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到!的作文

时间:2021-10-27 01:37:35 节日作文

篇一:《小学作文:从“?”到“!”》

从“?”到“!”

新学期的班委定下来了,我最关心的是体育委员花落谁家。体育委员能在做操时领操,能够为班级取得荣誉。体育委员结果是牟国梁,刚开始我对他并不信任,哼!就他,能担任吗?可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你还别说,他才担任了几天体育委员就让我大吃一惊,他体育可真是棒,我对他五体投地。

1、球场英姿

哟,好棒的球!那个人是谁?有条不紊的传球、带球。整个足球场仿佛变成了他个人的舞台,他好似贝克汉姆的化身,他就是牟国梁。他如同一匹四蹄生风的骏马,在球场上自由自在的(地)驰骋着。“球进了!” 牟国梁高兴的(得)大叫起来,他脸上露出了喜悦的表情,高兴地跳了起来。

2、跑道英姿

随着“砰”的一声,一个人的身影如同闪电一般朝着终点飞去。咦,刚才那个人又是谁?跑得如此之快,只在跑道上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当他停下来的时候,我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他是牟国梁。我们都上前去问他怎么可以跑得如此之快?他告诉我们这是他每一天和爸爸长跑的结果。

3、good! 漂亮的体操

每一天早上做操时间,在601班前面总能见到牟国梁的身影。他时常穿着白色T恤衫,信心十足地点头、弯腰、伸手、踏步、转体……还把大家的错误都一一指出来。有的时候,我们见他还在不厌其烦地

找错误,都有点不耐烦。几天下来,我们每一个动作都十分标准。老师们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有一次,校长还点名夸奖我们班广播操做得好哩。我们都异口同声说:“这是牟国梁的功劳!”可他却笑了笑说:“哪里哪里,这是大伙儿努力的功劳!”

4、高超的球技

“砰,砰!”又是谁在打乒乓球?那就是牟国梁。只见他的手紧紧着球拍,他脸颊上流下了豆大的汗珠,眼睛紧紧注视着乒乓球。那球就像是长了眼睛似的,不偏不依打在球拍上。牟国梁用力的(地)扣杀,时不时来几个擦边球,让对方惨败。

5、快乐天地

在炎炎夏日下,我们总能看见一个身影在球栏下晃动,动作是那么轻巧、熟练。不用说,那就是牟国梁!篮球场早已成了他的快乐营地,他在属于自己的快乐营地之中挥下了一滴又一滴汗水,舞动着他心爱的篮球。

你瞧! 牟国梁体育可真是棒,真不愧是我们班的体育健将。

篇二:《从阅读到作文》

从阅读教学到习作教学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如何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使二者有机结合,互相促进,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所面对、所探讨的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确立“写作基于阅读”的思想。习作能力的根是阅读能力,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劳于读书,逸于作文。”一是说,“怎样写”大多是从阅读中悟到的。凭借课文这一个个例子,可以使学生举一反三,既不断熟练阅读的技巧,又不断习得作文的技巧。这样以读促写,才能海阔天空。二是说,“厚积才能薄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勤于读书,大量阅读,必能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首先要重视积累语言。

阅读和习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理解吸收,习作是理解表达。只有吸收得充分,表达才更加有力。基于这一认识,在阅读教学中,要依照课标的要求,在阅读训练中渗透积累语言的指导。学生的语言库存量越丰富,思维的领域就越广阔,说话和习作时就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随时作出恰当的选择,准确地调用词句,从而组合出生动、形象而又具有美感的话语来。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方面指导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掌握积累的方法。比如:

指导多读多背。采用多种形式多读名篇课文,精彩的部分还要多品读,直到能背诵下来,让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尽可能多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指导摘录词句。要求学生配备一本摘录本,让学生把课文的好词好句录到本子里,做到笔记、脑记相结合。

指导读读写写。各年级教材都提出了读读写写的要求。教师应安排时间让学生熟读、抄写,最好能默写下来。摘录在本子里的词句也要求多读熟记。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学习运用语言,运用语言,不仅要积累语言,还应了解和掌握一些语言的规律。因此,阅读教学还应该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以课文为例,教给学生一些有关语言方面的知识以及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从中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样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从读中学写。

因而,在结合阅读教学,要不失时机地练习仿写(仿写句子、段落、篇章)、续写、改写、扩写、缩写,以及适当练习给材料作文(提供文字、图画、声音等),均有助于提高作文能力。

1

我们语文书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学生学习习作的范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每篇课文,挖掘教材,寻找读写结合点,设计各种形式的片断练习,进行读写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由于课上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在每一节课中,都有充裕的时间用于学生的习作,于是,根据课文的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设计一些便于操作、简单易行的小练笔,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小练笔不是在一次练习中,把作文的写作方法一股脑的全部抛给学生,而是在每课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一点感受,一丝体会,找出课文的习作切入点,不失时机的交给学生一点写作技巧和方法,让学生来学习表达他的一点一滴的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意识,增强学生的习作兴趣,也就是说,把一个完整的习作过程,分解到每一次小练笔中来,让小练笔成为学生习作的基础,最终化零为整,逐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具体操作举例:

一、仿写

如在教学《山中访友》一课时。有这样一部分“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这一组句子是写“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内容一致,结构相似,是一组排比句,同时运用拟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那种深厚情谊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采用第二人称,读来倍感亲切、热情。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这样的句式,来和山中其他的事物,打招呼。《山雨》一课中的一段话“雨声里,山中的每一块岩石、每一片树叶、每一丛绿草,都变成了奇妙无比的琴键。飘飘洒洒的雨丝是无数轻捷柔软的手指,弹奏出一首又一首优雅的小曲,每一个音符都带着幻想的色彩。”这是多么奇特的想像。让学生用心去感受这样的想象手法,并把这句话积累下来。结果,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的习作中,有这句话的痕迹,而且仿写的很巧妙。

二、续写,发挥想象,填补课文留白

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思想。在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鲜明的“作者意识”走进阅读,在“阅读期待”中勾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必将达到良好的效果。如在《小音乐家扬科》第七到第十二自然段描写扬科在夜里想去摸摸心爱的小提琴被发现,受毒打的情形,通过课文关键词联想和意境的创设使学生先是体会到静——可怕的寂静中扬科的恐惧;体会到动——扬科不小心触动了琴弦造成骂声、打声、哭声„„让学生展开充分想像,用自己的笔触把扬科命运的悲惨再现出来。同时,透露出对扬科的同情,对黑暗社会的控诉。又如学完《穷人》后启发学生想象:渔夫回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也来当回“托尔斯泰” 2

续编下去。这样,既扩展了阅读的内涵,又锻炼了习作的能力;既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深切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灵,达到文道合一。

但是部份孩子却喜欢给它一个美好的结局如„„

因此一定要明确续写课文的基本要求是:

1、必须透彻的理解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体裁、结构、基本内容、语言特点、人物性格、人称、时代背景等。

2、续写必须忠实于原文的中心,内容与形式等,必须是原文情节的自然延伸,与原文成为一个完美有机的整体;不能脱离原文无根据的任意发挥,更不能抛开原文另起炉灶。

3、要紧扣原文,拓宽思路,合理发挥想象,使原文内容更充实,人物形象更丰满。

4、续写要与原文风格一致,文气一贯,做到情节首尾圆合,无懈可击。

三、改写,(文体方面的)如

(一)古诗改写成现代文

《舟过安仁》:

安仁县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小县城,一个夏天的早晨,我乘着小船行驶在清澈的小河中,两岸是翠色欲流的山峦,湖边的芦苇随着微风轻轻地摆动,碧绿的毛绒绒的草铺满了田野,风一吹就动起来,让人看了心旷神怡。突然,我的目光落在一条从远处驶来的小舟上,那条小舟上坐着两个大约十岁左右的小男孩,他们缓缓地划着小船,但当他们快划过我的面前的时候,其中一个小男孩突然招呼着他的小伙伴,收起竹竿,停止划桨,撑开了一把小雨伞。咦?这是怎么回事情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细细思考起来,啊!原来如此啊!我恍然大悟,其实那两个小孩是想借伞来当帆,让风来帮助小船,使小船向前行驶。真相终于大白,我不禁感叹这两个孩子的天真和聪明。

(二)说明文改写成童话,如《鲸》

我是鲸,因我的体形像鱼,所以人们把我和我的同伴都叫鲸鱼。其实,这是个天大的错误。因为很久很久以前,我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都生活在陆地上,只是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才逐渐搬到了大海里。先的浅海,然后是深海,慢慢地适应了海洋生活,体形也随之变化,前肢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尾巴也成了鳍,最后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模样。大家都知道,这自然界的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将会被无情地淘汰。我们改变体形,那是为了生存的需要,这本来也是无可非议的事。如果说古人由于受当时科学知识水平的限制,对我们不太了解,管我们叫鲸鱼,尚且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在21 3

世纪的今天,还有那么多的人叫我们是鲸鱼,那真是气坏我们了。今天,在这里再次郑重声明,我不是鱼类,和人类一样同属哺乳动物。同学们,你们今后可要记住了。

(三)把记叙文改写成课本剧 《秋天的怀念》

时间:某年的深秋 地点:市某家庭

人物:母亲、儿子、妹妹、邻居

道具:两把椅子,一张小桌。

第一幕

屋里:孩子甲坐在轮椅上,两眼呆呆地望着远方。

窗外:母亲站在窗前,悄悄地望着儿子,嘴里喃喃自语:“我的孩子真命苦啊!两年前的一场大病,孩子的双腿瘫痪了,从此,就再没有看到孩子的笑脸,再没有听到孩子的笑声。他的脾气也变得暴怒无常,我这个做母亲的,看到孩子这个样子,心里的滋味„„哎!难受极了。”(无声的抽泣)

„„

四、 补写,省略处

如《唯一的听众》当我从妹妹那儿了解到我一直认为耳聋的老太太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时,课文第十一自然段以省略号的形式出现,这可以让学生补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又如人教版四下《父亲的菜园》:

父亲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冲进雨里„„

„„父亲把碗一丢,抓起铁锨冲进了雨里。暴风雨刀子般抽打着他的身子,他似乎浑然不觉,他依然紧紧抓着铁锨大步朝前迈去。通向菜园的小路越来越泥泞,就在那小路口,他一个趔趄,摔倒在小路边,岩石划破了他的腿肚子,拉开了一道长长的口子,鲜血、雨水和泥泞混合着流下来,他挣扎着起身,朝着菜园的方向走去„„{从?到!的作文}.

五、扩写,

如《少年闰土》中略写的雪地捕鸟,

„„随着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一群鸟雀落在了竹匾附近。它们像是饿极了。可是一看到高高在上的竹匾似乎又胆怯。它们左顾右盼,终于,饥饿战胜了恐惧,一只,二只„„一大群鸟雀蜂涌而来,在竹匾下争吃秕谷。“时机已到”,闰土心中暗暗说着。只听“叭”的一声。竹匾似一只从天而降的大网,把它们罩住了,闰土乐得一蹦三尺高„„

4

五、 换主题(改写)

如:《登山》可以

表现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山河的赞美;

表达自己的感受;

通过写登山远眺的感受,说明“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

又如:《太阳》

我们可以将太阳拟人化,把太阳的固有特点与人类的某些优秀品质联系起来,写一篇赞美太阳的文章,赞美他的伟大(体积大、威力大),富有(有取之不尽的能量)且无私(毫无保留地发光发热,为人类造福)。

再如:《落花生》

我们可以从课文开头写落花生易种好收联想到花生“要求于人的甚少”,从谈花生的“好吃”、“可以榨油”等内容联想到花生“给予人的甚多”,且粉身碎骨,在所不辞。

七、换序改写:打乱原文的顺序,按一种新的顺序重新组合。

如:《燕子专列》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在弄清课文内容和中心以后,可进行变序组合,先描写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遇到气温骤然的情景,再写人们是怎样营救寻找燕子,最后写燕子被找到后送上列车。

又如:《彩色的翅膀》中间运用了插叙来写西瓜的来历,可以改变为,先写战士们在海岛种西瓜,遇到种种困难,再写小高回家探亲带回一箱昆虫,最后写小昆虫在小岛上安居乐业。

八、角色换位改写,就是我们平时所讲的改换人称,把第三人称变第一人称或把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也可以以课文中某一人物的口吻来说话。

九、利用插图《少年闰土》

一个夏天的夜晚,金黄色的圆月照着海边,海水哗哗地退潮,海边辽阔的沙地上,经过辛勤的瓜农的栽培,西瓜长的得又大又圆,使我看了馋涎三尺,一位英俊的少年睡在瓜棚里,突然听到猹窜到瓜地,他一骨碌爬起来,手捏着锋利的钢叉,蹑手蹑脚,走到离猹不到2米远的地方,挥起钢叉,向猹刺去。

5

篇三:《从生活到生活 从做人到作文》

从生活到生活 从做人到作文

——“开发型”教师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从?到!的作文}.

惠安县教师进修学校 陈继伟

实施新课程,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推行素质教育。推行素质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人的发展。陶行知先生认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即学到的是真知识;“学做真人”即做有道德的新人,注重和谐发展。因此,作文也是如此,必先学会做人。只有做有生活中真情实感的人,才能写出对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在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旗帜下,作文教学改革应如何充分体现学生的独特个性和主动精神,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让学生在自觉自由的表达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开发型教师培养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方案中,“开发型”教师作文教学研究,指的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学科与学科之间,学校与家庭、社会、自然界之间及其与学生需求之间相融合的时空,以促进每个学生的整体素养和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优化整合作文教学内外因素为途径,突出积累语言与积累生活、指导方法与拓展思维、体念生活与启迪创新的写作理念,从而构成小学作文教学开放型的读与写结合、学科间渗透、课内外联系的整体格局。

一、作文教学课程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开发型的作文教学,要求教师开发和利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生活素材,使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实现教材的生活化,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改变学生在作文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作文成为生活的需要和组成部分”(叶圣陶语)。因而,开发型的作文教学,首先必须作文教学融入新课程之中,开发作文教学课程。

(一)作文教学观念的开发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受到良好的教育,某些智能得到开发;反之,遭遇不良的教育,某些智能受到压抑,甚至摧残„„教师不为传统观念束缚,就会发现学生潜在的智能因素,通过开发,不仅能造就人才,而且会创造奇迹”。小学作文教学放到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去,放到改革开

放、市场经济的大社会中去思考、设计和实施,克服单纯“从学校到学校”,“从课堂到课堂”、“从作文到作文”的教学模式,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为核心,构建大作文教学观念,着眼于培养未来人才的素质。具体地讲,要从学生的认知能力入手,把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要从内容着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克服作文教学中“成人化”、“文学化”倾向;要把作文与育人结合起来,为学生在今后的交际、合作、竞争中的表情达意初步创造条件。

(二)作文教学目标的开发

开发作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更是学生学习写作的需要。

一是基础性。即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后一步教学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是个体性。面向不同的学生,作文教学目标要有不同的层次。作文是一项艰苦的智力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会自然产生,它需要教师刻意去激发。因而作文教学应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灵活地开发个体性教学目标,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三是过程性。即作文教学应着眼于学生持续发展的过程,包括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文情感的张扬等,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或倾吐与理解,或表现与欣赏

值得指出的是,作文教学目标的开发,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既可以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定,也可以让学生自定目标。开发型的作文教学目标,能使学生真正摆脱作文写作的种种束缚,灵活地思维,自由地表达。

(三)作文教学内容的开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教师要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与广阔的空间。”因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作文内容,让学生自主选题、自主作文。

1、课内内容的开发

一是阅读课的开发。即在阅读教学中充分挖掘写作资源,实现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

相结合,通过读写结合,实现阅读文本的超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如开发利用语文教材中阅读课文的空白点、拓展延伸点,以及由教材引发的相关课外阅读主题活动,形成写作训练资源,让学生补写(背景、结尾、空白点等)、改写(改变体裁写,改变人称写,改变时空写等)、仿写、扩写、缩写等等,以读促写,以写促读,实现写作与阅读的双赢。如:上《数星星的孩子》让学生写《我和星星一起玩》,这就是学生感兴趣的习作内容。

二是其他课程的开发。尽管各学科的教学任务、性质各有不同,但艺术是相通的,写作教学主动向各科开放,才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结合数学课,可以编写游览预算计划书;结合美术学科,低年级记绘面日记,中年级可以创作连环画,高年级编辑作文小报;结合音乐学科,如《月光曲》中听贝多芬的《月光曲》产生了美妙的幻想,可以让学生也听听音乐,并把幻想的内容写下来;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利用电脑写作、网络习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虚拟天地;还可以向综合性学习开放,写专题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