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宫廷政变演义

时间:2021-10-10 22:31:33 三年级作文

篇一:《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答案》

丰台区2016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二)

语 文

2016. 05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答题卡上的学校、年级、班级、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签字笔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在答题卡的“条形码粘贴区”贴好条形码。

2. 本次考试所有答题均在答题卡上完成。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以正确填涂方式将各小题对应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它选项。非选择题必须使用标准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要求字体工整、字迹清楚。

3. 请严格按照答题卡上题号在相应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 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装订、不要折叠、不要破损。

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

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

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

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

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

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

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

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

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

(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1.“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颦蹙(cù)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4分)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

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

(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4.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3分)

6.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固一世之雄也。”(3分)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

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

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

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

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 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

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

(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7. 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 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 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 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6分)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

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

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

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

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且子独.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礼不越’,此之谓也。‛

(取材于北京大学出版社版《说苑》卷六)

9. 给文中加点词注音(2分)

手足胼胝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 不胜其哀 胜:禁得住

B. 而皆后之 后:以„„为后

C. 暴浣我行 暴:曝晒

D. 且子独不闻乎 独:单独

11. 下列文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 吾亡也十有九年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 所以资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C. 其不欲吾反国乎 吾其还也

D. 子试为我言之君 为仲卿母所遣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

我听说,国君抛弃士人,就无法得到忠臣

B. 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么

C. 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

想来大概是国君忘记我了吧?还是我有大的过错

D. 文公其霸乎

文公大概可以称霸了

13. 晋文公功成归国,首先按照三个层级赏赐有功之士。《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赏赐进谏之士也分三个层级:“,受上赏;,受中赏;,,受下赏。”(4分)

14. 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

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

15.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16.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请联系这句话,结合本文内容简析晋文

公行赏等级的合理性。(6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9题。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信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历代宫廷政变演义}.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①庾信: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

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17.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寻思”两句直抒胸臆,不仅有故国覆灭、封侯梦想破碎的叹惋,也有当下不能为国建功的自嘲。

B.“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①

篇二:《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6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8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全书中性格最丰富、最复杂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塑造得极为成功的艺术典型。

苏轼的《东坡志林》有这样一条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说明至少从北宋起,在“说三国事”中已经形成“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并引起大众共鸣。 罗贯中顺应大众的心理,继承了这种基本倾向;同时又超越以往的通俗文艺,尊重历史,博采史料,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有血有肉的“奸雄”曹操。罗贯中以大开大阖的笔触,艺术化地展现了曹操在汉末群雄中脱颖而出,逐步战胜众多对手的豪迈历程,又不时地揭露曹操奸诈的作风、残忍的性情。而在曹操与刘备、诸葛亮的对比中,则更多地鞭笞和嘲笑其恶德劣行。这样的曹操形象,以历史真实为基础,达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

在除灭董卓之乱的斗争中,曹操的性格第一次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当董卓擅行废立,残杀大臣,甚至悍然害死何太后和汉少帝,随意屠戮百姓时,众大臣惶恐无计,只能聚在一起掩面而哭;曹操却与众不同,反而“抚掌大笑”,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这气魄,这胆略,众大臣只能自愧不如。 当董卓的猛将华雄击败孙坚,并连斩联军几员大将,众诸侯“皆失色”时,关羽自告奋勇愿斩华雄,袁绍、袁术都以位取人,瞧不起关羽,曹操却积极支持关羽出战。关羽一举斩了华雄,袁术仍欲以势压人,曹操却说:“得功者赏,何计贵贱乎?”两相对照,曹操的慧眼识人可谓鹤唳鸡群。

当然,罗贯中也不断揭露着曹操丑恶的一面。为报父仇而攻打徐州,竟下令“但得城池,将城中百姓,尽行屠戮”;对于忠于汉室,反对自己的大臣,毫不留情地挥起屠刀;甚至辅佐他最得力的首席谋士荀彧,仅仅因为不赞成他封魏公,便被逼服毒而亡;至于“借头欺众”“梦中杀人”等阴谋诡计,更是花样百出,令人怵目惊心„„毛宗岗称他为“奸绝”,实在并不过分。

这一连串情节,大起大落,一波三折,表现了曹操性格的各个侧面。是的,曹操就是这样的典型:机智与奸诈杂糅,豪爽与残忍并存;时而厚遇英雄,时而摧残人才;杀人时心如铁石,杀人后又常常挤出几滴懊悔的眼泪;昨天蛮横无理地杀人,今天又假惺惺地予以厚葬。这种翻云覆雨的手段,充分表现了曹操惊人的权术:做了亏心事却从不认错,企图以“厚葬”来抹掉自己手上的血迹,在自欺欺人中求得心灵的平静。

可以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仅是历史人物曹操基本特征的艺术演绎,而且集中涵盖了千百个封建统治者的复杂品性,因而具有更高层次、更大范围的历史真实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很难找到像曹操这样集真伪、善恶、美丑为一体的封建政治家形象,这样的“圆的人物”,他完全可以称得上世界名著之林的艺术典型,具有永恒的审美意义。(取材于沈伯俊《再论曹操形象》)

1.“材料一”中出现的下列词语,音形义都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 颦蹙(cù) 阴谋诡计 大开大阖:形容文思跌荡,十分放得开。

B. 蛮横(héng) 屠戮百姓 脱颖而出: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C. 擅行(shàn) 惶恐无计 怵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心里感到震惊。

D. 鞭笞(chì) 鹤唳鸡群 翻云覆雨:形容本领很大。

2. 对于“材料一”第三段说的“历史真实”,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在塑造曹操形象时“尊重历史,博采史料”

B.《三国演义》顺应了广大民众“尊刘贬曹”的思想倾向

C.《三国演义》既表现了曹操英武豪迈,又揭露其奸诈残忍

D.《三国演义》并没有刻意地去掩饰曹操的诸多恶德劣行

3.“材料一”说曹操是“圆的人物”,请结合“材料一”,解释何谓“圆的人物”。(4分)

材料二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世代累积型作品,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有着深远、复杂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渊源。

三国之后,历代史家和统治者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出发采取了“拥刘”或“拥曹”的不同态度。但实质上,这种“拥刘”与“拥曹”之争不过是封建正统观念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表现而已。

曹操的儿子曹丕逼汉献帝下台,建立曹魏王朝后,继起的司马氏集团如法炮制,经过一系列的宫廷政变,逐步削弱曹魏势力,最后推翻曹魏统治,建立了西晋王朝。因为司马集团是以同样的方式获得政权的,所以它必须奉曹魏为正统,将自己定格为曹魏的继承者,故陈寿的《三国志》将曹魏树为正统。东晋是一个偏安的政权,情况有点类似于蜀汉,于是,习凿齿的《汉晋春秋》提出,蜀汉才是正统。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不是正常的政权过渡,所以欧阳修在《正统论》中,认为曹魏是正统。南宋偏安,又有点类似固守四川的蜀汉,于是朱熹提出蜀汉是正统。明清的统治者,在理论上无法接受这种权臣架空、威逼皇帝并取而代之的模式,于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争论以后,终于将曹操和司马懿父子归入篡逆的奸臣。永乐年间的《春秋大全》,更是正式地将曹操归入“乱臣贼子”行列。

而民间,从两晋南北朝开始,“拥刘反曹”倾向就日趋鲜明。尤其宋元时期,民族矛盾尖锐,因此,偏处西南一隅的蜀汉被当作汉族政权的象征,而盘踞中原的曹魏则被视为汉族政权的篡夺者。同时,民间的“拥刘反曹”情结还反映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广大人民在困苦的生活境遇中对明君贤相的渴望。宋元时期,社会民众饱受压迫摧残。他们无力改变现实,于是将对生活的理想寄托在掌握国家政权的国君和文臣武将身上。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蜀汉君臣的贤明、仁义正好符合民众渴望明君贤相的理想,而曹操的奸诈、残忍正是他们所厌恶和恐惧的。于是,蜀汉君臣成为民间理想君臣的代名词,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美化;而曹操则成为百姓眼中残民害民的君主代表,并在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中不断被丑化。

元明之际,生活于社会底层的罗贯中正是在元末动乱的社会环境中,在民间浓重的“拥刘反曹”氛围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想观念,将“拥刘反曹”思想倾向熔铸于《三国演义》的创作中。他将大部分艺术心血都倾注在了刘蜀集团的那些“虎贲之士”身上,而曹操作为作者塑造的一个反面人物,却是“腹隐机谋”,他的智慧加上他的善用人才,使他在三国这个纷争的社会里所向披靡,无往不胜,但所有的英雄业绩一旦和他在道德伦理上的丑行结合起来,就顿时黯然失色了。(取材于赵凤杰《<三国演义>中曹操人物形象分析》)

4.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分析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历代宫廷政变演义}.

A. 对统治者来说,无论“拥刘”还是“拥曹”,都是为了巩固自己政权的舆论需要。

B. 民间流传和文艺创作不断丑化曹操,是广大民众“拥刘反曹”情结助推的结果。

C. 经过数百年的争论,曹操终于被归入“乱臣贼子”之列,这说明历史自有公论。

D. 罗贯中“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既来源于他所处的时代,也与其所属阶层有关。

5.“材料二”第三段中,“同样的方式”指的是。(3分)

6.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曹操在历史上并不总是以负面的形象出现。这可从许多文学作品中得到验证。比如苏轼就曾在《赤壁赋》中盛赞曹操:“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

流而东也,舳舻千里, , , ,固一世之雄也。”(3分)

材料三

千百年来,对于曹操的历史评价之所以难以统一,起因于衡量历史人物的标准从来就没有统一过。这个标准就是封建的正统观念。而正统观念自身充满了矛盾、虚伪和混乱,经不起认真的推敲。 正统观念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和华夷之辨。可是,帝王有没有嫡长子,有没有一个身体和心理健康的嫡长子,嫡长子是不是具有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智商和能力,都没有绝对的把握。嫡长子继承制来自宗法制。更重要的是,帝王视天下为一家一姓之私产,奉行一种“老子打江山,子孙坐江山”的观念,而这种保证子孙坐享其成的制度又往往促成了子孙的腐败和无能。至于华夷之辨,有人认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代表正统。按照这种标准,元朝和清朝都不是正统。但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并不以为自己是“夷”,因为所谓“华夷之辨”,常常是从文化的意义上来看的,血缘、种族和地理的因素反而是次要的。只要继承了中华的传统文化,就是正统。事实上,汉族从来也没有“纯”过,汉族本是华夏众多民族融合的产物。在历史上,只要使用汉字,奉儒家学说为正宗,遵循礼教,在中华大地上实行了有效的统治,那就会被认为是正统。

更何况,在有些文人那里,所谓“正统”更是一个十分混乱的概念。《三国演义》评点者毛宗岗曾说,要读懂《三国演义》,“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所谓“闰运”,指的是不正常的时世、乱世,如闰月之于正常的年份。毛宗岗说蜀汉是正统,是三国中唯一合法的政权,因为刘备是“帝室之胄”。可是,刘备是否景帝的后裔,谁也说不清楚。毛宗岗认为:曹魏是“窃国之贼”,而且曹魏没有统一中国;西晋虽然统一了中国,但西晋“以臣弑君,与魏无异”,是一丘之貉,“亦不得为正统”。不但西晋不是正统,东晋也不是正统,因为“东晋偏安”,“愈不得以正统归之”。他甚至认为,“炀帝无道而唐代之,蹈魏、晋之陋辙,则得天下之正不如汉也”。至于宋朝,“终宋之世,燕云十六州未入版图,其规模已逊于唐,而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取得天下之正亦不能如汉也”。总之,按照毛宗岗的意思,中国历史上没有几个朝代是正统,真正合格的只有汉朝和刘备的蜀汉。可见,毛宗岗的正统概念也是一片混乱。他指责魏和东晋是“偏安”,指责宋的版图不广,却不知蜀汉更是偏安的一朝。 (取材于张国风《曹操的“正”与“反”》)

7. 下列对“材料三”中有关知识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黄袍:古代帝王袍服。“黄袍”作为帝王专用衣着源于唐朝,后来“黄袍”被看作古代帝王服色的象征。

B. 帝室之胄:胄,从由从月,本义为头盔,引申为受到保护的帝王或贵族子孙。“帝室之胄”即帝王的子孙。

C. 华夷:华夏与蛮夷。古代华夏族是文明中心,称合于华夏礼俗者为华夏、中国人,不合者为蛮夷、化外之民。

D. 以臣弑君:弑,从杀,式声,古代专指臣杀君,贬义词。“以臣弑君”即以臣子的身份谋杀自己的君王。

8. 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析《三国演义》及民间“贬曹”的原因。(6分)

二、本大题共8小题,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晋文公入国,至于河,令弃笾豆茵席,颜色黧黑、手足胼胝者在后。咎犯闻之,中夜而哭。文公曰:“吾亡也十有九年矣,今将反国,夫子不喜而哭,何也?其不欲吾反国乎?”..

对曰:“笾豆茵席,所以资者也,而弃之;颜色黧黑,手足胼胝,所以执劳苦,而皆后之。.....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大夫蔽游,无所取忠友。今至于国,臣在所蔽之中矣,不胜其.哀,故哭也。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晋文公亡时,陶叔狐从。文公反国,行三赏而不及陶叔狐。陶叔狐见咎犯曰:“吾从君而亡十有三年,颜色黧黑,手足胼胝,今君反国,行三赏而不及我也,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子试为我言之君。”咎犯言之文公,文公曰:“嘻,我岂忘是子哉?夫高明至贤,德.

行全诚,耽我以道,说我以仁,暴浣我行,昭明我名,使我为成人者,吾以为上赏;防我以.

礼,谏我以义,蕃援我,使我不得为非,数引我而请于贤人之门,吾以为次赏。夫勇壮强御,难在前则居前,难在后则居后,免我于患难之中者,吾又以为之次。且子独不闻乎?死人者,.不如存人之身;亡人者,不如存人之国。三行赏之后,而劳苦之士次之,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周内史叔舆闻之曰:“文公其霸乎!昔圣王先德而后力,文公其当之矣。《诗》云‘率礼不越’,此之谓也。”(取材于北京大学出版社版《说苑》卷六)

9. 给文中加点词注音(2分)

手足胼胝 1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 不胜其哀 胜:禁得住 .

B. 而皆后之 后:以„„为后 .

C. 暴浣我行 暴:曝晒 .

D. 且子独不闻乎 独:单独 .

11. 下列文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

A. 吾亡也十有九年矣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

B. 所以资者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 ....

C. 其不欲吾反国乎 吾其还也 ..

D. 子试为我言之君 为仲卿母所遣 ..

12.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臣闻国君蔽士,无所取忠臣

我听说,国君抛弃士人,就无法得到忠臣

B. 唯二三子者以为己力,不亦诬乎

有那么几个人认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么

C. 意者君忘我与?我有大故与

想来大概是国君忘记我了吧?还是我有大的过错

D. 文公其霸乎

文公大概可以称霸了

13. 晋文公功成归国,首先按照三个层级赏赐有功之士。《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赏赐进谏之士也分三个层级:“ ,受上赏; ,受中赏; , ,受下赏。”(4分)

14. 翻译文中划线句。(4分)

夫劳苦之士,是子固为首矣,岂敢忘子哉?

15. 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5分)

文公曰祸福利害不与咎氏同之者有如白水祝之乃沉璧而盟介子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耳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何

16. 《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请联系这句话,结合本文内容简析晋文公行赏等级的合理性。(6分)

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7—19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