展成熟期,铜鼓文化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盛行铜鼓,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广西的铜鼓,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世纪。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

在长达二千多年漫长民族铸造和使用铜鼓

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

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的铜鼓文化,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

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

貌和心理素质,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铜鼓是一种打击乐器,但它不仅是统治权力的象征,还可充当祭祀用具,更是一种娱乐用具。它与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传统观念密切相关,是中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铜鼓派何用途,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江西铜鼓习俗作文}.

在参观广西博物馆时,我们还特地在那里观看了铜鼓舞视频,让我们感触颇深。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继承与保护好我们的铜鼓文化就显得意义重大。

二、广西铜鼓文化的保护传承现状

在世界多级化、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面对各种文化互相交织、相互激荡的局面下,据我们查看资料和调查发现铜鼓文化存在如下现状:

(一)广西对铜鼓文化的保护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普查建档,推进铜鼓文化保护工程建设

2003 年初,国家文化部启动“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 ”,广西区文化

厅制定“ 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保护”工作方案,普查情况,积极申报保护项目。2003年底,“广西红水河流域铜鼓艺术”项目被批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 10 个试点项目之一。 2006 年,桂西北红水河流域壮族“铜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铜鼓习俗”被列为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桂西北东兰县因铜鼓文化保持完好而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10年,桂西北壮族铜鼓铸造技艺被列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同时,桂西北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广西第一批自治区级文化生态保护区,保护区以保护桂西北铜鼓文化为核心,拟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村35 个。

2、开发宣传,提高铜鼓文化知名度和影响力

一是建设铜鼓文化展示场馆区所。广西民族博物馆为铜鼓文化专门成立了一个展厅,为铜鼓文化的宣传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二是开发专题节庆旅游。铜鼓山歌艺术节为广西著名“三节”之一,开展铜鼓文化旅游节对发展壮族铜鼓习俗等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三是将铜鼓文化与其它旅游资源组合开发。如在白裤瑶民俗文化旅游节、瑶族祝著节和壮族蚂拐节中,打铜鼓、跳铜鼓舞等都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又如2008 年法国巴黎多彩中华、民族文化月,2010年北京“广西河池刘三姐故乡”世界长寿之乡文化周, 2010年上海世博会广西活动周等活动,都有广西铜鼓文化的精彩展示。四是铜鼓文化商品开发取得一定成效。2010 年6月,桂西北选送壮乡铜鼓系列产品参加中国旅游商品大赛,在来自全国1800多件作品中列第54 名,荣获铜奖 。

3、研究传习,重视铜鼓文化传承。近年来,南丹“白裤瑶生态博物馆”组织附近村寨年轻人参加铜鼓文化培训,采访老人记录铜鼓文化传说和历史,录制铜鼓鼓点及舞蹈,实施铜鼓文化记忆工程,现有多所小学设立铜鼓艺术传习

班,拟建立多个铜鼓艺术传习馆所。

(二)开发中保护传承不力的问题仍然存在。

1、部分铜鼓外流。随旅游开发不断深入,铜鼓的知名度和“身价”不断提高。在物质利益诱惑下,一些人利欲熏心,变卖祖传铜鼓甚至铤而走险入室盗窃转而倒卖,导致桂西北铜鼓数量有所减少。

2、一些铜鼓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旅游活动中,铜鼓的使用频率很高,老鼓历经千敲万击,难免出现凹陷甚至裂缝,受损严重。据调查发现现存的很多铜鼓铜鼓有不同程度破损,严重破损完全不能使用也有不少,由于铜鼓铸造技术早已失传,一面面老鼓先后功成身退 ,却盼不到新鼓担纲重任 ,有人感叹:长此以往,数十年之后,铜鼓将在民间消失,与之相关的风俗文化也灰飞烟灭 。

3、铜鼓文化商品化、庸俗化现象令人担忧。 比如,为了招徕游客,有些景区不管本地有无文化底蕴,硬打“铜鼓”牌,在景区里乱摆一个铜鼓了事;有些景点则为了集中展示 ,对铜鼓文化随意浓缩改编,甚至移花接木,使其原生态受到破坏,等等。

4、铜鼓文化传承面临危机。受到外来思潮冲击和影响,一些年轻人认为自己民族很落后,羞于谈论民族文化,对铜鼓文化了解甚少,漠然视之,更谈不上主动学习,这对铜鼓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

三、有效开发和保护广西铜鼓文化的一些建议

针对铜鼓文化现存情况,我们经各方面的调查与研究,遵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我们认为要保护好铜鼓文化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一)深入普查,摸清家底,提供铜鼓文化保护传承的基本依据

为了保护铜鼓文化的传承,很多地方的普查、申请保护项目等工作取得较

篇六:《铜鼓的大山》

铜鼓的大山

我的家乡铜鼓,是一座闻名的山城。放眼望去,一座座大山连绵起伏,巍峨雄峻。山上树木葱茏。我们这里素有天然氧吧、天然避暑山庄、天然花园的美称。

春天,整个大山生机盎然。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到处开满了樱桃花、梨花,以及各种颜色的杜鹃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白的像雪,粉的像霞,红的似火。引来了蝴蝶翩翩起舞,引来蜜蜂嘤嘤嗡嗡。

夏天,树木郁郁葱葱,林间泉水叮叮咚咚。七月,当许多地方酷热难耐时,我们这里依然凉爽宜人,平均气温才27。2C。若是在林间,小鸟叽叽喳喳,一阵山风吹来,仿佛置身在空调房间里。

秋天,有的树木叶子变红了,有的则枯黄了,也有的仍然那么苍翠,远远望去,斑斑点点,红黄交错,就像是一幅幅彩色的画卷。这时,大山为我们提供了丰硕的特产。我们孩子最喜欢的当然要数野果了,有毛绒绒的猕猴桃,黄澄澄的梨子,红艳艳的柿子,光溜溜的尖栗。最多的要属尖栗了,要是刮了一夜的风,第二天只要扒开树叶,随手一抓就可以抓到一大把。还有满山的竹木,这可都是宝,农民们收割完庄稼,便有计划地把其中的一部分砍下来,有的直接将原木卖到外地,有的则加工成精美的地板、凉席、工艺品,畅销国内外。 冬天,我们这里也偶尔会下雪。整个山野被大雪覆盖,银妆素裹,美不胜收。天气晴朗的日子,来到林间,踩着满地的落叶,咯吱咯吱,别有一翻韵味。这时竹林又为人们捧出了鲜嫩的冬笋。

家乡的大山啊,你一年四季各有独特的美。你不仅给了我们清新的空气,甘甜的泉水,还给了我们春天的希望,秋天的收获。你养育了世世代代勤劳的铜鼓人民。家乡的青山绿水啊,你为铜鼓人民捧出了的是一座座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