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积食分为什么区别

时间:2021-10-27 04:30:10 节日作文

篇一:《中医说的积食到底是什么-罗大伦》

中医说的积食到底是什么?

前两天,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她的孩子发烧,已经好多天了,美国的医生检查,说内脏没有什么问题,可就是高烧不退,美国的医生开了退烧药,可是只能降温几个小时,然后就还是高烧,再问医生,医生也无奈,最后她没有办法,给我打了电话。

我问了问美国当地的天气,觉得应该不是天气的问题,于是又问:小朋友在发烧之前,什么东西吃多了吗?这位朋友回想以后回答:确实几个华人家庭出去聚餐,孩子吃了很多东西。

于是,我分析这可能是食积导致的,于是问她之给孩子吃了什么药,她说在西药无效以后,给孩子去药店买了中成药柴胡桂枝颗粒什么的。于是,我告诉她这个药可以继续吃,同时,嘱咐她只需要多买焦三仙各六克、炒鸡内金六克,给孩子熬水喝。

结果,第二天晚上,我收到邮件,她说“中医真神奇啊!孩子的烧已经退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孩子烧了那么多天,用点消食导滞的就退烧了呢?

原来,这就是积食为患。

那么,什么是积食呢?

这需要先给大家讲一下脾。这个脾到底是什么东西呢?实际上,中医的脾跟西医的脾不是一回事,西医的脾是什么东西呢?西医的脾是免疫系统的一个器官。参与生产淋巴细胞,西医的脾切除没问题。这人车祸

导致脾破裂,脾直接切掉,没事,活得好好的。中医的脾可不行了,这两个为什么不一样呢?西方的医学进到中国来的时候呢,他的spleen应该完全起一个其他的名词,叫“斯普林”什么的就可以了。但是不知道谁,一下把中医的脾就给安到这上头去了。中医的脾是有自己的概念的,后世就把这spleen也叫脾了,这两个脾就混了,我刚学中医的时候也学得乱得很,这需要大家一点点理解,实际上,中医的脾包括西医的脾和胰两个脏器,但是其功能还远远大于此。它还包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还负责生血,还负责统血,还负责统水等等。

其中,一个重要的职责:中医的脾是负责运化食物的。

什么是运化食物呢?就是把这些水谷精微吸收并向全身输送。这种输送有两个方面。

运化,运和化不是一回事儿

什么是运化呢?

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什么呢?胃是管受纳的,我们吃进东西,胃负责接受,胃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了,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把食物给分解了,不再是一块一块豆腐,不再是一棵一棵青菜,而是成为糜状的东西了。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干嘛呢?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法儿直接吸收,但是我

们的脾可以把它给“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所以大家看到了,我们平常所说的“消化”这个词其实是包含着两个含义,不一样,“消”是磨啊,是拆分啊,物质还是原来那个;“化”就是把它变成能够吸收的东西了,给它化成这个什么样的东西呢?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这叫运化的运,像灌溉一样,将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所以《黄帝内经》里说:“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说这个脾为孤脏。它在中央的位置,它能够灌溉四方,能够像灌溉大地的那种沟渠一样,去灌溉我们四肢百骸。所以,这是脾的运化。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这句话就说明了脾的重要性,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

关于孩子的脾胃,有一个问题容易出现,就是小孩特别容易积食,这是小孩的特点,特别容易积食。我们说不能给孩子吃多了,现在绝大多数孩子的脾胃太弱了,我们给他吃了好多好吃的,堆到里面了,一下就瘀住了。比如说那种奶油蛋糕,很多都是反式脂肪做的,如果大量吃下去,吃完很容易就病,所以总有家长对我说,昨天孩子开生日晚会,然后剩下的一半蛋糕她的孩子都给吃了,然后今天就开始哮喘了。

所以,积食的孩子特别多。那么什么是积食呢?积食就是孩子对某些特定的食物,突然摄入过多了,超过了脾胃的运化能力,结果导致脾胃功能减弱。这就是积食了。我经常说,孩子像金鱼一样,看到喜欢吃的东西,就会无休止地吃下去,此时需要父母担起阻拦的责任,这是保护孩子。可是,有的父母觉得我爱孩子,就是要把他最喜欢吃的东西提供给他们,让孩子吃个够,结果,这样反而伤害到了孩子。

我举个例子来形容什么是积食,如果我们把电脑里面的文件都打开,我们同时打开几个没有问题,当我们让一千多个程序同时运转的时候,电脑就会死机了,这种死机就和积食一样。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多样的,适量的,没有问题。当我们吃同一种东西,吃得非常多的时候,超出了我们脾的运化能力,结果就导致脾的“死机”了,这就是积食,也叫食积。 积食也会大致有分类,有的孩子一点东西都不想吃,没有胃口,这往往是积在胃部更多,因为胃不能受纳了;有的孩子却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这往往积在脾更多,脾无力运化了,身体没有营养,于是发出求助信息,报告司令部说需要吃更多的东西,这样司令部发出指令,要吃跟多的东西,于是孩子就开始猛吃,可是吃得越多脾越无力运化,最后就都泻出去了。

积食还会分出寒热来,如果孩子的身体偏于阴虚,那么积食以后,积滞容易化热,导致湿热积滞为患;如果孩子素体阳虚,则积食很容易伤到脾阳,导致孩子的阳气不足,形寒肢冷,这样的情况一般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发育。{中医积食分为什么区别}.

积食还分有形的和无形的。有的是积滞的食物还在,这往往是刚刚吃的,是急症,比如孩子吃喜欢吃的奶油蛋糕吃多了,吃了半个,第二天发烧感冒了,此时是有形的积食还在,这是有形的,此时只需要把积滞清掉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无形的,这往往是慢性的,就是吃某种食物过多,伤害到脾胃的运化功能了,此时可能具体的食物有可能不多了,这叫脾虚夹积,还有点有形的物质,还有的时候是积滞的食物早已不在了,但是脾胃却依然无法正常运行,这种孩子正气不足,往往容易导致反复外感,这种情况就是“无形之积”了。如果不及时调理,会逐渐变成“疳积”,所谓“疳积”就是因为喂养不当或者久病导致的严重的营养障碍。

有的家长问我:为什么自己给孩子每顿饭都喝粥了,什么都不敢吃,可孩子还是积食呢?原因就是这样的,这是那种无形的积食,其实是孩子的脾胃被某种食品给拖累的功能异常了,至今未能恢复。

那么积食有哪些表现呢?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开始变厚,有的是全部变厚,有的是只在舌体中间,出现一个硬币一样的变厚的圆圈,这都显示孩子可能出现积食了。

同时,孩子的嘴里开始有味了,有的家长会敏感地闻到孩子口中的异味,这就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口中异味,有的孩子还会嗳气,反出酸腐的味道,严重的还会呕吐。这就是有积食了。

有的孩子,还会出现大便的味道特别臭的情况,会有酸腐的味道,古人形容“臭如败卵”,这也是症状之一。

篇二:《中医教你认清小儿积食》

中医教你认清小儿积食

【第一、从食欲看】

1、孩子食欲很差:有的孩子没有胃口,一点东西都不想吃,中医讲“伤食者,必恶食:内有所积,外必有所恶”,这往往是食物积在胃部,胃不能受纳了。此时往往处于积滞的初期,往往不需要用药,饿两顿,空空肚子就好了,医圣张仲景把这种方法称为“损谷”,他说这类病人“损谷自愈",损谷就是少吃东西的意思,可惜现在的家长能做到的太少了。

2 、孩子食欲超强,特别能吃,可是还是很瘦:中医讲“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经常食用高热量的食物,导致积滞的时间长了化热,不仅有食积而且多伴有胃热,所以就“善饥”饿得特别快,但是孩子本来就“脾常不足”,就是说脾脏的运化功能本来就弱,再加上积滞在脾胃,脾脏又无力运化,身体吸收不到营养,最终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越吃越积,越积越吃,直到积热达到一定程度,或突发高烧,或扁桃体化脓。这类小孩往往比较容易上呼吸道感染,而家长往往也认为是孩子抵抗力低,乱用补药希望能提高孩子的免疫力,结果可想而知。

3、孩子食欲很旺盛,经常吵着饿,可是吃一点就饱了而且胃胀不消化:中医大家叶天士认为“脾胃阴虚则饥而不欲饮食”,也就是说如果病人的得了脾胃阴虚病,就会出现饥饿但却不想吃东西的情况,可是由于孩子本来对饥饱在大脑中就没有什么概念,饿了或者有好吃的就要吃,就会出现吃了不消化的情况。这类孩子往往由于积食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比较长,用药不当,伤了脾胃的阴液,造成旧积未除,反而伤了正气。而此时家长医生往往也以为孩子的积食已经好转,从没食欲到食欲超强,这不是好转吗?可是仔细观察观察是不是有点不负责任呢?

【第二看舌苔】

(今天上午中心接诊的一个宝宝的舌苔照片,发烧、反复积食、大便干燥、双眼麦粒肿、咽喉发炎)

这个很简单,很多家长也都知道,积食的孩子舌苔中间会变的很厚(尤其是舌头的中间和后边)——有的甚至会全部变厚,有的孩子只在舌头中间出现一个硬币样的黄苔而周围没有舌苔,这种情况虽然也有积食但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脾胃阴伤。

【第三从孩子嘴里的气味来看】积食的孩子通常口腔会有异味,这是因为胃气不降导致的,敏感的家长也许会发现。

【第四看睡姿】积食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往往喜欢趴着睡,而且多伴有夜里睡觉不踏实的情况。

【第五看手掌心温度】积食的孩子,往往容易手心发热,甚至出汗,而手背不热,细心的家长也会发现。这种孩子往往不是单纯的积食,通常还伴有胃热。

【第六看眼袋】眼袋一般都出现在成人的脸上,可是笔者近年来发现很多小孩子也开始有了眼袋。尤其是平时喜欢吃肉食的孩子,食肉过量导致肉积日久,往往下眼袋大,而且有暗红色。此类小孩往往积滞日久已经伤了脾胃阴液了,此时治疗应该在消食的同时兼养脾胃正气。当然了,孩子积食通常还伴有其他临床症状,比如腹胀,嗳气,严重的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还有的孩子会出现便秘,或者大便味道特别臭,甚至有酸腐味,这些情况家长都应该注意。 其实还有两种诊断孩子积食的方法:三关指纹诊断法和脉诊,当然了这个比较专业,不容易掌握,大家知道有这种方法即可。

中医教你如何防治积食

(一)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首先孩子应该保持一种节食状态

中国有一句古话:“要想小儿安,常带三分饥和寒”,《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别看好的东西吃起来痛快,但可能吃完后就会得病。

在中国的历史上,好像就是最近几年才吃饱过。我们的机体本来是与吃不饱的状态相适应的,

突然一下子进入饱食状态,身体就适应不过来。我们不要学习欧美人,他们的孩子吃的很多,但是运动量也很大,可以把体内多余的营养消耗掉,每个人看起来身体都非常强壮。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很好,你看他们年龄大了以后,身上好多都是肥肉,最后心脑血管的发病率特别高。所以人类应该保持一种节食状态,我们一定要把这个观念教给孩子。

(二)内外兼治,快速调理好孩子的积食{中医积食分为什么区别}.

孩子刚刚出现积食,可以自己用以下方子来调理:

(1)饮食调理

1. 焦米汤:大米炒焦黄后煮稀饭,水多些,米煮熟,主要喝汤。一天3次,一次30-60毫升。炒大米方法: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焦米汤主要针对积食腹泻情况,焦米有燥性,如果积食便秘或大便干则不合适。

2. 炒鸡内金粉煮水或熬粥时加。鸡内金就是鸡胗内壁凉干,炒焦黄后弄成粉即可用。

3. 焦三仙、炒鸡内金各6克熬水给孩子喝。(焦三仙是焦山楂/焦麦芽/焦神曲这三仙。其中,焦山楂是去肉食之积的,焦麦芽和焦神曲是清谷面之积的,炒鸡内金有化瘀消积的作用,对促进孩子脾胃功能比较好。一般两三次,孩子的积食马上就会消失。)

(2)小儿推拿调理

小儿推拿调理积食显奇效;针对积食可选择清胃、清大肠、板门穴、运八卦、摩腹、捏脊等穴(具体配穴根据小儿情况辨证选择)进行系统调理。

小儿脾胃问题还可以揉脚的脾经,即图中几个点的连线整条线,每天5-10分钟,还有足底的脾胃反射区,脾胃有问题的揉起会觉得偏硬,小孩可能会说痛。

关于适不适合经常吃山楂来消积?中医观点是:有积则吃,无积则不可用,适可而止。小儿属稚阴稚阳之体,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有“脾常不足”之说,也就是说小孩的的脾胃本来就比成年人的虚弱,此其一也。其二,众说周知山楂味道是酸的,而中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里面讲“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也就是说过于吃酸的东西,人的脾胃之气就会慢慢被消耗甚至绝亡,这也是不建议小孩子常吃山楂的原因所在。

(三)万物从土生,多带孩子接地气

人是要接地气的。我们中国人把土看得无比重要,认为土“厚德载物”,这是土德。我们讲五行,东方配土,南方配火,西方配金,北方配水,中央配土,把土放在中央,可见土是多么重要。土跟人到底有密切的关系,中医也解释不清楚。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所吃的粮食都是从土地里面生长出来的,孩子跟土多接触确实是有好处的。

经常接触泥土,泥土可能就会给我们传达一些信息,比如身体会接触到一些微生物,然后就会形成一种识别屏障和防御系统,而这正是我们身体所需要的,对我们的免疫系统是有好处的/而西医的脾就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也包括在中医的脾的概念里,脾属土,所以接触泥土对中医的脾也是有好处的。孩子天天待在城里是不行的,要带他去郊区,到农场上去玩土,玩沙子,去接触大地一定要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长,这对孩子健康很重。

篇三:《伤食积食的九种中医疗法》

伤食积食的九种中医疗法

伤食也叫积食,吃的过多过饱,食物在胃中不易消化,引起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没有精神的一系列反映。

吃谷类太多:

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吃肉太多:

引起食欲不振,腹部胀痛,呃逆想吐。可用山楂肉90克,炒焦后研成细末,每次15克,用温开水送服,每日两次。吃牛肉引发不适,可用干稻草一把,煎成浓汤趁热饮服。食狗肉、羊肉太多引起不适,可用山楂14颗、杏仁24粒煎成浓汤服用。

吃面食过多:

导致厌食,腹部胀痛,可用神曲30克、炒萝卜籽10克、麦芽10克,水煎服,一天一次,分三次服完。

吃谷类太多:

引起食欲减退,可取米饭锅巴(小米、粳米、糯米均可)适量,烧焦研末,用温开水送服,每次5克,日服三次。还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或用白萝卜捣烂取汁服用。

吃元宵太多:

可用炒麦芽30克,水煎服。

吃鸡蛋太多:

可用神曲30克泡水喝,或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

吃生冷瓜果多:

可用丁香1.5克、神曲15克,泡水代茶饮。

吃鱼太多:

引发不适,可用红曲15克,水煎服。 饮酒过多:

可用白萝卜500克,洗净捣烂取汁,然后在白萝卜汁中加适量的白糖和醋服之。

篇四:《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你好名老中医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你好名老中医堂)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积食?

1、口气臭秽

如果感觉孩子口中味道最近变得非常大,则比较有可能是积食。情况严重的孩子还有呕吐的情况,吐出的都是酸臭的未消化食物。这种情况,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2、大便比较臭

古人说“臭如败卵”,也就是说,大便有腐败的臭鸡蛋的味道,这种情况也要考虑积食的可能。

3、大便的频次、质量改变{中医积食分为什么区别}.

有积食的孩子,大便的频次会改变,会次数更多,但是每次粘腻不爽,味道很臭,甚至会腹泻。而大便的臭味,在开始几天会比较严重,然后会慢慢变得清稀,味道变成淡淡的腥臭。这种孩子还会肚子胀满,不断咕咕作响,如同有气在串,同时会不断排气放屁,味道也会比较大。

4、舌苔会变厚

这种情况是非常典型的,就在舌体的中间部分,有硬币大的一块厚舌苔,也有的是整个舌头的舌苔变厚变腻,此时,则要高度怀疑是否积食了。

很多家长会问:该怎么观察舌苔呢?其实,最好在动态的过程中观察舌苔,比如家长可以经常看孩子的舌苔,对孩子平时的状态就有一个了解,可是最近几天发现孩子的舌苔突然比平时厚了,这种变化就非常有诊断意义了,而且这种观察医生是看不到的,家长更有优势。

5、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中医积食分为什么区别}.

有的孩子积食,食物积滞化热,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嘴唇这几天突然变得很红,像涂了口红,此时要怀疑积食化热了。而这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唇色的变化,最有意义,这种变化也只有家长才能观察到。

6、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

孩子积食后脸容易出现发红的情况,这种发红,往往是比较凝聚的一块,往往是在右侧的颧骨部,有的家长会觉得是孩子自己挠的,其实这往往是积食导致的问题。

中医认为人的脸对应身体整体,左侧主升,右侧主降,如果肺胃不降,则右侧容易出现问题,其实孩子为什么会挠这里?也很可能是这里感觉不舒服,但是即使不挠,这里也会出现颜色上的差异。

7、食欲紊乱

孩子刚开始积食,往往是吃不下食物,胃口不佳。但是如果积食时间长了,胃中有热,则可能会总觉得肚子饿,但是吃完了肚子又胀,很快又会泻出去。

8、晚上睡觉不踏实

积食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翻来滚去,身体扭来扭去,比较小的孩子,在睡觉的时候还哭闹,这就是中医所讲的“胃不和则卧不安”。

9、感冒后容易咽喉肿痛

吃肉多导致积食的孩子,只要感冒,立刻会引起咽喉部的感染,各种扁桃体肿痛。 这是中焦阻滞,肺胃不降,郁热在上焦的缘故。

10、饭后肚子胀痛、腹泻

积食的孩子,吃饭后会肚子胀满、不消化,然后会喊肚子痛,而这种腹痛泻后会轻松些,然后过一会儿,再痛,再泻,如此反复。

篇五:《积食》

现在食物太丰富,家长都生怕小孩长不胖,喂养非常成问题,导致小孩生病很多是积食造成的。积食时可能鼻涕、鼻塞、咳嗽、发烧,严重的嗓子发炎、咽喉发炎,与感冒症状差不多,西医诊断可能是毛性支气管炎(毛支炎)或支气管炎。不管症状如何,只要判断有积食就按积食处理。比如咳嗽或发烧,如果是积食,按受寒咳嗽或受寒发烧处理是无效的,即使暂时有效也会反复。

一、积食的判断:

1. 小儿口气臭(可能是酸臭或腐臭等),必定是积食

2. 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必定有积食

3. 如果发烧是不是手心手背、肚子后背温差很大(嘴唇碰来检查),如果肚子很烫背不烫、并且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则必定积食

4. 想想是不是吃东西后引起,比如是否吃太多,是否呕吐过

5. 大便是否不正常(不顺畅或拉稀,但都偏臭);或刚开始拉稀臭,拉几天就不臭了;或放屁特别臭;积食大便颜色不正常,一般偏深如黑色

6. 积食几天后舌苔会偏厚,逐渐变黄腻;舌苔黄厚一般就是已经积食至少几天了;舌苔白厚腻或黄厚腻也必定是有积食

7. 有没出现脸蛋发红,一边(一般是右边)偏烫;可能还有手心脚心偏烫

8.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

9. 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这头翻那头,哭闹(积食必然会睡觉不安,所谓胃不和卧不安),还有磨牙的

10. 严重的嗓子、扁桃体、咽喉发炎,一般开始都是发红,有化脓了变白

11. 喊肚子痛,大便后就不痛了,可能还要痛 程度不同病程不同表现不同,不是所有这些症状都有,只有前3条有一条就能判断是积食。如果有感冒症状,并排除积食,则按感冒处理。另外屁臭也是消化问题,可怀疑积食。

二、积食案例

小儿确认积食比较简单

案例1:10个半月的孩子吃了3天棒子骨浓汤煮饭,不拉发展为拉稀,咳嗽有痰,喉咙咳的发红了;喉咙发红发炎;没有口臭;稀便很臭

案例2:孩子又发烧了,可两个医生都说是嗓子发炎引起的,我还专门让看了肚子,他们都说没事,我说孩子这几天大便特臭还有屁,他们说只要每天都大便肠胃问题就不大,可我现在发现孩子又是左脸凉右脸烫(评:西医一般不懂积食,跟他们说积食是对牛弹琴,积食不用找西医,就像弹琴不用找牛来听)

案例3:9个月小孩拉肚子5天。妈妈说开始拉肚的前一天给他吃了三个大虾,几块鱼,结果隔一天就开始拉肚子了,而且有口臭

案例4:我儿子3岁了,昨晚发烧39度,后服退烧药,推手降下来,今中午又烧38.2,前天吃面包,喝牛奶,又吃两根香蕉,晚没吃饭,这两天大便偏稀,吃饭不好,今天没大便,手心肚子热,晚上脸蛋红,磨牙,乱翻 案例5:我女儿从上周开始有感冒症状,流鼻涕,轻微咳嗽,吃感冒颗粒好一些后,吃了一瓶酸奶当晚便低烧咳嗽,医生开小儿氨酚烷胺,红霉素,枇杷止咳颗粒后基本好转,但周日外出吃饭吃四五个虾,昨晚又高烧咳嗽。她口臭明显,感冒期间三天没拉粑粑,昨天拉了,但不是黑粑粑,舌苔厚,咳嗽声里感觉有痰。(评:前一次当感冒治估计也是误治,这种治疗后脾胃很难恢复,所以很快就要又生病)

三、积食的处理

1、中成药: 如果要开始发烧、或已经开始发烧、或干咳严重、或舌苔已经厚黄腻,则必须用汉森四磨汤口服液,等拉出量多或黑臭便、发烧咳嗽症状好转、舌苔好转后才改用下文的处理,否则病程不容易控制。用量照说明书。 积滞严重时,如果买不到四磨汤口服液,可以去找“健儿药丸”(原名 郑

州肥儿丸)替代,主要成分巴豆霜、郁金、苦杏仁(炒)、雄黄、使君子仁、甘草、蜂等。这药药性比四磨汤还强,用了大便通了就停。 如果咳嗽等症状比较轻,无发烧,可以用保和丸,用量照大人用量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保和丸直接吃最好,有些小孩不吃保和丸水丸或太小的吃不了,可以取约12克,煮水20分钟得150毫升后喝,可以加红糖。一天3次,一次50毫升。 或者用太极保和颗粒。一般大药房都有,比如德仁堂。1岁左右小儿用成人用量三分之一,一包泡90毫升,一次30毫升,一天3次;2、3岁左右用成人用量一半,一包泡80毫升,一次40毫升,一天3次。 还有保和口服液,成分与保和丸以及保和颗粒一样的,也可以。 如果只是知道吃多了些,大便有些不正常,舌苔稍微厚,可以吃同仁堂大山楂丸调理,用量大约1岁左右一天一丸分两次,两三岁一天2丸分两次。 大山楂颗粒的成分:山楂、六神曲(麸炒)、麦芽(炒),与大山楂丸一样,买不到大山楂丸,或小孩太太小不能吃丸药时也可以用大山楂颗粒。 如果保和丸或保和颗粒确实买不到,也可买成分为“黄芪 白术 陈皮 麦冬 黄芩 炒山楂 炒莱菔子”的健儿消食口服液,品牌任意。如果排便有困难,也很适合用这个。 同仁堂的小儿化食丸也可以处理积食,与保和丸或颗粒比较接近些,只是成分比较复杂,实在买不到其它的可以用这个。成分:六神曲(炒焦) 焦山楂 焦麦芽 焦槟榔 醋莪术 三棱(制) 牵牛子(炒焦) 大黄。买不到四磨汤也可用这个替代。 重要注意事项! 以上所列的保和丸、大山楂丸等都是消食导滞药,不是健脾药,不可一直吃很久,小儿病辨证对了一般用药两三天症状就会得到改善(包括大便好转等),如果无改善说明不对症应停药。脾胃虚弱、经常反复积食、经常腹泻的小儿积食,应慎用消食药物,请咨询中医辨证处理。

2、食疗 积食或消化不良不严重或小孩只有几个月大也可尝试食疗调理。 焦米汤:大米炒焦黄后煮稀饭,水多些,米煮熟,主要喝汤。一天3次,一次

30-60毫升。炒大米方法:大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黄色,闻到焦米香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 炒鸡内金粉煮水或熬粥时加。鸡内金就是鸡胗内壁凉干,炒焦黄后弄成粉即可用。 问:焦米汤没加辅食的可以吃不?答:焦米汤是药,不是辅食。 问:焦米汤是饭前还是饭后喝?答:焦米汤等积食的药都是饭后吃,隔半小时 淡豆豉:用淡豆豉是接近食疗的很温和的积食调理方案,但一定要买到好的淡豆豉才有效。如果积食严重,用淡豆豉可能不容易搞定。 1、2岁左右,用淡豆豉5-20克,病情重用量可大些,煎一小时得100毫升,一天用2-3次。如果没有秤,可以数颗颗,一克大概10颗;或者用等分法,买50克分5份则每份10克。 淡豆豉中药房可以买到,建议同仁堂买。买了自己直接吃下,能吃的才行,吃了就要吐掉的肯定不能用,可能是发霉的。因为很少医生开淡豆豉,所以很久都卖不出去,同仁堂这种流量很大的会更新。淡豆豉黑色、黄色、灰色的都有,颜色差别关系不大。

3、推拿调理 积食处理的过程做以下推拿会有帮助,如果年龄比较小如一岁内症状比较轻不用药只做推拿也可能有效:

1. 如果拉稀很多天大便不臭可以清大肠、清补脾各15分钟(根据年龄适当调整),一天两三次;否则都清大肠、清胃各15分钟,一天两三次

2. 加顺时针揉腹,时间不限,有力道透进去的感觉,就是感觉很用劲,但又不会把小孩按痛。 大肠穴在食指桡侧赤白肉际处。清大肠从指根推向指尖,能清热利湿、促进排便。清补大肠在指尖与指根之间来回推,能调理肠道功能,辨证不清时可以使用。 胃经穴在大鱼际桡侧赤白肉际处。清胃经手腕从推向指根,能清脾胃湿热,和胃降逆,除烦止咳。 清补脾在大拇指侧指尖与 指根之间来回推,能和胃消食、增进食欲。 另外还可用@龙帅江 八卦推:以肚脐为中心,由上、下、左、右、东南、西北、西南、东北向肚脐

各推36下,围绕肚脐顺、逆时针按摩各72圈,手抚孩子肚脐十分钟,孩子就会大便,发烧的会退烧。屡试不爽。受凉腹痛也管用。

四、病后康复 积食处理差不多了,但还可能一直咳嗽,这是正常的,如果咳嗽有痰,都不用担心,这是积食恢复过程必然的排痰过程。 可以搓背帮助排痰。搓背用大人手掌沿脊柱两侧单手上下来回搓,中间脊柱也搓,搓热或搓红即可,时间不定。咳嗽的话肩胛骨也搓,沿着两边肩胛骨下沿左右来回搓。在吃东西至少半小时后,或吃东西以前。可伸入衣服来做,也可隔着薄衣服来做。随便什么姿势都可以,只要能搓到,趴起当然最好。力度自己掌握,以小孩接受为度。 搓后可能咳嗽或短暂咳重,这是好事,尤其痰多更好。小儿不会吐痰,有痰吞了也好。 搓脚可以帮助恢复快些。小儿脾胃问题(比如有睡眠不安,还有就是每次生病好后脾胃都有不正常)的都可做的推拿调理。揉脚的脾经,即图中几个点的连线整条线,每天5-10分钟,两只脚都揉,没有方向。还有足底的脾胃反射区,脾胃有问题的揉起会觉得偏硬,小孩可能会说痛。

五、病期饮食 不管是积食还是感冒,生病时的饮食都要注意:

1、生病时清淡饮食,不吃蛋,少吃肉或最好不吃,晚上睡前不喝牛奶;不吃寒凉食物,比如猕猴桃、梨、香蕉,直接暂停水果最简单。藕也是寒的。螃蟹、虾、无鳞海鱼都是寒的,不吃。

2、感冒或积食时不吃鸡肉,容易发烧,发烧时吃会烧更高。汤圆等糯米制品不吃,不容易消化。出疹时不能吃辛辣的,有湿疹不吃芒果、木瓜,否则更严重。

3、小儿不吃羊肉、牛肉。牛肉如果炖很多个小时几乎成浓汤才可吃。牛肉是高热量高能量的东西,这些东西要消化它也需要消耗人的更多能量。

六、重要误区 每位经常生病的小孩背后,都有一位犯错误的妈妈!一妈妈

篇六:《如何辨别小儿积食》

积食是孩子常见问题的根源!积食就是因为吃的太多、吃的不当,食物停积在脾胃,运化失调引起消化功能紊乱,损失脾胃,而导致小孩突然发烧、咳嗽、流鼻涕、厌食、烦躁等等系列问题孩子积食了,如果早发现,就可以避免孩子后续的发烧、咳嗽等问题,嘉有儿女中医小儿推拿小编告诉妈妈最简单的检查方法:

1.掌握体温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温度,通常是36度8,或者37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一天几次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如果正一天一次,忽然三次,那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拉起肚子来,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了,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

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

看孩子的鼻梁上,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食欲

正每天吃东西很香,忽然食欲不太好,或者不吃,或者挑食。

6.看眼睛

哪两天眼睛没精神,象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7.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哪两天睫毛几根几根的粘在一起了,就是要食积了。

8.看睡眠

如果孩子一般睡眠都很好,这两天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那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9.呕吐症状

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10.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1.口气

孩子这两天忽然口气很重,那也是食积了。

12.腹涨

肚子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涨,那也是食积了。

13.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积食的时候容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

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篇七:《中医鉴别诊断》

鉴别诊断

1、感冒与风温鉴别

2、普通感冒与流行感冒鉴别

3、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鉴别

4、哮证与喘证鉴别

5、实喘与虚喘鉴别

6、胸痹心痛与真心痛鉴别

7、胸痹心痛和胃痛鉴别

9、出血部位与相应脏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