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的春节

时间:2021-10-26 09:25:48 节日作文

第一篇:《福州过年习俗趣谈》

福州过年习俗趣谈

福州人的过年文化十分有趣,比如有:放鞭炮、祭祖、吃年糕、吃线面、吃太平燕、串门、赏花灯、猜灯谜,一家人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场常见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犹如一个托盘,口味也不一样,大家都做年糕,亲朋好友互相赠送,好让乡亲能品尝到别具福州风味的年糕。 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视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吃过团圆饭后,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无忌,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福州过年禁忌,讲禁忌是群众追求真善美的一种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这种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的具体表现就是图吉利。每逢过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这种图吉利、讲禁忌就更加突出了。就福州而言,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初一不扫地,食物宜“务传”。讲禁忌,一年中的第一天———正月初一是最讲究的。首先除夕夜就应把房屋打扫干净,初一这天不

扫地,据说是担心把财富和好运扫掉。此外,吃东西不怕“传”(剩下)。比如吃太平面,太平蛋两个吃掉一个“传”一个,谓“务吃务传”(有吃有剩),大大吉利,新婚媳妇尤其要注意,否则就犯忌。

谁说不利话,粗纸拭“股川”。过年要多说吉利话,如“好”、“顺”等,忌说不利话,如“完”、“死”等。早年福州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人们见面都要说“恭喜”、“发财”,对方则以“齐发”应答。解放后一段时间忌讲“发财”改说“平安”,近年又时兴“发财”了。

图吉利,行禁忌中有许多趣闻,如谁盘碗砸了,小孩会惊叫一声“完蛋”。事后大人就会纠正说:“不能说完蛋,应该说„好‟”。所以小孩打破了碗就说“我好一只碗”。小孩说错话是常有的事,所以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都要用粗纸(草纸)拭小孩的“股川”(屁股),实是拭嘴巴。寓意小孩的嘴像屁股,说的不利话不算数。

拜年初二起,初一不出门。福州人早年正月初一不出门,这是很有道理的。年前家家户户忙过年,大家都疲惫不堪,初一这一天需要好好休息,不喜欢有人干扰。同时一家人忙了一年,趁初一团聚话家常,也好借此先向家人中的长辈拜年,先内后外。所以福州人正月初一不出门,不向亲友拜年,初二起就打扮得十分光鲜,出门拜年了。

除夕忙讨债,通宵打灯笼。早年福州商界的债权债务,都要在除夕夜结妥还清。正月初一还欠债不还或向人讨债,被认为有违俗规。为此,除夕夜大街小巷都会看到挑着灯笼讨债的人。所以出现了无钱还债者就去尚书庙看“躲债戏”,或去汤房店洗“躲债汤”。因为只要躲到初一早晨,就是路上遇到债主,对方也只能道一声“恭喜,发财”,

决不会“违规”讨债了。如今这种习俗虽然淡化了,但商家仍看重在这天了结人欠欠人,更多的把这种商俗移到阳历元旦之前。 元宵,也叫上元节,是农历春节的又一高潮。请看《福州地方志》:“这一天,福州地方有驾鳌山、舞龙灯、打狮、放花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等等,俳优百戏,煎沸道路。又有以木架彩棚妆演故事,谓之„台阁‟,箫鼓喧阗,至于彻夜。城门不闭,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由此,古时福州元宵之热闹可见一斑。

”福州闹花灯最盛之年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时蔡君谟(蔡襄)守福州,命每家点灯七盏。郎官巷有一诗人叫陈烈,愤然登上鼓楼挥毫题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泣。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道出了贫苦人民的愤怒。

南宋诗人陆游在《无学庵笔记》中,也给我们留下一则元宵闹花灯的趣事:当时有个叫田登的州官,忌“灯”与“登”同音,只许把“灯”叫做“火”,贴出告示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天。

福州旧时除了“燃灯”、“放灯”、“观灯”之外,最普遍、最流行的民俗是“送灯”,所以“亲家舅送灯”的童谣许多老人今天还能背诵。福州话“丁”与“灯”谐音。姑娘出嫁第一年,由她的弟弟(没有弟弟由妹妹也行,弟妹都没有则雇人)送达,他们把花灯挂在两根甘蔗的两头,第一年送“观音送子灯”,第二年送“孩儿坐盆灯”,第三年送“状元骑马灯”,究其因大概是祝贺“添丁”讨个吉利罢了。

福州人最讲究吃喝,除开喝酒外,还必须要吃元宵,元宵节的主要吃食也叫元宵。在南方,元宵也叫“汤圆”、“圆子”。据说元宵象征合家团圆,吃元宵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万事如意。元宵即“汤圆”,是用糯米粉等原料做成的圆形食品,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兹补。

福州人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人做“元宵”,先把馅捏成均匀的小球状,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萝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粘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这样煮出的“元宵”质软不硬,香甜可口。

近几年来,福州人过元宵节,在南后街“三坊七巷”和“五一广场”以及“马尾”、“马祖”海峡两岸的元宵观灯节,吸引众多的游客以及台湾和华侨华人来福州观赏灯节,人山人海,非常热闹。

我心目中的年文化,应该是这样过:一、扫晨;二、贴春联;三、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四、贴年画;五、逛花灯;六、猜灯迷;七、

吃元宵;八、吃年糕。这是福州传统的文化必须保持发扬,此外,还要增加逛庙会如:在各大公园广场设“跳蚤市场”和“古玩商场”、“闽剧评话”、“歌舞”、“美食文化展览”等,丰富福州过年文化和气氛。

作者:福州二中转福建收藏家协会张祖仁 邮编:350001

第二篇:《福州春节习俗》

福州春节习俗

福州的春节习俗富有浓厚的闽南风情,跟北方人的春节习俗相比更具有自己的特色。福州过年习俗有哪些?福州人是怎么过春节?身为福州人,看到这么多的习俗你会倍感亲切。

筅堂(扫房)。福州地区在春节前的“腊月十五”后,就开始打扫屋宇房舍了,福州人称之为“筅堂”的习俗。

尾牙。“尾牙”是一年中最后一个最亮的月牙,是|商家|特有的节日。这一天,商家要设宴款待辛苦了一年的员工,向他们表示感谢,并向学徒们发"鞋价"。单位发"年货"此俗至今仍延续,特别是台湾地区。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和二十四日为“祭灶”,也是福州祭祀灶神的节日。福州祭灶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即官家腊月二十三日祭灶,百姓二十四日祭灶,水上人家二十五日祭灶。“祭灶”要供灶糖、灶饼,按传统,灶糖灶饼是外公外婆送的。有几个外甥就送几包,还要加“花面壳”。

分年。祭灶后,春节便拉开了帷幕,廿五日后开始蒸年糕,置办年货,备鸡、鸭、鱼、肉、酒等,祭祀祖先、天地神,谓之“分年”。

送年。亲友间互赠年礼,曰“送年”,节日气氛日浓。女儿女婿向岳父母送年礼,谓之“送年”。

特别在女儿出嫁头一年,临近春节年关,女儿女婿要向娘家送年礼,出嫁的女儿要与女婿一齐,向父母送年礼,其中有一床“糖裸”(年糕),一双“草鱼”或“鲢鱼”,一只“骹柄”(猪蹄),一只红鸡角(公鸡)及福桔等,表示女儿女婿孝顺{福州的春节}.

父母,感谢养育之恩,祝愿老人健康长寿。“年糕”寓意“年年高升”,“大池鱼”“草鱼”或“鲢鱼”寓意“年年有余”,“福桔”吉祥如意。父母收年礼后,回送给外甥灶糖灶饼,花面壳纸做的面具等,富含民间亲情。现在多以现金以示孝敬。

做岁(除夕)。即农历十二月最后一晚,福州俗称“三十暝晡”(大年卅日、小年廿九日),春节正式开始。是夜,红烛高烧,合家欢乐,共饮晚宴,谓之做岁。既年夜饭,围炉团坐,通宵不寐,谓之“守岁”。再拂厅与堂,燃红鞭炮,煮隔年饭。“隔年饭”以木制蒸饭甑装盛,围插朱筷十双,贴红纸,扎红绳,撒“五子”(红枣、花生、瓜子、桂圆子、栗子),摆于厅堂案桌。家中门户、箱笼家具、贵重器皿,皆覆“金银纸箔”,象征金银财宝多到溢出,象征明年发大财。三十暝晡一般要洗澡,因为初一要少做事,也不能洗澡。

旧时,三十暝晡是债主讨债的日子,故称年关。旧时欠债不能过年。家住城外的债户跑到后洲尚书庙,家住城内的则跑到城隍庙看戏躲债。{福州的春节}.

初一。早上要放鞭炮,然后祈年、饮屠苏(一种药酒)、序拜(即晚辈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有的人家还要却荤食(吃素)。早餐大多吃太平面(线面加俩蛋),以象征一年太平。这天不煮新饭,吃昨晚做好的“隔年饭”。人们见面要互道"恭喜发财,合家平安"等语。这天忌扫地倒垃圾、扫地、洗澡、用刀具、讲晦气话,一般也不吃稀饭,不出远门,晚上要早睡,俗称“斗夜灯”,比谁睡得早。清人吴继筠《福州岁时竹枝词》:“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初二。福州俗称“女婿日”,是女儿女婿回娘家拜年的日子,并在女方家里吃饭。

初三。亲族邻里间互相拜年。

初四。开假日,迎接灶君回銮视事,也称“接神日”,店铺都在这天放鞭炮,开门迎业。

初五。入学日,旧时入学弟子在这一天拜见老师,称“上斋门”。

初七。人日,福州俗称“人补命”,民间要取七种菜做羹,叫“七宝羹”,晚上要共食年糕,煮太平面,以表延年益寿。

送灯。初七送灯日以后,大街小巷都能见到亲家舅扛着甘蔗,蔗上挂着花灯,往姐姐婆家送灯的情景。福州地区一般从正月初十至元宵节都进行与花灯有关的活动。做父母的把花灯送给出嫁的女儿。花灯由小舅子送去,所以称"亲家舅送灯"。春节亲家舅(小舅子)送灯,在福州城乡十分流行。送灯即送"丁"方言,外婆给外甥送灯,就是祝福女儿生子添丁.人丁兴旺。娘家给婆家送灯,大多由亲家舅(小舅子)送。

第三篇:《福州春节,小吃》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称履端、元旦,今谓春节,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节日气氛最浓的民间节日。黎明时分,各家敞开大门,焚香鸣炮,喜迎新年。这个节俗传统禁忌甚多,说第一句话,做第一件事,都讲究好彩头,希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说“恭喜”、“发财”、“平安”等吉利话,对方也报以相应的好话。当日不扫地、不打水、不挑担、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发、不说不吉利的话。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质地最好的衣着。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线面、鸡肉、鸭蛋,取福州话谐音,如”鸡”音似”系,羁”,”鸭蛋”似”压乱”),以祝太平、长寿;有的吃年糕(红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孙一年平安。初一,小辈要向长辈拜年,长辈则给以压岁钱或糖果、桔子。初一不出远门,初二、初三人们可以访亲拜友,互贺新年。正如清人吴继筠在《福州岁时竹枝词》中说的:“簇新衣服趋人前,礼数谦谦喜连连;路上相逢共作揖,发财恭喜贺新年。”

福州是有名的小吃之都,具坊间相传,小吃种类有百种,那么你知道福州著名小吃有哪些吗?今天我们来罗列几个福州著名小吃,为大家介绍一下。福州小吃名誉一方,来到福州,怎能不品尝那里的特色.说到福州特色小吃,不得不提的就是鱼丸,福州人最常吃的小吃。以包心有馅为特色。制作以鲨、鳗的鲜鱼肉,剔骨、洗净,剁成鱼丸酱;后分次加入盐水调和,再加入干淀粉,拌成鱼羹糊状。同时,选取猪五花肉剁成酱,虾干切碎,调入酱油、味精、葱白等作馅。包制时,应用特造鱼丸勺,取馅包在鱼羹糊里,用手捏成球状,放在清水盆中,安放冷水锅以微火煮熟。捞起晾在竹筛里待食。

福州著名小吃之鱼丸。来福州游玩的人,都会特意去吃一次鱼丸!

福州著名小吃之肉燕。 “肉燕”是浦城著名的传统食品,细而不腻,柔而脆嫩,味鲜适口,宛若燕窝,兼有荤素风味。肉燕最为福州著名小吃,不仅仅是味美,它的独特制作也是受欢迎的原因。

福州著名小吃之太极芋泥。蒸熟的芋头去皮碾成泥后,拌上猪油白糖、香料、芝麻等在旺火热锅上翻搅均匀后装入盆中,并用红枣、山楂熟莲子、冬瓜糖等在芋泥面上装饰成太极图案,最关键的是最后淋上一层熟猪油,这样便将热气封存住,冒不出来了。芋泥甜而不腻,深受大人小孩的喜爱,是逢年过节的小食之一。{福州的春节}.

福州著名小吃之葱肉饼。福州传统风味小吃。以面粉为主料,以猪肥膘肉、葱花、生芝麻为辅料制成的一种烤炉酥饼。老福州人每逢春节都会摆上它,其和北方的饺子意味一样,有团圆吉祥之意。

福州美食文化博大精深,单数福州著名小吃就不是简单就能讲完的。

第四篇:《美丽的福州 清新的春节节(6年)》

美丽的福州 清新的春节梦{福州的春节}.

陈璐璐

我的家乡福州,又称榕城,是福建省省会。最令人羡慕的是榕城的清新空气和优美的环境,常年是蓝蓝天空漂着白云,空气质量名列全国前茅。

大年三十,阵阵爆竹声迎来了春节,零点钟声响后,一束束火花从地面腾空而起,“轰隆隆”烟花的爆鸣声、噼哩啪啦的爆竹声,整个天空绽放出一朵朵绚丽多彩焰火,此起彼覆,如同电闪雷鸣,彻夜不停,同时浓浓硝烟火药味,扑鼻而来,我们被呛得透不过气,不停地咳嗽。胆小的女生缩着脖子躲到角落里,小孩子被吓得发抖,扑倒妈妈怀抱里,我也被突然从楼下传来震天动地的烟花爆鸣声吓得心惊肉跳,原本满天星斗清朗的夜空,顿时蒙上了浓浓的烟雾。

除夕白天,榕城还是阳光灿烂,蓝天白云,整个天空清爽通透,让人看着心情舒畅;大年初一早晨,我发现榕城“变脸”了,高楼笼罩在雾气中,看上去雾气还有点灰蒙蒙的。令人讨厌的雾霾突然降临榕城,榕城空气里PM2.5浓度暴增,这都是燃放烟花爆竹惹得祸。

燃放烟花爆竹负面影响可大了,污染空气可谓起立竿见影作用,特别是在春节非常时间,大量燃放,空气里PM2.5浓度爆增,形成雾霾天气,会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燃放不当,有时焰火直接喷射到人的肢体或脸部,会被炸伤或烧伤人肢体皮肤、脸,特别易伤害眼睛;有时焰火喷射到或落到易燃物上也会间接引起火灾,又威胁到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烟花爆竹燃放后全部变成垃圾,除夕前,从小区到街道家家户户除尘清洗,做得干干净净,而除夕夜到初一,从小区到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烟花爆竹的残骸,惨不忍睹,严重影响环境卫生。

据报导榕城除夕夜要清运垃圾三四千吨,相当部份是烟花鞭炮留下的

垃圾,增加环卫工人工作量,环卫工人在路面上清扫垃圾,都要加班到初一凌晨二三点,害得这些城市美容师不能和家人团聚。

过年燃放烟花爆竹,虽然传统风俗。那是因为当时社会落后,科学技术不发达,只能用燃放烟花爆竹祈福避祸,而现在社会进步了,科学技术发达,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过年不放鞭炮,开展一些丰富多彩文化娱乐活动,各小区、街道举办“春晚”,以家庭为单位参加小区“春晚”,进行歌咏、舞蹈、小品等比赛,以街道、区为单位组织开展踩高跷、舞龙、舞狮等民俗文艺表演,还可以开展乒乓球、羽毛球、自行车、篮球、排球等比赛,把春节文化娱乐活动搞得热热闹闹的,同样可以让群众欢度春节。

过去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添喜活动,但面对一些地区近来连续的雾霾天气和糟糕的空气质量,春节期间尽量不放烟花爆竹,做到我为榕城清新空气少放一串鞭炮。

“谈霾色变”的今天,我希望不燃放烟花爆竹,过一个清新的春节。

第五篇:《福州过年习俗趣谈》

福州民俗收藏家张祖仁论福州过年习俗

福州人的过年文化十分有趣,比如有:放鞭炮、祭祖、吃年糕、吃线面、吃太平燕、串门、赏花灯、猜灯谜,一家人喜气洋洋,其乐融融。福州人的年糕跟本地市场常见的年糕不同,它的大小犹如一个托盘,口味也不一样,大家都做年糕,亲朋好友互相赠送,好让乡亲能品尝到别具福州风味的年糕。 祭祖时年糕得切片油煎,然后盛在盘里摆上供桌。福州人很重视年糕,除了祭祖,年糕也是团圆饭桌上的一道饭后甜品,即使不吃,饭桌上也少不了它。此外,红糟鸡、福州鱼丸和肉燕也是福州人团圆饭桌上的美味食品。 福州人还有一个颇有趣的年俗。吃过团圆饭后,父母都要用卫生纸替小孩抹嘴,意思是童言无忌,若小孩说错了什么话,希望神明不会怪罪于他。

大年初一,福州人出门拜年之前,必须先祭天,竹篾饭是必备的祭品。饭是盛在一个竹篾编的容器中,当中要插一朵纸红花,周围则插上筷子,有向天祈福之意。 根据传统这天福州人还要吃一碗太平面。那是用红糟鸡鸡汤泡的面线,面里还要加两个鸡蛋,现在也有人以鹌鹑蛋取代。顾名思义,太平面是吃平安的。

福州过年禁忌,讲禁忌是群众追求真善美的一种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这种心理特征和精神需求的具体表现就是图吉利。每逢过年(新春佳节)到来之际,这种图吉利、讲禁忌就更加突出了。就福州而言,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初一不扫地,食物宜“务传”。讲禁忌,一年中的第一天———正月初一是最讲究的。首先除夕夜就应把房屋打扫干净,初一这天不

扫地,据说是担心把财富和好运扫掉。此外,吃东西不怕“传”(剩下)。比如吃太平面,太平蛋两个吃掉一个“传”一个,谓“务吃务传”(有吃有剩),大大吉利,新婚媳妇尤其要注意,否则就犯忌。

谁说不利话,粗纸拭“股川”。过年要多说吉利话,如“好”、“顺”等,忌说不利话,如“完”、“死”等。早年福州从除夕开始到元宵节,人们见面都要说“恭喜”、“发财”,对方则以“齐发”应答。解放后一段时间忌讲“发财”改说“平安”,近年又时兴“发财”了。

图吉利,行禁忌中有许多趣闻,如谁盘碗砸了,小孩会惊叫一声“完蛋”。事后大人就会纠正说:“不能说完蛋,应该说„好‟”。所以小孩打破了碗就说“我好一只碗”。小孩说错话是常有的事,所以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都要用粗纸(草纸)拭小孩的“股川”(屁股),实是拭嘴巴。寓意小孩的嘴像屁股,说的不利话不算数。

拜年初二起,初一不出门。福州人早年正月初一不出门,这是很有道理的。年前家家户户忙过年,大家都疲惫不堪,初一这一天需要好好休息,不喜欢有人干扰。同时一家人忙了一年,趁初一团聚话家常,也好借此先向家人中的长辈拜年,先内后外。所以福州人正月初一不出门,不向亲友拜年,初二起就打扮得十分光鲜,出门拜年了。

除夕忙讨债,通宵打灯笼。早年福州商界的债权债务,都要在除夕夜结妥还清。正月初一还欠债不还或向人讨债,被认为有违俗规。为此,除夕夜大街小巷都会看到挑着灯笼讨债的人。所以出现了无钱还债者就去尚书庙看“躲债戏”,或去汤房店洗“躲债汤”。因为只要躲到初一早晨,就是路上遇到债主,对方也只能道一声“恭喜,发财”,

决不会“违规”讨债了。如今这种习俗虽然淡化了,但商家仍看重在这天了结人欠欠人,更多的把这种商俗移到阳历元旦之前。 元宵,也叫上元节,是农历春节的又一高潮。请看《福州地方志》:“这一天,福州地方有驾鳌山、舞龙灯、打狮、放花灯、放焰火、猜灯谜、吃元宵等等,俳优百戏,煎沸道路。又有以木架彩棚妆演故事,谓之„台阁‟,箫鼓喧阗,至于彻夜。城门不闭,远乡下邑来者通夕不绝。”由此,古时福州元宵之热闹可见一斑。

”福州闹花灯最盛之年在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时蔡君谟(蔡襄)守福州,命每家点灯七盏。郎官巷有一诗人叫陈烈,愤然登上鼓楼挥毫题灯:“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泣。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道出了贫苦人民的愤怒。

南宋诗人陆游在《无学庵笔记》中,也给我们留下一则元宵闹花灯的趣事:当时有个叫田登的州官,忌“灯”与“登”同音,只许把“灯”叫做“火”,贴出告示把“放灯”改为“放火”。于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谚语一直流传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