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祖先公园五年级作文

时间:2021-10-10 21:43:31 四年级作文

篇一:《马昕妍作文快乐的彝族年》

快乐的彝族年

喜德县光明镇中心小学校四年级2班:马昕妍

指导教师:李庆惠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篇二:《马昕妍作文彝族年彝家情》

彝族年 彝家情

喜德县光明镇中心小学校四年级2班:马昕妍

指导教师:李庆惠

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歌声飞扬的壮族三月三歌会、载歌载舞的傣族泼水节、有花香弥漫的藏族采花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我们快乐无比的彝族年,你如果走进凉山彝家山寨,你会被彝族淳朴的风土人情深深地折服,你会为彝族传统文化的精深厚重而拍案叫绝,而走进彝家的彝族年,你一定会驻足不前,流连忘返。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斯”,意思是新年,是大小凉山彝族传统的重要节日。彝族年一般选定在农历的十月,是庄稼收割完的日子,是丰收的季节。彝历年带有庆祝当年、祭祀祖先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如意之意思。

彝族杀过年猪十分讲究,过年猪一般要喂养一年,喂得越肥越好。经过腊制后猪膘越肥、越厚,就表示主人的勤劳,是富裕的象征。过年前一个月,家家户户就准备好一坛荞麦酒,过年前三天,各户人家都要劈够过年三天烧的柴禾,备够吃的米面、盐巴等。在过年前一天上午,每户人家把屋内外、院子周围打扫干净,以表示除旧迎新

彝族年的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阿玛(外婆)家四周就响起了一阵刺耳的尖叫声,每家每户都在杀年猪庆贺这一年的丰收。阿玛家也不甘落后,爸爸和舅舅合力拉出早已准备好的年猪,将它摁在地上,猪侧躺着,四脚朝左,拼命地挣扎。爸爸赶紧双腿跪在猪的身上,手脚并用让猪动弹不已,舅舅拿着一把锋利的尖刀刺进猪的喉咙,顿时,猪的尖叫声震耳欲聋,刺破青天。渐渐地,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弱,身体也停止了挣扎。

彝族年砍猪肉也非常讲究。一般人们会将最好的猪后腿整块的砍下来给老人拜年,有的地方也将猪头肉整个拿去给老人拜年,以表敬意,祝愿老人们幸福健康、长命百岁。剩下的就砍成小块小块的放到火盆里烧烤,等考好后放在碗里。撒上盐,供奉给死去的先灵,烧肉敬仙灵之后全家人方能坐在后盆边,吃着烧烤,喝着美酒,谈天说地,其乐融融。

拜年是彝族过年的一大内容。彝族年猪宰杀后的第三天,各家各户都要外出向亲友、长辈、家门拜年,哪怕路程再远、路途再艰辛,也要翻山越岭、爬山涉水去拜年。一到彝族年,县城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只见背背篓的、提竹篮的、挎口袋的人络绎不绝。年幼的到长辈家拜年、弟妹到兄姐家拜年,出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回家拜年、亲朋好友们偕老扶幼也加入到拜年的队伍中„„有彝家谚语为证:“每到彝族年,天有大雁过,地有拜年人。”拜年的人个个脸上喜气洋洋。每到一家都争着唱丰收歌、说祝福词、送拜年礼物,主人家热情地端上美酒、拿出佳肴款待来客,其情其景令人难忘。

“过年三天尽情地吃,没有吃错的道理。”彝族年就是嘴巴的节日,人们在这一天全家团聚,丰衣足食,共享天伦之乐。如果您有机会来到彝家山寨,您一定会被彝家美酒的香甜所陶醉、被彝族人民的热情所感染、被彝族人民美满的生活所感动„„

篇三:《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彝族祖先阿普笃慕的传说

——根据彝文古籍《洪水泛滥》整理

李增华

彝族人类繁衍生息的神话传说有很多种,这些传说大都与洪水泛滥有关,彝文古籍《矣逮木拉都》翻译成汉语意为《水淹到天庭》,洪水后人类的繁衍生息有《木筒传人种》、《小船传人种》、《葫芦传人种》等神话传说。{彝族祖先公园五年级作文}.

从悠远的古代到今天,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和横眼人。在洪水泛滥前,人类历经了独眼人、圆眼人共三十五世,独眼人与圆眼人都只长有一只眼,独眼人长一只三角眼,圆眼人长一只椭圆形竖眼,故圆眼人亦称为竖眼人,皆长于鼻梁之上。独眼人和圆眼人处于野蛮时代,当时的人们横蛮无理,不祀天地,不敬祖先,吃肉不贡天,饮酒不敬地,偷盗拐骗,尽行不法之事。各种恶行劣迹激起天地神祇的愤怒,于是天降十年大旱之灾,“鼠年不起云,牛年不生雷,虎年不下雨,兔年不涨水,蛇年水昂贵,龙年水枯绝,马年不插秧,羊年生虫害,猴年粮绝收,鸡年米昂贵,一升卖三钱,一斗银三两,儿哭没食喂”。其状之惨、让人不忍目睹,其情可悯,让人同情。 然而,独眼人和圆眼人并未以此为鉴,依然我行我素,不思悔改。

于是,天君策格兹召来地君黑朵范、水神龙塔叽商议,决定先派遣三仙童下到世间考察人心,然后再降洪灾惩罚世间人类。三仙童骑着飞龙马下到世间后,首先来到东方之地的一个富人家里,这一家人用金子做柱子、银子做屋瓦、绸缎做地毯,而三仙童以天君策格的坐骑脱了骨

节、断了翅膀,只有人的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的血方能治好伤为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东方富人家回答:“我们喝美酒,我们吃好肉,身穿绸子衣,绿缎做地毯,金银满箱柜,不是天恩赐。别说人的肉,人屎不给你;别说人的血,人尿不给你。”

三仙童听了这些话,思量了一番,骑着飞龙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南方之地的富人家里,这一家人银子装满罐,牲畜满厩圈。三仙童以前番借口向这富人家讨要人肉和人血。南方富人家回答:“别说人的血,人毛不给你;别说人的肉,污垢不给你。”

天庭三仙童接着来到西方和北方两个富人家里,继续以前番借口讨要人血和人肉,得到的都是与东方、南方两富人一样的回答。三仙童在东南西北四地四个富人家没有讨要到人血和人肉,思量着返回天庭时,在一个“崖高接天地,赤土连石崖”的偏僻地方遇到了一个正在挖地的干瘦老人,他就是阿普笃慕,阿普笃慕生于圆眼人种三十五世,因他生来有两眼而被当世之人视为世间的怪物,阿普笃慕即横眼人,今世之人类第一人。

三仙童见到阿普笃慕,就对他说:“老人家,我们肚子实在饿极了,有没有一些冷饭让我们充充饿?”

阿普笃慕回答:“家中虽没有冷饭,但还有几升米,回家我煮给你们吃。”于是,阿普笃慕领着三仙童回到了他家里。

回到家里后,阿普笃慕正要生火煮饭,三仙童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我们好久没有吃过肉了,你有没有一点残存的肉给我们尝尝味呀?”

阿普笃回答道:“我没有什么残存的肉了,但还有一只半大的小母鸡,{彝族祖先公园五年级作文}.

我宰了给你们吃。”阿普笃慕就这样把家中仅有那只半大小水鸡宰了招待天庭三仙童。

饭熟了,三仙童又对阿普笃慕说:“老人家,现在有肉有饭了,可我们好久没喝过酒了,有没有一点残余的酒给我们解解馋呀?”

阿普笃慕答道:“我是穷人家,没有什么好酒,只有刚刚捂了三天的一小坛白酒,我取来给你们喝。”

三仙童喝完酒、吃饱饭后,对阿普笃说:“我们是天上神仙,你是世间人,天君策格兹的坐骑脱了骨节、断了翅膀,只有用人肉才能连骨节,只有用人血才能治好伤,我们来到世间是向人类讨要人血和人肉的。”

阿普笃慕对三仙童说:“请把你们腰间的小匕首、发髻上的簪子取下来给我,我割小腿肉、戳手指尖血送给你们。”

到了这时候,三仙童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心人,就实话对阿普笃慕说:“我们来到世间,不是真的向人类讨要人血和人肉的,是天君策格兹派来考察人心善恶的,不久的将来,要天降洪水惩罚世间人类,只有好心人才能躲过这场灾难。”

于是,三仙童就送给阿普笃慕一颗神葫芦种子,并告诉阿普笃慕:“到了春天就将神葫芦种种下去,到夏天给它搭棚子,秋天就会结葫芦。”说完便返回天庭去了。

三仙童回到天庭,便把到世间所遭遇的情形报告了天君策格兹、地君黑朵范和水神龙塔叽三个大神仙。并报告说:“世间的人类中有一个叫阿普笃慕的老人家,有道德知礼节,有一副金子般的好心肠,应该让他生存下来,我们给了他一粒神葫芦种子。”

天君策格兹听后下旨说:“这样的人应该让他生存下去,你们再下去世间看看,神葫芦种种下去没有,帮助他躲过这场灾难。”

三仙童又来到世间看阿普笃慕,催促他赶快种下葫芦种,并嘱咐他说:“春天和夏天你精心看管葫芦苗,到了秋天,葫芦藤上会结出神葫芦,并一天天长成有屯篓一般大。洪水来临时,你就把葫芦心挖掉,躲进葫芦里,用蜂蜡把葫芦口封好。”三仙童交待完又返回天庭去了。 到了秋天,神葫芦果然长成了屯篓一般大,阿普笃慕按照三仙童的嘱咐做好了应对洪水的一切准备。阿普笃慕是个好心人,他看着世间即将面临洪水大灾难于心不忍,就把洪水即将来临的消息告诉了所有的人们。

于是,世间的人类,有金子的打造金柜子,有银子的打造银柜子,有铜的做柜子,有铁的做铁柜子,有铅的做铅柜子,有锡的做锡柜子,都纷纷想方设法躲避洪水灾难。{彝族祖先公园五年级作文}.

洪水终于来了,天空中下起了瓢泼大雨,雨点有鸡蛋般大,雨丝有纤绳般大,连续下了七天七夜。富人们躲进金、银、铜、铁、铅、锡柜子里面,穷人阿普笃慕只能躲进神葫芦里。洪水越来越大,一直漫到天庭大门边,金、银、铜、铁、铅、锡柜子全部沉没于水底。只有阿普笃慕的神葫芦随波逐流漂到天上。

洪水过后,天君策格兹下旨,白天要九个太阳、夜晚要八个月亮齐出,七天七夜照耀水面,以此消退洪水。洪水消退后,会动的剩下了蝌蚪,会游的剩下了黄鱼,会飞的剩下了野鸭,会钻的剩下了黄鳝,会行走的剩下了阿普笃慕。

洪水消退时,阿普笃慕躲避洪水的神葫芦从天上慢慢落下来,挡在一棵马樱花树杈间,马樱花旁边生长有两丛野竹和一丛尖刀草。天庭三仙童把这情况报告给天君策格兹,策格兹派天上的神鹰把神葫芦轻轻地叼起来放在地上。阿普笃慕在神葫芦里听不到洪水的声音,就掰开粘糊葫芦口的蜂蜡,打开葫芦口钻了出来。阿普笃慕放眼望去,大地上千日行程地,没有一户人家,百日行程地,没有一个人影,门前无狗吠,路旁无鸡鸣,灶里无火种。阿普笃慕看着这凄惨悲凉的景象,心里想:“独树能生长,独泉会喷涌,孤人不成家,独人怎生存?”越想越伤心,不禁悲哀哭泣起来,白昼哭到夜,夜哭到天明。

天庭三仙童在天庭听到阿普笃慕的哭泣声,就从天上来到世间,笑嘻嘻地询问阿普笃慕:“阿普笃慕,你为啥哭呀?”

阿普笃慕回答说:“三位仙童呀,洪水过后,世间就剩下我一人,饥饿无食物,寒冷无火烤,我去世以后,世间人类就可能灭绝,因为这些事情才哭的。”

三仙童了解这些情况后,立即返回并报告了天君策格兹。天君策格兹召来太阳神女儿、月亮神女儿和星云神女儿3个仙女,下旨道:“你们下凡到人间,去嫁给阿普笃慕。”

于是,三仙童念领着三仙女来到了世间阿普笃慕住处。三位仙女看着阿普笃慕满头白发如霜雪,额头皱纹如梯田,嘴唇如瓶口,身子似木桩,两手似竹竿,两脚似谷扒,一身破烂衣裳,一副穷困潦倒、瘦弱的老人样,心里实在不愿嫁给阿普笃慕,说:“这样的老头,我们怎能嫁给他为妻!”就返回天庭去了。

篇四:《彝族》

彝族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现有人口657万多,其中云南最多,有405万多人。全省绝大部分县市都有彝族分布,尤以楚雄、红河西州的哀牢山区、乌蒙山区和滇西北小凉山一带比较集中。

彝族历史悠久,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采。其中《太阳历》和《十二兽历法》有其独特之处。

彝是鼎彝的“彝”,从汉文字义上来讲,有庄重古老、丰衣足食之美意。

彝族妇女一般上身穿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戴黑色包头、耳环,领口别有银排花。除小凉山的彝族穿裙子外,云南其他地区的彝妇女都穿长裤,许多支系的女子长裤脚上还绣有精致的花边,已婚妇女的衣襟袖口、领口也都绣有精美多采的花边,尤其是围腰上的刺绣更是光彩夺目。滇中,滇南的未婚女子多戴鲜艳的缀有红缨和珠料的鸡冠帽,鸡冠帽常用布壳剪成鸡冠形状,又以大小数十、数百乃至上千颗银泡镶绣而成。居住在山区的彝族,过去无论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擦耳瓦”——羊皮披毡。它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一般为深黑色。彝族少女15岁前,穿的是红白两色童裙,梳的是独辫,满15岁,有的地方就要举行一种叫“沙拉洛”的仪式,意即“换裙子、梳双辫、扯耳线”,标志着该少女已经长大成人,15岁以后,要穿中段是黑色的青年姑娘的拖地长裙,单辫梳成双辫,戴上绣满彩花的头帕,把童年时穿耳的旧线扯下换上银光闪闪的耳坠。

彝族男子多穿黑色窄袖且镶有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多褶宽脚长裤。头顶留有约三寸长的头发一绺,汉语称为“天菩萨”,彝语称为“子尔”。这是彝族男子显示神灵的方式,千万不能触摸。外面裹以长达丈余的青或蓝、黑色包头,右前方扎成姆指粗的长椎形的“子尔”--汉语称“英雄髻”。男子以无须为美,利用闲暇把胡须一一拔光,耳朵上戴有缀红丝线串起的黄或红色耳珠,珠下缀有红色丝线。

篇五:《彝族》

彝族现有人口657万多(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

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

撒”、“罗罗”、“撒尼”、“阿细”等。建国

后,以“彝”作为统一的民族名称。其先民早在

远古时期就开始在滇池、邛都(现四川西昌东南)

等地生息繁衍。其中一支以“昆明”为名,在今

云南洱海周围从事农牧生产,于8世纪前后建立

了“南诏”奴隶政权。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

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

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文字总数达一万

多个,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一千多个,大约形成于

13世纪。1957年通过了彝文规范方案,确

定819个规范彝字,并开始试行。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服饰形式众多,男子喜穿黑色窄袖左斜襟

上衣和多褶宽大长裤,缠包头,并在包头右前方扎

一细长锥形的“英雄结”;女子喜穿镶边或绣花大

襟右衽上衣和多褶长裙,有的系围裙和腰带,缠包

头;男女外出时,喜披“擦尔瓦”,“擦尔瓦”形

如斗篷,长可及膝,下端缀以长穗,用羊毛织成,

多为黑色。住房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凉山地区多为

土木结构,俗称“瓦板屋”。云南则平顶土房较多,俗称“土掌房”。广西是形似“干栏”式的住宅。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彝族自治地区

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1951年5月12日)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1952年10月1日){彝族祖先公园五年级作文}.

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54年5月18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1956年9月20日)

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1956年12月31日)

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57年11月28日)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1958年4月15日)

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1965年11月27日)

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2日)

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1980年11月25日)

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1984年10月5日)

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1984年10月9日)

云南漾濞彝族自治县(1985年6月11日)

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1986年7—9月建立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

云南镇沅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