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时间:2021-10-26 19:58:33 节日作文

篇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课内阅读 (精品文档)【原创】》

阅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完成练习。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闻:_______________ 涕:_______________

却看:________________ 愁何在:_____________

喜欲狂:_____________ 放歌:________________

须:________________ 青春:_______________

作伴:______________ 便:_________________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作者是_________代的___________。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他被世人尊为“__________”。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_____”。这从题材上看,是一首_____________诗。这首诗被称为杜甫平生“________________”律诗共有四联,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__________”是诗人所在地,“_________”是“安史之乱”叛军的老巢,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诗人听说“收蓟北”喜极而泣的情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3、诗人想象着“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迅急犹如闪电,真可谓

第 1 页 共 4 页{《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____________”(填一成语)啊!

4、“漫卷诗书喜欲狂”这一句运用了 ____和_____________的描写方法,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5、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已改换了陆路。

6、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描写诗人听到消息惊喜的情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动地表现诗人释放往日积郁,在突然到来的喜讯面前情感发生巨大变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______________

10、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_________,

第 2 页 共 4 页

篇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赏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 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一)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著名诗人,自号少陵野老,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杜甫本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

二)文意赏析

注释:⑴闻:听说。官军:指唐朝军队。

⑵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蓟(jì)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⑶涕:眼泪。

⑷却看:回头看。妻子:妻子和孩子。愁何在:哪还有一点的忧伤?愁已无影无踪。{《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⑸漫卷(juǎn)诗书喜欲狂:胡乱地卷起。是说杜甫已经迫不及待地去整理行装准备回家乡去了。喜欲狂:高兴得简直要发狂。

⑹放歌:放声高歌。须:应当。纵酒:开怀痛饮。

⑺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作伴:与妻儿一同。

⑻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⑼便:就的意思。襄阳:今属湖北。洛阳:今属河南,古代城池。

译文:在剑南外忽然听到官军已经收复河南、河北一带,高兴得连泪水都沾湿了我衣裳,回头看妻子儿女的忧愁都不知道去哪了,我随意地用手卷起书本,高兴得简直要发狂。我忍不住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纵情高歌,开怀畅饮,一路春光可以伴我回故乡了。我准备即刻从巴峡穿过巫峡,又直下襄阳回到洛阳。

鉴赏: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能,

如今“忽传收蓟北”,表现了捷报的突然,使得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因为捷报来得太突然,所以诗人在“初闻”捷报的一刹那,感情被完全激发出来了,喜极而悲、悲喜交集。

颔联(第二联)落脚在“喜欲狂”上面,这是惊喜的更高峰。“却看妻子”、“漫卷诗书”,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诗人悲喜交集,“涕泪满衣裳”之时,自然想到多年来同受苦难的妻子儿女,此刻,诗人似乎想向家人说些什么,但又不知从何说起。其实,无需说什么了,多年笼罩全家的愁云不知跑到哪儿去了,亲人们都不再是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喜气洋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改为短文}.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联,是对“喜欲狂”的进一步抒写。此时,诗人已人到老年。而老年人难得“放歌”,也不宜“纵酒”;如今既要“放歌”,还须“纵酒”,这正是“喜欲狂”的具体表现。

尾联(最后一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虽然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这四个地方之间虽然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

全诗感情奔放,痛快淋漓地抒发了作者无比喜悦的心情。

三)阅读测验

1. 给下列带底线的字写入正确的读音,并多读几遍; 却看 ( )妻子愁何在,漫卷( )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 )纵酒,青春作( )伴好还( )乡。

2. 请同学借助工具书并结合生活实践,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妻 子:。 ○

2愁何在: 。 ○

3漫 卷: 。 ○

4喜欲狂: 。 ○

3. 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同时用自己的话理解说明;

4. 古诗中除了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用一句诗说明;

5. 这首诗与战争有关系,是哪场战争,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请同学自己搜集相关史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