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明,高中

时间:2021-10-27 02:01:38 节日作文

篇一:《2015届文化传承与创新含答案》

《文化传承与创新》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3*24=72)

( )1.2014年,正值农历马年。春节期问,“马上有”句式拜年短信走

红,“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加薪”„„这些“马上有”尽管有调

侃色彩,却反映了人们在就业、住房、涨薪等方面的期待,也传递着人们快

马加鞭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心。这表明

①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经济的反映 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创

造美好生活 ③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④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情

感的集中表达

A. 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 )2.中国孝文化产生于商周时期,随着社会发展,其内涵不断扩展,从尊祖敬宗的宗教祭祀礼仪演化为以尊亲事亲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从以“事君”为核心的政治伦理演化为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为核心的社会伦理,实现了从“孝之为行”到“孝之为德”再到“孝之为道”的提升,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基础。这说明孝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中国民族特色、民族风格、民族气派 ②具有传承性,既一脉相承,其内涵又因时而变 ③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精神特征 ④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 )3.2013年10月1日颁布的《旅游法》第十三条写明,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爱护旅游资,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这一规定是基于:

①国家尊重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 ②尊重文化共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标志 ④民族文化的韵味存在于文化个性之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4.2013年8月,一支华人舞蹈队在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排练时,遭到附近“不堪这些音乐与噪音骚扰”的居民的多次报警,这启示我们

①应了解对方民族的行为规范,以便真正做到入乡随俗 ②既要认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又要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 ③要积极接纳对方的优秀文化,摒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 ④要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优越感,维护本民族的文化尊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5.中国古琴是世界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主要由弦与木质共鸣器发音,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把中国古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从文化的角度对其意义加以描述,你认为表述最准确的一组关键词是

A.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多样性、文化传承与保护

B.历史文化、文明演进、文化民族性、文化批判与继承

C.传统文化、文化发展、文化多元性、文化传播与开发

D.大众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丰富性、文化创新与发展

( )6.电视剧《三国》描述了从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到三国鼎立,再到三家归晋的整个过程,展现了人文 哲思、军政战略、兵法阵式等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剧先后在韩、日和美等国播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并 夺得多个国际大奖。《三国》成功走出国门说明

①文化交流必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③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④域外观众对中华文化产生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7.“嫦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以“嫦娥”命名登月探测器,引起了国人和海外华人的共鸣。这 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③海外华 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认同感 ④传统文化具有包容性和博大精深的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

8.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乡土文化的根,人们乡愁的寄托。推进城镇化要突出独特的村居风貌、传统的风土人情和田园风光,尊重农耕文明,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这样做的原因是

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②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文化区域特征

③乡土文化是优秀文化的集中表现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9.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 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从罗素的评价可以看出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②相比其他文化,中华文化更具优越性

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世界具有积极意义 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0.沙湾飘色,是流传于广州番禺民间的一种传统艺术活动。解放前,沙湾飘色在三月三伴随“北帝”出游;解放后多在春节、国庆巡游;如今,沙湾镇逢年过节、大型招商、海外交流联谊等大型群众活动,都离不开“沙湾飘色”。此项活动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活动,并引来无数商机,成为联结海内外乡亲的纽带。这表明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②文化发展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1.随着卷轴徐徐打开,书法名家题写的唐代诗词跃然纸上,丹青流转变成了漫天桃花,男女主人公“人 面桃花相映红”的经典场景重现眼前。崔护这首脍炙人口的《题都城南庄》变成了一部时下最“火”的微电影。 用微电影演绎和传播唐诗故事

①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途径 ②表明了现代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④有利于文化的创新促进文化的繁荣。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 )12.台湾的不少路名,关键字都出自“四书”“五经”,如“仁爱路”、“忠孝路”、“信义路”等。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两岸同胞共有的名片。路就是一面镜子,“礼”在路上。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继承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海峡两岸对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健康引领作用{传承文明,高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3.“没有底蕴的开放是瓦解,没有原则的包容是妥协,没有扬弃的继承是退化”。这一观点启示我们, 在文化发展过程中

①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②文化借鉴融合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

③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对文化市场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4.近年来,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一些地方出现了“名人故里”之争,甚至有炒作负面历史人物、 制造假文物等现象。针对这些假文化之名,争经济利益之实的行为,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文叫停。从文 化生活角度看,“叫停”是因为这些不恰当的开发

①损害了传统文化的功能,不利于经济利益的实现 ②扭曲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不利于文化传承和创新 ③违背了文化发展的规律,是文化复古主义的表现 ④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利于发展先进文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长期以来,偏重历史和文化题材的中国纪录片虽然满足了“精英人士”对专业性的需求,却忽视了 普通观众对“通俗易懂”的渴望,造成中国纪录片被打上“小众标签”的尴尬局面,成为中国纪录片“走出去” 的障碍。中国纪录片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有赖于

①消除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文化差异以跨越文化障碍 ②摒弃专业性,理解广大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 本需求 ③锐意创新,努力提高记录片的叙事技巧和制作工艺 ④加强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国际化理念的 高水平创作人才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16.全国政协委员梁晓声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转向非虚构写作,从社会小切口观察、思考转型社会的生态。他说:“作家应该手握两支笔,一方面写文学作品,一方面对社会发言”。这说明

①文学创作要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③文学创作要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非虚构作品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7.《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展示人们日常生活中与美食相关的多重侧面,描绘与感知中国人的文化传统、家族观念、生活态度以及对饮食的深厚情感。同时采取了国际化叙事手法,通过镜头直接引发观众对饮食文化的关注。《舌尖上的中国2》取得成功的原因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交融 ②做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④通过借鉴、融合、取长补短

A.②④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 )18.2013年6月22日,云南红河“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左传》中的这种思想启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应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应相互取长补短 ②重视传统文化,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关系

③面向世界,吸收借鉴西方优秀文明成果 ④推动文化创新,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19.对于音乐产业说,原创力是它的发展头,原创力量不足,产业必将疲软。《中国好声音》总导演金磊认为:如果模仿外国的《中国好声音》能办5年,那么中国原创的《中国好歌曲》能办50年。《中国好歌曲》能走的更远,体现了

①《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是对舶品《中国好声音》的否定和革命批判 ②文化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③《中国好歌曲》的创新有利于直接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综合国力 ④文化形式的创新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因央视的《新春走基层》节目,“家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中国人历来重视门楣家风的教育,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形成了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等家风。这表明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 B.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标志

C.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 )21.下列选项中蕴含的文化生活道理一致的是

①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②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不战而屈人之兵 ④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2.央视纪录频道正在以每年面向全球播出3600余小时的节目总量,打造着中国最大的纪录片播出平台,《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是因为坚持其本土价值和中国市场。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

B.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不断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创新

C.不断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与传播手段的创新

D.依托多媒体技术,大众传媒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 )2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记载:赵武灵王与肥义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曰:“吾国东有齐,北有燕,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于是出现胡服令,而招骑射焉。近代史学家梁启超盛赞赵武灵王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②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重要基础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 )24.《中国最强音》节目主打零门槛参与,不限年龄、性别,只要是坚持梦想、热爱音乐的个人或者组合,知名歌手或者草根歌手都可以参加比赛。节目首次尝试全新的歌手选拔方式,打造中国的草根音乐赛季。由此看,节目强调

①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内容、形式的创新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才具有生命力

③要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④文化发展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二、主观题(28分)

25.哈尼梯田历经13年“申遗”成功。哈尼梯田,是哈尼族在海拔2000多千米的山坡地上自然耕种的一种梯田文化,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自然景观和人文相结合,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第一个以民族名称命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是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石林喀斯特地貌、澄江帽天山之后的云南省第五项“世界遗产”。 经过千百年的生产实践,这里形成了以山顶的森林、山间的河流、山腰的村寨和山下的梯田四素同构的独特景观。哈尼梯田规模宏大,气势磅礴,具有令世人震撼的历史、科学、美学和实用价值。红河哈尼梯田,是申报地民族发展的历史见证,是活的文化生态系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世界的,应该得到世界的珍惜和保护。

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后,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激增,年游客量达百万人次。 栉风沐雨千余载的“大地雕刻”,这一珍藏于群山深处的古老山地农耕文明的活化石,这片秘境仙境,可否经受滚滚人流和巨大利益考验,能躲过动机复杂的破坏性建设和游客纷至沓来的旅游压力吗?以前菲律宾就有梯田被列入世界遗产,然而因为没有重视保护而引起梯田垮塌,最后被联合国下发警告通知。如何更好地实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有人认为:要积极开发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生活,开发是最好的保护。有人则认为:文化遗产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因此要保护梯田文化,保持原生态。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哪些道理?(10分)

26.在庆祝中法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共同期盼着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国和法国,亚洲和欧洲,一起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建“新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标志着中欧两个文明的再度交汇,汇聚成“思想的丝绸之路”。“思想的丝绸之路”一旦碰撞出新的火花、放射出新的光芒,必将照亮整个世界。

结合材料,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角度分析中国在建设“思想的丝绸之路”中应作出怎样的努力。(10分)

27.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的中基宁波集团,是一家新型股份制外贸企业。中基的成功离不开它的率先改制,也离不开它的企业文化,中基文化的核心是“三道文化”,即天道、师道、孝道。天道,以客户为天,使企业永存;师道,以当下师为榜样,使企业发展;孝道,以尊敬老员工为主体,使企业稳定。这“三道文化”正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智慧,因此小李同学认为:传统文化让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让我们的社会蓬勃发展,传统文化就是财富

请你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评析材料中小李同学的观点(8分)

1-5DCCAA 6-10BCCBB 11-15DBCDD 16-20AADCD 21-24BBCC

25.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1分)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1分)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1分)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2分)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2分) ③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区域性;(2分)旅游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途径(1分)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最多不超过本题总分)

26. ①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求同存异,共谋发展。加强文化交流,弘扬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3分)

②立足新的实践,创新合作模式,谋求新的发展机遇。汲取欧洲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 ③充分发挥大众传媒在传递、沟通和共享方面的强大功能,(2分)

④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让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2分)(若考生答出“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亦可得分。)

27.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三道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仍保留着基本特征,并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因而能够激起我们强烈的认同感; “三道文化”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智慧,其内涵发展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促进了企业和社会的发展。(4分) ②但是传统文化中也存在着落后的、腐朽的东西,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分)

③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只有不断融入时代精神的传统文化才是我们的财富。故小李的说法是片面的。(2分)

篇二:《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

校园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防城港市防城中学 汤飞云

[摘要]

校园文化建设是传承和创新的累积。校园文化要在继承中求发展,继承中有创新,形成具有自我“灵魂”的校园文化特色,让学校精神在继承中不断提升,让文化底蕴在创新中不断博大精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待文化,慎待文化,敬待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与创生者。

[关键词]

校园文化建设 传承 创新 防城中学

[引 言]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重要精神资源,对该民族的整个历史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而这种作用的源头和发展轨迹都是从校园一步步伸展和扩散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及它们的表现形式。它是学校教育的必然产物,是一种特定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在全面推进新课程的背景下,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增强,它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校园文化的功能是通过非强制性的手段,营造一种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氛围,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传承文明,高中}.

一、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实质与关系

(一)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精神实质

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是对学校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校园精神文化通过校徽、校旗、校训、校歌、校风、教风、学风等表现出来,能体现学校的教育教学特色,能反映学校师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面貌。创新精神的实质也是一种精神文化,渗透在校内各种文化载体上,并通过外形化形态如校牌、校徽、校园建筑、学校名师以及内化形态如校园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准则、感情气质表现出来。校园文化应重视引导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以强烈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熏陶感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创新目标,鼓励正当竞争,颂扬在推动社会进步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二)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文化的特有属性是传承,在传承中发展创造。校园文化建设也是传承和创新的累积。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校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都有一个继承和创新的问题,都在互动互变。校园文化就是在这种既封闭又开放、既传统又创新、既迂回又前进、既继承又批判中得以不断的累积,不断的提炼和不断的升华。为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在继承中求发展,让学校精神在继承中不断提升,让文化底蕴在创新中不断博大精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善待文化,慎待文化,敬待文化,做文化的传承者,发展者与创生者。

二、防城中学在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探索

防城中学前身为清末(1878)三都书院,1926年由国民党高级将领陈济棠(防城人)发起成立为县立防城中学,1929年设立高中部,可称为百年老校了。她又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1939年3月至9月,防城中学有一批学生奔赴延安参加民族解放斗争,其中9人到达延安;从1941年7月到1943年7月,中共防城县特别支部委员会设在防中,富有革命传统的防城中学积极组织领导防城地区的抗日救国运动,为促进当地革命形势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不仅如此, 随着岁月的沉淀与改革大潮的兴起,防城中学的文化主导地位日益突出。同时,经过几代

防中人的努力,学校的办学规模也逐渐扩大,截至2007年9月,在校师生已达3200多人。这一切无疑为学校的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一)以校训校风为载体,形成学校精神文化

作为当地办学历史最悠久的一所百年老校,同时也作为防城港市最大的学校之一,防城中学一直担任着传承优秀文化传统的重任。“育人为本,面向全体;科研兴教,特色立校”的办学理念,“文明、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爱生、奉献、严谨、善教”的教风, “求是、求博、球精、求新”的学风,是一代又一代防中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学校在古朴的谦受图书馆里设立了校史室和荣誉室,丰富的文图实物资料为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天地;校门两边苍劲有力的校训“顶天立地,继往开来”,一直教导着广大师生做人与做学问的道理;此外,学校还经常请前辈校友到学校讲学,将革命传统代代相传;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内的橱窗、空墙,阐释校徽、校歌的含义,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校训、校风、学风,让师生感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和激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塑造出优良的品格。

(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文化建设思路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学校应使学生在集体创造中学习创造,使学校成为——创造健康之堡垒;创造艺术之环境;创造生产之园地;创造学问之气候”,呼吁“把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都解放出来”。校园文化活动的创新并非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求策划者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尤其是创造性素质,要勇于实践,才可能推陈出新。

2002年以来,在学校新领导班子健全后,师生共同努力,学校的校风、学风进一步好转,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2002年—2006年中考、高考成绩稳步提高,大学升学率逐年上升,连续多年获市中考、高考优秀奖。2001年,被评为“防城港市高完中示范学校”;2004年,被确认为“自治区普通高级中学一级学校”,同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广西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2005年,荣获全国、自治区“‘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自治

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防城港市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学校管理与校长工作达标优秀学校(全市仅有两所)”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自治区‘四五’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市人民防空工作先进单位”“自治区文明庭院”“防城港市中小学规范管理十佳校”“防城港市诗词比赛‘大港杯’优秀组织单位”;2006年10月,校史《百年防中》一书公开出版;2007年3月,入选“和谐中国·首届全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百佳创新学校”名录„„从建立防城港市以来,我校集体、教师个人获得重大奖项达170多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9项,区(省)级50多项,市级90多项;学生个人获奖更是不计其数。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分不开的。新的领导班子建立之初,学校就提出了要全方位建设校园文化的总思路,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全面建设、同步发展,提高校园文化的整体育人效果。学校在策划和实施校园文化建设中,力图把学校建成独具体艺特色的文化育人基地,将特色思想渗透到建设的全过程,实现了“四个结合”:即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相结合,以硬件为基础,以软件为重点;物质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相结合,在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开展精神文化建设;外在环境影响与内在思想道德品质升华相结合,重环境的布局、风格、美感、品位,更重内在心灵的净化升华;传统校园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相结合,既保持传统校园文化的旋律又弹奏现代校园文化的音符。在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中,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导者,领导是校园文化的倡导者。学校把三者协调起来,把主体与主导者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尤其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校园文化的建设之中,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 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认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校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核心工作之一来抓。我校根据教师队伍的实际,制定了分层次推进的策略:骨干教师做到层次齐全,分层推进,作用突出;青年教师岗位合格,逐层推进,成为骨干;其他教师人人达标,胜任工作,适应需要。为此,学校开展了各种师德教育活动,利用现代化手段对教师进行新课程

改革以及校本培训,通过研讨会、论文赛、课题研究等形式创设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学校还特别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设立了“结对子,一帮一”的制度,让有经验的教师帮助一位同科组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学生队伍建设的创新

学校非常重视起始年级的入学教育,一入学,新生必须认真学习《防城中学学生手册》,了解学校历史、办学理念及规章制度;通过班会对学生进行仪容仪表、理想、安全、心理健康、民族精神等教育;全面展开第二课堂,学校春华文学社、记者团、广播站、艺术团、体育美术兴趣小组都进入全面运作阶段,学生积极性极高,这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每年定期开展校庆、运动会等文艺、体育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通过墙报比赛、球类比赛等活动极大提高了班级凝聚力,同时也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获得了一个施展才华、张扬个性、发展特长的广阔平台;积极进行班级文化建设,“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让学校每一处空白都活起来,营造和谐、竞争、向上的深厚文化氛围,形成班级精神核心力;为了切实践行“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宗旨,学校实行了“导师制”,即除了班主任外,每一位科任老师都要求辅导部分同学,全方面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和学习,让学生有充足的归属感。

在学校的培养之下,防中学子走出校门,多次承担各种文艺演出及体育赛事,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声誉;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积极、严谨的作风成为了防中学子的标志。

3.制度的完善与创新

我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30多项具有防中特色的管理制度。早在2002年,我校就建立健全了较为完备的管理制度,先后制定了《防城中学教职工工作量化考核办法》、《防城中学学生量化考核办法》和班级量化管理,实行年级处室主任负责制。将严格的管理与学校对教师的人文关怀结合起来,管理体制科学高效。从纵向管理到横向管理的转变,充分展现了学校与时

篇三:《2015年全国高考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专题十 文化传承与创新

考点一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2015课标Ⅱ,20,4分)2015年1月,由韩国某电视台拍摄、韩国导演执导的全景式反映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纪录片《超级中国》在韩国播出,引起热烈反响,创韩国同类电视纪录片收视率的新高。《超级中国》在韩国热播( )

①推动中韩两国文化交流上了一个新台阶

②显示当代中国文化得到韩国民众的广泛认同

③反映中国的经济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④表明当代中国的发展越来越引起韩国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D

2.(2015江苏单科,21,2分)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 )

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

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

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11.[2015福建文综,39(4),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传承文明,高中}.

答案 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考生若从其他方面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考点二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1.(2015北京文综,26,4分)蟠龙藻井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馆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存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答案 C

2.(2015天津文综,11,4分)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了

( )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