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时间:2021-10-27 02:23:40 节日作文

篇一:《公交纵火案》

杭州纵火案

2014年7月5日下午5点03分,浙江杭州一辆载有80余名乘客车牌号码为浙A·3A853的7路公交车途径东坡路与庆春路交叉口时车内起火燃烧。

事件经过

2014年7日5日16时09分52秒,一名身穿浅色汗衫、深色短脚裤,脚穿平拖鞋的男性嫌疑人随身携带一个深色双肩包从7路公交车灵隐总站上车,在后门照顾专座落坐,将包藏匿于座位下。17时03分06秒,嫌疑人起身,从包中取出并倾倒可燃物,随即用打火机点燃煤油,车厢内迅即着火。{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事件启示

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出行方式,在市民的出行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类似情况如果频繁发生,将严重影响普通百姓出行安全。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发生,亟须全社会协同合作。

类似事件频繁发生,也给我们提供了几点警示: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及其司乘人员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二是在公交车内要配备相应的灭火能力的设施,目前看来,现有随车携带的灭火设备不能扑灭火情;三是社会各界要加强院前急救的知识和能力。

其他公交纵火案例

广州公交纵火案

7月15日晚8时许,广州大道南敦和公交站北往南路段,一辆301公交车突然爆炸起火,已致2人死亡20余人受伤,目前公交车烧剩铁架子,场面混乱。{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6·7厦门公交起火案

2013年06月07日,福建省厦门市一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起火,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2013年06月08日凌晨1点12分,大火已造成47人死亡、34人受伤。为了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厦门快

速公交将正常运行,犯罪嫌疑人陈水总被当场烧死。证据表明,嫌疑人陈水总因厌世泄愤纵火。{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贵阳公交纵火案

2014年2月27日13时许,贵阳市一辆237路公交车发生燃烧事故,造成6人死亡35人受伤。遇难者中2人为四川籍,其他均为贵州籍,最小的遇难者仅4个月。嫌疑犯苏某于28日中午被警方抓获,苏某交代,因怀疑其妻有婚外情而心理失衡、迁怒社会,携带汽油在公交车上点燃。{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武汉公交车自燃

2013年6月18日,武汉一辆808路单层公交车行驶至汉阳麒麟路时,车尾突然冒烟,司机赶紧下车,疏散乘客,用灭火器及时将火情控制住,避免了更大损失。目击者张女士说,上午8点15分许,车尾冒出浓烟,司机发现险情后,于8点20分左右将火扑灭。

篇二:《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公交纵火案的思考》{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2015年国考面试热点:公交纵火案的思考

近期频繁发生的公交纵火案又将社会问题及公共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造成了很多人的心理恐慌。而这类事件背后确实反映了各种各样深层次社会问题,也是公务员面试中比较青睐的热点事件,通过考生的回答更能考察考生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分析,才能真正地看透事件。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各位考生深入探讨和审视公交纵火案。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交车纵火事件,不管是成都的张云良、厦门的陈水总还是这次杭州的包来旭,让人们的关注点都聚焦在“社会病了”,要解决问题需要“治疗社会问题的医生”,但不管是社会问题的产生,还是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复杂、长期、综合性的命题。而公交纵火则对民众安全有极其直接的威胁,想依靠解决社会问题来消弭公交纵火,且不说能否找对路,至少远水救不了近火。两个原因决定了公交纵火至少在短期内仍然会对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一是模仿效应,想“报复社会”的人听说了此前发生的公交纵火案,并且破坏力十足,于是也会跟着学;二是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以来,恐怖袭击对中国民众已经是很现实的威胁,而国内公交车安检能力普遍不足,并且多数情况下人员拥挤,对暴恐分子而言是较为理想的作案场所。

因此,对于公交纵火事件,首先要从安全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去考虑作案者有什么动机,如何防范纵火、如何应对纵火、如何在火场逃生才是全国民众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防范纵火

作为政府部门,确实应该着力提高公交系统的安检能力,公交车的防火、疏散能力,警察对潜在危险人员的侦破控制能力。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基本没有安检,包来旭携带10升“香蕉水”上车没有任何阻碍,但若要转变为人力安检,则不仅要花费难以想象的成本,还将严重影响通行效率。如果要全面提升车辆的防火能力、疏散能力,那就得换车,成本也十分巨大。同样,

警察也不可能有办法查出并控制所有反社会倾向的危险分子。因此,公交车安全环境的全面提升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自救能力才是摆脱危险的可靠办法,对于公交纵火及时制止纵火行为并控制住纵火者才能避免危险。然而,面对这种突发危险状况,瞬时反应、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囚徒困境大大增加了制止纵火的难度。通过这次纵火事件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从有人开始察觉出纵火者的行动,到香蕉水被打火机点燃,大约只有5秒的时间,这5秒时间内,也只有几个人有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其中好几个还是女性。指责这些人没有阻止纵火的发生,无疑有些苛刻。要阻止纵火的发生,即便犯人就在身边,想制止也没有那么容易。这需要迅速观察到发生了什么事,理解是什么状况,然后才能做出反应;即便能够做出反应,也要克服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人遇到危险的第一反应是躲避;而即便知道躲不了,上前去反抗制止也需要克服“囚徒困境”造成的心理:“如果我去制止纵火,要是没成功,受到的烧伤可能就最严重,还是让别人出手吧”,结果就是任由大火蔓延。所以,挺身而出制止纵火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的决断。但是,在看了多起公交纵火案的惨痛伤亡之后,人们要理性分析,首先应该意识到,无论制止纵火有多么困难,那也是自救的唯一法门。

2.应对纵火

意识到“制止纵火是求生的唯一办法”,如果没有经过演习训练,“挺身而出”也有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不断反复强化“应该制止纵火”的认知,并进行模拟演练,才更有可能把认知转化到行动上,而这方面正是我国应急管理的弱项,中国社会危机警觉性较差,公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而这是需要政府进行大力投入的;在公民自救方面,做得最出色的国家是以色列。由于整个国家长期处于反恐前线,以色列民众反恐意识很强,他们非常留意可疑的包裹、举止可疑的人以及可能危及公众安全的行为,并会毫不犹豫地向警方报告。据统计,以色列超过80%的未遂恐怖袭击是被普通民众制止的,每年以色列警方根据民众报告检查的可疑包裹多达数千个。民众的警觉和勇为,可以阻止一起起潜在的重大恶性事件,在这方面我国民众应该认真去学习。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各种不稳定因子可能处在高发期,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变得较为乖戾。“扶老奶奶”成为需要小心翼翼才能做的事,“见义勇为”则往往被评价为“超出了行为能力的范围”,以至于许多人想做好事而不敢做、想制止坏人而不敢为,等到真出事情的时候,普通人根本无用武之地,乃至于连自救的能力都极其缺乏。这无疑不是一个好现象。一个让人感到安全、舒心的社会,即便没做到“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地步,至少也该让人感到,不管出了什么样的事故,都有相对可靠安全的人能够进行处理。人的素质应该尽量提高。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需要勇敢、有判断力、有意识的公民,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支柱。

更多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信息及备考资料见: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专题页面或见湖南中公教育网。

推荐:2015年国考笔试成绩排名查询

查询链接:/zg/2015cjcx/?wt.mc_id=bk11862

篇三:《申论热点:公交纵火案之公共安全意识培养》

背景链接

2014年7月5日,杭州发生公交纵火案。杭州公共汽车纵火案的来龙去脉还未十分清晰之时,广州又传来公共汽车起火爆炸的消息。最近几年,在四川以及几个东南沿海城市等全国多个地方,已经发生多起公共汽车纵火案,但是仅今年,在这之前已经先后发生了2月27日贵阳公交纵火案、5月12日宜宾公交纵火案,这已经是第四起。公交纵火案造成的大量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传播快、扩散广、影响大,极易对社会心理形成冲击,也一而再再而三的敲响了公共安全的警钟。

深度解析

[原因分析]{公交纵火案引发的感慨}.

一是车上人员密度大,安全设备形同虚设。针对公交车的安全检查基本没有,一些不安全因素常常在事故发生时变成灾难蔓延、扩大的帮凶。

二是社会心理干预机制不足。几乎每一起公交纵火案的实施者都有着悲观厌世、挟私泄愤的心理问题,他们妄图通过极端手段报复社会或将自己的不堪境遇暴露出来引发关注。在谴责惩戒这种偏激行为的同时,也应反思当今社会心理危机干预的不足。

三是频发的公共安全事件中体现出公众相对欠缺的公共安全意识。起火之后,公交车上的多数乘客缺乏逃生的知识,不仅不会使用车上的救生锤、灭火器、逃生天窗,发生大火后更没人捂住嘴和鼻子,大声尖叫吸入浓烟导致呼吸道灼伤更是这次受伤乘客普遍的情况。

[对策措施]

从源头上遏制公共安全事件的发生,需要关口前移,做好预防工作。

一是加大对公共安全保障机制的投入力度,加强硬件设施的配套完善。加强对车辆的日常检查,增配安全锤、灭火器等设备,在车窗上全部加装自动破玻器,拓宽公交车紧急疏散通道,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降低突发事件对乘客的人身伤害。

二是逐步建立起完善的危机心理干预机制,有效利用街、镇居委会以及各经营主体中的工会、社团,对敏感个人进行走访和心理疏导,为各种消极厌世情绪及时“排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排除安全隐患的效率。

三是强化关键部门、关键人员,社会公民的安全意识培养。保障公共安全,公众参与是重要力量。政府需积极发挥重要作用,不仅加强防范与自救意识的宣传教育,更要重视对公众安全技能的培训,举办必要的应急演练。全社会公众都要提升防灾理念和自助、互助意识,公

共场所应配备相关安全防范设施、设备,公共服务及管理人员未经过安全培训不得上岗,等等。

篇四:《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交纵火案的思考》

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公交纵火案的思考

近期频繁发生的公交纵火案又将社会问题及公共安全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也造成了很多人的心理恐慌。而这类事件背后确实反映了各种各样深层次社会问题,也是公务员面试中比较青睐的热点事件,通过考生的回答更能考察考生对事件的了解程度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对于这类问题我们应该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分析,才能真正地看透事件。接下来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各位考生深入探讨和审视公交纵火案。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公交车纵火事件,不管是成都的张云良、厦门的陈水总还是这次杭州的包来旭,让人们的关注点都聚焦在“社会病了”,要解决问题需要“治疗社会问题的医生”,但不管是社会问题的产生,还是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复杂、长期、综合性的命题。而公交纵火则对民众安全有极其直接的威胁,想依靠解决社会问题来消弭公交纵火,且不说能否找对路,至少远水救不了近火。两个原因决定了公交纵火至少在短期内仍然会对公共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一是模仿效应,想“报复社会”的人听说了此前发生的公交纵火案,并且破坏力十足,于是也会跟着学;二是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以来,恐怖袭击对中国民众已经是很现实的威胁,而国内公交车安检能力普遍不足,并且多数情况下人员拥挤,对暴恐分子而言是较为理想的作案场所。

因此,对于公交纵火事件,首先要从安全角度来考虑问题,而不是去考虑作案者有什么动机,如何防范纵火、如何应对纵火、如何在火场逃生才是全国民众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1.防范纵火

作为政府部门,确实应该着力提高公交系统的安检能力,公交车的防火、疏散能力,警察对潜在危险人员的侦破控制能力。但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基本没有安检,包来旭携带10升“香蕉水”上车没有任何阻碍,但若要转变为人力安检,则不仅要花费难以想象的成本,还将严重影响通行效率。如果要全面提升车辆的防火能力、疏散能力,那就得换车,成本也十分巨大。同样,警察也不可能有办法查出并控制所有反社会倾向的危险分子。因此,公交车安全环境的全面提升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在这种情况下,提升自救能力才是摆脱危险的可靠办法,对于公交纵火及时制止纵火行为并控制住纵火者才能避免危险。然而,面对这种突发危险状况,瞬时反应、趋利避害的本能以及囚徒困境大大增加了制止纵火的难度。通过这次纵火事件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从有人开始察觉出纵火者的行动,到香蕉水被打火机点燃,大约只有5秒的时间,这5秒时间内,也只有几个人有机会阻止悲剧的发生,其中好几个还是女性。指责这些人没有阻止纵火的发生,无疑有些苛刻。要阻止纵火的发生,即便犯人就在身边,想制止也没有那么容易。这需要迅速观察到发生了什么事,理解是什么状况,然后才能做出反应;即便能够做出反应,也要克服趋利避害的本能,因为人遇到危险的第一反应是躲避;而即便知道躲不了,上前去反抗制止也需要克服“囚徒困境”造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

成的心理:“如果我去制止纵火,要是没成功,受到的烧伤可能就最严重,还是让别人出手吧”,结果就是任由大火蔓延。所以,挺身而出制止纵火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做出的决断。但是,在看了多起公交纵火案的惨痛伤亡之后,人们要理性分析,首先应该意识到,无论制止纵火有多么困难,那也是自救的唯一法门。

2.应对纵火

意识到“制止纵火是求生的唯一办法”,如果没有经过演习训练,“挺身而出”也有可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不断反复强化“应该制止纵火”的认知,并进行模拟演练,才更有可能把认知转化到行动上,而这方面正是我国应急管理的弱项,中国社会危机警觉性较差,公民缺乏自救、救护的防灾意识和能力,而这是需要政府进行大力投入的;在公民自救方面,做得最出色的国家是以色列。由于整个国家长期处于反恐前线,以色列民众反恐意识很强,他们非常留意可疑的包裹、举止可疑的人以及可能危及公众安全的行为,并会毫不犹豫地向警方报告。据统计,以色列超过80%的未遂恐怖袭击是被普通民众制止的,每年以色列警方根据民众报告检查的可疑包裹多达数千个。民众的警觉和勇为,可以阻止一起起潜在的重大恶性事件,在这方面我国民众应该认真去学习。

目前的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攻坚阶段,各种不稳定因子可能处在高发期,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变得较为乖戾。“扶老奶奶”成为需要小心翼翼才能做的事,“见义勇为”则往往被评价为“超出了行为能力的范围”,以至于许多人想做好事而不敢做、想制止坏人而不敢为,等到真出事情的时候,普通人根本无用武之地,乃至于连自救的能力都极其缺乏。这无疑不是一个好现象。一个让人感到安全、舒心的社会,即便没做到“路不拾遗,门不闭户”的地步,至少也该让人感到,不管出了什么样的事故,都有相对可靠安全的人能够进行处理。人的素质应该尽量提高。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需要勇敢、有判断力、有意识的公民,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社会的支柱。

更多详情请进江西中公教育网:

江西中公教育总部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阳明路310号江西省出版大厦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