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时间:2021-10-10 19:23:19 二年级作文

篇一:《我的一天…… 作文100字》

今天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姐姐带我去爬山。 来到山下,爱起头往上看,模模糊糊,刺眼的阳光照了下来。我看到山那么高,我撒腿就跑,不一会就来到了山顶,放眼望去,无边无际。这里的风景深深的吸引了我。一直都陶醉在这迷人的风景中。 今天和姐姐爬山,真的很有趣。北大槐树第二小学二年级:雷昊天

篇二:《我的一天作文100字》

早晨起来,洗脸刷牙吃饭。吃完饭背上书包去上学。

第一节是数学我学会了厘米、米。第二节是语文我学会了黄山奇石课文。它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还有一些巨石“天狗望月”、“狮子抢球”„„ 下午我上了体育课。 今天我真高兴!

篇三:《初中一年级英语作文:我的一天(My Day)》

初中一年级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My Day

I am Mary. I am a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 I get up at 6:30.Then I have breakfast at ten to seven. At ten past seven, I go to school. Classes begin at half past seven. We have four classes in the morning. Then I have lunch. In the afternoon, I have three classes. At ten past three, I go home. In the evening I do my homework and watch TV.

篇四:《宜宾市中考满分作文-我的一天》

《第四课 文件管理好帮手——资源管理器》教学设计

作者: 左芳菲 (初中综合实践 辽宁葫芦岛初中综合实践班 ) 评论数/浏览数: 2 / 500 发表日

期: 2011-05-10 13:23:13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上B版第四课《文件管理好帮手——资源管理器》,资源管理器知识是计算机操作中一个重要的知识体系,是学生必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它的良好使用会让学生操作计算机有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将资源管理器作为一课单独讲解是必须的。

二、学情分析

对于资源管理器,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教师只要讲解完其界面的含义学生就会明白其存在的道理和快捷性。但由于其内容理论性太强,没有前两课那么生动,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以采用了任务驱动的方式来进行知识讲解,同时这一课的任务的选取都与前面的课程相衔接,因此学生在操作起来不会很突兀,会很自然接受。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资源管理器界面。

2.会在资源管理器中完成文件夹的建立,文件/文件夹的重命名、复制、粘贴、删除等操作。

【过程与方法】

掌握资源管理器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条理地管理计算机的文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学生提高规范化管理生活、学习的意识;培养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和积极寻求帮助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

2.掌握新建、重命名、复制、删除文件/文件夹等操作方法。

难点:

明白:为什么这个操作要使用该命令的含义。{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五、教学模式 讲练结合

六、教学课时 1课时

七、教学方法 讲授、启发、讨论、练习操作、学生合作

八、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启动资源管理器

二、认识资源管理器窗口

三、利用资源管理器管理文件

1、新建文件夹

2、重命名文件/文件夹

3、复制文件/文件夹

4、删除与还原文件/文件夹

篇五:《12作文》{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作文资料 ★ 1 成长的路,幸福的街

时光如白驹过隙,回首成长的路,犹如支唯美的乐曲在心头回荡,乐曲里,也许会有愁,也许会有伤感,但幸福永远是生活的主旋律。

夏雨 怀抱

„„

成长在母亲的怀抱里真幸福。

阳 欢呼

„„

成长在纯洁而深厚的友谊中真幸福。

雨伞 微笑

„„

成长在为别人的付出中真幸福。

结尾:成长的道路像一条幸福的街,沿途绽放着点点滴滴的幸福。斗转星移,走过的路已难以望到尽头,而那点点滴滴幸福却早已凝聚在成长的路上那深深浅浅的脚印中„„

★2 恩情无限,真诚回馈

上帝造物时,便将恩情的嫩芽撒播于人类的心田。于是恩情温暖人世,恰若暖阳普照大地,细雨滋润禾苗,春风轻抚桃花;于是大地万物勃发,禾苗细芽吐露,桃花醉人飘香。这便是感恩的馈谢。我深感恩情无限,所以我要真诚回馈这个世界。

放学回家,推开家门,迎面是母亲的微笑,父亲的开怀。不丰盛的饭菜饱含的却是浓郁的家的味道。父母并不会急切地追问我考得如何,只是耐心地听我絮絮的诉说,眼神中满含着关切。终于谈到了我的学习,为此我总有着深深的不安,可父母总会拍拍我的肩头,毋需多言,手心的力量分明表达了他们的信任与支持。我努力点着头,灯下父母的眼神蕴含着无尽的期望与关怀。这灯光、这饭菜、这眼神是父母15年深深恩情的随手一撷。感恩是我的誓言:将家的气息折叠起放在行囊中,如同一枚护身符,敢于击碎前路的阻碍与困苦,将迎面的光明与父母一同分享。

家的恩情温柔似水,知识的恩情则让我激情似火。每每对美有了诗意的感悟与哲学般的咏叹,对社会现实有了透彻的分析推理,全因无时无刻不在的知识的补给,才让我生命有了意义,思想呈现光辉。这份恩情永世难忘,唯有怀着崇敬的心情沉浸于这知识的浩瀚汪洋中,有意义地利用它观察这方天地,感悟这段人生。{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自然同样对我们恩情无限,不是吗?我们常常被这自然界的细枝末节打动。一滴水珠、一束小花、一片嫩叶、一行白鹭,一湾湖水……它们都是自然给人类的思索,感恩便是爱惜它们,为世界造物。

亲人朋友,知识海洋,自然社会,它们对我恩情无限,感恩深埋于心扉:爱它们并为它们奉献。恩情无限,我愿真诚回馈。

点评:关注细节,感悟敏锐,是本文的出彩之处。文章第二、第三、第四段就是写为生活的“细枝末节打动”,因而也“打动”了评卷老师。当我们带着一颗感恩的挚心去关注生活的细节,去注意平凡的生活给予我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感受和体验,诉诸笔端,形之成文,那文章就会像本文一样令人心旌摇荡,受到启迪。

★3 有阳光的日子

假如我是一条小溪,我应该感谢阳光,是她让我叮咚解冻,送给我明媚的春天;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应该感谢阳光,是她赋予我爱的力量,让我展翅飞翔;

而现在坐在教室里的我,更应该感谢阳光般的妈妈、老师朋友。因为他们像阳光一样时时伴我行。

第一束

“母亲,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阳光分分秒秒伴我行,透过它,折射出七彩光芒——我看到,晨曦中,您早早起床为女儿准备好可口的饭菜;我看到,夕阳中,您焦急地等待归来的女儿;我看到,您陪伴女儿学习直到深夜;我看到,我那骄傲的小刺被您用心灵磨平„„哦,亲爱的妈妈,您就是一缕阳光,分分秒秒伴我行!„„

第二束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阳光分分秒秒伴我行,透过它,折射出七彩光芒——我看到,三尺的讲台,您挥洒自如,深夜的窗前,您灯光依旧;我看到,多少颗粉尘染白了您的乌发,多少个学子让您操碎了心。我看到,病床上那焦急的眼神,舞台下那鼓励的双眸,黑暗中那盏永恒的指明灯„„哦,敬爱的老师,您就是一缕阳光,分分秒秒伴我行

第三束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阳光分分秒秒伴我行,透过它,折射出七彩光芒——我听到你说,“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我听到你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我听到你说,“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哦,挚爱的朋友,你就是一缕阳光,分分秒秒照我前行!

因为有妈妈,我生活得踏实;因为有老师,我不再愚昧;因为有朋友,我不再孤独。这所有的一切,汇成亮丽的、七彩的阳光,时时伴我前行。

开头

结尾 秋日灿烂的阳光里,仿佛又看见了他们的笑容,那些短暂旅途中教会我成长的人。

成长路上,我们都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是他们教会我们捍卫自己的梦,为了梦而追逐,为了梦而努力,为了梦而坚持。

开头:

阳光暧暧地射入屋中,柔柔地映在纸上,翻开封面,密密地记下了与你一的春夏秋冬(一千多个日子),

开头:

前生的五百次回眸,注定了你和我相遇,从此你成为我的同学,我们是兄弟,是战友,是“死党”。

——题记 小标题

有你,黑暗中我不曾孤独

„„ „„

有你,哭泣时我倚着你肩

„„ „„{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有你,我会笑得更灿烂

„„ „„

开头:

早晨,第一缕晨光毫不吝啬地洒在我的房间,同时也像甘露般滋润着我干涸的心田。 伴着清晨的阳光,我坐在房间里,像一条永远吃不包饱的书虫,开始了我的一天。

——《书香伴我行》

开头:母爱

母爱是温暖的太阳,奉献着七色光芒;母爱是辽阔的海洋,敞开着宽厚的臂膀;母

爱是肥沃的土地,哺育着儿女茁壮成长,母爱是无限的宇宙,任儿女自由遨游。

开头:

爱不一定是大肆宣扬的告白,而是心甘情愿的做出。

结尾{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妈,女儿没有娇好的文笔,无法描绘出完美的爱的赞歌,但我有一颗真挚的心,我会使爱平淡素颜却依旧美好,在考场外张望的你不要担心。

妈,我们穷却也富有,因为我们一家人,我孝顺,我会让你不伤心,有我呢,我们一起过。

家的恩情温柔似水,知识的恩情则让我激情似火。

结尾

父母永远是都是这样,把爱藏在心里。

家是个永远风平浪静的港湾,也许这个比喻很俗,但家就是这个俗世中永恒的俗物,柴米油盐酱醋菜,俗到骨里,暖在心里。

结尾

明媚的阳光拌着金色,洒进屋内,照在我的身上,如母爱一般„„

结尾 天空之所以神秘,是因为它有了明星的点缀,美酒之所以诱人,是因为它经历了时间的酝酿;生活之所以美好,是因为有了爱的沉淀。

细节描写

我看着汤面上升腾起一缕缕乳白色的蒸汽,和妈妈那白发缠绕在一起„„

感恩父母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人,身为宇宙之主宰,亦有感恩之心感激之情。

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生命的旅途中点燃了一盏明灯;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掌握了人生宫殿一把门的钥匙;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在人生的海洋中拥有了一艘坚固的船;怀抱一颗感恩的心,犹如鸟儿拥有了调节平衡的尾巴……

看着父母那爬满岁月的额头,看着那饱尝雨露风霜的脊背,看着那饱经艰难困苦的丝丝白发,一种莫名的泪淌下面颊,我哭了,那是亲情的呼唤。

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育我们进步,没有父母便没有我们,当我们嬉戏于课堂之上,玩耍于操场,我们的父母却正为我们高昂的学费而不辞辛苦地奔波着,每当返家时,我的心为见到父母而高兴,与此同时,又为向父母索要生活费而隐隐作痛。 感恩的心,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这纸上便会出现粉红。一生都怀抱感恩,纸的底色也便是粉红,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深情。

有关“幸福”

小时候,爱是甜甜的,幸福的是从爸爸宽阔的脊背上焕发出,从妈妈呵护的眼神里

溢出,从老师微笑的嘴角里淌出,从小朋友拉钩的手指间蹦出,汇成一条涓涓细流,在春风中流淌,最终凝聚成一枝棒棒糖,幸福融化在我嘴里,在我心中。

结尾:

幸福,看起来是那么的平淡,殊不知正是这些平淡,构成了魅力无限的万物。从从都渴望得到幸福,殊不知相互给予就会拥有。曾几何时,你在苦苦思索平淡无奇的生活,只因为你还未想到:幸福,原来就是这样。

——《幸福,原来就是这样》

开头:

人生百态,有的人生如白驹过隙,一无所有;有的人生如过眼云烟,富贵却不充实;有的人生如一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了别人。而我眼里的人生呢?

结尾:

的确,人生百态,但在我眼中,是先苦后甜、有舍有得、顽强拼搏的人生,这才是精彩的人生。 ——《我眼中的人生》

开头:

我们的名字叫“青春”,像诗一样让人品味无穷;像画一样让人赏心悦目像歌一样让人轻舞飞扬„„

我们书声琅琅,歌声飞翔,我们生气勃勃,好胜争强;我们绿草如茵,充满阳光,看吧,这就是我们,朝气蓬勃的我们,龙腾虎跃的我们。 ——《我们的名字叫“青春”》

一组排比句 “哗哗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哈哈哈„„”一阵阵朗朗的笑声;“啧啧啧„„”一阵阵发自内心的赞叹声——啊,原来是我班男生正在进行跳绳比赛。

结尾:

带一颗感恩的心上路,让感恩成不习惯,随时随地感恩陌生人给你的付出与帮助,你会发现生活越来越美好,人与人之间更加的和谐,感恩亲人给你的爱,你会发现亲情更加的有幸福感、满足感。 ——《让感恩成不习惯》

结尾:

青春的键盘上,我走着,走着,睬准每一个音符,抓住每一次精彩,把握每一次绚烂。 结尾:{我的一天日记100字}.

美丽的生命,源于一份对生活的热爱。生命行走在你我的掌心,请小心看护;生命承载太多的美丽,请认真对待。或许,昨日的成败已成过往,明日的幻想不切实际,生命就在今天,看见今天,珍爱今天,一切才会存在。

——《生命的意义在于爱》

开头:

生命是一场华美的舞蹈,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人生的舞台上迸发出灿烂。

你是自然,是个生命的摇篮。有这一个故事,一个旅行者在荒野地迷了路,所有的水和食物都已用完了,正当他绝望的时候,下起了大雨,于是,有了水源。第二天他发现因为昨晚刮的大风,小路上都是从高处掉下的果子,于是,他有了食物。后来他回到城市,

篇六:《作文讲座》

李卫东(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中学特级教师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中的“第四学段( 7-9 年级)”对写作提出了 8 点要求:

1 .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 2 .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3 .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

4 .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根据表达的需要,围绕表达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 .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常见应用文。

6 .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基本内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能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

7 .根据表达的需要,借助语感和语文常识,修改自己的作文,做到文从字顺。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8 .作文每学年一般不少于 14 次,其他练笔不少于 1 万字, 45 分钟能完成不少于 500 字的习作。

本专题讲座重点阐述上述要求的第一和第四点,即强调了不同语言交往形式的“真实性”,而“真实”的前提就是“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因此,这个专题讲座的主题也定为“回到‘真实的写作'”

李海林老师由一位写作较差的学生写出一篇文从字顺、情真意切的“情书”论及“真实的写作”,并梳理出“真实的作文 ” 的三条含义:真实的言语任务,真实的言语环境,真实的言语成果,并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前提。其实不止这位写情书的同学,在不少学生身上可能都发生过这种写作的“分裂现象”,即:有些情境下的写作是自觉自为,写得酣畅淋漓,陶醉其中不觉其苦;而更多的时候面对文题愁眉苦脸,不知如何下笔,最后只好硬着头皮凑些文字了事。究竟怎样解释这种现象呢?“真实的写作”对于中学写作教学有何意义?我们能够依此做些什么?

一、目的与对象:写作与生活的真实关联

在深入展开讨论前,先来转述一个教学案例。

案例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学研究学院的苏珊·弗罗里欧撰写的,题目是《死亡者信件之症结:对写作教学的社会观》。该案例的核心部分叙述了苏珊·弗罗里欧和她的伙伴们到一个二年级教学班持续一年进行课堂观察的情景,同时还使用了一个文学故事。

“故事”来源自荷曼·麦尔维尔的《抄写员巴特利比》:最初,巴特利比的工作是阅读信件并进行分类,这是一些死人的信件,因而不能送出去。之后他当了一个律师的文稿抄写员。经过了那么多年从事与人隔绝的无意义的工作后,当律师叫他从事一些写作任务时,他的唯一反应就是回答说“我宁愿不”。

课堂观察的情景在案例中叙述得更为详细。苏珊·弗罗里欧和她的研究伙伴一直密切关注密歇根中部某学校的一个二年级班级的课堂情况,该班的教师是富兰克太太,“这个班很出名,因为那里的孩子进行大量的写作,在那儿也可以感受到社区的感觉”。富兰克太太的教室与一般教室最大的不同,就是刚进入教室“你会看见另一个小型社区,孩子们给它取了一个绰号叫‘贝特伯尔格'”,“贝特伯尔格的与孩子一般大小的厚硬纸板似的建筑物占据了教室的大部分空间”,这些建筑设施包括一个社区应该具备的所有设施:执法部门、文化活动、商业、福利,当然还有对于孩子们的写作非常重要的邮政系统。学生们作为贝特伯尔格的居民也作为学习者,在进行社会生活的同时还伴随着这种生活的写作,使用最多的写作样式就是“书信”。比如贝特伯尔格正在开一家商店,孩子们需要购货在商店里出售,为了有钱可赚,他们必须以批发价购买货物,于是学生们就给生产孩子最喜欢的玩具和糖果的厂家写信。“尽管不熟悉具有细微差别和复杂性的拼写、标点和句型结构,但这些学生仍然从事这种复杂的写作活动,而且很有说服力,他们必须让读者对在贝特伯尔格发生的事情感兴趣”,“正如小孩学说话一样,他们在做的过程中学到了本事”。“在贝特伯尔格,通过写信的方式从事如此复杂的社交和语言活动很平常。在数月的课堂观察中,几乎每天都可以观察到学生的写信活动”。下面是学年末观察者采访学生的一个片段:

采访者:我想了解你们在今年都写了些什么。

学生甲:嗯,我们写了到我们商店的人。

学生乙:写信。

学生丙:哦,我们给爸爸、妈妈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写信。

学生丁:我们的邮局会收到这些信件。

是的, 贝特伯尔格邮局外面的邮箱和粘在孩子们课桌上的邮箱确保了信件能够寄出教室,学生能够收到信件,信件能被正式登记。因此才有孩子说:“我用自己的语言,不抄袭别人的。我学习写好信,学得越多,语言就用得越好”。

在贝特伯尔格,“写作是个人用纸和笔的个体努力,也是与人交流的一种社交活动。而且,写作发生在社区里。忽视这些特征的写作教学冒着让学生写出死亡者信件而非真正交流的危险”。

苏珊·弗罗里欧在案例中使用“死亡者信件”的故事,是把它当作“隐喻”来使用的。在她看来,学生的写作困难与抄写员巴特利比的“失常”有着共同的“症结”——无意义。当学生的写作没有面对真实的读者、情境和任务,那他们写出的就是教师、自己以及所有读者都不愿意看到的“死亡者信件”,与生活中的任何人或任何事情不能发生真实的关联,无所归属,也就成为无意义的“写作”。富兰克太太写作教学实践的意义就在于不是让写作沦为纯粹的技术训练,而是成为生活本身。学生们在“贝特伯尔格”这个生活社区里, 给爸爸、妈妈写信,给班上的同学写信,给生产商写信,“用自己的语言”写信,真实地表达自己的诉求,而且这种诉求和表达得到“真实的读者”的反应。 富兰克太太的学生 比 巴特利比幸福,当然也比那些不知为谁而云也不知所云何终,挣扎在“死亡者信件”黑洞里的学生们幸福。

正如 苏珊·弗罗里欧这份案例的题目所示,苏珊·弗罗里欧考察富兰克太太的课堂是取一种写作教学的社会观,是把写作教学看作发生在个人世界和更广阔的社区交汇的地方的一种活动,或者说主要是通过信件的写作形式与社会生活、周遭的人和事发生真实的交往。写作作为一种交往,其指涉的对象世界应更为广阔,德国哲学家哈马贝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语言行为者可分别与不同的世界建立起不同的关系: 1 、通过对客观世界中事物的言说,与作为外部世界的自然发生关系; 2 、通过对社会世界中事态的言说,与别的行为者发生关系; 3 、通过对主观世界,即个人内心情感或体验的言说,与自我发生关系。哈马贝斯提出的语言交往的三种形式并不是割裂的,而是存在着一种重要的结构性联系,无论何种语言交往形式都必须满足三种有效性要求:真实性、正确性与真诚性。严格起来讲,任何写作都应有明确的“目标读者”,“目标读者”可以是明示的,也可以是隐含的。给玩具生产商写信有明确的“目标读者”,写私密书信也有明确的“目标读者”——自己,而更多的写作则是有其“隐含读者”——为交流情感、交换观点、传达信息而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接受对象。读者“真实的反应”既可以是直接的,比如写信得到回复;也可以是间接的,读者通过阅读受到潜在的真实影响。明示或者隐含,直接或者间接,都有“读者和对象”存在,写作才能“真实”发生,写作的意义才能显现。

“真实的写作”吁求真实的写作目的和对象,吁求写作与生活世界的真实关联,是相对于没有明确的目的和对象、割断与生活联系的“虚假写作”而言,与“写实的写作”并非一个概念。“写实”与“写虚”相对,一个强调写真人真事,一个意指对生活素材的加工、

改造和虚构。无论写实还是写虚,只要作者基于真切的生活体验,明确真实的写作目的和对象,与目标读者做真诚的交流,就是“真实的写作”。笔者曾和学生上过一节“摄影作文”课,学生面对同一张“温总理探望震中受伤男孩”的真实照片,选择了不同的切入角度,确立了不同的写作目的和对象,均基于真实的写作目的与写作对象做出真诚的交流,这即是“真实的写作”,尽管有些作品主要是通过虚构。比如有学生撰写了一篇“新闻稿件”,其写作目的是及时、准确、简要地传达温家宝总理探望震中受伤男孩的新闻信息,是以想在第一时间了解这一新闻事实的大众为对象;以“我的一天”为题叙写日记的一篇,采用的“叙述者”是温家宝,写作目的也很明确,一天奔波所积压奔突的焦急、感动、伤感、自责,在这篇小小的日记里得以疏泄,是“叙述者”在与自己的内心做最为沉静的交流,而文章的作者又托借“温家宝一天的日记”在与这个鞠躬尽瘁的共和国总理也与所有关注地震、关注总理亲民言行的民众做着真诚的交流,此时,我们读者不必追究作者的身份,不必追究这篇“日记”是否写实,只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篇“真实的写作”。反之,如果只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写,只是为了考场中能赚得一个理想的分数而作,由于不真实和纯粹的写作目的而与切己的生活体验相隔膜,即便怎样的写实与写虚,怎样的摆弄写作技巧,也是“虚假的写作”,脱不了写出“死亡者信件”的危险。

怎样才能让学生确立明晰的写作目的和“为读者负责”的写作意识? 富兰克太太可谓煞费苦心,她和学生在教室里建设起“贝特伯尔格”社区,接通了写作与生活联系的渠道。事实上我们不可能都如富兰克太太那样在教室内建立起专门的社区,那是在美国,在小学二年级学段,而且富兰克太太的班级写作也不全是围绕“贝特伯尔格”进行的书信写作,还包括配合社区写作而进行的从“拼写和标点符号规则的使用到暗喻、明喻和复杂的说理修辞规则运用的技能练习”。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像富兰克太太那样为学生的生活化写作,为帮助学生树立起目的与对象的写作意识“提供支架”:

创设情境。创设写作情景有利于学生生发、拓展联想和想象,易于确立特定的写作目的和对象,调动起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提供“温总理探望震中受伤男孩”的摄影照片,就是创造写作情景的一种形式,学生阅读照片,做出不同的反应和选择,牵拉出自己的“摄影故事”。

提供任务。自凡任务即有目的,为完成任务、实现目的就要充分利用起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写作亦是如此。如为竞选某种职务而撰写演讲词,为绍介某部电影编写“海报”,为说服别人写份申辩书,再如给母亲编撰传记,为家族写份家谱,为某部书写份读书报告,都要充分考虑到写作的目的和对象,要去咨询访谈,查找资料,翻检搜索,这样与真实任务相连接的写作,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虚假写作”的可能。

利用网络。网络交流是虚拟的又是真实的,虚拟在于网络言语交流的非正式性、自由化乃至狂欢化,真实在于每个人的言语作品都会在网络上得到关注和呼应,大家彼此分享交流的欢乐,感到是在做一件真实的活动,真实的事情。如果条件允许,利用起网络即时互动、

自在交流的功能,尤其通过建设班级写作博客群,让写作日常化,激活写作教学,是不错的选择。

情境写作、任务写作、网络写作其意义都在于强化写作的目的、对象意识,消除写作与生活的紧张,回到写作的本始面目。如此浸染已久,学生每逢写作便厘定明确的写作目的、树立为读者负责的观念,即便不是在写“情书”,不是在给玩具生产商写信,当面对那些形式规范的作文命题训练以至考场作文训练时,也多半不会做出堆砌些文字糊弄老师也糊弄自己的傻事。

强化写作的目的、对象意识,除了“提供支架”之外,在“标准评估”方面也应有所作为。我们国家当前的作文评分标准总体上还比较笼统,缺少具体有效的写作技能表现性评分标准,而西方国家已经开发出不少成熟的写作评价工具,如美国的“ 6+1 要素写作分项评分规则”。该评分规则把写作技能分为六个要素:思想性、条理性、写作风格(也有译成“口吻”)、用词、语句流畅性、写作常规,另有“格式” 1 个要素,构成写作的“ 6+1 要素”,作文评定时,对不同要素单独评分,每个要素都有 1 分到 5 分五个等级,每个等级都匹配相应能力表现标准的清晰表述。以“语言风格”的要素评定为例,该要素 5 分等级的能力表现标准是这样描述的:

作者直接以充满个性的、有吸引力的和有魅力的方式与读者交流,很显然,作者创作时充分考虑了目标读者和写作目的。

A .作者的语气可以增加文章的吸引力,并适合写作目的和目标读者。

B .读者可以感受到与作者之间的强烈的相互交流,可以感受到文字背后作者的存在。

C .说明文和议论文紧紧围绕主题展开,充分解释了读者应该关注这一主题的原因。

D .记叙文是真诚的、个性化的、有魅力的,能够引导读者考虑作者的想法和观点进而做出反应。

而在 1 分等级中就表述为“作者看起来对文章的题目和 / 或目标读者毫不在意,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写作目的”等。美国的一些教室内就张贴着这样的“ 6+1 要素写作分项评分规则”,学生抬头即见,耳濡目染,写作的目的意识、读者意识自然得以强化。此举并非难事,却也见教师的良苦用心,无形中的意识强化,是在点通写作教学的穴道。

二、文体思维:写作交往真实有效的策略

确立写作目的、对象与选择写作的文体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甚至是同一的关系,写作目的、对象的确立离不开具体文章体式的支撑,而考虑选择什么文体来写作的过程同时也在

篇七:《二年级优秀作文---娄智贤》

我的一天很快乐

黑龙江省密山市八五一一农场学校二年三班 娄智贤

太阳照进屋子,新的一天来了。我按时起床,洗脸刷牙、吃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学习。上课铃声响了,我们班第一节课是语文。今天我们语文课上得很好,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老师不值的任务我们都按时完成了,我瞄了一眼其他同学,嘴角都是微微上扬的,看似和我一样喜欢上语文课,我很高兴,我希望我们每堂课都会上得开心,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