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时间:2021-10-10 20:40:00 四年级作文

篇一:《《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教学设计》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是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本课依据的课程标准是:以贴近儿童的生活的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不怕困难、挫折,勇敢生活的乐观情绪。挫折教育也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力求把教学内容与儿童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自然现象、同龄人、名人身上感受勇敢与乐观,学会不怕挫折、勇敢生活。

(一)说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一课时完成) 接受风雨的洗礼(二课时完成) 迎来美丽的彩虹(三课时完成)

(二)说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与失败;遇到挫折时要学会自我调适;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正视和直面身边的一些困难和挫折。学习自我调节的方法,提高适应能力。

3、过程与方法目标:理解"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内涵。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三)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2、教学难点:遇到挫折时,能学会勇敢面对。

二、学情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中高年级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越来越丰富,开始出现一定的自我意识,他们对周围的人、事也逐渐有了一定的思考,并形成相应的态度。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来看: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在此阶段,我们应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的事,能够既看到自己的长处而树立自信心,又能不怕困难,体验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乐趣,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因此,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帮助学生知道生活中难免会有挫折和失败。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难点是:遇到挫折时,能学会勇敢面对。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三、教法学法

(一)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启发式教学

(二)学法

1.自主学习法 2. 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课件创设情境)师:生活的天空会有雨有晴,因此我们的心情也会随之变化。播放歌曲:《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谈谈对“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歌词的认识。

(二)结合实际,认知情感

1、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生活中难免有风雨

2、说一说:生活中,你或家人的遭遇到的挫折或烦心事。

3.小结:大家的生活都很幸福。父母的爱温暖着我们,伙伴的友谊滋润着我们。我们也希望我们的成长之路洒满阳光,一帆风顺。然而,生活中难免有风雨,我们的天空不可能每天晴朗。

4、 谈谈:如何面对我们生活中的烦心事?

5.小结:大家会发现人人都会有烦恼,说出一个烦恼,就如同丢掉了一个包袱,你会觉得轻松一些。

感悟明理,体验情感

1、自主学习课文:接受风雨的洗礼

当我们遭遇挫折时,让我们难受,令我们沮丧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该事情的看法与态度。

2、分析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

(1)琳琳在歌唱比赛中没有取得好成绩,该怎么办?

(2)我在学习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3)运动会中,同桌比赛失败,我该怎么安慰她?

合作探讨:我们如何迎接生活中的风雨?

(1)用名人名言激励自己;{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2)多想令自己快乐的事情;

(3)使自己的想法适合自己的实际。

总结反馈 情感升华

1、学生自主学习:迎来美丽的彩虹

不要怕风雨无情,风雨之后才会有美丽的彩虹。也不要怕困难与挫折,因为对与成功这来说,困难与挫折只是到达终点前必须经过的中途站点。

学生合作探究:收集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故事。

(1)海鸥在空中搏击;

(2)破蛹而出,羽化成蝴蝶;

(3)邓亚萍经过奋力拼搏成为冠军;

(4)霍金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实践活动: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是怎样面对困难的,又取得了那些进步? 请学生试着将自己的成长足迹画出来。

4.小结:

我们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学做家务……漫游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总会接受风雨的洗礼,迎来美丽的彩虹

五、板书设计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生活中难免有风雨(如何面对烦心事?)

接受风雨的洗礼 (怎样迎接风雨?)

迎来美丽的彩虹(取得了那些进步?)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清晰简洁,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首先用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后,通过情感体验来升华学生的情感。总之,通过感悟明理,合作探索,情感体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使师生之间愉快地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情感体验是靠长期积累的,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不畏挫折、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篇二:《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人的一生从来怎么可能顺顺利利的,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这时,我们是从容地面对它,还是逃避它呢?克服眼前的困难,我们就会越过这座高山,眼前看到的将是优美的画卷。因此,我们要敢于战胜挫折,让成功和我们同行。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勇敢地正视挫折,战胜挫折,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挫折是乐观者前进的动力,而悲观者认为它是前进的障碍。挫折并不是一无是处,它可以使脆弱的人变得坚强,可以使胆怯的人变得勇敢,可以使幼稚的我们变得成熟。正是挫折,才会出现这样的事迹。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这些人都是面对挫折时的胜利者,是人类灵魂的胜利者。 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也是成功的拥有者。埃菲尔没能如愿考上法国一所着名的综合性大学,经过努力考上了巴黎的中央工程学院,并成为埃菲尔铁塔、自由女神的设计者。白宫里的黑色小女人赖斯,她出生在一个种族歧视严重的国家,但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当上了老布什总统的重要幕僚,最终成为美国的国务卿。成龙从小在戏班里练功,学就一身好功夫,最后成为香港的大明星。这些正是由于他们敢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克服种种困难,才会有如此大的成就。如果他们在困难面前退缩,逃避挫折,今天他们也不会有如此大的成功。 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是为项羽

而写的。鸿门宴后,项羽被刘邦围困,处于四面楚歌的境地,最后没有退路了,逃到乌江刎而死。如果他能丢下可怜的面子问题,勇敢地面对挫折,回到江东,卷土重来,那么天下可能就不会是刘邦的了,历史也会因此被改写。正因为他没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信念,胜败这样的兵家常事使他消沉颓靡,他被拉入到死亡的深渊。 挫折就像天气中的急风暴雨,当它到来时,你是否能支撑得住。如果你能战胜?,那么雨后天晴出现的彩虹就会在你面前闪耀。洪战辉面对母亲离家出走,父亲患重病,自己担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并送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妹妹念书;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星星之火”发展到燎原之势,取得革命的最初胜利。这些同样告诉我们,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但只要不低头,挺直腰杆,就能向前奋进,不再畏惧艰难。挫折能使我们生出成熟、稳健的气质,使我们生出刚毅、坚强的意志,使我们生长着永往直前的灵魂,那么,在人生道路上,我们就能不断取得更大的进步。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我们就是要有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让成功和我们同行。

篇三:《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节市级观摩课诞生记 竺鑫炎

2010年4

月,嵊州市高三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人非常有幸地在此活动中上了一节观摩课,讲授的是高三二轮复习中《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的内容。以下是我上课完成后得到的点点心得体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教学背景

高考试卷中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立体几何试题经常会出现折叠问题。而折叠问题除考查立体几何中本身的线面关系外,又能与空间向量,解析几何,

最值等问题结合,从而进行学科内综合考查,体现标准中“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强调试题的综合性,注重学科的内在的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因此,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其解题思路,掌握方法,抓住关键,对高考复习指导工作有及其主要的意义。立几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间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这就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想象问题,即折叠后的图形究竟具有什么祥的结构的图形,这需要有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其二,由于图形结构的抽象性,这需要有较强的动手绘图能力。本人就几个常见的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来探究要解决折叠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背水一战

从知道要上课到4月21日上课,是一段饱受煎熬的历程,每天寝食难安。不知道该从如何着手。尽管近几年来我在新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做过一些探索,也尝试过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然而,在我第一轮带高三时上市级公开课,难免心里会摸不着边际。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打破陈规另辟蹊径呢?

时间紧迫,不容我多做思量。我认真解读了《浙江省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与《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在初稿的教学设计中,我的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案例

引入(从一个简单的正方体的翻折说起)

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EFG中必有

(A)SG⊥△EFG所在平面 (B)SD⊥△EFG所在平面

(C)GF⊥△SEF所在平面 (D)GD⊥△SEF所在平面

试一试(做一个简单的变式翻折,让同学们小试牛刀)

如图所示,一张正方形的纸ABCD,BD是对角线,过AB,CD的中点E,F的线段交BD于O,以EF为棱,将正方形的纸翻折成直二面角,则COS∠BOD为______________

D

F

例1:已知:E,F是正方形ABCD的边BC和CD的中点,分别沿AE,EF,AF将ABE,ECF,AFD折起使B,C,D三点重合于P点,如图,(1)求证:APEF;

(2)求二面角A-EF-P的大小.

B E

D F C F E

变式1 在矩形ABCD中,AB=2, ∠

A

D A

D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沿对角线BD对折成直二面角A-BD-C,

B

F

C B

F

连接AF

(1)求证:BD⊥面AEF;

(2) 求直线AC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2: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连AC交BD于O,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连接AF,若AB⊥CO (1)求证:BD⊥面AEF

(2)求二面角A-BD-C大小的余弦值 真题再现

(2009.浙江卷。理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

段EC(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

作DKAB,K为垂足.设AKt

,则t的取值范围是 .

课后练习

设正⊿ABC的边长为2a,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BC边上的点,满足 , 现将⊿ 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CECF{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kCACB

(1)试判断翻折后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B-AC-D的正切值。

三、整改反思

完成初稿之后,我在教研组同事的帮助下,先在前一天进行了试教,结果却令自己大失所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很多教学设计由于教学内容太多和时间仓促而流于形式,教学流程也显得既松散又臃肿。在当天下午,结合同事的意见,立即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整改,得到了如下设计(详见最后附件)。

1、删减了一些多余而重复的练习,以压缩时间,从而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的探讨重点的问题。 2、调整了一些题目的顺序,变式1作为例题,变式2为变式1,例题改为变式2,课堂练习放到课后,可以作为调节之需。

3,重新设计了板书,把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了规范化教学,以起一个示范作用。

经过调整的教学流程,“整个面貌”都可谓焕然一新,在上课的前一节我又进行了试上,比前一天好很多了,最后上课的时候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感悟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在勤勤恳恳努力着,不断地学习中,在此次市级观摩课中,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压力,深知自己担负责任的重大。通过对此课的多次的“磨”和“悟”,我所有的经历对我的成长帮助是最大的,真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三复习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要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情趣和探索,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以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2. 要充分发挥同备课组的作用。教师们坐在一起对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以及讨论这节课该怎样上,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通过交流,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帮助自己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

通过这次观摩课课,我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作为一个教学新丁,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新课程理念,夯实自己的功底,把握课改的脉搏,在广阔的课改天空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将是我奋斗的目标!

(附件)

高三二轮复习学案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时间: 4月21日 执教者:嵊州市黄泽中学 竺鑫炎

【复习目标】掌握折叠问题中有关线面的证明方法,并会求空间角,会用平面展开图解决立体几何中有

关问题。

【教学设计】 引入:

如图所示,一张正方形的纸ABCD,BD是对角线,过AB,CD的中点E,F的线段交BD于O,以EF为棱,将正方形的纸翻折成直二面角,则COS∠BOD为

B

例 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

A

D A

D

BD于E,沿对角线BD对折成直二面角A-BD-C,连接AF

(1)求证:BD⊥面AEF;

B

F

C B

F

(2) 求直线AC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1: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连AC交BD于O,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连接AF,若AB⊥CO

(1)求证:BD⊥面AEF

(2)求二面角A-BD-C大小的余弦值

变式2: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 连接AC,使面ABC⊥面BCD,

求证:AB⊥CD;(2)求二面角C-AB-D大小的正弦值

A

D

A

B

C

B

C

真题再现

(2009.浙江卷。理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段EC(端点除外)上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

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篇四:《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节市级观摩课诞生记 竺鑫炎

2010年4月,嵊州市高三数学教研活动在我校举行,本人非常有幸地在此活动中上了一节观摩课,讲授的是高三二轮复习中《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的内容。以下是我上课完成后得到的点点心得体会——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一、教学背景

高考试卷中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考查集中体现在立体几何试题上,立体几何试题经常会出现折叠问题。而折叠问题除考查立体几何中本身的线面关系外,又能与空间向量,解析几何,最值等问题结合,从而进行学科内综合考查,体现标准中“在知识的交汇点设计试题”。“强调试题的综合性,注重学科的内在的联系和知识的综合”。因此,立体几何折叠问题是高考复习的重点内容之一,研究其解题思路,掌握方法,抓住关键,对高考复习指导工作有及其主要的意义。立几中有许多形式各异的折叠间题.一个平面图形经折叠后成为一个空间图形,此时图形的结构发生了突变,从二维的平面图形一跃成为三维的空间图形。这就带来两个问题,其一是空间想象问题,即折叠后的图形究竟具有什么祥的结构的图形,这需要有空间想象力的基础。其二,由于图形结构的抽象性,这需要有较强的动手绘图能力。本人就几个常见的平面图形的折叠问题,来探究要解决折叠问题的基本方法。 二、背水一战

从知道要上课到4月21日上课,是一段饱受煎熬的历程,每天寝食难安。不知道该从如何着手。尽管近几年来我在新课程教学设计方面做过一些探索,也尝试过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和手段。然而,在我第一轮带高三时上市级公开课,难免心里会摸不着边际。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打破陈规另辟蹊径呢?

时间紧迫,不容我多做思量。我认真解读了《浙江省数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与《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的相关内容。在初稿的教学设计中,我的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教学案例

引入(从一个简单的正方体的翻折说起)

在正方形SG1G2G3中E、F分别是G1G2及G2G3的中点,D是EF的中点,现在沿SE、SF及EF把这个正方形折成一个四面体,使G1、G2、G3三点重合,重合后的点记为G.那么,在四面体S—EFG中必有 (A)SG⊥△EFG所在平面 (B)SD⊥△EFG所在平面 (C)GF⊥△SEF所在平面 (D)GD⊥△SEF所在平面

试一试(做一个简单的变式翻折,让同学们小试牛刀)

如图所示,一张正方形的纸ABCD,BD是对角线,过AB,CD的中点E,F的线段交BD于O,以EF为棱,将正方形的纸翻折成直二面角,则COS∠BOD为______________

D

F

B

例1:已知:E,F是正方形ABCD的边

BC和CD的中点,分别沿AE,EF,AF将ABE,ECF,AFD折起使B,C,D三点重合于P点,如图,(1)求证:APEF;

(2)求二面角A-EF-P的大小.

B E

D

F C F E

变式1 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

A

D A

D

⊥BD交BD于E,沿对角线BD对折成直二面角A-BD-C,连接AF

B

F

C B

F

(1)求证:BD⊥面AEF;

(2) 求直线AC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2: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连AC交BD于O,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连接AF,若AB⊥CO (1)求证:BD⊥面AEF

(2)求二面角A-BD-C大小的余弦值 真题再现

(2009.浙江卷。理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段EC(端点除外)上

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课后练习

设正⊿ABC的边长为2a,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BC边上的点,满足 , 现将⊿ 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CECF

kCACB{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1)试判断翻折后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B-AC-D的正切值。

三、整改反思

完成初稿之后,我在教研组同事的帮助下,先在前一天进行了试教,结果却令自己大失所望。在具体的教学实施中,很多教学设计由于教学内容太多和时间仓促而流于形式,教学流程也显得既松散又臃肿。在当天下午,结合同事的意见,立即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整改,得到了如下设计(详见最后附件)。

1、删减了一些多余而重复的练习,以压缩时间,从而可以留出充足的时间的探讨重点的问题。

2、调整了一些题目的顺序,变式1作为例题,变式2为变式1,例题改为变式2,课堂练习放到课后,可以作为调节之需。 3,重新设计了板书,把例题的解题过程进行了规范化教学,以起一个示范作用。

经过调整的教学流程,“整个面貌”都可谓焕然一新,在上课的前一节我又进行了试上,比前一天好很多了,最后上课的时候取得了圆满成功。 四、感悟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一直在勤勤恳恳努力着,不断地学习中,在此次市级观摩课中,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紧张和压力,深知自己担负责任的重大。通过对此课的多次的“磨”和“悟”,我所有的经历对我的成长帮助是最大的,真是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呢。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三复习课,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要坚持“以新课标、教材为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指导思想,树立正确的备课观,体现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心里需求与情感体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满情趣和探索,使数学教学真正实现以知识中心向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2. 要充分发挥同备课组的作用。教师们坐在一起对课的重点、难点进行研讨以及讨论这节课该怎样上,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的方法,年轻人思维活跃,老教师经验丰富,通过交流,大家可以取长补短,帮助自己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拓展教学思路,最终形成最佳的课堂教学方案。

通过这次观摩课课,我充分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成长与不足,作为一个教学新丁,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新课程理念,夯实自己的功底,把握课改的脉搏,在广阔的课改天空下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将是我奋斗的目标! (附件)

高三二轮复习学案立体几何中的折叠问题

时间: 4月21日 执教者:嵊州市黄泽中学 竺鑫炎

【复习目标】掌握折叠问题中有关线面的证明方法,并会求空间角,会用平面展开图解决立体几何中有关问题。 【教学设计】 引入:

如图所示,一张正方形的纸ABCD,BD是对角线,过AB,CD的中点E,F的线段交BD于O,以EF为棱,将正方形的纸翻折成直二面角,则COS∠BOD为

D

B

例 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沿对角线BD对折成直二面角A-BD-C,

A

D A

D

连接AF

(1)求证:BD⊥面AEF;

B

F

C B

F

(2) 求直线AC与平面BCD所成角的正弦值

变式1: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过A作AF⊥BD交BD于E,连AC交BD于O,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连接AF,若AB⊥CO{没有风雨怎么见彩虹}.

(1)求证:BD⊥面AEF

(2)求二面角A-BD-C大小的余弦值

变式2:在矩形ABCD中,AB=2, ∠ABD=60°, 沿对角线BD对折成二面角A-BD-C, 连接AC,使面ABC⊥面BCD,

求证:AB⊥CD;(2)求二面角C-AB-D大小的正弦值

A

D

A

B

C B

真题再现

(2009.浙江卷。理17)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B2,BC1,E为DC的中点,F为线段EC(端点除外)上

一动点.现将AFD沿AF折起,使平面ABD平面ABC.在平面ABD内过点D

作DKAB,K为垂足.设AKt,则t的取值范围是 .

【课堂小结】 【作业设计】 【课后思考】

设正⊿ABC的边长为2a,CD是AB边上的高,E,F分别是AC,BC边上的点,满足 , 现将⊿ ABC沿CD翻折成直二面角A-DC-B.

CECF

kCACB

(1)试判断翻折后直线AB与平面DE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二面角B-AC-D的正切值。

篇五:《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到彩虹

文:沈寒

不创业,感觉做创业很容易,创业了感受到了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创业了就要面对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天上没有白掉的馅饼,想成功就必须迎接困难接受挑战,把困难解决了,挑战冲过了,成功只是水到渠成。一个人只有经历了并解决了困难与挑战才能成长与成功,一切的经历都是一种财富。成功的关键是怎样面对经历的过程,是退缩还是迎刃而上。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果,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