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背影原文

时间:2021-10-26 16:16:27 节日作文

【篇一】朱自清背影原文

背影                               背   影                                    朱自清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  2.学习本文记叙事实,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3.体会本文表现的民族传统美德,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教学设想  这卸,解除、除去。“交卸”,用于某种职务。“推卸”,用于某种责任。  奔丧(sāng),有关死人的事,名词。奔丧,在外地赶回办理尊亲丧事。丧,别读sàng,丢掉,失去。动词。  踌躇(chóu chú),犹豫不定。另意,形容得意。  迂腐(yū),拘泥保守。迂腐,拘泥于旧的准则。迂,另意“迂迴”,曲折、绕远。  蹒跚(pán shān)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颓唐(tuí),精神委靡,意气消沉。  琐屑(xiè),指细小繁杂的事。  晶莹(yíng),光洁透明。  4.朗读课文。  找学生朗读课文,最好分三个部分,找三个同学分别朗读,提出朗读要求。  5.引导学生划分段落层次,掌握结构形式。  (1)本文如分成三个部分,应怎样分法?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三个部分的分界线,划出三个部分后,归纳大意,要求用同样的语式(字数、结构形式大体相同),训练概括能力。  “那年冬天”是现在与回忆的分界线。“这几年来”是回忆与现在的分界线。第一部分,首段,第二部分,首、末之间的段落;第三部分,末段。各部分的大意可以归纳如板书所示。  板书:  ①开  ①不忘背影  ②描写背影  ③思念背影  (2)本文的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按照文章叙事的层次又可以分成几层意思呢?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中间部分可以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父子分别时的家境  第二层次:送行前父亲的细心关照  第三层次:送行时看到父亲的背影还可以有别的概括,比如:  中间部分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交代家境  第二层次:浦口送别  在第二层次“浦口送别”中又可以分为三个小的层次:  第一、细心照顾  第二、车站买橘  第三、车门话别如按此划分,板书设计为:  按前种划分板书设计为:    (3)在划分段落层次时,应从开始就告诉学生,文章本身的结构形式是固定的、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划分层次应力求符合作品本身固有的思路及其结构形式,但由于读者认识的差异、角度的不同、目的的不同,往往有不同的分法。这就要作具体分析。有的是这样分也可以,那样分也未尝不可;有的则是绝对不行。划分层次还是有原则的,不是可以任意划分的。学生进入中学开始,就有这样的认识,养成独立阅读和分析的习惯,比教师“一言堂”、只接受教师的现成结论的灌输性教学,不知要强多少倍,不必担心学生会有损失,也不必担心达不到教学目的。  6.引导学生弄清情节线索,体会取材角度。  本文用什么把全文的故事情节连接起来并且贯串起来?是很容易找到的。  这就是“背影”。  现在,要弄清楚:  (1)作者是怎样用“背影”来贯串并连接全文的?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并随时归纳。  本文在几处写了“背影”?  本文在四处写到“背影”。  这四处写“背影”各是在什么情况下,每次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一次在开头,不忘背影。  第二次在浦口送别时,望父买橘时的背影。  第三次在车门话别,望着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第四次在结尾,泪光中再现背影。  第四次背影的出现,是怎样随着文章情节的推进而有不同的表现力的呢?或者说,文章对父亲的回忆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连贯起来的呢?  可以做这样的理解,板书设计如下:    (2)作者为什么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作短暂的交谈、自由讨论,然后集中发言,教师择优肯定、适当补充。  作者所以选取“背影”这种特殊的角度来反映父亲的面貌,基于表现内容的需要,体现着高明的艺术构思:  ①可以表现父亲在特定环境下的形象特点。作者家境衰落、父亲老境颓唐、心情忧郁,用“背影”来表现,最能体现人物的这种境遇与心境。  ②可以给读者以自由想象的广阔天地。作者不正面描写父亲的面貌,而以“背影”出现,结合文章内容,读者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使父亲衰颓的形象更具丰富的内涵。  ③艺术视角的创新。作者不落俗套,不随人后,开拓了艺术表现的新领域,给人以生动、新颖的感受。  这三点对初二学生来说,认识上可能有一定差距,只要求能够一般的理解即可,重点在于提高认识,不要求掌握。故教师讲清楚,不必整理笔记。布置作业  1.做课后练习一、四、五。  做练习一将重点划在书上。熟读课文第6自然段,并学习重点分析。可按照这样的顺序思考:①写了什么,②怎么写的,③好在哪里。将思考的结果写在练习本上,准备课上口头回答。  2.做课后练习二。  这一题要认真思考,有明确的观点,简要整理成文字,准备在课上口头回答。                               第二课时教学重点  朴实语言、平凡细节的深刻内涵;父子间的深挚感情。教学过程  1.教师导语。  上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段落层次、情节线索,以及从“背影”这一新的视角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的意义,并与《这不是一颗流星》作了对比。这节课要着重体会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体会作者怎样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平凡的细小的事情来叙事抒情。  下面,沿着课文的顺序,挑出一些重点语句或语段,细细体会作者语言的特色,朴实无华的语言中如何饱含着深情。  2.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句。  作者在文中三次写了流泪,每次写法各有什么不同,各自在什么情况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文中作者三次流泪,都是在三个部分的最紧要时刻。  第一次流泪是在交代家境衰败的情况下,见着父亲,面对家破人亡的景象,“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这次掉泪表现出触境伤情的悲哀。这一次掉泪,引出父亲的在文中为数不多的重要话语:“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父亲的这几句话,表达的感情是很丰富的,很深沉的。这里有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劝慰,也流露了父亲在逆境中的淡淡的哀愁,同时,也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不甘受命运摆布、不怨天尤人的自我宽解、自求振作的复杂心情。  第二次流泪是在浦口送别时,作者眼看父亲跨过铁道蹒跚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次掉泪是情不自禁,为父亲的背影所感动。这一次掉泪,因为是在车站上,又是在临别之前,特定的情况决定了作者的举止,“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又是一次复杂的心态显示。怕父亲看见了要伤心,应是赶紧拭泪的主要原因;怕别人看见了不仅是怕自己显得不雅,而且也怕要给父亲带来难堪。  第三次流泪是在读到父亲来信中那种感伤之词时,出现了“晶莹的泪光”。这一次闪出“泪光”,应是别父两年多的现在,即执笔为文的时候,想象两年多前离别时的情景,不禁黯然长叹。这种在“泪光”中再现“背影”时,戛然而止,与开头不忘背影相呼应,其震撼读者心灵的力量有如撞钟,余音不绝。  教师在讲授时,应随问随答,随写板书,语调中要能传达出语言本身的感染力量。板书:    3.引导学生体会重点语段。  本文4、5、6段,特别是第6段的描写,是全文的核心段落,集中表现了作者“最不能忘记的”父亲的背影。我们应认真阅读、体会。  (1)指定学生朗读4、5、6三个自然段。  4、5段主要是写父亲送别时的细心照顾,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写父亲言行的语句。  6段主要写作者眼中的父亲的形象和言行,朗读时要求学生划出重点语句。  (2)引导学生分析4、5段。   4、5段写父亲浦口送别时对儿子的处处关心,都是通过儿子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的,着重写了父亲的动作行为和语言。作者的叙述,毫不修饰,唯其朴实,始觉真切。表面看来,作者似乎是在那里向友人述说那次父亲送别的情景,事无巨细,原原本本;实际上,作者的述说却经过了精心的挑选,每一个细节都渗透了父亲年老颓唐、境遇不佳而对儿女却一片深情的特有表现。  首先是送不送,这就颇费踌躇。  板书:    作者很细致地叙述了父亲在送与不送上的犹疑不决。这一过程表面看好像是多余之笔,其实恰好极其生动自然地反映了父亲在老年光景惨淡力不从心的情况下,爱子的特殊心态。“说定不送”则“再三嘱咐茶房”;“终于不放心”,踌躇之后还是“决定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也无济于事。“我”已经二十岁了,其实用不着送。正是在这种可以不送、应该不送而又终于送了的反复过程中显示了父亲对儿子关心的周到入微。  其次是怎么送。父亲年纪大了,本可一切让儿子自己去做。但他不,却事必躬亲。先是“照看行李”,后是“忙着讲价钱”,再是“嘱咐路上小心”“不要受凉”等。做这些看来对于一个成人儿子的多余的事,已经足以使人感受到爱子情切;而“我”之不放心,暗里笑他“迂”、事后又自责等一系列的叙述,就更反衬出父亲爱子之“执着”。作者两处责怪自己“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语言朴实真切,感人至深,写得也真是太高明了。  板书:      (3)引导学生分析第6段。  第6段集中描写了父亲爬过铁道买橘子的情景。这是全文的精华,点题的文眼,写出作者留在心灵深处的永记不忘的“背影”。这里,作者不惜笔墨,详细写了父亲的外貌特征(胖、穿戴黑帽褂)、动作特征(“蹒跚”、“慢”、“探身”、“手攀”、“上缩”、“努力”),极力勾绘出父亲行动艰难时的背影。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家境衰落的颓状;正是这个“背影”,反映了父亲送子远行的困顿;也正是这个“背影”,激起了作者从未有过的感激、怜爱之情。  橘子买回来了,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一个简单的动作,淡淡的描写,却十分逼真地发掘出父亲完成自己的心愿后的某种心理上的满足。两句简单的言语,是经过作者精心挑选的,“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这正是一个父亲临别前最重要的嘱咐;而走了几步又回头,叫儿子“进去吧,里边没人”,更显出老人关怀留恋之情。儿子望着父亲的“背影”,这时的感情已达到了最深的境界。  板书    教师随讲随问随答,按段落内部的层次来分析,力求使学生对原文的叙写有完整的印象和理解,要避免东摘一个词、西摘一句话,支离破碎地讲解,将文章迁就教师的知识系统,这是不可取的。  分析结束后,按照板书提示,让学生再读一遍第6段课文。由一人朗读、教师范读或大家默读均无不可,应视班级学习和纪律状况而定。  4.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本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可先让学生口头回答。前面梳理了文章的结构层次、情节线索和重点语句,处处都展现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学生应该是有体会的。现在的训练主要是语言的概括,不要求讲得太多,要求简洁、准确。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两方面的。一是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种亲子之爱,不同于《这不是一颗流星》中母亲对儿子的爱,也不同于阿婆对孩子的爱,而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特有的爱心。这种亲子之爱,带有那个时代特有的印记,带有那时父亲特有的境遇所赋予的情调,还带有年老的父亲送子远行所特有的情绪。因此,这种感情,既有惨淡,哀伤的一画,又有关怀、体贴的一面,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不能作简单的理解。  教师检查课后练习二,指定学生作答,大家可以讨论,各抒己见。教师归结时把握这样两点:  ①文中的确流露了“淡淡的哀愁”,这种情绪要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  ②文中思想感情的基调是父子情深,是惜别之情。作者在文中表现的父亲的感情,哀愁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应在逆境中镇定、宁静的深沉心情。  课文中的另一种思想感情,是儿子对父亲的怀念、怜惜和感伤之情。这是儿子的这种复杂的感情,才衬托了父亲的那种复杂心情。这两种感情在文中是互相依存、互相映衬的。板书设计  思想感情    惨淡、哀伤  关怀、体贴  儿子的思父之情  怀念、理解  怜惜、感伤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三写成简短文字,可以列条说明,务必观点明确、层次清楚。  2.抄写第6段部分语句:  从“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到“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  从“我再向外看时”到“心里很轻松似的”。 

【篇二】朱自清背影原文

标点符号专项知识讲解及训练(人教版高三必修) 作者:佚名          [知识要点]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阶段语文学习当中最不容易引起重视的部分。在复习高中语文的时候,一定要特别付出一些努力。   标点符号分为点号和标号两种。点号包括顿号、逗号、分号、 冒号、句号、问号、叹号这么7种,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等。   一 点号   1 顿号( 、)   顿号是表示并列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词和短语之间小停顿的点号。请注意,顿号表示的一定是词语之间的停顿,不是句子之间的停顿。例如: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2)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张洁《挖荠菜》)   "桃树、杏树、雪蒿、马齿苋"等都是词,并列的词之间有了停顿,只能使用顿号。   (3)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大自然的语言》)   (4)1984年建成的三元桥,占地6公顷,含三条干道、三座钢筋混凝土桥、五座栈桥、八条地下人行通路。(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桃花开、燕子来、三条干道、三座钢筋混凝土桥、五座栈桥、八条地下人行通?quot;等都是短语,短语之间有了停顿,也只能使用顿号。   语素之间可不可以使用顿号呢?例如"大、中学生""指、战员""父、母亲"。现在不提倡这种写法,都写成"大中学生""指战员""父母亲"。   句子之间的停顿能不能使用顿号表示呢?不能。   (5)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朱自清《春》)   (6)牲口牵回去,见天拉车,拉磨,种地,打柴,要想想牲口是从哪来的;分了东西可不能忘本。(周立波《分马》)   为什么“笑着,走着”" 拉车,拉磨,种地,打柴"之间使用逗号呢?因为它们都是句子了。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逗号是恰当的。当然,也有相反的例子。如:   (7)那个时候在延安,无论是机关的干部,学校的教员和学员,部队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工作、学习、练兵的间隙,谁没有使用过纺车呢?(吴伯萧《记一辆纺车》)   按理说?quot;干部、学员、战斗员"后面应该使用顿号,但是,作者为了把一项一项说得更清楚些,表示一种人、一种人不一样,所以使用了逗号。这是灵活的用法。   2 逗号( ,)   逗号的用法最为复杂。逗号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长主语后面的停顿、许多状语后面的停顿、长宾语前面的停顿、某些虚词后面的停顿、插入成分后面的停顿。例如: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朱自清《春》)   (2)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朱自清《背影》)   这两个句子都是复句,里面的分句之间使用了逗号。这个时候使用顿号就错了,因为"红的像火""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都是分句。   (3)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茅以升《中国的石拱桥》)   (4)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吴晗《谈骨气》)   "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是主语,由于比较长,所以在长主语后   面使用逗号,以舒缓一下语气。不过,有时候,主语不一定很长,但是作者为了强调一下主语,也在短的主语后面使用逗号,如(4)的"孟子说的几句话"并不长。   (5)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我简直惊呆了。(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6)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朱自清《春》)   (7)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茅以升《中国的石拱桥》)   状语比较长,如(5)的"头一次见到著名的卢沟桥的时候",后面肯定要使用逗号;短一些的状语,有时候后面也要使用逗号。如(6)(7)的状语。   (8)建筑师告诉我们,处理这个万人大礼堂的音响,确实给建筑师和声学家们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9)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 的真理性的标准。   "我们、说、认为"后面都是比较长的宾语,宾语前面便用了逗号。    (11)当然,这种笨重的书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崔金泰、宋广礼《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馆》)   (12)但是,这激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一件珍贵的衬衫》)    (13)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14)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11)和(12)的"当然、但是"后面使用了逗号,是因为它们是虚词,某些虚词后面是需要使用逗号的。(13)(14)的"听说、总而言之"后面使用逗号,是因为它们都是插入成分,插入成分后面是需要逗号的。   3 分号( ;)   分号是最难掌握的点号。多重复句内部若具有有层次的并列复句,这并列复句之间就要用分号。    (1)"别吵吵,分马了。小户一家能摊一头顶用的牲口,领马领牛,听各人的便。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周立波《分马》)   (2)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3)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指挥员右手高举,连连向高空发射信号弹;已登上敌岸的战士,踏着反动派的旗子,向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老巢--南京城冲去;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像(1)的 "人分等,排号;牛马分等,不排号",是很典型的多重复句,里面的每一个分句都是复句,如"人分等,排号"是一个复句,"牛马分等,不排号"也是复句。有了并列的分句,并列的分句之间就要使用分号。(2)也有同样的情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是复句,不同的是,"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一个单句,可见并列的句子里头是可以有单句的。(3)的"浮雕上,号兵吹起冲锋号"" 后面数不清的战船正在波涛中前进"也是单句。很显然,(3)那么写,是为了进行分类,对一类一类的人进行描写。   那么,有没有两个单句之间使用分号的呢?有的。   (4) 我很担心;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鲁迅《社戏》)   作者这么写,是为了把前后的句子分开,表明写的是两件事,两件事之间有比较密切的联系。   4 句号( 。)   句号表示句子完结。句号的用法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实际上很灵活,不容易掌握。   (1)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朱自清《背影》)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朱自清《春》)   (3)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这些句号,都表示一个意思已经说完。(1)的"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说的是父亲想叫别人送"我","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quot;是说怕别人送"我"不妥。两件事情两个意思,所以中间使用了句号。(2)就更明显,句子中间的句号,前面讲蜜蜂蝴蝶,后面讲花,两件事分得清清楚楚。(3)句中的句号,前面说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后面说这对于见异思迁的人的教训。   5 冒号( :)   冒号表示提示上文和总结下文。   (1)列宁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要拥护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要拥护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斗争,世界革命才能胜利。(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而挖荠菜时的那种坦然的心情,更可以称得上是一种享受:提着蓝子,迈着轻捷的步子,向广阔无垠的田野里奔去。嫩生生的荠菜,在微风中挥动它们绿色的手掌,招呼我,欢迎我。(张洁《挖荠菜》)   (3)田野里长满了各种野菜:雪蒿、马齿苋、灰灰菜、野葱……最好吃的是荠菜。(张洁《挖荠菜》)   (4)我没主意:把它放了吧,它可能死;养着它吧,家里没有笼子。(老舍《小麻雀》)   这是提示下文的用法。(1)的冒号提示了"列宁主义认为"的内容。(2)的冒号提示了"享受"的具体情况。(3)的冒号提示了是哪些野菜,冒号同破折号的用法一样。(4)的冒号提示?quot;没主意"的具体情况:是放还是养,拿不定主意。   (5)走过天龙沟、卧虎寨、蜘蛛山……先后打了二三十枪,豹子伤得很厉害,可是还没打死:火枪不顶事啊!(吴伯萧《猎户》)   (6)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的冒号总结上文,上文说"先后打了二三十枪,豹子伤得很厉害,可是还没打死",什么原因呢?冒号后面总结了原因:"火枪不顶事"。(6)的"总而言之"本身就是表示总结上文的,用冒号,更加明确地表示"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总括了上文说的情况。   (6)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肆眩核置饕丫亢跏且桓銎蜇ち恕#逞浮蹲8!罚?p>   前一个冒号表示提示下文,冒号后面是"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具体内容;后一个冒号,总括了上文,说明"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6 问号( ?)   问号表示疑问和反问语气。   疑问句的后面要用问号。如:   (1) 像这样一窝蜂,一年能割多少蜜?quot;(杨朔《荔枝蜜》)   (2)什么时候,我能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魏巍《我的老师》)   (3)竺可桢走北海公园,是为了观途拔锫穑坎皇恰K抢垂鄄煳锖颍骺蒲а芯康摹#ò滓?柏生《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4)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1)(2)是一般的疑问句,(3)(4)是设问句,它们的后面都需要问号。反问句后面也需要问号。   (5)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朱自清《背影》)   (6)我感到又羞恼,又冤屈!七八岁的姑娘家,谁愿意落下这么个名声?"(张洁《挖荠菜》)   这些问号表示反问语气。当然,如果疑问或者反问语气很弱,就可以不必使用问号。如:    (7)也许是没出息,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我现在可充分体会出游子的心境了。(萧乾《枣核》)   "怎么年纪越大,思乡越切"如果疑问语气很强烈,当然应该用问号,但是这里的疑问语气不强,就不必使用问号了。   7 叹号( !)   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1)咱们的沙栗儿马膘多厚,劲多大!(周立波《分马》)   (2)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   (3)"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龆笊乃怠?(鲁迅《社戏》)    (1)表示赞叹,(2)感叹自己"聪明"过火。(3)加强了赞美的语气,"都回来了!"等于说"你看,他们一个都不少"," 我原说过写包票的!"等于说"我说得多么正确!"   (4)"芦柴棒,烧火去!"(夏衍《包身工》)   (5)"是郭主任吗?还不快进来?外头多冷?quot;(周立波《分马》)   这些叹号表示祈使语气。   当然,如果感叹、祈使语气比较弱,也可以不用叹号,如:   (6)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7)郭全海把自己的青骒马牵到她跟前,大大方方地说:"这马硬实,口又轻,肚子里还带个崽子,开春就是一变俩,你牵上吧。"(周立波《分马》)    (8)"近台没有什么空了,我们远远的看罢。"阿发说。(鲁迅《社戏》)   "啊、吧、罢"后面没有使用叹号,就是因为语气不很强。所以,用不用叹号,有一定的灵活性。   二 标号    1 引号(" "" ")   引号表示直接引用,表示着重说明的对象,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1)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背影》)   (2)一群男女青年学生,举着"废除卖国密约"的旗帜,慷慨激昂地来到天安门前。(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这是引用,(1)引用信里的话,(2)引用旗帜上的话。   (3)那笑声里,仿佛带着一?quot;非日本"的什么东西。(阿累《一面》)   (4)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5)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鲁迅《拿来主义》)   这些引号中的词语,本身的含义没有变。 "非日本"就是日本以外的,"美女蛇"就是那"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 "抛来"和"抛给"都是原来的含义。之所以使用引号把它们引起来,是为了强调它们,表示它们是着重说明的对象。    (6)她用小手在面前画一个圆圈,最后按到我的手上:"我们大家也都好了!"显然地,这"大家"也包括我在内。(冰心《小橘灯》)    (7)可是在孩子群中,我的那些?quot;反对派"们,常常在我的耳边猛喊:"哎哟哟,你爹回不来了哟,他吃了炮子儿罗!"(魏巍《我的老师》)    (8)粥菜?这是不可能有的。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她们难得的佳肴。(夏衍《包身工》)    这些就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在《小橘灯》的小姑娘嘴里"大家"的特殊含义是" 包括我在内","好"是"生活大变?quot;的意思。 "反对派"也不过是孩子们当中的"对头",跟原来意义上的"反对派"上两码事。"慈祥"则用了它的反义。   如果引号里面还要使用引号,则可以双引号里面套用单引号。如:   (9)"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0)"你相信吗?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那是我们家的"北海"。"(萧乾《枣核》)   如果单引号里头还需要引号,那就可以使用双引号。不过,这样用的机会很少。   2 括号( ( ) [ ] { } 〖 〗【 】)   括号的样子最多,它主要表示注解、说明、补充。   (1)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年;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鲁迅《故乡》)   (2)就拿上面讲到过的"芦柴棒"来做个例吧(其实,这样的事倒是每个包身工都会遇到的),有一次,在一个很冷的早晨,"芦柴棒"害了急性的重伤风而躺在床(其实这是不能叫作床的)上了。(夏衍《包身工》)   (3)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公司为防止我们"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阿累《一面》)   (4)我先看那后记(我读鲁迅先生的书,一向是这么读法),但是看完第一面就翻不开了:书没有切边。(阿累《一面》)   表示注释,是括号的主要作用。(1)的括号里的话,注解了"忙月",说明"忙月"是怎么一回事。(2)虽然不是注解,但是说明了那样的事倒是每个包身工都会遇到,说明了那种"床"是不能叫做床的。(3)是补充,说明公司为防"揩油",售票员衣衫上一只袋都没有缝。(4)也是补充,补充说明了自己的读法。   (5)陈 毅 (一惊)吃了个闭门羹!(想再敲门,又止住,思索)这可咋个办?真是个怪人!(转身欲走,又停了下来)我就不相信,偌大一个上海我都进得来,这小小一扇门我就进不去。(再次按门上的电铃)(《陈毅市长》)   在剧本当中,括号插入说明人物的动作、表情等。   3 破折号( -- )   破折号的作用比较多。一个作用是表示解释,破折号后面的话是解释前面的话的。这是破折号的主要用法。如:   (1)1927年8月1日早晨,一个指挥员挥着左手向战士们宣布起义,士兵们举着起义的信号--马灯,光辉的红旗举起来了,战马在呼啸,劳动人民在帮助搬运子弹,战士们激昂地高呼着。(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2) 哦!这是她带的最后一个孩子--第19个。(王周生《这不是一颗流星》)   (3) 她笑着说:"红薯稀饭--我们的年夜饭。"(冰心《小橘灯》)   "马灯"解释了"信号",说明"士兵们举着"的是什么。 "第19个"解释了"她带的最后一个孩?quot;是谁。"我们的年夜饭"解释了"红薯稀饭"是什么。   (4)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鲁迅《社戏》)   (5)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茅盾《白杨礼赞》)   这是表示转折。(4)前面讲"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这是说豆,作者突然一转,说到了戏,意思发生了比较大的转折,所以要使用破折号。(5)的转折更大,前面说"一轮一轮的绿波",后面转到?quot;你"佩服所造的词。   下面是破折号的其他用法。   (6)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quot;一块" 朝鲜解放记念章 ",我们愿意带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7)于是她使劲地张了张嘴:"浩--波--",发出三天来第一个声音,然后,她吃力地伸过手来抓住孩子的小手。(王周生《这不是一颗流星》)   (8)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9)路--都市大动脉;立交桥--动脉栓塞通。岂止是动脉栓塞通呢,人们还说它是:   --跨越时间的桥。   --节油养车的桥。   --保障安全的桥。        --美化环境的桥。(刘宗明《北京立交桥》)   (6)使用两个破折号表示夹注,两个破折号的作用相当于括号。(7)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8)的破折号用在副标题之前。(9)后面的4个破折号表示段落的开头;在许多文件中,使用这个办法可以减少表示层次的符号。   4 省略号(……)   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1)场长怕我们失望,立刻带我们到山上山下参观,介绍给我们看董昆他们打的野物皮子: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种类实在不少。(吴伯萧《猎户》)   (2) "王春林,那个木匠,你怎么认得他?去年山下医学院里有几个学生,被当作共产党抓走了,以后王春林也失踪了,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冰心《小橘灯》)   (3)他想了一下,才回答我:"我们什么也不要。可是说心里话,--我这话可不一定恰当啊,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他笑着,用手指比个铜子儿大小,怕我不明白,又说:"一块" 朝鲜解放记念章 ",我们愿意带在胸脯上,回到咱们的祖国去。"(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省略号可以表示列举未完,如(1),列举了"狐狸、貉子、獾、水獭、野猫",但是还有没有列举的东西,就用省略号表示。省略号还可以表示话没有说完,如(2)和(3)。(2)说到"据说他常替那些学生送信",底下的话没有写出来;(3)说到"我们是想要这么大的一个东西"的时候,战士的话中断了,也使用了省略号表示中断。   5 书名号( 《 》 )   书名号表示书名、报刊名、文章的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选择题往往正确答案似乎是错的,错误的选项则好像是正确答案。A表面上看似乎有错误,实际上没有错误。里面有一个有层次的联合短语,层次是"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表示第一层次都使用了逗号,使人以为是错误的。其实这是让逗号蹈袷褂谩1硎镜诙愦问褂昧硕俸牛蝗绻硎镜谝徊愦我彩褂枚俸牛硎镜诙愦我彩褂枚俸牛愦尉筒荒鼙硎境隼戳恕K裕飧鲅∠蠲挥写砦蟆的破折号不对,那儿应该是一个连接号。C的括号里话不是注解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D的顿号应该是逗号,因为"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句子。所以,只有A所对的,正确答案只能是A。   二、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1)~(5)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1)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2)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3)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D.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1995年高考题)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B.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C.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D.“唉!”作家叹道,“红尘之中,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4.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揽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B。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C。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 D。警号为谁而鸣?为你、我、他,为我们大家而鸣,为中国人而鸣!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①→⑤五个标号处的正确的标点符号是(1991年高考题) 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①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②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③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你?笤帚疙瘩戴帽子——充人哩。” C.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D.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1994年高考题) A.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C.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 D.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8.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 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9.标点使用有错误的是 A.今年4月7日,中外联合科考队开始对“天坑博物馆”——广西乐业天坑群进行大规模的科学考察。 B.闻一多先生说:“诗人主要的天赋是‘爱’,爱他的祖国,爱他的人民。” C.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10.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B.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C.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 D.她说:“有这么多热心的民警,有这么多好街坊,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 11.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上海4所名牌大学近10年来出国留学500余人,学成回国只点29%;其中360名自费留学者,学成回国只有10人。 B.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风暴》《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C.人们也记得,米丘林进行植物杂交实验,被神甫攻击为“竟敢把上帝的果园变成妓院。” D.这是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是老先生十多年的汗水--不,是他比重的心血! 12.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句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B.文章结构匀称指的是部分(头尾主体)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比例要协调,主体中内容的主次详略的安排要恰当。 C.“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D.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13.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语,出自《庄子一养生主》。 B、鲁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保所道,托体同山阿”四句诗,引自陶渊明所作的《挽歌》。 C、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D、前夜看了“塞上风云”的预告片,便又回忆起猩猩峡外的沙漠来了。 14.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毛泽东同志也强调过,讲话写文章“都应当简明扼要”。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 , , ; 》( 。) B. 《 》( 。 )《 》( ) C. :《 》, , 《 》, , D. :《 》( 。 )《 》( 。) 16.选出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 A.我一进门的时候本来就有点疑惑,现在更加疑惑了;虽然猜不出是谁,但自己断定,一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人。 B.他先把介绍信给恒元看了,然后便说这人是怎样怎样一身土气? C.北京时间1990年3月3日20时10分,我们终于准时到达本次探险的终点——苏联和平站。 D.现在东六宫大都作为古代艺术品的陈列专馆,展出宫内收藏的青铜器、绘画、陶瓷、工艺品……等。 17.括号运用正确的有(    ) ①目前各种文摘刊物很多,有综合性的科普文献(如《科学大观园》),也有专门性的(如《健康文摘》),还有综合反映社会和科技研究现状的(如《新华文摘》中的“文化遗产”“今日世界”等栏目)。 ②天无绝人之路。陈盛禄发现新疆农民同大自然抗衡的奇迹,(坎儿井出水区附近)绿树成荫,适宜于蜜蜂生存。 ③“水獭”(tà)的“獭”,不能读成“赖”(lài)。 ④庚子年前后(公元1900年),四川连年旱灾。 ⑤黑格尔的这个见解被列宁称为“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哲学笔记》第202页)。(《光明日报》)1979年12月28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⑤①② 1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是否引导学生攻读原著?是当前大学人文基础学科(文、史、哲)教育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B.电视剧《不浒传》标明原作者为施耐庵、罗贯中,引起许多观众的疑惑:《水浒传》的作者不是施耐庵吗?怎么又多出个罗贯中? C.“说得好”!陈毅满意地挥了一下手,回转过身子,把手臂搭在聂卫平肩膀上。“发展围棋事业,赶超日本,要靠你们这一代喽!”  D.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型建筑材料、生物医药……,这些新兴产业在中国的“硅谷”勃发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1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但是每一过程的开始阶段,是否也有矛盾存在呢,是否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具有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呢? B.他喊了一声:“跟我来”!就向前冲锋。 C、去上海,还是去南京,我们暂时还没有决定。 D.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20.下面四句话中,标点符号用错的一句是(    ) A.比如讲“芦柴棒”吧,她的身体实在太可怕了,放工的时候,厂门口的“抄身婆”(抄查女工身体的女人)也不愿意用手去接触她的身体:“让她揩点油吧?骷髅一样,摸着她的骨头会做恶梦!” B。这里有龙、凤、狮、虎,有白兔、彩蝶、有水中青莲、有雪地红梅、还有白云缭绕的天安门和牡丹峰。 C。如果内容的充实,不与技巧并进,是很容易陷入徒然玩弄技巧的深坑里去的。”(鲁迅《致要桦》) D.他们分明的感到:天下已经没有自己的份,现在是在毁别人的、烧别人的、杀别别人的、抢别人的。 21.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形散神不散”是人们用来概括散文特征的常用的说法。那么,什么是散文的“形”与“神”呢?“形散神不散”的含义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呢?“形散神不散”的含义究竟应当怎样理解呢? B.“骗子的行当”,鲁迅先生说,“总要干得像个骗子呀。其实他们保尝不知道是骆驼,不过自己吃了《神异经》里说的‘讹兽’的肉,从此非说谎不可。” C.“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D.有一句著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格言身也是真理。 22.问号用得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严肃地说。 B.还方便吧,再容一个人? C.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主意。 D.天上下的分清是雨,是雪,还是雪粒子? 23.下面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纪念建党80周年活动的主题是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 B.著名水稻专家袁隆平认为:成功=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C.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这位教育家有独到的见解。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24.标点有错误的是 A.1420年建成的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皇帝居住的宫殿对于平民百姓来说当然是禁域;而天上的紫微星位于中天,特别明亮,旁边群星环拱,于是皇宫就被称作了"紫禁城"。 B.据报道,喜庆90寿诞的国家图书馆建设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项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预计不久该项工程即可起动。  C.管得不严的医院,家属提着保温桶、拎着饭盒,直奔病房;管得严的,家属们则好说歹说,软磨硬泡,怎么也得把饭送进去。  D.林肯在入主白宫以前,一直奔波于颠沛困顿之中,加上其貌不扬,又一贯不修边幅,常穿一双粗绒线的蓝袜子、一双大拖鞋,甚至连领带都不会打,因此他初到白宫任职时,阁员中的阔佬没有一个瞧得起他。  25.依次填入下文括号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①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②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③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④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⑤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 C. 。 ! , —— 。 D. , ! , …… 。 26.依次填入下文①~⑤处的标点,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说①兼听则明,偏信则暗②全班四③五十人的意见,你最好都听一听④搞清大多数人到底赞成什么⑤”王老师激动地说。 ① ② ③ ④ ⑤ A ,‘ ’。 、 , 。 B :‘ 。’ , 。 C ,‘ 。’ 、 。 ? D :‘ ’。 。 ? 27.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进化论嘛!”鲁迅先生微笑着说:“我懂得你的意思,你的舌头底下压着个结论:可怕的进化论思想。” B.山路崎岖,很不好走,可我不相信自己还走不过这个背着三十多斤东西的山村女孩子(她才只有十四岁)。 C. 麦收以后,这块地是种玉米呢,还是种红薯呢?到底种什么?与会者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D.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到处摆着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走到哪儿都闻得见诱人的香味儿。 答案与提示: 1.A [此题考查逗号与句号、逗号与分号、引号与书名号的区别及问号的应用。①处加逗号还是句号,一时不好把握,似乎各有道理,可暂且放下,选择另一个突破口。文段中间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对联的内涵,②处用分号明显错误,可排除B、C;③处是一篇名,应选书名号,进而排除D;另外,④处明显不表疑问,进一步证明A正确。从整个文段看,①处加逗号,跟后面的解释句衔接更紧密,共同构成一个起始句。] 2.A[选择题往往正确答案似乎是错的,错误的选项则好像是正确答案。A表面上看似乎有错误,实际上没有错误。里面有一个有层次的联合短语,层次是“大量的技术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表示第一层次都使用了逗号,使人以为是错误的。其实这是让逗号降格使用。表示第二层次使用了顿号;如果表示第一层次也使用顿号,表示第二层次也使用顿号,层次就不能表示出来了。所以,这个选项没有错误。B的破折号不对,那儿应该是一个连接号。C的括号里话不是注解地址的;这里不应该使用括号,可以把括号删去,在"地址"后面写上逗号。D的顿号应该是逗号,因为"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句子。所以,只有A所对的,正确答案只能是A。] 3.D[此题考查顿号、冒号、书名号的应用。A中顿号多余,因为约数间无须停顿。B中分号用得不妥,因为在这句子中,分号前后两层并非并列关系,将分号改为冒号(冒号后面的一句是对前文的总结)。C中,《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讲习班》的书名号用错,因为书名号只是用于标明书名、刊名、篇名的,应将书名号改为引号。] 4.C[A项句中用分号分开的两句话(“这边”“那边”),其内容是并列关系,这些内容都是对“金黄的大斗笠下”的情景的具体描绘,故“下”后面的标点应改为冒号,起提示下文的作用。B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标注冒号时,不仅要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需要,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停顿,而这个句子标注冒号的地方没有较大的停顿,因此不宜用冒号。D项从三个“鸣”及一个问号来看,这是一个设问句,第一句为问句,后两个以“鸣”收尾的句子,是有语意递进关系的两个答句,且语气强烈,故第二个“鸣”后面应使用感叹号。C项,这句话“说得不客气一点”是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插在句子中间时,宜在它的前面和后面各用一个破折号。] 5.B。[本题考查引号和括号的应用。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 末尾点号放在引号里边。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 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何点号则用何点号。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某个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它必须紧 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被注释的词语后面需要停顿,点号要放在后括号后面。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带有标点,其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句除外)应省去。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内的注释语如果是一句话,那么句末点号应该保留;如果不成句,就不用句末点号。掌握上述使用原则,便会选择出正确答案B] 6.B。[A中引号内的问号应改为逗号,句号应改为问号;C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的第一个问号应改为逗号] 7.C[此题考查对引号与点号的区别和破折号、冒号、问号的应用能力。A中“俗话说”后面的逗号应删去,因为它跟后面引文衔接紧密,无须停顿;“嘛”字应从单引号中拿出来,它是“耿大妈”说的语气词。B中两个问号使用欠妥,该句如读成陈述语气,两处问号均可不用,如读成疑问语气,末尾用问号,第一处问号应改为逗号。D中引文是局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外] 8.D。[D项很明显是一个设问句,先问后答,所以“哪一种办法省时间”后不应该运用逗号,而应该运用问号] 9.C[C句中“开荒”与“种庄稼”“种蔬菜”是并列关系,“纺羊毛”与“纺棉花” 是并列关系,中间都应该用逗号。“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是足食的保证”与“纺羊毛,纺棉花,是丰衣的保证”是并列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 10.B.[考辨析,考了问号的误用(A项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引号的误用(C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感叹号的误用(D项“我呀!还得活一辈子啊!”是一句话,中间不能用感叹号)] 11.D.[标点符号的使用对文意的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A项,分号后的话是分号前内容的具体化(事例),是属于同一层次的内容,用分号就把语句的思路改变了,应用逗号。B项冒号只能管内务部电影,“等”和“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不属前一层次,是另一层次的内容,应把冒号去掉。C项引的不是原文完整的话,句号应放在引号外。高考考查的标点符号覆盖面较广,重点是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而且往往与句子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考查]  12.C[句内括号内的句子,中间的标点照用,句末的句号不用,所以A项括号内的句号属多用;B项括号内“头尾”与“主体”之间应加顿号;D项的括号是句内括号,前面的逗号应移至括号后] 13.B.[本题考查书名号的用法。书名和篇名之间应用间隔号,,故A项错误;C项“申报副刊”中的“副刊”是普通名词,应放在书名号之外;D项“塞上风云“是电影名,应用书名号] 14.D[A句中,“十分之二、三”应表示概数,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B句中,“远山近水皆有情”是句子的一部分,后引号应放在句号的前面。C句,从文意看,最后一句与前一句意思紧密相联,是进一步说明历代作家写文章的准则,故“力求”前的句号应改为逗号。括号内容是对“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的注释,应紧接在后引号后面] 15.B.[首先要把握句子结构,分清注释和被注释的内容,此句有两处注释的文字,且都是句内括号,句内括号注释时要紧贴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括号前如遇标点则用于括号之后。括号内的句子如有标点,中间的照用,但最后一个标点(问号、叹号除外)应省去] 16.C[A项“但自己断定”后应该用冒号,表示提示下文。B项是陈述语气,句末应该用句号。D项中的省略号与后面的“等”表意是重复的,省略号应该删去] 17.D.[③tà这一注音应括起来放在引号内“獭”之后,④(公元1900年)应放在“庚子年”后。] 18.B[A问号改成逗号;C“肩膀上”后的句号应改成逗号;D、省略号和逗号不能连用。] 19.C[A是连续问而非选择问,“存在呢”之后逗号应改成问号;B句子很短,很紧凑,没有必要用表示较长停顿的冒号;D、引号之间不用顿号隔开。] 20.B[“彩蝶”后用逗号,“青莲”“红梅”后用逗号。] 21.D.[引文独立使用,引文后面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 22.B[A、引号内是一个问句,问号应在句末,句中用逗号;C、“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是选择问,只在句末加问号,句中应用逗号;D这是个陈述句,句末不应用问号。] 23.C。[C项“谈到怎样教育青年少一代”是陈述语气,不应该使用问号,应该改为逗号。] 24.C[“提着保温桶”后的“、”应改为“,”] 25.B。[“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是设问句,应该使用问号。“他能够说”后面是直接引用,应该使用冒号、引号。“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是对“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的解释说明,中间应该使用破折号。] 26.B[①用冒号提示下文,②句是完整引用,故先用句号,后用引号,③“四五十”是概数,因此不需要加标点,④句后用逗号,⑤句是陈述语气,用句号。答案选B] 27。B[A句中“鲁迅先生微笑着说”后用“,”;C句“到底种什么”后用“,”;D句“甜瓜啊、西瓜啊、伊犁苹果啊、库尔勒香梨啊”中“、”应为“,”]   

【篇三】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

朱自清散文《背影》原文及赏析

(2013-03-04 09:38:35)

《背影》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

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赏析

朱自清的高风亮节,赢得了人民的敬仰,赢得了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评价。他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写到:“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到清华大学国文系任教。1928年后,主要从事文艺批评和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1931年到英国留学,次年回国,继任

清华大学教授。

他的散文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简洁,结构严谨精巧,具有清新、委婉、隽永的艺术风格。《背影》是他前期散文的代表作。他后期的散文文字更加洗炼和成熟,更加接近口语,但是缺少他前期散文动人的情致。

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内迁,任西南联大教授。现实使他逐步确立了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胜利回京后继续在清华大学任教,积极参加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群众运动和学生运动。他在贫病交加的处境下不买美国“救济粮”,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国人所尊敬。

朱自清是毛泽东同志称颂的“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的爱国知识分子,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 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了古典文学的研究。1928年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背影》,成了文坛上著名的散文作家

写作背景

本文是作者追忆八年前的事。 作者当时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念书,得知祖母去世,从北京赶到徐州与父亲一道回扬州奔丧。 丧事完毕,父亲到南京找工作,作者回北京念书,父子在浦口惜别。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是在25年写的。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

一日” 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 。 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 ,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

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背影》记写的事情非常简单,一个丢了差使的小官吏送儿子北上读书,在火车站送别。在军阀统治的旧中国,这种事情是很平常的,在那黑暗的社会里,即使这种小康之家,也经不起天灾人祸的打击。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这种社会虽然早已不存在了,但记写的情景,对我们今天的读者,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依然有着历史的认识作用。

写作特点

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背影”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每次的情况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却是一脉相承的。第一次是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背影”,有一种浓厚的感情气氛笼罩全文。第二次是在车站送别的场面中,作者对父亲的“背影”作了具体的描绘,这是写作的重点。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这个镜头表现了父亲爱儿子的深厚感情,使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与文章开头呼应。朱自清背影原文

这篇作品把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但不同于一般作品去描写人物肖像,着力于神情、音容笑貌的描绘,而是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不惜笔墨作具体细致的刻画。 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呢 ?这同作者的家境和心境都有密切关系。 因为父亲老境“颓唐”,饱经忧患,半生潦倒。 父亲在家境惨淡、祖母逝世、奔走谋职之时,还不辞辛苦,不怕麻烦送儿子上北京,还艰难的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而且反复叮咛一路小心。 当时父亲的心境不好,儿子的心境也不好。 那

么,作者抓住父亲这样一个“背影”集中描绘,抒发特定环境下的思想感情,自然取得强烈的艺术效果。 也正因为作品写的是特定的家境、心境、慈父孝子之间相爱相怜,字里行间有淡淡的哀愁,显得更加真挚动人。

1.民族化:

《背影》的语言非常忠实朴素,又非常典雅文质。这种高度民族化的语言,和《背影》所表现的民族的精神气质,和《背影》文章的完美结构,恰成和谐的统一。没有《背影》语言的明丽典雅、古朴质实,就没有《背影》的一切风采。

2.简洁:

文章通体干净,没有多余的字眼,即使一个“的”字、一个“了”字,也是必须用才用。除了夹入了一些文言词语以外,没有华美的辞藻,生僻的词语,都是质朴自然的家常话,生活气息非常浓厚,提炼得非常简洁。

3.朴实:

《背影》全用白描记叙事实,不作任何修饰、渲染。 通篇写父亲多么关心爱护儿子,儿子又是多么感激思念父亲,但像“关心”“爱护”“感激”这一类的抽象现成的字眼,文章中却一个也没有用,更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大朴正是大巧的表现。 文中用词造句都经过认真考究,绝不随便。 如送行那一段:“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这里的“说定”,如果用“说过”似乎也通,但逊色多了。“说定”不送,后来终于还是送了,实际上是说而不定,很好地表现出父亲当时的矛盾心理。“熟识”一词,说明父亲嘱托的这个茶房该是靠得住的;“再三嘱咐”,表明嘱咐茶房遍数之多,不厌其烦,反复交代,唯恐茶房有半点疏漏;“甚是仔细”,表明嘱咐内容之详,把送行中应该注意的细微末节都提到了。这些用语,强调说明父亲已经为儿子上车作了极其精细、周密的考虑和安排,字眼虽然十分平常,但用得恰到好处,使父亲爱子之心跃然纸上。

4.感人

【篇四】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散文《背影》

背影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有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乱七八糟的样子)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纷纷落下的样子)地流下眼泪。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没有职业在家闲着)。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到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贴,颇踌躇(犹豫)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座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吗?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筷子)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篇五】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背影》课文赏析

《背影》 朱自清

1.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已、了:包含着遗憾、思念之情。朱自清背影原文

最:突出我对背影的印象之深,引起下文对父亲背影的回忆。

2.第2、3自然段:交代这次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气氛。

3. 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语言描写,父亲在家庭祸不单行的处境下,强抑悲苦,反过来劝慰儿子,可见父亲对儿子的体贴和爱。

1父亲决定亲自送我去浦口车站 ○2父亲和脚夫4.第4、5自然段描写的三件事:○

3父亲为我拣定座位,铺好大衣,嘱托茶房照应我。 讲价钱 ○

5.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心理描写,从儿子的心理着笔,说明我当时对父亲的爱还不能理解,从侧面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6.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反语,对当时自己不懂事,不能理解父亲的爱的自责和自嘲。

7.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

拣定:说明是经过多次比较后才定下的,可见父亲的细心、认真、爱儿子。

8.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布:呼应前文的惨淡家境,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忘为儿子买橘子,使人感动。 蹒跚:写出父亲肥胖体衰,步履艰难,平地走路尚且如此,过铁道、爬月台的艰难可想而知。

9.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他的艰难,感人至深,更体现出父亲的爱子情深。

攀:写手的动作,可见对于父亲来说,月台的高、陡。

缩:写脚的动作,表现父亲年老体衰,动作迟缓,不能像年轻人那样灵活,一撑即上。

1要把右脚跨上月台,需借助身子向左倾斜。○2因为倾:写身子的动作,原因:○

右手支撑比较有力。

10.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1故作轻松来安慰儿子。○2越是尽到做父亲的责任,心里越是心里很轻松似的:○

感到踏实、满足。

11.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我动了感情,对父亲的怜惜之情油然而生。

12.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再:传达出我一直目送父亲,对父亲眷恋不舍的感情。

13. 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触目伤怀:触:接触,看到。怀:心里。

情不能自已:已:本意停止,这里指控制。 情郁于中:郁:聚集。

触他之怒:触:引起。

14. 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

父亲性格变化的原因,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

15. 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身体平安:怕儿子不放心,安慰儿子。

大去之期不远矣:是父亲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揭示了父亲更深沉的痛苦和无望,与开头“天无绝人之路”形成强烈对照。

16.流泪:

1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为家庭不幸而流泪,是悲哀的泪。

2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为父亲的爱所感动,是感动的○

泪。

3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了:因父亲背影消失而流泪,是惜别留恋的泪。

4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朱自清背影原文

为疼惜父亲而流泪,是伤心思念的泪。

【篇六】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背影赏析

朱自清《背影》赏析

摘要: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

关键词:深沉 感人至深 父子之爱 美好

多年以前,第一次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中接触到朱自清,缘起认识了他的作品《背影》。从而知道了,有个自称“扬州人”的朱佩弦,那个宁死不领美国救济粮的,最终死于贫病交迫之中,被誉为最有骨气的爱国文化人。所以,认识朱自清先生的第一面,典型的在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饿死事小,失节为大”,朱自清先生是一个有气节的文人,在他的生命中,坚守着,“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文人的气节被他演绎的淋漓尽致,“贫贱不能移”。

有了对他的了解和认识,怀着敬佩的心里,初读他的作品《背影》。朴实无华的笔触中,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父子情深,“父爱子,子爱父”,“三次背影,四次流泪”,情到深处,读者也黯然落泪。平实的写人、平时的叙事、平时的抒情。正如作者所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①情到深处自然真,华丽的辞藻是堆砌不出真情实感的。所以秋实先生的“背影”深深的感动了几代人。

而今,重拾秋实先生的《背影》,结合笔者走过的岁月,细细咀嚼,除了感动以外,心中有了更多的感慨和遗憾。也许,走过了,更多的路,才会对人生的感悟更多,只有身当人子兼人父的时候。才可以更近更加深刻的审视朱自清先生和他的《背影》。

文章写的是1917年作者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事。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主义势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广大劳动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作者当时虽未站到革命立场,投入反帝反封的斗争中,但做为一名正直、善良、敦厚的知识分子,必然要感到社会的压抑,产生一种落寞凄凉的情绪。不是吗,作者的家庭,因着社会的黑暗而日趋窘迫,“光景很是惨淡”“一日不如一日”。作者的父亲,先是“赋闲”,后为了找差事而“东奔西走”,乃至老境“颓唐”。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奔波劳碌,前途渺茫,谋事艰难,境遇凄惨的现实。在他们心头笼罩一层不散的愁云,如同文章所表现的灰暗的基调。在这一背景上,作者写出的真挚、深沉,感人至深的父子之爱,不仅是符合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一种传统的纯真而高尚的感情,而且父子互相体贴,特别是父亲在融汇了辛酸与悲凉情绪的父子之爱中,含有在厄运面前的挣扎和对人情淡薄的旧世道的抗争。虽然这只是怨而不怒式的反抗,但也会引起人们的同情、叹惋乃至强烈的共鸣。②

其实,父与子的情深意切,是矛盾中的理解,同时又何尝不是理解中的矛盾呢。1917年,作者年龄是20岁,在北大读书,接受着“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对传统封建的意识,有了本能的反抗。但又满怀迷惘,在蹉跎中努力着,又在努力中迷惘。在这种状态下,所以“在这祸不单行的日子里,我从北京回到徐州,打算跟父亲回家奔丧”。其实,这个时候父亲的遭遇是非常艰难的,作为一位中年父亲,是一个男人一生中最辛苦的时候。因为这时候,是压力最大的时候,担着最重的担子,赡养父辈,还要抚养下一代。而此时的“背影”中的父亲,面对着母亲去世,失业,负债,儿子的学业,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生活几近绝境,外在的压力,使父亲的脾气愈加的暴躁,正如后来文末所说的那样,“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背影”中那浓浓的爱子深情在现实生活中被磨平磨淡。

是啊,作为一个年少时候,满怀激情和美好的梦想的父亲,没想到老年的时候,却如此的落魄。如此惨淡的境遇,只能使老父亲,在暮年忆起儿子,哪怕是现实的生活中,与儿子思想认识不同的差距也化与无形。“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垂暮的老人,一切都看的开了,所有的隔阂都可以抛在脑后。想着自己的儿子,想着自己的孙子。在“大去之期不远”的时候。所以,笔者认为,“背影”中的父亲,送儿子坐车,翻过月台给“我”买橘子,那蹒跚的“背影”,写出了生活的心酸无奈,无奈的父亲对儿子本能的父爱,乃人之天性使之然也。然文末的“大去之期不远的时候,忘却了我的不好,唯惦记儿子,惦记儿子的儿子”。这才是大爱,大爱无疆,放得下一切间隙和隔阂的父爱才是让佩弦先生在时隔多年以后,才明白父亲的情深的主要原因,不然一封家书如何勾的起多年前的车站离别的一幕。

父爱如山,终得圆满。垂暮之年,终得如愿。而朱自清先生的对父爱的理解又何尝不是一个由不理解到理解,然后深爱的过程呢?年少轻狂的他,又怎么理解。所以在车站的时候,看着父亲和脚夫讨价的时候,我“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面对父亲的细细叮嘱,我“心里暗笑他的迂”„„然而,八年以后,面对老父亲的家书中的哀叹。这个时候,才忆起,才自责自己原来的年幼无知。“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一个“唉”,流露出多少的懊悔与自责。我想如果不是身为人父是不能理解为何当时老父的良苦用心。当时,看着父亲肥胖的身躯攀过月台穿过铁轨,换来了朱红的橘子,我的泪水不由的下来了。然而怕父亲看见,怕别人看见,赶紧的拭干了。这是年少的“我”单纯的感动。是一时间的。霎那间的感动,不是最深的理解。所以离别以后,和老父亲天各一方,都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劳碌着。文中言: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生活的艰辛,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成家后的儿子,似乎也渐渐的疏远了老父。在生活的跋涉中,父亲的“背影”也被拮据的现实所湮没,慢慢的淡化。只是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扮演着儿子的父亲的角色。而父亲晚年,境况不好,待儿子也不如往日,甚至父子之间的罅隙也日益见多。年老体衰的他,在也不能也没有能力为儿子操劳奔波。而然疼爱儿子,关心儿子的心却没有变,越是老年,思念越深。面对老父一生为了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所以这个时候,潜伏在朱自清先生心中的对父亲的爱才磅礴而出。所以,文中不仅仅是对当年车站父亲背影的重现,又何尝不包含父亲老年时候的背影呢?其实,这哪里是背影啊,是对父亲多么深的思念啊!

其实,要感谢朱自清先生,感谢他的《背影》。在我们一生中,有多少美好被我们在漫长而短暂,匆忙而平淡中被我们遗失。比如亲人之间这朴实无华的爱。让我们在再读《背影》中,去学会珍惜,在我们生活去学会感动,去学会珍惜我们现在还拥有的,去爱我们身边爱着我们的人。

【篇七】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

背 影

教学目标:

1.抓住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洋溢在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教学难点:

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学方法:

点拨法、勾画圈点法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朱自清背影原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自己的故事与父亲的故事导入,父亲是一部大书,年轻的儿女们常读不懂,直到他们真正长大,站在理想与现实、历史与今天的交汇点上重新打开它时,才能读懂父亲那颗真诚的心。今天我们一同走进朱自清的《背影》。通过“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一同感受这一熟悉的而又陌生的、清晰的而又模糊的“背影”所表现的父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共同体会父子深情。

二、作者简介

我们在七年级时学过他的一篇非常精美的散文《春》,对于作者的相关情况应该是有所了解了。请大家看到课文的注释部分,这里有朱自清的相关资料,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他一生之中共著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26种,约二百多万字。《背影》是他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他的文章大都收在《朱自清全集》里。

这篇《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28岁,当时作者在清华大学任教。“那年冬天”就是指1917年冬。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识记字词写法。

交卸(xiè) 奔丧(sāng) 狼藉(jí) 簌簌(sù) 典质(zhì) 赋(fù)闲 颓(tuí)唐(táng) 琐(suǒ)屑(xiè) 差(chāi)使(shi) 勾(gōu)留(liú) 拣(jiǎn) 搀(chān) 蹒(pán)跚(shān)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课文划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段)开篇点题,写“我”对父亲背影难以忘怀,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第二部分:(2-6段)望父买橘,刻画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三部分:(7段)写别后思念,泪光中再现“背影”,抒发怀念发亲之情。

2.找出本文的文眼。

明确: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3.“我与父亲”最后一次相见在时候?什么地点?当时见面的情景如何? 明确:两年前的冬天

背景:a、祖母死了 b、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祸不单行,家境惨淡)

4.作者是通过“背影”这一特殊角度来表达“父爱”的,那么文中一共写了父亲几个背影?各是在什么情景下的背影?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

明确:思背影---------思念父亲

望背影---------望父买橘

别背影---------父子分别

念背影---------别后怀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四次背影)

二、赏析课文,领悟深情

1、四次出现“背影”,作者重点刻画的是哪一次?

明确:作者着重刻画的是“望背影”。

重点赏读第六段,圈点勾画出对父亲进行描写的语句。分析朴实的语言中所包含的深挚感情。注意父亲穿着、动作、语言以及背后的深厚感情。也可以不限制让学生品读,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与学生展开对话,

a、父亲的穿戴 黑、深青 家境不好,心情忧伤 b、走路的姿势 蹒跚 年龄大,腿脚不便 c、爬月台时的动作 探、攀、缩、倾 行动不便,艰难

2、找出父亲送儿子上车说的四句话:

①“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明确:父亲当时急于谋事,在生存的巨大压力之下,忧心如焚,但是儿子在他心目中高于一切,惟恐儿子路上有什么闪失,所以最后决定还是由自己亲自送。 ②“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明确:父亲已经把儿子送上车,已经关照得无微不至,儿子也劝父亲可以走了,而父亲还觉得没有尽够心意,看见站上有卖橘子的,便要去给儿子买橘子。过铁道不容易,父亲也看在眼里,自己费点事,能让儿子受用,他是心甘情愿的。他还生怕儿子跟着出来,忘了行李。父亲的关怀真是无微不至。

③“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

明确:父亲又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儿子回到北京来信报平安,才能放心。 ④“进去吧,里边没人。”

明确:父亲走了几步就回头,可见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依依不舍。他又想到儿子所带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儿子小心,什么都为儿子着想。

3、找出文章中作者的四次流泪,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流的泪?

①见父亲,睹家境,想祖母--------悲哀之泪

②望父买橘,刻画背影 --------感动之泪

③与父分别,惜别背影 --------伤心之泪

④泪光莹莹,再现背影 --------伤心之泪

三、合作探究,升华主旨

小组讨论文章的主旨大意。

明确:课文通过追忆作者八年前和父亲在浦口车站分别时的情景,刻画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父亲形象,表达出真挚深沉的父子之情,也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之情。

四、聆听《父亲》,感悟艰辛

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等我长大后

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

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

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

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

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五、扩展延伸,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青春年少,我们也曾对挚爱我们的父亲任性过,误解过.请以 “爸爸,我想对您说” 为开头给你的父亲写一篇短文,来表达你对他们的爱。课下整理成书信,写给父亲。

附: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望 别

【篇八】朱自清背影原文

朱自清散文《背影》中日文对照

背影

作者: 朱自清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

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甚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我两三回劝他不必去;他只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直是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那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1925年10月在北京。

後ろ姿

父親と二年あまり間会っていないが、私にとって一番忘れられないのは、父の後姿だ。その冬祖母を失い、父も仕事を失い、災いが重なる時期だった。北京からジョシュウへ行って、父親と葬儀に、故郷へ戻るつもりだった。ジョシュウで父親に会って、庭が乱雑にとり散らかっているのを見ると、祖母のことを思い出して、思わず涙がぽろぽろ出てきました。「こうなった以上、あまり悲しむな。この世の中に絶望することなどないのだ」

家に帰って、家財をすべて売り、借金を返済し、また借金をして葬儀を営んだ。

その間、葬式と父親の失業が重なり、家の光景は惨憺たるものだった。葬式が済み、父親は南京に仕事を探しに行き、私も北京の学校に戻るので同行した。

南京についたら、友達に誘われて、1日滞在した。翌日の午前に浦口まで川を渡って行き、午後北京行きの汽車に乗ることにした。 父親は仕事で忙しく、見送りはできないと言って旅館にいる知り合いのボーイ駅まで送るように頼んだ。父はボーイに細かいことまでくれぐれも言い聞かせた。 しかし父はボーイに頼むだけでは安心できず、しばらく迷っていた。実はその時私は二十歳になっていて、北京までの往復は2、3回あり、たいしたことはなかった。またしばらく迷って、やはり自分が見送ることに決めた。私は見送りを何回も断ったが父は「大丈夫、ボーイが行くのはよくない」と言った。

私たちは川を渡って、駅に入った。私が乗車券を買う間、父は荷物を見守っていた。

荷物が多すぎて、それを運ぶ人にチップを遣ったが、父は値切っていた。その時私は賢すぎるので、父親の話はあまり立派ではないと思って、自分から口を挟まなければならなかった。ようやく値切りが終わり、父親は席までついてきた。 父は出入りしやすいドア側の席を見つけ、私は父が作ってくれた紫色のコートを席に敷いておいた。父は路上気をつけて、夜寝過ぎず、寝冷えしないように気をつけろ」と言い聞かせた。またボーイにも私の世話をみるように頼んだ。私そんな余計なことをしなくてもいいのに、とうんざりだった。彼らはお金ばかり気にしていて、頼んでも無駄だ。 こんな年になった私が、まさに自分で自分の世話をすることもできないと思っているのだろうか? ああ今考えたら、その時の私はなんと賢すぎたことか。

私は父に「もう帰っていい」と言ったら、父は窓から外を見て「蜜柑をかってくるからここにいろ、動くな。」と言った。ホームの柵の外に、何人かの物売りが客を待っていた。線路を隔てた向こうのホームに辿り着く為には、ホームを跳び下りてまた這い上がらなければならない父のでっぷりした体で、通りぬくのは当然手間のかかることだった。

本来ならば私が行こうとしたが、父は許さず、行ってもらうしかならなった。小さな黒い帽子に、黒い長袖服に紺の綿入れを着た父はよろよろといったん線路を下り、また向こうの線路に這い上がる。でも線路を隔てた向こうのホームの上に這い上がるのはそれほど簡単ではなさそうだった。彼は両手でホームに手をかけ、両足をかけて攀じ登り、でっぷりした体を左にやや傾けながらもがいていた。父の後ろ姿をみて、私の涙は早くも流れてきた。私はすぐ涙を拭い去った。 父にも他人にも見られたくなかった。私がまた外を振り向いた時に、父はすでにオーレンジ色のみかんを抱いて戻ってくるところだった。

線路を渡る時、父はいったんみかんをホームにばら撒き、屈みこんでそれを拾い、また歩いてきた。私の前に来た時、すぐ父を支えた。父は私と列車の中に戻り、全ての蜜柑を私の皮のことの上に置いた。父はたいしたことのないように埃を払い、なんだかほっとした様子だった。しばらくして父は「もう帰るから着いたら手紙を寄越せ」と言って出ていた。

二三歩き、振り返って私をみると「中に戻れ、荷物が危ないよ」と言った。父の後姿は人ごみに消え、もう見えなくなった。わたしは席に戻ると、涙がまた出てきた。

ここ数年、父も私も忙しく、家の状況はますます悪くなっている。父は若い時から自立して、外に出稼ぎに行き、立派なことも沢山やったのに、老後になってこんなに惨めになってしまって、痛ましい気持ちが溢れてくる。家庭の細かいことが父を怒らせ、私への態度もずいぶん変わってしまった。ここ2年会っていない為、父は私が散々迷惑を掛けたことも忘れ、私と孫に気を配るだけになった。私が北京に着てから父は私への手紙の中に「俺は元気だが、肩だけひどく痛んでいる、箸や筆を持つのも億劫だ。もう長くはないだろう。「世を去るのは遠くない」ここまで読んで光っている涙の中に、父のでっぷりした体に、紺の綿入れと、黒い長袖服の後ろ姿がまた霞んで見えた。

ああ、今度父に会えるのはいつなのだろ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