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时间:2021-10-26 12:10:35 节日作文

【篇一】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语文多媒体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教师中心稿)福建省永定一中  俞联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应用,语文课堂越来越多运用多媒体教学,并收到良好效果。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观察思考,笔者认为,语文多媒体教学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避免进入喧宾夺主、鸠占雀巢的误区,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要处理好知识传授与情感交流的关系,主要是要处理好“人”与“机”的关系。这里“人”包括老师和学生,“机”值得是多媒体教学的软、硬件。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与软、硬件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表示:知识、情感知识、情感知识、情感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既有知识的传授、反馈,又有感情的交流。而“人”与“机”的交流是单向的,且缺乏能动的情感交流。这就决定了人机交流不能取代师生交流。因此,在多媒体的使用时间比例上,要突出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而不能以“机”取而代之。在多媒体的使用方式和时机上,要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要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老师的讲解,老师一节课的时间里主要任务是不断地点击鼠标,用老师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这种做法是十分错误和有害的。在语文教学中更是如此。因为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表情达意的工具,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语文教师应该以自己的激情,唤起学生的热情,用充满情感的话语和体态,传达自身的情感体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引导学生体验文章的思想情感,表达自己的情感体会。如果老师被多媒体软、硬件所取代,师生的感情交流就无从谈起。因此,制作多媒体的课件,要注意融入情感调动因素,如音乐、朗读录音等。教学时,要关注课件运行过程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调整教学的进度快慢和启发方式,用积极的情感交流带动知识的学习运用。二、图形图像与语言文字的关系语文是一门讲究形象思维的学科,文学艺术注重形象可感。在语文课上,老师为了让学生形象直观地感受到课文内容,选取许多图形图像制作课件,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以及带来的美的愉悦,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景。这个图景可以因人而异。老师用现成的图形图像给学生以形象直观感受的动机是正确的,但是也要注意到这样做的同时也以自己或别人的想象取代他人,忽视了个体差异,制约甚至剥夺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因此在制作语文课件时,图形图像资料的应用要遵循只取所需、适可而止的原则,不要过于注重课件外观的精美而添加图形图像,这样可以避免喧宾夺主,也可以减小课件的容量,便于携带和运行。对于学生比较陌生或缺少相关生活画面但又与课文理解密切相关的内容,可以在课件中加以呈现。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的描述想象和再现有关图景。例如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和体会诗歌的意境,可以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到的生动画面,并把它们画下来,在用实物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出来。这样,既给学生以形象直观的感受,又保护了他们的想象力,还使他们得到美的熏陶。要注意的是语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的作用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在理科学科中,通过课件中的图形图像把抽象的定理、微观或宏观的景物直观地演示或展示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在语文教学中,老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图解课文描述的人和实物,而是借助图形图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图景,并加以感受或表达,其终极目标是用图形图像唤醒语言文字的感受,进而创造新的生活图景,丰富情感体验。所以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的想象,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前者在多媒体教学中只能起到辅助、拓展、丰富的作用。这样看来,上《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用二三十分钟看《红楼梦》片断来导入或分析人物形象,是不够科学的。三、边缘知识与语文知识的关系语文是一门工具科。为了体现其工具性及其在各个学科中的运用,语文教材内容选材广泛,天文地理、历史风情都有涉及,学生的知识面显然不足以覆盖这些。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势必要补充相关资料,创设相关情境。特别是一些说明文和具有深远历史背景的文章。为了创设情境或介绍相关知识,语文老师在教学这些课文时,往往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关素材,介绍说明对象,介绍有关历史背景,加深学生对它的认识和了解。这里就要注意把握尺度,因为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而非让学生掌握课文的说明对象。没有正确处理好边缘知识和语文知识的关系,表现在制作课件的内容上就体现为:语文学科知识弱化,其他学科知识突出。例如,有老师制作高中课文《神奇的极光》的多媒体课件,收入了大量的“极光”图片,意在使学生对极光有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却忽略了这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多媒体教学中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图文并茂的画面、生动有趣的演示,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这一节课的兴趣,甚至改变学生对这门学科教学的不好印象,这是老师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即使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也不一定能做到的。兴趣成为学生今后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要在课内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知识向课外拓展,把问题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现、创新的能力。这样,多媒体课件就不再仅仅是解决问题的辅助工具,也成为提出问题的诱导载体。另外,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在教学中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还有其内在的教育作用,例如,培养学生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兴趣,引导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主动学习,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等。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育引导学生的。若能在语文多媒体教学中注重处理好以上五种关系,就能扬长避短,克服多媒体教学自身的局限性,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完美整合,提高教学整体效益;也能打破一些人对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偏见,引导多媒体教学评价走上科学之路,促进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普及运用。

【篇二】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龙源期刊网 .cn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陆朝辉

来源:《课堂内外·教师版》2014年第06期

【摘 要】 多媒体教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应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扬长避短。只要我们正确地去利用它,既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又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为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锦上添花。

【关 键 词】 多媒体;语文;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技术应运而生。它的使用让课堂内容更生动、更具体、更直观、更全面。多媒体教学既减少了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又大大地拓展延伸了课堂教学的范围和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多媒体教学成了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的不二之选。本人也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既体验到了该技术的优势,也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容易把教学内容模式化

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前提。就与以前的备课、写教学计划差不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难点、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资料(图片、新闻、MP3、视频)等都囊括其中。由于多媒体课件中的内容是事先预设好的,相对比较固定,在教学过程中不容易更改,因此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只能按照自己预设的内容和模式进行教学,课堂上临时拓展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便无法及时添加。也就是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仅限于课件中的预设内容,就像卫星只能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一样不能出现差错。《春》是中学教材的传统篇目,历来都把五幅春景图作为教学的重点。五幅春景图分别是: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春勤图。这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都有所体现,在一节公开课上,有让学生突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这五幅春景图的顺序是否能够调换呢?”教师哑然,课堂上的气氛顿时很是尴尬。其实这五幅图是按照从早春到暮春的顺序安排的,教参上没有,课件上没有体现,教师更没有想到,自然就产生了课堂上不尽人意的局面。如此一来,就会出现内容断节,知识点连接不上,或者是出现拖堂,连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的情况,好的教学效果也就更无从谈起了。

二、容易顾此失彼,教学重点不突出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多媒体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图文并茂的画面,形式多样的模板,圆润动听的MP3,还有给人身临其境之感的视频演示。上述手段的使用不但创设了特定的情境,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内容,对所遴选的内容不加以取舍,统统加入到课件中去,造成学生对该节课内容的重点把握不准。

【篇三】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

东港市第一中学

贾淑善

15942597376

浅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

我校是一所农村高中,多年来,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加上辛勤敬业的老师,取得了令同类学校惊叹的成绩。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多媒体教学也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于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我深有感触,现就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缺点谈论一二。

一、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刺激学生学习的最有力的因素。在教学中,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受时间、空间、宏观、微观的限制,将过去课堂上无法展示的事物和现象生动直观地引入课堂,并借助POWERPOINT的功能,可使“死”的东西变“活”,“静”的东西变“动”,使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生动有趣。如讲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播放配有画面和朗读的录像,给学生以新鲜感和吸引力。这种将文字符号和口头转述变为具体可见的、形象逼真的视觉画面的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处于学习和求知的兴奋状态,从而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利于扩大知识视野。因此,多媒体教学凭借其形象性、趣味性、新颖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图、文、音并茂,形象生动,色彩逼真,可以对人的视觉、听觉、甚至心理触觉产生全方位的综合刺激,这很适合学生的接受特点,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增强教学效果。

2、强化教学内容,突现教学目标

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则从色彩、音乐和活动图象等多角度刺激多重感官,直接增强了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真实感——使其见其形、闻其声、赏其色,和积极参加学习的参与感。如讲授《春江花月夜》一课,在讲析作者情感变化时,如果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形象生动、色彩逼真的视频效果,配上悦耳的古筝乐曲和生动的解说,学生必将激情难抑,产生强烈的求知心理。根据心理学研究,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而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信息要比单一感知更全面、更深刻,有效保持时间更长。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促进素质教育健康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内容。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资源,但对于认识不够深的中学生,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很难使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美。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文字叙述,转换为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将文字教材中蕴涵的意境美、形态美、韵律美同时展现、发挥和升华。例如在"三·八"妇女节前,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赞美妈妈的作文,一部分同学容易写空话、套话。为此,我们安排在《世上只有妈妈好》的乐曲声中,让学生看Flash《懂你》,那朴实而真挚感人的画面及凄婉动人的音乐强烈地冲击着学生的感官,学生的写作欲望被激发,完全进入角色,纷纷拿起笔,将心中对妈妈的爱尽情地写出来。让学生在观看中受到了美的感染和熏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欣赏能力。

二、弊端

正因为多媒体技术的这些优点,它才得以迅速地发展,被大量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但多媒体也有它的缺点,可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忽视了这点。

1、放松了对学生的要求

首先,随着电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有些教师放松了对课堂板书的要求,在很多情况下往往直接用电脑打出“板书”,上课时再用投影仪放映出来了事。那么,是不是我们把该写的都写完了呢?是不是写完了,就不需要再写了呢?何况,在教学中,有时候会产生灵感,那种突然得到的结论,我们能否认它的价值吗?我们能不写吗?所以,完全丢掉粉笔,仅仅依靠鼠标,肯定是不行的。

其次,教师的板书过程被取消,用多媒体代替,固然省时省力,整体美观,但它失去了教师的示范,失去了师生的交流,也是失去了教师的亲和力。少了教师书写的过程,学生在板书过程中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也相应地被取消了。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比起电脑设计的“板书”,学生更愿意亲近教师的粉笔字板书,面对老师的当堂书写,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再次,随着电脑的普及,学生用手写汉字的能力有所退化,而语文教师优美的书写,可以直接感召学生的模仿欲望,会对学生的写字练习起推动作用。可以这么说,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板书直接影响学生的书写,这种示范作用是多媒体不可替代的。

2、弱化教师的引导、推动作用

语文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外,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这种情感的交流是十分有益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每个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能从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上接收信息,然后做出相应的反映;而学生也可以从教师的举首投足、脸部表情得到鼓励,受到启发。这种交流是无声的却是必不可少的。而多媒体教学中“人”与“机”交流缺乏能动的感情交流,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象,教师手握鼠标,播放课件,既不深入学生中间,又不去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人际化的师生情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对话所取代,实不可取。

3、限制学生思维发展和扼杀学生想象力

语文是门灵活性比较强的学科,它没有什么规律性可言,课堂教学过程是千变万化的,这就避免不了一些同学提出比较个性化的问题,也需要教师随机应变地显示对课堂的调控能力。而多媒体教学在这一点上有所限制,尤其是老师制作课件时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板书、问题及其答案都事先设计好了,课堂上很难修改,教学过程中教师势必一步步引导学生去理解自己设计好的答案,直观的课件使学生不费吹灰之力便获得了所需要的形象,先入为主的视觉刺激在脑海中形成了固定的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埋没了一些有创意的见解,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过程不利于学生想象力的发挥。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和思维的发展。

三、改进

如果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许多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要密切注意以下问题:

1、做好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两结合

多媒体教学手段是新生物,其进步性与优越性无可置疑,但其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课堂实践所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中国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几千年发展的结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与实用性。我们在应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客观地考虑传统方面的因素,如传统的教师的板书、演示、讲解、指导、引导、学生讨论、理解、消化的过程和环节等,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使得教学效果达到最佳化。

2、正确灵活地处理好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的关系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教育哲学家赫斯特认为:学习是行为的变化。所谓"行为变化"是指由于选择不同的策略处理相同的教材,就产生了不同的反映行为和不同的反应。反映到有效教学中就是,教师应考虑怎样合理地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可以使得学生学到更深、更多和更广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要靠教师去组织,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的安排下逐步引入,要使多媒体发挥高效作用,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对具体教学环节的调节的控制。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之前,教师应作必要的讲解和启发,使学生知道看什么,怎么看,听什么,怎么听,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主动地积极地从中获得知识,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多媒体的辅助功能,决不能让多媒体简单地替代教师的授课。

3、要注意学习态度和方法的指导,加强教学反馈

研究表明,记笔记不仅可以控制学生的注意,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屏显的速度和时机,适时提醒学生主动记录摘要,培养他们思考和讨论问题的习惯,如果屏显时过快,学生没有思考、讨论和记录的时间,如果屏显时过早,当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讨论时,答案和分析已经显示出来,学生已经没有思考和讨论的兴趣。应利用多媒体的交互性特点,增加课堂上即时反馈频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内容加以巩固和强化,取得成绩立即给予肯定,存在问题及时得到纠正。这样可以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

总之,多媒体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必须明确它仅仅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不可能代替粉笔和黑板等其他教学手段,更不可能代替教师。我们应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摸索、研究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使它日趋完善,从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的现代化服务。

【篇四】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应具体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应具体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 多媒体的使用应具体针对语文教学中的哪些问题呢 我个人认为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应针对课文难点的理解。多媒体课件的使用 要求对课文的重难点起到启发、诱导、点拨的作用 追求点石成金的效果。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 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 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用于小学生经验阅历有限 思维能力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 对课文某些重点内容还需借助直观的形象才能深入透彻地理解。在这个时候 多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体现出来。例如 在讲《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文时 应在“敌我形势分析”的基础上展示“强渡汝河”图片或视频片段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真正含义 学生把这个主要的关节打通了 也就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把握课文的主旨。

第二 应针对学生感情的调动。有一位老师在上, 《黄河的主人》一课的时侯 在课堂上播放了《黄河大合唱》中的《黄河船夫曲》 并配以黄河波涛滚滚、浊浪排空的视频画面。歌中的旁白叙述以及激越高亢的旋律 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就得到了调动 作了很好的情感铺垫。事实也证明 学生在观看后 有了切身体会 回答问题时用的词语很到位 朗读也十分出色 这都是由于视觉上受到感染的缘故。与此同时 学生也更深刻地感受到黄河艄公的勇敢与智慧 镇静与机敏 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而这一切 光靠老师语言的描述是难以达到的。在这个时候 多媒体就扮演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胜任的角色 将自身的优势完全地发挥出来了。

第三 应针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在课堂上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调动起来 才能使学生积极地思考 主动的去探究。而在激发兴趣方面 多媒体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课堂中 应不失时机地利用把这一优势发挥出来。有一位老师在上《三袋麦子》的时候 在课件中插入了一段课文故事的动画 由于学习这篇课文的都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对动画有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高度集中 学习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 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在看动画的同时 学生也在积极思考 对小猪、小牛和小猴对待麦子的不同态度 对它们作出不同的评价。并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够将课文中的有关描写小动物神态的词语与动画中的具体形象联系起来 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在这个环节上 多媒体也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具备的优势。

【篇五】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对策浅析

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及对策浅析

摘要: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李天顺在《落实‘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说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多媒体集图像、声音、文字和动画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设情引趣,激发思维,释疑解难。激发情感,产生共鸣,加大课堂容量,提高学习效率。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各有利弊,如果使用不当,势必走入误区,本末倒置。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教学;弊端;对策

多媒体教学迅速成为新教学的标志,几乎每个教师都不甘落后,纷纷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然而有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时却走入误区,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弊端,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及对策吧!

一、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

(一)、盲目崇拜多媒体,忽略文本,本末倒置。

教师对多媒体手段的盲目崇拜,导致有些教师放弃了课前深刻钻研教材的机会,而把过多精力放到了制作课件上,尤其是在校内校外的公开课上,教师为了展示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花费大量时间制作了多幅美伦美奂的幻灯片。曾经在一节小学一年级语文公开课上,执教老师放映了多达35张的幻灯片图片和资料,其中还特意添加了超级接等制作技术,整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这位教师在播放和简单解说,学生充满新奇的目光欣赏图片,而课本中优美的句子却被抛在脑后,整节课上教师在黑板上没写一个字。这位教师担任的是课件放映员,学生成为被禁锢的忠实观众„„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忽略板书,丢弃传统。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意味着完全丢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很多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上完一节语文课后,黑板上没有写一个粉笔字,课件代替了所有,板书也由课件代替了。其实作为语文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之粉笔板书,是不可缺少的。首先,粉笔板书是我国传统的最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便捷的辅助手段。老师讲课时可以边讲解边粉笔板书,以便于与所讲内容同步进行,这样也给学生留有思考、记录的时间。其次,语文老师的粉笔字是学生们写字的活教材,写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笔一画对他们都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三,粉笔字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之一。新颖的粉笔板书,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以实现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递进,影响着学生,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具有促进作用。第四,粉笔字还对学生的人生品格、道德情操有着无形的影响作用。语文老师课堂上条理清晰的粉笔板书、苍劲有力的字体结构、一笔一画的严谨态度都对学生有着积极、示范的作用。

(三)﹑课件统治课堂,取代互动,抛却文本。

承传千年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及时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而多媒体走进课堂以后,课件“统治”课堂,教师不能因材施教,师生难以交流。很多教师在使用制作好的课件上课时,只是动动鼠标,展示一下课件,老师学生围着课件转,抛却了文本。多媒体课件都是预先制作好,很难临时变更。课堂上教师忽略了学生动态变化,教师往往不能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因材施教,而是根据课件的情况,把学生的思路用力牵引在课件上,事实上就是让课件统治了课堂;有时“花里胡哨”的课件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频繁切换让学生眼花缭乱。认为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至高无上,忽略了传统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和手段脱节,人性化的师生人际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师生课堂情感的互动,同时也淡化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这样不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长期下去的话,会扼杀学生的社会特性,只能是被动的吸收,走向社会以后会缺少应有的交际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

(四)、多媒体课件华而不实,图文脱节,分散学生注意力。

有的教师一味追求新奇,刺激,迎合学生好奇新鲜的口味,将图弄得夸张,但纯粹为了点缀画面而在不该插图的地方插图,或者插上与教学内容毫不相干的图片,只求美化效果。再说不是全部语文老师都能熟练的使用多媒体,从而导致为了应付教学,盲目的下载或复制多媒体教学课件,有些老师作小幅度的修改,加进一些华丽的外表,真是中看不中用;有的老师就完全照搬照抄,这样就忽视了自己学生这一主体的不同特点和差异性,不是所有的课件都适合于自己的学生,这样就忽略了因材施教,只能将现代教学手段流于形式,影响了教学效果。

(五)、制作课件取代备课,忽略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

有许多教师没有理解多媒体教学的内涵以为只要使用了现代教学手段,就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备课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总策划和总设计,没有充分备课,就不会有精彩的语文课。尤其是随着语文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将更具个性,教师不可能以固定的模式限定学生的思维。但有些老师却错误地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制作课件需要有充足的资料,于是把大量时间花在了课件制作上,却忽略了对教材的挖掘、学法的研究、学情的分析,结果得不偿失,事与愿违,难以发挥多媒体的巨大功能。

(六)、音视频取代朗读,琅琅书声,消失殆尽。

多媒体的音视频效果,代替了教师课堂上的范读。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也越来越稀少,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课堂,在现在的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冲击下似乎消失殆尽了。有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现代教育手段,还要不要花费课堂时间让学生去读呢?答案应该是不容置疑的。问题是读书书是读出来的啊,学生不读书了,哪里还有感知、感悟?那学生的语文能力怎么培养?学生的交流、交际能力怎么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到什么地方去?老师们,你们可否记着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是读书,读书,再读书呀!

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相关对策

课堂教学,主要包括四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师及媒体。四个要素要紧密相联,互相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处理好这四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和核心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多媒体是创设学习情境的认知工具,是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和完成知识建构的认知工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的多媒体辅助不能以多媒体简单地代替教师的传授功能,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德主导作用,同时突出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辅助功能。针对这些特点,要让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相关对策:

(一)﹑在课件制作上,要注重科学性、实用性、交互性和艺术性,遵循语文学科规律,切实提高课件质量。

课件作为一种辅助教学软件,它的使用应以实现最终教学目标为宗旨,避免出现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现象。形式为内容服务,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课件。

(二)﹑在课件的使用上,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注重实效。

多媒体是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这一特殊工具的教学,它不可抛弃所有的传统教学手段,在当今多媒体教学热潮中,教师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和哪些传统的教学手段相配合,而不是脱离教材和学生实际,滥用多媒体。

(三)﹑要遵循语文的教学规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感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

语文多媒体教学的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的确为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创造了便利条件,但凡事皆有“度”,若不加节制地展示各类材料,就必然导致学生穷于应付,被动接受,根本无暇思考,更谈不上知识的消化能力的培养了。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四)﹑把握好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多媒体教学应遵循辅助性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让学生被动接受多媒体信息和教师提供的教学信息,不能用简单的电脑和人机交互代替沟通师生情感交流“人际对话”,应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五)﹑建立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扮演的是一对相辅相成的角色,它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但是有的教师为了和新课程挂钩,无计划地过多使用多媒体教学,以至于放大了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缺陷。要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专业课程,恰当地设计配套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使之与教学进度相配套。同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教师培训,与时俱进,建立更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评价机制。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在多媒体教学中有这样的问题,而否定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我们必须明确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而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传统课堂教学的优

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做到既保留传统的优势,又能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使二者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完成一节节精美的语文课教学,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课程目标。

【篇六】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摘要:随着越来越多的现代媒体走进课堂,它已经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清晰地朗读、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等,使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也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魅力,从而使教与学和谐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媒体、有效利用

由于多媒体它把视听有机结合到一起,声情并茂,能够是静止的内容生动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另外,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特点,以及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可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易懂性,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景、过程,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感知教材和深入理解教材,特别是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所以它越来越受广大教师的青睐。由于多媒体技术它打破了乡村长期存在的“一人一书一支笔”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为乡村教育的未来开辟了光辉的蓝图。恰恰是这样,老师们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多媒体的使用现状令人堪忧。在此,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以期实现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一、拥有一个“度”字

“度”就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一个明确的“尺度”。要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是课件、教师、学生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充分调动三方面的积极性与作用,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在使用过程中一定不能让多媒体牵着鼻子

走,使用多媒体为了是我们教得好,学生学得好。不是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听了一位老师上的《桂林山水》,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她所展示的图片非常多,主要来自网上教学资源库。教师在谈话导入以后就开始让学生欣赏这些桂林山水图,整个授课过程中,老师的手始终没有离开过鼠标,学生一边回答,老师一边忙着换图片,根本无暇顾及学生究竟讲得好不好,好在哪里。而由于图片换得太快,基本上像过电影一样过一遍,没有一幅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些山水看起来真的很美,只是说不出它们到底美在哪里,学生也没有想象的空间。过后,教师让学生合作画出自己心中的桂林山水图,有的学生无从起笔,有的学生模仿课本插图,这样课堂时间浪费了大半,教师所使用的课件图片本身就是课文中有的插图,所以,这样的课件使用意义不大。整节课下来,没有一点文学性,完全偏离了小学语文学科的实质,将语文课上成了美术课,这本来是一篇美文,但教师没能让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真正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真正内涵。可以说学生只从课件中感受到了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其它的什么也没学到。古人提倡读书要专心,不是没有道理的。文学作品毕竟不能带给人直接的视觉感受,很多东西我们要通过揣摩文字去细细体会,才能得出真意。尤其是一些大家的作品,往往包含深刻的主题,不是几幅图画就能展现出来的。所以我觉得,游记类的文章用图片强化学生对文章所写景色的理解是很好的,但应该注重实效,不要过多,避免"花多眼乱";而文学类作品还是应该以学生自己的构思为主。无论采取哪种方式,都不应该偏离了教学主题,不能把语文课上成看着热闹,听着好听,但没有教学重点,没有学科特征的活动课。把握好多与少的度,才能使语文教学如鱼得水

二、突破一个“难”字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能变抽象为具体,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易于学生理解,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能凭借一本教科书,以“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咀嚼”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今,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把网络上的语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使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如教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通过Flash动画再现亚里士多德所讲的内容和伽利略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话得出的两个互相矛盾的结论,以及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公开试验的情景,使学生深刻理解了伽利略的结论:铁球下落的速度与它的重量没有关系。教学《捞铁牛》,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怀丙和尚捞铁牛的方法,同样以动画形式来表现随着船上泥沙的不断减少,船一点一点往上升,铁牛一点一点往上拔的过程。教学《乌鸦喝水》,一样通过动画演示,再现乌鸦想办法喝到瓶中水的情景。

在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体会到了网络的无限风光,它弥补了过去教师授课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于是,课堂上无论是教师的口语讲授,还是提问,甚至本应由教师对学生活动做出的反应也由电脑代替了,从而造成多媒体独霸课堂,教师成为多媒体技术的奴隶的局面。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一定意义上说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可回过头来想一想,文字的正确书写习惯能由电脑来完成吗?教师的板书、示范作用肯定是多媒体替代不了的。一些教师误以为板书耽误时间而用电脑显示,实际上学生从计算机演示上得到的充其量

是一种“视觉暂留”,不能即时把看到的表面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不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况且,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时常会产生一些不可预见的情况。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也就难免压制了教师和学生的灵感;二则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影响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况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在是得不偿失。 教师如果能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辅助性”的定位,把工夫花在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灵感体验和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上,这样才是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如教学《田忌赛马》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请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赢齐威王?学生通过讨论、排阵、上机验证,最后不得不佩服孙膑的足智多谋。整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完全通过读、思、议、辩完成,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合作能力的训练,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次情感的体验,内心充满了对孙膑的敬佩。

三、深化一个“情”字

情感是学生学习中不可忽视的心理因素,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文中的人物产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教学《赤壁之战》,因时代久远,加上学生的知识积累有限,所以了解到的三国故事支离破碎。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故插入多段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段,再现“火烧赤壁”的场景,拉近时空距离,有助于学生与三国人物的对话。再结合品词品句品文,辩论等语言训练,领悟周瑜、黄盖的过人谋略。 又如教学《丰碑》,为了激发学生对军需处长的崇敬之情,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激情教学:

1.开课时投影茫茫的雪山,狂风呼啸声起,教师满怀激情的叙述:“大雪纷飞、狂风呼啸的云中山上,一支装备很差的队伍正艰难地行进着,等待他们的是„„”加上生动的画面、逼真的风声,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描写的情境。

2.课文中对冻僵了的军需处长的描写格外感人。指导学生朗读时,再次播放呼啸的风声,大雪纷飞的场面,学生们在画面与声音的感染下,饱含着对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勇于献身精神的崇敬之情而深情朗诵。

3.结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伴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面对大屏幕上的军需处长念自己写的悼词。学生的认识和感情都得到了升华。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面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教学目标综合化、多样化的趋势。多样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实现。因此,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将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单位名称:金溪县秀谷一小

单位地址:金溪县秀谷一小

电话号码:13879464901

电子邮箱:1377515821@qq.com

邮政编码:344800

个人简介:徐永茂,男,大专学历,1987年8月参加工作,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在金溪县秀谷一小任教。)

【篇七】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哪些问题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龙源期刊网 .cn

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作者:牟燕

来源:《速读·下旬》2014年第07期

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教学手段方面则突出表现为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指的是一种以多媒体技术为辅助手段,集教学内容与思想理念为一体的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方式[1]。它是现代科技手段的集中体现,有着传统教学所无可比拟的巨大优势,但就语文多媒体教学而言也存在着问题,下面就简单谈谈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语文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从教师角度来看

(1)耗时费劲,不利于教师钻研教材。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载体。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教师要钻研教材,要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并搜集大量资料,从而制成课件,这就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去深钻研教材,设计教法,进而影响教学效果。

(2)按部就班,不利于教师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的发挥。在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多媒体信息容量较大,传递速度相对较快,教师有时只是充当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者和放映员,主导性和能动性体现不够。

(3)过分依赖,不利于教师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语文教学提倡个性教学,多媒体的运用有时却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和个性的张扬[2]。多媒体进行教学中,一些教师对多媒体课件过分依赖,板书由大屏幕展示,朗读由计算机完成,教师应有的激情受到影响,长此以往,就会埋没教师的特长和个性。

2.从学生方面看

(1)削弱主体地位,束缚学生思维发展。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就语文学科的教学而言,语文是一门灵活性很强的学科,教学方法更是丰富。而多媒体课件只是预先制好的一个程序,缺乏应有的灵活性。

(2)片面追求容量,导致学生“消化不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由于板书、教学步骤等都是事先设计好的,知识传递的密度大,而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较少,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是课堂听得热闹,课后大脑只是一片空白。

(3)课件装饰不当,分散学生注意力。制作课件时插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像、声音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教师盲目地追求课件的美观,不顾及与课文的联系,添加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