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时间:2021-10-26 11:27:47 节日作文

【篇一】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案设计

4*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著名特级教师王燕骅老师说:“略读课文的教学应当是‘教’略,而学要‘丰’;应当是‘教’略,而‘学’不略”。比较好的做法是:略中有精,整体把握求“略”,重点感悟求“精”。因此,在课文的整体把握上,我以课前的“阅读提示”为抓手,明白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快速找到文章的重点,并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批注、品读感悟、资源链接整合等方式丰厚学生的阅读体验,完善学生的阅读过程,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搜集拉萨的图片,查找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2)制作课件。

2.学生准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查找西部大开发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入新课

1.谈话:本单元,我们观赏了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游览了神秘的丝绸之路,欣赏了顽强不屈的边疆白杨,祖国的西部真是景色奇丽,蔚为壮观。今天,我们一起去欣赏西部的雪域圣地——拉萨。

2.课件出示拉萨的图片,教师简介拉萨,学生谈感受。

3.引入:曾经,在人们的心目中,“出国易,入藏难。”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给物资流通和文化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指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课是本单元最后一篇文章,课始以复习巩固的形式引入拉萨,既让学生欣赏到了雪域圣地的美丽神奇,激发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了解了修建青藏铁路的目的。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词语盘点。

(1)出示三组词语,要求将字音读正确。

①妖娆 巍峨 银装素裹

②狰狞 逞凶 扯碎 始料未及 杯水车薪 下马威 拦路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③严阵以待 精神饱满 废寝忘食

(2)想想词语意思,不懂的向同桌或老师请教。

(3)说说这几组词分别是写什么的。

2.整体感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在修筑青藏铁路的过程中,筑路大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事。)

设计意图:这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文中一些生字词、四字词较多,以“类”的形式呈现字词学习的过程,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语的难度,又能有效地积累这些词语。

三、读懂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课前的阅读提示,看看学习这篇课文有几个方面的要求。

2.交流。阅读提示中共有3个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2)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

(3)搜集有关西部大开发的资料,把知道的讲给同学听。

3.浏览课文,你认为哪个问题提示了我们读懂全文的思考方向?(问题二)

4.简要讨论交流青藏铁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铁路。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就是要检验学生能否运用在精读课文时学到的学习方法进行阅读。阅读提示作为编者写在课文前的话,有提示全文,引领阅读的作用。应重视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读、会读。

四、紧扣重点,自主探究

1.过渡: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克服的。先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第4~9自然段,思考:在修建的过程中,建设者遇到了哪些困难?读读有关词句,试用自己的一两个词概括。

2.交流,板书:冻土层厚、天气恶劣、极度缺氧。

3.默读课文,找找困难到底有多大,建设者是如何克服的,想想哪些词句深深触动着你,简要写写批注。

4.分层汇报批注,抓重点词句,领悟内涵。

(1)研读困难(一)——冻土层厚。

①了解筑路之艰难:“正在修建的是一条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 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文中哪些句子说明了什么是“冻土”“海拔”。

它们给施工带来了哪些阻碍?

小结:风火山海拔4905米,冻土层、冰岩都是世界级难题,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和不良的地质上开凿隧道,科技极为发达的国家都无法解决——难怪一些西方媒体预言:中国人要在这样不良的地质上打隧道,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②体会建筑者之伟大:“科技人员昼夜在隧洞里实地观察,发现冰岩温度变化的规律。经过反复观测、分析和实验,他们终于找到了喷射混凝土的最佳温度,制服了逞凶一时的冻土。”

设疑、交流:从“昼夜”“反复”你体会到了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

③指导朗读:读出建设者们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的豪情。

(2)研读困难(二)和(三)——恶劣天气、极度缺氧。

①了解筑路之艰难:抓住“狂风大作”“不翼而飞”“乌云压顶”“劈头盖脸”等词,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天气变化无常,令人无法防备,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难度。

抓住“越来越稀薄”“始料不及”“杯水车薪”“胸闷气短”“头痛腿酸”等词感受由于高原极度缺氧,工作极其艰辛,使筑路大军的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②体会建筑者之伟大:“科技人员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实验、攻关,经过两百多次的失败,世界上第一座大型高原制氧站建成了!”

引导想象“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情景。

“两百多次”让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联想到了哪些名言警句?

③指导朗读:恶劣的天气,重重的危险,怎能阻挡建设者们前进的步伐,这是一群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不屈不挠的勇士。读出你的赞美之情。

5.探究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动力。

(1)面对这一个个可怕的难关,建筑大军硬是让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他们的胜利依靠的是什么?

(2)学生自由交流。

(3)设疑、交流:因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筑路工人的坚定决心,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每一次都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引导读好这几句话,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又是作者行文的线索,更是作者抒发情感的句子。)

设计意图:对形象的感受应该重于对观点的感悟,这是语文的学科特点。本环节抓住两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个片段辐射开去,通过自主批注、读文想象、朗读表达等方式,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真切感受建设者顽强拼搏、勇于创新的精神。

五、拓展资源,升华主题

1.课件出示最后一个句子:青藏铁路这条“铁龙”在不断向前,向前,拉萨已经遥遥在望……

2.从最后省略号里,你们读懂了什么?

3.介绍青藏铁路:2005年10月15日,青藏铁路提前三年全线竣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它创造了无数个“世界之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穿越冻土层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国际舆论曾评价青藏铁路“堪与长城媲美”。

4.此时此刻,你想对西方媒体说什么?或者想对铁路建设者们说什么?

5.青藏铁路的开通,给西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流你找到的相关资料。

设计意图:“语文的外延是生活。”通过教师的补充,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的交流,引导学生关注西藏的发展,继续增加对西部大开发的了解,进而激发学生“拳拳童心,胸怀祖国”的豪情。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抓住主线,感悟写作特点。课文的题目“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既在开篇点题,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前呼后应。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何时引出这句话,感悟其在文中的作用呢?我在引导学生自主读懂重点段落“克服困难”后,让

学生深层探究能够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学生个性化的解读中引出这句话,然后回顾全文,弄清每次在什么时候出现以及在文中所起到的作用。由于有了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学生对这句话的解读已是水到渠成之事了!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建设者的伟大。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准重点段,扣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联系上下文,读懂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也是本单元的一项训练要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直奔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抓住建设者如何“克服困难”这一话题展开研读,学生很顺利地找到了建设者的具体表现,然后在词句的研读中联系困难来冲击学生的心灵感受,使学生在读懂重点词句的过程中深入地感受到建设者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

不足之处: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但篇幅较长,且文中一些生字新词、好词好句较多,如何在做到“略”教的同时让学生学“丰”,感觉有些力不从心,如一些四字词“杯水车薪”“七零八落”等的教学,学生只是停留于照搬字典意思的程度,对一些比喻句的感悟,也只停留于一个表面的解读,未能展示一个完整的理解、积累、运用的过程。

【篇二】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文章篇幅较长,语句拗口难懂。另外,文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些“拦路虎”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收集了有关西藏及青藏铁路的资料,让他们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教学时,我先设计了一个激情、诗意的导语:西藏是人们心中的一块圣土,它美丽、圣洁、纯净,尤其是它的雪域圣城——拉萨,更是无数人向往的圣地、佛地。可是,因为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给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所以人们一直都觉得“出国易,入藏难”。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样,在理解文本前先通过图片展示和我的解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把握文章的重点,知道青藏铁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困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在交流反馈的时候,我先出示青藏铁路示意图,讲解青藏铁路途经的地方,让学生对青藏铁路有一个直观地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这些困难,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回答很踊跃,但让学生理解建设者们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重点抓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

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我让学生找出这句话,在创设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在读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它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同学们对建设者们的赞叹。

一节课下来,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很粗糙,比如我让学生练习说话:如为青藏铁路命名,你会命些什么名字呢?我的意图是让学生说一些赞美边疆建设者们无私奉献、乐观向上的句子,但很多学生还是没有按照我的想法去说,当时我觉得很失望。其实,课后想一想,这些话也不是不行,关键还是看自己的反馈机智,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生字词较多,所以虽然是略读课文,我还是带着学生读书,一句一句地读,边读边正音,边读边质疑,相机理解文章中的成语和生僻的词语。等我认为学生基本能读懂文中的字词后,便让他们再自由读全文。这样不知不觉读了一节课,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内容也基本理解了,因此在第二课时教学时,让学生回答修路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这一问题时,学生准确地回答出来了,而且能分析出他们克服困难靠的是什么,从而理解了筑路人的精神品质,回答得还很精彩,我上得也轻松。同时顺利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完本课后我进行了反思,一是感觉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读真的是根本,这是我们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法宝,再难的课文只要教师花精力让学生去读,只要学生读懂了,理解起来就会事半功倍,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要让学生“读中悟,悟中读”! 二是我认为即使有些课文是略读课文,但不能千篇一律的略过,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基础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以学生有所得为教学目标。我们教每一篇课文都需要教师先读到文本中去,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学生理解起来是否困难,然后灵活地确定教学思路。

本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有一些环节还需要注意,比如教师说的还有些多,教师的评价语等,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这些问题。

【篇三】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课前布置的查找资料任务完成得较好,学生们很积极地搜集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汇报交流的时候也兴致勃勃,讲起来滔滔不绝,由于时间关系,课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课后再互相传阅资料,增长见识。从他们汇报情况可以知道,学生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一节课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课文的主要内容;修铁路遇到的困难;铁路的重要意义。

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这么做的:

一、以韩红的《天路》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行文线索,体会人物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作者行文的线索。在教学时,先找出文中介绍“青藏铁路”的句子,然后引出我外国人的评价和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得从第6、9自然段中获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感悟写作特点

课文题目在文中一咏三叹,这个简单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前后出现了四次,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执著的精神。其次,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这里提到的第一个特点,学生能发现,也能较好地进行感悟。而第二个特点,则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感受,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一节课下来, 基本上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可是对于训练点的落实,感觉时间太紧,我感受到略读课教学的难度不亚于精读课教学。首先是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上课难免有“鸡同鸭讲”的感觉。其次像本文中有许多需要理解和积累的好词,如“分外妖娆、狰狞、杯水车薪、七零八落”等等。若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到了正式讲课要理解时,学生便只会照搬,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词意?能否将其运用到习

作中?这些都是未知数。若强调几下词语意思,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就会不到位。这样一来,一篇略读课文就要分成一个半课时甚至两个课时,这就有悖于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了。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使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平衡状态。

【篇四】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语文五下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语文五下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是一篇充满了昂扬向上的精神和英雄气概的文章,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教学重点是把握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课前布置的查找资料任务完成得较好,学生们很积极地搜集了有关青藏铁路的资料,汇报交流的时候也兴致勃勃,讲起来滔滔不绝,由于时间关系,课上交流不是很多,只能让他们课后再互相传阅资料,增长见识。从他们汇报情况可以知道,学生选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还是有待加强。一节课下来,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三个:课文的主要内容;修铁路遇到的困难;铁路的重要意义。在教学时,我主要是这么做的:

一、 以韩红的《天路》导入,激发兴趣

二、抓住行文线索,体会人物精神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反复出现,是作者行文的线索。在教学时,先找出文中介绍“青藏铁路”的句子,然后引出我外国人的评价和句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后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说说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了阻碍筑路大军前进的困难所在,并纷纷联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那么,这些困难,我们的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请从文中找出答案,并谈谈你的体会。”这个问题较好回答,学生能轻松得从第6、9自然段中获取答案,并且抓住文中关键的词语,如“昼夜、反复、彻夜通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等,感受建设者充满智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

三、感悟写作特点

课文题目在文中一咏三叹,这个简单有力的句子,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前后出现了四次,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执著的精神。其次,这句话在开工前、遇到困难和克服困难时反复出现,在文中前呼后应,与尾句“拉萨已经遥遥在望”形成一条穿珠的彩线。这里提到的第一个特点,学生能发现,也能较好地进行感悟。而第二个特点,则需要教师适当地引导感受,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文章写作上的特点。

一节课下来, 基本上解决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可是对于训练点的落实,感觉时间太紧,我感受到略读课教学的难度不亚于精读课教学,教学反思《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首先是学生对文章的熟悉程度,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上课难免有“鸡同鸭讲”的感觉。其次像本文中有许多需要理解和积累的好词,如“分外妖娆、狰狞、杯水车薪、七零八落”等等。若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到了正式讲课要理解时,学生便只会照搬,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词意?能否将其运用到习作中?这些都是未知数。若强调几下词语意思,重点句子的理解和情感的升华就会不到位。这样一来,一篇略读课文就要分成一个半课时甚至两个课时,这就有悖于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了。看来最关键的因素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使人文性和工具性达到平衡状态。(宋村完小 姜英兰)

(2)《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篇文章记叙了在高寒缺氧,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

施工条件异常艰苦的情况下,西部建设者们以智慧和力量克服了一个个世界级难题,攻克了国际性技术难关,创下了世界铁路建设奇迹,那就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隧道──风火山隧道贯通的经过。文章条理清楚,数据详实,字里行间包含着对西部建设者智慧与力量、吃苦奉献精神的歌颂。教学本文的重点是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弄清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复杂冰冻土层、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这些困难的,并从中受到感染。难点是修建风火山隧道中的施工困难及科技攻关的方法。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文章篇幅较长,语句拗口难懂。另外,文中出现的一些专业术语学生也很难理解。这些“拦路虎”对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加了不少难度。在课前我指导学生收集了有关西藏及青藏铁路的资料,让他们对文章的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教学时,我先设计了一个激情、诗意的导语:西藏是人们心中的一块圣土,它美丽、圣洁、纯净,尤其是它的雪域圣城——拉萨,更是无数人向往的圣地、佛地。可是,因为拉萨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是全国唯一一座未通火车的城市,给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带来了重重困难,所以人们一直都觉得“出国易,入藏难”。为了造福广大人民,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01年,党中央作出了重要指示: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样,在理解文本前先通过图片展示和我的解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指导学生按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自悟,然后交流讨论。让学生在共同的学习中把握文章的重点,知道青藏铁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建设者在修建青藏铁路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困难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在交流反馈的时候,我先出示青藏铁路示意图,讲解青藏铁路途经的地方,让学生对青藏铁路有一个直观地了解。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哪些地方体现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不简单,不容易。这些困难,建设者们又是怎样克服的呢?学生在默读课文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相应的答案,回答很踊跃,但让学生理解建设者们不怕困难,乐于奉献的精神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这个环节时,我重点抓了“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这句话既是课文的题目,又在文中一咏三叹,反复出现了四次。要在青藏高原修铁路,让火车开到拉萨,当时国内外都是一片质疑声。而这句朴素无华的话语充满着信心与决心,在文中的四次出现均使用了感叹号,充分反映了建设者们排除万难、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执著精神。我让学生找出这句话,在创设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使他们充分感受到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的信心和决心。学生在读这个简短有力的句子时,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它既是筑路大军的誓词,也是同学们对建设者们的赞叹。一节课下来,自认为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篇五】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语文公开课。执教的内容是小学语文第十册人教版教材《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记叙了青藏铁路建设者们在地理环境极度恶劣的高原冻土区--“风火山”上开凿隧道时不畏艰难,依靠惊人的智慧与力量克服了重重艰难与困苦,最终胜利打通“风火山”隧道的事情。课文以“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个句子为行文线索,体现了铁路建设者们昂扬的斗志﹑十足的信心与坚定的决心,歌颂了西部建设者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创新精神!

我把这篇教材作这样处理,因为这篇教材虽为略读课文,但篇幅较长,语句含义深刻,文中出现许多值得推敲的四字词语。文章思想不仅具有对人心的鼓舞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这个问题,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把课文语句读通顺,大体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了青藏铁路是一条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区铁路。而且还知道了青藏铁路是西部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这条铁路给西部人民带来了福音。这为学习下文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教学重点是解决“铁路建设者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与“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两个问题并且体会这些铁路建设者们的精神品质。难点是“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为何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四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我公开课执教的内容时。根据学校大力推行的“成功教学法”理念,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首先实行“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提前一天布置学生自学课文内容,了解以下几个问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1)铁路建设者们遇到了哪些困难?

(2)建设者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3)你从上面两个问题中体会到了铁路建设者们身上具备哪些精神品质?

(4)找出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进行理解感悟。

(5)“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为何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每次分别具有什么含义?

第二步进行“查学”环节,以自学时提出的5个问题为线索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采取的措施是先找会的同学来说答案,然后老师相机进行板书,不会的同学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掌握。学生会的不教,只教学生不会的。会的学生可不教,不会的学生一定要教会。并且当堂进行反馈,对后进生进行指名答问,如果后进生都掌握了,说明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决解,课堂教学也就取得了实效。这节课中的教学亮点在于学生自学比较成功,前面四个问题迎刃而解,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思维异常活跃,答问特别积极踊跃,声音响亮清晰,见解独到新颖。我本人今天的状态也比较好,能够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的学情,让“查学”与“量学”措施起到了实质性作用在课堂上体现了极强的可操作性。在学生的感悟体会中揭示出铁路建设者们可贵的精神品质之后,我适时地播放了《天路》这首高亢而振奋人心的歌曲。教学效果让学生入情入境,让课堂教学最终达到了高潮。

遗憾的是教学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有的地方没有讲到爱恰当之处,望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篇六】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和新词。

2、通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3、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教学重点:通读全文,了解青藏铁路的基本情况和修建铁路的艰难。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感受建设者对西部大开发的满腔热情。

教学准备:1、搜集关于青藏铁路和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

2、西藏的风光图片。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播放西藏的风光图片,和学生一同感受西藏的美丽。

师:西藏地处青藏高原,交通落后,“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直是西藏人民的期盼,也是全国人民的愿望。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正在变成现实。

出示课题: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二、预习探究、合作交流

1.小组互助,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检测生字词

2.课堂交流。

思考:青藏铁路是一条怎样的铁路?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这就是造福广大人民的青藏铁路。”)

3.读了全文,你知道了什么?

青藏高原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

开凿风火山隧道面临着重重困难;

高原缺氧是施工的一个很大的障碍;„„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概括成一句话。

三、品读感悟

1.“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很多次,

自由朗读课文。

筑路大军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一共出现了几次?请划记。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及反思

2.课堂交流,教师指导:

(1)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难以控制隧道施工温度。

恶劣天气和极度缺氧

有感情地朗读第5、6自然段,第8自然段。

有感情地朗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要读出怎样的语气?

坚定有力,显示筑路大军在困难面前不惧怕,不后退的决心。

(2)在战胜困难的时候,他们会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他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指挥部的灯火彻夜通明。能不能建一个大型制氧站?„„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地下了高傲的头!”

有感情地朗读第9自然段。

战胜困难的时刻,他们会怎么样说这句话?要读出怎样的语气?有感情地朗读。 喜悦自豪,充满信心的语气。

3.想象一下,筑路大军还会在什么时候说“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这句话? 风火山隧道全线贯通的时刻。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10自然段。

青藏铁路全线贯通的时刻。

此时此刻,应该怎样来朗读“把铁路是到拉萨去!”?

有感情地朗读。

四、拓展延伸

搜集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相关资料,想想我们能作些什么?

五、板书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气候恶劣,天气说变就变

高原缺氧,困难重重

六、作业设计:

继续搜集相关西部资料,规划自己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