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诗歌

时间:2021-10-26 18:12:22 节日作文

第一篇 汨罗江诗歌《2015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一:

夏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端午节同时是一个可以和亲友团聚一起度过的节日,端午节也可以举行许多活动,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节日。今天我们就来过一个特别的有意义的端午节。

活动日期: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活动地点:教室

活动目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端午节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端午节的来源之一是纪念屈原,我们也要通过端午节来怀念屈原——这位可歌可敬的爱国诗人。

活动内容:

1.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同学们在家通过看书,上网查阅等途径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具体内容如下:

(1)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节日?(端午节)

(2)那么,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

(3)学生讲述端午节的起源故事。

(4)一起收看端午节各地的风俗习惯视频

2.与妈妈一起包粽子

(主持人):同学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粽子的味道不用说了,是十分美味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包粽子的。今天我们就自己动手和妈妈一起来包粽子,看谁的手儿最巧,包的粽子最漂亮。

材料:糯米、去皮绿豆、肉粹、粽叶、粽绳。

方法:

1.将粽叶折成漏斗形

2.在漏斗形的粽叶里放入适量的糯米、去皮绿豆以及肉粹。

3.用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粽叶的两边把那个比较长的粽叶向糯米这边压成一个三角形。

4.将粽叶包好后用准备好的绳子把它绑紧。

5.蒸煮。学生和家长动手包。

三)诗歌朗诵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端午节也是什么节?不知道吧,告诉大家端午节也是诗人节,诗人写了很多赞颂端午的诗歌,下面请看诗朗诵表演。

第一:xx同学朗诵。

第二:小组朗诵。

第三:女生齐诵。

第四:男女朗诵。

第五:家长和学生齐诵

四)观看赛龙舟录像。

(主持人):同学们,你们到过汨罗江吗?看过“龙舟竞赛”吗﹖端午节赛龙舟不单是传统庆祝活动,也是一项国际体坛盛事!端午节起源于诗人屈原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汨罗江自尽,敬重他的村民便以喧天的锣鼓声把江中鱼虾吓走,而同时又把粽子抛进江中喂饲鱼虾,以免它们啄食屈原的躯体。

赛龙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高潮。龙舟长10米多,以龙头和龙尾作装饰,船身还特意雕上麟状花纹,唯妙唯肖;每只龙舟可容纳20至22人,二人并肩而坐,在船首的鼓手和船尾的舵手引领下,以及围观人群的呐喊声中划向终点。现在,我让我们一起加入这一行列。

(播放赛龙船庆端午的视频。)

(主持人):看了刚才的录像,我们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

七.吃粽子

请评委根据粽子的样式,口感评价。并且评出最佳包粽子大王;最好吃的粽子;以及最会吃粽子大王。

八、班主任讲话:

同学们,今天的端午节过得很有意义。老师高兴地看到同学们心灵手巧的一面,感受到学生的参与的热情,强烈的表现欲望以及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年对信息、资料的搜集能力。同时也非常感谢家长对我们活动的热情参与。通过本次活动,我们近距离接触了端午节,对它有了更深的认识。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二: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结合本校彩豆文化特色,通过“彩豆情怀,端午显爱”主题教育活动,将中华民族的气节教育、节气文化和学校特色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学生对端午节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热爱。

二、活动设计

(一)找一找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从阅览室或网上找一找关于端午节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端午节的由来;屈原的故事;屈原的诗词;赛龙舟和包粽子的习俗。

(二)说一说

通过午会课、班会课、班队课,组织学生说说相关的知识。

1、对象:1——2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

2、对象:3——4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

3、对象:5年级学生

要求:说说端午节的由来;说说包粽子的习俗;说说屈原的故事;说说屈原的诗词。

(三)画一画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走近端午”为主题制作一份小报,能反映端午的习俗,自己的心声、生活的体验。3——4年级为手抄报,5年级为电脑小报。

(四)写一写

通过黑板报、班级橱窗等阵地,进行环境布置设计。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端午情怀”为主题出好一期黑板报。4年级学生以写信的方式为“512”灾区的的小伙伴写封信,说说自己对端午节的理解、和小伙伴分享端午的快乐。5年级学生进行屈原诗词钢笔书写比赛。

(五)学一学

对象:1——5年级学生

要求:以“我向奶奶学一技”为主题,学习粽子的名种包法,在学习的过程中,尝试用各种豆物作为佐料包粽子,并品偿不同地方、不同的风格、不同特色的粽子。

(六)比一比

对象:3——5年级学生

要求:以“六一我作主、端午我进步”为主题,进行故事演讲比赛。故事内容可以是学习屈原的小故事、可以是反映端午民俗气息的生活故事、可以是自己在端午学习一项技能的小故事。

小学端午节活动方案三: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我们民族独特深层的精神价值观,她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教育活动中,我校以传统节日教育为切入口,将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通过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活动的目标

围绕"我们的节日--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各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活动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1、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询问、网上浏览等方法搜集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及一些有趣的风俗习惯,如:了解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人们为什么要给小孩子挂香包、戴手链和五彩线等有关情况。让学生感受到过节的快乐。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再畅想一下"我想怎样过端午节?"2、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端午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在此基础上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写一写有关端午节的诗歌。进行端午诗歌朗诵比赛。

3、引导学生尝试设计"怎样过一个独具匠心的端午节"?

四、活动安排活动一:开展端午节赛诗会活动各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搜集有关诗6月16日下午第二、三节课比赛地点:多媒体教室奖项设置:

低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1名 三等奖2名中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2名高年级: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活动二:开展"与妈妈共同包粽子"活动在临近端午节期间,各班主任布置学生在家与妈妈共同包粽子,并写一汨罗江诗歌

一、课题的产生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最高兴的莫过于天真活泼的孩子们了。每逢过节,孩子们个个情绪高涨,喜气洋洋,在节日当中也会有许多有趣、难忘、热闹的事情发生,同时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也就随之而来,例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当地有哪些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是怎样形成的?……针对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案抓住这一时机以学生的兴趣为切入点,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围绕“独具匠心的端午节”这个主题,从“为什么要过端午节?”“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习惯?”“你想怎样过端午节?”这三个部分入手,为学生提供研究方向,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人人动手,个个参与,自主探究,培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研究目标可归纳为:

1、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了解端午节由来和风俗习惯时,锻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书籍、报刊、网络、他人经验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动手能力。

第二篇 汨罗江诗歌《2014年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今年的端午节,第一次作为法定假日,是一个划时代的文化大事,是标志性的文化事件。从民间意志的维系与传承,到国家意志的规定和推动,端午节,作为一个具体的文化符号,折射出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个时代的逶迤足迹。我们可以画影图形,去追溯历史,也可以望梅止渴,去神思未来,但如果缺少当下的反思,不能从现实角度对端午节进行人文反思,那么,一个传统节日将又会沦为消费主义行为,会像中秋节一样,成为公关社交的节日,远离了文化的本质。

屈原和端午密不可分,一个现实的知识分子,和一个节日意义,互相勾连比附,这在中国传统的节日里,都是非常少见的。

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知识分子,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屈原就是端午的精神的根柢。但是,我们对屈原的评价和认可,到了怎样一个文化高度呢?甚至,在今天吃粽子、赛龙舟的时候,我们想起屈原了吗?

端午节,如果离开了对“屈原”这位人文知识分子模范的思念与文化认同,就失去了端午节文化“失范扶正”的根基,如果传统节日的复兴,不能推动人文学科的复兴,那么我们就会永远生活在人造的光源下,光线足够明亮,足够温暖,但是没有成长,没有爱,没有白天和黑夜的更替,也就没有理性的明天……

一、端午节介绍

中文名: 端午节

外文名: 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 festival

又称: 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时间: 农历五月初五日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端午节起源传说:纪念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三、端午节的食俗习惯

1.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2.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3.吃五黄

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咸鸭蛋黄、雄黄酒。此外浙北端午节还吃豆腐。

四、端午节谚语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

蛤蟆蝌蚪躲端午。(北方)

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

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山西)

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

端午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

五、端午节诗词作品欣赏

五月五日 (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已酉端午 (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 (唐·李隆基)汨罗江诗歌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第三篇 汨罗江诗歌《关于屈原的现代诗歌》

篇一:致屈原

作者:白石细琢

两千多年前的纵身一跃,

溅湿了汩罗江畔的斑竹,

哀思顺江而下。

两千多年中的每一句离骚,

在粽子的飘香中吟诵,

拧一把艾叶飘在水中,

与挂在脖颈的香囊,

一起飘香。

端一碗雄黄酒,

与您对饮,

静静的汩罗江,

端阳高照。

篇二:哭屈原

作者:常路明

活到现在才明白

那个屈大夫死的那天

有多少伤心

有多少无奈

故国家园

娇妻眷恋

活到现在才知道

汨罗江有多深

你怎么能把一个名士藏匿

你怎么能把一片丹心沉冤

天空洒下豆大的泪滴

百姓捧出一打打的粽子奠祭

楚国已亡

爱国忠君之心何处寄托

唯有与鱼虾为伴

唯有与淡忘为伍

此行必去

必去

篇三:悼屈原

作者:黎明曦

汨罗江边,一声声愤懑的呐喊,用离骚

伴着楚辞的磬音,寄托情怀,凄婉

惊动了河山,也振聋发聩般,唤醒诗坛

使诗经后的经典有了改变,惊魂的诗句

参差错落着遣词长短,再也无法拘束

如律诗般敬为圭臬的铭龛,酝酿的酴醾

浓酽成端午水的缠绵,甚至使我不敢痛饮一盅

熏染,依然陶醉了几千年,恍若不竭的醴泉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抛弃耿介,情何一慨

诘问九天,叩响神殿,敲击龙宫,悲凄呼唤

哪里能容忠臣之躯,何处可寄许灵均的梦魇

上下求索,荆楚遍布追寻的盘桓,使河山动容

郁郁不得志呀,蕙质兰心,圣洁修身,如此之躯 竟不被重用,错失的哀叹,让人心生迁怨

大夫之舟涉江而行,惊诧了太多心颤,悲剧放任发生 爱国恤民更添沉痛,只应和起九州竟食米粽的盛宴 无需留意作鱼饵,抑或借分享,寄托哀思之情

独不惦念远离信仰的饥馑,把怀念用啃噬填充饱餐 善良懵懂了敬奉,伯夷不食周粟,鸷鸟不与燕雀同种

怀王自今可否明了此心,国人哪能仅用端午祭祀屈子的情感 篇四:端午忆屈原

作者:云湘鹤

天气反常得没法预见

雨霭笼罩在长江一线

连汨罗江也无法幸免

萤火虫也收起它的锋芒

静待雨后重振起舞

应该锣鼓喧天的场面

如今被雨幕屏蔽了起来

每年五月五日

乡亲们怀着对你的念想

自发组织龙舟竞赛

那时的汨罗江上旗旆飘飘

两岸人潮涌动

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口号声整齐划一

个个充满英雄气慨

直奔远处决胜的标记

雨,一直不停的淅淅沥沥

也洗不掉两千多年遗留的风俗

当初怀抱治国之梦

抱石沉入江中

使九问惊天

把离骚传诵

让精神不朽

你面带笑容静坐在庙宇前

看这千年来的朝代替换

你去了,寂寞了千年的

路程

把呐喊挥毫在奔腾的江面

把胆气镶嵌在龙头之巅

你的身影屹立在江畔

巍峨成一棵松汨罗江诗歌

让世人敬仰

你去了,粽香在史册里住了下来

保存千年时光香味不淡

连同你的气节

燃烧在华夏大地

篇五:念屈原

作者:灵魂在飞

用粽叶叠成一只船

让思念飘浮在黄河

用黄河水粮造一壶烈酒

将思念饮进肚子

站在巨石上醉看今朝

黄河源头独看屈原

回头事已过尽千年

把酒问今天

那年是何年

黄河水

屈原在何处

黄河水

屈原永远在人间

端午节我不吃粽子

也不吃包子

请给我一口水吧

让我喝下一口水

一口清凉的水

一口纯净的水

一口正义的水

因为那口水是黄河水汨罗江诗歌

没有世俗的污染

只有屈原的灵魂

喝下它

可以梦见屈原

喝下它

世间会平静

篇六:写给屈原

作者:dcg5982163

一个人的名字,过去二千多年都还让人记着 你是一个民族的骄傲,挺起的脊梁

才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一首《离骚》,两千年多年的传颂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虽然你感叹世态的炎凉

投向大江非你的选择

却让无数人为你悲泪

连江中的鱼儿也为你守候

这才有划龙船的举动

那投入江中的粽子

你闻到它的香了吗

屈大夫,可以告慰你的是

伟大而坚韧的炎黄子孙

依然会顽强的活着

崛起的中国会永远高高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腾飞的中华民族

将会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篇七:屈原之美

作者:anne_manor

在冲忙杀戮战乱的史书中

寻找一个美丽的位置

种满蕙茝和芳芷

再洒上清晨坠露的余香

一朵茉莉般淡雅的灵魂

千百年来

恍若散发着幽秘的气息

引得后人无限向往

即使触摸不到那神秘的气息

却是如此贴近的

润滋心灵的 悲伤与美好

依然无法拥抱

王的男人

总归是那么的轻之如毫

惟草木之零落兮

落水三千 染作一条圣洁水

仿佛有一支身影 浪漫飘逸

伫立在永恒的夕阳江畔

那江离与辟芷的芳馥啊

正穿越过 千年的时光

篇八:端午怀屈原

作者:伍培阳

此刻,汨罗江显得异常平静

无论上游,下游,还是中游

端午日渐临近

莫非它正在搜集楚国方言

或者,将之乎者也翻译成现代汉语

我也异常平静

稍稍在水面撕开一条口子

随着时光和岁月

下潜到最深的江底,细心寻找

一摞散佚的竹简,竹简上的文字

文字里的香草,美人

想象夸张,光怪陆离,以及丰沛的情感 恰好巧遇一位峨冠博带

银须飘逸的古人

递给我精装版的楚辞

其中包括:离骚,九歌,和天问......

渔父告诉我,他叫屈原 被怀王一再疏远和流放的

三闾大夫

第四篇 汨罗江诗歌《诗歌的光明》

诗歌的光明

你从湘水上升起,

你从斑斑的竹叶间升起;

湘夫人素裙曼飘,

一个凡人沉了下去: 面容清瘦,骨骼突出 披发,布衣。 湘夫人素裙曼飘, 一个巨人沉了下去! 高冠、仰首、长铗陆离; 昏暗的天地间浓云滚滚:

一道光亮, 自汨罗江水呼啸而出!

映照了两千年呀,

大浪淘沙,龙舟竞渡: 照耀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历史! 孱弱的身体伴着巨石沉下, 坚硬的意志从汨罗江底升起! 这不是求田问舍,这不是仕途经济,这不是个人的得失;

沉下的是一个亘古未有的灵魂! 他忧的是楚国的万里江山, 他怀的是楚国的百姓子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你于此止住了步

履!

而诗歌的光明卷着汨罗江水冲天而

起……

就是这道光明,成就了东篱下的隐者 不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吏;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就是这道光明,使韩昌黎白须飘洒颤

抖着瘦体

捧上遭贬的上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是这道光明,教苏子瞻傲立江畔深

框长脸

仙风道骨送大江东流逝;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杜子美路有冻死骨手中犹握使黑暗社

颤动的如椽铁笔;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太白因这道光芒扬天长笑出门去。

岳武穆怒发冲冠恨未已, 文天祥泰然自若:人生自古谁无死?

托起文人的苦难,撑起文人的铮铮硬

骨,

养就文人永不屈服的一腔慨然正气!

汨罗江水滔滔汤汤,

它的诉说穿越辽阔河山穿透万万个日

谭嗣同径自横刀向天笑, 巾帼英雄秋瑾,拼将十万头颅血,欲

把乾坤力挽回。

汨罗江水滔滔汤汤,

它的诉说穿越辽阔河山,穿透万万个

日夜从不歇止。

当看到艾叶青青,你会不会想见 那个智者芰荷衣芙蓉裳? 当剥开一个粽子,你会不会宛见

那慈者啜兰露餐菊英? 年年的五月呀,雨水从天而降你可记

那问天的太息撕不开黑鸦鸦的朝代?泪水汤汤,巨人逝矣! 诗歌的光明自汨罗江中腾身而起!

诗歌的光明!

夜永不歇止!(

4分)

2

第五篇 汨罗江诗歌《热 土(孙贤文自编诗集)》

热 土

五千年没有冷却的

是这片热土

山海关举目远眺

目光延伸出海岸线

棕树挽结的黄昏

在夕阳里融出万点星光

古长城挺直脊背

肩负起新时代的车轮

让那一声声嘹亮的黄河号子

辗平坎坎坷坷的岁月

中国,树起珠峰

屹立在世界屋脊上

中国,敞开南大门

拥抱太平洋汹涌澎湃的浪涛

一只青鸟憩息在海边的礁石上

唱起了一支古老而又新鲜的歌谣

中国,这片热土

――生生不息

――生生不息

1988.10-12

注:此作荣获1988-1989年“中外华人中学生诗歌大奖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发表于1989年12月《中学生》;后被收编中国作家出版社《寻找成熟》、《中国·中学生诗潮》等多种诗歌书刊。

对饮汨罗江畔 屈大夫衣飘飘 汨罗江的风 掀起一片如潮水声 溅湿二十世纪末一个乡村穷教师

沿着水的方向 瞻仰 那一声流传千古的浩叹 以及 寒冰似的剑光 喋血的咽喉

五月,我们都在寻找 属于自己的月亮

一束素馨花 一杯浓酽的酒 敞开胸襟 宝剑当舞 舞及酣处 屈大夫在剑影中 追逐片片斩碎的月光 剑未入鞘 已烛泪纵横 一世的浮华不过如此 罢――罢――罢了 举杯 一饮而尽

一个鱼跃 沉入汨罗江浩淼烟波里 怀抱故国的月亮

迎风而立 一茎三叶草 饱濡土地的气息 凝视 这一片纯净的乡土 我的来路 去路 江水重重阻断

倾尽人生最后一杯酒 洒向江中 汨罗江波汹涛涌

不为捞取苍凉的楚月 是为捧出高贵的诗心

1991.9.26 注:此作发表于《诗刊》

端午悼屈原

定居汨罗,仗剑游龙宫

吴侬软语,笑谈天下客

柔波撩人,风晓月残

魂魄撼人,风流千古

端午,畅销糯米夹枣粽子

有人想起了《离骚》

有人想起了“紧俏商品”

而五月风远了,汨罗江边

有人敲碎月光投入水中

所以世俗的人有了月食

所以汨罗的水特别晶莹

有人行吟江畔踏歌而走

所以世人皆举杯烧红了眼睛

所以那晚江边风轻烟净

是谁在烧纸招魂火微泪重

梦断江南岸

屈子作古人 夜夜楚国月

君不见天翻地覆五千年

端午悼屈原

汨罗江水

汹涌不已

1989.1

汨罗江

千枚明月

腾升汨罗江上

悠悠九歌

荡出万顷波涛

三尺剑寒光闪闪

五月的岸边鲜花灿然

夜如水,水如夜

孤舟独柳,缥缈箫音

流放出傲节

一抷温馨的黄土

撒落水中,凝聚为团

泱泱水族,不禁撼然

蓝莹莹的星空呵

八百里肃然起立的

红杨林呵

骚动的汨罗江水

浩瀚千载

1989.-1990.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