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时间:2021-10-26 17:42:46 节日作文

【篇一】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花非花》赏析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朝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蛆,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集评】   杨慎《词品》卷一云:白乐天之辞,予独爱其《花非花》一首,盖其自度之曲,因情生文者也。“花非花,雾非雾”,虽《高唐》、《洛神》,奇丽不及也。张子野衍之为《御街行》,亦有出蓝之色。   茅瑛《词的》卷一云:此乐天自谱体也。语甚趣。   沈雄《古今词话·词辨》卷上云:《花非花》,近刻有作古风者。唐诗《揽香集)中收此。  【评析】:《花非花》是变格的仄韵七绝,他把前二句各分为三三句法。其实是为妓女而作的,“花非花”二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资料】: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音guī)(今陕西渭南北)。白居易的祖父白湟曾任巩县(今河南巩义)县令,与当时的新郑[属河南]县令是好友。见新郑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白湟十分喜爱,就举家迁移到新郑城西的东郭宅村(今东郭寺)。唐代宗大历七年正月二十(公元772年2月28日),白居易在东郭宅降生了。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卒于洛阳[属河南]履道理私第,葬香山,享年75岁。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元和时曾任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因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晚年好佛,因而人称诗佛,又自号乐居士。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为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叙事诗中《琵琶行》、《长恨歌》等极为有名。

【篇二】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轻肥》《花非花》(粤教版高二选修) 教学目标 一.了解诗歌中所表现出来的诗人情怀,领会白居易诗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二.学习诗歌中各自不同的表现手法,从而领会诗歌的本质。 教学重点难点 一.把握诗歌形象和有一点内涵,体会作品情愿和艺术特点,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轻肥》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fú)皆大夫,     紫绶(shòu)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樽罍(léi)溢九酝(yun), 水陆罗八珍。    果擘(bài)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    衢(qú)州人食人! (一)   作者简介 (略) (二)       解题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三)朗读 正音   (四)赏析 开头四句,“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  下面四句可知: “朱绂皆大夫, 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 原来,宦官这种脚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怎能不骄?怎能不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夸。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禁军。此时,禁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动魄惊心,确是十分精采的一笔!   二.《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      

【篇三】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

原文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赏析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这首词通篇都是隐语,主题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很多的娼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遣。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实之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语义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

非真实之雾。“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喻人,语涉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非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公开,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感叹。上句指会短,下句写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指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隐曲含蓄,富于诗意。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词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余蕴无穷,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篇四】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作品分析

白居易在中唐诗歌中独树一帜。语言浅显平易,有意到笔随之妙。他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写诗不用任何困难的文字语言和典故。他写诗有一个习惯:“令老妪皆能懂 ”,他觉得最好的是应该是平铺直叙,平易近人的,他内心理想的文学史能与大多数人沟通的。

。以《花非花》为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歌简短,很精练地把生命中不太容易描绘的一种神秘,一种伤感,一种凄美讲得非常完整。

几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唱这首歌,完全感觉不到这首诗的时间距离,它具备着如此强烈的现代感。“花非花,雾非雾”,讲的生命里的虚无缥缈,讲的是生命中存在有不存在的神秘状态。

这样的一首诗在讲生命中一种幽微的感觉,乡下的老太太不见得一定会懂,但从文字上来讲,至少没有一点困难。作为诗人,他挑战了一个难度,因为越简单的诗是越难写的。他无法卖弄语言华丽、造句的技巧,必须用最口语化的方法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使文学不是这么艰涩难懂。

非花非雾,夜来朝去,似梦如云,应是极美丽的而又极短暂的,如此想来,只要符合此特征的,便是诗人所指的,譬如时光、美好的感觉等等,但却又无一确指,

诗人以此朦胧、泛指创设一种禅意,来表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索。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更添一种朦胧之美。

琵琶行 是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代表作

白居易借着一个弹琵琶的女子,把他的文学深入到音乐的描绘上。声音是一种听觉上的感受,要把声音形容出来真的非常不容易。试想,如果你今天听了一场非常美妙的音乐会,你要如何来描绘音乐会的美好呢?也许你会说:“真的很好听。”孔子在听到美好的音乐后,用“绕梁三日”来形容,这是一种比较抽象的方法,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对音乐做了很多细节上的描述。

诗人对这次音乐会进行有有层次,有结构的描写,从5个阶段来看:

第一阶段:“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把试音作为开篇的描述,仅仅几个声音就含有特别的情味,音乐还没有开始 早已令读者充满了期待的心情。

第二阶段:开始正式描绘声音,“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每一根弦被拨动,都好像是在拨开被隐藏起来的,掩盖着的压抑,流露出弹奏者的心事,每个出来的声音都是一种思绪。作者不止在讲音乐,他认为音乐是人们心事的透露。“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好像在叙述自己这一生没有被发现的才华,被压抑的苦闷。对弹奏着来说,自己曾名属教坊第一部,妆成每被秋娘妒,而今却嫁作商人妇,独守空船。对诗人白居易来说,是谪居卧病浔阳城的处境。因此,作者在听琵琶的同时,也是自己心事流露的过程,此时诗人笔下的声音,不仅仅是乐器的声音,也是他心灵的声音。

第三阶段: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是对音乐极度专业性的描述。“拢 捻 抹 挑”是弹琵琶是的4种指法,霓裳,六幺是当时有名的曲调。读到这两句是,我的脑海中就出现

一双纤细的手,在弦上肆意来去。

在一段平铺直叙之后,慢慢进入高潮,开始进入对音乐的直接描述,仿佛把我们带入现场

第四阶段:“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的声音一会像夏天午后的雷阵雨一样繁密, 扑面而来,一会又像2个人在窃窃私语一样幽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像一粒粒珍珠落在玉盘上发出清脆圆润的声音。在这里声音的美学进入高潮,但精彩的部分不仅仅是对声音正面的描绘,而是“此时无声胜有声”,那种若有若无的幽微的声音。“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像清脆的鸟鸣,婉转流利,一滑而过,又像流水在浅滩中慢慢淌着,低沉入微的声音在凝结不通的地方渐渐消失。这部分讲的其实是音乐的尾音。

真正懂音乐的人能听出里面的无声之美,音乐里面不是只有“叮叮咚咚”敲打的部分,其中的准备、等待,就像生命中的留白,等待新的声音的出现也是一种优美。

第五阶段:声音在慢慢消失之后,突然“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声音转入一种激越雄壮 的状态,。在大家意犹未尽时,结尾又来一个高潮“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经诗人笔下的几番铺排,“音乐会”戛然而止,“东船西舫悄无言”,往常嘈杂的码头,今夜也不知不觉安静下来了,音乐的美已经感染了周遭的环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在仕途上失意的白居易,情感生活不幸的琵琶女,能相聚在一个夜晚听听音乐,排遣生活中的苦闷,也是前世修来的缘分。白居易作为一方父母官,关心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百姓的幸福指数,为不曾相识的琵琶女番作琵琶行,让我很受感动。

这次作业之所以选择白居易,是因为我欣赏他的与众不同,一方面,是他在长篇叙事诗方面的突出成就。我国的叙事诗本来不多,长篇叙事诗尤其少见。他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这一批叙事诗中最优秀的两篇。弥补了唐诗的一个空缺。另一方面就是他诗歌的生命力。现在的人再去读古诗,看到里面深辟的词汇,繁琐的用典,往往望而却步,而白居易的诗平易精简,显得平易近人,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篇五】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诗四首之《花非花》

一、课前导入,引发类比

师:同学们,我们在粤教版必修3学过唐代李商隐的《锦瑟》,请大家把它背出来。 生:(齐背李商隐《锦瑟》诗)

师:《锦瑟》号称古典诗歌中的“歌德巴赫猜想”,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着迷。对于这首诗的意旨,有很多种不同的解读。根据之前我们的学习,对这首诗的意旨,大家认为都有哪些解读呢?时间关系,请用“这是一首……诗”的表达模式高度概括回答。

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回答)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诗。

这是作者自伤生平的诗。

这是作者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的诗。

师:古人有云“诗无达诂”,意思是说----诗文没有唯一确定的理解和解释,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角度来说,《锦瑟》是一首朦胧诗,正如梁启超先生在《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所说的“义山的《锦瑟》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但我觉得它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们若还承认美的价值,对于此种文字,便不容轻易抹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究古代的另一首朦胧诗,它就是白居易的《花非花》。(出示幻灯片)

花非花(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二、初读理解,疏通大意

师:这首诗一共26个字,没有难懂的字词(教材也没有任何解析文字),就字面上看,浅显易懂,请同学们齐读一次,自读n次,通过初读理解每句诗的大意。

生:(齐读、自读后说出对每句诗大意的理解)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夜深之时它到来,天亮之后又去了。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有多时。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三、研读讨论,探究诗意

师:白居易的诗多明白晓畅,浅近自然,本诗就字面上看,仍是浅显易懂,但诗意朦胧。你认为这首诗的诗意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诗意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探究,10分钟后各小组展示探究结果。

师(提示):这是古代的一首朦胧诗。诗人说的是什么呢?它像一朵花儿,是那样美;它像一片雾气,是那样轻灵;它又像春梦朝云一样,来无影、去无踪,是那样的神秘。请同学们思考讨论,诗中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这些景象具有什么特点?

生:(饶有兴致地分组讨论探究,10分钟后开始发言)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诗人通过比喻的方法,表达了社会黑暗、仕途渺茫的感慨。“花非花,雾非雾”是比喻社会一片黑暗、前途一片迷茫,最后两句是比喻仕途来得快、去得也快。

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表达的是对某个女子的倾慕之情。这种感情像花又不是花,像雾又不是雾;来得快,去得也快;让人捉摸不定。

师:就像上个世纪90年代初香港的一首流行歌曲《像雾像雨又像风》所唱的“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来来去去只留下一场空;你对我像雾像雨又像风,任凭我的心跟着你翻动。”

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通过比喻表达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像花和雾那般美好又朦胧,像春梦和朝云般美好又转瞬即逝。

……

师:(引导学生详细解读)同学们真是太有才了!能作出这么多种不同的解读,又能言之成理。其实,对于借物咏怀诗的解读,我们要明确诗中描绘了什么事物,具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逐句解读。

花非花,雾非雾:似花似雾,给人怎样的感觉呢?

生:给人捉摸不定(朦朦胧胧)的感觉。

师:取喻于花和雾,比喻所咏之物具有什么特点?

生: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师:夜半来,天明去,比喻所咏之物具有什么特点?

生:来匆匆,去匆匆。

师:如春梦,似朝云,春梦和朝云具有什么特点?

生:春梦虽美却十分短暂,朝霞虽美却易于幻灭。

师:据此,这首诗的诗意还可作更多元的解读。请同学们再作深入的讨论、探究。 生:(饶有兴致地继续分组讨论探究,5分钟后开始发言)

小组1:我们小组认为,这首诗的诗意是----美好的人、事、物所显现出的光环往往转瞬即逝,不能不使人对美仅能存留一点朦胧的感觉。

师:是的。其实,美就在于短暂,在于朦胧,在于无法真正把握,难得长期拥有。这不正如花之早败,雾之易逝吗?

小组2:我们小组认为,这首诗歌颂的是纯洁的爱情。诗人把纯洁的爱情比喻为花和雾,比喻为春梦和朝云。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

师:曾经让人多么沉醉的爱情啊,如今,对着夕阳,捋着花白的胡须,我到底该向谁询问,在时空的宫殿,我那美丽的爱情,它去了哪儿了呢?

小组3:我们小组认为,诗人感慨的是一去不复返的青春。

师:是啊,曾经拥有过那么快乐的青春,而如今,却只能独坐在安静的角落,望着天边隐约的飞鸟,轻轻叹息。啊,我到底该向谁询问,在这时间的长河,我那花样的年华,它流向哪儿了呢?

小组4:我们小组认为,诗人说的是生命中的那些欢乐和美丽。

师:是啊,生命路途中经过的,那些晶莹的泪,那些醉人的笑,那些闪烁在心灵中的光,它们现在都去哪儿了呢?我到底该向谁询问?

生命,如此短暂,如此美丽;生命,如此奇妙,如此神秘;生命,如此虚幻,如此寂寞…… 师:同学们都解读得非常到位,除此之外,这首诗的诗意还可做如下解读----

1、这是一首因情生文的情诗。诗全用比喻,但所喻之事始终未明言,可能是追忆和一个美丽女子邂逅欢会的情景。作者欲言又止,却又止不住说出真情: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

2、唐代,佛教已盛行,各种偈子、禅语很是流行,它们总是字面简单、直白,却让人参悟无穷,百人百解,皆有佛理。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此诗颇受佛教语言的影响,以此朦胧、泛指创设一种禅意,来表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与思索。

3、今人施蛰存认为此诗“是为妓女而作”。(学生大笑)

“花非花”两句比喻她的行踪似真似幻,似虚似实。唐宋时代旅客招妓女伴宿,都是夜半才来,黎明即去。元稹有一首诗,题为《梦昔时》,记他在梦中重会一个女子,有句云:“夜

半初得处,天明临去时。”也是描写这一情况。因此,她来的时间不多,旅客宛如做了一个春梦。她去了之后,就像清晨的云,消散得无影无踪。

四、总结全诗,指导学法

师:对此诗的理解要跳出对诗中所指具体事物的纠缠,便会豁然开朗。试想,非花非雾,夜来朝去,如梦似云,应是极美丽的而又极短暂的事物,如此想来,只要符合此特征的,便是诗人所指的,譬如时光,美好的爱情、青春、感觉等等,但却又无一确指,便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空间,更添一种朦胧之美。这就是朦胧诗的美妙之处。

五、播放那英《雾里看花》演唱视频,结束课堂

雾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这变幻莫测的世界?

涛走云飞,花开花谢。你能把握这摇曳多姿的季节?

……

借我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师:对于朦胧诗,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解读,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离开文本,随意解读;仍须紧扣文本,从文本出发,通过探究作出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需要我们具有一双慧眼,才可以将朦胧诗中的“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篇六】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花非花》英译

白居易《花非花》英译

《花非花》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说雾非雾,本不是花,本不是雾,花有所指,雾有所喻。欲言又止,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天明去,既非花,又非雾,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回味无穷;朝云遽散,惋惜惆怅。春梦者,春情也;朝云者,“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描述隐晦而又真实,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广为流传。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A Flower in the Haze

In bloom, she's not a flower;

Hazy, she's not a haze.

She comes at midnight hour;

She goes with starry rays.

She comes like vernal dreams that cannot stay;

She goes like morning clouds that melt away.

【篇七】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白居易诗三首赏析

白居易诗三首赏析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自号香山居土。祖籍太原。至曾祖白温移居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东北)。祖父白鍠、父白季庚都是明经出身,宦游各地,做过县令、州别驾一类小官。白鍠长于五言诗,有诗集传世;白季庚为官清廉,多有政绩。白居易出生于新郑县(今属河南省)。母陈夫人粗通诗书,"亲执诗书,昼夜教导"。白居易和弟弟白行简、从祖弟白敏中都及进士第。

白居易的幼年是跟随父亲在中原一带度过的,正遇上叛军作乱,十一、二岁以后避居越中。十六岁北返长安,曾以诗文投谒当时名土顾况,很受赞扬。大约十七、八岁时,就写出《赋得古原草送别》那样的名篇。二十九岁在长安进士及第,三十岁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试,及第后授周至(今陕西)县尉。在那里写了《长恨歌》和《观刈麦》等名作。三十六岁入朝为翰林学士,拜左拾遗。这一时期,他意气风发,赋诗撰文,上书献策,积极参与朝廷的政治活动。《新乐府》五十首和十首《秦中吟》中的某些诗篇作于此时。他积极参与朝政,直言不讳,得罪了一些权贵。元和十年(815),他44岁时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秋写出了著名的《琵琶行》。以后又相继出任忠州(四川)、杭州刺史。长庆四年(824),他被授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这年冬天,自己编定了《白氏长庆集》五十卷,凡2191首作品(诗与文),并制序。敬宗宝历元年(825),54岁的白居易被任命为苏州刺史。此时他体弱多病,遂告假休官,56岁回到洛阳。此后虽一度入朝作秘书监(官职较高,但只管理国家图书),但他一因年老多病,二因当时牛、李党争激烈,他不愿介入,就请求退休,终于在大和三年(829)以太子宾客(闲官)分司东都,回到洛阳。七十一岁以刑部尚书致仕。七十五岁病逝于洛阳,追赠尚书左仆射。

白居易生前多次编集自己的诗文。会昌五年(845),即他逝世前一年,他作《白氏长庆集序》云:"白氏前集《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圣善寺钵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由于五本分藏,他的诗文基本得以保存。今存白诗二千八百多首,文八百多篇。南宋绍兴年间刻印的七十一卷本《白香山诗集》是现存最早的白集刻本。今人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是近年来较重要的笺校本。

白居易的思想是儒、道、释杂糅的。四十二岁贬江州前,以儒家为主导,积极入世,有"兼善天下"之志;此后道、释为主导,"知足",信"命定",求适意,"独善其身"成为生活信条。后半生做官信奉两条原则:不作京官(不介入朝廷党争);无为而治(半官半隐)。最终皈依佛门。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他前半生的文学主张很著名。《与元九书》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寄唐生》诗云:"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主张文学要吟咏性情,愉悦心意。他第一次编《白氏长庆集》时,把自己的作品分为四类:讽喻诗(如《新乐府》、《秦中吟》等)、闲适诗(如)、感伤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杂律诗。前三类皆古体,近体皆入第四类。

《 轻肥》

意气骄满路, 鞍马光照尘 借问何为者, 人称是内臣

朱绂皆大夫, 紫绶悉将军。 夸赴军中宴, 走马去如云。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樽罍溢九酝, 水陆罗八珍。 果擘洞庭橘, 脍切天池鳞。

食饱心自若, 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 衢州人食人!

诗题“轻肥”,取自《论语•雍也》中的“乘肥马,衣轻裘”,用以概括豪奢生活。

开头四句,先写后点,突兀跌宕,绘神绘色。意气之骄,竟可满路,鞍马之光,竟可照尘,这不能不使人惊异。正因为惊异,才发出“何为者”(干什么的)的疑问,从而引出了“是内臣”的回答。内臣者,宦官也。宦官不过是皇帝的家奴,凭什么骄横神气一至于此?原来,宦官这种脚色居然朱绂、紫绶,掌握了政权和军权,怎能不骄?怎能不奢?“夸赴军中宴,走马去如云”两句,与“意气骄满路,鞍马光照尘”前呼后应,互相补充。“走马去如云”,就具体写出了骄与夸。这几句中的“满”、“照”、“皆”、“悉”、“如云”等字,形象鲜明地表现出赴军中宴的内臣不是一两个,而是一大帮。

“军中宴”的“军”是指保卫皇帝的神策军。此时,神策军由宦官管领。宦官们更是飞扬跋扈,为所欲为。前八句诗,通过宦官们“夸赴军中宴”的场面着重揭露其意气之骄,具有高度的典型概括意义。 紧接六句,通过内臣们军中宴的场面主要写他们的奢,但也写了骄。写奢的文字,与“鞍马光照尘”一脉相承,而用笔各异。写马,只写它油光水滑,其饲料之精,已意在言外。写内臣,则只写食山珍、饱海味,其脑满肠肥,大腹便便,已不言而喻。“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两句,又由奢写到骄。“气益振”遥应首句。赴宴之时,已然“意气骄满路”,如今食饱、酒酣,意气自然益发骄横,不可一世了!

以上十四句,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内臣行乐图,已具有暴露意义。然而诗人的目光并未局限于此。他又“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笔锋骤然一转,当这些“大夫”“将军”酒醉肴饱之时,江南正在发生“人食人”的惨象,从而把诗的思想意义提到新的高度。同样遭遇旱灾,而一乐一悲,却判若天壤。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方法,把两种截然相反的社会现象并列在一起,诗人不作任何说明,不发一句议论,而让读者通过鲜明的对比,得出应有的结论。这比直接发议论更能使人接受诗人所要阐明的思想,因而更有说服力。末二句直赋其事,奇峰突起,使全诗顿起波澜,使读者动魄惊心,确是十分精采的一笔! 《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诗不仅以语言浅近著称,其意境亦多显露。这首“花非花”却颇有些“朦胧”味儿,在白诗中确乎是一个特例。

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首二句应读作“花──非花,雾──非雾”,先就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苏东坡似从这里获得一丝灵感,写出了“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水龙吟》)的名句。苏词所咏为杨花柳絮,而白诗所咏何物未尝显言。但是,从“夜半来,天明去”的叙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咏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单看“夜半来,天明去”,颇使读者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四字,可见又不然了。“梦”原来也是一比。这里“来”、“去”二字,在音情上有承上启下作用,由此生发出两个新鲜比喻。“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引出一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幻灭,于是引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由一连串比喻构成,这叫博喻。它们环环紧扣,如云行水流,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善用博喻者不乏其例,如《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之“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贺铸《青玉案》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但这些博喻都不过是诗词中一个组成部分,象此诗通篇用博喻构成则甚罕见。再者,前一例用南箕、北斗、牵牛等星象作比,喻在“嘘名复何益”;后一例用烟草、风絮、梅雨等景象作比,喻在“借问闲悉都几许”,其喻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而此诗只见喻体(用作比喻之物)而不知喻本,就象一个耐人寻思的谜。从而诗的意境也就蒙上一层“朦胧”的色彩了。

虽说如此,但此诗诗意却并不完全隐晦到不可捉摸。它被作者编在集中“感伤”之部,同部还有情调接近的作品。一是《真娘墓》,诗中写道:“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坚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另一是《简简吟》,诗中写到:“二月繁霜杀桃花,明年欲嫁今年死”,“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二诗均为悼亡之作,它们末句的比喻,尤其是那“易销歇”的“塞北花”和“易散”的“彩云”,与此诗末二句的比喻几乎一模一样,连音情都逼肖的,它们都同样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而《花非花》一诗在集中紧编在《简简吟》之后,更告诉读者关于此诗归趣的一个消息。此诗大约与《简简吟》同时为同一目的所作吧。

此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轮换的形式(这是当时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兼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极似后来的小令。所以后人竟采此诗句法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更倾向于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在这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这种“诗似小词”的现象,

出现在唐代较早从事词体创作的诗人白居易笔下,原是很自然的。

《杜陵叟》

杜陵叟,杜陵居,岁种薄田一顷余。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 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 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 手持尺牒牓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 虚受吾君蠲免恩。

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冬天到第二年春天,江南广大地区和长安周围,遭受严重旱灾。这时白居易新任左拾遗,上疏陈述民间疾苦,请求“减免租税”,“以实惠及人”。唐宪宗总算批准了白居易的奏请,还下了罪己诏;但实际上不过是搞了个笼络人心的骗局。为此,白居易写了《轻肥》和这首《杜陵叟》。

这首诗在禾穗青乾,麦苗黄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现出两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一个是,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灾民们“典桑卖地纳官租”;接着的一个是,在“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里胥才慢腾腾地来到乡村,宣布“免税”的“德音”,让灾民们感谢皇帝的恩德。

诗人说他的这首诗是“伤农夫之困”的。“杜陵叟”这个典型所概括的,当然不仅是杜陵一地的“农夫之困”,而是所有农民的共同遭遇。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作为唐王朝的官员,敢于如此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不能不使我们佩服他的勇气。而他塑造的这个“我”的形象,以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反抗精神而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火花,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正面写“长吏”只用了两句诗,但由于先用灾情的严重作铺垫,后用“我”的控诉作补充,中间又揭露了封建社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着墨不多而形象凸现,且有高度的典型性。“明知”农民遭灾,却硬是“不申破”,甚至美化现实以博取皇帝的欢心,这个长吏不是很有典型性吗?“明知”夏秋两熟,颗粒未收,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却硬是“急敛暴征求考课”,这不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最本质的东西吗?

从表面上看,诗人鞭挞了长吏和里胥,却歌颂了皇帝。然而细绎全诗,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长吏的揭露,集中到“求考课”;对于里胥的刻画,着重于“方到门”:显然是有言外之意的。考课者,考核官吏的政绩也。既然长吏们“急敛暴征”是为了追求在考课中名列前茅,得以升官,那么,考课的目的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里胥”有多大的权力,竟敢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方到门”来宣布“免税”的“德音”,难道会没有人支持吗?事情很清楚:“帝心恻隐”是假,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是真,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诗人能怀着“伤农夫之困”的深厚感情,通过笔下的艺术形象予以揭露,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当灾荒严重的时候,由皇帝下诏免除租税,由地方官加紧勒索,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乃是历代统治者惯演的双簧戏。苏轼在《应诏言四事状》里指出“四方皆有‘黄纸放而白纸催’之语”(在唐代,皇帝的诏书分两类:重要的用白麻纸写,叫“白麻”;一般的用黄麻纸写,叫“黄麻”。在宋代,皇帝的诏书用黄纸写,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纸写),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此后,范成大在《后催租行》里所写的“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朱继芳在《农桑》里所写的“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嫁租”,就都是这种双簧戏。而白居易,则是最早、最有力地揭穿了这种双簧戏的现实主义诗人

【篇八】花非花白居易赏析

花非花

《花非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花非花》这首歌曲,使学生了解此曲作者、歌词以及歌曲背景,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呼吸在歌曲中的运用,为初学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音准、调式及语言的准确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本诗的作者,感受我国丰富的古诗文化。 教学重点:

声音统一,气息均匀的控制能力。

教学难点:

歌曲结尾部分的减慢与延长渐弱要做的恰到好处。

教材分析:

这首歌曲的歌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做的古诗,黄自先生为其配曲,黄自是我国30年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任教,培养了许多优秀音乐人才。如作曲家江定山、刘雪、贺绿汀、陈田鹤等人,都是他的弟子,黄自是我国早期音乐教育影响最大的奠基人。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到了其曾祖父时,又迁居下邽(gui)(今山西渭南北)

教学方法及手段:

欣赏感受的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发声练习。1=C至1=G

二、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a、出示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让学生说说诗的作者是谁?

b、出示视频,介绍白居易。

c、揭题“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首白居易的诗。不同的是,是用歌声来表现诗句的,我们一起欣赏!”(出示视频“花非花”)

d、介绍歌曲作者黄自。

2、教唱歌曲

a、先用“lu”模唱。

b、按节奏读歌词。

c、学生轻唱歌词。(注意音准,尤其是高音部分,需要较强的气息控制。延音记号,2处1拍半,结尾1处3拍)

d、完整唱词。(有强弱的演唱,首先要注意弱音开头,不要唱的太重,中间部分的由强到弱,结尾部分的渐弱要控制好,每一句的吐字要掌握好)

3、处理歌曲

a、请生讨论这首诗的意思,发表自己的看法。

b、师总结,出示图片,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惆怅柔美,对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

c、再唱歌曲,用歌声表达诗中的惆怅柔美。

d、请生说说歌中的P和渐弱起的作用,师总结。

e、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f、分组演唱。

三、 拓展

a、请生自己编一首小诗或者用自己编的小诗和自己喜欢的诗句填入歌曲,进行创编。

b、评价反馈。

四、 总结、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