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睹物思人的作文

时间:2021-10-10 19:45:33 四年级作文

篇一:《睹物思人作文》

睹物思人作文

如果人生只是一段段经历与回忆,那过客定是每段回忆中最绚丽的篇幅。生命中有许多过客,而感情的过客,定然是最撩人心坎的一斑,最能拂起回想拨动心弦勾起心海涟漪的那一纵。每个人心中都有着那么一段青涩的年少时光,一段让人思潮起伏心田酸楚却又倍感回味无尽咀嚼回思的过往。

往事如烟飘散,淡然于时光的流逝里,再思索也是徒增伤感,纵然有许多美好的回忆,但这一切也只是回忆,再灵巧的双手也无法将过去的美好往昔串联,编织且将它系于心田,陷身于回忆的漩涡里不能自拔,遁入幻境里不能苏醒,只是在自己纺织的梦中天堂里畅想徘徊,在自我的童话王国里流连感叹。人如果只是活对往事的寻觅里,对回忆的追溯中,不能走出那一片阴霾,终日在自我设限,自我心里暗示中度过,他她不在秋风中萧瑟,就在冬日里凋零。

也曾几时,走不出那一阵困惑,脑海赶不走那个思慕的身影,萦绕心头始终是那一段岁月的点滴。也曾几时,睹物思人触景生情,无声呐喊与无助痛楚化做一叶柳笛,尽然地吹奏让音符的跳跃带走郁愁。

走过思过笑过也感叹过,才会豁然开朗,学会了释怀与忘却,蓦然回首,那一段往昔竟然幼稚可笑的成分居多。也许多年之后,它可以成为笑谈,可以成为经典,但不论怎样,有过这一段回忆,丰富了我们的感知.但我们只认为它只是回忆,而且也只是回忆。

篇二:《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写作方法例谈》

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写作方法例谈

写法指导

柯灵先生在他的名作《乡土情结》里这样写道:“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情不自禁地惦念它。”在这里,柯灵先生对“触景生情”的“景”作了很好的提示和注脚,也给我们写记叙文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顾名思义,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即通过特定景或物的触发或导引,经过自然恰切的联想和想象,完成情感抒发、人物塑造、感悟提高的写作任务。用这种方法写作文,选材范围广泛,形式灵活,易于起伏跌宕,又由于常采用第一人称,因此富于亲切感与真实感。其基本结构模式是:触景睹物——生情思人——联想想象——抒情议论。

使用这一方法的关键是联想回忆的触发景物应找好。选景应注意情调和色彩,或悲或喜或明或暗,体现出和人物心境或一致或相反的关系,同时注意做好景物细节描写;选物应注意所选物的载体特点,即要表现出物与人、物与情感认识的相关性,因此对物的准确细腻形象生动的描写就显得尤其重要。回忆联想要清晰交代事件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局等阶段,另外要注意前后照应,尤其是结尾应以自然方式回到特定环境。

优秀例文

长 大李 欢

轻轻拍掉匣子上的灰尘,小心翼翼地把它打开,里面五花八门,什么东西都有,像小泥人、玻璃弹珠、弹弓……这些都是我珍藏的儿时具有纪念意义的东西,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张照片了。

照片上的我满脸漆黑,眼里流着泪水,扑在妈妈怀里痛哭,一条长长的鼻涕像橡皮筋一样连到了妈妈的胳膊上。这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第一次做饭后的情景,那时我才八岁,爸爸在一旁正好用手机拍了下来,后来爸爸外出去大城市时才洗了出来,被我一直保存到现在。

那天,我放学回家,桌上的纸条告诉我爸爸妈妈和姐姐因为有事去了外婆家。天渐渐黑了,他们还没有回来,于是我决定动手做一顿丰富的晚餐,给他们一个惊喜。

擀了几张薄薄的饼,然后学着妈妈的样子点火——放上引火的柴禾,烧起来后再放劈柴和煤球。可能放得太快了,也太多了,不仅煤球没点着,火也熄灭了。烟呛得我又流眼泪又咳嗽。我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终于那可亲可爱的火苗又出现了……放上锅,倒油,开始烙饼。火是愈烧愈旺,糊饼是越烙越多,待再往锅里添油时,烧红的锅底“呼”的一声窜起了一尺多高的火舌。出于本能的反应,我慌忙舀了一瓢水上去,没想到,火焰更加跳跃起来,张牙舞爪的火舌似乎要把眼前这个目瞪口呆的小孩给吞噬掉。来不及害怕,我迅速拽过盛水的大盆扣在了炉子上……

爸妈和姐姐回来时,看见满脸满嘴漆黑的我正挑最糊的饼往嘴里吃呢。见到亲人,我再也禁不住满肚子的恐惧和委屈,扑到妈妈的怀里,“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妈妈一边哄着我,一边表扬我的机智:“我的宝贝儿子会做饭了。而且竟然知道用盆去盖灭火,了不起!”一旁的爸爸笑着用前不久刚从南方捎回来的能拍照的手机把这个镜头拍了下来。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也不禁咧开黑黑的嘴笑了起来。

自那以后,我便觉得自己长大了,能自己做饭,独立生活了,比以前也成熟了。并且通过这件事,我也懂得了在困难面前害怕没有用,哭泣也没有用。与其等待,不如拿定主意,依靠自己的力量渡过难关。

相信这张照片我一定会保存到老,到时再拿出来看,一定会不禁莞尔的。

例文点评 本文作者很好地运用了触景生情、睹物思人的构思模式,由一张照片生发联想,表现出自己对成长的感悟和认识。“照片”这个物选得好,也写得细,让人忍俊不禁,过目不忘,同时做饭的过程也写得很精彩,很生动,很符合小孩的特点和生活实际,结尾的感悟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

篇三:《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教学旅程》

四年级上册第二组习作教学旅程

教学旅程第二站——指导预设兼方法点拨

一、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下面老师就给大家讲述一个《胸有成竹》的故事。

2.老师讲述故事:

宋代画家文与可,擅长水画写生,他尤其喜欢画竹子。

为了画竹子,他每天都细心观察、研究竹叶和竹枝在每一个季节、每一种天气里形态的变化。有一天骄阳似火。他偏偏在人家午休的当儿,跑到朝阳的山坡上去观察盛夏中午时分的竹子。一会儿摇晃一下那直插云霄的细竹,一会儿又弯下腰去抚摸那低低的水竹,全神贯注,观察入微。脸晒红了,衣服湿透了,他都没有任何感觉。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文与可没有跑下山坡,反而疾步直上,登上高高的山顶,继续观察在狂风暴雨中的竹林。惊雷过后,倾盆大雨,他不顾山高路滑,向竹林跑去,去看竹叶上那晶莹滚动的水珠。残竹尖石划破了他的衣服、皮肤,他毫无所知。他完全溶入了竹海之中。

无论阴晴雨雪,春夏秋冬,他年复一年地细心观察竹子的各种形态和不同变化。时间长了,他闭上眼睛也能把竹子的叶和它的枝干在心里细致地描绘出来。后来,他画的每幅竹子都那么逼真而生气勃勃。因此,他的好朋友晁补之称赞说:“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啊!”《胸有成竹》这个成语就出于此。

3.同学们讨论:这个成语给我们什么启发呢?

4.教师总结:文与可之所以胸有成竹,是因为长期观察的结果。小学生写作文,道理不也一样吗?没有观察,就无法写作,更谈不上什么具体与生动。只有观察才能使我们获得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使我们在作文时可以依据文章主题精心选择。积累的原始材料越丰富,观察细节越具体,就越有利于我们在作文中选择与提炼。

画画需要观察,写作更需要观察。小朋友们要想把文章写好,就应该像文与可画竹子那样,认真地观察。只有你要写的人物在你的心里活蹦乱跳,你才能把人物写活;只有你要描写的景物在你心里清清楚楚,你笔下景物才会形态逼真;只有你描写的动物在你的脑海里活灵活现,你笔下的动物才会栩栩如生;只有你要描述的事件在你的脑海里印象深刻,你的笔下才能叙述的生动有趣„„

设计意图:从故事入手,引导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很巧妙地切入了新课,引爆了学生的情感思维,为下面的教学指导做好了铺垫。在上作文指导课之前,教师善于巧妙地组织一个有趣的话题,选择一个能够引爆学生情感思维的切入点,通过3~5分钟的亲情对话,引导学生激情澎湃,跃跃欲试。随着情感的蓄积、情势的加剧,学生会涌现急于喷发的情感动机,即出现“情满而溢发”“胸中有丘壑”,“下笔如有神”的现象。

(二)成语点睛,诗句引趣:嘈嘈切切错杂弹

1.下面的词语都与观察有关,读一读,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

看 盯 瞥 瞪 见 视 瞟 瞧 瞅 眺 瞰

瞄 观 望 盼 顾 窥 觑 睹 白 扫 察

打量 端详 注视 凝视 斜视 目送 巡视 环顾 眺望 展望

撩望 张望 观望 会见 接见 看望 探望 探视 瞻仰 扫视

顾盼 后顾 旁观 浏览 眺望 环顾 瞻仰 仰望 展望 回望

鸟瞰 俯视 察看 查看 观赏 探望 省视 视察 参观 打量

极目远望 放眼四望 翘首远望 登高远眺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

全神贯注 一心一意 一目了然 一目十行 走马观花 目不暇接

眼花缭乱 虎视眈眈 横眉冷对 面面相觑 有目共睹 定睛一看

熟视无睹 视而不见 目睹一切 睹物思人 怵目惊心 瞠目结舌

面面相觑 察言观色 袖手旁观 暗递眼色 一眼看穿 挤眉弄眼

登高远眺 极目四望 引颈嘹望 凝神注视 挤眉弄眼 左右顾盼

2.读一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讨论:作者怎样看庐山的,作者有什么感想?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关于看的词语,感悟关于观察的故事,这样就会使作文富有语文味儿。为下面的教学指导做好了铺垫。

(三)激发情趣,游戏引路:未成曲调先有情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鸡蛋飘起来。,大家喜欢不喜欢?

1.展示鸡蛋,请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特征。

2.捧起量杯水(一样的),问:这两杯水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光看看还不行,请两个学生验证一下,来尝一尝这两杯水,证实这是两杯白开水。

4.实验:

A、将两个鸡蛋放进水杯,鸡蛋都沉在了水底。将盐放进其中的一个杯子,让学生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学生议论、交流。{四年级睹物思人的作文}.

B、教师将盐放入其中的一个杯子。

3.学生说说观察中的发现。

5.教师小结:①表扬学生真会动脑筋,不但看得仔细,还思考出了盐水的浮力比淡水的大。②总结观察过程中用到的方法:用眼睛仔细看、用耳朵仔细听、用手去感觉、用舌头去尝、用脑袋去思考等。

设计意图: 从小实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快乐地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获取新颖的情感素材。很巧妙地切入了新课,引爆了学生的情感思维,为下面的教学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中作文: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奇思妙想,开启心路:一语天然万古新

1.师:同学们,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都有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史上许多重大科学发现源于细致的观察。如贝尔纳观察到兔子尿液的异常,发现了胰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魏格纳在对地图的仔细观察中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你们又有哪些发现呢?

生:我发现鱼它没有眼皮,睡觉时是也是睁着眼睛的。

生:我发现我家买来的花盆底下有个孔,我给花儿浇了水后,第二天一看,水总是会渗出来,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花盆是劣质产品,后来听大人的解说后,我才知道那是排水孔,花草的根部也需要呼吸。

生:乌龟胆小如鼠,就是用手在它眼前晃动一下,它就把头缩进壳里,久久不愿现身。„„

2.师:从你们的汇报中,我发现了你们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也善于动脑。是的,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有许许多多的发现。但是要把观察日记写好的话,还需要注意这几点:首先要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仔细的观察。进行仔细的观察是积累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观察得越细致,写出的文章也就越真实,越具体。比如要写一样物体,我们应该仔细观察它的外表,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古代中医有“望、闻、听、切”,其实我们也对观察的物体来一番“诊断”,摸一摸,闻一闻,甚至可以品一品,可以写它的颜色、形状、图案等。其次,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比如有位同学在描写湖时,首先是近距离观察:“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然后登上山顶俯视:湖犹如少女脸上一双亮丽的眼睛镶嵌在青山绿树之间。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观察,看到的是不同的。我们只有多角度去观察事物,才能全面了解事物。写出的景物就不仅全面而且立体化了。

设计意图:从生活现象入手,引导学生探讨观察的话题。很巧妙地切入了新的环节,恰到好处地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为下面的习作指导做好了铺垫。

(二)佳作引路,章法导写:要把金针度与人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观察日记的佳作,你们愿意欣赏一下吗?

展示观察佳作,大家欣赏:

洗手帕

今天,刘老师从包里拿出一块皱巴巴的小手帕。手帕上有几只小白兔,看样子,它一点也不高兴。原来,手帕上沾满了灰尘,脏乎乎的。老师问:“能不能用这块手帕揩鼻子?”同学们都喊起来了:“不行,不行!要洗一洗。”刘老师从讲台里拿了一个花脸盆,请两个同学打来一盆水,又拿出一块小肥皂,就开始洗手帕了。

“啪!”老师把手帕丢进了水里。但小手帕没有沉下去,刘老师连忙用手按了按,又来回摆了摆。等手帕全浸湿了,就捞出来打肥皂。打完了肥皂,刘老师就用劲地搓起来。搓呀搓,搓出了好多肥皂泡。可能是太脏了吧,连搓出来的肥皂泡也变成黑乎乎的了。刘老师放在水里清了清,水一下子也变黑了。刘老师连忙叫同学换来了一盆清水,又把手帕洗了一遍。

等老师拧干给我们看时,呀,洗得真干净呀!这时,我才看清了手帕上的全部东西,原来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和她的妈妈。它们全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好像在感谢刘老师哩!

2.师:这是一个三年级学生的获奖作文,写的全是上课前10分钟观察到的事情,老师洗手帕。这里有看,有听,有想。通过看、听、想,知道了为什么要洗手帕、怎样洗手帕以及洗的结果怎样。总之,了解了洗手帕的过程。所以,这种观察,就是全程观察。运用全程观察,写出来的事情就很完整。

3.通过上面的观察日记的学习,老师和大家一样,渐渐发觉了观察带给我们的快乐。这节课老师想让大家共同分享这份快乐。谁愿意把自己在学习观察日记过程中的新方法新体会告诉大家?

4.指名试说,师生共同点评。着重从以下几点入手:

(1)观察了什么事物,怎样观察的?

(2)有什么新的发现?

(3)在观察过程中,什么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师:同学们总结的很好。尽管洗手帕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要看清它的全过程也比较容易,我们的观察还是不能马虎,我们得很注意地看,尤其是事情的重点→洗,要观察仔细。老师怎么洗的呢?“丢→按→摆→捞→打(涂抹肥皂)→搓→清→换→清。从小作者的文章看,她观察得{四年级睹物思人的作文}.

非常仔细,非常有条理,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深。像这样,截取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进行细致观察,我们通常将其称为重点观察。

6.每个人根据这位同学讲过的内容各取一个题目。

(1)学生说题目,师整理。(2)你喜欢哪个题目,为什么。

7.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察,若把它写下来,肯定很有意思,写时的注意什么呢?讨论明确:

(1)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深受感动的内容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的写下来,如果进行连续观察,坚持写日记。可以选几则自己觉得满意的日记,认真的进行修改加工。作为一篇习作,题目可以用《观察日记——》,要注意日记的格式。

(3)选自己喜欢的方式精心拟题。

设计意图:从小观察日记入手,引导学生掌握观察的基本方法和观察日记的写作方法。为下面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三)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舟已过万重山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下面请同学们赶快拿起笔来,写一篇又去的观察日记吧。注意要快速写,不要停。不会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学生习作,教师尊师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后作文:快乐体验更新颖

(一)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盘

1.学生完成习作。

2.小组内交流习作。

屏幕出示修改习作时的注意点:(1)语句是否通顺,词语是否使用准确。(2)叙述的语言是不是表达得清楚、生动。(3)有没有说出自己的观察感受。

3.赏析交流,体验成功乐趣。选择部分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自己上台朗读。可以采取一个人读,其他同学听后提出自己的意见的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学习,互相评价,能够及时反馈习作的信息,便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自己的习作。

(二)集体会诊,创新行文:二月春风似剪刀

1.指导修改:选出典型的作文集体评议。

2.将一学生的“成品”通过实物投影展现出来,师生从字、词、句是否正确,叙述事情是否完整、感人,细节描写是否生动等方面进行评议、修改,并要求学生触类旁通,自读自改,完成习作。

3.鼓励学生根据学会的方法,借鉴别人的佳作,修改自己的文章,二次创新成文。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主体作用。通过集体评议的方式,找出这次习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最后再指导学生进行习作修改。本环节实施民主教学,师生共同营造一种理解信任、情感融洽、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建构出了习作课堂上人文化的和谐环境。

(三)佳作展览,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

1.小组内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如最佳开头、最佳结尾、最佳句子、最佳段落等等。总之是最佳越多越好。

2.下面,我们召开一个“小小作家笔会”,学生逐个展示自己作文的精彩之处,哪怕是一个精美的词语或者一个生动的句子皆可。

3.推选出优秀的作品,然后可以在班级的“学习园地”或者“写话专栏”里张贴这些优秀习作。引导学生给观察日记配上插图。

4.鼓励获得最佳的优秀观察日记向报刊社投稿。

设计意图:通过评选最佳:回眸一笑百媚生,以激励学生成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获取习作的成功体验,获得习作过程的快乐。这一环节的设计,树立发展的评价观,引导学生张扬个性,看到进步;引导学生日有所进,看到成绩;引导学生树立信心,尝试成功;引导学生体验成功,体验乐趣;引导学生会发展地看待自己,会看到自己的发展状态。哪怕是一词一句的妙用,一点一滴的进步,一个好开头,一个好结尾,一个好比喻,一个好细节,只要有进步,有发展,就是好文章。从而鼓舞信心,积极地“跳一跳,摘桃子”,从而使学生提高习作质量和兴趣。

(四)变格创新,自由表达:映日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