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时间:2021-10-26 22:35:02 节日作文

篇一:《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了,空中的雨淅淅沥沥,我们还是踏上了刘少奇故居的征途。

到达刘少奇故居,天空依旧在这怀念故人的日子里哭泣,不过,这似乎也不怎么影响我们的兴致。首先我们去的是铜像广场,听导游说在刘少奇同志诞辰110周年时,这里进行了精心的改造,当然,这也使得其与周边的环境更协调,更庄严肃穆了。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铜像面色似微笑,似沉思,满怀沧桑地遥望着远方;飘逸的风衣将其衬托的更加伟岸。再现了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少奇同志风尘仆仆、日理万机的光辉形象,使人油然而生一种敬意和亲切感。

“不懈奋斗,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艰辛探索,为了开创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殚精竭虑,为了建设一个好的党”、“共和国主席的风采”、“尾声: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5个部分。这是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里陈列的伟大生平。一路走来,刘少奇同志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尾声中,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十年“文革”,使我们的党、国家和人民遭受可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共和国主席刘少奇同志更是遭受了蓄意诬陷和残酷迫害,铸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伟大冤案。

刘少奇故居坐落于湖南省宁乡县花明楼镇炭子冲村,刘少奇同志就诞生在这栋普通的农舍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

栋普通的农舍也和少奇一起经历了非凡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3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这便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令人思索意味深长的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花明楼便取义于这一名句。楼内设计以湖湘文化为主线,融宁乡自然地理、青铜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通过“梅、兰、竹、菊、荷”五种构图装饰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图。

刘少奇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革命前辈是伟大的。为着我们这今天如此美好的生活,我们更应努力、勇敢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篇二:《参观刘少奇故居有感》

参观刘少奇故居

下午5点半,我们不顾劳累又来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个山青水秀、幽静宜人的小山村名叫炭子冲。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在这寻常的小山冲里诞生了,他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非凡篇章的伟人。我们看到的这一坐东朝西、土木结构的普通四合院始建于1871年,它临绿水、靠青山,共有房屋21间半,其中瓦房16间半、茅屋5间。经过一个多世经的风雨沧桑,这栋普通农舍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 最后来到了刘少奇同志故居。置身于伟人故居,我留心观看每一件文物,仔细回忆起共和国的每个历程,又一次感受到了伟人的气宇非凡与雄才伟略,回想起伟人的卓越贡献和丰功伟绩。

这次参观,时间虽然是短暂的,却使我深受一次丰富而生动的党性教育,我真切感受到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的建立来之不易!我们要加倍珍惜

篇三:《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毛泽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2010年,中国建党90周年。在5月7日那天,我们学校组织全体大一新生对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和刘少奇故居参观及学习。

早上差不多两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目的地韶山。下车后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排队后,我们参观了毛泽东故居。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住房依托青山,面临小塘,可谓依山傍水。几间青石泥墙和黑木灰瓦搭建的大房,呈“门”字型排列,正中是供奉着神灵或先人牌位的大堂,两边则分布着主人的卧房、灶间和杂房,土漆方桌、镂空合床,都是19世纪初典型的湖南农村家庭的用具和摆设。毛泽东的成功,真正在于他的实事求是和巧妙的中西融合,和超乎常人的坚强的毅力、坚韧和博学。 所以,是什么造就了毛泽东,又是什么让西方历史学家一直不可思议的中国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想是毛泽东从中国一种现实的出发,用理论与实际最为巧妙的结合,融合了坚强、自信和坚韧。但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么没来得及去参观毛泽东纪念馆了。这是一点遗憾。

在上午我们参观毛主席故居的过程中,我更加深刻的知道了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最为21世纪大学生的我们,更要珍惜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更要好好学习。 在参观完毛泽东故居后,我们又马不停蹄的坐车赶往花明楼,去参观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所在地, 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就在这寻常的小山冲里诞生了,他同样是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非凡篇章的伟人。我们先是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了刘少奇铜像前,同样,献花的人们也是很多。然后我们来到了刘少

奇纪念馆,这里和毛主席纪念馆一样,介绍了刘少奇主席的革命史及展示了一些革命遗物。

最后来到了刘少奇故居, “刘少奇同志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我们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这个院子里有“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刘少奇的故居和毛主席故居风格十分相似,都是南方常见的普通的农家住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荷塘,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农具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而这栋普通农舍不同的是它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在对刘少奇故居参观后,我深切的感到了他的气质、他的自身修养及他对党员修养提高而不折不扣的努力。刘少奇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对党的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他的关于党员修养的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而且也教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

一天下来,在烈日下,我们虽然很热,也很累。但是我们是受益匪浅的。

通过参观两位主席的故居,让我不但被共和国两位伟大的领导人物个人魅力所折服,更让我感觉到了共产党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先进本质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我会不断的学习,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自己。

物管1005班:张维

2011年5月13日

篇四:《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和刘少奇故居感想》{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参观韶山毛主席故居和刘少奇故居感想

按照“创先争优、践行宗旨教育”活动的要求,2010年7月2日至3日,行署办公室组织部分干部职工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革命摇篮、红色之都——韶山冲、花明楼,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一次主题实践活动,上午8点我们从铜仁出发,怀着对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无比崇敬和对革命先烈无比怀念的心情,来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家乡韶山和刘少奇同志的故居参观学习。在这些地方,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收获颇多。

下午3点半,我们来到了韶山毛主席的故居。毛主席故居依山傍水,环抱在郁郁青松和婆娑翠竹中,一派安详平静田园的风光。在毛主席的堂屋大门上挂着邓小平同志提写的“毛泽东同志故居”贴金木匾,墙上挂着毛主席全家的合影照片;毛主席少年时代的住房,房内陈设简单朴素,床边一盏铜油灯,曾伴随着毛主席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随后,我们来到了毛主席铜像广场。尽管烈日当空,但偌大的广场上,仍可见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团体。人们纷纷聚集在主席的铜像前,怀着对伟人的崇敬,对革命领袖的缅怀之情,争先恐后在毛主席铜像前合影。我们一行50多人,排成4列,缓缓向毛主席铜像绕一圈走去,向毛主席铜像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在主席铜像和党旗前新党员举行庄严的入党宣誓仪式。{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在毛主席纪念馆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各个时期的生平简介,特别是看到在战争年代,毛主席一家,为了中国革命牺牲的6位亲人——杨开慧、毛岸英、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毛楚雄这些闪光的名字,与韶山精神一起永垂不朽。

在韶山,令我们感触最深的,是“韶山精神”,其内涵就是“牺牲、奋斗和奉献”的胸襟,就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这是伟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干部职工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使我们对毛泽东、刘少奇的一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解放事业,他的精神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发扬。在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立足本职,扎实工作,碰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气馁,为铜仁的发展作出贡献。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这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谣,唱出了亿万人民对毛泽东的崇敬与怀念。“毛泽东”这三个字及其所代表的精神、人格和思想已经永远地留在中国大地和中国人民心中。

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舍小家为大家,立志献身于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并为之奋斗了一生,在中国民主革命漫长的征途中,他集中全党的智慧和经验,在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的实际成功结合起来,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

市和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以他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制定和领导执行了使革命由惨重失败转为伟大胜利的战略和各项政策。

毛泽东属于韶山,属于中国,属于世界。他的丰功伟绩将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共辉。

篇五:《观刘少奇后有感》

观刘少奇后有感

听说周末要参观刘少奇故居,我感到很兴奋,我一度崇敬的伟人—刘少奇,这次,终于有机会,去近距离接触了。

刘少奇的故居,在县城东南花明楼区花明楼乡炭子冲屋场。1982年冬,中共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题写“刘少奇同志故居”匾额。故居是土木结构的四合院,修缮保管的很好。

乘了近两个小时的汽车,我们终于来到了刘少奇的故居。首先,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了纪念馆。 全馆分八个展室,

第一是走上革命道路,

第二是领导早期工人运动,

第三是坚持党的白区工作正确路线,

第四是坚持敌后抗日,注重党建,

第五是参与领导夺取全国胜利第六/领导社会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第七是历史是由人民写的。

纪念馆出来就来到了刘少奇铜像广场。由于天气很好,游人较多,拍照的人络绎不绝。刘少奇铜像广场好像建在小山坡上,地形开阔,很有些气势;刘少奇铜像立在广场正中,正对着故里牌楼。他身披大衣,手拿一支烟,呈远望沉思状。拾阶而上来到铜像前,对着老人家的铜像,弯腰鞠了一躬。四周冬青、松柏郁郁葱葱环绕,在铜像底座周围环绕盆花。这里规模比韶山要大,建设占地较多。铜像设计是由雕塑大师刘开渠和他的高徒程允贤,在1988年刘少奇同志诞辰90周年之际落成。由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揭幕,1998年江泽民为铜像题词。 底座高3.1米,像高4米,总高7.1米。两层含义:第一,“七·一”是党的生日,寓意刘少奇一生致力于党的建设,是我们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第二,刘少奇享年71岁,寓意他光辉伟大的一生。

走进了故居,我们看到了门上这块陈旧的“刘少奇同志旧居”字样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在这块门匾的后面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文革”中,故居被关闭,里面的文物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散尽。唯有这块门匾被花明楼公社一位炊事员冒着风险把它翻过来当成切菜的案板使用,才得以保存。1980年,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后,乡亲们又敲锣打鼓地把它挂在了故居的门楣上。

另一个小故事是,在1961年刘少奇回乡视察工作时,曾在此居住。也是那这间堂屋里,刘少奇找来乡亲们座谈农村现状,果断地做出了解散公共食堂,纠正“五风”(指“共产风”、浮夸风、命令风、干部特殊风和对生产瞎指挥风的重大决策。改变了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命运。这次回乡,刘少奇还把旧居房子分给他们住。村民们不肯接受,刘少奇恳切地说:“拜托大家为我‘守屋’好不好?”刘少奇的诚意让乡亲们无法推辞,先后有6户农民搬进了故居。所以说,刘少奇故居经历了十年浩劫,仍能基本上保存原来的模样,看来是借了点有人居住的光了。

参观完了刘少奇故居,我感触颇多: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记得刘少奇同志曾说:“共产主义事业是我们的终身事业。”

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刘少奇同志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刘少奇同志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在复杂的环境中统揽全局、缜密分析,采取和实施切实可行的政策。

篇六:《韶山-花明楼观后感》

毛主席、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5月7日,我们学院全体大一学生去参观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和刘少奇故居早上差不多1多个小时车程后,我们来到目的地韶山。下车后人特别多但也不妨碍我们的带着这份激情去参观伟人.伟人故居韶山和花明楼,不仅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更主要的是她奇特的人文胜景,孕育了二位伟人,享誉全中国,乃至全世界。

普通的农舍,俊美的山水,养育了一代伟人,烙印着伟人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劳动和追求革命、舍家为国的深深足迹。为了救民于水火,解放全中国, 毛泽东主席一家六位亲人(其中有毛泽民、毛泽覃、毛泽建、杨开慧,还有毛楚雄、毛岸英),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韶山,内敛着 “牺牲、奋斗、奉献” 的精神,张扬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风尚。当参观毛泽东遗物陈列馆时,看到毛主席那留有73个补丁的睡衣和书籍、党费证等遗物时,大家深深感受到了毛主席艰苦奋斗的崇高境界和伟大的人格魅力。我们的女职工领悟到了毛主席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这次红色之旅,我们不仅欣赏到了韶山花明楼两地清幽、俊美的自然风光,更圆了我们的红色梦想,我们参观的景点都与那段红色历史有关。如今硝烟散去,只留下静静的墓园、葱郁的山林,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去回想艰苦年代的生死考验、血泪洗礼。没有这里的英烈就没有我们和平的生活,没有他们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现代化的建设。作为一名中国妇女一定将老一辈革命领袖的“牺牲、奋斗、奉献、廉洁自律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奋发图强,努力实践 “ 三个代表 ” 的重要思想

下车导游就带领下我们来到铜像广场。宽阔的毛主席铜像广场上人山人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怀着敬仰与怀念,热爱与感激之情,汇聚在伟人的铜像下,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这位永

垂不朽的韶山的儿子--一位真正的伟人。毛主席的铜像威武的耸立在郁郁的松柏前,慈祥的面容,双目炯炯有神的注视着前方,成功地再现了人民领袖毛泽东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据导游介绍说,当是揭幕主席铜像的那一刻,本是来年三四月开的的杜鹃花在12月就全都绽放了,当然我们是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了。铜像高6米,红花岗石基座高4.1米,全高10.1米,10.1象征着“10.1”国庆,更象征着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导游说,到铜像广场来要绕铜像三圈,这样可以保佑我们了,呵呵。于是我们5号车的学员们都虔诚的绕了三圈,献花献花篮的人们络绎不绝,因而我们好不容易才绕完了三圈,再各自瞻仰主席的铜像,有的同学在铜像前合影留念,我也拍了几张,呵呵。后来我们第十期的全体学员在毛主席铜像前合照留影。{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来到毛主席的故居,是一套普通的两家合居的湖南民居。1893年12月26日,毛主席就诞生在这里。屋前水塘和南岸水塘相毗邻,绿水莹莹,微风过处荡起缕缕涟漪,几只鸭子正悠闲、惬意地拍打着翅膀。 趁着排队正酣时,我和班上的同学来到了故居对面的展览亭欣赏照片,无意中看到了中央主要领导人几乎都来过这里,甚为惊喜,更觉自己不枉此行。 然而,主席故居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我们不得不放弃欣赏,甘愿加入如巨龙般的长队。我们没有一丝厌倦,因为我们知道这是在朝拜伟人。好不容易到了故居内,但是人数太多,我们便只有走马观花了。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毛主席纪念馆,依旧是长长的队伍,在展厅里,我看到毛主席为了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的解说,毛主席有儿女情长,却更深刻地知道革命的任重而道远,他舍小家为大家,成就了新中国的辉煌,建立了不朽的功业。而我们也永远记住了他坚苦卓绝的奋斗史,指点江山的谋略与风度,平易近人、关心百姓疾苦的慈善胸怀。在参观完“中国出了个毛泽东(1)—(10)”后,我再次感受到了以主席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为赢得民族独立,人民富强所经历的艰难历程,感悟到了主席人格的魅力。这里有中共一大,开国大典

的模拟片段,有集主席所有的诗词展,也记录了旧中国腐朽,新中国成长的点点滴滴。我们都深有同感:这里就是中国近百年来历史的见证,这里就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史!从纪念馆后门出来,已经12点多了,由于下午还要到刘少奇故居,我们就不顾劳累又来到了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的故居所在地,刚下车我们同学基本上肚子很饿了。所以先吃晚饭再去,吃完饭以后就来到了刘少奇故居,导游就跟我们说刘少奇的故居是1982年冬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我们走进故居,可以看到这个院子里有“刘少奇同志旧居”的门匾,这块门匾是1959年故居开放时悬挂在槽门上的。刘少奇的故居和毛主席故居风格十分相似,都是南方常见的普通的农家住房,背倚苍松翠竹,面临荷塘,里面的小木床、煤油灯、土炉灶、农具等,一切都朴实而清幽。而这栋普通农舍不同的是它也同少奇同志一起经历了辉煌而坎坷的岁月,可它依然基本保持着120多年前的原始风貌。在对刘少奇纪念馆和故居参观后,我深切的感到了他的气质、他的自身修养及他对党员修养提高而不折不扣的努力。刘少奇为把中国共产党建设成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党,为巩固和发展党的队伍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他对党的建设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建树,特别是他的关于党员修养的理论,不仅为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毛泽东建党思想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而且也教育了整整一代共产党人。

通过参观两位主席的故居,让我不但被共和国两位伟大的领导人物个人魅力所折服,更让我感觉到了共产党实事求是、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的先进本质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年轻人,我会不断的学习,并在学习和生活中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更好地坚持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在实践中完善和提高自己。所以我要努力,加油!!!!!!!!!

物管2班

周飞雄

篇七:《韶山与花明楼的游后感》

韶山游后感

早晨六点就起床了,今天我们班出游韶山,怀揣着景仰伟人的激动心情。

八点出发一个小时后到了毛主席的故乡韶山,一个被誉为“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吸引着千百万游客如潮涌海流纷至。今天来到韶山,瞻仰毛泽东故居,寻访伟人旧迹, 感觉当年的情景历历在目,一时顿感思绪万千。“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清山。”发出这样豪言壮语的毛泽东同志出生于一个毫不起眼的平房中, 一切是那么的真实,一切都显得朴实而清幽,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一代伟人成长的足迹,也深刻感受到革命领袖是怎样领导人民克服艰苦环境翻身解放,带给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韶山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毛泽东铜像广场,这是韶山最具灵气的地方,那里有很多传奇的故事。据导游介绍说在93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江泽民为铜像揭幕,天空中竟然出现了月亮。太阳和月亮一齐照耀着铜像,日月同辉达八分钟之久;再就是主席雕像落成那天,本来不是花开的季节,但是满山的映山红却在那天一下全部绽放了。但当我观看当年日月同辉的奇景录像时,也大为感叹。这种天随人意变、花伴天意开的天文奇观和自然现象至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这其中太多的激昂,太多的感慨,太多的告慰,太多的眷念让我向铜像三鞠躬,以表达我对一代伟人的敬仰之情。{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毛泽东,这个从三湘四水走出来的普通农家子弟,却有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他的信仰、他的坚定、

他的人格,让他一次次实现生命的突围。现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与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人民开展解放斗争的时代相比,实在是有着太多太多的有利条件。值得我们深思,这里想起一句话:“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随后来到了刘少奇的故乡。刘少奇故居是一栋土木结构的四合院房子,前面有一口水塘,树林环绕在房子周围。院子里有30多间茅瓦房,除了居室外,有很多是农具室、猪栏屋、烤火屋,此外还有专门供孩子读书用的书房。在此和兄弟们拍照留念。也买了个纪念品。不由感慨万千,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却活着,一代伟人叱咤风云,永垂青史。

一点多我们吃中餐,有的备了干粮,有的去吃饭。吃饭太不实惠了,太贵了„三点后,我们一起买纪念品。

3点半坐车返校,一直睡来的,颠簸至校。闲而叙之,以留后念。

篇八:《观后感》

《建国大业》

—————观后感

院系: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建国大业》

摘要:在抗战结束之后,各阶级、各党派、广大人民群众反战情绪高涨。于是,在民主爱国人士张澜等人的斡旋下,毛泽东(唐国强 饰)代表的共产党与蒋介石(张国立 饰)代表的国民党拉开了重庆谈判的序幕。为了表示诚意,共产党主动放弃了部分占领的解放区,然而,国民党却丝毫没有建立民主政府的意思,反而驱赶民主党派,逐渐走向了军政府独裁统治的灭亡之路。

期间,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一场为建立新中国的决战由此展开„„ 关键词:史诗 群戏 场面 国民党 赤壁 纪念

观《建国大业》有感:

今天在我有幸观在毛概老师的课堂上看了献礼祖国母亲的史实大片《建国大业》,让我对1945——1949年这5年中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及我党第一代领导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加详细和深刻的了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饱经战争沧桑与落后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重新站起来了!中国像一只巨龙,以一个大国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

那时的中国,民生凋敝。曾经的民不聊生,曾经的满野战乱,曾经的东亚病夫,都已成了过去。如今这片热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龙腾虎跃!正是这千千万万的赤子,才撑起了我们民族的脊梁,祖国的希望;正是他们,才使得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国歌响彻神州,那么气势磅礴,那么雄壮嘹亮。

短短两个多小时,我仿佛回到了那个艰难而又催人奋进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

影片以重庆谈判到建国前夕为背景重庆谈判、双十协定、校场口事件、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定都北平、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在影片中依次展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宋庆龄、张澜、李济深、沈钧儒、何香凝等民主爱国人士纷纷登场,仿佛把我们带到那个艰难而又催人振奋的岁月中,去追忆那段历史,缅怀远去的革命先辈。影片正面再现共和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从诞生到确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其中,影片依次展现了重庆谈判,双十协定,定都北平,政治协商级以黑

白史诗片段为表现形式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具有重大历史的事件。 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通过建立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李公朴、闻一多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为了政协会议的召开,奉献了一切,奉献了自己的生命。他们用鲜血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最让人难忘的镜头是,影片中淮海战役结束后,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朱德等革命元首,听到战役结束我军大获全胜的消息,毛主席说,长江以北,再无大战。于是,四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男人,四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男人,一起喝酒,喝醉了一起唱歌的那一番情景,让人十分的感动。那一刻,他们几十年经历的苦难,一幕幕的回想,把心中的感情迸发。五次围剿,突破封锁线,茫茫大雪山,漫漫草地,无数人的生命,换来了这革命转折的这一刻。让他们再也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唱起来,喝起来,哭起来,笑起来,跳起来„„观众的眼睛似乎也在这一刻湿润了,多么艰难的历程啊。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说,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翻身做主人,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台湾那边,落寞的是蒋介石那悲情的身影„„

我向这部电影除了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细的了解之外,更重要的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原因的思考,历史上以各个阶段为领导的革命数不胜数,以农民阶级为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资产阶级为领导的辛亥革命,都以失败告终,为什么?虽然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提出了很正确的回答,但看过了这部影片后,我确实对革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想要革命,只有勇气和魄力,但想要革命胜利,这还远远不够。{刘少奇故居观后感}.

革命需要坚持。在电影中,我党更是为了国家统一,继续坚持着,当国民党提出划江而治时,我党没有停下革命的脚步,毅然发动了渡江战役,因为我们知道划江而治的中国永远不是一个完整的中国,这场革命一定要坚持下来。这种坚持是我党特有的,也是革命必须的。

革命需要人民的支持。国民党有先进的后备军,高素质的军人,雄厚的兵力,这场战争怎么会输?因为国民党是代表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根本不管人民死活,在电影中,国统区物价飞涨,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继续,而杜月笙等大资本家囤积物资哄抬物价企图发一批国难财。电影中,解放军占领上海,没有一个人去住到民宅中,累了,就睡大街,当宋庆龄走到大街上,看到满大街的人民解放军,我想,一切都明白了,一个军人能始终为人民着想,这样的军队怎么会不得人心?有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支持,革命怎么会不胜利?

革命需要非凡的领导。这场革命胜利的最大原因我想就是拥有几位拥有雄才大略的领导人。在电影中,导演并未侧重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而着重描写细节,政治局开会的时候,毛主席把蜡烛吹灭了。摸黑继续开会,他说,留下半支蜡烛晚上还要写东西,看完后,很震撼,以小见非凡。在电影中,总理和主席在一起,帮主席分担工作,提供方便,甚至在得知我党没能保护好受邀参加政治会议的冯玉祥将军,总理终于大发脾气,痛骂手下都是“猪脑袋”,这种细腻生动的描写,把周总理刻画活了,正是这样一个非凡的总理,为革命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还有朱德及刘少奇等领导人自然都是满富智慧,有力地推动了革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宝库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永远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行动指南。

抚今追昔,我由衷地感谢毛主席,感谢共产党。如果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没有今天的改革开放。如果没有毛主席、共产党,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大学生活。在这次全系参观毛泽东故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瞻仰毛主席故居,重温他老人家写下的字字句句,缅怀他的丰功伟绩,深切地感到共产党的伟大、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名普通学生,生在和平年代,在党的红旗下成长,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更应该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在首位,而现在做为学生的我们,首要的就是学习,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毛主席所代表的一个人之所以伟大不是他为自己得到了什么,而是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他不但是伟人,一个万人敬仰的大英雄,而且是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一个儿子,一个简单过着清贫生活的平凡人,也许正是这样一种平凡衬托出了他的不平凡,此时主席已从一位伟人的形象变成了我心目中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了。最后我还是想以主席的诗词作为结尾:“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学们努力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成为今朝的风流人物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现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成立六十周年了,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回忆那段历史,追忆那段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由衷地祝福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们幸福安康。

此时此刻,我终于深切体会到历史的价值,看完《建国大业》。我更加尊敬老一辈的革命家,是他们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黑暗,迎向了新生活。我也更加觉得现在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事,好好学习,掌握真正的本领,肩负起强大中国的重任!

篇九:《花明楼韶山一日游有感》

踏寻伟人足迹 开辟公司未来

——花明楼、韶山一日游有感

欧家才

近代以来,湖湘大地人才辈出,曾国藩、左宗棠、蔡锷、黄兴、毛泽东、刘少奇、胡耀邦、朱镕基„„作为三湘儿女,我深感自豪。5月23日,公司团支部组织了韶山、花明楼之行,我有幸近距离触摸了伟人故里。

在车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后,心中期盼已久的花明楼景区终于呈现眼前,景区入口的牌楼上“刘少奇故里”几个红色大字分外耀眼,进门后一级级台阶直通刘少奇铜像广场,台阶两旁的松柏郁郁葱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之感。我们瞻仰了刘少奇铜像,参观了刘少奇纪念馆和故居,还登上了花明楼。整个景区庄严肃穆而又不失静谧优雅,环境极好。这种环境,似乎正体现了刘少奇沉稳、儒雅的性格特点。

参观过程中,我在纪念馆中停留的时间最长,在那里,我看到了刘少奇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形象;看到了这位《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作者以自己的身体力行成就了一位伟大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看着这些,我不禁想到曾经有位党员干部厉声质问记者“是替党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的荒谬言论。纪念馆里展出的一句刘少奇在1948年的讲话让我注视良久,他说“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农业国家,一个村长,一个县委书记,可以称王称霸。胜利后,一定会有些人腐化、官僚化。如果我们党注意到这一方面,加强思想教育,提高纪律性,就会好一些„„否则,堕落的干部会很多,会使革命失败。”六十多年过去了,这句话至今仍有很强的警示意义。当看到刘少奇在文革中遭受磨难的那段历史时,我的心中不禁涌出一阵酸楚,好在即便是在那样的年代里仍有陈少敏、张志新这些不畏强权的正义志士为他仗义执言,“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

参观完刘少奇故居后我们驱车来到韶山,一下车就去铜像广场瞻仰了毛主席铜像,这里的游客明显多于刘少奇故居,我们好不容易才在铜像前找到合影的机会。合影后我们去参观故居,那里的情形还和我几年前来的时候一样,人流如织,我们排了长长的队逐个进去参观。总体而言,韶山毛主席故居、铜像广场、纪念馆等布局比较分散,占地面积也比刘少奇故居大得多,这似乎也象征了毛主席豁达亲民的性格特点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

参观过程中,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很多与毛主席相关的历史事件以及他那些豪情万丈的诗词,而最令我折服的是他那种不畏一切艰难险阻的豪迈气概。1928年井冈山黄洋界战斗中,在数倍敌人的猛攻下,他指挥若定,“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1946年,在接受美国记者斯特朗的采访时,他说原子弹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想想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国内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医疗、教育、住房、收入分配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面对这万千重的困难,政府

坚定改革步伐,迅速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近来我公司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市场持续萎缩、主营业务利润率偏低、搬迁后运营成本提高„„然而这点困难对于经历了几十年年风雨历程的××人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呢?我相信在公司领导班子的坚强带领下,在全体××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些所谓的困难都是纸老虎,××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