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时间:2021-10-26 15:37:02 节日作文

第一篇、1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孟楼镇李河小学 朱遂合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逐年增加,留守儿童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他们远离了直接监护人的关爱照料,跟着爷爷、奶奶,他们只能管孩子的一日三餐,对于教育他们是力不从心,孩子远离了父母,成了有父母的“孤儿”,造成了儿童教育的真空,针对这种情况,我对我班的留守儿童做了如下的工作:

一、深入家庭,了解留守儿童的所想所需。

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由于其具有特殊性,已不能只局限于学校里文化知识的传授。我多年的经验让我懂得,深入到他们的家庭,全面的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他们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通过调查,我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跟着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由于这些老人大多数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陈旧,而且都比较惯孩子,所以造成了这些孩子中有极大一部分有放纵现象。发现这个情况后,我就经常去留守儿童的家里家访,一方面是督促他们学习,另一方面是了解他们的所想所需。有一次,我去一个经常迟到的、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家里家纺,到了他家才知道近段时间和他相依为命的奶奶病了,不能料理家务,这个学生就承担了整个家务,洗衣、做饭、拉奶奶打掉水,况且他还是个男孩子,了解了情况后,我想也真难为了这孩子,我随时给他一些钱,孩子说啥也不要,他说爸爸妈妈走的时候给他们留了足够的钱,只是他这是想让妈妈回来,可是不小心把妈妈的电话号码丢了,我想方设法闻到了他妈妈的电

话,他用我的手机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我看他激动的脸都红了,通话结速后,他甜甜地对我说:“谢谢老师,我妈妈马上就回来了,我以后也就不会迟到了,也不会不完成作业了。”听到这话,我感到特别开心。

二、多多激励,帮助留守儿童树立自信心。

平常,老师们在一起谈论时,总是爱说某某孩子不听话,不爱学习等,归结起来就是因为他们是留守儿童,更有人称他们为问题儿童。我认为留守儿童不能和问题儿童划等号,在他们身上之所以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主要是我们平时没有很好地激励他们,导致他们缺乏自信心所致。我想,我作为班主任,应该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更多地关注他们,多向他们竖起大拇指,让他们知道自己能行,也让同学们知道他们能行。我班学生陈琪基础较差,在家无人辅导,他经常不完成作业,有一次大课间,我让他到办公室,事先给他布置好了作业,并辅导他把作业写完。第二天,我就拿着他的作业在班上表扬了他,结果从那天起,他天天都按时完成作业了。看到他的转变,我更坚信: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三、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

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并把自己写的内容贴在展示台内,让大家阅读,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

四、细致入微的关爱留守儿童。

留守学生最需要亲情,特别是生病的时候,我班留守学生李腾龙,平时学习马虎,作业不认真,我找他谈了几次,对他进行耐心的教育,效果甚微,有次课间我找他改作业,发现她的脸红红的,我用手一摸,有点烫,于是我便把他的带到学校附近的医院,测量了体温,果然有热,医生给他打了退热针,我又陪着他打了掉水,这时已经放学了,我又把他送回家。从那以后,他像变了认识的,懂事多了,学习也认真多了。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会无怨无悔的做下去,把关爱洒到每个留守儿童身上,为他们解决成长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它们能够健康、快乐、幸福地成长。

第二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材料

石灶小学校 冯丽萍老师

自动请缨 承担重担

石灶乡小学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全校有397名学生,其中298名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2011年,石灶小学七年级共有41学生,其中有35名学生是留守儿童。“谁来担任班主任?”这个问题,让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头疼不已。这个时候,冯丽萍主动请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石灶乡小学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冯丽萍老师刚刚调到石灶小学,教学经验不怎么丰实,她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冯丽萍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她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她会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冯丽萍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冯丽萍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摸清情况 建立档案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在冯丽萍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冯丽萍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冯丽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冯丽萍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 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冯丽萍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冯丽萍班上,有一个叫谭小艳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谭艳的情况,冯丽萍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谭小艳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冯丽萍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每当他们生病的时候冯老师就像妈妈一样,无微不至的照顾他们。每当天气不变化的时候冯老师总是一遍又一遍的叮嘱他们要注意添加衣服。每当周末冯老师都把谭小艳留在自己家里和冯老师生活在一起给予谭小艳充分的家的温暖。冯老师喜欢和他们谈心,用这样的方式帮助他们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谭艳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冯丽萍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 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清明节前夕冯丽萍组织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今年上半学期,石灶乡小学校参加县教育科技局举办的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带队老师就是冯丽萍。在参加活动的几天时间里,冯丽萍和孩子们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参会的领导感叹道:“有这样的‘班妈妈’,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不会寂寞了,学校就是家啊!”

学校的其他教师说,冯丽萍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冯丽萍对住校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指导学生打扫清洁,折叠被子、摆放物品等,甚至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冬天,衣服不易干,冯丽萍就把学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里脱水;夏天,天气热,冯丽萍就自己掏钱买空气清新剂,净化学生寝室空气„„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冯丽萍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评为石小优秀教师,连续八次片区考核排名第一。

第三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安里中心学校 李孝珍老师

自动请缨 承担重担

安里中心校是一所边远的农村小学,条件极其艰苦,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大部分存在生活不能自理,心理承受力差,性格内向、孤僻,行为习惯差等问题。2006年,安里小学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达75%。“谁来担任班主任?”这个问题,让安里中心校校长头疼不已。这个时候,李孝珍主动请缨,要求当这个班的班主任。

安里中心校校长回忆当时的情景:“当时我也很犹豫,那年,李孝珍老师刚刚调到中心校,教学经验不怎么丰实,她能承担如此重任,照顾好留守儿童吗?”正当校长犹豫不决的时候,李孝珍老师诚恳的找到了校长,表示她不敢保证能做到最优秀,但她会用她的全部精力,照顾好学生。正是李孝珍老师恳切的话语感动了校长,校长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答应了她的要求。从此,李孝珍便走上了关爱留守儿童之路。

摸清情况 建立档案

在李孝珍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这本档案放在随手就能拿到的地方,一有空时,就会拿来翻一翻。李孝珍告诉我们,留守儿童数量很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她不可能清清楚楚的记得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有了这本档案,她就可以掌握留守儿童的全部信息。在档案上,除了罗列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父母皆不在家的,单亲在家的,平时表现好的,平时提问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的监护人等等。正是因为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李孝珍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才能得心应手、面面俱到。为了让“留守儿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良好的思想道德情操,李孝珍对这一情况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得家庭、学校、社会齐抓共管,共同抓好留守儿童的管理。她用平日点点滴滴的爱,聚沙成塔,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

心理辅导 爱心滋润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每个星期天李孝珍都会去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帮助。现在,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李孝珍班上,有一个叫任浩伟的学生,爸爸妈妈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生活

关心孩子了,孩子与年迈的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性格极其暴躁、孤僻、自私,很难和同学相处。为了了解任浩伟的情况,李孝珍首先想到家访,当看到任浩伟家破落不堪的土墙房子时,李孝珍柔弱的心被触动了,这哪里是家啊!从此,她更加关爱这个经常饱一顿饿一顿的孩子。主动和任浩伟谈心,帮其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家庭,并教育她要孝敬老人,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任浩伟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李孝珍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她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她们的心声,了解到她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最为重要。

人文关怀 让留守儿童以校为家

清明节前夕李孝珍组织留守儿童学生代表到革命烈士墓地敬献花圈,向学生讲解红军烈士的英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今年上半学期,安里中心校参加澄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举办的主题活动,带队老师就是李孝珍。在参加活动的几天时间里,李孝珍和孩子们厮守在一起寸步不离,还亲自给学生洗澡、洗衣服,妇联主席感叹道:“有这样的‘班妈妈’,我们的留守儿童就不会寂寞了,学校就是家啊!”

安里中心小学的其她教师说,李孝珍每天从早到晚都关心着孩子们的生活起居,留守儿童的家庭条件普遍不好,李孝珍对住校学生的各方面管理得井井有条,指导学生打扫清洁,折叠被子、摆放物品等,甚至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穿。冬天,衣服不易干,李孝珍就把学生的衣服拿回自己家里脱水;夏天,天气热,李孝珍就自己掏钱买空气清新剂,净化学生寝室空气„„ 经过几年的辛勤付出,李孝珍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她曾多次被评为安里中心学校优秀教师,连续八次片区考核排名第一。

第四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留守儿童之家创建和管理先进事迹材料

大庙乡王沈中心小学

由于农村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陌生,甚至不信任。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健康成长,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我校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向上、快乐成长的良好环境。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留守儿童工作关系到千家万户,是一项民生工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作为学校责无旁贷,必须不折不扣地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校高度重视,统一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学校成立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为领导小组组长,成员包括教导主任、

总务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等。下设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工作小组,负责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日常事务,主要负责留守儿童的文体活动安排、安全教育、学习生活、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的资料建设等事务,明确责任,工作落实到人。强化日常管理,保障机制运行、开展各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生活、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关爱队伍等方面开展了细致的工作。我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

二、营造氛围,形成强大关爱合力

我校发出“致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外出家长对留守孩子做到“四个一”,即每周打一个电话,每月写一封信,每月与班主任联系一次,每年至少回家一次,加强家长与子女之间的沟通理解和亲情联系,强化外出人员家庭教育的责任意识。为留守儿童送温暖。充分利用双休日和“五一”、“六一”节等时机,进家入户为留守儿童检查指导作业,送课外书,梳理头发,修剪指甲,整理房间,使留守儿童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我校还把教学楼三楼原校长室确定为留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守儿童之家活动场所。其次购置了电脑、电视机、电话机、以及大量图书和文件器材,把活动场所布置得温馨舒适,真的像家一样,并使留守儿童的才艺得到充分展示。同时通过开展“爱心一对一”义务家教、爱心心理咨询和留守流动儿童心理导航等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感受到更多的社会关爱和人间温暖。

三、制度先行,措施得力稳步推进

我校在建设“留守儿童之家”硬件的同时,着力制定了一整套的规章制度,保证“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我们先后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规划和年度计划,制定了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和管理办法及考核办法,制定责任追究制度,活动制度,心理咨询制度,健康教育制度,代理家长制度等各项制度,有了这些制度的保证,我校留守儿童之家建设才能稳步推进。

四、重点帮助,细致关怀见成效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我校深入开展亲情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孩子享受父母般的关爱。成立了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向留守儿童家长或第二监护人宣传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念、知识和方法,在留守儿童家长中开展“争做合格家长、培养合格人才”的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优化养育和监护行为。通过举办专家讲座、推荐优秀家教读物等,对监护人进行培训和指导,为他们答疑解难。开展“手相牵,心相连”、“爱心妈妈”、“代理家长”与留守儿童结对活动,另外,我校还编制了“代理家长”工作记录簿,对代理家长的日常工作给予总体要求和规范,鼓励代理

家长们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五、丰富活动,拓展关爱工作载体

一是建立家长亲情电话。为了让孩子能够定期与父母电话联系,倾听亲人的声音和嘱咐,学校所有的电话号码向学生家长公开。学校还要求各班级收集了学生家长的联系电话,并装订成册,保持与家长联系,并经常主动安排家长和孩子通话交流。既让家长随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情况,也让留守儿童经常能听到家长的声音,感受到父母的关爱与呵护。

二是建立“代理家长”和“伙伴结对”制度。由学校发动,组织教师做留守儿童的“代管家长”,其他学生与留守儿童结成伙伴,从生活、学习、情感和经济等多方面给予他们关心照顾和帮助教育。

三是丰富儿童的学习生活。保证每个儿童每周至少参加一次班级组织的亲情活动。亲情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主题班队会,亲情聚会,对留守儿童进行生理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教师走进学生心灵活动,组织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等。

四是经常开展主题教育等活动。在留守儿童中开展“自理、自立、自强——争做合格小公民”主题教育,“我心中的爸爸妈妈”征文活动和“我成长、我快乐”演讲比赛等,培养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他们独立自主能力,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用心灵筑起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阶梯”是我们工作的信条。我们深知关爱留守儿童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民生工程,我们要把关爱行动

落实到每个留守学生身上,让“留守儿童之家”真正成为留守儿童增长知识、提升素养、修身养性的学园,成为同伴交流、亲情交融和娱乐健身的“乐园”。

第五篇、关爱留守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流动儿童先进个人”主要事迹

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 陈 蓉

陈蓉,女,灵璧县朝阳中心小学教师,现任寄宿部五(3)班班主任。自2010年朝阳中心小学开办寄宿部以来,始终在寄宿部担任寄宿班级的班主任。该同志在教育教学业务上兢兢业业,精益求精;对留守儿童不仅在学习上精心辅导,生活上也关怀备至。

一、工作上 知难而上 勇挑重担

2010年秋,朝阳中心小学领导针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的的现实情况,决定开办寄宿部,把留守儿童集中教育。正所谓万事开头难,老师们均知到寄宿部任务重、责任大,普遍不愿到寄宿部任教更不用说担任寄宿班主任。这个局面,让校领导头疼不已,当时陈蓉老师知难而上,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到寄宿部任教数学,并担任六(3)班主任。

二、学习上 建立留守档案 细心辅导

在陈蓉老师的办公桌上,有一本“留守儿童”档案,上面除了登记着留守儿童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和联系电话等情况以外,还清晰的注明了每个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如:一个家长在家的;父母皆不在家的;父母离婚的;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经济条件差的;现在谁是监护人等等。有了这本留守儿童档案,陈蓉老师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得心应手、面面俱到。

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学习上普遍缺少良好的习惯和学习信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陈老师常常与这样的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走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例如学生郑某因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一段时间她无心学习,陈蓉老师发现后及时通过电话联系家长了解状况,然后与郑同学谈心,并且带她洗澡,先帮她洗衣服然后教会她学会洗衣服。“精诚所至,金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石为开”,通过一段时间细心呵护,郑同学的思绪恢复平静,学习成绩稳步上升。

三、生活上 和学生同吃同住无微不至

今年的冬天格外的寒冷,为了更好地照顾好自己的学生,入冬以来,陈老师始终和留守学生吃住在一起,尽管宿舍里都有宿舍管理员,陈蓉老师每天夜里仍要起来看看学生们的被子盖好了没有、有没有生病的。大课间时,她亲自带着学生到操场上活动,安排全班同学踢球、打篮球、转呼啦圈、打乒乓球„„让学生们动起来,既陶冶了情操,也暖和了身体。

冬天气温低,学生洗过的衣服、袜子不易干,陈蓉老师就把他们的湿衣服、袜子拿回自己家脱水;当她发现有的同学手冻肿了,马上买来冻疮膏给孩子们涂上„„

四、情感上 定期家访 重视心理疏导

为了孩子们能有一个更加稳定、和谐的学习环境,陈蓉老师经常利用双休日进行家访,给予孩子们更多的感情交流与沟通。在陈老师细心的关爱下,班里的孩子们的心情开朗起来了,性格活泼起来了,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虽然远离父母,但他们不再孤独,不再寂寞,他们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一天天健康地成长。班上有一个叫李雷的学生,性格孤僻、自私,和同学相处不到一块儿。为了准确了解李雷的情况,陈蓉及时家访,了解到李雷的爸爸妈妈早已离婚,孩子判给父亲,但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很少与家里联系,更不用说在学习、生活上关心孩子了。李雷被托付给姥姥家,由于李雷的姥姥一家在镇上做生意自身都忙不过来,仅仅能保证双休日有饭给他吃,其他事情一律没有时间管,导致李雷卫生习惯差,性格孤僻、自私。了解到这些情况,她更加同情这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主动和李雷谈心,帮其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会他叠被子、洗衣服;并教育他要好好学习,要与同学友好相处,多为别人着想,宽容待人,经过数次的心灵沟通后,李雷变了,能和同学一起聊天开玩笑了。陈蓉说,其实对留守儿童心理的辅导,比学习上的辅导更为重要,要诚恳的对待学生,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让老师走进这些留守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到他们真正需要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辛勤的付出,陈蓉老师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上取得了丰硕的收获:班上的学生没有一人辍学,班风良好、学风端正。在社会、学校都赢得了极佳的声誉。

第六篇、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小学

关爱留守儿童典型事迹材料

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村民在外经商打工,正在上学的子女就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子女成了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第一监护人缺位,思想教育放松,家庭监护弱化,出现了思想滑坡,行为失范,学习成绩下降的现象。我校高度重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做了一些探索和工作。

1、建立健全领导负责制度。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订具体计划,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方案,真正地使学校成为了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把留守儿童分派给任课教师结对帮扶,帮扶教师每周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把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教师、同学的集体中成长,以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三年级***同学来自单亲家庭,常年跟随70多岁的爷爷生活。

由于家庭缺少辅导等因素,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较差。我们针对周志雄同学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帮扶措施,指派教师“一对一”辅导,帮助他解决学习及生活上的困难。经过一学期的帮扶,该学生的学习态度及成绩均有了提升。

3、组织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个家,老师就是他们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班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心连心”活动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利用节日开展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七篇、关爱留守先进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XXX同志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先进事迹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学生也与之剧增。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成为了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作为共青团的一份子,XXX同志始终认为应该为这样的群体切切实实的做好事。

一、建立机构,健全制度,落到实处

XXX同志着手建设关爱留守儿童的规范体系。她走访了当地的XXX中学、XXX学校和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家庭,逐步了解全市留守儿童的年龄、学习、心理、父母务工地等具体信息。召集临时监护人开展培训,提高他们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重要性的认识,还帮助临时监护人掌握一些正确的教育方法。

二、关注心灵,以真诚、真情、真理打开留守学生紧闭的心门。

因为深知留守学生正处于长知识、长身体的关键时期,但由于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不能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帮助,他们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断层或缺位,因此,XXX同志将引导留守学生健康成长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来抓。

真诚是打开留守儿童心灵的钥匙。XXX主动联系学校,以开展各种慰问活动为平台,深入到留守学生家里,与学生的临时监管人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有特

殊情况、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以确保关爱落到实处。

真情是心理共融的“催化剂”。用真情打开留守学生的心扉,才能唤醒他们的尊重、理解和信任。XXX同志协同关工委的老领导和XXX中学的老师们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让留守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了最直接、最感观的教育。

真理是心灵沟通的支撑点。XXX经常与学校的心里辅导老师一起对出现问题的留守学生,进行及时引导,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触动学生的心灵。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结对帮扶工作。

号召全市的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年参与到全市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很多青年党员干部同志每人主动结对重点需要帮助的留守学生一名,进行一对一地帮扶,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帮助。XXX主动联系了父母均在外打工由爷爷监护的XXX村4社的冯文同学,并经常到学校了解她的学习、身体情况,鼓励孩子要好好学习,要听老师的话,要团结同学,争当“三好学生”,并在六一、中秋等节日为孩子送去节日礼物。

第八篇、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关爱留守儿童的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中学教师关爱留守儿童个人事迹材料 我是学校八(3)班班主任,同时还兼任学校“留守儿童”关爱工作。我校地处农村,许多学生的家长期在外务工,使学校“留守儿童”超过了50%。由于把孩子留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友照看,因此使得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关爱。近年来,我在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大力帮助下,我采取多种形式,从关心“留守儿童”(欢聚资料网)的生活入手,做“留守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成长的保护人。我凭着特有的执著和坚韧,给“留守儿童”营造了一个健康成长环境,帮助“留守儿童”走出了阴霾,走向了成功;同时,我也获得过嘉奖,多次被评为市、区级“先进教学工作者”、镇级“优秀教师”。

一、诲人不倦,架心灵之桥

正确认识“留守儿童”优点和缺点,就要真正有“诲人不倦”的信心、恒心、耐心和诚心。为了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心,我与他们建立一种彼此信任、平等民主的关系,进行情感交流。学生刘某因父母离异又无暇照顾她而被托寄在外婆处,外婆年老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一段时间刘某的思想受外界诱惑出现较大的波动。我发现后及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状况,与之亲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感觉她的心灵与我靠近时找适当的时机与其促膝谈心。我俩在用真心交流

后,刘某的思绪恢复平静,她又回到了正确的轨道上。

二、找闪光点,铺情感之路

“留守儿童”从小缺乏父母的关爱,这就需要长辈与他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西方教育流行一句话:“孩子是没有错的。”所以,要尽量寻找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扬他们的特长,并适时加以引导。学生高某父母离异后,父再婚长住黄石并又生一子,他从小就被扔给奶奶照顾未感受父母之爱,心灵寂寞。在受人迷惑接触过一次网络后,他便被网络的新奇所吸引,心之所向,行为之动,于是他背着人深夜到网吧通宵上网,且有愈陷愈深之势。我发现这一状况,便找他来谈话,先述其优点并表示对他的好感,后询问这一段时间他精神不振的原因。在他不肯说真话时,我点破其不实,并暗示已知实情。谈话间,我注意技巧和方法,因为美的语言,不但可以更好地传授知识,而且还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净化孩子的心灵。“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像这样的留守学生并非本质的恶劣,而是心灵寂寞缺乏关爱误入歧途。我于是经常询问他的生活,给他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转变他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他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以增强其自信心。当该生出现反弹波动时,我及时调整教育思路,使其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心。

三、视同己子,沐爱之阳光

由于农村学校地域特殊性,多数“留守儿童”上学都比

较远,且安全意识较薄弱,这样他们就充满了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有些安全隐患是十分严重的。

学生邓某,父母都在广东珠海经商,奶奶充当临时监护人。由于家离学校远,他便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单独住宿,双休日才回家。他特挑食,个头较小,但酷爱运动。一次,他在打蓝球时不慎摔下将左手的手腕骨折断。当同学们向我报告后,我迅速到他跟前,看到他用右手把受伤的左手端着,他脸色苍白,嘴唇发乌,不停地颤抖,我吓住了。说实话我是第一次见到人手腕骨折,但想着孩子这时更疼更怕,我镇定下来,并用双手托住他的身体,找来几位学生,迅速将他送往太和卫生院。一路上,我一个劲安慰他:“没事的,别怕!”医生拉骨并找准位置接骨时,我紧紧抱住他不让他乱动,口里还一直说:“一会儿就好了,听话好孩子。”看他疼得额头上冷汗直冒,我心里真难受,我跟他说:“疼就喊吧,别憋着。”但他的坚强更让我感动,我让他把头靠着我的肩膀上,希望这份依靠能让他减轻一些痛苦。在整个医治过程中,我感觉我跟他就是母子,他对我依赖极大。

事后,针对这一突发事件,我作了很深的反思:教师对留守学生不单是应该在道德品质方面、学习方面进行教育,还应该在安全和自卫方面加强教育。

关爱无边,亲情漫漫。我是一名乡村女教师,和千千万万的教育工作者一样,固守着这份清贫,守护着这方神圣,

用我的爱心去点燃“留守儿童”的希望,让他们的生命沐浴灿烂的阳光,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灵的荒漠,回到亲情的绿洲。我奉献着,幸福着,快乐着,无厌无悔!

乡镇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材料.

近几年来,我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新兴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目前全镇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达2.2万余人,这对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群众收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儿童也逐年倍增,全镇留守儿童达750多人。由于中青年外出,孩子在家由老人、亲友 ,帮看或隔代抚养,不少父母只满足于寄钱回家给孩子交学费,并不注意关心孩子的情感需求和受教育状况,而在家照顾孩子的老人或亲友一般只能照顾孩子的衣食,对孩子学习、思想品行方面则无暇顾及,也难以尽到监护责任。主要表现为“三个缺乏”:一是缺乏父母关爱。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经商或打工,没有父母在身边陪伴,容易缺少亲情和家庭温暖,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二是缺乏行为管教。留守儿童在家多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抚养监护,有的因为精力不济而放任,有的因为方法不对而溺爱,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教不到位的问题。三是缺乏亲情交流。小孩往往缺乏安全感,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思想感情较脆弱,对周围的人和事都有一些疑虑、

陌生,甚至不信任。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镇关工委在镇党委、政府重视和支持下,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认真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取得较好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是: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关爱网络

关工委成立镇“留守儿童”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吸收教育、共青团、妇联以及“留守儿童”所在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建立了镇党政领导、镇关工委领导和下乡工作队联系各村、各中小学,村干部联系村民组长和党员,村民组长和党员联系到家庭的三级关爱网络。落实每个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代理家长”职责等制度,选派关工委老同志为“留守儿童”的联系人和监护人,他们经常进家入户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载每个留守儿童的家长姓名、务工地点、收入情况、联系电话,儿童所在学校、思想联系人、经济帮助人等信息,做到一人一档、一个不漏,并定期统计汇总变动情况,凡是建档的儿童,都确保关心和帮扶措施落实到位;学校原则上每周对“留守儿童”家访一次,做到学校、监护人、联系人互相沟通,及时掌握孩子各方面情况,并定期向其在外务工的父母通报。有效延伸了学校教育,促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