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时间:2021-10-26 12:45:40 节日作文

【篇一】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要:五千年的中国历史,积淀了大量的丰富的文化,它是一个民族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大文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它们都代表着不同时期、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类的劳动成果,然而进入了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却暴露出它的弊端:闭关自守,缺乏逻辑、思辩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了振兴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必须兼容并蓄,吸取西方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地补充、改革、创新自己,在新时代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儒家     问题     现代化     文化,英文是culture,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为耕耘、耕作,可见,从其最初涵义上看,就有人们对自然界的开拓之意。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们将农业、手工业、商业、教育等活动都归入了文化范畴,认为,凡是与自然状态、天然状态相对立的都属于文化现象。德国学者普芬多夫曾这样定义文化概念:文化是社会人的活动所创造的东西和有赖于人和社会生活而存在的东西的总和。按照这个定义文化即包括物质因素,也包括非物质因素。不过也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不包括物质因素只包括精神因素。持这种文化观的,最著名的是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泰勒 在1871年曾给文化下了个定义,后来为人们所广为引用。他认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分子所获得的任何技巧与习惯。泰勒认为,文化的特点是,它是人类后天习得的,它为人类所共同享有。中国文化,从夏商有文字记载的时代算起,至今已经有五千多年。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文化只是相对于经济、政治、军事等而言的。而广义的文化,则比文明还广泛,囊括了人类全部物质与精神文明。所以文化的内容很难绝对地加以划分和界定。至于中国文化又是与印度文化、西方文化等相对而言的。而且,中国文化的内容,多指占人口最大多数的汉族文化,而较少涉及少数民族的文化。并且中国文化还有时代性,在同时代下还有地域性,在同时代、同地域还有民族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阶级性,在同时代同地域同民族下还有党派性,等等。以上所说,是指一般概念的文化,自然也包括传统文化在内。那么我们究竟应该这样看待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呢?根据蔡尚思先生的划分,中国传统文化是有九大支柱的:一,儒家。这个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孔子。孔子主张德治,要求为政必须正上以正下,正己以正人。认为政治就是先正己后正人,以身作则,才不至上梁不正下梁歪。“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①]孔子对中国文化的最的功绩,是在教育和传述,保存文化遗产方面。但是其中也有消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孔子的所谓的礼上面。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问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大致有仁、礼、孝、忠、恕、中庸、和、善等等,仁、孝、忠、恕、中庸等都在礼教的范围之内,都必须受礼的制约。在孔子看来,礼独高于其它诸德。“道德仁义,非礼不成。”[②]在汉代,儒家礼教神学化。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观是以“天道之常,一阴一阳”,[③]“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④]的阴阳五行说为根据的,并把它推广到家国间的人际关系。到了魏晋,儒学又玄学化了。魏晋时期奉《周易》、《老子》、《庄子》为“三玄”,《论语》也被重视,玄学家们用道家思想解释儒家经籍。何晏、王弼是主要代表。这些玄学家以“名教即自然”相标榜,调和“自然”与“名教”的关系,儒学的玄学化,并未改变儒家礼教的根本性质。宋明时代,儒家的发展,又出现了程朱的理学化、陆王的心学派等。程朱理学家把儒家礼教的封建伦理纲常说成是“天理”,把人们的物质欲望说成是“人欲”,要求人人“存天理,灭人欲”。以南宋陆九源、明王守仁为代表的心学派,则把“心”看作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接受”[⑤]的理论。后来的王船山也是忠实的尊孔重礼的一人。上述就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关于儒家的发展历程。第二支柱就是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反对礼治;主张实验,反对空谈;主张厚今薄古,贵今贱古,反对厚古薄今,今不如昔。这些方面可以说法家长于儒家。法家主张极端的君主专制,推行严刑峻法,实施愚民政策,倡导以史为师,不要知识文化,甚至主张焚书。这些方面可视做法家的短处。法家里面的代表人物是韩非。韩非的极端君权愚民的政治思想,是韩非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为:实行君主专制以天下统一为先决条件——爱统一重于爱祖国;专制的无比重要性与绝对固定性——君权与臣权、民权势不两立,必须严防大权旁落于他人之手;以专制而兼法治与礼治、心治——对于前期法家与孔子儒家都各有取舍;以法家实现无为而治——在君主专制前提下的法治与“无为而治”的合一。第三大支柱就是墨家。,墨子主张亲疏、贵贱、贫富、贤愚、强弱等一切平等,提倡“兼相爱”、“非天命”,具有“摩肩接踵,利天下为之”的实践精神,是先秦乃至中国古代唯一的反对宗法血统论与宿命论的伟大思想家,其弟子重艰苦实践,遵守纪律。第四大支柱是道家。老庄的自然主义、相对主义、清高远观、绝对自由、注重精神修养等是道家思想的最大特色。道家在先秦诸子中最大的特点,是它首先注重本体论与辨证法。在思想意识上积极的并非全是好的,如积极作恶;消极也非全是不好,如消极不为恶。道家思想消极方面好的多,积极方面好的少。道家要人们倒退到原始社会去,消灭各种文明,身在放内而心游方外,以生前之苦而思死后之乐,这不能不说是它最大的缺点,对中国文化也产生了一定的消极作用。第五大支柱是佛教。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从两千年前的汉末传到我国,与本土文化融汇为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柱。佛教倡导鬼神迷信,盛行于民间,给平民百姓以最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所谓的第六大支柱就是范缜的神灭论;第七大支柱是李贽的反孔思想;第八大支柱是黄宗羲的反君权思想;第九大支柱是袁枚的情感哲学。这里所罗列的几点均蔡先生本人的观点。李锦全先生也曾经说到:“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故这里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其核心是哲学思想。由于中国古代哲学与政治、伦理思想的关系非常密切,并且贯彻始终,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又是哲学、政治、伦理思想的综合体。”[⑥]两者相同的地方是,都讲了百家争鸣。但是李先生仅仅限于百家争鸣,并且把佛教的传入和在社会上的流行当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冲击。无论我们是同意蔡先生的划分还是李先生的划分,不可能对每种庞大博杂的文化(儒家、道家、法家等)都进行一番精深地研究,更由于我的智识不够和笔头的拙笨,即使可以贻笑大方地思考一些问题也只会使每个问题显得幼稚和浅薄,所以在这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机制我只略发表一下自己的拙见和陋词,而着重叙述一下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问题及现代化的途径的看法。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一些大事以此来了解一下传统文化是如何沉淀的:(1)春秋战国时候的百家争鸣;(2)秦始皇焚书坑儒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3)佛教的输入;(4)理学的兴起(理学成为南宋、元以至明清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到了明清之际,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化,于是出现了一些具有精湛思想的学者如: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他们的理论达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最高峰)。仅从这些我们就可以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是卷帙浩繁了,但是马克思说过:“人民最精致、最珍贵和看不见的精髓够集中在哲学思想里。”为此我决定从广博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里来看中国的传统文化。任何事物都有其兴衰的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例外,自从西方的文化传入中国以来,大量的外国翻译书籍,大量的外国生冷词汇渐渐地代替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和词汇。这除了社会上流行的“强势文化”的原因外,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文化存在的问题。这方面我们可以从伊斯兰文化的发展中得到启示,伊斯兰也是一种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的“弱势文化”,但是它却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生生不息,散发着灿烂的光芒。 我想除了这个民族的虔诚的信仰之外,还有它本身文化的不断的更新和补充及不断地发扬光大。因此在这里我决定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问题及现代化的途径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在研究问题之前先要找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因为儒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先秦儒学、汉唐儒学、宋明儒学和现代新儒学。所谓“现代新儒学”是在辛亥或五四以后,主要是“后五四时期”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在“儒门淡泊”的背景下,认同儒学(特别是儒者的心性之学)的基本价值,并在新时代的条件下加以创造性的发展的一种学说。所以,我觉得以新儒学作为传统儒学之镜,从新儒学的发展来折射儒学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从这些问题结合现代化的国情,找到自己的发展出路,从新振兴自己在中国文化上的地位。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证。扬榷百家、融会贯通是现代新儒家的一大特点。熊十力曾说:“学贵自得,博求往哲,观其会通”。他主张“旷览中外,去门户而尚宏通,远偏狭而求圆观。”[⑦]贺麟也说:“以自由自主的精神或理性为主体,去吸收融化、超越扬弃那外来的文化和已往的文化。尽量取精用弘、含英咀华,不仅要承受中国文化的遗产,且需承受西洋文化的遗产,使之内在化,变成自己的理性的材料。”“我根本反对被动的‘西化’,而赞成主动的‘化西’,所谓‘化西’,即是自动地自觉地吸收融化,超越扬弃西洋现在已有的文化。但须知这种‘化西’的工作,是建筑在深刻彻底了解西洋各部门文化的整套的体用之全上面。”[⑧]上述的两位学者的说法,说明当时儒学存在的问题是固步自封、孤芳自赏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来激活它,势必只有死路一条。20世纪的儒学不可能继续沿用宋明儒学的思维框架或运思模式。借助西方新实在论、新黑格尔主义、康德、黑格尔的方法重新建立中哲,或兼容中西部各派哲学的观点方法,丰富儒学道德哲学、生命哲学、人生哲学,表现现代儒学的开放度。贺麟还说过:“儒家思想之能否复兴问题,亦即儒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以儒家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是否可能的问题。中国文化能否复兴的问题,亦即华化、中国化西洋文化是否可能,以民族精神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是否可能的问题。”[⑨]这些都说明了,当时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把握好自己主体性的地位,没有及时的改进、完善自己,没有吸收当时优秀文化的成果。所以导致了后来的衰退。但是在这里想要加入的一点是:从新儒家一代起,人们不断的引进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就造成了另外一个问题,现在讨论的中国哲学中充斥着西方化的语言,并且很多人都以此为时尚和先进。殊不知在这个时候,它已经丢失了本土观念。现代新儒家对儒学传统,包括宋明理学的传统作过多方面的批判。例如,熊十力说宋儒有两大缺点,一是“绝欲”,二是“主静”,前者“弄得人生无活气”,后者脱离实际,“减却了日常接触事物的活动力”,“这两个主张殊未能挽救典午以来积衰的社会”。熊氏又说:“宋儒之最可责者有二:一无民族思想,二无民治思想。”他对宋儒心性之学多有继承发挥,认为“宋儒倡鞭辟入里切己之学,可谓知本,惜其短于致用。” 

【篇二】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人教版九年级选修) 一、教学目标1、知识教学点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及其在科学上的重要作用。2、能力训练点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分析本文从反面论证儒家格物的观点不能滥用于当今的世界,从正面论证真正的格物致知是科学的实验的写作方法③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④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二、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难点:理解文章运用的论证方法      学习编写阅读提纲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计划:①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②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1、导语设计: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神农氏尝百草的故事?(学生回答) 神农氏跋山涉水,行遍三湘大地,亲自尝试百草,发现了能攻毒祛病的中药。那么大家又知不知道关于西红柿的故事呢?(学生)其实,西红柿最初因为颜色艳丽,人们怕有毒都不敢吃。后来还是一个叫罗伯特的美国人通过亲身的尝试才证明它无毒可食。我们看到,不管是神农发现中药,还是罗伯特证实西红柿可食,他们都是通过自己试验的。其实啊,试验的过程就是对事物进行探察的过程。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那一份敢于冒险的勇气之外,是不是还告诉我们要通过对事物的探索来获取对事物的认识呢?这就是格物致知的精神。那么在科学的领域到底需不需要这种精神呢?如果要,又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呢?请大家翻到课本的P111,详细阅读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看看文章是怎样回答老师上面提出来的问题的。请大家在阅读的时候标出段落的序号。2、精读课文,质疑问难,讨论对话,分析文章1)阅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格物致知的具体含义这“从探查物体而得到知识。”或者回答文章注解里的意思。教师明确:回答很正确。《大学》里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就是推究,“格物”顾名思义,就是推究事物的道理。“致”,求得。“致知”,求得知识。“致知在格物”,就是知识的求得在于对事物的推究,那么反之,通过对事物的推究才能求得知识。如果说“致知”是一个目标,那么“格物”就成了目标实现的一种手段,一种方式,一个过程,一个途径。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这句话的出处《大学》并不是一本书,而是《礼记》当中的一“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那么对梨的认识就是通过亲口尝试得到的。古代的时候人们总以为天圆地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那么对地球形状的正确认识则是通过麦哲伦的这次实践之旅。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最初使用的是雕版印刷,就是在一整块木板上刻字后再进行印刷,后来毕升经过一次次的实验才发明了可以拆卸的活字印刷,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不断的实践提升了认识,才有了更好的发明?大家看到课本的封面,上面说的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家知道吗?在这之前,曾有过若干不同的版本,老师以前中学念的课本就跟大家的不一样,每一次新版教材的发行都是教育家们以及所有从事教育工作的人们的尝试,在不断地尝试中使教材不断更新,不断完善。从这些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无疑都看到无论是对梨的认识,还是对地球的认识;无论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还是课本的不断翻新,都体现着探究事物的一种方式,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明确:主动实践或者说尝试教师明确:对,所以说主动的实践是格物致知的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例子吗?请大家相互讨论一下,看看你们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都获得了什么认识呢?学生回答教师明确:老师就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知道了一个道理,就是要上好一节课是多么地难!3)理解在自然科学领域格物致知的途径我们很多同学其实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眼高手低的毛病,以为自己懂了,都知道了,实际操作起来却常常不知所措。我们很多同学大都注重于书本知识的积累,忽视了自身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这在自然科学领域是行不通的。大家都知道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吧?就是利用放风筝来捕捉雷电,之后便有了避雷针的发明。爱迪生的电灯实验大家不陌生吧,之后钨丝就成了经久耐用的制灯材料。就连居里夫人的镭不也是在不断的实验中发现的吗?我们今天学习的化学,那么多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难道不是通过前人一次又一次的实验得来的吗?小到青霉素,大到登月的飞船,哪个不是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探索实验得到的?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在物理上的重大发现也是在实验过程中得来的。所以大家说说在科学的领域,事物应该怎样推究呢?学生明确:通过实验教师总结:对。一次次的实验带来了一次次的发明创新。这一次次的实验不仅提升了自己的认识,同时也何尝不是对自我的超越呢?敢于实验便用于创新,勇于创新便敢于超越自我。大家还知不知道这样的事例呢?学生举例(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莱特兄弟的试飞实验)教师总结:很好。其实早在几十年前邓小平就高瞻远瞩地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国力强大的保障,使民族强盛的后盾,综观诺贝尔奖在科学方面的获得者,我们中国人能有几个?丁肇中先生就说过, 中国有占世界1/4的人口,但并没有占世界1/4的科学贡献,这是有一定原因的。大家在课文中能不能找出这个原因呢。(提示:我们刚刚从各种事例中知道科学领域对事物的推究要经过实验,那大家仔细看看文章中谈到的传统的中国教育及中国的学生注不注意实验精神的培养?)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儿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教师总结:所以啊,无怪乎中国的科学创造发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及其他发达欧美国家了。 谈到这里,我想起了前些年我们的媒体上一直在谈论的高考状元在大学念书时实际操作能力并不强,比方说,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就是刚才那位同学回答的“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这就是舆论经常谈到的“高分低能”的现象。作者自己在文中就谈到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请一个同学说说这个类似的经历是怎样的?学生明确:文章的第十二自然段。丁先生在文中就分析到致使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文化背景。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十一自然段,这段话的开头就谈到“时至今日,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读书人的头脑。”于是“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便出现了中国学生在研究工作中不知所措的现象。那么究竟王阳明的思想是一种什么思想呢?请大家看到文章的第3-5自然段。4)分析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这里面谈到了中国传统教育对“格物致知”的曲解,请大家找出这句话来。学生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教师明确:回答得很正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是适应固定的社会制度。就像《大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目的是,请大家一起回答。学生明确: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教师解释:诚意就是诚实自己的意念,意念诚实了就能端正自己的内心,内心端正了就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品德有了提高就能整顿好自己的家庭,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这样才能达到儒家的真正目的——平天下。我们看到所谓诚意、正心、修身是不是都注重个人的内心或者说是个人的精神世界。学生明确:是教师总结:王阳明可以说就是这种思想的“铁杆粉丝”。所以啊,我们前面所说得王阳明的思想就可以用她自己说的一句话来概括“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我们看看他是怎样格物的。请一个同学读第四自然段。教师提问:同学们,王先生格物的方法对吗?(学生)它成功了吗?(学生)原因何在?学生明确:“把探察外界误以为探讨自己。”教师提问:对。那么作者在这里谈到阳明格竹的目的是什么呢?学生明确:真理不是内心领悟的。教师提问:那真理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学生明确:对外界的探察。谈到对外界的探察,我想到了这样一首诗。北宋诗人苏轼的曾就名僧惠崇之画作“鸭戏图”题了一首《惠崇春江晚景》,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大家知道哪句诗说明了正确的认识是来自对外界的探察吗?学生明确:“春江水暖鸭先知。”教师总结:大家都很聪明哈。诗的第二句说道,初春时节,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暖”是水的温度,“知”是鸭的知觉,所以春江的水暖是鸭子们自己探知来的。回到我们的王先生,大家现在应该很清楚他要格的是什么了吧!(学生)对象是找准了,但不是随随便便的就可以把竹子格清的,它还要讲究以各策略。那么作者认为的正确的格竹的方法是什么?竹子应该怎样格呢?学生明确:“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地栽种竹子,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观察。”教师总结:回答得很正确。所以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对竹子进行实验,但实验不是随便进行的,我们大家看到课文,找出科学的实验究竟要注意哪些方面呢?学生明确: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需要一个适当的目标。教师总结:所以从这节课中我们知道了自然科学领域里需要实验精神,知道了中国学生大都缺乏这种精神,并且分析了致使这种精神缺乏的原因就是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那么作者认为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是什么呢?我们下节课揭晓。板书:                      亲身实践           探索事物(途径)格物致知                    实验      对外界的探察,积极有计划地探索           求得知识(目的)第二课时教学计划:①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②学习编写阅读提纲③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1、导语设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格物致知就是要探究事物获取真知,并知道亲身的实践是格物的一种具体方式,而且还了解到自然科学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亲身的实验,实验精神的缺乏是中国学生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一个很大的缺口,这个缺口的造成很大程度是由于传统教育对实验的忽视,因此便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没有同学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明白了自然科学中格物致知的精神真谛呢?学生明确:要实验;对外界的探讨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的客观探索第二, 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 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其实,这就是丁肇中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作者所说的格物致知其实就是要通过实验求取知识,他强调的是通过实践去格物,注重的是实践这一格物的具体途径。只有这样去探究事物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现在我们回顾全文,看作者是怎样步步紧逼,运用那些事例和道理来揭示格物致知的精神内涵的。2)理解本文运用的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师图表明确: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对比)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策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可以看出作者选用的论证方法是:学生明确:讲道理、摆事实。教师提问:那么大家还知道哪些论证的方法吗?学生明确: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教师总结:所以作者就通过以上事例旗帜鲜明地指出知识的求得只能通过实地实验,不是自我检讨和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这里所说的清谈就是指不切实际的谈论。3)学习编写阅读提纲说到这里相信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文章论述的主旨及其论述的方法了吧!那么大家可不可以为全文列一个阅读提纲来说明作者的行文思路呢?教师明确: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并对青年一代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出议论文的三要素吗?教师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证“通过对传统教育的分析和对实验精神的阐述论证自然科学需要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论据“就事以上我们找到的四个事例及其告诉我们的道理”。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了在自然科学领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紧接着作者就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这个问题,即自然科学的学习中要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最后作者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真正内涵,点出了我们在研究学术和应对世界环境的时候要靠实践发现真相,即做到真正的格物致知,解决了文章开“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虽然作者在文章当中提出了许多观点,但都是围绕以各主题,“格物致知”。这就是漫谈式议论文的一个特点。所以说大家以后写议论文就要注意你可以做这样或者那样的解释证明,但不能脱离文章的中心。这“往往”表示一般规律、通常情况,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去掉“往往”,说话就绝对了。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一句中的“大都”。           “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一句中“最”和“唯一”。5)文章延伸、升华我们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格物致知”精神,了解了真正的格物致知是要通过自己亲身的实地实验的,这种精神在自然科学的领域是极其重要的,那么同学们想想除了自然科学的领域还有哪些领域也需要我们“格物致知”的精神呢?教师举例:人文科学领域,比如说考古学。考古学家通过对出土古物认真细致的探察或发现了某种书籍,或了解到某种社会制度。比方说以前我们都说埃及的金字塔是外星人建造的,或者是法老王朝的奴隶建造的,但是考古学家们挖掘到胡夫金字塔旁边一个规模较大的集体住处,在这个住处中还发现了当时地位较高的官员,通过各方面的研究,他们发现金字塔的建造时当时的平民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如果不是考古学家们的积极探索,恐怕金字塔的修建过程现在对我们还是以个谜。大家还可以举出其他的例子来吗?教师明确:大家不妨想想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你们的辛苦练习,怎么会有优美的舞姿呢?所以说啊,就是在大家的个人行动中,也时时刻刻表现着格物致知的精神。同学们,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应有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要通过实践获得认知,但是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大家可以举出例子来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所以啊,同学们我们强调要动手操作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已有正确认知的获取。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人的一生都是不断摄取知识的过程,认知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我们在获取的时候多一份辨疑的态度,并且不能一味注重书本知识的摄取,还要自己动手去做,在实践中加深自己的认识,或者证实自己的疑问。6)批判质疑,培养学生思辩精神作业:大家知道文章中说到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即中国传统教育不重视实验精神的培养。果真如此吗?如果不是,请大家举出例子,并写成一比如说,贺之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也是只有对春风的观察实践才能有这样的神来之笔的。很多诗歌都是通过作者对客观生活的具体探察才有诸多的神来之笔。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比如苏东坡格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都是对生活学习具体的探察才得到的真识。板书:                 传统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   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分析问题:讲道理,摆事实)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揭示其真谛  (提出问题)   科学上要重视实验精神                         (解决问题)议论特色:逻辑严密,语言精准。          漫谈式议论。          多种议论方式结合。 

【篇三】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庞朴(苏教版高一必修)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意义,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正确看待两者。过程与方法: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学习关系性议论文的写法以及正反议论、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说理方法的运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文化,增强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认识。教学重点: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教学难点: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作者简介:庞朴,1928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淮阴县,学者。先后在山东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任职。曾任山东大学讲师、《历史研究》主编等职,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科学文化发展史》国际编委,国际简帛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沉思集》、《儒家辩证法研究》、《庞朴学术文化随笔》等。有兴趣可上网查看庞朴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m/pangpu三、出示教学目标:1.认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内涵及其意义。2.理解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的区别,正确看待两者。3.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历和已学得的知识,表述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四、字词积累。媲美      咀嚼      威慑      刮垢      蜕除      自戕     烙印      攻讦      钳制    与时俱进     抱残守缺     明日黄花     昙花一现    孤芳自赏    斑驳陆离五、阅读全文,思考为全文的思路列出提纲。1.引出论题:传统的作用传统与文化的联系与区别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对待传统文化3.文化传统:文化传统的概念文化传统的形成文化传统的作用文化传统的发展变化4.财富和包袱六、阅读传统文化部分,理解什么是传统文化,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1.传统文化的概念。历代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2.传统文化的发展有何特点?有的变为新的内容和形式;有的化为明日黄花;有的播迁他邦,重振雄风;有的昙花一现,未老先亡。3.你能分别举例进行说明吗?对应的分别为:对联,红灯笼;线装书,黄包车;武术,中药;鼻烟壶,阴阳宅。4.你认为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呢?请用实例进行说明。(1)发掘抢救。泥人、面人、风筝、刺绣、年画、剪纸等民间艺术。(2)批判继承:孔孟之道、伦理道德。(3)古为今用:修身克己、中庸之道。七、阅读文化传统部分,理解什么是文化传统,作者是怎样论述的。1.文化传统的概念。简单地说,文化传统就是民族精神。2.阅读文化传统的特点、产生及发展,思考中华民族具有哪些文化传统。(1)爱国主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尊老爱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重视人的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应如何对待文化传统的变化?请分别举例说明。文化传统的变化:自身发展中的变化,交流中产生的变化。分别为:养儿防老的观念,法制的观念。八、阅读财富与包袱部分,文章中已经举例说明,你能再举一例对它进行说明吗?1.财富:周庄、乌镇。2.包袱:安土重迁的思想。九、理解写作特点,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本是较深奥的概念,文章是如何使之易于理解的?(1)比喻:更形象。“文化与传统”是“蜜蜂和蜂蜜”。(2)排比:更深入。“制约着……支配着……控制着……左右着……”(3)文学语言:更生动。较之专业术语更有文采。(4)论证过程:较严密。十、对下列各组图片,运用本文有关论述,将每组图片综合起来思考,谈谈你的理解。十一、小结。十二、作业:导学练的相关内容。 

【篇四】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作为独立学派的儒家形成于春秋末年,孔子是其创立者。在孔子奠定的儒学理论的基本构架,经由孟、荀等后来人的内外扩充,形成了一个成熟的、开放的、兼容性极强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如果划分时期的话,可以说,孔子、孟子、荀子三位大师,基本上属于原始儒家,即最早的儒家。孔子是当然的儒学创始人,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仁学体系。这个"仁"就是"仁义"的"仁"。孟子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发展成一种仁政的学说,由仁爱之心,发展为统治者、最高的领导要关爱自己的百姓,要施仁政,儒家的思想又向前迈进一步,孟轲发展了孔子的"礼治"和"德政"思想,提倡"王道",主张"仁政"。荀子的思想,更多吸收了齐文化里道家和法家的思想,使儒学达到王道和霸道并重有高度,但是从本质上他又没有离开孔子思想。但是,直到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还只是众多思想流派中的一支,或者说是九流中的一派。到了秦朝,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很多儒家的著作也被秦始皇焚烧了。

儒家学说在汉代以后开始真正地走上社会舞台,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充实。在汉武帝当政时期,儒家大师董仲舒在《天人三策》里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儒学逐渐走上成熟与理性、人性。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李贽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明末思想家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夫之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对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给予批判,他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他提出在政治上要“趋时更新”。

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它对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的影响,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应如实客观的正视这个问题。儒家思想的积极方面: (1)重视教育,并且创造“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 (2)注重道德、礼教、仁义,要求自觉遵从真和善。 (3)思想上善于辨证思维,重视自然的农业,重视经验,提倡“以农为本”。 (4)提倡以“礼”治国,“伦理政治”思想。(5)儒家思想早熟,统治有力,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大部分时期,给社会历史的起了安定,平衡,和参考约束。 儒家思想的消极方面: (1)不重视农业生产知识的传授,不重视科学知识的学习,强烈的政治目的,孔子就是倾向于参政的。 (2)不重视逻辑,一味重视经验,叫做"经验理性",以至产生理论和学说。 (3)强调个人服从群体,压抑了人的个性,漠视性格,思想大统一,造成国民愚忠愚孝,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 (4)伦理关系凝固化、绝对化,制约着全民族的思想方式和生活方式,成为历史前进的阻力。 (5)伦理观念,等级制度至高无上,达到排他性的程度,从而限制了自然科学和科技的发展。

总之,儒家思想既有其合理的一部分,也有其负面影响。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应当弃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在我们现代的教育中,儒家的教育方法还是很有用的,“因材施教” “温故知新”“诲人不倦”等等,仍是我们需要遵循的教育原则和应有的工作态度。道德,仁义, 责任感,正义感和勤奋精神,这些儒家文化传统的精华,将永远是我们的追求价值所在!

【篇五】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思想对现代的意义

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一、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可以想象,如果片面照搬西方的“戡天”思想而对自然进行掠夺性开发,其结果只会破坏自然生态的平衡,并最终招致大自然的惩罚和报复。

二、人本意识与对人的尊重

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而这也正是儒家所津津乐道和汲汲追求的东西。无疑,儒家不像西方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那样,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与发展。但这只是相对而言,第一,儒家并没有完全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作用与价值,抹煞人的个体主体的独立性与主动性。第二,主体理应包括个体主体和类主体,主体意识应包括个体主体意识和类主体意识。就类主体和类主体意识来说,儒家不仅不曾忽略,相反却是十分看重的。一方面,儒家从人性的普遍性出发,把人看成是一种社会性的类存在,作为类存在,人在自然、宇宙中居于特殊的位置。另一方面,儒家立足于人的家庭血缘关系,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故而人的社会价值或类主体价值较之人的自我价值或个体价值更重要。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儒家强调“人贵物贱”,认为人类有着不同于其他事物的高明高贵之处,具有其他事物无法比拟的价值;强调“民为邦本”,认为

人民构成国家政治的基础,只有基础牢固,国家的安宁才有保障,国家的发展才有可能;强调“民贵君轻”,认为人民、国家、君主的重要性,人民是第一位的,天下之得失取决于民心之向背。

三、忧患意识与责任承担

忧患意识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是指人们从忧患境遇的困扰中体验到人性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内在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的心态。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忧患意识亦正是他们通过对忧患境遇的深刻体验而孕育出来的宏扬人性尊严和人生价值、提升主体人格和精神境界的特殊心态。它包涵悲天悯人和承担责任两层意义。所谓悲天悯人说的是,孔孟之所忧所患绝非所谓感性物质生活的匮乏和个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而主要是内在精神生活的缺憾和人类群体生存发展上的苦困;绝非一己之功利得失,而主要是人类群体之幸福和理想的实现,是物我对立、人我对立的取消。所谓承担责任即是在悲天悯人的基础上所引发的自我关怀和群体关怀。自我关怀表现为谋求主体道德生命的提升;群体关怀表现为谋求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正如《易传》所说:“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儒家的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而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即便在今天,人们仍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在严峻的现实挑战面前,我们尤其需要有孔孟儒家那样强烈而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去扛起时代的重任,消除民族的和人类的危机,由忧患而最终超越忧患,实现人类的崇高理想。

四、道德意识与文明进步

与道家崇尚自然的传统不同,儒家的传统是崇尚道德。儒家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首先,有无德行构成人们人格评价的直接依据。一个人如若没有崇高的道德,即使贵为王侯,也得不到万民敬重;其次,道德还是人们设身处地的行为准则。儒家认为仁义之心是人之生命的根本,失去仁义之心也就等于丧失生命之根本。因此,他们强调做事要从仁义出发,不仁之事不做,不义之财不取,哪怕与人相处也要有所选择,要与有仁义之心即有道德的人相处。再次,道德构成文化教育的中心内容。儒家重视教育,但他们所论教育主要不是知识教育,而是伦理教育,如何做人的教育,儒家的愿望是通过道德教化以造就志士仁人的理想人格。最后,道德也是国家兴衰存亡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与这个国家上至国君、下至百姓的道德状况、道德水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仁义存则存,仁义亡则亡。

儒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崇尚道德的传统,而严格说来,道德意识与法治意识并不矛盾。一个具有高度道德修养和道德自觉的人,也就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他在从事经济活动中自然能做到诚实守信。因此,我们认为,尽管儒家所论道德,它的那一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不一定都切合现代社会和现代经济,但中国作为文明之邦,在发展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却万万不能舍弃。

((一、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对社会的整合价值

儒家文化就是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和以皇帝为最高顶点的垂直隶君型的社会结构上产生的。经百家争鸣、两汉独尊儒术、魏晋儒道并融、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的兴盛,儒家文化经久不衰,并在中国传统

社会的历史转化过程中通过对其他文化的吸纳和自身的改造而被保存下来。儒家文化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1、价值的整合。社会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要求和欲望,从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如果没有统一的文化熏陶,就难以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达成大体一致的观念,儒家文化之所以在中国传统社会绵延几千年,在于它为中国传统社会各阶层的人提供了统一的价值观,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思想。

2、规范的整合。统一的价值观需要统一的规范去维持,文化的整合规范因价值的需要而产生,因文化的整合而系统化和协调一致。因此,不仅要制定统一的规范,而且要内化为个人的行为准则,从而将社会成员的行为纳入一定的轨道和模式,以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儒家文化的规范整合在于它提出了“礼、仁、忠、孝、信、义”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并强调人们修身养性,通过人们的这种内在的教化来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实现规范的整合。

3、结构的整合。社会是一个多元结构的系统,是由众多互相分离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组成。由于统一文化的作用,使社会结构成为一个协调的功能体系,儒家文化既提出了“君君、臣臣”的君主制思想,又提出了民本思想,忠君爱民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依存。从而,实现了君主阶层与百姓阶层的结构整合,以进一步实现无为而治的社会理想。同时,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实现了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的结构性整合。整合功能是儒家的一大特色。所以说,儒家文化是秩序文化并不过分,它所追求的就是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二、儒家文化在东亚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儒家文化经历了几百年的衰微而重新让人们认识它的价值,是由于近些年来西方经济的萎靡不振和东亚经济圈的迅速崛起。人们发现,东亚经济的起飞除了科技、经济等物质性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在支撑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那就是根深蒂固的儒家文化仍然在现代社会发挥着核心文化的作用。

三、儒家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文化在东亚经历了一个由兴盛——衰落——再生的过程。这种肯定、否定、再肯定的过程不是后者对前者的简单重复,而是对前者的超越。同时,也更加体现了人类对文明体系的整体性、全面性的追求。儒家文化在东亚古代社会与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相统一,因而,它具有统摄整个社会的意义。随着商品经济对自然经济的取代,儒家文化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从而也失去了其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是,儒学的道德体系对社会秩序的协调和对社会的整合价值仍然存在。因而,人类在追求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发现了物质文明的局限和儒家文化的价值。因此,对现代化模式的重新解释和对儒家文化的重新定位,是很有必要的。))

从中国历史来看,儒家文化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刚健自强精神,对于中国历代优秀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传统、追求真理的传统、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传统的形成,都起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这种种优良传统在今天显然并没有过时,仍有赖于我们进一步去发扬光大。我们有理由从儒家的力行主张中获得有益的启示,开拓创新.

【篇六】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关于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思考

儒家仁爱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古中国身为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对现代中国乃至整个世界文化进程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影响最为广泛当属儒家文化。那么这样一支兴于春秋时期的学说是怎样成长为整个华夏的文化典范,成为引导世界文明走向的大成思想,百家争鸣时的那么多文化流派为何偏偏是儒家流芳百世,它又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这些问题,我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儒家文化的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由此看来,儒家的精髓就在于一个“仁”了,这个仁指的是仁爱,但这种仁爱是一种非常广义的指代,它被用来教化民众的思想行为,用来指导君王之道,用来规范人伦教义。即使过去千年,这种仁爱思想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依然具有多领域的广泛影响。正是这种极其睿智的仁爱思想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儒家成为中华民族的正统思想,并且影响至今。

首先,我们先来分析儒家仁爱思想其本身。“仁”与人有着紧密的联系。这个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对人是什么的追问,孔子首次将仁规定为人的本质。他认为人是并存的,所有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这就共存要想持续且健康的发展下去,就需要一种仁爱的关系存在,需要一种道德情操的存在。由此看来,仁可以归类为两种含义:一种是指道德本身或是有道德的人,一是指乐观又有高尚情操的人。这几种含义的共同点都是人人之间应互爱、自爱,只有这样才符合身为一个人的本质,才能被称为人。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并理解何为“仁”的过程。孟子继承孔子的思想,但他认为仁是人出身便具有的,更加强调了仁对于作为人的重要性,生而有之表现了一种自然伦理的权威性。再将目光放到人本体之外来,“仁”同样是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其包括两大内容,即爱人和自爱。而这种自爱并不指狭义的爱自己,在宗法森严的古代社会,它指的是宗族血亲之爱。爱人更好理解,便是一种推而广之博爱。无论是自爱还是爱人,都是要求要爱出自己这个个体以外的他人。孔子认为一个人只是爱自己的话太过狭隘,尚不足以构成“仁”,只有拥有仁爱之心,推己及人才能走向“仁”。

其次,某种程度上,我们研究任何一种文化,出发点都是它对当下社会的价值的影响,儒家仁爱思想也不例外。儒家仁爱思想所涉及的内容,所产生的价值是极为广泛的。当下社会,它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这几点:人个体的道德修养的养成,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整个人类社会和平梦想的实现。这三点存在一种因果性和内相关性。

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来说,只有有了仁爱的思想,才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做其他事。并且这种仁爱的思想会作为一种核心思维,影响这个人的价值观及其他品质。一个没有“仁”的人,即使聪慧也只是狡猾,即使巧辩也只是巧舌如簧。而如果他具备了仁的思想,他的处事会有一种推己及人的关爱,会有一种将自身融入社会的观念。对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来说,儒家的“仁”强调家庭中的孝悌、敬长的道德观。这有利于培养家庭长幼有序的和谐氛围,营造父慈子孝、胡尊互爱的伦理亲情。最后,对于实现人类社会和平梦想来说,全人类要实现和平共处,没有人人友爱是不可能的,而这种深层次且广泛的友爱,必须有一种相当有力量思想来支撑,儒家仁爱思想传承千年,历经历史的考验,被一代代检验、完善,具有普世的含义和力量。可见儒家仁爱思想为全人类的和平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精神力量。 由此看来,儒家仁爱思想作为一种中华民族的传统正统思想,从古至今,都表现出其博大精深的哲学魅力和精神力量。

【篇七】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儒家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

—儒家思想

一、 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通常人们学的东西,是“术”;还应学“道”,可以激活“术”,有了灵魂,有了作为指导的东西,才让“术”有方向,知道如何运用,把握全局。

先秦儒、道、法三家,解决现实生活的角度、层次不同。法家侧重务实,解决眼前的实际问题,立见实效;道家追求根本的、整体的、长远的方法;儒家侧重的是精神境界、精神层次的问题,看起来比较空,统治者对其敬而远之。真正经受考验的、被统治者接受的是儒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树儒家,使其千年来长盛不衰。

美国企业家一些来中国各地考察,后集中到上海座谈。他们的意见是:根据我们的观察,中国不会有百年老店,平均寿命1.5年。现代企业的百年老店,同仁堂等不算,历史上他们„„。理由:交流中,中国企业家引以为自豪的是“有形资产”,完全忽略和根本不重视“无形资产”。成熟企业,有形资产占85%以上,而无形资产只占15%以下。低层次的无形资产有:广告、商标等,高层次的有:向心力、员工素质等精神、理念。

秦国以摧枯拉朽之时灭掉六国,有形资产达到巅峰。但缺乏无形资产:思想,精神贫乏的王朝很快就灭亡了。汉朝统治者还是反思秦国的灭亡,贾谊说:不施仁义。

陈胜吴光起义,天下大乱,基层官员的态度,没有一个说:捍卫朝廷就是捍卫真理、正义。相反说,天下大乱,有什么油水可捞。两大主力军:一部分守北方长城;一部分守南方两广。战乱时,南方军队切断南北来往,并没有救援;北方的军队救援速度缓慢,战斗力极其差,精神上早就崩溃了,没有斗志。秦朝很快灭亡。说明秦朝没有重视人的精神层次的思想。

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声势很大,但很快就被镇压。基层官员积极参与平乱。颜杲卿守正定,张巡守商丘,使叛军不得安宁,被俘后遭残忍折磨,至死不屈。是因为精神力量使然。 管理的发展:人管人——制度管人——文化管人

20年前民营企业:民企民兵游击队,三证:下岗、离婚、释放证。地皮无赖男女流氓在那个特定时期迅速致富。

河北,前些年免除民营企业家的原罪,就是因为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发迹都不光彩。 正规军,文化建军。

孙中山,10次起义,10次失败。依靠地方势力、依靠军阀,造成失败。后来悟到了文化,建立黄埔军校,以文化建军。打败桂系粤系,统一两广,后来打败实力强大的吴佩浮等。

国家就是大企业,布什说自己是总经理。

企业软实力建设是个长久的问题,但必须提到议事日程上。

古代中国有众多理论,为什么偏偏接受儒家?国情、土地、文化气氛决定。记者问老松下什么使他成功?松下左手拿论语,右手拿算盘。又问哪个更重要?收回算盘,说《论语》更重要。本企业主要生产人、宗教训练,电器是副产品。日本朝圣团每年去曲阜,朝拜孔圣人。

轴心地区:印度、中国、希腊,只有中华文化几千年来一直没有被灭亡,民族多次被打败,但没有被消灭,反而把对方童化。生命力极其强。

世界曾有许多文化轴心,古希腊、古埃及、古巴比伦等,影响一大片地区,带动一定区域范围的文明。企业要想做轴心,必须要有文化。

中国企业重视的是硬实力,而忽略软实力,难有百年老店。

二、 儒家的核心理念,对现代经营管理的影响

其核心就是:仁!即爱人。

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是最不简单的,是最难的,是最长远的。

人类的基因结构有30多亿种,但基因密码只有四种,而这简单的4种,却产生亿万不同的组合。

懂得爱人的人不多。有文化底蕴的不多,如异性爱、副自爱、老板员工之爱有多少内涵?有多高层次?

爱心需要升华,不断地用文化养育、升华。否则不被对方认同。

爱,包括4方面的内容:

1. 人格意识。

人的道德品位,格,是指品位,杀身成仁等。

1)人格与身份。两者不同,身份高低与人格高低没有关系。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追求高品位人格,人格无贵贱。《论语》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宁死不屈。人格更重要,人格高于身份。

2)人格与财富。儒家的观点与宗教不同。基督教指责富人,富人想进天堂,比骆驼穿针眼还难。儒家: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富贵如可求,执鞭之士;如不可求,”

3)人格的培养。难度非常大,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好,大学有德育课、思想政治工作专业。

人格是最重要的无形财富。人格的培养包括:认知的部分——学习道德知识;非认知的部分——难度最大,无形资产的核心。故事:

孔子学弹琴:39岁时,想提升水平。听说齐国有一高手,名为师襄子。开始教其一首周文王作的古曲,弹得很好。师认为孔子学会了,可学别的;孔子说没会,说并没有掌握这曲子的“数”(节奏),只掌握了它的“像”,需要体会、领会。师襄子叹了口气,说不易。继续练习、体会。有一天,师襄子听到后情不自禁的舞动起来,说很高了,可继续学其它的了。孔子说,尚未真正掌握其旋律,“志”未掌握。继续苦练。一天,师襄子听到后,眼泪流出来了,触动了心田,启发了他的心灵深处的感情。

松下一高学历侄子想来当干部,松下让其当车间学徒工,伺候老师傅,准备茶水、准备工作、下班晚走清理工作场所,打扫厕所。让其在日常工作中体味文化、领会企业精神。

“数”、“志”具体是什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中国青年报》过去有一篇文章《你为什么不能当处长》。人的知识分硬知识和软知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在长期实践中品味体会出来的)。

4)人格的基础。是自我。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给别人看)。讲人格是为了完善自己,建立在自我的基础上。“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一旦与别人交往的时候,发生问题的时候,首先检查自己。孟子学生问他:今天有人对我蛮横无理。孟子说,首先检查自己,肯定是自己出了问题,不仁了。学生说努力检查后,很仁义。孟子说继续检查自己,如方式方法是否恰当。——继续检查。松下非常欣赏,写入小册子让员工读。即便没有责任,也要检查自己,检查自己在避免这个问题方面,自己能够做什么。

“今也,有人其待我以横逆,则我必曰我必不仁,此物奚其至也。”

2. 人类意识。

在信念中充满人类意识。

松下曾提出“打倒资本暴行”的口号。胜利的不一定是高品位的,高品位的互相残杀,失败的不一定是非道德的、落后的。树立人类意识。在竞争中不要想处置对方于死地,不应是残忍的,要对社会、人类有益。竞争的结果应该是共存、双赢。除非对社会、人类有害,否则这个企业不应被处死。企业家有没有人类意识,处理事情方法也不同。

有句话:四海之内皆兄弟。古人接受起来有难度,古代的家族意识很重。

楚王有一祖传宝弓,打猎丢了,难过。有一人开导:丢在楚国的土地,等于没丢;万一

外国人捡了呢?又难过,儒家开导:人丢人捡,等于没丢。如没人捡,仍在山沟,岂不可惜?道家师父说,来于自然归于自然,也没丢。楚王方释然。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儒家率先突破了家族的狭隘观念。“道不行乘浮于海”,因为他自信自己的思想属于人类,而不仅仅是那几个国家。“子欲居九夷”。——博大的爱。

孔子、耶稣、释迦牟尼等都是博爱的典范。当时的巴勒斯坦,是人间地狱,互相残杀。基督教的影响制止了罗马贵族的角斗嗜好。神父:我们都是人,不要互相残杀了。贵族让两个奴隶厮杀,以神父上前制止,但神父倒下的瞬间全场静止下来,反思自己的行为。

我佛慈悲,普度众生。

3. 人为贵。

孔子回来听到“马棚失火了”,问“伤人乎?不问马”,与当时的贵族不同。

当时有殉葬之风。儒家坚决反对。以俑代替也不可。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思想上用人殉葬也不行。当时讲的是人的生命、生存、基本生活,现在基本不成问题。应该是人的各层次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不是相互分开,而是相互渗透的,如吃饭,不是猪;异性交往,不是动物)。

孔子、孟子与当时的统治者捍卫老百姓的利益,常常和统治者发生冲突。

松下非常重视“人为贵”。日本受中国儒家的文化影响比较大,尽管学西方,但仍不忘自己的根基是东方。认为西方的管理有野蛮的成分,便对其进行改造。如引进流水线,引起带来的人成为机器的奴隶这个问题,机器在支配、折磨人,便加以改造,不能让人成为奴隶,在人休息的时候不影响下道工序,设计出大循环和小循环,人有了自由的休息时间。人有了“选择”,便有了自由的感觉,体现了对人的关怀,以人为中心的意识。

4. 人和。就是中庸。

中庸的含义。

文字意思。孔子在《论语》中首先提出:中庸之为德,其至矣哉,民鲜能为之,久矣!中庸是良好的品行(德,是品性)。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是最高水平了,长久以来,老百姓很少能做到了。孔子没有解释什么是中庸,只提出过一次。估计是晚年提出的,不久便去世了,没来得及做更多地解释。隐性的知识没能说出来。中,是恰当,而不是中间,一人一半;庸,用。用“中”,运用“中”,恰当的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恰当、合适。庄子说,庸,在瓦片中,在草木中,在水中。

深层含义:孔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老师是曾子。孔子的儿子孔鲤,对儿子说:我的父亲比你父亲强;对父亲说,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强)。中庸的结果应该是前进的、上进的,

实质性的中庸应该是前进、双赢,双方处理事情的结果是双赢。这种说法的根据——孔伋改成“中和”。孔子也说:礼之用和为贵。孔伋: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四通八达)道也,致中和,则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里有一段话: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协调环境,各有轨道,不相危害,在你死我活之前,要谋求共存。如市场有1000个摊位,已满,用中庸的观点看,没有满,既不能不争,也不能弱肉强食,进入但不违反别人的利益。如保安、外卖、合作等多种渠道。儒家在历史上没有殖民,没有弱肉强食,中庸的境界就是双赢。

孔子到底是怎样运用“中庸”的?儒,原本是一种职业,赞礼。人际之间的情感与和谐。当时的礼太多,太繁琐:各种神位,祖先,官员,下属……各有礼数,礼数不到便会产生人际之间的不和谐,于是便有了这种专门职业,不同场合,有不同的礼仪,说话、站位等。印度一留英青年回印度娶亲,因不懂礼,导致对方不满,酿成灾难;西哈努克首次访华,接送礼节,飞机起飞后周恩来要求全体列队挥手致意;儒追求的就是和,君子儒,小人儒,雅儒,陋儒。雅儒、君子儒不是混饭吃的,是要提炼文明,改造社会。

当时旧贵族的等级制很保守,不开放。郑国一年轻人,战绩突出,君主亲自表彰,但因不是贵族子弟,便得不到提拔。一次贵族聚会,年轻人自认为可以参加,驾一辆马车,在门口被拦住,强行闯进,则被举起来扔到门外。

孔子对旧贵族的等级制,反对极端、激进。历史上凡是用极端的手段对待旧制度,效果并不是很好,相反杀伤力大的往往是渐进的、缓和的、重用的方式。农民起义、五四运动、文化革命都没有好的结果,当时,其他思想家非常激进的对待旧制度,如法家。

法家激烈的反对。韩非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打破等级制。商鞅变法,把旧的等级制度废除,没有战功的贵族子弟,一律为平民,根据战功分级,共20级。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老百姓喜欢打仗,嗜好杀人,砍人脑袋变为发财致富的机会,导致社会的倒退,变的更野蛮、落后、倒退,丛林法则,弱肉强食,最后使人们觉得旧制度更好,得到更多的拥护。吴起,把这些人放到边疆开荒。

墨家,也提出废除旧的等级制,谁有本事、有能力,谁上,公平竞争,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好听不等于好操作。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如杀猪,找宰夫找最好的,为什么当官不能选最好的?墨子《尚贤》,社会发展要找能人。但当时的这种竞争的想法,在当时太脱离国情。只讲能力不讲道德是不成熟的。

法家太残暴,墨家不成熟。

孔子的中庸,是内容与形式的中庸:在形式上维护其框架、保留旧制度,“克己复礼为仁”,

【篇八】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之儒家文化

【摘 要】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词】儒学 传统文化精神 价值选择 价值观念 “以儒治世” 儒学未来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国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动乱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

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

《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1)天道观念;(2)大一统思想;(3)纲常伦理。《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所谓“两千

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的体现。

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牟宗三.生命的学问[M].中华书局.

[2]刘蔚华.儒学与未来[M].齐鲁书社,2002.

[3]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M].法律出版社.

【篇九】谈谈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认识

简论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简论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

摘要: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中,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方向,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儒学 玄学 理学 道教 佛教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导思想——儒学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想,这是历史事实。众所周知,春秋战国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繁荣时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和墨家并称为“显学”,实际上儒家的影响要大于墨家。秦代崇尚法家,焚书坑儒,曾使儒家遭到了一次严重的打击。汉初“黄老之学”为“显学”,至汉武帝时期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一跃从子学变为官学。此后儒家作为统治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在古代中国未曾改变。魏晋时期盛行的玄学,实际上是道家和儒家结合的产物,虽然嵇康曾公开倡言“非汤武而薄周孔”,但多数玄学家仍尊崇孔子为最高圣人。隋唐时期,肇始于两汉之际的佛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与儒、道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是政治法度仍然是儒家的那一套。宋明理学则是儒、道、佛合流的产物,是

高度哲学化的儒学,从而恢复了儒学的权威地位。历宋元明清,理学受到统治者的尊崇。尽管明代中期以后由于理学的僵化,产生了明清之际思想界的强烈震荡——所谓“启蒙思想”,但它实际上是儒学内部的一场自我调整,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有着根本的不同。直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儒学受到了严厉的批判,它在思想意识上占统治地位的局面才宣告终结。上述可见,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除儒学外,还有道家、法家、道教、佛教等,不能把儒学与传统文化相等同,但儒学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毋容置疑的。

儒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绵延两千余年之久,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导思想,这不是偶然的,除了中国古代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儒学有其自身的特质。马克思曾经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程度。”在诸子百家中,只有儒家学说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中国宗法制社会的客观需要,能够适应中国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政治的实际需要,因而自汉代以来,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学也成了历代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而取得了独尊的地位,同时儒学又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在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儒学不仅仅是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它的内涵和外延十分宽泛,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同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包含着许多积极因素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此外儒家还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吸取、融会道、法、名、墨、阴阳等各家思想以及道教、佛教的思想精

髓,以丰富发展自己的思想体系和适应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这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各领域的影响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还表现在儒学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政治、伦理、哲学、教育、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宗教等各个领域,并深刻制约着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层面,从而主导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方向,使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儒学的烙印。

儒学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面。不可否认,儒学与专制主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具有维护封建专制政体、长幼有序的等级制度以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人治传统等弊端,与现代民主政治格格不入,背道而驰,流弊无穷。儒家学说长期以来为中国封建统治阶级所利用而成为统治思想,孔子也被历代统治者所御用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护身符。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打倒孔家店”为己任,其反封建的启蒙意义是不可抹杀的。但是,儒家学说与专制主义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二者不能划等号。建立在仁学之上的民本主义思想与君权是相对立的,一定意义上具有防范君主独裁的效力。儒家的民本思想大致包括以下几层含义:1、民为邦本,民贵君轻。《尚书》中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名言。2、民意即天意,重视民意。《尚书》说:“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名威。”《左传》中也说:“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3、为政以德。《论语》中提出“为政以德,

譬若北辰,而众星拱之”,批评“苛政猛于虎”。4、革命思想因素。倘若独夫当政,百姓绝望时,只好把它推翻。《孟子》中说:“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又说:“君有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最大特色,对历代统治者都发生了极大的警戒或指导作用。如中国传统士大夫和一些开明君主都喜欢用水和舟比喻君与民的关系。汉代以来,历代比较开明的帝王,也都把“为政以德”作为基本的治国原则。汉代的文景之治、昭宣中兴,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都是仁德政治实践的结果。虽然,民本主义本质上还只是一种“为民做主”的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与近代意义上的“以民为主”的民主思想还有不少距离,但不能一概斥之为封建主义的货色而加以否定。事实上它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中的宝贵财富,民本与民主也并不是水火不容、互相对立的,从民本发展到民主理应是顺水推舟、循理成章的事情。

儒学理论还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主体。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致有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这一独特现象,与它形成的两个重要基础密切相关:一是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二是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政治结构。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必然是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化价值系统。儒学从本质上说,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伦理型文化。首先,它是一种宗法伦理,以孝悌为本,维护亲亲、尊

尊的封建宗法制度;其次它是一种政治伦理,即宗法伦理在政治上的延伸和拓展,使伦理政治化,政治伦理化。

儒家伦理道德学说十分丰富,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等道德规范体系,提出了比较完备的德目。孔子以智、仁、勇为三达德,孟子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董仲舒又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具体德目基本以此为中心而展开。当然,这些德目包含着一些封建性的糟粕,但是,更多的则表现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儒学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较深刻、较直接的还在于教育领域。儒家历来有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就积极提倡以诗文作为推行教化的有力工具。孔子把“庶”(人口)、“富”(财富)、“教”(教育)三者并立为立国的根本政策,把教育看作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论语》作为孔子创办私学的明证,奠定并培植了中国的私学传统,从而使私学作为官学的重要补充,发展和延续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同时,它作为孔子讲学实践的结晶,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从此,儒学便日益切入中国教育,对中国教育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汉代以后,随着儒学作为官学地位的确立,中国传统教育受儒学影响最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古代教育基本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据传,孔子整理“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并以此作为从事教育的教材。西汉盛行今文经,由于《乐》亡佚,因称“五经”。至东汉时,于五经之外增加了《孝经》和《论语》,扩大为“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