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1-10-26 09:34:14 节日作文

第一篇、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杨红春“四新”照亮石堡村

——记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党支部书记 杨红春 西村乡石堡村位于宜君县东部塬区,是一个276户、976口人的村子。过去说起石堡,人们想到的是贫穷、落后。当时,人均纯收入仅有1000多元,群众生活缺水少电,日子过得紧巴巴。如今,该村人均纯收入8012元,家家户户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样样俱全,还有不少家庭盖起了二层小洋楼。说到这些变化,石堡人都明白:这不仅仅是石堡人一步一个脚印干出来的,用一把把汗水拼出来的,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的领路人。他就是铜川市第八届十大杰出青年”、宜君县“富民型干部”、“郭秀明式的好支书”杨红春。

激发班子新活力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员带了头,群众才会有劲头。”只要领路人的致富思路清,发展决策明,改革举措新,干事能力强,就一定能把群众所需、所盼、所急的事办好。上任后的第一件事他就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提高村“两委”班子成员的综合素质,增强“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乡党委的协助下,他通过走访群众、了解情况、征求群众意见,及时调整了几名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把群众威信好、文化水平高、思想开放的几名年轻人选进了村班子。随后又健全了村警务室、调委会、共青团等配套组织,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建立了《村规民约》、《村民代表会议事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让每个决策都做到有章可

依。同时,他积极利用党员干部远教平台组织干部群众学习政策、技术,获取外界信息。在抓班子建设的同时,他还坚持党员队伍建设。近年来,他从本村优秀青年中发展党员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名,保持了支部的生机与活力。他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开展了以“学政策、学技术、学法律、学先进,比学习、比卫生、比致富、比贡献活动”。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了“两委”会班子和党员队伍带领群众致富本领。

铺砌致富新台阶

实实在在的老百姓,认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理,看的是实实在在的事。他认为,虽然农村干部不是国家正式干部,但当干部就要一心想着群众,把群众的事装在心里。2001年他为了改变村容村貌,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他四处奔波,多方争取项目资金30余万元,改造了石堡街道,砌筑排水渠700余米,建立了集贸市场、公共厕所、文化舞台,有效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差,群众文化生活单一的历史现状。为了加强村班子作风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群众致富能力,提升班子成员服务群众的能力,他上宜君,下铜川多方筹措资金35万元建成了占地面积442平方米,二层12间村两委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和宝润幼儿园,配备了办公用具和各种文化器材。2011年,他多方联系争取85万元改造美好石堡街道600米和改造排污渠600米,拓宽硬化了一、二组5条巷道共计1700米;修砌砖院墙1700米,改造门楼50户;争取异地移民搬迁35户。2012年,他又与县新农村办联系多方筹资52万元实

施了五、六组1.5公里巷道硬化工程、2200米的水渠建设和276户的自来水入户等项目,有效改善了全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培育致富新亮点

根据村情实际,他多次与群众讨论,提出了“稳粮、强果、兴畜牧”的经济发展思路。上任之初,他多次召开支部会、党员会和群众会,提出以发展苹果为主的主导产业,2003年,石堡村果园400余亩,规模小,苹果品质差、没有市场,导致大部分苹果都烂在了地里,很多群众一气之下都毁掉果园,种上了玉米。他看着眼里,疼在心里。他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在苹果上发家致富。他组织干部先后前往杨凌、白水、洛川等苹果生产区学习,捕捉信息,在考察学习中他发现红富士品种的苹果特别受到客商的青睐,他就走访果树专家了解红富士苹果栽植管理技术。他回到村里就发动果农积极栽植新品种,在建苹果园的过程中,他通过算账的办法、现身说法的办法、干部带头示范的办法、成立四大关键技术服务队的办法鼓励群众大力发展苹果特色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苹果成为全村群众增收的一大亮点。2007年,全村苹果产值就达到了1000余万元,他借此机会成立了鑫恬苹果专业合作社,发挥了农村“能人”作用,吸纳会员70余名。通过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的苹果与市场衔接起来,形成了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营体系。到2011年底,全村苹果面积已达到1832亩,现已建成省、市、县、乡级苹果管理示范园16个,优果率提高到85%以上,产量达到3664吨,产值达到3000余万元,农民人

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大关。

营造文明新天地

为了使群众过上文明富裕的小康生活,再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忘精神文明建设,为了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让老百姓在欢声小语种受到教育和启发,陶冶情操,他争取项目建起了农民健身广场,配置了健身器材、文化器材和演出服装100余套,每年组织广大群众利用农闲时节编排节目,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近几年,他在广大党员中开展了争创优秀党员、科技示范户和设岗定责先进个人以及“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还在全村妇女中开展争当“好媳妇”、“好婆婆”活动。同时,还成立了秧歌队、自乐班等,进一步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强化村级基层网络组织建设,健全和完善了调委会、治保会、红白理事会、治安巡逻队,各个机构分工协作,各负其职,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近几年来,全村社会治安稳定,民事纠纷自行调解,如今的石堡人眼中看到的不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乡情民情人情。

成功的面前是汗水,荣誉的取得靠心血。十几年来,杨红春为了群众致富奔小康尽了心,出了力,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如今的石堡村道路平坦,环境优美、苹果飘香。该村先后荣获市级平安建设示范村、市级文明村、全市村级“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进步奖等荣誉称号。对新的机遇和挑战,他心里只装着一个理念:“发展才是硬道理,让群众富起来才是真本事”。

第二篇、事迹材料题目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努力发挥党支部先进性 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享受新生活 创品牌 快致富 科技种水果 水果富村民 勇于创新 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开拓思路促致富,科学规划谋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

做好致富先锋 小女人 大智慧 开新路 带致富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 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殚精竭虑带领村民走向幸福生活 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科学发展之路 创富裕和谐陆村 “经济能人”

带领全村走向致富

深扎稳打肯劳肯干 发动群众努力致富 村民心中的好支书 踏实做事好支书 传承“古”文化 促进新扬美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 创建西瓜品牌之乡 民主党建助发展 科

学致富促和谐

完善基层队伍建设 做共同致富的引路人 做村民进取致富的舵手 助白山村腾飞 走农业

产业化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敢精神”树典型 “四个战略”谋发展 为民着想办实

事 廖锡标“造城”

发展的领头羊 建设的先行者 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新面貌 那宁村建设中的一朵奇葩 结

合当地实际 带领群众致富 发展特色农业 带领村民致富 为地方创品牌 为群众办实事 只有党群联动 才能共同富

不为民众办实事 不配为一名村干部 不待扬鞭自奋蹄 坚守基层 脚踏实地 引领发展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今日支书昔日致富能手 风雨无阻十五载为群众 立足本土资源优势 倾心铸就致富路 努力打造村民致富之路 建设富裕人民新生活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巾帼支书胜须眉 带领群众共致富 农民的好干部 瑶族人的骄傲 党员领头齐开路 领民

带村共致富 咬定青山不放松 敢叫旧貌换新颜 踏实肯干 一心只为村民谋福谋利 情系群众

造福一方

找准路子 切合实际 发展才能有希望 带领干部群众建文明社区 解决发展根本 为村民

谋实事

发展新思路 打造富裕文明新农村 再困难也要把基层工作做好 全村致富有“恒心” 精神文明有“信心” 心系群众 扎实为村民办好事 用事实向人们阐释一个农村党员的价值 基层党员好干部 科学发展领路人 结合科学发

展观 建设富裕和谐新团阳 干群齐协力 构建新农村 走科学发展之路 行党员带头之风 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 认认真真为民理好财 15年村党支部书记 15年风雨兼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农村领头雁 致富新能手 致富

领头人 老百姓的好书记 科学发展 服务民众 平等村致富“牛人” 继往开来求发展 锐意进取创繁荣 科学发展 把实体经济作为致富的引擎 心系村民的致

富领路人 灵马致富领头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贫困村要敢于做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按党的方针路线宣传 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 甘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养猪

养出来的致富路 大山深处的一束阳光 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文明小康村屯

15年如一日勤政为民 民利大于天 因地制宜才能求发展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好书记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全心全意为村民 一心一意搞党建 充分发挥党群力量 积极推进定军发展 做村民的脊梁

搭建致富的桥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当改革致富的领头羊 敢吃螃蟹的榜样支书

发展集体经济 带领群众致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引领发展致富 人民的福星 学习的榜

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的涅磐重生 打造辣椒品牌 带领全村共同致富 农村致富路上的领

跑者

做农村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注重地方优势资源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勤恳踏实为民生 和谐民主促发展 柳州市

在第一战线燃烧的科学发展观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指引群众走向致富路 立足本村优势 带领群众和谐致富 充分利用本村优势资源 探索研究致富路 村民心目中的“菜篮子支书” 一心勤政为民 做

致富领路人

“村民的富裕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因地制宜谋发展 贴心为民好干部 打造知青旅游品牌 多渠道带领群众增收 尽力办实事 尽心为村民 尽职搞建设 山清水秀出英才 挖掘潜力促增收 凝心聚力 突出重点 打造新隆水 让肯洛村沐浴在新

农村的阳光下 殷殷乡情 “香”飘万里 抓机遇 促发展 构建新黄宜 下尧为民“一把手” 群众放心跟着走做活“土地流转”文章 破解城中村发展难题 抓好党建工作 带领群众走致富路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从植树先行者到北隆村发展的领路人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走在发展大道上的“玉藕之乡” 强班子活路子 带民齐致富 结合实际 知难而进 加快经济发展 “葡萄村”的致富先锋 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用“韧劲 闯劲 灵劲”构建新广实 孺子牛耕耘白沙山水 富民强村好书记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立足实际 齐心协力 全力打造生态石碑坪 身先士卒 做发展特色经济的领路人 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 找准路子 踩对步子 积极构建新坭桥 闯“四关”走致富路 探索研究为村民 走在致富前

列 引领全村发展 全心全意为一方谋发展的带头人 化帮扶为力量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招商引资谋致富新路 做群众信任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立足科学发展观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只求群众信任 勤劳朴实的领头人 因地制宜 带领村民发展“甜蜜事业” 推进农村基层

民主建设 营造和谐干群关系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构建和谐富强三界 苗山里的指路人 发展特色经济 开创农村新局面 科学引导 技术服务 思想连线 建设新农村 繁荣集体经济 加快新村建设 基层好公仆

捍卫沃土保绿土 洞乡美名 蓄势待发 能为村民办实事的好支书

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和谐新农村 推动经济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年的宽度与广度

党建工作先行者 脱贫致富领路人 满腔热血建家乡

农村建设基石 忘我工作的好支书 心系群众 因地制宜谋发展 示范带动 科学发展 公开公正办事实 敢于担当、苦干实干、奋勇而上的领头人 章德雄:德雄兼备的实干家 发展基层经济 党员带头是关键 带头致富 创建和谐新农村

敢于创新 为民办事的好书记 当好致富“领头雁” 带领村民创增收 苗山绿色关不住 颗颗红椒惹人来 村民好公仆 科

学领发展 山沟沟里飞出侗家金凤凰 创新致富领路人 甘做群众孺子牛 党员带头 领衔保和新的发展 齐头并进 力创美丽新农村

全心为民做实事 力做人民好公仆 战斗在最基层的“战士” 用以科教兴村 领农民走致富路 加强队伍建设 当致富领路人 七个“得” 带领群众奔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累累硕果满侗村 农村基层的“半边天” 村官中的巾帼英雄三江

县良口乡和里村的“风雨桥” 山清水秀绕苗寨 为苗寨人民谋幸福 科学致富 可爱寨大显生机 引领科学发展 一心为民办实事 发展产业 带领农民富起来

党员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 科技进村入户 农民共同致富 桂林市

农民要致富 首先在干部

结合实际做工作 全心全意促发展 勇做致富带头人 魅力湘水畔 科学新农村

打造田园化特色 做到民主为民 人民的公仆 做该做的事 邓吉党建“六个好” 经济建设出新招 走进平山村 探其科学发展之路 勇于创新 自主创

业 带领百姓共同致富 村民为他竖起大拇指 群众称他是一面旗帜 瑶山青青党旗红科学发展带动西岭新飞跃 喜民之所喜 忧民之所忧 引致富之新风 换龙窝之新貌 甘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石 “萝卜书记”的致富经 发展特色 敢于领先 为百姓做事 为党组织尽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物质精神双丰收 湘江河畔飞凤凰

用“黑珍珠”带领人民致富的孺子牛 善于学习敢于决策 与民阔步三农新路 新模式 新

路子 新农村 心为民所系 平凡不平庸 新形势提新要求 新干部创新天地 走创新发展之路 做发家致富之人 发挥党的先进性

带领群众巧致富 新时代敢为新女性 致富路勇验科学观 老百姓的引路人 践行科学发展观 造福两江山口人 谋事实干 一片赤诚为乡亲 大力推行山林改革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重视技术发展经济 完善党建为民服务 引党政新

风 入平乐之源 落实干部责任 切实抓好民生 勤恳朴诚 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科学理念 落实具体工作 一个为民谋福

祉的实干者

旧貌换新颜 群干协力建家园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携手实现共同富裕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群干携手共建新农村民

主治村 带头创富

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群众带头人 发展生态旅游 构建和谐新农村 科学模式促发展 勤恳实

干出成绩 勇于探索 新村发展焕发生机

“四个要一个抓” 大步迈向新农村 一心为民谋发展 艰苦创业聚民心 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激流勇进 实实在在为民谋利益 低下头做人 抬起头

做事

以党建带动经济发展 干群共创和谐新农村 努力探索 科学发展新农村 推进农村发展建设 为实现小康而奋斗 踏踏实实办实事 兢兢业业党支部 带头创业谋发

展 呕心沥血为民富 一切为了老百姓 三十六载坚持不懈 谱写劳动致富歌 十年坚持 尽心尽责

“轮滚支书”叶成林 “滚”出的新生活 大瑶村里的巾帼英雄 共同致富 和谐先行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好书记 群众主心骨 致富带头人 创建先进党支部 打造魅力新堡里 低调为民办实事 带领村民共富裕 打造广西新农村建

设示范村 统筹规划 展望茶城乡美好明天 官民齐努力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桂姜桔三足鼎立 打造富裕和谐新农村 让百姓得实惠才是好“村官”“得民心者得天下”

默默耕耘 是无闻还是伟大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用心为民办实事 十年磨一剑 “罗汉果之父”造福百姓 身上一杆担 心中一份爱 加强党内村务管理 诚心为民办实事 心系群众 肩担责 鞠躬尽瘁 一心为民 协兴村的好干部 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立足实际 发挥优势 推动科学致富路 科学发展

打造粉山新特色

农业科学的头雁 农民致富的创先 走进基层 服务百姓 荒地里种出了“金子”的“葛根

王” 牢记党员干部之责 书写为民效力之绩 励精图治 谋八坊新发展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上下求索 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 发挥党战斗堡垒作用 平凡岗位育出不凡成就 切实履行党的使命 成功脱贫共同致富 美丽银杏之乡的人民公仆 权为民用的好书记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新村 二十八年风雨路 带头致富有建树 科学发展 实现社水的腾飞 求真务实谋发展 明白踏实搞民生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建设和谐新溶江 踏实工作 服务

瓜里乡民

实实在在为民服务 模范村支书 团结奋进 共创三皇新农村建设佳绩 恪尽职守 兢兢业

业 勇当“带头人” 实施科学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 大寨人的骄傲 “瑶王”手舞指挥棒 全民合唱“新农村” 党的好儿子 群众的贴心人 小支书立大志 为群众做实事 云雾缭绕出深山 支书领军得

致富 努力开创致富路 柑橘映红乐江村 开石致富 建和谐新农村 任劳任怨 实实在在为群众

巾帼不让须眉 创造一片新天地 为了群众 就要肯于吃亏 人大代表黎科仁是个“多面手” 引领科学发展 巾帼不让须眉 东岸村的当家人 大家的好公仆 情系南乡村 为民办实事 新农村 这不只是传说 改善干群关系 倾听民众心声 深潭跃蛟龙 山窝出凤凰 聚三江之灵气 借党政之新风 致

富能人 一品支书

因地制宜谋发展 积极构建新农村 一心为民 终身奉献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构建和谐新农村 勤恳为民 带领群众奔共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带领群众走共富 五抓五促 促灵源新发展 服务村民 十年如一 云

雾东山 “雷公”惠民 什么奖励都不如让村民满意 为民谋出路 打造经济强村 时代尖兵 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人生 打造和谐新农村 为民致富普新篇 梧州市

创新党建路 发展走共富 发展特色农业 打造旅游品牌 努力拓宽致富渠道 始终不渝关注民生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 全面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开拓创新 做好群众致富领路人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干出点样子来!” 思民之所

思 忧民之所忧

创新思路谋发展 与民同心建新村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做好农村党建工作 深化科学发展

观 做好农村党建

全心全意为民众 鞠躬尽瘁谋发展 不断前行的实干者 带领群众奔向致富路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青春无

悔扎农村 十年支书放光辉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一个人 一颗心 一条路 理论联系实际 发展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主心骨 群众致富带头人 促进发展 构建和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 真诚为群众办实事

闪耀在基层的智慧

扎实工作 凝心聚力 争做致富带头人 爱岗敬业 真情奉献 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三个一”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鞠躬尽瘁 一心一意为为民谋发展 孜孜不倦谋求发展 默默无闻甘心奉献 结合本村实情

广开致富门路 勤劳致富领跑人 耕耘大地果飘香 党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先锋带新路 村民共致富 茶香情更浓 旗帜飘扬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我有新点子” 群众冷暖时刻系心间 科

学发展 勇拓未来

淳朴善良的新廉人 打造幸福和谐新廉村 真情为百姓 构建新农村 抓住机遇 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新农村的领路人 村民的知心人 弯曲的山路 耿直的人心 真情为百姓 构建新农村 砂桔育民一相逢 便引人民致富 谋福利是我的责任 心系群众 服务群众 创建“五个好”村支部 建设和谐新双贤 科技致富奔小康 筑巢引凤促发展 创新党建路

和谐共致富

走向富裕不是梦 非凡腾跃看水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谱写新农村华丽篇章 党在基层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模范 集中精力抓经济 一心一谋发展 群众走上致富路 杨垌

旧貌换新颜 依山傍水 建设和谐新农村 勤能服众 廉能生威 抓党风 树村风 切实际 谋发展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都梅村的致富领路人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乡村企业家 山旮旯里的撑旗人篇二:先进事迹材料题目(一号华文

中宋加黑居中) 先进事迹材料题目(一号华文中宋加黑居中) ——2008届优秀毕业生事迹

材料 (三号仿宋加黑居中) 姓名

班级

第三篇、事迹材料标题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努力发挥党支部先进性 全面推动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 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享受新生活 创品牌 快致富 科技种水果 水果富村民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勇于创新 当好新农村建设的领头人 开拓思路促致富,科学规划谋发展 践行科学发展观

做好致富先锋 小女人 大智慧 开新路 带致富 科学发展第一要义 生态平衡构建和谐殚精竭虑带领村民走向幸福生活 推动社区经济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走科学发展之路 创富裕和谐陆村 “经济能人”

带领全村走向致富

深扎稳打肯劳肯干 发动群众努力致富 村民心中的好支书 踏实做事好支书 传承“古”文化 促进新扬美和谐发展 科学发展 创建西瓜品牌之乡 民主党建助发展 科

学致富促和谐

完善基层队伍建设 做共同致富的引路人 做村民进取致富的舵手 助白山村腾飞 走农业

产业化之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敢精神”树典型 “四个战略”谋发展 为民着想办实

事 廖锡标“造城”

发展的领头羊 建设的先行者 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新面貌 那宁村建设中的一朵奇葩 结

合当地实际 带领群众致富 发展特色农业 带领村民致富 为地方创品牌 为群众办实事 只有党群联动 才能共同富

不为民众办实事 不配为一名村干部 不待扬鞭自奋蹄 坚守基层 脚踏实地 引领发展 一切为了人民群众 今日支书昔日致富能手 风雨无阻十五载为群众 立足本土资源优势 倾心铸就致富路 努力打造村民致富之路 建设富裕人民新生活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巾帼支书胜须眉 带领群众共致富 农民的好干部 瑶族人的骄傲 党员领头齐开路 领民

带村共致富 咬定青山不放松 敢叫旧貌换新颜 踏实肯干 一心只为村民谋福谋利 情系群众

造福一方

找准路子 切合实际 发展才能有希望 带领干部群众建文明社区 解决发展根本 为村民

谋实事

发展新思路 打造富裕文明新农村 再困难也要把基层工作做好 全村致富有“恒心” 精神文明有“信心” 心系群众 扎实为村民办好事 用事实向人们阐释一个农村党员的价值 基层党员好干部 科学发展领路人 结合科学发

展观 建设富裕和谐新团阳 干群齐协力 构建新农村 走科学发展之路 行党员带头之风 勤勤恳恳为民办实事 认认真真为民理好财 15年村党支部书记 15年风雨兼程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农村领头雁 致富新能手 致富

领头人 老百姓的好书记 科学发展 服务民众 平等村致富“牛人” 继往开来求发展 锐意进取创繁荣 科学发展 把实体经济作为致富的引擎 心系村民的致

富领路人 灵马致富领头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贫困村要敢于做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 按党的方针路线宣传 切切实实为群众办事 甘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养猪

养出来的致富路 大山深处的一束阳光 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文明小康村屯

15年如一日勤政为民 民利大于天 因地制宜才能求发展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的好书记 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全心全意为村民 一心一意搞党建 充分发挥党群力量 积极推进定军发展 做村民的脊梁

搭建致富的桥梁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争当改革致富的领头羊 敢吃螃蟹的榜样支书

发展集体经济 带领群众致富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引领发展致富 人民的福星 学习的榜

一个自治区级贫困村的涅磐重生 打造辣椒品牌 带领全村共同致富 农村致富路上的领

跑者

做农村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带领群众走向共同富裕 注重地方优势资源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勤恳踏实为民生 和谐民主促发展 柳州市

在第一战线燃烧的科学发展观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指引群众走向致富路 立足本村优势 带领群众和谐致富 充分利用本村优势资源 探索研究致富路 村民心目中的“菜篮子支书” 一心勤政为民 做

致富领路人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村民的富裕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因地制宜谋发展 贴心为民好干部 打造知青旅游品牌 多渠道带领群众增收 尽力办实事 尽心为村民 尽职搞建设 山清水秀出英才 挖掘潜力促增收 凝心聚力 突出重点 打造新隆水 让肯洛村沐浴在新

农村的阳光下 殷殷乡情 “香”飘万里 抓机遇 促发展 构建新黄宜 下尧为民“一把手” 群众放心跟着走做活“土地流转”文章 破解城中村发展难题 抓好党建工作 带领群众走致富路 “有一份光发一份热” 从植树先行者到北隆村发展的领路人 走在发展大道上的“玉藕之乡” 强班子活路子 带民齐致富 结合实际 知难而进 加快经济发展 “葡萄村”的致富先锋 致富奔小康的领头雁 用“韧劲 闯劲 灵劲”构建新广实 孺子牛耕耘白沙山水 富民强村好书记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 立足实际 齐心协力 全力打造生态石碑坪 身先士卒 做发展特色经济的领路人 奏响新农村建设的和谐乐章 找准路子 踩对步子 积极构建新坭桥 闯“四关”走致富路 探索研究为村民 走在致富前

列 引领全村发展 全心全意为一方谋发展的带头人 化帮扶为力量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 招商引资谋致富新路 做群众信任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立足科学发展观 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只求群众信任 勤劳朴实的领头人 因地制宜 带领村民发展“甜蜜事业” 推进农村基层

民主建设 营造和谐干群关系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构建和谐富强三界 苗山里的指路人 发展特色经济 开创农村新局面 科学引导 技术服务 思想连线 建设新农村 繁荣集体经济 加快新村建设 基层好公仆

捍卫沃土保绿土 洞乡美名 蓄势待发 能为村民办实事的好支书

优化产业结构 建设和谐新农村 推动经济发展 推进新农村建设 十年的宽度与广度

党建工作先行者 脱贫致富领路人 满腔热血建家乡

农村建设基石 忘我工作的好支书 心系群众 因地制宜谋发展 示范带动 科学发展 公开公正办事实 敢于担当、苦干实干、奋勇而上的领头人 章德雄:德雄兼备的实干家 发展基层经济 党员带头是关键 带头致富 创建和谐新农村

敢于创新 为民办事的好书记 当好致富“领头雁” 带领村民创增收 苗山绿色关不住 颗颗红椒惹人来 村民好公仆 科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学领发展 山沟沟里飞出侗家金凤凰 创新致富领路人 甘做群众孺子牛 党员带头 领衔保和新的发展 齐头并进 力创美丽新农村

全心为民做实事 力做人民好公仆 战斗在最基层的“战士” 用以科教兴村 领农民走致富路 加强队伍建设 当致富领路人 七个“得” 带领群众奔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累累硕果满侗村 农村基层的“半边天” 村官中的巾帼英雄三江

县良口乡和里村的“风雨桥” 山清水秀绕苗寨 为苗寨人民谋幸福 科学致富 可爱寨大显生机 引领科学发展 一心为民办实事 发展产业 带领农民富起来

党员受教育 群众得实惠 科技进村入户 农民共同致富 桂林市

农民要致富 首先在干部

结合实际做工作 全心全意促发展 勇做致富带头人 魅力湘水畔 科学新农村

打造田园化特色 做到民主为民 人民的公仆 做该做的事 邓吉党建“六个好” 经济建设出新招 走进平山村 探其科学发展之路 勇于创新 自主创

业 带领百姓共同致富 村民为他竖起大拇指 群众称他是一面旗帜 瑶山青青党旗红科学发展带动西岭新飞跃 喜民之所喜 忧民之所忧 引致富之新风 换龙窝之新貌 甘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奠基石 “萝卜书记”的致富经 发展特色 敢于领先 为百姓做事 为党组织尽力

践行科学发展观 物质精神双丰收 湘江河畔飞凤凰

用“黑珍珠”带领人民致富的孺子牛 善于学习敢于决策 与民阔步三农新路 新模式 新

路子 新农村 心为民所系 平凡不平庸 新形势提新要求 新干部创新天地 走创新发展之路 做发家致富之人 发挥党的先进性

带领群众巧致富 新时代敢为新女性 致富路勇验科学观 老百姓的引路人 践行科学发展观 造福两江山口人 谋事实干 一片赤诚为乡亲 大力推行山林改革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重视技术发展经济 完善党建为民服务 引党政新

风 入平乐之源 落实干部责任 切实抓好民生 勤恳朴诚 谱写和谐发展新篇章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科学理念 落实具体工作 一个为民谋福

祉的实干者

旧貌换新颜 群干协力建家园 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 携手实现共同富裕 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 群干携手共建新农村民

主治村 带头创富

一步一个脚印做好群众带头人 发展生态旅游 构建和谐新农村 科学模式促发展 勤恳实

干出成绩 勇于探索 新村发展焕发生机

“四个要一个抓” 大步迈向新农村 一心为民谋发展 艰苦创业聚民心 围绕经济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激流勇进 实实在在为民谋利益 低下头做人 抬起头

做事

以党建带动经济发展 干群共创和谐新农村 努力探索 科学发展新农村 推进农村发展建设 为实现小康而奋斗 踏踏实实办实事 兢兢业业党支部 带头创业谋发

展 呕心沥血为民富 一切为了老百姓 三十六载坚持不懈 谱写劳动致富歌 十年坚持 尽心尽责

“轮滚支书”叶成林 “滚”出的新生活 大瑶村里的巾帼英雄 共同致富 和谐先行 党的好干部 群众的好书记 群众主心骨 致富带头人 创建先进党支部 打造魅力新堡里 低调为民办实事 带领村民共富裕 打造广西新农村建

设示范村 统筹规划 展望茶城乡美好明天 官民齐努力 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 桂姜桔三足鼎立 打造富裕和谐新农村 让百姓得实惠才是好“村官”“得民心者得天下”

默默耕耘 是无闻还是伟大 服务群众的贴心人 用心为民办实事 十年磨一剑 “罗汉果之父”造福百姓 身上一杆担 心中一份爱 加强党内村务管理 诚心为民办实事 心系群众 肩担责 鞠躬尽瘁 一心为民 协兴村的好干部 实践科学发展观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立足实际 发挥优势 推动科学致富路 科学发展

打造粉山新特色

农业科学的头雁 农民致富的创先 走进基层 服务百姓 荒地里种出了“金子”的“葛根

王” 牢记党员干部之责 书写为民效力之绩 励精图治 谋八坊新发展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上下求索 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 发挥党战斗堡垒作用 平凡岗位育出不凡成就 切实履行党的使命 成功脱贫共同致富 美丽银杏之乡的人民公仆 权为民用的好书记 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新村 二十八年风雨路 带头致富有建树 科学发展 实现社水的腾飞 求真务实谋发展 明白踏实搞民生 发挥党员带头作用 建设和谐新溶江 踏实工作 服务

瓜里乡民

实实在在为民服务 模范村支书 团结奋进 共创三皇新农村建设佳绩 恪尽职守 兢兢业

业 勇当“带头人” 实施科学规划 坚持科学发展 大寨人的骄傲 “瑶王”手舞指挥棒 全民合唱“新农村” 党的好儿子 群众的贴心人 小支书立大志 为群众做实事 云雾缭绕出深山 支书领军得

致富 努力开创致富路 柑橘映红乐江村 开石致富 建和谐新农村 任劳任怨 实实在在为群众

巾帼不让须眉 创造一片新天地 为了群众 就要肯于吃亏 人大代表黎科仁是个“多面手” 引领科学发展 巾帼不让须眉 东岸村的当家人 大家的好公仆 情系南乡村 为民办实事 新农村 这不只是传说 改善干群关系 倾听民众心声 深潭跃蛟龙 山窝出凤凰 聚三江之灵气 借党政之新风 致

富能人 一品支书

因地制宜谋发展 积极构建新农村 一心为民 终身奉献

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构建和谐新农村 勤恳为民 带领群众奔共富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做好科学发展的领路人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带领群众走共富 五抓五促 促灵源新发展 服务村民 十年如一 云

雾东山 “雷公”惠民 什么奖励都不如让村民满意 为民谋出路 打造经济强村 时代尖兵 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人生 打造和谐新农村 为民致富普新篇 梧州市

创新党建路 发展走共富 发展特色农业 打造旅游品牌 努力拓宽致富渠道 始终不渝关注民生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 全面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开拓创新 做好群众致富领路人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就要干出点样子来!” 思民之所

思 忧民之所忧

创新思路谋发展 与民同心建新村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做好农村党建工作 深化科学发展

观 做好农村党建

全心全意为民众 鞠躬尽瘁谋发展 不断前行的实干者 带领群众奔向致富路 发展地方特色经济 带领群众共同致富 青春无

悔扎农村 十年支书放光辉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一个人 一颗心 一条路 理论联系实际 发展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主心骨 群众致富带头人 促进发展 构建和谐 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一个党支部就是一面旗帜 真诚为群众办实事

闪耀在基层的智慧

扎实工作 凝心聚力 争做致富带头人 爱岗敬业 真情奉献 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三个一”

——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双赢 鞠躬尽瘁 一心一意为为民谋发展 孜孜不倦谋求发展 默默无闻甘心奉献 结合本村实情

广开致富门路 勤劳致富领跑人 耕耘大地果飘香 党和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先锋带新路 村民共致富 茶香情更浓 旗帜飘扬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新农村 我有新点子” 群众冷暖时刻系心间 科

学发展 勇拓未来

淳朴善良的新廉人 打造幸福和谐新廉村 真情为百姓 构建新农村 抓住机遇 建设富裕和谐新农村 新农村的领路人 村民的知心人 弯曲的山路 耿直的人心 真情为百姓 构建新农村 砂桔育民一相逢 便引人民致富 谋福利是我的责任 心系群众 服务群众 创建“五个好”村支部 建设和谐新双贤 科技致富奔小康 筑巢引凤促发展 创新党建路

和谐共致富

走向富裕不是梦 非凡腾跃看水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谱写新农村华丽篇章 党在基层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模范 集中精力抓经济 一心一谋发展 群众走上致富路 杨垌

旧貌换新颜 依山傍水 建设和谐新农村 勤能服众 廉能生威 抓党风 树村风 切实际 谋发展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都梅村的致富领路人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乡村企业家 山旮旯里的撑旗人篇二:个人先进事迹材料2014(最

新) 工会工作先进个人事迹材料 xx同志平时善于学习,关心时事,具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行政事务多、

人员紧、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积极投身工会和女工工作。在本职岗位上任劳任怨,兢兢

业业,出色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第四篇、走基层好好事典型事迹材料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我长自农村,来自群众,是群众给了我一切,我所做的一切都必须为了群众”。乡党委书记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7年来,她一直工作在县的边远乡镇,无论是当一般干部,还是当副乡长、副镇长、乡长和乡党委书记,只要群众需要,她都会第一时间融入群众中,为群众分忧,为群众解难,用实际行动书写一个农民女儿对群众的深厚感情,被群众亲切的称为贴心人、圆梦人、领路人。2008年,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2010年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2013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2013年获得县委、县政府“特别贡献奖”;2013年立“三等功”一次。

真情关爱重民忧,是群众无助时的贴心人

群众来找我,说明他需要我;群众要我帮他,说明他相信我,只要不违背政策原则,能帮就要帮,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多年来,一直坚持、坚守着这个道理。群众家里有什么事都爱找她,开户藉证明、办医学证明、补办医疗本等,她都经常利用到上面开会或回家的时候帮群众办,有干部看不下去说她多管闲事,她说交通远,群众去不熟悉地方不说,还得转车要一天时间,还要开支车钱、饭钱,我去办是举手之劳而已。乡村1社一名叫的18岁女孩,父母离异多年,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家庭经济十分困难,父亲只好常年在外打工,因“5·12”地震惊吓过度导致精神失常,从被送回老家,家里只有年老多病的爷爷奶奶在,生活很困难没钱医治她。奶奶怕她出去乱跑,只好整天把关在家里,一关就是大半年,廖书记下乡了解这个情况后,亲自联系父亲回家,自己拿出现金500元,还在乡民政资金中安排了2000元,又亲自到县民政申请了4000元,并开车把送到了精神病院治疗,并多次到医院探望,经过四个月的治疗,的病终于好了。从此以后,逢人便说,是廖书记给了我新生。乡村9组,因为88年到西藏煤矿务工,为救13名工友四肢被冻伤后截肢,完全失去劳动能力,后工厂倒闭,他未得到赔偿。1990年至2012年就到北京上访22年达32次,要求被评为工伤,但一直无法解决。到工作后,为彻底解决的后顾之忧,她几年来无数次下乡和沟通交流做工作,并多次向县领导及相关部门反映情况,争取支持,为办五保、修住房、安假肢,还每年对他给予一定的困难救助,最终被她的真诚感动,答应不再去上访。2013年底,乡村一名叫的22岁大三女孩不幸患了甲状腺癌,家里为了给她做手术欠下十多万元的外债,她和弟弟也因此辍学在家。然而老天似乎并不眷顾与她家,半年后,她的父亲因意外造成粉碎性骨折,又欠下三万多元的外债,这对本来就贫困,仅靠在外打工勉强度日的家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家庭负债累累。同志第一时间知道情况后,立即赶到女孩家中了解情况,鼓励她继续战胜病魔,当场送去救助金3000元,并为她一家解决了生活上的其他问题,现在女孩各项情况良好。近4年来,共接群众各类求助电话上千次,进村串户走访群众达1000余人次,解决问题289个,成了群众无助时最先想到的贴心人。

真抓实干创历史,是群众心中的圆梦人

每个人心中都有梦想,做党的干部就是要当群众的圆梦人,让群众的梦想变为现实。2007年,刚到乡的时候,乡官印村干部群众就反映他们那里盼了多年的一个梦想——“响水滩”要修一座桥。原来一直靠人行桥通行,与市县镇边界相连,两地群众往来很不方便也不安全。她知道后就一直想办法解决,先要规划设计。修桥要求很严,可县找不到设计桥的专家,她想办法去市设计院请来专家设计。桥设计好后可36万建设资金又是问题,县上立不起项,受益群众也很少,最后只有四处想办法解决,拿着报告给县上领导汇报,天天跑部门,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资金有了着落。2009年5月,“响水滩”桥动工,6月一座高质量的新桥落成了,群众苦盼50年的愿望终于变成了现实。群众载歌载舞庆祝,比过节还要高兴。随后,连接桥

的路面也修成了水泥路,还开通了连接的客运班车。现在镇群众外出到、从“响水滩”桥走,比原来节省了近一个小时。2011年10月乡党委政府换届时,很多群众提出,什么时候我们乡坝头的老百姓能够像城里人一样用天然气就好了。听在耳里,记在心里。2011年12月,听说天然气可能在老禾加片区扩大用户时,多次亲自与燃气公司联系,请他们率先在实施。她的诚心感动了公司,天然气项目落户并顺利实施,到2012年年底,全面覆盖全乡8个村的所有农户,率先在全县实现天然气全域化,结束了乡群众祖祖辈辈靠柴火煮饭的历史。乡属于县非灌区,有5个干旱村,其中村特别严重,群众生产生活仅靠溶洞取水,十分不便。立足村情,下大力解决该村用水难题,向上跑项目,要资金,修建供水工程,让2000余名群众用上了自来水,圆了群众想都不敢想的梦。乡没有信用社,业务要到4.5公里外的禾加镇去办,群众存取款很不方便,通过她向金融部门争取,2011年,乡农村信用社挂牌营业,结束了乡境内无金融服务网点的历史;2010年至今,在的带领下,乡群众硬化了水泥路65条77公里,实现了村道硬化100%,社道硬化60%,结束了2万多群众出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在工作五年来,创造了多个历史,不折不扣成为了群众的梦想天使。

因地制宜巧引导,是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群众包包头有了钱,生活才会好,幸福感才会强。要使群众富裕,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群众发家致富的星星之火才能形成燎原之势。借助群众有种植花生的传统,鼓励群众进行技术革新,开发推广早、中、晚三季花生种植技术,大量种植红、白、黑三个品种的花生,使乡的花生种植面积达到了万亩以上,成为了远近闻名的“花生之乡”;带领群众投资5万多元,完成“牌坊”牌花生商标注册和包装,让的花生坐着火车、乘上飞机走出了,走向了全国,农民单项亩收入达到了六千元,是原来的两倍。2011年,她看到农村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就积极争取省肉兔良繁养殖项目,发动在家的群众养兔,一年之内就发展养兔大户230户,喂养种兔18965只,年出栏100万只、年收入达4000万元。2013年,村最多的一户农户年收入就达到了十五万元。群众正在她的带领下,豪迈的奔向小康!

“幽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窘困而改节”这是的座右铭。她热爱农村,尊重群众,甘于在边远山区默默奉献,她所做的一切,无不诠释着她对农村对群众的深厚感情,体现了一名党员领导干部的优秀品德。

第五篇、先进事迹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先进事迹

xxx同志,自当选为xxx第十四人大代表以来,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努力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宗旨,认真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模范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积极参政议政。

一、加强学习,提高个人素质

人大代表的职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人大代表要依法行使好职权,就必须先学法、懂法,才能运用法律武器去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在繁忙的工作和农事中,了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人大工作知识,明确了人民代表的权利、义务、职责,增强了当好人民代表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光荣感,坚定了做好代表工作的信心。同时,她还积极参加上级人大组织的学习、会议和代表活动,使自身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不断得到了提高。

二、密切联系群众,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更好地听取民意,她经常走访牧民群众,征求他们对党委、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的意见,并将群众意见一条条、一款款地记录下来,整理成书面材料,积极向乡党委、政府反映。对于能在本村解决的小问题,协调即时处理,不能立即解决的,也要给群众一个明确答复。

两个牧业村有25户牧民所在牧场,每到春天,雪水融化,由于没有桥,通往外界的唯一一条转场道路就会断路,给牧民转场和正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变。xxx同志了解到情况后,向乡党委、政府提交了议案,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她的积极督促下,乡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6万元,修建牧道桥2座,有效解决了两个村25户100多人行路难的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服务大局,切实发挥人大代表的先锋模范作用,做群众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近几年,中央、自治区、地、县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农牧民增收致富提出了许多新举措,为广大农牧区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

xxx同志认识到,促进牧民的增收,不仅是乡党委、政府的首要任务,也是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她深知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想取信于民,必须让农民真正地富起来。要让民富,首先必须自己富。于是她带头发展旅游业,利用地处喀纳斯沿途的地缘优势,在路边出售驼奶、菌类及奶制产品,随着游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来好,她又搞起了毡房出租、餐饮等服务。在她的带动下,全村陆续有几十户牧民纷纷搞起了旅游业,走上了依靠旅游致富的道路。

2011年,上级党委、政府决定在旅游沿线实施围栏禁牧,很多牧民都不理解,不支持。xxx同志从大局出发,带头将自己经营了多年的毡房搬迁至政府指定地点,积极支持围栏

禁牧工作。同时,她还和其它村干部一道,挨家挨户做牧民思想动员工作。通过认真地宣传,细致地工作,浅显地道理,诚恳地话语,使所有旅游沿线牧民全部搬迁至政府指定地点,配合党委、政府顺利完成了围栏禁牧任务。

第六篇、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云南省第二十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农民致富的领路人

——昆明市晋宁县孙家坝村程树才事迹

穷,或许不是穷在资源,而是穷在精神。程树才,一个穷乡村里的当家人,就是凭着无私奉献和敢冲敢闯的拼搏精神,让贫穷落后的孙家坝成为“云南奶牛第一村”。

抵押房产闯难关

晋城镇孙家坝村坐落在滇池南岸,是一个典型的平坝村。在尚未解决温饱的年代里,良好的水土条件使这里成了粮食高产村。改革开放后,由于一无资源,二无工业,三无交通区位优势,有限的土地和单一的种植结构使孙家坝戴上了“高产穷村”的帽子。90年代初,村里虽然有人开始饲养奶牛,但经营没有规模,科技含量低,加之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监管,一些奶牛养殖户经常将冷水、白糖、淀粉甚至染料掺进牛奶中出售,致使全村的声誉受到损害,奶价一降再降,经济效益很差。

2000年村两委换届时,程树才当选党总支书记,他下决心寻找切合本村实际的发展项目,带领群众走出困境。“村里有养奶牛的历史和经验,可以扩大发展,加以规范,将其做成村里的支柱产业。”程树才经过调查研究,孙家坝发展奶牛业的方案了然于心:由村委会牵头,在村中建盖几栋牛舍和一个机械挤奶车间,动员村民分散养殖奶牛,集中机械挤奶。

然而,仅牛舍的土建工程就需要20.2万元。当时村委会账上不仅没有一分钱,还欠了几万元的外债。没有钱,到银行贷款吧,拿什么抵押呢?没办法,程树才把自己及弟弟的房产证拿出来抵押,在他的影响下,村主任杨继芬也把自已及妹妹的房产证拿出来,共贷款15万元。

一日三吵为群众

对于这个人多地少、贫穷落后、群众对基层组织几乎失去信心的村,要办成一件事谈何容易。项目的推进总会产生各种矛盾,解决矛盾总会发生争吵。首先,建盖牛厩和车间需要连片使用土地,程树才决定拿出村里原先预留的土地与群众调换。2001年1月初的一天,村委会组织群众进行土地臵换。然而,穷怕了的群众视土地为命根,硬是寸土不让,一位性急的村民甚至抄起锄头迎着程树才闯过来。那段日子,平均每天要发生三次争吵,就是经过这些争吵,做通了群众工作,臵换土地的事情终于解决掉。建盖牛舍和车间时,程树才总是亲自跟车运送建筑材料。一天夜里,他和村主任带着一辆装满基础石料的卡车回到村里。汽车刚拐到村口,看见两块巨大的石头直立在道路中央。两位村干部正准备把石头搬开,忽然,路边吼叫着蹿出一个人来:“车子不准从这里走,会压坏我家的水管……”这位村民站在路中央,死死地拦住汽车的去路。经过两个小时的折腾,事情才算摆平。

牛舍和车间建好后,程树才怀着喜悦的心情请来昆明某企业的负责人参观考察,并说服他们拿出20多万元资金在村里安装一套机械挤奶设备。双方签下了合作协议:孙家坝供应鲜奶,企业收购加工,货款按月结算,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方式做强做大牛奶产业。牛奶的销路找好了,接下来就是鼓励群众饲养奶牛、扩大规模、保证牛奶质量了。然而,让程树才始料不及的是,群众的反应相当冷淡。没有养奶牛的农户不愿意养,他们担心亏大本;养了奶牛的不愿意加入,他们怕机械把牛弄死掉。一家家的不理解、不合作,一句句的难听话,像针一样刺着程树才的心。两个月过去了,扩大养牛规模、统一挤奶的计划没有多大进展。眼睁睁看着新建的牛舍和车间被闲臵,程树才心急如焚。最后,他决定另辟溪径:邀请附近饲养奶牛的大户到村里实行机械挤奶,给群众作示范;引导有能力有市场眼光的村社干部带头养牛、统一挤奶。随着奶牛数量的增多,牛奶质量的上升,购买牛奶的企业向孙家坝的群众给出了较为满意的承诺:牛奶每公斤1.6元至1.8元。农民最重实惠,他们看到有钱可赚,养牛积极性一下子高涨起来。全省第一个奶牛合作社终于顺利建成,程树才喜出望外。

从2001年6月开始,不见村民们和干部争吵了,往日出现在村里的不和谐言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合作与信

任。原因很简单,群众从干部的行为上看到了结果,看到了真诚。

开疆拓土创大业

奶牛业发展起来了,饲料又成了问题,农户拿菜叶喂牛,不但奶牛容易生病,而且鲜奶质量受影响,动员群众种植牧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工作。种植上千亩集中连片的牧草,需要大规模调整农户的责任田。从2003开始,程树才又把主要精力放在牧草种植上。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到2005年底,全村种植牧草1373亩,养牛户发展到125户,奶牛存栏1200头,日产鲜奶7吨,他们生产的优质鲜奶主要供昆明市生产学生奶的公司,仅雪兰牛奶公司每月兑给本村养牛户的钱就达34万元,全年400余万元,奶牛饲养户每户平均3.3万元。产业的发展带动了1000多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合理安臵。昔日的“高产穷村”一举成为“云南奶牛第一村”,外地前来参观学习的人络绎不绝。

孙家坝奶牛业发展起来之后,程树才又在土地上做文章,大刀阔斧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2006年上半年,经过多方努力,争取上级支持,投资403万元加强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小额贷款,采取“协会+公司+农户”的模式,引导群众调整种植结构,栽种出口蔬菜,并新建了2个苗木基地,让种田人的腰包也鼓起来。

为了扩大奶牛饲养规模,2010年1月,该村成功收购了县内一家日产鲜奶3.5吨的奶牛合作社,并争得国家标准化示范养殖补助50万元和机械挤奶补助25万元,为孙家坝奶牛合作社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全村奶牛饲养户达到168户,奶牛存栏1875头,日产鲜奶14吨。

群众冷暖挂心间

产业发展了,但制约全村群众共同奔小康的道路交通、环境卫生、文化生活等问题又日渐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群众关心的问题,程树才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契机,率领孙家坝村积极开展新农村建设。2006年,孙家坝村被上级列为昆明市首批启动的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后来又被列为昆明市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村。2006年以来,在程树才的领导下,孙家坝村完成了1000余米的进村道路硬化工程,3000余米的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完成了1500米的人畜饮水管道安装和20立方米水池1个,完成了460米的截污管道埋设工程,新建了一个78立方米的截污池,拆除老式厕所156个,新建了324个家庭生态旱厕和8个公厕,在村内安装了60盏太阳能路灯,先后新建了一个农贸市场和一个农村综合超市;投资148万元建成集卫生、农科培训、文化阅览、党员活动和村两委办公于一体的活动中心,并配套了篮球场,乒乓球桌等健身设备;开通了全县第一个村级网络视频教育

第七篇、先进事迹材料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百里挑一的好家庭

——南田镇金碎茶“五好文明家庭”事迹材料

如果你到刘基故里南田镇观光旅游,想找一处清净舒适的旅馆,随便找位村民询问一下,他肯定会热情的向你介绍或者就直接带你到金兴饭店,一路上还会跟你随意地聊起店老板——金碎茶以及她的幸福“文明家庭”。

家庭和睦 其乐融融

金碎茶一家8口人,上有年近八旬的婆婆,下有刚上幼儿园的小孙子。来到他们家,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沁人心脾,干净整齐的家具陈设,窗明几净的生活环境,体现了勤劳、讲究的生活原则,书架上一排排摆放有序的书籍,一本本记满生活心得的笔记,体现了好学、上进的家庭氛围,满院的绿色,微笑的脸庞,无不折射出全家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憧憬。

金碎茶的丈夫是入赘的,但她对公公婆婆爱之有佳,吃、穿、用照顾备至。公公去世后,虽然丈夫有几个兄弟,但金碎茶主动承担起照顾婆婆的重任,把婆婆接自家来住。近年来婆婆身体不好,经常卧床不起,金碎茶端茶送饭,从不间断。对长辈夫妇俩尽自己之孝,对下一代更是一片爱心,从不打骂呵斥,淳淳善诱,言传身教,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全体家庭成员协商决定,家庭氛围很是民主融洽,彼此间从没红过脸。小孙女在良好的家教氛围下,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学期都是“三好生”,不仅各门功课优秀并爱帮助同学,而且说、唱、琴、棋、书、画样样出色。

孜孜创业 文明经营

面对南田镇全力打造生态旅游城镇的大好形势,金碎茶夫妇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敢拼敢闯,开创了南田片区第一家上规模的集餐饮、住宿、服务为一体的金兴饭店,年利润达十余万元。一炮打响后又承包了南田宾馆经营,在夫妇俩的悉心打理下,两家宾馆的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可接待游客400多人,为来往游客提供了舒畅的环境。

金碎茶夫妇自经商起就把“笑迎四方客,诚待如亲朋”作为服务信条,文明经商、诚信服务、顾客至上,按时依法纳税,多次被评为“五好经营户”、“无假冒商店”。金碎茶一家十分注意经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杜绝出现环境污染,两家宾馆素以干净、安静、文明服务著称,食品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都经过县防疫部门定期统一检查测试,凭借无微不至的服务质量和良好的信誉口碑,成为南田的饮食住宿业的龙头老大,金碎茶也被推举为南田镇个协支部书记。

团结邻里 致富引路

金碎茶一家乐于助人,遇邻里有困难,总是倾力帮忙,或相赠物品,或资助资金,邻里更笑称金碎茶是笑弥勒,遇事都爱找“金大姐”帮忙出点子、想办法。发现邻里不睦,金碎茶第一个出面调处,以厉害关系说服人,以自己的诚心感化人,凡赌博、夫妻吵架、子女不孝等各种矛盾纠纷,一桩桩,一件件,不知使多少破镜重圆,多少浪子回头,多少干戈化为玉帛,多少可能演变为恶劣的刑事案件被拒在萌芽之中。致富后的金碎茶一家没有独享成功的喜悦,而是积极回报乡亲们在他们创业中所给予的支

持,主动为周边村民提供资金,介绍经验,带动大家共同发展旅游服务业。说起这事,村民们总是心存感激的说:“金碎茶一家是我们的致富领路人。”

崇尚科学 移风易俗

在日常生活中,金碎茶全家相信科学、尊重科学,凡事依照科学规律办事,对封建迷信活动深恶痛绝。特别是在“非典”期间,面对社会上的种种流言和迷信活动,一家人始终不为所动,坚持科学规律,严格按医生的要求搞好家庭的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杀菌,确保家庭人员的身体健康。定期两个月开展一次健康有益的家庭文体活动,父子同台说相声,婆媳同台对唱,同时积极参加镇村组织的各项文明活动,体现了文明家庭的风范。

爱国守法 热心公益

在国家政策和集体事业面前,金碎茶一家也是走在全村人的前头。金碎茶自小就是一个能唱会跳的女孩子,每逢国家重大节庆,她不但自己登台演唱党的方针、政策,歌颂社会主义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还常常与女儿、孙女三代同台演出等形式表达爱国之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行计划生育,对国家集体的税费上交总是带头完成,遵纪守法。他们一家还特别关心公益事业,热心资助村里的特困户、弱势人群,积极捐款修桥造路、抗击非典、救助灾区,十余年来共计捐助了十多万元。在南田镇南田村,金碎茶一家已成为当地村民学习的榜样了。

第八篇、先进事迹

致富领路人事迹材料

县委扩大会议表彰先进个人推荐表

填报单位:皮亚勒玛乡人民政府 填报日期:2008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