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一篇文章400字以上

时间:2021-10-10 20:24:34 四年级作文

篇一:《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 学 设 计

篇二:《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古诗诵读《饮湖上初晴后雨》》

诵读古诗,品味经典

——《饮湖上初晴后雨》教学设计

汉阳区永安堂小学 王莹

【教学内容】

苏轼的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众多描写西湖的经典诗篇之一,有人说:“此诗一出,人人传诵,从此名湖佳人相映成趣。”西子是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苏轼的妙喻,这首诗让美丽的西湖和这位美女从此结缘,西湖又称“西子湖”。西湖之美如此传神,无论是“水光潋滟”的晴天,还是“山色空蒙”的雨天都美得恰到好处,这缘于西湖自然之景美不胜收,也是作者与西湖独有的缘分。

【设计理念】

根据四年级学生学习诗歌的要求,开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诗歌的能力,重视读诗的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这首诗歌的教学要在诗境与文章外显的语境之间找到巧妙的融通点。通过“有方法”、“有层次”地读让学生学会读诗、品味诗歌语言,逐渐感悟出古诗描写的意境。教授此诗时,要读出西湖的美,首先要走入晴日、雨天丰姿不同而形神俱佳的西湖,教学中可以抓住西湖晴雨两幅图中的语境,可从“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好”、“奇”中挖掘西湖的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的美,将这两幅图铺展开来,从诗人信手拈来的比喻“淡妆浓抹”“总相宜”中寻找西湖和西子的共通之处,回文西湖晴雨图,读出西湖的自然出众,走入诗文中感受作者由触动心灵的感官之美,内化为理性赞美的诗境,通过想象感悟,从而感受到“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意境,将西湖的美读得富有层次和厚度。由此,诗歌“语境”和“诗境”紧密融通,不知不觉中生成诗歌课堂和美之境。

【教学目标】

1、认识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图片及工具书等方法读懂诗句,感受诗中的美景,体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力,感受诗中的美景。

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

的感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引领导入

(一)谈话导入

(1)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同学们,你们知道杭州最美丽

的景点是哪吗?(生:西湖)

(2)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赞美它的名篇佳作,在这众多的

西湖诗篇中,有一首最为著名,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来跟老师一起书空课题!板书:《饮湖上初晴后雨》

(二)揭题,导入诗文

①谁来读一读诗题? 指名读,齐读。

②从诗题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诗题内容连在一起就是:诗人苏轼在西湖上一边喝酒,一边赏景。开始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小结:理解了诗题,大家再读诗题,感受会更丰富。(生齐读)这首

描写西湖美景的古诗,为什么会这么有名呢?让我们到书中寻找答案吧!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中理解诗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内容,理解诗题的方法还可运用于理解诗句。]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一)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23页,自由读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要是能读出一点古诗的韵味就更好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查一查课本后的生字表。

(二)检查反馈。

①谁来读一读这首诗?(指名读,师正音)

②同学们和老师合作读一读这首诗,好吗?你们读古诗每一行的前四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师生合作读)现在咱们换一换,老师读诗的前四个字,你们读后三个字。

③和你们合作真愉快。请大家一起来朗诵这首《饮湖上初晴后雨》。(生齐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诗歌也要多读才行。读好古诗可以帮助我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品味古诗的意蕴。(板书:读)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

3.古诗方法渗透

①同学们,要想读懂诗歌的意思,我们都有哪些常用的方法?(生:借助书中的注释,结合古诗插图,想象画面等……)

②同学们就用自己最熟悉的方法先自学古诗,再和同伴合作交流这首诗的意思。

③指导学生梳理诗意。

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指名说)

出示:方,亦,欲,宜。这四个字不容易理解,所以老师把它们的注释写在这里了,大家把这些注释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生写完后)把这四个字的意思送到诗句中去,是不是诗句理解没那么难了?谁再来说说诗句的意思?(生答略)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古诗;总结自学诗意的学习方法;疏通诗意。]

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跟随大诗人苏轼去饱览西湖美景吧!

三、创设情境,品读感悟

(一)感受西湖在不同天气下的湖光山色。

初晴——水光潋滟晴方好

后雨——山色空蒙雨亦奇

1.读诗句你读懂了什么?(晴天的西湖水面波光粼粼,雨天的西湖朦朦胧胧)

2.短短两句诗,两幅神奇的画卷就在我们眼前出现了。先让我们来看一看晴天的西湖。

晴天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

①诗人用了一个什么字评价晴天的西湖?指名说 板书:好

②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描述西湖晴天的“好”呢?

生:水光潋滟

③你还能换一个词来形容水光波动的样子吗?

指名说(积累词语:波光粼粼 水波粼粼 波光闪闪 水光闪闪……)出示图片 ④是什么让西湖水面波光闪动?(太阳)想象一下,假如你现在就在西湖的游船上,明媚的阳光照耀着整个西湖,放眼望去,晴天下的西湖,景物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西湖的水在阳光下更加透彻,波光粼粼;西湖的山更青了,都被阳光镶上了一道儿金边……

⑤想象“美读”

西湖是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的青山在阳光的照耀下,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看到这晴日的西湖美景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

指名读:水光潋滟晴方好。(评价预设:如果你能把波光闪动的美,读得在强烈一点儿就好了,再来试一试;在你的朗诵声中老师感受到西湖波光粼粼的

美;浮光跃金的美就在你的朗读声中啊;你的朗读让老师感受水光潋滟的迷人……)

⑥晴天的西湖能不能少这一抹阳光?能不能少西湖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就是这晴日里的西湖让世人从心底说出了——水光潋滟晴方好!(齐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指导想象,激发情感,以境悟情,让学生感受西湖晴日的美,诵读出西湖的美。]

雨天的西湖——山色空濛雨亦奇

正当诗人陶醉在这明媚鲜艳的西湖山水之中,天气却发生了变化,诗人眼前又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

指名说(预设:雨天,西湖周围的山水雾迷茫,也是那么奇妙!)

师:你理解了诗意(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来读一读这句诗)

①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评价西湖的雨景呢?指名说(板书:奇)谁来说说你对“奇”字的理解?

指名说(奇特,奇妙,神奇……)

②诗人用了一个什么词描述西湖雨天的“奇”?

指名说:山色空濛 (理解“空濛”:水雾迷茫的样子。)

③雨天的西湖,诗人看到山是水雾迷茫的样子。他还会看到什么呢?

指名说:细雨之中的青山仿佛罩上了一层细雨编织的美丽轻纱……

师引导想象:雨天的西湖雨随风动,时急时缓;雾随雨变,时浓时淡;在雨幕的笼罩下,远处的青山,近处的湖面,雨雾缭绕,绿柳艳桃,若隐若现,似幻似真,神秘而奇妙……

④谁来吟诵一番西湖雨天的奇妙?

指名读(师点评预设:在你的读书声中老师仿佛看到了渐起的水雾,谁能让雾再浓一点?点评:你读出了西湖雨天迷雾浓云的美;你读出了西湖雨天云雾弥漫的美……)

⑤这一个奇字啊!让我们沉醉在雨天的西湖里。一起来赞一赞这奇妙的西湖雨景!

小组读:山色空濛雨亦奇

⑥雨天的西湖那神秘而朦胧的美景,怎一个奇字了得啊!再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这雨天的西湖吧!

齐读:山色空濛雨亦奇

⑦诗人观赏到西湖的晴雨两重天,西湖两样美。晴天的西湖:(男生读)雨天的西湖:(女生读)

师小结:不管是西湖的晴姿或是雨态都是美妙无比,令人神往所以诗人由感

而发写下这——出示PPT: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生齐读: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二)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领略西施之美

①西湖美景只应天上有,这仿佛仙境一般的美景,让诗人想到了一位貌若天仙的美女——西子。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西子是谁?

指名说:书中有注释。

②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传说西施在河边洗衣,鱼儿看到西施的美貌以后都忘记了游动,沉了下去。后来这个传说还演化成一个成语——(生接:沉鱼落雁)

[设计意图:从“沉鱼”中让学生了解西施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首,为学生从西施的美丽程度中感知西湖的美做铺垫。]

师:诗人把西湖比成西施,你觉得这个比喻好吗?(生答略)好在哪里? (预设:都天下第一美……)

[设计意图:通过把西湖比作西施这个比喻句,从西施的美中感受西湖的美。]

2.淡妆浓抹总相宜

①西施化淡妆美吗?西施化浓妆呢?要是把西湖比成西施,那什么时候的景就像是化了淡妆?什么时候的景就像是浓抹呢?

[设计意图:找西施与西湖美的共性,深入感受西湖的美。]

出示课件:

西施 淡妆 浓抹 总相宜

西湖 晴 雨 好、奇

板书:美

②有多少人没有去过西湖啊,但看到这一句,立刻就爱上了西湖。知道为什么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浸入诗文,感受景美源自诗美。]

生答略

师小结:西湖如西子,美景若美人。诗人深深地陶醉了,我们也陶醉了! 指名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小结:虽然我们此时没有畅游于西湖,但我们却透过诗句通过想象感受了西湖的美,通过想象品味古诗意蕴。板书:想象

③如果,以后你去杭州旅游,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漫步在西湖边,你会情不自禁地吟诵起:

篇三:《浦东新区2015学年六年级语文 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监控试卷

六年级语文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16.1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24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第一部分 基础知识(14分)

6. 《观沧海》和《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是借不同的景抒发自己独特的情。 《观沧海》中曹操借着对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想象,叙述了自己 的胸襟和 的抱负;《饮湖上初晴后雨》中“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则把西湖比作 ,抒发了作者 的情感。

第二部分 阅读(46分)

一、 文言文(14分)

㈠ 阅读下文,完成7—10题。 (8分){以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一篇文章400字以上}.

画蛇添足

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

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

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

7.上文选自西汉时 (人名)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 》。(2分)

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数人饮之不足 吾一瓶一钵足矣 ..

B. 引酒且饮之 友人惭,下车引之 ..

C. 一人之蛇成 吾忘持度,反归取之 ..

D. 为蛇足者 孰为汝多知乎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10.从本故事的寓意来看,与此相近的一个成语是: (2分) ㈡ 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 (6分)

齐人攫金

齐人有欲金者,朝衣冠①而之市。至鬻②金者之所,见人操金,因攫③其金而

去。吏捕得之。官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 对曰:“取金时,不见..

人,徒见金耳。”

【注释】① 衣冠: 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②鬻(yù):出售,卖。 ③ 攫(jué):夺,抢。

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13.齐人攫金的原因,下列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追求财富 B.胆大包天 C.眼中无人 D.利令智昏

二、 现代文(32分)

㈠ 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 (16分)

海底奇光

①1月16日,鹦鹉螺号好像在海平面以下仅几米的地方入睡了。电动仪器停止了运转,螺旋桨不再转动,鹦鹉螺号随波 。我猜想船员们正忙于内部修理,因为机器猛烈转动后需要整修。

②就在这时,我和同伴们亲眼目睹了一种奇特景象。客厅的窗板打开了。由于鹦鹉螺号的船灯没有打开,水中一片昏暗。暴风雨即将来临,乌云布满天空,只有几道微弱的光线照着接近海面的水层。

③我正观察着这种状况下的海洋,即使是最大的鱼看起来也像是一些模糊不清的阴影。突然,鹦鹉螺号被照得通亮。起初,我以为是船灯打开了,是它把电光射向清澈的海水。我错了,我迅速地观察了一下,承认自己错了。

④鹦鹉螺号正 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光线来自无数的发光微小生物,掠过金属船壳,变得更加光彩夺目。我突然看到发亮的水层中有几道闪光,好像炽热大火炉里的熔铅流,又像加热到白热状态的金属块。相比之下,在这火红的、似乎不该存在阴暗部分的环境里,发亮水层中有些地方却显得阴暗了。不,这已不是我们通常的照明器静静地放射出的光芒!这光线具有一种不同寻常的生命力和运动力!我感到这光线充满活力!

⑤是的,这是无数海洋纤毛虫、粟粒状夜光虫的集结体,它们是一些真正的半透明胶质凝固物小球体,每个小球体有一只丝状触手。在30立方厘米的海水中,这种微小生物的数量甚至可以高达25000个。加上钵水母、海盘车、海月水母、海笋和其他磷光植形动物发出的微光,海水中一片光亮。植形动物体内充满了海洋腐烂的有机质诱饵,也许还有鱼类分泌的黏液。

⑥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 了好几个小时。看到巨大的海洋生物像火中蝾螈一样在那里嬉戏,我们更加赞叹不已。我发现在这不发烫的火光中有又美丽又敏捷的鼠海豚,海洋中不知疲倦的小丑;还有身长三米的旗鱼,聪明

的暴风雨预报者,它们那令人生畏的剑状上颌有时撞击着客厅的玻璃窗。后来,比较小的鱼类出现了,有各种各样的鳞鲀,会跳跃的鲭鱼,狼鼻鱼,还有上百种其他鱼类,它们四处游动,给这闪光世界划上一道道条纹。

⑦这令人眼花缭乱的景象真是迷人奇观!是不是某种气候条件使这种现象增添了几分诱惑力?是不是暴风雨来到海面上了?不过,鹦鹉螺号位于海平面以下几米的地方,丝毫感觉不到它的威力,在平静的海水中悠然自得地摇晃着。

14. 这篇文章节选自法国科幻小说家、世界科幻小说之父 (人名)的《 》(书名)。(2分)

15. 依据文意,能正确填入下列三句话空格处的一项是 (2分) 电动仪器停止了运转,螺旋桨不再转动,鹦鹉螺号随波 。

鹦鹉螺号正 在磷光闪闪的水层中,由于海水阴暗,这磷光显得格外耀眼。

鹦鹉螺号在这光亮的海水中 了好几个小时。

A. 漂荡、漂流、漂浮 B. 漂流、漂浮、漂荡

C. 漂荡、漂浮、漂流 D. 漂流、漂荡、漂浮

16.第④段画线句,把奇光比作“ ”“ ”,生动写出了海底奇光具有的动感,也暗示了这些光来自 。(4分)

17.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4分)

18.作者在开头、结尾都写到了暴风雨,是什么用意?(4分)

①②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 (16分)

描花的日子

张炜

①这里一年四季都有让人高兴的事儿。春天花多鸟多蝴蝶多,特别是满海滩的洋槐花,密得像小山。夏天去海里游泳,进河逮鱼。秋天各种果子都熟了,园艺场里看果子的人和我们结了仇,是最有意思的日子。冬天冷死了,滴水成冰,大...

雪一下三天三夜,所有的路都封了。

②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

③母亲和外祖母要描花了。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

下来。平时这些事他是不做的,比如喂鸡等。他招呼我带上镐头和铁锹去屋后,费力地刨开冻土,挖出一些黑乎乎的木炭——这是春夏准备好的,只为了这个冬天。

④父亲点好炭盆,又将一张白木桌搬到暖烘烘的炕上。猫在角落里睡了香甜的一觉,开始了没完没了的思考。外面天寒地冻,屋里这么暖和。这本身就是让人高兴、幸福的事。

⑤母亲和外祖母准备做她们最愿做的事:描花。她们从柜子里找出几张雪白的宣纸,又将五颜六色的墨搬出来。我和父亲站在一边,插不上手。过了一会儿,母亲让我研墨。这墨散发出一种奇怪的香气。

⑥外祖母把纸铺在木桌上,纸下还垫了一块旧毯子。她先在上面描出一截弯曲的、粗糙的树枝,然后就笑吟吟地看着母亲。母亲蘸了红颜色的墨,在枯枝上画出一朵朵梅花。父亲说:“好。”

⑦母亲鼓励父亲画画看,父亲就画出了黑色的、长长的叶子,像韭菜或马兰草的叶片。外祖母过来端详了一会儿,说:“不像,不过起手这样也算不错了。”她接过父亲的笔,只几下就画出了一蓬叶子,又在中间用淡墨添上几簇花苞——我也看出来了,是兰草。我真佩服外祖母。

⑧我也想画,不过不画草和花,那太难了。我画猫。猫脸并不难画,圆脸,两只耳朵,两撇胡子。可是我和父亲一样笨,也画得不像。父亲说:“这可能是女人干的活儿。”

⑨整整一天,母亲和外祖母都在画。她们除了画梅花和兰草,还画了竹子。父亲一边看一边评论,把他认为最好的挑出来。他说:“这是你外祖父在世时教她们的,他不喜欢她俩出门,就说在屋里画画吧。可惜如今太忙了……我每年都备下最好的柳木炭。”

⑩猫一直没有挪窝,它思考了一会儿,便站起来研究这些画了。它在每一张画前都看了看,打了个哈欠。可惜它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踩到了红颜色的墨上,然后又踩到了纸上。父亲赶紧把它抱开,但已经晚了,纸上还是留下了一个个红色的爪印。父亲心疼那张纸,不停地叹气。

⑪外祖母看了一会儿红色爪印,突然拿起笔,在一旁画起了树枝。母亲把爪印稍稍描了描,又添上几朵,一大幅梅花竟然成了!我高兴极了,我和父亲都没想到这一点:有着五瓣的红色猫爪印本来就像梅花嘛!

⑫就这样,猫和母亲、外祖母一起,画了一幅最好的梅花。

19.用简洁语言填空,梳理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描花前准备→ ① → ② →“我”画猫→ ③

20.第①段“结了仇”在文中是指 (2分)

21.第③段中“她们每年都在这个季节里做这个,这肯定是她们最高兴的时候。...

我发现父亲也很高兴,他让她们安心描花,余下的事情自己全包揽下来。”请结....

合上下文分析,母亲和外祖母“高兴”,是因为 ; 父亲“高兴”,是因为 。(4分)

22.第⑩段画线句子将小猫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为家庭温馨生活增添了无限情趣。同时也为后文 作了伏笔。(4分)

2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交代天寒、雪大、封路,为下文“出不了门,一家人要围在一起”作铺垫。

B.外祖母、母亲都是宽容厚道、心灵手巧、有生活情趣的人。

C.本文标题只是行文的线索,不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

D.结尾这幅“最好的梅花”既指画本身,也暗示了一家人在一起描花的快乐时光。

第三部分 写 作(40分)

24. 题目: 的日子

要求:⑴ 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类文章。

⑵ 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⑶ 不得抄袭试卷上的内容。

篇四:《三年级语文上567单元》

三年级语文上五、六、七单元试卷 分数

一、 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ǔ zhîu hãng kuà wēi wǔ mì mì nǎo nù

yáo wàng zī rùn liáo kuî huāngliáng yíng hîu

二、

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4{以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一篇文章400字以上}.

分)

(郊

胶)卷

花(瓣

辨)

进(功 攻) (保 宝)贵

(流 留)意 粗(壮 状) 茂(密 蜜) (朴 仆)素 三、填空补足词语。(4分)

( )餐( )宿 ( )( )仆仆 奔( )不( ) 五( )十( ) ( )( )相间 ( )( )倒置 ( )口( )声 ( )邻( )舍 四、找出句子中的错别字,打上“×”,改正在括号里。(4分)

1、爸爸经长座在纱发上看报纸。( ) ( ) ( ) 2、我再西湖边照张相,留做记念。( ) ( ) ( ) 3、只见卓子上放着两张采票存跟。( ) ( ) ( ) 五、请按要求写出诗句。(10分)

1写一句朋友之间情意深厚的诗句: 。 2学校图书室重新装修好了,你觉得图书室的墙上写一句什么名言最合适。

3.描写做事认真努力的成语有:夜以继日、专心致志等请在“ ”上再写四个同类的成语。

4.假如你的同学最近不好好学习,你想用八字成语中的哪一句来劝告他。{以饮湖上初晴后雨写一篇文章400字以上}.

5.请写出一句孔子的名言: 六、回顾课文再现记忆。(18分 )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主要写 和 两个方面。(2分)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 代诗人 写的,写的是西湖 和 的美景。诗中,他把西湖比作 ,说西湖像她一样“ 。”所以西湖也叫西子湖,我能默写《饮湖上初晴后雨》(8分)

▼《科利亚的木匣》这篇课文,按照 、 、 的顺序记叙的。从这件事中感悟到 的道理。(3分)

的道理。(1分)

▼《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 。 ▼ 学了第五单元,我们了解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道了 的孔子、 的老子和 的盘古;我们参观了位于河北赵县的 ,他是隋朝的 设计和参加建造的;我们还欣赏了名画 。(4分) 七、阅读直通车(25)

(一)课内阅读《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11分)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nân)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huì)成小溪,淙(cïng)淙地流着。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低下头喝水,有的侧(câ)着脑袋欣(xīn)赏(shǎng)自己映

▼《矛和盾的集合》让我们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

在水里的影子。河里涨满了春水。一根根原木随着流水往前漂,像一支舰队在前进。

夏天,树木长得葱(cōng)葱茏(lïng)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zhē)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jìn)在乳白色的浓雾里。

1.这两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只填序号)(1分) ( )

A.时间顺序 B.方位顺序 C.事情发展的顺序

2.短文第一段写了 、 、 、 等景物来描写春天的美丽。第二段写了 、 、 、 等景物来描写夏天的美丽。(8分)

3.从文中找出描写鲜花的句子。(2分)

(二)课外阅读。

红菊花

我们校园里有一座花坛。花坛里种了十几种花,虽说不上百花争艳,也可算得上五彩缤纷了。

每到秋天,各种各样的菊花,黄的,白的,还有红的,朵朵盛开,真叫人喜爱。在这许多菊花中,我最喜欢一种红菊花。它的茎是墨绿的,挺得笔直,看上去很神气。叶子也是墨绿的,像张开的手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朵朵红花,花瓣是一丝一丝的,弯弯曲曲,像是蛟龙的爪子。整个花朵像个火红的大绒球。从远处看,花盘微微低垂着,又像个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低头不语。美丽的红菊花,你多么惹人喜爱呀!

望着这千姿百态的花朵,我想:“要是没有园丁叔叔的辛勤劳动,哪有这美丽的花朵啊!新 |课 | 标|第 |一| 网 1、把词语补充完整:(4分)

百花( )( ) 五彩( )( ) 千( )百( ) 低头( )( )

2、第二自然段有 句话,这个自然段主要写 。(4分)

3、第二自然段中划横线部分,作者是抓住红菊花的 、 、 三部分来具体描写的。 (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