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传统

时间:2021-10-26 15:57:12 节日作文

第一篇:《正在消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正在消失的中国的传统文化

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

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 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

90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这位著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长袍”的文化力量{消失的传统}.

多年来,南怀瑾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而这一身“中国标志”在关键时刻还帮了南怀瑾不少忙。据说他有次出访美国,在通过旧金山海关时,带的几大箱草药让海关官员产生了怀疑,但长袍在身的南怀瑾仪态慈祥,随行人员指着他对官员说:“这位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的孔子。”关检人员立即恭恭敬敬地将他们放行了。对此,南怀瑾感慨良深:“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很重的压力,这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种心态。“而且现在的孩子,倒是数理和英文都不错,反而是古文底子差,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是亟待增强的。”

第二篇:《那些消失的民俗》

那些消失的民俗

“小时候,过年是穿新衣、放鞭炮,是那一桌外婆准备了好久的年夜饭;长大后,过年是各种人情往来压力山大,就连年夜饭都改到饭店去吃了,方便了,但那种味道没了。” 近半网友称“年味淡了”

“现在过年的"年味"怎样?”调查中,50.8%的网友选择了“越来越淡了”,41%的网友选择“几乎感觉不到"年味",只有8.2%的网友认为现在“年味”仍旧浓厚。

“年味”淡了,曾经过年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也逐渐少了。在“过年活动还保存着哪些”调查中,没有一项活动的得票超过20%,得票最高的是熏腊肉、香肠(16.12%),其余依次是走亲访友拜年(15.56%)、吃团年饭(14.76%)、贴春联(12.16%)、放爆竹(11.88%)、包饺子/汤圆(9.1%)、腊月扫尘(8.49%)、除夕守岁(7.12%)、插腊梅(2.26%)、挂年画(2.26%)和元宵看灯(0.28%)。

而传统中过年的各种讲究,现在遵守的也不多了,调查结果显示,59.84%的网友还保持着“正月初一不出门”的习俗;24.34%的网友则保持着“正月初一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的习俗;14.60%的网友保持着“正月初五清扫垃圾”的习俗;只有1.22%的网友保持着“正月初二女儿回娘家,女婿带礼物必须成双”。

饮食

不再吃“开水”

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告诉记者,大年三十要吃团年饭,初一早上吃“元宝”(汤圆),待客的时候要吃“开水”,即为客人备上一碗醪糟荷包蛋,这些传统的春节“吃文化”如今渐渐淡化。例如吃“开水”这一习俗,记者询问发现,年轻人大多不知,而年长者略知一二,家住渝北碧津公园附近的周大爷就表示,已经有十几年没有吃“开水”了。

不仅是吃“开水”,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市民已经不再自己动手熏腊肉、灌香肠。居住在陈家坪水瓶厂附近的小曾介绍说,家里人都是直接从菜市场上买回新鲜肉托人熏腊肉、制作香肠等,已经好几年没有自家动手做了,“平时都忙,自己做这些实在没时间也没精力,再说了,我们年轻人也不会灌香肠这些活了。”

除了不会做腊肉,对于食用腊肉是否健康,不少年轻人也表示怀疑。“熏腊制品吃了可能对身体有不良影响。”家住渝中区学田湾的吴小姐告诉记者,“对于这些传统的食品,我们在注重过年氛围的同时,也更看重食物的多样性和健康性”。

装饰

门神窗花都不见了

贴门神、窗花,初一迎财神,把送来的财神像倒贴于墙上,寓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财运不断、福气多多。千百年来,不光重庆,中国各地的春节都少不了这些喜气洋洋的手工艺术品,但现在,它们的身影正在渐渐淡去。

家住沙坪坝烈士墓的邹女士说起过年直摇头,“还不如年轻人过圣诞节有气氛”。她告诉记者,今年圣诞节小区还装扮了圣诞树,如今快过春节了,小区内却风平浪静,只有一张“祝业主节日快乐!”的横幅。家家户户也不再贴对联、“福”字,“门神、财神之类的就更是没见过了,我们自己家也不会贴这些,就算想贴,我也不知道哪有卖的”。 祈福{消失的传统}.

不再祭拜“灶王爷”

曾经,过年前要拜“灶王爷”,拜完后又要送走“灶王爷”,年三十夜以前必须要打扫完毕。如今尽管人们还保留着除夕前打扫完毕的习俗,然而拜“灶王爷”的习俗却渐渐消失了。在渝北某银行工作的小余就感慨道,小时候祭拜“灶王爷”会烧一桌好菜,对着厨房灶

头烧香拜祭,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如今都不这样做了,只是年三十会祭祖。家住渝中区解放碑的余女士也表示,年前总是特别忙碌,送“灶王爷”的习俗差不多都快忘了。 节日禁忌

嫌太麻烦不再遵守

“初一不出门,初二初三走亲戚„„”这是小时候耳熟能详的春节传统习俗歌谣。重庆文化名人张老侃告诉记者,重庆传统春节习俗中,有许多禁忌:

正月初一:不煮新饭,寓意年年有余;不能扫地、打破碗、洗头洗澡洗衣服等,以防“破财”。

正月初二:此时才能出门走亲戚;女儿回娘家的话,女婿带礼物必须成双;不能洗衣服。 正月初四:这一天是民间传说的接神日,因此不能出远门。

正月初五:即“破五”,当天要清扫垃圾,寓意“送穷”。

“小时候奶奶经常嘱咐我,正月初一早上不能乱说话,不能洗头洗衣,不能扫地,不能走亲戚,如今一切"不能"都"能"了。”家住渝中区大坪某小区的Brean对记者说道,如今正月初一该扫地就扫地,洗衣做饭与平常无异,经常家里还要请别人吃饭,各种饭局排得满满的,“虽说是为了期盼来年有个好兆头,但要真的完全遵守那些老规矩,太麻烦了”。 家住白马凼的喻大爷告诉记者,像“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亲戚”这样的禁忌,家里早就“破戒”了。因为儿子和很多亲戚都在外地工作,假期短,“要是初二才能出门,那很多人一年到头都没法见面了”。

变迁

改头换面

这些传统留下来

“年味”淡了,很多过年的习俗消失了,但也有一些习俗,改头换面之后,多少仍旧保留了下来。

记者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还有很多市民保持着吃团年饭、汤圆的习俗,但团年饭大多在外订餐厅吃,汤圆之类的也都是买现成的。家住南坪四小区的童女士说:“过年不吃个团年饭、汤圆,总感觉不对,但我们又没时间自己包汤圆、做团年饭,所以只好去超市买了。” 除此之外,记者在朝天门各大摊位发现,大多数摊位上,春联都占据着重要位置。摊主告诉记者,春节期间,春联还是很好卖的,“很多人过年还是要贴个春联”。不过记者也发现,大多摊位上的对联都是机械印刷的,询问一路过的陈姓市民,也不知哪里有手写式的对联卖。“以前家里过年都要贴对联,是那种用毛笔手写的,而如今很多家庭都选择贴那种印刷的对联了。”

“年味”变淡是必然

民俗学会会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年是一种民俗,而民俗活动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伴随经济发展、思想观念变迁、生活节奏改变,传统民俗的发展变化也是一种必然,“年味”变淡就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经济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物质条件得到改善,所以“杀年猪、穿新衣、戴新帽”等传统春节习俗不再是过年时才能有的享受。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寓式住宅格局以及生活方式地不断推进,让邻里亲朋的交流联络有别于以往。此外,生活节奏的加快,也让曾经那种“慢节奏”的走亲戚方式不再适宜,而快节奏的“你来我往”更适合。

“正如科技与商业的运作更加细致广泛,于是有了电脑设计、机器印刷的春联和"福"字,以及电子鞭炮。”,我们在享有生活发展成果的同时,真正要做的是在文化上、情感上创新,并丰富中国人的当代民俗,促成适合当今的新民俗。

第三篇:《中国行将消失的传统手艺》

中国行将消失的传统手艺[图集]

2010年12月13日09:10 来源:照片中国

钟表匠,从小很佩服这眼皮的功夫

老裁缝,难忘的老式缝纫机

烤酒房,九月九的酒

编箩筐,令狐冲也干过的。小时候在哪里见过,但不记得了,现在去哪里已经看不到了{消失的传统}.

老木匠,鲁班的绝活{消失的传统}.{消失的传统}.

纳鞋底,最难忘记的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编斗笠,草的交响乐

第四篇:《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濒临消失的传统文化

叶明晓

传统文化,形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当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然而,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工业与商业的全球化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消解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濒临消失。

首先是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一种良好方式。然而在现在,随着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一系列节日的广泛传播,传统节日却渐渐被淡化了。鲜少有人在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在中秋节赏月,庆团圆;在腊月初八熬一锅热腾腾的腊八粥祈平安。在西方节日被人们热火朝天的庆祝之时,谁还会想起这些内涵丰富,意义非凡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呢?恐怕,早已将它们抛之脑后了吧?

其次是传统的歌舞。凤阳花鼓,云南花灯,东北秧歌等早已被人们认为是俗不可耐,在公园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时,还有许多的年轻人加以嘲讽,而西方传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却被年轻人大加追捧,成为他们的心头大爱。而在一些摇滚,Rap等流行歌曲广为传唱的同时,中国的一些民间音乐以及国粹京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冷落。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人抛弃了传统歌舞,转而奔向了流行音乐与舞蹈的怀抱。{消失的传统}.

不仅如此,曾经在民间大放异彩的民间艺术也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传统的绘画书法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传统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遗弃。这许许多多的社会现象,不禁令人堪忧。传统文化濒临消失,而我们却不加以挽救,而还是为了各种

外来的文化,节日,兴奋不已。在我看来,在这样下去,不用多久,传统文化就会完全消失,不复存在。

为了不使我们中国人遗憾,后悔,我们每个人应该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努力使传统文化重新绽放光彩,恢复生机与活力,为我们将来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了传统文化的恢复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发出夺目的光芒。

第五篇:《传统价值的消失》

龙源期刊网 .cn

传统价值的消失

作者:

来源:《销售与市场·评论版》2013年第03期

[“重新定义世界”系列之二]

日本企业的沦落,敲响了中国企业的警钟。

很多传统强势企业发现,过去所坚持和传递给消费者的价值,消费者越来越不在乎,并且不愿为此付费,企业有无力感。

日本家电企业莫名其妙地在集体沉没。奇怪的是,比日本家电企业差得多的中国家电企业活得还不错,曾经以日本家电业为师的韩国家电企业活得很滋润。

我们曾经提出一条世界强国的价值链: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中国。在这条价值链中,中国企业提供了使用价值,缺乏溢价能力且性价比高。这让中国企业饱受诟病,却又因祸得福。

美国企业提供了新价值,其产品创新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世界所公认,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美国企业的价值创新能力。技术如果不能创造价值,那么技术不值钱。有人说,苹果不过是整合了现有的技术,但它却创造了现在没有的价值。

日本企业和欧洲企业向消费者提供了什么?它们当然也提供了使用价值,这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但是它们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呢?它们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弱,它们或许能够提供很好的产品和技术,但却难以赋予其价值属性。一般来说,它们提供的是传统价值。

有人以为生存于价值链最底端的中国企业最难受,其实,夹在美国和中国之间的日本(欧洲)才最难受,有人称之为夹心饼干。

日本(欧洲)企业难受在于传统价值属性的消失。比如,日本一向以品质见长,品质是传统价值,美国品质专家戴明在美国默默无闻,在日本却是大明星。那么,品质的价值是什么?品质的价值以低品质的存在为前提。日本品质的闻名,是以中国等传统不发达国家的低劣品质为前提的。随着中国制造被世界接受,中国品质已经跨过了发达国家的法律门槛、心理门槛。特别是欧美国家为了阻挡中国制造,不断制造新的贸易壁垒,其结果是逼着中国企业不断提升品质。中国品质的提升,就意味着日本品质价值的消失。

当中国这样的制造业大国大规模提升品质时,当发达国家由于过度的法律环境导致品质不再是个严重的问题时,日本的品质还有价值吗?这样的品质还有溢价能力吗?

第六篇:《那些逐渐消失的传统农业工具》

那些逐渐消失的传统农业工具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区之一

该区域展示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六七十年代农村常用的生产用具:牛车轱辘、风车,为中国农耕文明画上了的一个神奇的符号。

牛车轱辘:牛车,是上世纪60年代农村主要使用的出行工具,是干农活的全部希冀。木材以青梅、海棠、莺哥等为上乘,木坚耐磨,不变形不开裂。车轱辘套上车轴后,再装上连着车辕的车床架子,车头安上牛鞅,一辆精美的牛车便算制作完工。农家人酸甜苦辣的日子,清晰地烙印在牛车那斑驳的轱辘上。

风车:广泛使用在清代,经过一代代技术改良沿用至20世纪七十年代,主要用来车麦子和谷子之类的作物,分化麦场上的麦粒和麦壳。

传统农业生产技术区之二

该区域展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用至六七十年代农村收地、打场的生产工具:靶、石磙子,解密了中国农耕文明的又一密码。

靶:农村整平抹地收地的工具。

石磙子:用来打谷场的必备农具,通过一遍遍的碾压,分离谷场上的麦粒和麦壳。

民间军事训练用品区

该区域展示的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民兵训练用具,主要有靶、手榴弹、火箭炮、地雷、防化服、帽子、腰带、黄布包,集中展示了地方民兵训练的专业化、规范化。

民兵,是指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武装组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兵广泛开展军事训练,实行“三防”、“三打”方针,即防原子、防化学、防细菌;打坦克、打飞机、打空降。地方民兵对地方政权斗争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间传统工艺制作区

该区域展示的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沿用至今民间传统酿制黑醋的必备用具:龙瓶、双儿牛头缸子。集中展现了质朴的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龙瓶:农村用来储存清油、谷子、稻米用的一种器皿。 双儿牛头缸子:用来搭醋、盛醋的一种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