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老师的留言

时间:2021-10-10 21:35:37 四年级作文

篇一:《四年级科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家长会科学老师发言稿

各位尊敬的家长:

今天晚上很高兴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作一下交流。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姓陈,现任教四年级科学学科。我下面将和各位家长简单交流一下孩子的科学学习。 第一个方面,我想谈一下家长对科学学科的认识:

小学的科学是过去“自然“”常识”名称的延伸,但是又大不相同于过去。到初中的科学实际上就是我们曾经学习的化学、物理、生物。随着新课程改革发展,小学科学课已经进入课改好几年,我国小学科学教学课程标准规定从3年级起开设科学课。据说,正在修订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将进一步与国际接轨,从小学1年级开始开设科学课。这些政策在开始变革,但还不够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说明政策变革的力度还不够大。因此,在人们的意识里,过去的传统习惯仍然制约着人们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认识。那就是,科学是复杂、难懂的高级知识,小孩子学科学太早。

上述认识是根本错误的。小孩子(幼儿和小学生)学习科学是最好的时期。这是因为童年是人的一生中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最大。科学家就是那些具有强烈好奇心的人,而一般成年人(甚至青少年)缺少这种自发的好奇心。这或者是错误的科学教育造成的,或者是人的好奇心因为没有得到保持或激发自然减退的结果。不管如何,幼儿园和小学阶段,是实施科学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儿童对自然和科学的兴趣,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在这一时期若得到及时良好的培养,进入中学和大学后,或者进入成年后会得到高度发展;反之,就发展不起来。

当然,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那怕是小学升初中的择校问题,很多家长可能也觉得无奈,这是社会形式的所迫。也许站在家长的角度也许也会问:我知道科学课也重要,关系到孩子的全面发展,可是,你要我们家长重视科学课,势必会影响其他的学科,那么孩子在科学课中得到优秀,那对孩子的发展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呢?用成绩来说话,家长很现实,如果在科学教学中如果能够看到学生有更多直接利益的收获,那么我相信家长肯定会认同的。但是科学毕竟不是其他,他需要一个过程。

当然欣喜的是,好多家长还是比较清楚的认识到孩子科学素养提高的重要

性,比如就我教的四年级科学而言,有好几个家长会在孩子的科学作业本上留言,有的家长会给我发短信或者打电话学问孩子科学学习的情况,作为一个科学老师我还是非常感动。我感受到家长们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重视。如果有你的鼓励和对孩子科学学习的重视,你就会发现你的孩子在科学方面也会不一般。所以我希望家长能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小学科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初中,学生在学习物理,化学,生物时,就明显看到小学科学的作用了。这一点我坚信。所以个人想对家长有几点建议:

1. 在家长你的心理建立起重视科学课的思想,千万不要有科学课是一种无所谓的课,科学作业是一种无聊的作业的偏位观念,更不要把这样的思想暴入你的孩子面前。这样你的负面影响会很大。

2. 经常过问一下孩子的科学学习状况,你的询问代表你的关心,代表你的重视,这样孩子在心理也会更加重视好好学习科学。

3、鼓励甚至参与孩子在科学课堂外,运用所学的知识做一些实物,你的鼓励是孩子信心的保障,你的参与是孩子兴趣发展、能力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4、关于课外探究。如果孩子要进行课外探究,比如抓蜗牛,养金鱼、研究不同物体摩擦力,看看厨房有那些机械原理等活动,请各位家长配合一下,他的探究就是他思维开始,他的发现就是他思维的结晶。收获自己的成功,那是怎样的心情,我想家长你也一定很清楚。

作为老师我也一定正视科学的本位观念,对照自身学校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不好高务远,也不敷衍了事。

所以最后殷切的希望家长能像关心语文、数学、英语一样关心一下科学,希望家长能够督促孩子做好科学课的相关准备工作,对孩子课外的探究做也些必要的理解、帮助和指导。提高孩子对科学课的兴趣。也请家长耐住性子对科学多一点包容,多一点期待,多一点关爱。仅凭我们学生和老师毕竟有限,而家长你们是一个巨大的资源群体,在你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定会有很多新鲜想法或者很好的创意,希望家长们能够支持、指导甚至参与到孩子的科技制作、科技创新、科普论文撰写等中来,有了你的支持,孩子们的科技思维会更加广阔,学校科技成绩也会更加出色。

最后祝家长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孩子们:快乐成长,学习进步。 2013.11

篇二:《爱心留言簿》

爱心留言簿

篇三:《科学记录研讨》

从科学记录本里,我们可以获得很多学生学习科学的信息,每一本科学记录本都是一个孩子的世界。让我们看看学生们自制的科学书有哪些特色。

“想法屋”、“实验室”、“宽带网”……学生们的科学记录真丰富。瞧,有他们在课堂中观察到的现象、数据,也有学生根据课内知识设计的课外小实验。比如上了“摆的研究”课,学生课后设置了“摆绳的材料会影响摆的速度吗”“改变摆锤的材料会影响摆的速度吗”等小实验。这些实验记录中,有文字、有图表、有照片,有的涂涂画画,还有的剪剪贴贴,图文并茂,像足一本科学小杂志。

“学生的实验记录方式不要求统一,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记录科学学习的过程,伴随科学探究的过程,孩子的记录水平不断得以提高,这也是一种成长。”学生的记录本的表达方式很多样。永嘉瓯北镇第二小学方周艳的记录本被色彩绚丽的水笔图画填充着;而实验小学张凯祥的科学记录本像足一本漫画书,他将自己的绘画特长融入到实验记录中,每项实验都用漫画加少量的文字来记录;实验小学朱佩佩同学的科学记录本则非常厚实,或文本,或图画,或标本,保留着她从三年级到五年级两年多来的学习记录。

一本本记录孩子们探索科学过程的精美册子,记录着学生们的科学探究足迹。

成长小档案

特色:没有五颜六色,没有多姿的图案,朴实的文字亦可以成就优秀的记录本。作者将自己的照片放上去并摘录名家名言,鼓励自己随时记录所见所闻。作者设置了课内和课外两大主题。课内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结论”等栏目梳理实验所得;课后通过“提出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查找资料”等板块记录后续的探究活动。

小贴士>>>

购买记录本时,尽量选择纸张较大、页数较多的本子。大,可以记录更多的内容,课堂上老师分发下的科学小文件夹黏贴在本子里也很方便;厚,可以记录下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更多的科学实验,便于日后复习及回顾,在翻阅中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低年级学生尽量选择有细底纹的纸张,以免在记录时出现文字歪歪扭扭不整齐的现象。要学会记录的方法,每项研究活动的记录不要忽略主题和日期,整本记录本应该整理出目录和页码以便查阅。最后,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最重要。

科学笔记本

特色:“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放大镜下的新发现”、“放大镜的特点”、“知识链接”、“回顾总结”……作者的栏目设置别具一格,很像一本课堂笔记,里面除了实验观察外,还有很多的科学知识拓展。记录以文字为主,剪贴画、图画为辅,不失为一本很好的科学复习用书。

科学心情志

特色:15篇《蚕宝宝的观察日记》更像是作者的日记,作者在每篇文章里详细地记录养蚕的经过、观察和感想。她还给蚕宝宝们拍照片、画漫画,黏贴在记录本上,丰富观察内容。此外,每篇文章后,都配有一段“妈妈语”,记录的是妈妈和女儿的实验对话、观察、花絮和感受,母女齐上阵,着实为记录本增趣不少。

科学小杂志

特色:在每项实验中,都记录六个栏目的内容:“想法屋”——记录作者对事物的已有认知;“知识窗”——对课堂科学知识进行梳理;“实验室”——通过图表、数据等记录实验的过程及发现;“宽带网”是作者课后通过互联网搜集到的相关主题的知识;“创意坊”则是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自行设计的一些小实验,比如学习放大镜后,利用各种材料自制放大镜;“留言板”则是学生、老师、家长的一些互动评价。

科学绘画

特色:红的、黄的、绿的;花朵、树叶、蝴蝶结;青蛙、小猪、鸭子……色彩绚丽、图案丰富,这是记录本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作者用自己喜欢的五颜六色和图案图标记录着科学实验,读来俏皮可爱。

真实:确保学生记录的真实性。记录内容可以是课堂科学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课外科学探究的发现。

清晰:可以是文字记录,也可以是图画、照片、数据表格等,记录要求清晰、整洁,便于交流。

完整:每个活动的记录都要标记主题、研究时间,整本记录本要有页码和目录,能反映学生科学学习的过程和成长变化的轨迹。

科学记录本,让学生准备了吗?

——利用记录本提高小学生科学记录水平的实践

观察我们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记录”,存在着一些不足与误区,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记录方法:缺乏指导{对科学老师的留言}.

在我们听课的时候,常会发现有的小组学生在记录时并没有按记录单的要求记;有的小组在记录时间花得很少;有的小组记录的与观察实验的结果不一致;更有甚者的面对记录单不知对该填什么。学生不能正确填写记录,导致学生在交流学习结果时,只有寥寥数语,汇报缺乏支撑。

2.记录环节:限于探究

在科学课堂上,老师布置的记录任务,往往放在科学探究环节上。的确,在科学探究中,收集整理数据、资料是整个研究过程的第二步,在假说之后,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更是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最好体现。但这是不是意味着其它环节就可以不需记录了?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如果要记录,该怎么记?现实中,我们发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的学生没有了课堂笔记。于是就有了老师这样的思考:“这是课程改革带来的冲击,还是课改产生的成果?自主、探究、合作的理念下,是否一切都放开了?”

3.记录形式,表单居多

科学课中记录的形式往往以“一纸了事”,或是表格或是单纸,这些表、单在上课时根据教学预设由老师精心设计、准备,学生只是被动接收,因为缺少学生自己准备的笔记本,于是课前的预习所产生的问题,课后相关资料的收集,课外活动的内容没有记录载体。即使有学生去完成这些记录任务,也是一页纸夹在书里,时间一长也就散落,不易保存。

4.记录人员:单打独斗{对科学老师的留言}.

在科学课堂上探究活动中,合作小组成员往往进行相应分工,记录工作就由小组记录员来完成,但大多数学生喜于实验而轻于记录,记录便成了记录员个人的事,长此以往,学生将会漠视记录,懒于动笔,在对待科学问题上容易轻信他人,记录员记错、记漏也得不到及时纠正。

5.记录结果,缺乏评价

在一些科学课堂上,老师往往只重视记录信息的利用,没有对信息的价值进行有效思辨,对内容如何获得、表现形式等也缺乏相应的评价,这样就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记录水平,学生几年下来,记录水平仍在原地踏步。{对科学老师的留言}.

6.记录价值,用完就扔

在一些课堂,记录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孩子们在本堂课所谓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仅仅局限于孩子们汇报时的一刹那,在上完课后,就出现了“遗忘在课桌上的记录纸”[②],有的甚至进入了垃圾桶,于是记录信息就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改进、整理及再利用,无法让记录成为我

们学生,我们教师资料的积累,也就无法真正体现出记录的价值所在。

科学记录既是孩子们科学课学习的内容之一,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多次提到与记录有关的内容,如:

“能用简单的工具对物体进行较细致的观察,并能用图和文字表达(记录)。”

“能用简单测量工具对物体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能做控制变量的简单探究性实验,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报告,绘制简单图表。”

“能对自己或小组提出的探究问题做出书面计划(记录)。”…… 由此可以看出,科学记录始终伴随着孩子们整个科学探究过程之中,而科学探究又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因此科学记录也就不应局限在课堂上,我们应追求“科学记录是孩子们最好的科学书”[③]。以上罗列这些现象都与我们科学课记录的目标相背离,记录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进行有效的记录?对此,我提出了科学课学生应有独立的一本记录本设想,并给予实践验证。

记录本记录什么?

科学记录是学生在亲历各种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以各自独特

篇四:《教师经验文章》{对科学老师的留言}.

“四个得法”催开作文之花

经验文章

前不久的一次作文评讲课上,我对自己的一番话记忆犹新:“作文犹如说话,只要能说通顺的话,能把把话说得让人听明白,能把自己说的话写在本子上,就是作文,”我告诉学生,“作文是很自然的事情,决不能端着架子说:‘我要写作文了!’这样不好,这是把作文和说话,把作文和交流割裂开来的错误的做法。”其实,细想起来,我们的作文教学近年来不就是陷入了怪圈中了吗?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要求过高,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切实地指导学生作文,学生当然也就体味不到作文的乐趣,于是作文如登山,年级越高,作文越难。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作文是用笔说话。”《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生作文要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针对以上的问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我尝试“四个得法”作文之道,从立足课内阅读教学,扎实开展综合活动,实行自改互改,开展师生共写生活日记等方面,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作文之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课内阅读“读中得法”

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根源是他们在读中没有学到作文之法,没有具备应有语文感觉和语言修养。而这,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如何充分发挥阅读教材的语言典范作用,让他们他们在读中得到作文之法,将为他们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师应该有语文意识,决不能将语文课上成了思想品德课、科学课,不能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那么语文意识指的是什么呢?即语文老师的课堂教学要着眼于“怎么写”和“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叶老曾经说过:“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的技能。这些事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文或选文。”可见,我们教师要将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当做一个提高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

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语文”的角度来审视教材,写法的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要和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如影相随。对于每一篇文章,我们要多问几个:“我这节课要让学生在语文上有什么收获呢?”“我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一个怎样的熏养过程呢?”“在这节课上我要对学生进行那些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呢?”有了这样的追问,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上出语文味来,而语文味的课堂,才能让学生学到作文之法。

具体到一篇课文来说,以下内容应是语文课的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写好字、理解词语,知道学生复述课文、背诵课文

或精彩段落,指导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学习概括段落大意和文意,学习拟小标题,指导学生造句和仿写,指导学生揣摩课文表达方法等。

如果我们能长期地坚持上出语文的本色,坚持读写结合,坚持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让学生在读中得法,让读和写形成良好的循环,就能为孩子的写作夯实基础。

二、综合活动“用中得法”

新课程改革以来,多种版本的教材涌入我们的视野。无论哪种教材,都体现着新课程标准精神。课标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能力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它已成为训练和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平台。

有了综合实践活动做保障,这篇作文写起来就不难了,因为他们在实践中,首先已经认识到了什么样的人才是身边最高尚的人。而且采写了很多的生活实际例子。有的孩子写到了妈妈单位的李叔叔如何孝敬老人的事迹,非常令人感动。有的孩子则是发现身边的同伴身上的闪光之处,开始向同伴学习起来,而且写起来也非常容易和简单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能高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入乎其内”,如此,学生才能写出具体详实的文章来,才能写出生动形象的文章来。入得越深,感受越深刻,文章也就逾发生动和优美起来。

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上,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要坚持单元备课,综合实践活动统筹安排,注重方法的指导;二要做到活动有始有终,既有过程的关注和指导,又要有结果的评价和总结;最后则要鼓励学生作文百花齐放,多方尝试,开阔视野,共同提高。

三、自改互改“评中得法”

好作文都是改出来的,好文不厌百回改。自改和互改早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有的教师往往停留在自改互改的表面形式上,而忽视它的实质,那就是自改和互改和目的是为了激励人、发展人,是为了引燃他们习作的火种。那么如何自改互改,才能让学生在其中得法呢?

1是要给孩子充分的自改和互改的时间和空间。评改作文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学生必然要深入到习作中去,品味语言文字,从而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和作文是一样的。教师要抽出专门的时间让孩子之间进行自评和互评,并且要变化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读到其他同学的文章,可以同桌互相改,可以小组内轮流改,还可以全班打乱顺序互相评。孩子读别人的文章是很新奇的,首先别人的文章对自己来说内容很新鲜,他在内心会和自己的文章进行对照和对比,从中感悟到一些经验和体会。接着是他要行使评改作文的主动权,因此说又是充满神圣

和骄傲的。因此只要老师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孩子都能自主地,并且满怀兴趣地投入其中。

2是要还学生评改作文的主动权。首先不要在评改作文时,给学生那么多的限制和要求,只要说出评改作文的大致框架,那就是两个方面,先发现习作中值得发扬,或者是值得自己的学习的优点,这要占大部分,接着是要坦白地写出自己的不足之处,或者是委婉地指出别人文章中的缺点,并提出合理的建议等。做到这些后,老师大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写。这样学生的评语不会有一些套话和客气话,而是切合了每一篇文章的实际,提出自己独到的感觉来。学生一方面是在评价作文,却在开阔自己的视野,也锤炼了个性思想,为今后的作文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当然教师还要善于交流评语,促使孩子的作文评价更加丰富多彩。

3是教师要上好作文评讲课。上好评讲课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不但要写好评语,还要做好评改记录。有了评改记录,评讲课就有了保障。评讲课要完成哪些任务呢?先是要进行优美片段赏析(尽可能让很多学生的闪光片段都能得以展示,并署上学生的姓名),接着是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列举具体的片段作以示范和修改(要精挑作文,千万不要把孩子的名字写上了)。最后可以针对共性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四、师生同写“自然得法”

生活是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作文教学中,学生往往缺少的不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而是一颗敏感而丰富的眼睛,他们不能发现和捕捉到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之处。生活并不缺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