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a老师

时间:2021-10-26 09:22:07 节日作文

第一篇 rama老师《老师的爱》

老师的爱,像每天的午饭,天天必有,我们的老师也不会落后。

今天我们班的班长被钉子钉了,流了大血,张红立马去告老师,老师来看情况。班长哭哭滴滴,像敢出生的小孩,老师像班长的妈妈,用亲微的声音安慰班长,把她送进医务室。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这就是我们的苏老师?

江西赣州大余县水城小学四年级:叶熙

第二篇 rama老师《RAMACGPR 探地雷达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RAMAC/GPR 探地雷达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

白雪冰 孔祥春

摘要:考古研究的探测手段一直以来都是考古专家头疼的事情,要保证不损坏古迹的同时又要了解古迹内部的具体情况;近几年来随着探地雷达技术逐渐的进入了考古研究的领域,使其展现出了其他探测手段所没有的优势;本文结合了一个考古研究探测的实例,简要介绍一下探地雷达技术在考古研究探测中的优势。

关键词:RAMAC探地雷达、条石垫层、塔身、塔基

1

引言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考古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50年以来的中国考古学以田野考古发掘为学科发展基础,获得了许多重大发现,考古学专题和综合研究全面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广泛应用,学科体系基本形成。中国考古学的突出特点是考古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的逐步全方位结合:如年代学研究的碳十四常规和加速器质谱的热释光断代技术,体质人类学的人种学、古病理史的探讨和食性分析与遗传基因DNA的收集,物质结构和成分分析技术,考古学与气候、植物、动物、地质等学科结合,探地雷达等物探勘测新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在考古学中的应用。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引进到考古学研究中,极大地加深和拓展了学科研究领域,提高了科研效率,加大了考古学研究中的量化成分,增加了科学性。探地雷达作为一种先进的高频电磁波勘探技术,具有对探测对象不造成任何损伤、抗干扰能力强、测量结果直观准确和高效率等特点。随着近年来软硬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探地雷达技术在考古发掘研究领域方面的应用正在急速扩大。现阶段多被应用于文物古迹内部结构情况的调查、定位。从近些年国内外探地雷达的应用和发展情况来看,探地雷达技术在考古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是十分不错的,前景也是非常广阔的。

2

雷达工作基本原理

RAMAC探地雷达系统主要由主机、天线以及传输光纤或电缆组成(如图1,光纤相对电缆传输线来说,具有频带宽,传输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的优点),其中天线部分一般又分为发射机和接收机两部分,发射机发射高频电磁波信号到地下介质中,反射回来的信号被接收机接收,然后在接收机内通过A/D转换器把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通过光纤将信号传送到主机并储存起来以供分析使用。探地雷达通常在探测区域表面进行扫描,连续发射信号到地下介质中,每单位长度或时间扫描一定的道数,检测结果同步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由于电磁波是半无限空间的扩散,点反射体(例如与天线拖动方向垂直的管道、通道、孔洞,如图2所示)的图像为抛物线,面反射体(例如不同的地层结构、建筑结构,如图3)保持原来的形状,其斜度和垂直分辨率在0.01—1米之间,取决于使用的天线频率。高频天线分辨率较高,但检测深度较浅,低频天线分辨率较低,但检测深度较深。通常来讲,在古建筑里探测内部结构时,中心频率在500~800MHz的天线就能够满足要求,对于古建筑基础的探测,中心频率在250~500MHz的天线也能够满足要求。探测目标体的深度位置是电磁波在介质中的双程旅行时间与传播速度乘积的一半,水平位置则是由一个精密的测距轮计算得出来的,其中双程旅行时间是指发射机发出电磁信号后,经目标体反射,再被接收机接收的时间总和。

图2、点反射体成图示意图 主机 天线

光纤 显示器

图1、雷达系统组成

图3、面反射体成图示意图

3 检测方法和技术

3.1现场检测方法

对古建筑及地下埋藏物进行检测时,我们对测量区域通常采取网格式扫描的方法。通过网格状的扫描,我们可以比较全面详细的了解探测区域内部结构的三维状况和分布。鉴于此次古建筑的探测现场条件的限制,我们对于塔基的探测尽量的采取的是网状布线,对于塔身的探测是布置的三条环绕塔身的环形测线,仪器设备采用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RAMAC探地雷达,主机的型号是CUII,天线是500MHz天线,采用距离触发的方式。

3.2 雷达技术应用

探地雷达相对其它探测设备而言,可以检测凡是存在电性差异(介电常数不同)的地下介质、考古中探测深度范围大概在0~60米(视介质情况而言)、对地下空区、层面有反应明显、检测速度快、图像直观等特点。它能够精确确定地下结构的位置、深度、范围等。

4 应用实例

4.1 工程概述

北京某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位于城区北部。寺建于清代,因格鲁派僧人着黄色僧袍、戴黄帽,所以该派又称黄教。清代中期,班禅大师自西藏来京为清朝皇帝祝寿,在京期间,曾驻锡寺中。同年,班禅大师在京逝世,清朝皇帝令在寺北建衣冠石塔。石塔为印度迦耶精舍形制,但又融进了藏、汉的建筑风格,至今保存完好,成为寺内最具有特色的建筑。

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由一家香港房地产公司出资,中国某研究所设计,对寺内的“白塔”进行维修,此次使用RAMAC探地雷达探测的目的就是要在不损坏古迹的同时搞清塔身内部的结构状况和塔基的组成情况。

4.2 采用设备

此次探测采用的是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RAMAC探地雷达,主机型号是:CUII,天线采用的是500MHz的屏蔽天线,其目的是在保证测深(在直径5米左右的塔身上,电磁波可以穿透)的同时可以得到较高的分辨率,显示器和数据存储采用的是IBM笔记本电脑。

4.3 测线布置

由于探测区域的形状和表面情况的限制,此次塔身探测采用的三条环形的测线,塔基是尽量的网状布置的测线;具体的测线布置见下图。

图4、塔身测线布置侧视图 图5、上塔基测线位置平面图

图6、下塔基测线位置平面图

4.4 探测方法和参数设置

由于现场条件的限制,现场探测的测线没有完全的按照网状测线布置,数据采集采用剖面法距离触发的方式,

● 塔基采集参数如下:

采样点:723

采样频率:7169Hz

道间距:0.02米

时窗:100ns

叠加值:自动

介质速度:100m/us,由于现场无法标定故采用默认电磁波速度。 塔身采集参数如下:

采样点:970

采样频率:8099Hz

道间距:0.02米 时窗:120ns

叠加值:自动rama老师

介质速度:100m/us,由于现场无法标定故采用默认电磁波速度。

4.5 探测结果

● 塔身底座探测结果:

图8、塔身底座测线的雷达图、照片和分析的内部结构

结论:通过雷达图分析,我们分析塔身底座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汉白玉的砌石,中间有一层,塔芯为一层,由于只能分析出内部的层结构,所以中间两层的具体材质无法分析出,但是从雷达图可以看出内部的材质是比较均匀的。

● 塔身上部探测结果:

图9、塔身上部测线的雷达图、照片和分析的内部结构

结论:通过对雷达图的分析,我们初步估计塔身上部为两层结构,外部为汉白玉的砌石,内部为材质匀称的材质,并且从雷达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出在汉白玉砌石内部有垂直贯穿砌石的铁扣件(估计为不规则形状)。

● 上塔基探测结果:

13号测线 14号测线

第三篇 rama老师《[健身] 壮男健身教室21~30.new(1)》

健身教室21:全身性减肥结实体操(上)

原本这篇应该开始post上半身锻炼,但是考虑到可能有不少人是初学者

,应该先给予适度的训练适应之,以强化效果,因此提供给各位一个不

但能减肥也能让身体结实的体操,搭配之前post的时程规画,每周做一

至二次,每次间隔3-4天。不要每天做,这样才不会造成身体和内脏的rama老师

损害。

我曾经在以前的post中提过用内效性运动来强化减肥与结实的效果,以

下的体操即有此效果,称之和田式。在做之前必须做暖身准备运动,以

关节为主,包括颈部、肩部、手肘、手腕、脚踝、膝盖、腰部,不要省

略这个功夫,做满五分钟。

和田式体操包括十二种体操如下:

1.腹肌运动

2.蹲立运动

3.蹲坐运动

4.侧腹运动

5.举腿运动一

6.反翘运动

7.下腹运动

8.举腿运动二

9.前屈运动

10.抬腿运动

11.举腿运动三

12.快速体操

ps壮哥语录:做爱后睡觉前做11和12,对调节身心很有帮助。

每种体操所花的时间约一分钟,同样动作反复做八次为一套,一个动作

以八秒钟速度进行,口令由一至八共八秒钟,也就是一种体操所花的时

间为六十四秒。刚开始的人不必勉强自己十二套都要做完,可以本次做

六套,下次做另六套,不要造成身体失调。

现在来介绍这十二种体操,每种反复八次为一套,各做两套。每次之间

尽量不要休息,每套之间则要有1-2分钟的休息。

一、腹肌运动:

本运动对消除腹部赘肉很有效,有个远亲阿姨,原本腰围很粗,建议她

按照方式这方式进行,结果两个月腰围减了15公分。或许她的体质很适

应这种体操,才会减得这么顺利,但我想,有心你也可以达成。

常有些人说有些腹肌训练并不容易缩小腹部,那是因为没有配合正确呼

吸方法所致,因此除了记住体操正确姿势外,对于所提的呼吸方式也不

可忽略。

1.坐在地上,身体和腿成直角,两手伸放在两耳上。

2.口令一二,用口轻轻吸气,并慢慢挺直腰部和背部。

3.口令三四,慢慢呼气,上半身伸直向后仰,腹肌震动时停止,不要

使背部弯曲或用脚尖用力。上半身倾斜度越浅越好,太深用力会在

胸部,反成为胸部运动。

4.口令五六七,以上半身伸直的状态用力呼气,利用腹肌震动时把气

呼完。

5.口令八,呼完气恢复原来姿势,不要使用弹力,下巴也不要往上或

脸部朝天花板。

二、蹲立运动(腰部与腿部训练):

1.两腿张开,与肩同宽,使用小指外侧抵住地站立,上半身伸直,双

手轻放脑后,使腰部和大腿肌肉呈紧张状态。

2.口令一二三,吸气,大腿和腰部肌肉呈紧张状态,膝盖向侧面张开

,用口吸满气,意念想象身体前后被两块木板夹住。

3.口令四,用力吸气,膝盖尽量张开,以大腿内侧肌肉感到轻微酸痛

为止,腰部不要后退。

4.口令五,边呼气边抵住原本为抵住地面的脚底。

5.口令六七,呼气,把弯曲的膝盖慢慢伸直,使腰部和大腿肌肉更加

紧张。

6.口令八,膝盖伸直,将身体重心放在腿上,上半身不要往后仰,尽

量呼气,呼完后继续循环动作。

三、蹲坐运动(腰部和腿部的训练):

1.两脚平行张开约廿公分,自然站立呼气。

2.口令一二,吸气,手臂平举,脚跟抵住地面,腰部放低。

3.口令三,吸气,手臂仍举起,腰部放更低。

4.口令四,准备一张十公分高的东西,放在臀部下,直到臀部碰到为

止,但不要坐上去,尽量将腰部放低,吸足气,手臂和肩膀呈水平

。脚跟不要浮起来,要以它来支撑重量。脚尖不要张开,膝盖也不

要使其呈狭窄状。

5.口令五六七,呼气,重心移到脚尖和大腿前部,利用腿和腰的力量

站起来,不要用弹力,手臂慢慢放回身体侧面。

6.口令八,腿腰伸直站立,膝盖用力,手臂伸直,上身不要往后仰。

四、侧腹运动:

1.准备一张高七十公分的桌子或椅子,站在离其五十公分处,右脚放

上去,双手自然垂下吸气。

2.口令一,呼气,靠桌子一边的肩膀朝腰部压下去,意识集中在靠桌

子这边的侧腹上。

3.口令二三,加强侧腹肌肉的收缩,外侧手脚肌肉放松。

4.口令四,呼气,更加收缩侧腹肌肉,手指朝地面垂直使力。

5.口令五六,吸气,恢复原来姿势。

6.口令七八,侧腹收缩完全放松,使身体像外侧倾斜,然后换边做。

五、举腿运动一(消除胃部周围赘肉):

1.整个背躺在地上,膝盖稍微张开弯曲竖立在地,双手手掌朝下放在

身体侧面,吸足气。

2.口令一,呼气,双手放在地面,抬高臀部。

3.口令二三,呼气,使脚膝盖靠近腹部,臀部抬起,头不要浮起来。

4.口令四,呼气,身体收缩,使双膝更靠近腹部,小腿可尽量贴近大

腿内侧。

5.口令五,吸气,慢慢恢复原来姿势。

6.口令六七,吸气恢复原来姿势,腿慢慢放下,不要用颈部力量,也

第四篇 rama老师《设计实践调研》

第五篇 rama老师《内蒙古文物考古所 陀罗尼残片考》

内蒙古文物考古所收藏的 西夏文陀罗尼残片考*

荒川 慎太郎

摘 要: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一些西夏文陀罗尼断片。本文从语言学的角度来介绍,探讨其内容。

关键词:西夏文 陀罗尼 内蒙古文物考古所

1.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文献rama老师

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许多西夏文的写本和刊本资料。众所周知,这些收藏品主要是在1983年至1984年调查黑水城时出土的。

尽管这些西夏文文献大部分都是小断片,但是其中包括很多独一无二和有价值的材料。材料包括许多佛教文献断片(大部分是《金刚经》等)和世俗文献,其中存有为俄藏和其他收藏单位未见的珍贵的《同音》残片。

2. 陀罗尼写本

这段先介绍材料。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西夏文陀罗尼均由草书写成。 以下称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的陀罗尼为MD。就内容来看,MD可以归纳为两个类型:MD1 与MD2。下面首先分析笔者看到过的MD1,分析依次为西夏字、推定音、与西夏文对应的梵文。 ( )内是笔者补充的文字,+是后来补上的文字。

M21.145[F228: W4]-3P④

签 危 撂 板 哈 瞅 蚐 菤 薫 板 哈 稾 虯 冠(粧) 兽 僧 本研究(呼和浩特,2010.8)由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A)项目“丝绸之路东部的文字资料和

遗迹调查——构筑出土文献材料的新史观与新学科”(荒川正晴主持,2010年-)资助。在此我向荒川正晴老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各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① 西夏语研究的相关资料见Gong Hwang-Cherng(龔煌城),Tangut, The Sino-Tibetan Languages (G. Thurgood and R. J. LaPolla eds.),Routledge, 2003, pp. 602-620;西田龙雄『西夏語の研究——西夏語の再構成と西夏文字の解読』Ⅰ,Ⅱ, 座右宝刊行会, 1964, 1966;西田龙雄「西夏語」『言語学大辞典 第2巻 世界言語編(中)』(龟井孝等编), 三省堂, 1989, pp. 408-429。西夏文字的相关资料见西田龙雄「西夏文字」『言语学大辞典 别巻 世界文字辞典(中)』(河野六郎等编), 三省堂, 2001, pp. 537-547。

② 图版见宁夏大学西夏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编《中国藏西夏文献》(16,17),甘肃人民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以下简称为《中国藏》。

③ 以下,按照荒川的先行研究使用的西夏文推定音的音标。见荒川慎太郎「西夏文『金剛経』の研究‐言語学的研究·校訂テキスト·訳注」博士论文, 2002, 京都大学。

④ 《中国藏》17,第244页。这行陀罗尼缺“粧”(对应梵文的tha),以小字补写“蚐”(对应梵文的ra)。 - 66 -

*

2

'e: 2da:' 1ma: 1he? 2tyu 1pI: 1ra:r 2ba: 1va 1he? 2tyu 1te: 1sha: 1ta: (2tha:) 2ga: 2to

ye dha(r)mā hetu prabhāvā hetu(n) teṣā(m) tathāgato 稾 虯 硂 桥 汕 劲 粧 瞡 脪 脪 蠕 撂 仟 前( +蚐) 撂 目

1

te: 1sha: 1tsa: 2'o: 2ni: 2ror 2tha: 1'e: 1war 1war 1di: 1ma: 1ha? 1shI: 1ra:r 1ma: 2na:

teṣā(m) ca yo nirodha evaṃvādī mahā - śramaṇa(ḥ)

从内容上看,它是现在西藏流通的陀罗尼之一。《藏密真言宝典》有与此内容近似的陀罗尼,即Nor bu ’dzin pa’i gsungs 持财(宝)母真言①。藏文的转写与梵文的再构成如下。

Tib.

ye dharmā he tu pra bha vā he tunte ṣāmta thā ga to hya ba dat te ṣānytsa yo ni ro dha e vam bā dī mahā shra ma ṇa:

Chi. (《藏密真言宝典》p. 212)

耶達日嘛阿 亥嘟 札(巴日)靶斡 亥盹代坎 答塔阿噶多 哈雅抜帯 代 莰匝 吆尼 若達 厄旺 抜阿底伊 嘛哈阿 夏日麻那 Skt.

ye dharmā hetuprabhāvā hetu(n) teṣām tathāgato hy avādat teṣām ca yo nirodha evaṃvādī mahā-śramaṇaḥ

在此陀罗尼的开头加上 oṁ 、结尾加上 ye svāhā 即是所谓的《十二因缘真言》。② 与MD同一出土地的黑水城还出土一件了梵、汉对刊的陀罗尼集刻本,即《密咒圆因往生集》。其中的《十二因缘咒》就包括〈十二因缘真言〉。③总而言之,我们可以推定西夏时期在该地域流通着属于MD1的汉字陀罗尼。

MD1从外形可以再分为两种形式。以下按照《中国藏》记载的顺序表示。 A) 1行型(约 33 文字)(图1)

A1: M21.145[F228: W2]-1P 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A2: M21.145[F228: W3]-2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A3: M21.145[F228: W4]-3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 3行型(每行约 14 文字)(图2)

B1: M21.146[F228: W6]-2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2: M21.146[F228: W7]-3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3: M21.146[F228: W8]-4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4: M21.146[F228: W9]-5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5: M21.146[F228: W10]-6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B6: M21.146[F228: W11]-7P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残页

下面将上述陀罗尼的西夏文录文排列如下,以示它们之间的异同。原文图板不清、由笔者推定的地方用“□”表示, 换行符用“/”表示,经修正过了的文字加下划线。

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虯 冠(粧)兽僧 稾虯硂 桥汕劲粧 瞡脪脪蠕 撂仟 前( +蚐)撂目

A1: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虯 冠粧兽僧 稾虯硂 劲粧 瞡脪脪蠕 撂 ① 见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研究室、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藏密真言宝典》,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第211~212页。

② 见《藏密真言宝典》,第8页。

③ 见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等编《俄藏黑水城文献》(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62页下,TK271密咒圆因往生集(9-7),孙伯君《西夏新译佛经陀罗尼的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1页。

- 67 -

蚐撂缺

A2: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虯 冠粧兽僧 稾虯硂 桥汕劲粧 瞡脪脪蠕 撂仟 前蚐撂目

A3: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虯 冠兽僧 稾虯硂 桥汕劲粧 瞡脪脪蠕 撂仟 前(+蚐)撂目

B1: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弛 冠粧兽/僧 板薫荺冠 稾虯 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B2: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弛 冠粧/兽僧 虯 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B3: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弛 粧/兽僧 荺冠 硂 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B4: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弛 冠/粧僧兽 板薫荺冠 虯硂 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B5: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弛 冠粧/兽僧 荺冠 虯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B6:签危撂 板哈 瞅蚐菤薫 板哈 稾弛 冠粧/兽僧 荺冠 虯腮汕劲粧 瞡菤/薫硯 撂仟 粇蚐撂目

俄罗斯圣彼得堡收藏的西夏文译《金刚般若经》中有一版本,其结尾有与MD1相同的陀罗尼(以下称为VD)。下面依次为该陀罗尼的西夏字、推定音、西夏文对应的梵文。

VP61-2

签 危 撂 板 哈 瞅 蚐 窮 薫 板 哈

2

'e: 2da:' 1ma: 1he? 2tyu 1pI: 1ra:r 1pha:' 1va 1he? 2tyu

ye dha(r)mā hetu prabhāvā hetu(n) VP61-3

稾 虯 冠 粧 兽 僧 板 脪 荺 笋

1

te: 1sha: 1ta: 2tha: 2ga: 2to 1he? 1war 2da: 1tI:

teṣā(m) tathāgato hevadat (=hy avādat) VP61-4

稾 虯 硂 桥 汕 劲 粧 瞡 脪

1

te: 1sha: 1tsa: 2'o: 2ni: 2ror 2tha: 1'e: 1war

teṣā(m) ca yo nirodha evaṃ- VP61-5

脪 蠕 撂 仟 前 蚐 撂 目

1

war 1di: 1ma: 1ha? 1shI: 1ra:r 1ma: 2na:

-vādī mahā - śramaṇa(ḥ)

日本佛教学者渡边介绍过一些附带陀罗尼的藏文本《金刚般若经》。④ 其中之一,No. 668手稿在① 俄罗斯的收藏品Tang. 386, inv. No. 731。见荒川慎太郎「西夏文『金剛経』の研究——言語学的研究·校訂テキスト·訳注」博士论文,京都大学2002年,第81页, テキスト編,第61~62页。

② 单独的意思是「禁」。见《夏汉字典》(李范文编,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增补版,2008年)号码1527,第294页。(此后,表示李1527)。

③ 单独的意思是「打」。音对应的汉字是「都」。 ④ 见渡边章悟『金剛般若経の研究』,山喜房佛书林2010年, 第355页。 - 68 -

《金刚经》的正文后有三个陀罗尼。

‘No. 668 (Ka 21a3-6)

(1)//na mo bha ga wa te/ pradznyā pa ra mi ta ye/

oṁ na tad ti ta/ i li shi/ i li shi/ mi li shi/ mi li shi/ bhi na yan bhi na yan/

na mo bha ga wa te/ prad tyaṃ pra ti/ i ri ti/ i ri ti/ mi ri ti/ mi ri ti/ shu ri ti/ shu ri ti/ u shu ri u shu ri/ bhu yu ye/ bhu yu ye svāhā/

(2)rdo rje gcod pa’i snying po ’di lan gcig bzlas pas rdo rje gcod pa khri dgu stong bklags pa dang mnyam par ’gyuro// {gyur ro ?}

(3)ye dha rmā he tu p{h}ra bha wa he tunta ṣhānta thā ga to hya ba dat/ te ṣhānytsa yo ni ro dha he waṃ bā di mahā shra ma ṇaḥ svāhā// //bkra shis//’

最后一个陀罗尼与VD很相似,这暗示藏文本《金刚经》陀罗尼与西夏文本《金刚经》陀罗尼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这里再出示一些相关资料。在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与MD1、VD相同的西夏文陀罗尼,并且还有应该与西夏文陀罗尼相关的藏文陀罗尼

G21.073[21341] 西夏文写本 咒语 G21.076[47072] 西夏文写本 陀罗尼咒 G21.077[40071] 藏文写本 陀罗尼咒语残页 下面是G21.073 (以下称GD)的内容。 l. 1

签 危 碽 撂 板 哈 瞅 蚐 菤 薫 板 哈 稾 虯 弛 冠 粧 兽 僧

2

'e: 2da:' 2rI:r 1ma: 1he? 2tyu 1pI: 1ra:r 2ba: 1va 1he? 2tyu 1te: 1sha: 1nI: 1ta: 2tha: 2ga: 2to

ye dharmā hetu prabhāvā hetu(n) teṣām tathāgato l. 2

板 脪 冠 稾 虯 硂 腮 汕 劲 荺 板 脪 脪 蠕 撂 仟

1

he? 1war 1ta: 1te: 1sha: 1tsa: 2'on 2ni: 2ror 2da: 1he? 1war 1war 1di: 1ma: 1ha?

hevata?(=hy avādat) teṣā(m) ca yo nirodha heva?(=evaṃ)vādī mahā l. 3

前 蚐 撂 目 藹 舧 仟

1

shI: 1ra:r 1ma: 2na: 2'a: 1swa 1ha?

śramaṇa -ye svāhā

至此,可以探讨MD1、VD、GD三个类似的西夏文陀罗尼,就陀罗尼的内容而言,这些陀罗尼有一些不相同的地方。譬如有无梵文的hevadat (=hy avādat), svāhā, -ye部分等。

图表1 陀罗尼的差异点

hevadat (=hy avādat)

svāhā

另外,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收藏有与MD1内容不同的西夏文陀罗尼。其陀罗尼较MD1短,分为两行记载(以下简称称它MD2)。陀罗尼内容如下,经修正过了的文字加下划线。 ① 图版见《中国藏》16, 第377~379页。

- 69 -

MD1 - -

VD + -rama老师

GD + +

l. 1

碝 疙 蚗 冠 粧 兽(冠) 撂 汕 □ □ 颗 羦 om 11bar 1ta: 2tha: 2ga: 1ta: 1ma: 2ni: ??? ??? 1dzwa 2la: oṁ sarva- tathāgata maṇi? jvala l. 2

颗 羦 舧 仟

1

dzwa 2la: 1swa 1ha?

jvala svāhā

与MD2相同的陀罗尼断片亦见俄藏,①该陀罗尼编号为TK195C,拟题“陀罗尼(西夏文)”,它被纳入汉文文献之类。我们可以推测在俄罗斯还存在其他同类的断片。以下是TK195C的内容。(只有西夏字)。

碝 疙蚗 冠粧兽冠 撂汕冠□ □□ / 颗羦 颗羦 舧仟 MD2与TK195C相比较,内容几乎相同。

由于笔者还没直接过目,所以这里有一些文字还不能确定。然而其内容与同在黑水城出土的《密咒圆因往生集》中的“大宝楼阁根本咒”内的一个分句比较接近。笔者计划将这次调查过程中不能辨认的文字及其内容的比较做为今后的研究课题。

3. 从西夏文音韵学的探讨

毫无疑问,这些陀罗尼材料有助于西夏语音韵的讨论。每一个资料都包含有不同的翻译用字。下面用图表整理出每个资料的特点。

图表2 翻译用字的差异

辅音: rCV (dharma) 送气浊音 Skt. dha 送气浊音 Skt. bha Skt. yo Skt. e

菤2ba: 桥2'o: 瞡1'e:

MD1 -

危2da:'/粧2tha:

VD -

危2da:'/粧2tha: 窮1pha:' 桥2'o: 瞡1'e:

GD

+碽撂2rI:r 1ma: 危2da:'/沏2da: 菤2ba: 腮2'on 板1he?

西夏语中不存在梵文的‘bh-, dh-, and gh-’ 等送气浊音,也没有表示送气浊音的西夏字(藏文中有在浊辅音下面加h的办法)。因此在对梵文的送气浊音时使用了各种西夏字、西夏文音节。 对梵文的同一个元音,西夏文的韵母(特别是三等韵的韵母)有特定地对应规则。

梵文 母音 -a -i -u -e -o

-∅ (只有子音时)

① 见《俄藏黑水城文献》(4),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99页下。 ② 见孙伯君《西夏新译佛经陀罗尼的对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44页。

2

③ 西夏文中不存在下列两个音节。tu R. 1 (2.1) I 及 2tu: R. 4 (2.4) III。 - 70 -

西夏文 韵母(再构形式,韵母号码,等韵) -a:/-a:'/-a:r R. 19-20/24/87 III -i: R. 11 III -yu R. 2(2.3) II③ -e: R. 37 III -o/-or R.51/95 I -I: R. 31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