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春节

时间:2021-10-26 12:28:36 节日作文

第一篇:《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如今住在城市过春节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快节奏的生活记忆中消失了,早没了从前在乡下过春节时的热情。

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不象现在物质丰富,有手机、电脑,足不出户就可以在客来利商城买到吃、穿、用的任何生活物品,那时一年中最高兴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忙碌起来:大扫除,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家里里外外打扫干净,把灶台刷干净,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摆置酒肉、糖果、米果等祭品,在灶前烧香、点烛准备在祭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准备过年。入年界限后,大人们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腊月三十日早餐后,凡是当年添了男丁的就要派人到祖祠打扫卫生,将祖祠墙壁粉刷一新。午后,陆续有人携礼盒、三牲、炮竹、元宝香烛等祭品前往祖祠拜祭进香。行礼之后,放炮竹,有的放铳。每到大年三十午后,祖祠香火缭绕不断,炮竹声不绝于耳,一直延续到黄昏。家里大门、小门均贴上大红春联,门楣贴“利是”,门板贴门神或“福”,“大吉”

等字。厨房、牛栏、猪圈、鸡栅、厕所等处也要贴上用红纸写有“财丁两旺”、“六畜兴旺”等红纸“桃符”。大厅和卧室、客房均贴上新年画,一派喜气洋洋的欢乐景象。

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其实也是用布票买的布做的颜色单一的新衣服,这令我难以忘怀。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显得更加浓厚。 比起现在无可比拟,随意在客来利商城挑一件衣服,都比那时要好多少倍!

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放鞭炮也是过年的一大习俗,只是那时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只会给孩子们买区区几挂小鞭,根本舍不得买很多鞭炮和五彩的烟花。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小鞭,孩子们当然不会整挂整挂的燃放,而是会把鞭炮散开,一个一个的点燃,以便从中慢慢体会燃放鞭炮的快乐。那时家家户户都没什么电器,个别的人家会有一台收音机就很不错了,三十晚上自然没有如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乐趣。

如今回到乡下过春节,人们除了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今天的小孩子也远远不如那时的我们那样期待春节,春节早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而转向网购、网上拜年、手机抢红包等互联网世界,但从这春节习俗的变迁中,体会到农村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的沧桑巨变。

第二篇:《童年春节的记忆》

童年春节的记忆

现在过春节,觉得没有一点意思。而儿时的春节留在记忆里却永远忘不了的。

我对过春节有印象大概是六、七岁时吧,记得过了腊八,妈妈就开始忙活了,先要蒸很多的馒头,当然和现在城里买的或圆或方的馒头不一样了。家乡的馒头其实不叫馒头,而且平时是不这样做的,只有在重大节日和走亲戚的时候才会这样做。妈妈蒸的叫枣花,另一种叫糕。每到蒸糕的时候,妈妈早早就忙起来了,前一天晚上发上面,第二天起的很早,还要和几个关系好的邻居一起蒸。在邻居家被灶火熏的黢黑的灶间里,男人们压面,女人们捏枣花,我和一帮年龄差不多的孩子一会到屋里看看,一会又跑的没有了踪影,总之这一天家长是不管孩子的,也许是顾不上管吧。妈妈蒸的糕主要是用来祭祖的,记得我小的时候,每逢遇到重大的升学考试,妈妈都要蒸个糕祭奠一下,而且故意不把糕蒸熟了,妈妈说是为了让儿子“高升”啊。

到了大年三十是孩子们最兴奋的时候,我小的时候没有电视看,更没有春节晚会了,只是等着三十晚上的饺子熟了,就该我放炮了。但是头锅煮熟的饺子是不让吃的,要先祭奠神仙和祖先,妈妈在每个碗里盛两个饺子和一点汤,我和弟弟妹妹端着放在妈妈烧香的地方,有的在门口,有的在院子里,也有的在堂屋的正中,然后就该放炮了,我是家里的老大,又是男孩,放炮的事当然由我来,小我七岁的弟弟一直想接替我放炮重担,但是我从来没有让过,直到我对放炮没有了兴趣。小时候祭奠的事情我一直记得,但又不知道祭奠的是谁,很多年以后我问妈妈,她笑笑说,其实她也不清楚祭奠的都是谁,只是从老人哪儿学来的,为了祈求来年一家人平安幸福才这样做的。只到现在妈妈每年还在重复着这样的活动,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觉得心理安生。

三十晚上还有一件事情是我期待的,那就是穿新衣服,小的时候家里穷,小孩子过年的时候才能做件新衣服,而且不让年前穿,要等到三十晚上才给拿出来。睡觉前,妈妈把新衣服给拿出来,把旧的衣服换下来,我闻着新衣服那淡淡的棉布的香味才入睡的。

儿时的大年初一起的特别早,听到炮声就起来了,穿着妈妈换好的新衣服跑了出去,和几个同龄的孩子去给长辈们拜年了。小时候拜年我们叫磕头,那是真的跪在地上磕头的,大人有时候故意逗我们,不把头磕响了不给礼物的,说是礼物,其实就是一颗糖或者一把花生什么的,但是对我们来说已经是很特别的礼物了。农村拜年很讲究的,先给自己最近的亲属拜年,然后是一姓的其他亲属,最后的外姓的邻居,但是不给辈分比自己低的人拜年。我小的时候对邻居的辈分老是分不太明白,经常和同伴们去比自己辈分低的邻居家拜年,惹得大人们笑话。初一这一天孩子们都是解放的,几乎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人不干涉的,我经常是和同伴们去做我们之间的游戏了。

初二是闺女回娘家的日子,姥姥家离的很近,我又是姥姥带大的,所以一早就去老老家了,在那里又是无拘无束的一天,一直到过了初五,大人们该上班了,我们也快开学了,年才渐渐离我们远去了

呵呵,总之,还是很喜欢也很怀念儿时记忆中过春节那种浓浓的喜气、纯朴的亲情和热热闹闹的情景!

第三篇:《童年的春节》

童年的春节

冰心

我童年生活中,不光是海边山上孤单寂寞的独往独来,也有热闹得锣鼓喧天的时候,那便是从前的新年,现在叫做春节的。{小时候的春节}.

过年的前几天,最忙的是母亲了。她忙着打点我们过年穿的新衣鞋帽,还有一家大小半个月吃的肉,因为那里的习惯,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不宰猪卖肉的。我看见母亲系起围裙、挽上袖子,往大坛子里装上大块大块的喷香的裹满红糟的糟肉,还有用酱油、白糖和各种香料煮的卤肉,还蒸上好几笼屉的红糖年糕当母亲做这些事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不只有我们几个馋孩子,还有在旁边帮忙的厨师傅和余妈。父亲呢,就为放学的孩子们准备新年的娱乐。在海军学校上学的不但有我的堂哥哥,还有表哥哥。父亲从烟台市上买回一套吹打乐器,弹奏起来,真是热闹得很。只是我挤不进他们的乐队里去!我只能白天放些父亲给我们买回来的鞭炮,晚上放些烟火。大的是一筒一筒的放在地上放,火树银花,璀璨得很!我最喜欢的还是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那是一条小纸捻,卷着一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起来嗤嗤地响,爆出点点火星。

记得我们初一早起,换上新衣新鞋,先拜祖宗,然后给父母亲和长辈拜年,我拿到的红纸包里的压岁钱,大多是一圆锃亮的墨西哥站人银元,我都请母亲替我收起。

最有趣的还是从各个农村来耍花会的了,演员们都是各个村落里冬闲的农民,演女角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搽着很厚的脂粉。鼓乐前导,后面就簇拥着许多小孩子。到我家门首,自然就围上一大群人,于是他们就穿走演唱了起来,有乐器伴奏,歌曲大都滑稽可笑,引得大家笑声不断。耍完了,我们就拿烟、酒、点心慰劳他们。这个村的花会刚走,那个村的又来了。

我十一岁那年,回到故乡的福建福州,那里过年又热闹多了。我们大家庭里是四房同居分吃,祖父是和我们这一房在一起吃饭的。从腊月廿三日起,大家就忙着扫房,擦洗门窗和铜锡器具,准备糟和腌的鸡、鸭、鱼、肉。祖父只忙着写春联,贴在擦得锃亮的大门或旁门上。

新年里,我们各人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福州方言,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

的,还有玻璃的于是我屋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手里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手就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同时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兼卖各种的灯,元宵之夜,都点了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光采辉煌的日子,就完结了,当大人们让我们把许多玩够了的灯笼,放在一起烧了之后,说:从明天起,好好收收心上学去吧。

我们默默地听着,看着天井里那些灯笼的星星余烬,恋恋不舍地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惆怅寂寞之感,上床睡觉的时候,这一夜的滋味真不好过!

(1)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年前,大人们要 。年后,“我”得到了许多灯,有 、 和 。

(2)“花市灯如昼”的意思是 ,文中用“ ”来写人多。

(3)从初一开始才是真正的新年起点,作者主要选举了哪2件事?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为什么新年里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的最好的东西是灯笼?用“ ”在文中画出原因。

第四篇:《爸爸小时候的春节》

爸爸小时候的春节 汪子涵

采访者:汪子涵(我)

采访对象:汪东山(爸爸)

采访时间:2014年1月28日

春节是中国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超过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但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九,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我:爸爸,我是采访者,您是被采访者,我问你答,可以吗?

爸爸:可以。

我:请问您小时候住在哪?{小时候的春节}.

爸爸:我小时候住在西安。

我:您小时候的春节从哪一天开始?

爸爸:我们是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过年的。

我:你们过年有什么习俗呢?{小时候的春节}.

爸爸:放鞭炮,购年货,吃团圆饭,看春晚。

我:您小时候有什么鞭炮?

爸爸:小时候在西安,鞭炮少,平时就只有我们称为“汉鞭”的鞭炮(也就是鞭炮上的小爆竹),50、100个一捆。它没有安全引线,几乎一点就燃。每次点燃要赶快扔掉,经常有人放鞭炮炸到手。现在想想看,真得比较危险。(笑)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雷子”。个头很大,响声也很大,声音如雷音般传声持久,所以被我们称为“雷子”。 我:你们就只有这两种鞭炮吗?

爸爸:在西安,鞭炮很少。我记得有一次,我的舅舅从浏阳(浏阳制作烟花爆竹,久负盛名,素有“鞭炮之乡”誉称。)坐火车带了一袋子五颜六色的鞭炮。当时我们都没见过,全都看呆了。我印象最深的是“彩珠筒”,我的爸爸站在家里的窗边,很威武的举着“彩珠筒”,随着几声巨响,几道彩光在空中划过。这种烟花在整个小区就只有我们家有,还引得许多人在楼下观看。当时,一种自豪感犹然而生。(笑)

我:春晚?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吗?

爸爸:嗯。1983年第一届的春节联欢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一直以来每年除夕晚8点,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中央电视台直播,节目表演到凌晨1时,最后总是以《难忘今宵》结束。

我:你们小时候的春晚有什么特点?

爸爸:歌舞类节目多。小时候,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的每个角落我们作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如《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长》、《家乡》,美国加州西雅图市市长黄锦波的《龙的传人》。那时中国还没有所谓的流行歌曲,大街小巷唱的几乎都是主旋律歌曲。有一年的春晚一开场就是11首歌曲的大联唱。蒋大为、彭丽媛(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夫人)、成方圆、郁钧剑等轮流上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中,让我们欣赏到更多的歌曲,满足了我们的需求。

我:那时候的春晚好看吗?

爸爸:当然好看啦,我最喜欢看相声小品。《卖花生仁的姑娘》、《吃鸡》、《淋浴》、《悠绳》我至今都还记得。

我:这次的采访完毕,谢谢!

第五篇:《回忆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回忆童年记忆中的春节

如今的春节早已经变得淡漠了,就如同普通的日子,很快便在琐碎的生活记忆中销蚀了,早没了从前过春节时的热情。

还记得七十年代童年时的春节,那时的人们生活很清贫,一年中最大的诱惑就是过年,因为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几天鱼肉白面大米。大人们一进腊月就都喜气盈盈的,谁见谁都笑,小孩子们更是兴奋,每天掰着手指头倒数,盼着那一天早点到来。我记得我们家一般从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开始做好饭吃,一直吃到正月十六。我母亲常说:“过了十五过十六,过了十六照原旧。”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十六就要按原来的方式来吃饭穿衣,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一年当中美好的生活即使如此短暂,也足以令人向往。

春节期间可以穿得好,这令我难以忘怀。我小时候,同其他小朋友一样,平时都穿旧衣服,只有过年过节才能穿上新衣服,这就使那些爱美的小孩子盼望过年。那时的人们穿衣都是自己做,几乎没有买现成的,对我们小孩来说,穿新衣新鞋是只有过年才有的,平时几乎每个人都穿带补丁的衣服。那时,社会上提倡艰苦朴素,说是一件衣服要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实际上,一件新衣服如果经常穿,哪能有三年新?新衣服常常是缝好了放起来,一是走亲访友时穿,二是过年过节时穿,这才有了新三年的概念。为了使衣服穿得长久,我母亲给我做的衣服一般都比我的体形要大一些,随着年龄的增加,衣服就逐渐合适了,等到衣服穿不上了,衣服就穿破了。在新春佳节之际,许多小孩子都穿上了暂新的衣服,常在一起比谁穿的衣服更漂亮,使年味{小时候的春节}.

显得更加浓厚。

春节期间还能够走亲戚,这也是我感兴趣的事情。那时候,人们一年四季都很忙,于是,大家便自然利用春节期间走亲访友,这也是千百年来的习惯。走亲戚不仅能够见到久别的亲戚,还能吃到各家做的不同风味的佳肴。我向亲戚问一声“过年好!”亲戚一高兴,就给压岁钱,有给两毛的,也有给五毛的,最多还有给一元钱的。那时接到一元钱,就像今天拿到百元钞票一样高兴。

放鞭炮也是过年的一大习俗,只是那时由于人们的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只会给孩子们买区区几挂小鞭,根本舍不得买很多鞭炮和五彩的烟花。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小鞭,孩子们当然不会整挂整挂的燃放,而是会把鞭炮散开,一个一个的点燃,以便从中慢慢体会燃放鞭炮的快乐。

那时家家户户都没什么电器,个别的人家会有一台收音机就很不错了,三十晚上自然没有如今全家人一起看“春晚”的乐趣。全村只有村上才有一台黑白电视,我们几个小孩便会挤过去看,那时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记得那是1978年的春节,大年初一的节目竟是一部重拍的电影《平原游击队》。

三十几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孩子一晃也成了大人。如今,过春节时,人们除了在那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五颜六色的烟花里和精彩纷呈的春晚节目中尽享欢乐,“年”味在不知不觉中淡了很多。今天的小孩子也远远不如那时的我们那样期待春节,春节早没了诱惑,既没有了吃的诱惑,也没有了穿的诱惑。但从这春节习俗的潜移默化的变迁中,我体会到了城乡居民的生活由“贫穷”到“富足”的沧桑巨变,感受到了伟大祖国一步步走向繁荣发展的铿锵足迹。

第六篇:《续写《童年的春节》》

续写《童年的春节》

我缓缓地进入了梦乡,梦见了明年的春节是什么样子的。 在我梦中的新年里,我们各自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了许多的好东西,有糖果、灯笼等许多小玩意儿。我们边拿着灯笼玩边嚼上一块姥姥给的糖果,嗯,香香甜甜,美味极了。

不知是谁把兜里的糖果扔了出去,大家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美味的糖果上,急忙走过去抢糖果。

而那些大人呢,才不会要糖果呢!他们早就已经在屋外贴上了春联,挂上几串爆竹,然后再点燃爆竹。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孩子们连忙缩回了手,似乎被爆竹的声音吓了一跳,一会儿功夫的时间,那群孩子们早已跑得无影无踪。唯独只有我自己,连忙捂住耳朵,跑出十米开外,然后停下了。 一会儿,爆竹声停住了,小伙伴们见爆竹声停了,便从各自躲藏的地方出现,然后跑去玩耍了。大人们还在不停地忙碌着,为的是做好最后的年夜饭。在不知不觉中,天已经拉下了帷幕,年夜饭也已经做好了。大家其乐融融地围坐在一张大桌子上,过年的味儿更浓了。 我突然从梦中惊醒,开心地笑了。梦里的春节可真有趣,有糖果、年夜饭等,多好啊!期望下一次的春节也和梦中的春节一样有趣!

第七篇:《70后童年的春节,年味醇厚浓郁》

70后童年的春节,年味醇厚浓郁

史实

02-25 21:33

人生,一本书。过年了,翻翻,儿时的年味,竟然是如此的醇厚、浓郁...

为何怀旧?这年头,你送礼,他未必记着;不送礼,不得了,牵扯到,站队问题,不是小事。送礼,一门心理学的大学问,年年学,年年考、不退休,毕业不了。这年味,越过越没有人味。{小时候的春节}.

圣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识荣辱。这个圣人,你骗了我,好多年。衣食无忧了,人与人之间,咋就如此的冷漠、势力、官僚...钱多了,没文化了。

七零后童年的春节,物质不富裕,但,年味丰富多彩,过的是文化年,醇厚、浓郁。山东,过了腊八就是年。

那时候,冷,俗话说:“腊七腊八,冻死叫花(子)”,看来解放前的冬天,冻死的人不是少数。那时,屋檐上的凌锥能有七八十公分,但,过年的热情却越来越高。新衣服,看了一遍又一遍,必须等到大年初一才能穿。

咱干啥?没寒假作业,闲不住,造枪,火柴枪。和小伙伴们,溜进生产队里找8号铁丝(紧俏货),然后,再找自行车旧链条、内胎。叮叮当当,不出48小时,枪就造好,寻来彩布条,修饰一番,齐活。偷盒子弹(火柴),枪往腰间一插,和小伙伴玩的不亦乐乎。这不是最好的,厉害的,找民兵要打靶的枪弹壳,装在前面,填充鞭炮里面的黑火药,放一枪,震耳欲聋。那是一个“谁敢侵略我们,就叫他灭亡”的时代。玩的游戏也“抓特务”。当然,还有弹珠子、踢毽子、跳大绳等游戏。

腊月二十三,小年,送灶王爷;二十四,家家户户,弹尘扫屋子。母亲把头发围起来,用竹竿绑上扫帚,尘土、蜘蛛网一扫而空。家具、用品洗刷干净,焕然一新。

过年,蒸馒头,有一部分上面要点个红点,这部分要带到姥姥家去;年糕,花花面食也是必备品。有四五个角,放上红枣,漂亮。炸藕合、炸鱼...,我和姐姐会偷吃几块,美。 有人说,那时候很穷,吃不饱。我不认可,至少我们村温饱不是问题。我家也不算差,父亲在城市工作,在当时是普遍现象。

我记得,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