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时间:2021-10-10 21:25:01 三年级作文

【篇一】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95、96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计算小数加减法中能正确对齐数位,正确进行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尝试计算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计算小数加减的方法,以及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男女生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32+54 68-27 48+9 25-17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1)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起相加.减。

(2)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哪一位不够减要从前一位借1做十再减。

(二) 探究新知

1.再过两个星期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小熊盼盼赶在六一前夕开了一家文具超市,里面的文具特别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如果让你挑选两样文具,你最想买什么?

看来同学们的消费各不相同,前后的同学比比看,谁花的钱多?多多少?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两个问题:

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⑵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师:第(1)题列式0.6+0.8 第(2)题列式1.2-0.6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

师: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3. 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一、过渡语:同学们,我们先来探讨第一个列式,小数的加法该如何计算?(前后同桌相互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讨论后汇报。

生1: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 8角+6角=1元4角

8角

+ 6角 —————

1元4角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0.6+0.8=1.4元 元 角

0 . 6

+ 0 . 8 ————

1 . 4

指导学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想法

二、过渡语:那么按照小数加法的两种计算方法,你能计算出这个小数减法运算吗?(想一想并试一试)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 (注意强调:要求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注意强调: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要对齐】,从低位算起。

5.对比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

师引导学生观察复习题中的整数竖式计算和例3、例4小数竖式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1)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

(2)满十进1,退1做十

不同点: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了。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计算下面各题

2.3+1.2 0.4+0.9 5.3+0.6 0.9-0.5 1.6-0.8 7.5-4.6

2.小明身高1.3米,弟弟身高0.9米,小明比弟弟高多少米?

3.书96页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看到每个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满载着收获走向生活,在假日里帮助父母当一次小管家,去超市购物,相信你们一定做的很出色。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1)一个转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多少钱? (2)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0.6+0.8= 1.2-0.6=

6角 0.6 12角 1.2

+ 8角 + 0.8 - 6角 - 0.6 ———— ———— ———— ————

1元4角 1.4 6角 0.6

【篇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 源点:来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下P95、96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

2. 一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知识点有:笔算小数加、减法,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

3. 两点: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起点是学生已认识小数、小数点,并会比较小数大小,能够熟练进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扎实掌握整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已具备一定的运算能力。经过本课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之后,学生能够初步进行小数加减计算,扩大运算范围,为今后进行复杂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打下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4. 三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笔算;难点:理解“小数点(数位)”对齐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关键点:运用“同构”思想建立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

1. 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

2. 会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能够熟练笔算。

过程性目标:

1. 通过生活情境和经验基础,学生推导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成功的喜悦,感悟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 在观察探究中,看一看、比一比,学生深入强化“同构”思想,发展创造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 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通过动手计算和自主探究,写一写、比一比、想一想学生加强了数感意识和运算能力。

【教学模式】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活动采用“探索创造型教学模式”,即按“激活学习经验——探索性问题解决——应用性问题解决——反思学习过程”四个环节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活动采用“师生共同型教学方法”,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引导,通过写一写、看一看、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结合已有知识经验自主探索,熟练运用“同构”的数学思想,利用新旧知识的同构关系,将整数加减法的教学,经过类比联想构画创造出小数加减法。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并完善推导过程,运用科学的一般方法,通过“观察发现——想象猜测——举例验证”等过程,自主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重温“整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

1. 小试牛刀:笔算整数加减法。(课件出示习题)

25+46= 31—18= 54+3= 89—46=

60-17= 10+41= 72-38= 55+19=

2. 师组织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强调数位对齐,各位相加,加法满十进一,减法借一做十。

3. 师将整数加减法变式为2.5+4.6= ,揭示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并抛出问题:小数加减法该如何计算?(师板书课题)

二、同构探究,揭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和算理

(一)自主探究,尝试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法

1. 忆一忆。课件出示超市图片,学生逐个读出商品价格,回顾小数知识,强

()调小数点、7角是元,还可以写成()元。围绕情境图,学生提取数量()

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师随机选择一题小数加法、减法,并列出算式,

1.2+2.6= ,2.8—1.2= 。

2. 写一写。围绕1.2+2.6= 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联系新旧知识,将探究过程写在练习本上,并鼓励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计算小数加法。(师下去巡视,并在一旁适当指导)

3. 说一说。经过巡视,师随机请学生上讲台板书自主探究的过程,并详细汇报计算小数加法的全过程,师在一旁补充完善,最终得出学生探究结果: 方法一:1.2元=1元2角,2.6元=2元6角 方法二:1.2+2.6=3.8

1.2+2.6=3元8角=3.8元 1.2

1元 2角 3.8

3元 8角

4. 比一比。师带领学生观察探究结果,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简单程度,揭示小数加法竖式计算的方便,体验数学的简便美。

5. 想一想。围绕小数加法竖式计算,师引导学生观察总结,初步概括出小数加法法则和整数加法法则的联系与区别,即小数加法,只要小数点对齐,其他与整数加法一样。

(二)方法迁移,自主揭示并解决小数减法计算

1. 围绕2.8—1.2= ,学生根据小数加法和整数减法的运算法则,自主计算小数减法算式,重视竖式计算的格式。(师下去巡视)

2. 后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师随机请学生板书计算过程,全班校对。在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出小数减法的法则,突出小数点对齐。

(三)合作探究,概括总结小数加、减法的法则

活动内容:学生小组合作,概括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

活动目标:通过学生4人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自主的概括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并且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交流、学会学习、学会倾听,培养团队精神,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活动方式: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4人小组开展讨论交流,结合小数加法、减法的具体计算过程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尝试概括。后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在一旁补充完善,师生共同合作,总结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步骤:①小

数点对齐,②按整数加减法计算,③对齐点上小数点。

三、 应用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

(一)快速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

1. 我算得快。独立快速地完成书P97练习二十二第1题,后校对答案。

2. 我算的对。课件出示一些错误的竖式计算过程,要求学生寻找纠错。

(二)把小数加减法运用于生活

1. 超市图,自己出题同桌做

活动内容:围绕超市购物图,学生自己出题,同桌解题。

活动目标:通过同桌间互动出题,激发学生间的竞争意识和上进心,强化学生对小数加减法计算过程的掌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活动方式:在教师的组织下,围绕超市购物图,学生积极参与,自己出题同桌做,反复强化熟练计算小数加减法。

2.

1. 围绕超市图,①如果你有2元钱,能买哪些东西?最多能买几种? ②要买一个书包和一块橡皮,我带30元钱够吗?

四、反思总结学习过程

1.你学到了什么?

2.你是怎么学的?

3.你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① 小数点对齐,②按整数加减法计算,③对齐点上小数点

1.2+2.6= 2.8—1.2=1.6

3.5+2.8= 2.8

7.3-1.5= 2.8-1.2= 1.6

方法一:1.2元=1元2角,2.6元=2元6角 方法二:1.2+2.6=3.8

1.2+2.6=3元8角=3.8元 1.2

1元 2角 3.8

3元 8角

【篇三】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第六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课本第95、96页的例3、例4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教材中的插图画了文具商店的一角,标出了8文具价格。例3、例4以及“做一做”的三个问题,都有源自于这幅图,学生一般都有自己购物付钱的经历。这方面的经验和整数加、减法的认知经历。对于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有比较直接的帮助。例3、例4的解答中提示了两种算法,重点是引出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做一做”后两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教学理念: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乐于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简单加、减法计算的方法,初步理解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相同的数位对齐的算理。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推导过程,从而掌握其方法。 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知道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教学难点:在计算过程中体会算理,加深对小数加减方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课件出示)(5分钟)

1、计算:48+9= 25-17=

2、提问:

⑴ 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⑵ 从哪儿算起?

⑶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3、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知道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①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低位开始计算。②哪位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 哪一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再减。

二、谈话导入(5分钟)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加减法。大家想一想,上两节数学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1:认识了小数

生2:比较了小数的大小

……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能够经常用到小数?

生:用到小数的地方很多,比如商品的价格,身高,体育比赛时的成绩啊。

师:说到商品的价格,今天老师就想带你们一块儿去文具店看一看,你们想去吗?

生:想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这个文具店里有好多文具,上面还标着它们的价格呢。那这些价格表示什么意思?同学们知道吗?

生:知道

师:比方说小刀的价格,书包的价格,练习本的价格(教师用鼠标分别点图中的文具,询问每种文具的价格,学生回答。)你觉得他们说得对吗?

生:对

师: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在课堂上就不再说了,你们下课之后也可以和同桌一块儿相互说一说,看看这些价格都表示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看看最上排的文具中,最贵的是什么?最便宜的是什么?下一排呢?

生:……

师:老师想你们也一定购买过文具吧?

生:购买过。

师:你们在购买文具的时候,遇到过什么问题呢? 生1:要算清付多少钱。

生2:身上带的钱够不够。

生3:算一算一共要找多少钱?

生4:文具和文具之间相差多少钱

……

师:同学们要想解决你们提的这些问题,那就需要? 生:计算

师:对,尤其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到文具店里购买文具,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好吗?

(教师板书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20分钟)

利用主题图,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问题一和问题二课件展示)

1、学生互动探究“0.8+0.6=

问题一:小丽买一个卷笔刀和一支铅笔,一共花多少钱? 师:大家看图,这位女同学拿钱要买什么文具呢? 生:买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

师:假设这位女同学叫小丽,你能根据她买的这两样东西提个问题吗?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学生提问题,教师相机课件展示问题一

师:你打算怎样计算呢?请你试着在纸上算一算,然后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说。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

生:汇报反馈。

师:你是怎么想的?

可能会出现这样几种情况:

(方法1:把0.8元看成8角, 0.6元看成6角,8角加6角就是14角,14角就是1元4角。方法2:0.8加0.4,8加4等于12,满10向前一位进1,0加0得0,再加进上来的1得1,写在0的下面,和的小数点要和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所以得1.4)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

0.8+0.6=1.4(元)

8角 → 0. 8

+ 6角 → + 0. 6

1元4角 → 1. 4

答:一共用了1.4元。

教师强调: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2、学生互动探究补充例题:“2-1.4=”

问题二:小丽买1个卷笔刀和1支铅笔一共花了1.4元钱,小丽给售货员阿姨2元钱,阿姨该找小丽多少钱?

【篇四】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男女生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 出示:32+54 68-27 48+9 25-17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找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整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是什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复习整数加减法及其列竖式计算,目的是通过让学生回顾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以便学生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小数加减法中来,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二) 探究新知

1.再过一个月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小熊盼盼赶在六一前夕开了一家文具超市,里面的文具特别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课件出示购物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了解到哪些信息?学生回答。

如果让你挑选两样,你最想买什么?

看来同学们的消费各不相同,和旁边的同学比比看,谁花的钱多?多多少?

全班交流,师有选择地板书两个问题:

⑴一个转笔刀和一枝铅笔一共多少钱?

⑵有橡皮的铅笔比没橡皮的铅笔贵多少钱?

板书算式,观察板书与复习内容有什么不同?引出课题并板书。

师:现在我们就来解决这两个问题。

3. 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过渡语:同学们,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好吗?

学生讨论后汇报。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0.8元等于8角,0.6元等于6角,8角+6角等于14角,也就是1元4角,是1.4元。

(2)直接用小数计算的,

指导学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并说说想法吗。

学生板演。

教师在竖式上写上“元”“角”借此机会再出示问题:一个书包和一格文具盒一共多少钱? 请同学们列竖式计算此题,指名到黑板上板演。

4.学生自己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出示小数点数位没对齐的练习题,让学生纠错 。 那么在小数加减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感悟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提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独自尝试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通过学生讨论交流让他们各抒己见,发挥小组学生集体智慧。

(三)、巩固练习:

1.身高问题:

同学们,过了“6。1”你们又长了一岁了,是不是长高了长重了?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都有多高?(指名说)有没有想过你将来会长多高?我想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理想高度,算算看,现在的你离自己的理想高度还差多少米?

学生独立计算,完后反馈。

2.住房问题:

师:一年年过去,不仅是同学们长高了,感觉我们的城市也在向高空发展

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好多同学家里也搬进了新居,住上了大房子。有谁知道自己家里的住房面积有多大?(指名说)老师最近调查了一下咱们中国三大城市的人均住房使用面积,情况是这样的:(出示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指名说)比较一下,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乘船问题:

老师带领学生去划船,有一大一小两种船,大船限载100千克,小船限载80千克,4人租用一大一小两船,行吗?该怎样乘船?

小明37.2千克 小华33.6千克

小丽32.7千克 老师57.2千克

学生讨论,完后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学生有一种成功之感。并且开放性练习给学生创设了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图中的信息,设计多种乘船方案,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放手让学生经历提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获得初步的用小数解决问题的经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看到每个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满载着收获走向生活,在假日里帮助父母当一次小管家,去超市购物,相信你们一定做的很出色。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购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对新课内容的主动建构,体会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通过几组算式的探究,学生自主寻求列竖式的方法,总结计算法则,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怎样使学生的交流更有效等等,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

【篇五】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让学生试算小数加减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生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团结合作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整数加减法,现在小组进行一场比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PPT出示:32+54 68-27 48+9 25-17。 生回答,师纠正 )

师:回答的很准确。那么,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加法法则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师:回答的很完整。谁再来说说减法的计算法则呢?

生: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借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看来同学们整数加减法学得很扎实啊!

(二) 探究新知

师:老师的朋友欣欣在六一的时候开了一家文具超市,里面的文具特别多,我们一起去看看吧!(PPT出示文具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通过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请举手回答!

生:文具盒12.6元、橡皮擦2.4元、钢笔7.5元、圆珠笔2.9元、

书包35.6元、直尺2.8元。

师:观察的真仔细!

师: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师任意挑选一个板书)

生:橡皮擦和直尺一共多少钱?式子是2.4+2.8。

生:文具盒比直尺多多少钱?式子是:12.6-2.8。

生:......

师:观察黑板的式子与复习内容有什么不同?请举手回答! 生:这是小数的加减法!

师:答得真好!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板书课题)

3. 探究算理以及方法

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黑板上这两个问题,首先来看第一个,一共要花多少钱呢?同学们先思考一下,把你的计算过程写到草稿纸上。做完的请举手!

生:2元+2元 =4元;0.4元=4角,0.8元=8角,4角+8角=12角,也就是1元2角,是1.2元;4元+1元=5元;5元2角=5.2元。(师板书)

师:分析的很正确啊!有没有比他这个还要简单的呢?

生:直接用列竖式计算。

师:请把你的式子写到黑板上。

师:跟他一样的同学请举手。

师:能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你列这个竖式的想法吗?

生:小数点右边的代表角,左边的代表元,刚好角和角,元和元相加。(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若没达到师想要的回答,可由师自己引导出来)

师:嗯!你的方法可真简单啊!那你这个方法有没有要注意的地方呢! 生:小数点要对齐,否则就不能角和角,元和元相加了。

师:你真是个既聪明,又善于观察的孩子。掌声送给他。

师:你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简单?

生:第二种列竖式的。

师:好!那我们就用这种列竖式的方法来解决黑板上的第二个问题,

看看答案是多少,做完的请举手!

生:9.8元。(师板书竖式)

师:我们整数加减法有计算法则,那么,我们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又会是什么呢?谁愿意来说说。请举手回答!

生:小数点对齐、从低位进行相加或相减........(生回答,师引导) 师:现在我们来当当小法官!判断竖式是否列对!

再总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出示PPT)

师:我们知道了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那么老师要考考大家,看看谁能把屏幕上的这个表填的又快又准。(出示PPT)

(三)、巩固练习:

1、填表。

2.乘船问题:

小船最多载重20千克,小猴15.4千克,小兔2.3千克,小鸭2.1千克,这些小动物共有多重?它们能一起过河吗?

学生讨论,完后指名说,其他学生补充。

3.评分问题:

五号选手专业分:8.5分,表现分:0.8分,总分:9.3分;6号选手专业分:8.6分,表现分:0.5;5号和6号选手谁的总分高?

4.买书问题:

校园科幻:6.8元 脑筋急转弯:3.4元

(1)《脑筋急转弯》比《校园科幻》便宜多少元?

6.8-3.4=3.4(元)

(2)各买一本书,10元钱够不够?

6.8+3.4=10.2(元)

1.身高问题:

同学们,2015年你们又长了一岁了,是不是长高了长重了?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现在都有多高?(指名说)有没有想过你将来会长多

高?我想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一个理想高度,算算看,现在的你离自己的理想高度还差多少米?

5.表格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老师看到每个同学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同学们能满载着收获走向生活,在假日里帮助父母当一次小管家,去超市购物,相信你们一定做的很出色。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购物,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完成对新课内容的主动建构,体会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内涵。通过几组算式的探究,学生自主寻求列竖式的方法,总结计算法则,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突出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怎样使学生的交流更有效等等,是我值得思考的地方。

【篇六】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96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2.经历一位小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3.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作用.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根据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尤其要注意小数点对齐。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一说。

(1)1.28元表示 元 角 分,0.03元表示 元 角 分。

(2)1.25米表示 米 分米 厘米 , 0.30米表示 米 分米 厘米。

2、算一算。

112+16 25+18 138-25 35-12

说一说:(1)整数加法,减法的计算法则。(2)计算中,要注意什么?

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

1、揭示课题。(课件出示)

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加、减法,现在,我们学习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2、出示主题图。(课件出示)

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

3、教学例3

1支钢笔和1支圆株笔,一共多少钱?

(1)钢笔多少钱?圆株笔多少钱?

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

(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

放手让学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

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

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

(3)要点分析。

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

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

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的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特征2: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

(4)出示

一枝毛笔比一枝钢笔贵多少钱?

①要求学生用小数直接计算。

②尝试计算,汇报结果。(展示演示板)

1.2-0.8=0.4元

③说一说计算要点。

两点:一是小数点对齐;二是减法退位,方法于整数减法退位是一样的。

5、课堂小结

(1)教师说明直接用小数计算的简便情况,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认识掌握小数计算的重要性。

(2)学生说明小数计算要点。

三、课堂活动

课本第98页的练习。学生认真分析题意,独立完成。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十一的第2-3下列各题。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