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心悦>

时间:2021-10-26 11:35:58 节日作文

第一篇:《龚心悦作文》

游宁夏沙坡头

实验小学 四(7)班 龚心悦 指导老师:龚红霞

这个暑假我和爸爸一起到宁夏银川旅游,我们去了腾格里沙漠的一个风景区,它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角,是黄河与沙漠交接的地方。

放眼望去,啊,好美呀,无边无际的沙漠,像金黄色的大海,太阳照在沙漠上面,闪闪发光。我情不自禁的感叹,弯下腰捧起一把沙,仔细的观察,这里的沙子很细,像食盐一样,踩在上面软软的,很烫脚。虽然这里的温度只有二十几度,但沙子却有四十几度。沙漠在烈日照射下,升腾着一股股热浪,叫人连呼吸都有点困难。在沙坡头的沙山上,如果你不走,就会陷下去,像沼泽地一样,越陷越深。

我们用了半个多小时,爬上了沙山的顶端,从这里往远看,天那么的蓝,地那么的黄,连绵起伏的沙山像大海的波浪,一个一个向前涌动着,伸向远方。从这儿,工作人员让我们坐在一块带有手刹的板子上,从斜角八十几度的沙山顶上往下滑。哇!好舒服呀!凉爽的风吹着我,把我所有的疲倦都吹走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就是王维描写腾格里沙漠的诗句。沙漠的景色真美呀,让我终身难忘。

游秦兵马俑

实验小学 四(7)班 龚心悦 指导老师:龚红霞

暑假我和爸爸到西安的秦兵马俑博物馆游览,这个兵马俑博物馆陈列着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的秦陵铜车马,这个铜车马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那辆铜车马,由四匹马拉着一辆车,一共有两辆车。第一辆车是开路骑士的马车,另一辆车就是皇上坐的了。皇上坐的车,车上有一把非常精致的遮阳伞,最让我惊奇的是那伞柄的中间有一个开关,可以随时调节伞的角度,在那个没有任何机器的年代,能够制造出如此精致的伞,让我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心灵手巧。

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一号俑坑。这里排列这非常多的兵马俑。这些陶俑都是秦朝时期战士的模型,他们有的手持长矛,有的拿着盾,还有的牵着马,表情各不相同,栩栩如生。兵马俑刚刚出土的时候是彩色的,因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所以一见到空气就慢慢的氧化了。因此,一号俑坑只挖了三分之一的俑,其它的要等到挖掘技术更好的时候。

看着这些兵马俑,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当时士兵作战的情景,能够把古代的士兵形象做成陶俑,并能保存几千年,这真是太神奇了。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真是太厉害了。

游华山

实验小学 四(7)班 龚心悦 指导老师:龚红霞

这个暑假,爸爸带我来到西安华山游玩。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也是秦岭的一部分,海拔2154.9米。华山不仅雄伟奇险,而且山势峻峭,壁立千仞,群峰挺秀,以险峻称于世,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天下险”、“奇险天

下第一山”的说法。

我们坐景区里的大巴车朝北开去,到了北峰的半山腰,又坐着缆车 上到北峰的山顶。我抬头往上看,只看到云雾缭绕,隐隐约约看到华山的西峰、中峰和东峰。爸爸提醒我说:“要小心了,后面的路很陡很险。”我们慢慢地向西边前进,道路越来越陡,而且高低不平,此时我慢慢的体会到了,“自古华山一条路”,这句话的意义在哪里了。爸爸鼓励我说:‘不要怕,小心点,我会扶着你的。” 随着人群逐渐的增多,美丽的景象也慢慢地映入了眼帘,路边的松树高大又挺拔,白色的石头有的像狮子,有的像可爱的小白兔,还有的像斑马。

我们接着来到了苍龙岭,看到苍龙岭蜿蜒盘旋,底下是看不到底的深渊。路非常的窄,两旁是一根根的铁链相连。游客们都用两手扶着铁链慢慢的往上爬。“我们一鼓作气往上爬吧!这里是华山最险要的地方,一定要小心。”爸爸说,我双手紧紧地抓着铁链,一步一步往上爬,到后来腿都开始发抖了,抬头望去陡峭的石梯没有尽头,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早就知道华山是奇险天下第一山,在经过了擦耳岩、天梯、苍龙岭等地,我这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险,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我们在只有50到 60厘米宽的石梯上行走,而且石梯的坡度是80到90度,走的时候必须拉住两边的铁索。

这次华山之旅,让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祖国山川的壮丽,也让我学会了坚持就是胜利。

游沙湖

实验小学 四(7)班 龚心悦 指导老师:龚红霞

暑假我和爸爸来到了宁夏的沙湖游玩。一进到沙湖风景区,我就看到一块大石头上刻了“沙湖”两个字,字苍劲有力,旁边有江主席的提名。

进入景区,我们就登上了轮船,船开动了,船尾喷出了一柱巨大的水花,慢慢的向对岸驶去。船开到湖中心的时候,我一下就惊呆了。碧绿碧绿的芦苇,一簇簇,而不是一大片一大片的那种。这是因为湖里有一种吃芦苇根的鱼。碧绿的芦苇,掩映着碧绿的湖水,远处水天相接,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

到了湖对岸,我们去的第一站就是沙湖博物馆,这个沙湖博物馆有好多的鱼,有娃娃鱼、有吃芦苇的鱼、有摆着大尾巴的凤尾鱼。

从博物馆出来,我们就来到了沙雕园。这个沙雕园里有美人鱼的雕像,有愤怒的小鸟的雕像,有精卫填海的雕像,还有恐龙的雕像。这些沙雕都是用沙子砌成的,非常巨大。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美人鱼的雕像。因为她面朝湖,仿佛在祈祷:上帝呀,请你保佑湖里的鱼儿,湖边上的人们,能够永远幸福的生活。

“沙湖”其实是一个沙漠里的绿洲,它带给人们生活里不可缺少的水源,我们要珍惜这里的每一片绿洲。

第二篇:《我的初中校园,七(7)武心悦》

我的初中校园

实验中学 七(7)班 武心悦 指导老师:黄帅

初中,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熟悉,是因为不止一次听到过这个词;陌生,是因为从来没体验过初中的校园生活。初中,不是意味着小学的结束,而是意味着一个崭新的开始。

在这一切都是新的环境当中,本就不善长交往的我心中不禁有一丝的恐慌。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午后一个人坐在操场旁的单杠上独自欣赏;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教学楼后幽静的石子小路;不知何时,我喜欢上了一个人面对这风景美丽如画的校园,静静遐想。

午后,独自来到操场旁的单杠上,微风佛起衣襟,阳光沐浴着脸颊。静静地坐在那里,身旁的喧闹仿佛都与我无关,这里,只剩下我和这美丽的校园。放眼放去,前面是两大教学楼,在两个教学楼的中间是中央主楼。中央主楼好像是同学们的“禁地”,不管其他地方多么吵闹,那里永远那么寂静无声。面对我的是主席台,而主席台下面的是操场和篮球场。我身后的是跑道,回头望去,仿佛上次运动会的场景就展现在我眼前,运动员们在赛道上竭尽全力奋力拼搏比赛的样子,拉拉队的加油呐喊声,此时此刻都回放在我眼前和回荡在我耳边。这时,赛道上有三三两两的人群在那里散步,那如风铃一般清脆的欢声笑语迸溅在赛道上。一幅和谐的校园美景呈现在我的面前。

在教学后面有一处“凉亭小院”。走进去,迎面而来的是一

大片竹林,,脚下有一条石子小路,这条小路通往“凉亭小院”的深处。走在石子小路上,听着清风抚过竹枝树叶的沙沙声,看着四周的风景,甚是惬意。走过竹林,身旁种着些广玉兰树,此时正是鸟语花香的春天,那树叶苍翠欲滴,展现自己生命的绚丽多彩,生机勃勃。前面有几座小凉亭,凉亭前有几颗小枫树,枫叶红似火苗一般,与大拇指差不多大小,挂满了枝杈,远远望去那枫树就如一颗颗火树一般。在亭旁,有着金桂银桂,真是美不胜收。春雨的特点在于“润物细无声”,在几场春雨后,漫步在此地,走着石子小路,看这美如画的风景,听着风与树叶的二重奏,感受着土地特有的清新气息,不禁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爱我的校园,她是美丽的,是“梦幻”的,是“寂静”的。她将与我共读初中三年。她就是我的老师,我的朋友,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是她把我迎接到这怀抱中,也总有一天会将我送出。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美如画的风景。

第三篇:《批改作文》

学生批改作文初探

初中每学期作文要求八篇大作文,大作文要精批,既要有眉批,又要有总批。而且每周还有一到二篇周记要批阅。语文老师的工作量的繁重自不待言,尤其是带双班的老师更是苦不堪言。殊不知,老师的辛勤付出并不能起到什么效果,学生对老师的评价要么难以理解,要么糊里糊涂,要么无动于衷。学生对作文的修改也无非是老师指出什么病句错字之类的,就敷衍的订正一下。这种传统的、单调的批改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文训练的次数,影响了作文批改的质量,削弱了学生对作文批改的兴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假如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点,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文集)“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叶圣陶先生对语文教学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所以我认为,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尽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应该在作文批改中,变原来教师的主动地位为学生的主动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充分发挥各批改小组的潜力,以学生小组进行集体批改。

那么,怎样来让学生批改作文呢?我从易到难列出了十条要求。第一次批改,只提两三个低层次的要求,大家觉得简单,就做了;第二次,再提出几个层次较高的要求„„这样一路下来,几篇作文批下来,每个学生就能围绕这十个方面来评价一篇作文了。以下十个方面,每个方面给五分,一篇作文满分为五十分。

1、格式是否正确。开始,使学生感到写作文、批作文都不难。随随便便地写,老师只要求同学们作文的格式正确,批改作文时,只写一条关于格式的批语。批作文时要分组批改,批到人家的作文本,打开一看,格式没错,便拿出红笔,写上批语:格式正确。批改用减分法,此项没扣分,此项为满分,然后签上批改人的尊姓大名。这对后进生无疑也是一个鼓励。

2、 卷面是否整洁。显然这一条大家都能看的出来的。后进学生批改别人作文,指出别人卷面不整洁时,下次自己写作文也会注意卷面了。

3、 发现错别字几个。发现错别字,就在原文处打上标志,并且写到批语处,有的粗心的学生找不出来怎么办?就搞流水作业,组内每人都要批改。发现错别字,每两个扣一分,最多扣五分。十个以上也不再多扣了,但要一一订正。

4、 有几处病句。挑出一篇作文中的病句,凡病句,都要在下面画上横线,写出病在何处,再在文后批语中,写清病句几处。每处病句减一分,减至五分,不再多扣。

5、 标点符号有几处明显的错误。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的使用方法。发现明显错误的地方,有一处,扣一分,最多也扣五分。

注: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最低的要求,学生经过几篇的批改实践,就能够掌握。熟练后,再逐步增加新的要求。

6、 看文章的中心是否鲜明、集中。这两点在指导作文时,就具体告诉学生什么叫鲜明、集中。学生批改之前,学生批改之前,老师先大致看上几篇,推介两篇好的,再推介两篇不好的例文,学生从老师举的正反两方面的例文举一反三,就能批得符合实际些。

7、 看文章的选材。这条批语提三条要求:[1]是否围绕中心。[2]是否符合生活实际。[3]是否具有典型性。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第一点。随着作文水平的提高,才选出选材具有典型性的要求。

8、 看文章的结构。就文章结构而言,也要写清三点批语:[1]层次段落是否清晰。[2]过渡是否自然。[3]开头和结尾是否有照应。

9、 看表达方式。主要看其是否符合文章体裁的要求,记叙文(包括记叙类文体)以记叙为主,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应用文体也要符合其写作要求。除此之外,还要看是否符合作文题目的要求。

10、 看语言是否准确、简洁、通顺、生动。语言不简洁,重复啰嗦者酌情扣分。此项不超

过2分。语言不通顺,句与句之间不连贯,扣分也不超过2分。语言生动优美者可酌情加分,但不要超过3分。

注;后五项要求,每条五分,不做太具体的减分规定,由批改人酌情处理。这样,老师指导,学生分组互批,每组组长执笔,要在作文本上写出十个方面的批语,一般情况一篇作文的批语的篇幅都有作文本一页之多,最多的批语达到500字。

具体实施方法:

1学生分为若干批改小组,每组以四至六人为宜,指定“双高”(写作兴趣较高,写作水平较高)者任组长。组长负责宣读、执笔,统一归纳大家意见。各组可以批改本组学生的作文,也可以批改其他组学生的作文,定期交换作文本。甚至可以交换平行班(或邻班)的作文本,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批改作文的兴趣。

2.训练初期由教师拟出批改内容,列出主要项目,以便统一范围、统一标准。3.为尽快让学生掌握这种方法,教师须作多次演示。选出自普遍性、代表性的学生习作打印分发,先让学生发表意见,然后教师加以归纳。必要时,可运用比较法,同时印发两至三篇文章,以提高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

4.学生以组批阅时,教师担任“巡视员”、“裁判员”。深入各组指导,当众质疑,及时发现纠正错改和不当之处,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审核、批改、下评语。特别是写总评,起初不少学生感到无从下手,教师应循循善诱,抓“纲”带“目”,针对文章的主要优缺点,中肯地实事求是地作结论。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对即使写得很差的作文,也应该认真阅读、批改、指出优点及进步之处。

5.每次各小组批改后,教师不能弃之不顾,应抽样复核。组长应向教师推荐好、差作文各一篇,以便教师讲评时全面掌握资料。对优秀作文,经教师复改后,可以传阅、张贴;对有显著进步者,或某一方面优秀者,教师也要及时表扬、鼓励。

实行学生小组批改作文,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尽快提高作文能力,确是一种高效、科学的方法,一举多得,事半功倍。其主要优点是:

1、较好地解决了作文教学中学生“多写”与教师“多改”的矛盾,把语文教师从“独角戏”、“包揽式”中解放出来,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文教学中去。

2、锻炼提高了学生欣赏、批改作文的能力。长期以来,学生似乎只有“写”的任务,没有“改”的义务。学生以组批改作文,则使“写”、“改”有机的结合。其实,学生在“写”时就应该“改”,只不过不知如何改,“不懂写作的基本技巧、技能,教师若能教给学生这些写作技巧、技能,学生的写作水平,将会不断提高,逐步跃上新台阶。

3、有益于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信心,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沿用“包揽式”的传统批阅、讲评方法,制约了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研讨,学生则会认为教师戴着“有色眼镜”,不服“裁决”,产主“逆反”心理,学生亲自参加批改,能使学主广泛接触众多作文,心悦诚服地承认自己作文的差距,从而明确努力方向,奋力赶超先进。{作文<心悦>}.

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自然也就增强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样互相批改作文,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以为戒,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这样的写作课同学们最爱上。

当然,倡导学生以组批改作文,并非否定抛弃其他批改方法、方式,而是应科学地结合起来。作文批改仅是提高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之一,其最终目的仍是为了传授基本的写作技巧、技能,因为“写”和“改”始终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

第四篇:《13作文》

复习: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采桑子

欧阳修①

注释:①此词是宋神宗熙宁四年作者退居颍州后所作。②金觥:大酒杯。

1、这首词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指出并简要分析。

2、全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3、词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月白风清”表达了词人什么感情?

答案:

1、对比。十年前“月白风清”的顺利处境与眼前的“忧患凋零”;鬓华虽改“与心无改”。(前后对比的手法。用十年前愉悦心情和在忧患凋零中老去的伤感构成对比,突出如今的悲凉况味。)

2、 全词抒发了词人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仕途坎坷的悲凉,年华已逝、壮心不已的豪情。

3、尊、月、风、鬓华、金觥、曲;“月白风清”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明朗美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处境的顺利,心情的愉悦。(从衬托角度来谈亦可)以乐景写哀情

2.仲尼适楚,出于林中,见佝偻(gōu lóu)者承(捕捉)蜩(tiáo,蝉),犹掇(duó,拾取)之也。仲尼曰:“子巧乎!有道邪?”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则失者锱铢(z

庙堂之高颐指气使 大快朵颐

以汤沃雪 唾手可得

【注释】

1.佝偻:脊背向前弯曲。“佝偻者”即驼背的人。

2.承:(用长竿)取物。

3.蜩:蝉

4.出:经过,取道

5. 锱铢:锱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锱是一两的四分之一,铢是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这里比喻极少的数量或极小的可能。

6.厥:通“橛”,断掉的树木。

7.株枸zhū gǒu:枯树根。

8.凝:精力专注或注意力集中

9吾;我

10:邪(yé):疑问语,“吗”“呢”

11:执:举

【译文】

孔子前往楚国,行走在一片树林中,看见一个驼背人在捕蝉,就像拾取蝉一样容易。孔子(上前)问道:“您真灵巧啊!有什么诀窍吗?” (驼背人)答道:“我有诀窍啊。练习了五六个月。在竿头上叠放着两个泥丸,这两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那么失手的概率就很小了;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三个泥丸,不掉下来了,然后再去粘蝉,失手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再后来在竿头上叠放五个泥丸,这五个泥丸仍不掉下来,然后再去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了。(粘知了时)我的身子站定在那,就像没有知觉的断木桩子;我举着的手臂,就像枯树枝;即使天地很大,万物很多,而(此时)(我)就只知道有蝉翼。我不回头不侧身,不因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得不到(蝉)呢!”孔子回头对弟子们说:“运用注意力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二: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①。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②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④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⑤于乡党朋友也,非恶wu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6)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这)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刚端于我(7)者,知(智)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主谓之间)始然(8),泉之始达。苟(如果)能充之(),足以保(9)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之)事(侍奉)父母。” 【注释】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出自南唐词人冯延巳的《谒金门·风乍起》。形容风儿吹指水面,波浪涟漪。后作为与你有何相干或多管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