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的评课

时间:2021-10-10 20:11:08 五年级作文

篇一:《《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评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听了河西小学张红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这节课,真是受益匪浅。具体说来有五大亮点:

第一、深挖教材,根据农村学生进行施教,转化难点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药品中找到次品,而张老师却让学生先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学生很容易的从3瓶中找到次品。在后面的5瓶、9瓶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这种因材施教提高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用数学逻辑增加学生递进关系,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上课时层层推进渗入优化思想。本课张老师让学生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瓶、9瓶中找次品,并且在9瓶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学生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他们再用12瓶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三、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让学生从动手中得到结果,自己动手得到结论。 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张老师提出“每个数都能平均分吗”的问题,让学生从10瓶中找出次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从中又发现“尽量平均分”的优化策略,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

过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四、科学引导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使用比较好。课堂上,张老师总是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就及时引导,“还可以怎样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不平衡说明什么?”…等等提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使学生逐渐树立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思想。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功实现了新课标后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五、板书设计合理,有条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起到总结性的作用。

当然,人无完人,课亦无完课,张老师可能是紧张的缘故,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口误,语速也略快,这节课要求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而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却比较少。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1年4月15日

篇二:《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

各位老师:

大家好!

这节课它以“找次品”为载体,在解决问题中,不仅使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形成基本的数学技能,还发展了数学思想,建立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结合课中几个环节谈谈个人的一些浅薄的感想。

一、体现“由易到难”的思想。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找次品”问题,对从5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难度偏大,学生学习起来有困难。因此,在教学例1前,蒋老师增加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内容,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品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当学生理解了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然后再来探究5个、9个的情况,体现了由易到难的思想。而且从3个物品中找1个次品的最优方法,是均分3份思想的基本模型,把这种情况加以研究确实有必要。只有理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

二、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

教学中体现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再从解决简单的问题中发现规律,用这个规律解决复杂的问题。在本节课的开始就设计了认识那个学生猜想“从2187瓶中去找出一瓶次品来,至少要称几次保证能找到”,这个时候学生其实是没有概念的,乱猜的,教师适时介入,要解决这个难题,我们可以从小的数量中找次品来研究。研究3瓶、5瓶、9瓶等逐渐寻找规律和方法,最后找到“均分3份来称所需的次数最少”的方法,然后用找到的方法来解决从2187瓶中找次品的问题。后来经过探究后发现从2187瓶中找一瓶次品只要称7次即可,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之中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数学的奇妙!从而激发了学生数学的欲望。

三、体验“猜想验证”的数学思想方法。{找次品的评课}.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

“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教学中我们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本节课就让学生经历了“实验探究——猜想——验证——归纳”的过程。首先从9瓶中找1瓶次品的几种方法的对比中,我们发现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是否无论是多少瓶都是均分3份的方法所需的次数最少呢?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就必须再用一个例子去试验,然后归纳得出结论。学生通过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获得了数学结论,更重要的是逐步学会了获得数学结论的思想方法——猜想验证,提高了主动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有说的不对之处还请各位老师,多多批评指导。

篇三:《《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评课稿

三年级 王文海

周二上午,聆听了钟积礼老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找次品》这节课,真是受益匪浅。我们年段通过讨论,认为本节课具有以下三大亮点:

一、降低起点,循序渐进,渗入优化思想。

按照教材例题,本课例1是:有5瓶钙片,其中1瓶少了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而钟老师却让学生从4瓶钙片,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学生很容易从4瓶中找到次品。并从中发现了两种找次品的方法及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需要称两次才能找到。紧接着,钟老师让学生思考2瓶钙片,3瓶钙片中,用天秤称几次就能把次品找出来,仅要求学生说出找次品的方法。再延伸到9个零件里找1个次品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来,要求学生罗列出方法,并归纳出解决这类的最优策略,从而让学生经历由多样化过渡到优化的思维过程。再扩展到10瓶水中,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是盐水的那瓶及15盒饼干中,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次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二、提供机会,注重过程,培养推理能力。

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创造机会,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表达,使之成为真正的学习数学的主人。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还是汇报交流,教师都给予了学生足够多的时间与空间。先让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4个、2个、3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寻找规律,总结、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利用归纳出的方法解决待测物品数量为10个,15个时的问题,同时也验证归纳的方法是否正确。教学中,教师敢于让学生发表推理过程,在学生严谨表达的同时,教师通过树形图模拟试验过程,运用推测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使得推理过程清晰有序,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三、合作探究,善于倾听,促进师生交流。

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的{找次品的评课}.

过程中,使学生多思维,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节课,钟老师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时间合作交流,探究学习,同时又能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就及时引导,“还可以怎样找?”“还有不同的找法吗?”“不平衡说明什么?”„等等提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你有什么发现?”“怎样分保证找出次品,并且称的次数最少?”使学生逐渐树立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思想。并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逐步养成合作、交流的习惯。

当然,我们组认为在阶段归纳总结的处理上如果能清晰及时一些可能会更好。我们都知道找次品有这样的规律:在2与3个物品里找1个次品,要保证找到次品只需要称1次就可以了,而4至9个物品则要保证找到次品至少需要称2次,而10至27则至少需要3次,以此类推。那么是不是可以把练习中的猜一猜:“从5、6、7、8个物品中找出1个次品,保证找出次品需要几次?”这一环节放到例2的前面来教学,在教师通过表格记录了学生的探究过程时,适当及时的进行归纳小结上述规律,从而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更清晰,这样也使得学生在掌握了“尽可能的平均分成3份”的解题策略上,能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

2012年5月30日

篇四:《《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评课稿

晓坪学校 杨小金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有幸听了河西小学张红艳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这节课,真是受益匪浅。具体说来有五大亮点:

第一、深挖教材,根据农村学生进行施教,转化难点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药品中找到次品,而张老师却让学生先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学生很容易的从3瓶中找到次品。在后面的5瓶、9瓶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这种因材施教提高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用数学逻辑增加学生递进关系,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上课时层层推进渗入优化思想。本课张老师让学生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瓶、9瓶中找次品,并且在9瓶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学生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他们再用12瓶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三、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让学生从动手中得到结果,自己动手得到结论。 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张老师提出“每个数都能平均分吗”的问题,让学生从10瓶中找出次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

活动,从中又发现“尽量平均分”的优化策略,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四、科学引导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使用比较好。课堂上,张老师总是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就及时引导,“还可以怎样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不平衡说明什么?”…等等提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使学生逐渐树立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思想。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功实现了新课标后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五、板书设计合理,有条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起到总结性的作用。

当然,人无完人,课亦无完课,张老师可能是紧张的缘故,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口误,语速也略快,这节课要求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而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却比较少。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011年4月15日

篇五:《《找次品》评课报告》

《找次品》评课报告

听了《找次品》这节课,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纵观整节课,这节课真是教师教得活泼生动,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老师很好的注意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地暴露出来。同时老师还特别注重面向全体学生,让其活泼主动地发展。总体来说,是一节比较成功的数学课。特别突出以下几点优势:

一、整堂课的设计既大气又细腻

在教学的设计上,老师通过3个,5个待测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接下来老师大胆地选择了2187这个待测物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如果用天平来称至少要几次保证找到次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于是探究也变得顺理成章。最后通过层层探究,揭示规律,利用规律成功找到27个、81个、243个——2187个需要的次数,柳暗花明,让人不觉感叹数学的魅力!

在材料的选择上,老师在教学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5个、9个时怎样找次品,并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然后从这些方案中初步寻找感悟规律,但是老师并不急于总结规律,而是让学生说说8个物品找次品至少需要几次?老师不是选择10个12个,而是选择了8个,我觉得老师8个待测物品选的非常好,在学生的意识里都是把待测物品平均分,分成2份的方法,在9个待测物品里,学生已经解决了要均分,但是学生对要分成3份还是有疑惑的,补充了8以后更加完善了要分三份这个规律,而且不管待测物品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尽量均分就可以了。

二、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学学科的特色。无论是低年级还

是高年级,简单的教材还是复杂难的教材,老师在教学时候都应该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老师从一开始就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在学生众多的策略中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这过程中,老师就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优化策略、分析,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三、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知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节课老师多次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索,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这节课的教学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只要教师放开你呵护的双手,就会发现,孩子也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创造者。

篇六:《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评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刚才听了邱丽君老师为我们提供的《找次品》这样一节研究课,这节课的内容具有很强的挑战性,教材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同样目标达成也比较难,一句话,上这节课有一定的难度。但纵观邱老师的整节课,教师为学生建立的思维层次不断提高,解决了让学生找次品的策略不断优化的过程。这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比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那么这节课之所以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我认为有以下亮点: 一、降低了教材的起点

这节课按教材例题的安排是让学生从5瓶钙片中找出次品,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而邱老师在让学生探究这个问题之前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从3瓶钙片中,你能用什么方法找出唯一的次品。从3瓶当中找次品,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学生从3瓶中找到了找次品的方法,就初步建立了找次品的模型。这样稍难点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也就迎刃而解了。邱老师从一开始就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我认为邱老师先易后难的教学策略是比较成功的。

二、整堂课的问题设计有梯度既大气又细腻

在问题的设计上,老师通过3个,5个待测物品让学生初步感知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接下来老师大胆地选择了6,8,9这几个待测物品,让学生大胆地猜想、操作,如果用天平来称至少要几次保证找到次品,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于是探究也变得顺理成章。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老师在教学探讨待测物品数量为3个、5个时怎样找次品,放手让学生去找,让学生罗列出各种解决方案,并告知学生如何用图示法来表示。然而学生汇报完毕后,老师并不急于总结规律,而是接着抛出6,8,9这几个待测物品,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教师处理这个问题是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小组的力量解决问题。在学生的汇报中,教师重点引导让{找次品的评课}.{找次品的评课}.

学生说说8个物品找次品至少需要几次?我觉得老师8个待测物品选的非常好,在学生的意识里都是把待测物品平均分,在6、9个待测物品里,学生已经解决了要平均分,但是学生对要分成3份还是有疑惑的,补充了8以后更加完善了要分三份这个规律,而且不管待测物品是不是3的倍数,只要尽量平均分就可以了。

三、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知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这节课老师多次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索,注重指导学生操作,在动手操作中,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主动地获取知识。特别是在研究6、8、9这几个待测物品时,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找次品的评课}.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篇七:《《找次品》评课稿》

<找次品>评课稿

今天,我有幸听了孙老师执教的五年级数学《找次品》这节课,真是受益匪浅。具体说来有五大亮点:

第一、深挖教材,根据学生进行施教,转化难点降低教学起点。按照例题,本课例1是从5瓶药品中找到次品,而孙老师却让学生先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样就降低了教学起点,学生很容易的从3瓶中找到次品。在后面的5瓶、9瓶中找次品就容易多了。这种因材施教提高了不同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培养学生优化意识,用数学逻辑增加学生递进关系,知道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上课时层层推进渗入优化思想。本课孙老师让学生从3瓶中找出次品这比较简单,然后加深到从5瓶、9瓶中找次品,并且在9瓶中找次品的过程中渗入优化思想,让学生寻找优化策略,接下来让他们再用12瓶进行验证,加深了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知识层层推进,步步加深,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运用优化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第三、培养学生归纳综合能力,让学生从动手中得到结果,自己动手得到结论。 当学生通过例2发现把待测物品平均分成3份称的方法最好后,孙老师提出“每个数都能平均分吗”的问题,让学生从10瓶中找出次品,学生通过进一步的验证、归纳、推理等数学思考活动,从中又发现“尽量平均分”的优化策略,实现从特殊到一般的过渡。整个教学过程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综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找次品的评课}.

第四、科学引导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使用比较好。课堂上, 孙老师总是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发现学生遇到困难就及时引导,“还可以怎样分?”“还有不同的分法吗?”“不平衡说明什么?”„等等提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哪种分法称的次数最少?”使学生逐渐树立运用优化策略解决生活问题的思想。整堂课,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成功实现了新课标后教师角色的转换。

第五、板书设计合理,有条理,学生一看一目了然,起到总结性的作用。

当然,人无完人,课亦无完课,孙老师可能是紧张的缘故,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口误,语速也略快,这节课要求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而大部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却比较少。

总的来说,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篇八:《找次品评课》

《找次品》评课

四月十三日我有幸参加了在桓台一小举行的小学数学同课异构研讨活动。会上有四位老师共同执教了《找次品》一节,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独到之处,经过他们精心设计的课堂给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每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虽然四堂课的风格不同,但也有许多共同点体现了我们数学课堂的魅力。

一、 采用生本课堂,精心设计前置性作业。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生本课堂中,课前小研究是至关重要的。它不止是课的开始,而是还贯穿课的始终。四位老师在课前小研究中都先以3个待测物品为起点,降低了学生思考的难度,能较顺利地完成初步的逻辑推理:那就是并不需要把每个物品都放上去称,3个物品中把2个放到天平上,无论平衡还是不平衡,都能准确地判断出哪个是次品。只有理解了这些,后面的探究、推理活动才能顺利进行。课前研究为课的开始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重视操作活动,发挥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组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知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四位老师敢于“放”,把时间和空间交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去获得数学知识,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特别是于老师,创造了多次机会让学生或个人或小组进行动手操作,学生从5个、6个、7个、8个、9个待测物品中找出

了次品。学生从中获得了大量的感性认识,为理解本节课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我们在数学课堂中都应该注重渗透一定的数学思考方法。会上四位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从一开始就渗透了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然后在学生众多的策略中提炼出一般方法和优化策略;最后,再利用归纳出的方法去解决待测物品数更多时的问题。这过程中,就渗透了不完全归纳法,优化策略、分析,讨论等多种数学方法。同时老师们带领学生经历探究规律的一般过程:观察,猜测,验证。老师们大都选取从9个待测物品中找次品,学生找出了多种方法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猜测规律,再验证。在这一环节老师们在选材上都很下功夫,选取的数据都非常典型如12、15、8、27等,既有能平均分成三份的,也有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这样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出找次品的一般方法。

四、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数学课重要的是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崔老师、于老师、张倩老师在课上恰当的适时点拨让学生豁然开朗,明白了从待测物品中找次品的最优策略,为什么要分三份,尽平均分。同时培养了学生凡事要问个究竟的探究精神。

我个人的一点想法:

1、 关注细节

“找次品”是五下数学广角里的教学内容,属于一节思维训

练课,难度较大,比较抽象,学生学起来会有困难,所以大部分老师都有同样的感觉就是40分钟上不完。因此课上环节很精简,删去了一些细微问题。如从3瓶钙片中找出一瓶次品,学生会有很多种方法,这些方法体现了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评价会提高学生的认识,同时明确本节课是选用无砝码的天平找次品,所以我认为这个环节很重要。而由于时间关系,老师们课上放的时间很少。

2、 反道而行也许是正道。

在探究从待测物品中找次品的一般方法时,我们大部分人的思维是先让学生发现理解平均分成三份的情况,原因是这种情况特征明显学生容易发现。然后再处理不能平均分的情况,认为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但实际情况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简单。我想我们把研究的主题换过来,会是怎样的呢?不能平均分成三份的我们尽量平均分,那能平均分的学生会怎样分呢?

篇九:《五年级《找次品》评课稿》

五年级《找次品》评课稿

五年级《找次品》评课稿

在本学期有幸聆听了指导教师董老师的一堂《找次品》,在董老师的课堂上总是不乏孩子们的笑声,他尝试着用其自身扎实的教学基础、幽默风趣的言语,将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可爱。

以下是我在听完本节课的一些感想:

1、联系生活,创设疑问勾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入。在课程之前董老师以两幅图:大海捞针和瓮中捉鳖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数学思想:范围越小,成功的几率越高。

2、情节设计丝丝入扣、生动形象、及时总结,衔接恰当。像《找次品》这一堂课,是一堂较抽象、重视动手研究的一堂课,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了解其想法,分组讨论,小组动手研究来探索知识点,而这些方面在董老师的课堂上都被其很好的解决。董老师以物品数量2、3开始研究,再讨论2个和3个之间找次品的过程,进而深入8、9时又是如何思考找次品,怎样做才能用的次数最少。并且在课堂上董老师十分用心的自制了教具,交由学生动手讨论时能更加形象具体话。

3、关注每一位学生,重视学生的回答。在董老师的课上,你细听会注意到董老师课的模式并不固定,不会照着原有的教案按部就班的讲下去,而是十分重视学生的回答,尤其是对回答错误的学生的关注,思考讨论孩子们错误的答案是如何得来的,让学生的回答、小组的讨论、学生的疑难点来充实自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