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归宿的作文

时间:2021-10-10 20:31:34 三年级作文

篇一:《精神的归宿高三年级范文》

2015届南通市高三三模考场佳作汇编 2015-05-10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人生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追求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常隐藏在人的灵魂深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5年南通市高三三模作文)

【佳 作】

找一找家吧 高三(1)班 王思根

家,一个模糊而又清晰的概念。说起家,我们想起那个温暖、有着父母关爱的港湾。

可我们却常常感觉无家可归。有时我们会突然间明白“我们在心里想念的那个家,只是由家的温馨和安宁养育起来的一种抽象的感觉罢了”,“那个可遮风挡雨的实在的家”给予我们亲情和温暖,但“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无家可归的感觉”。诚如高考,拼搏奋斗给予我们成就感和现实生活作为回报,却永不会是生命激情喷薄的出口。

有人说,寂寞是一场修行,然而我们没有人不惧怕孤独。落寞的旅途中,我们总渴望着一种归宿,因此我们努力寻求那个生命意义上的家。

川端康成说,即使沦于赤贫,我的心和文学也再不可分割了。毕淑敏也在《我的五样》中划掉空气,阳光,水和鲜花,留下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也曾或凌晨未眠或犹豫徘徊地探求自我的归宿,也曾有过内心无家可归的怅惆,但他们最终找到了——他们把心灵安放在笔尖,用笔在灵魂深处绘出一片群星闪耀的、康德始终仰望的星空。这星空便成为他们的家,一个超越孤独的个人的“高蹈世界”。

不同的人内心自有不同的星空,或如钱钟书笔下的恬然淡泊,或如张烨诗中的阳光跪在面前,或如长次郎含着黄昏的夕暮茶碗。他们的世界各不相同,但共同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找寻到自我生命的诉求,然后倾尽灵魂的力量来构筑一方家园。

他们找到了个人永恒的归宿,成就一个真正的人,但有另外一些人远远地超越了自我的狭隘,他们以大写的人格追求具有普世意义的精神家园。

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境界,以天地为家,以生民为至亲,打扫家屋般安定天下。爱因斯坦、鲁迅、左拉、雨果„„他们反抗暴行,他们维护人权,他们为正义辩护,他们为自由呐喊。“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鲁迅如是说。因他们胸怀天下,整个宇宙都是他们的家,他们到哪里都有归宿。他们完成了从无家可归到到处为家的超越。

我们无法苛求每个人都有济世情怀,那毕竟是少数人。但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们有家吗?正值青春的我们或许生命才刚刚起步,但我们应该考虑我们将到底何去何从。

一眼就看穿的人生不是我的归宿,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那世界在我的灵魂深处。

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三(1)班 胡明月

“人之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中的一潭清水里不能没有光辉。”贾平凹如是说。

凤阙龙楼,雕阑玉砌只是冷冰冰的物什。心之安处,才称其为家——心灵的归宿。

物欲横流,纸醉金迷,多少人迷失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一切发生的太快,说的话可被风吹走,做的事可被时间遗忘,他们站在高楼大厦的顶端却再也望不见家乡,因为心灵的迷失,不断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忘记了给心灵的营养。不断装饰房子,却忘记装点心灵的归宿。

古人很擅长打造内心的桃花源,官场失意了,他们归隐田园,带月荷锄,谪居寂寞了,他们寻寺问塔,漫步于清幽小巷。不仅文人如此,乡野村夫也这般。罗素游览中国,雇轿夫将他抬上山去,到山顶之后,他高兴地欣赏美景,看见轿夫们正惬意地抽着旱烟,聊着天,他大为不解,劳累的工作似乎并未成为轿夫们抱怨的对象。这位被工业化的煤烟熏得太久的大工业英才子怎么能理解中国人内心的安闲呢?乡野村夫的心中自有一片桃花源,在那里“野渡无人舟自横。”

反观当今,被社会的风霜吹凉了热血的蚁族们仍在大都市里迷茫,房子长期霸据人们生活的中心,放弃爱好,放弃精神享受,只为尺寸之地,似乎那扇小小的铁窗就是奋斗的全部。却放任心灵无家可归。曾经,犹太民族连家园都没了,可没有土地,他们有资本,没有资本他们有智慧,自强不息的信念支撑整个璀璨的文明。可见内心的归宿才是人们追求的根本。

苏东坡有诗:此心安处是吾乡,被贬黄州,他竹杖芒鞋,宠辱不惊,流放岭南,他吟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仿佛锦锈江山,处处都可为乡,你有锦堂风月,我有世处桃源,从来也不逊色。那些住在琼楼玉宇里,夜夜笙歌的权贵们不免也相形见绌。

此心安处,即是吾乡。人之一生,不必追求轻裘肥马,不必艳羡华美居室,心若莲花自倾城,不妨带一蓑烟雨,守一弯清凉月,追求内心的安稳寻找心灵的桃花源,在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踏上心灵的归程 高三(1)班 崔思敏

想起周国平。

一个才子,被命运放逐到偏远的山村,要命的是他内心的理想被隔离,可他在日记中写道:“生活苦吗?环境乏味吗,但我不羡慕任何人,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多么掷地有声的一句话,被命运玩弄的他并没有迷失了自己,何故?因为他找到了心灵的归程,坚定地向前迈出,踏上心灵的归程,成为心灵的国王。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有多少人浑浑噩噩,被卷入了物质的横流中,找不到归路,被名利的漩涡,鲜花掌声的抬捧的心灵早已长满荒草。真正能做到回归心灵的人又有几人呢?所以说,这样的人也才弥足珍贵。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莫言说过:“不能因为名声大就目空一切”,莫言是清醒的,他能拨开名利的浓雾,点亮心灵的归程。如今,他仍然会呆到山东高密老家创造作品,谁又会否认这样的莫言才更觉得安稳,幸福呢?

心怯懦,纵鸠占鹊巢,亦怀不安之虞,心强大,纵拿破仑矮小,亦能铁蹄平欧洲,盖好心灵之处的房子,亦世界风雨雷鸣,狂风呼啸,自己亦能品一杯青茗,淡然处之。勃拉姆斯是古典音乐主义的崇高捍卫者,可在他的那个年代,激进颠覆的格瓦纳,炫技夸张的李斯特沉浸在自己的狂欢主义浪漫中,引起了人们对勃拉姆斯的质疑,于是他作品中的小心谨慎,含蓄严谨都成了被人嘲笑的话题,可勃拉姆斯坚守自己的内心,不因他人便改变了归往心灵的路,在众人的不屑中,他坚定了迈向心灵的路,最终硬是在那个时代划下了浓重的一笔,勃拉姆斯回到了内心的家,遮蔽了一切的风雨。

中国自古崇尚积极入世,可出世又未曾不是一种乐趣呢,你建功立业,我在内心修篱种菊,你弛骋疆场,我在内心化成一只蝴蝶,台湾苦行僧人周梦蝶做到了,他的一生只有一间老房子,一张书桌和柜子,他说:“我只想做一只蝴蝶,”他当过守墓人,摆过书摊,他没有亲朋好友,却有一群年轻人慕名请教他,在热闹的世界背后,他独自冷清,在冷清背后,世界依然嚣闹。周梦蝶在内心建了座花园,万紫千红,绚丽多彩,他在这花园中翩翩起舞,他找到了他的归宿,纵世界繁华,我亦安心成蝶。

踏上心灵的归程,成为心灵的国王。

荒原独步,心有所向 高三(2)班 仲旭

人终其一生,无非就是在探寻自己生活的意义而已,这条灵魂之路或许漫长而又孤独,或许永无止境而又充满坎坷,但谁又想停下呢?

只要心中有了归宿,荒原独步又何妨?

每个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荒原,荒原上只有一条小径,人从一出生就在这条小径上前行,或许迷茫过,失落过,但没有停下过。就如同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没有人停下为生活奋斗的脚步,即使社会再怎么黑暗。我也要活下去,不为成功与赞扬,只因为这是一条必须要走的路。或许人的高贵就在于不会停下追寻的脚步,只要心灵饮着热血,我就要将属于自己的灵魂之路走到尽头。

这既是一场旅行,又像是一场战争,在这里没有风,没有云,没有声响,只有孤独陪伴。失落,绝望会成为你前行的敌人,将你缠死在前行的路上。不由想到文革,在那个时期,民主与文学的源头被人捣烂摧毁,思想的大地荒芜一片,无数文人哀嚎着时代的悲伤。老舍,一个孤寂绝望的思想者化为一个孤冢停在了思想的路上。而还有一群人,透过黑幕看到了灵魂的归宿,于是咬牙前行,穿越了这绝望的土地。再如,沈从文先生,生活的苦难中,他脱下镣铐,孤独地行走在路上,在湘西寻到了真正的归宿,他用文字将他的欣喜与希望传递给受难的兄弟姐妹以及后来的我们。至今,我犹能感受到一位思想者在荒原独步留下的坚定信念和不屈追求。“星斗其文”,亮绝赤县,或许,老舍若将这条路走完也更能耀若星辰吧。

坚持,坚持,再坚持,当你快坚持不住的时候再撑下去,你就成功了。无数的思想者在荒原上的呐喊,都渴望走向归宿。但其中有些人却停下了脚步,不是因为死亡,而是因为堕落。如今的社会呈现出了什么?学员作弊,商家违法,官员贪腐,一切的种种都都是对心灵归宿的背叛,既然已失去了追求,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灵魂归巢的路上没有停下的理由,若非要为坚持寻找理由,那么请你沉寂吧。

在荒原上前行,要坚定自己的步伐,不求一定要达到归宿,但是你一定要前进。小径旁自会有花儿盛开,在这空寂的世界为你装点美丽。

翻开历史的书卷,你会发现带着滚烫的热血的一串串名字,他们展示着一位位思想者在荒原上的独步,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这已经不是一个人的行走,而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寻求生命的归宿。不仅要为自己,也要为血脉中流淌的传承前行。

伴着思想者的身影,在这荒原上独步吧,心有所向,一路花开。

寻求灵魂的巢 高三(2)班 仲港其

人生路途漫长,我们常会感到迷茫,认为自己无家可归。但如果我们在灵魂筑巢,建立永恒的归宿,便不会失去家园。

诚如海德格尔所提倡的诗意的栖居,它要求我们在灵魂的巢上修篱种菊,去寻求永恒的精神家园。 然而,经济的腾飞,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国人的精神水准。现实相反,在物质与欲望的冲击下,反倒丢了灵魂的巢。一如冯骥才的小说所体现的,无家可归的猫恰恰反映了人性美好一面的丧失,猫儿的惨叫与哀求正一遍遍撞击着本就摇摇欲坠的灵魂之巢。惨叫的消失印证了巢穴的丢失,这种撞击不痛吗?还是人们心已麻木,或者干脆没有了心呢?

我们常误把房屋理解为永恒的归宿,因此社会上多了一批又一批的房奴。没有成为房子的主人,却沦为了房款的奴隶,这是我们渴求的家园吗?

不由想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精神境界。生活在陋巷又如何?只要自己寻求的灵魂之巢里馨香扑鼻,百花齐放,那么即使失去了华屋丽室也不顾惜。而既然已经寻找到了灵魂里永恒的归宿,建立了永恒的精神之巢,住在豪华别墅抑或身处僻巷陋室甚或苍茫荒原又有什么差别?

我们打开窗户,期待青鸟的到来,可飞来的总是蝙蝠,但我们仍然不会关闭窗户。追寻灵魂的巢穴,我们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永不妥协的意志。一如林和靖,隐居西湖之畔三十余年,不曾踏入繁华杭州城一步。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这需要多么坚强的意志呀,不受外界的诱惑,只为追求心中属于自己的灵魂之巢。我想,他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便是其灵魂之巢的注脚吧。

我们歆羡周汝昌对红学的坚守,但若少了他内心灵魂之巢所提供的那份平静,怕也被社会喧嚣、名利潮流所裹挟,乃至陷入一个庸人的境界而不可自拔。感谢灵魂之巢的护佑,正是有了它,才成就了一位又一位大师。

我们去寻求灵魂深处永恒的归宿,巢里的青鸟会为我们指明方向。

灵魂的归宿 高三(3)班 乔浩

漫步在河边,看远处炊烟袅袅,白云悠悠,久已枯竭的心灵之泉竟又汪出一泉活水来。

离家时,母亲不舍而父亲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当你心觉得无家可归时,便沿着河道走走吧。从未把这句话放在心上,可当我内心深处生出一种无家可归之感时,这句话竟涌现在我的脑海里。

幼时的家颇有些诗意。沿着小河慢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可谓是尽收眼底。春日里,柳絮飞扬;夏日,荷花摇曳;秋天时,仍有一抹绿意在红黄中摆动;冬日,银装素裹中,仍有一阵阵的幽香在空气中流动。走着走着,便能看见驻扎在河边的屋子了。对,那就是我家!

时常,掏鸟窝或是爬到槐树上折取清香的槐花,抑或是和小伙伴们擒着网,对鱼儿围追堵截。那时的一切,竟从未离开过小河。

如今,在这座城市里生活,灯红酒绿塞满了我的生活。尤记得初到这座城市的情景,是人山人海,是车水马龙,是尘世喧嚣,是今生注定我只一人。无他人的扶助,只能一步一步以泥泞中跋涉,那时的我,心中只有一个字,拼!竟能让那么弱小的自己在城市里站住了脚。但总觉得,这不是我的最终归宿。

总会让自己不经意的就陷入了迷惘,而忘记了手中的事,同事也看出我状态有问题,便让我放下手中的事,好好休息。走出公司,走进自己的住所。却又走出自己的住所,毫无目的的在街上游逛,我的家在哪里?什么才是我永恒的归宿?

长期奋斗后的轻松,竟仿佛一下将我的精神抽干似的,总会让自己迷惘,我的归宿是什么?父亲的话提醒了我,沿着河道走吧,那里有遗失的美好!

渐渐的,沿着河道漫步的次数越来越多了。那终究是外在的,不能成为自己长久的归宿。沿着河道慢走,幼时的记忆回来了,遗失的精神回来了,终于找到自己的归宿了。

那条只存在灵魂深处的河,你便是我永恒的归宿。你活在我的心灵深处,让我能随时能享受到家的温暖。若没了你,我该去哪里寻你呢?

那一条浅浅的小河,我的灵魂的归宿。

心灵的归宿 高三(4)班 洪秋月

箫疏篱畔,夜雨霏霏,是谁踏上了归宿,湿了衣裙,湿了梦乡?故乡的雨步履蹒跚„„你可知道血液在流动,时间再流逝?只为寻那落殇时节永恒而美好的归宿。

窗外云卷云起,牵起了惆怅。

风儿撩起浓雾,记忆模糊之处,依可见那婆娑的背影,在天地间四转晃悠,时而抬头望望蓝天白云,时而聆听禽鸟惆瞅,时而俯身看水中雨儿嬉戏„„你陶醉了,陶醉于着巨大的麦浪之上,陶醉于这令人迷醉的麦香上。你轻轻抚摸着小草的头儿,小草微微向你点头示意,友好的示出红白相间的笑话,你心满意足地笑了,一路哼着小曲儿自由自在地漫步于田野之间„„

轻烟 散入偌大的院落,老远就听见家中大黄狗的吠声,你坐在摇椅里品着香浓的茗茶,看着那株激情澎湃的石榴树绽放出她最红火的热情,不时有几只小鸟调皮的向你露出诡异的笑容,接着便是一阵清凉,“哗”一下从你眼前掠过,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心中却有着说不出的快乐。老母鸡带着一窝小家伙在院落里横行,你瞥了它们一眼,随即洒出几片白菜叶子,它们便美滋滋地老实了;“嘎嘎”几只鸭子像孕妇一样,摇摇摆摆地踱了出去„„你悠然地躺在摇椅里小睡了一会儿„„

岁月的巨型机器碾过,在一生“隆隆”声中惊醒的你,望着那机械的大型动物吞噬着麦田,你的心像是在被什么啃食,深陷的眼睛里流露出你痛苦的表情,本来应该高兴的,可为何如此焦躁不安?田间茂密的大树被两个穿着制服的人大卸八块,装上卡车“呼呼”地运走了,留下的只是一缕卡车排下的尾气。推土机无情地将小河填平„„看着这一幕,你的表情漠然„„步履蹒跚的你,一路跌跌撞撞,失魂落魄的你,无奈地摇了摇头,在叹息声中悄悄地离开了„„

城市化的进程,将你的世界给带走了,那碧绿,那浓郁,那美丽只能在梦中去寻找„„

而恰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有时会觉得无家可归。但人性的可贵之处在于寻找永恒的归宿,这种归宿常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我的美丽的故乡深深地埋在了我的心里„„

花开花落,风而微起,一片绿叶悄悄盘旋,旋起了最美好的回忆,卷起思念,然后,落在了我的心上蔓延成了整片森林,这是你我共同的归宿。

回首间,野花满地,禽鸟惆瞅。

最是那初心的安详 高三(5)班 单媛媛

“一剪闲云一溪月,一程山水一年华。一世浮尘一刹那,一树菩提一烟霞。”白落梅深谙人生。于我而言,这才是人性永恒的归宿。

繁花似锦后掩不住的是荒凉。因而无家可归的感觉常常充斥内心,而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追求灵魂深处的永恒的归宿。做回本真,追求自我。

这个世界早已不是熟悉的世界,“人事全非”这个词,面目平静内相狰狞。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彩灯闪烁,烁干了安宁。喧嚣街头,混沌名利场,到处都是梦碎的声音。徜徉清泉,寻回自己的渴望已蓄势待发。

但,经历过名利的篡改和撰传之后,谁还能保持初心?欣赏“银烛秋光冷月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幽美静谧,徜徉心灵的一片花好月圆?曾经的弃妇鱼玄机沦陷了,“看世人,为我疯!癫!痴!傻!贪!嗔!怨!怒!五毒不清!六根不静!七情已生!八风凌冽!”如此功利化的追求只换得无家可归之感伴人头落地。她的归宿是短暂的,她的归宿也是肤浅的。如此这般,只会换得荒凉悲剧结局。

相此而言,“一生复能己,倏如流电惊”的陶潜显得多么智慧!辗转与官场几十载,最后选择回归自我,寻求他灵魂深处的归宿,赢得了苏轼的千古奇赞:”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同样,梅妻鹤子的林逋赢得了好友王十朋对其”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评价。”暗香和月入佳句,压尽千古无诗才。“想必,他们都是值得的,只因他们保持初心,追求归宿的安详。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这是李渔的永恒归宿;”究史研经敬畏耕堂抨丑怪,淡泊名利依然淀水妙莲花。“这是刘墉的灵魂追求。于我们而言,则需去追求灵魂的归宿,初心的安详。

追求自我,保持初心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立身手段。是像迟子建,在炒米胡同里,谛听鸟儿在夜半林梢的一声悄吟,细窥秋虫在残红里一阵惊人的情思;是像王开岭,以一份温柔的心,静炼一场惊心动魄的雪······

繁华若真若一梦,过而无痕多好,但这却是难以企及的。想要抛却无家可归的感受,我们则需保持自我初心,追求自己灵魂深处的归宿。

我愿在我的世界里,听风拂来,待雨来过,煮一盏自己的浮世清欢。

听从来自心海深处的声音 高三(6)班 赵秋仪{关于归宿的作文}.

在生命的长廊中,有人左顾右盼,四处彷徨,就像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漂泊到哪里,哪里就是归宿。然而,有这么一行人,他们循着直线坦然笃定地向前走着,步履沉着而稳重。因为他们皈依了灵魂,于是他们有目的有追求,收获了一路的芳香。

人生何处皆可成归宿,然而只有人的灵魂深处才是永恒的归宿。时常叩击自己的灵魂,探求灵魂的深度,遵从来自心海底处的声音,让自己有个家,可以抵御一切风和日丽的归宿。那么即使明天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亦能从容淡定,简车从行。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刳去心上的蒙尘,剔除世俗的纷扰,在青灯古佛下点亮了幽幽禅河不尽灯。在清心寡欲中收获了心灵的自由,皈依佛门,亦即皈依灵魂,从此外界喧嚣不再属于他,他只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于是他乐享青天白日,乐求明镜止水。

世间的杂念奢欲会让我们的心灵蒙上尘埃,叩击灵魂,不再有惊心动魄的回响。所以还心灵一片净土,才会让我们在迷茫中寻到归路。

三毛孤身一人在撒哈拉沙漠中流浪,风沙摧磨着她,寂寞侵蚀着她,岁月将皱纹刻在她的脸上,而她的心却澄澈如秋水,没有丝毫涟漪。因为她在独处中学会了静思冥想,独处让她静下心灵,,思索人生,在对生命的探求中站成了一棵树,只愿在清风中看守月亮,没有悲欢的姿势,只有永恒的信念。

外界的喧嚣嘈杂会打扰我们的心灵,让心不再安宁。而独处就是我们思索的基础,不要害怕寂寞,寂寞才最能测度生命的厚度,独处让我们认清正确的归路。

“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历来文人墨客都将读书奉为一生需一直坚持的事。正如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马拉拉所说:“我们手中的书和笔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书能拓展我们灵魂的深度,在与书的对话中,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灵魂也得到了洗礼。书让我们更坚定执著,在人生归路中排除万难,坚持抵达终点。

抹去心灵上的尘埃,学会忍受寂寞的独处。在书中寻找一番天地,我们就不会无家可归。生命之路会将我们送达灵魂深处,在那里,一切都安好,一切疲惫都得以安慰.听从来自心海深处的声音,让我们有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