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时间:2021-10-10 17:29:24 六年级作文

篇一:《快乐无处不在作文》

快乐无处不在作文

快乐无处不在作文

福建省安溪县感德霞中小学六年级 汪艳婷

生活中的快乐是无处不在的,也许是一回眸,也许是一眨眼,也许只是不经意间老人和小孩的谈笑都诠释着快乐。

清晨,天刚蒙蒙亮,农贸市场就有陆陆续续的小贩在运送着商品了,不宽不长的小桥上,来来往往的货车着实让小桥热闹起来,放眼望去,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用三轮车运送着沉重的水果,货物显然让这三轮车不堪重负,此时老人上一个陡坡,他使劲地踩着脚蹬,三轮车很不情愿地配合着,也许是老人已经筋疲力尽了吧,三轮车开始慢慢往后退,这可急坏了老人。这时几住正要上学的小孩子跑了过去,将三轮车顶住,并用力往上推,三轮车缓缓地爬上了陡坡,顺利地过了小桥,老人笑了。

中午正值放学之际,公交车站台上挤满了放学回家的学生,好久,公交车来了,大家硬是你推我操爬上了车,车上可谓是水泄不通,到了下一站,上来一位老奶奶,她拄着拐杖晃晃悠悠地上了车,司机微笑着说: “各位乘客,谁愿意让一下座?”起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期待着对方可以让座,大约僵持了一会儿,一位背着书包的小学生站了起来,“奶奶,您请坐。”老奶奶笑了。

晚上,大约八点左右,大街上人来人往,有逛街的,有散步的,突然,人群中传来一声喊叫: “捉小偷啊!”人群顿时动了起来,纷纷围了过去,也不知是谁按响了“110”,不一会儿,警车来了,大家按住了小偷,钱、手机叉回到失主手中,她甜美地笑了。

快乐是发自内心的,老人笑了,因为他得到了帮助,也许顺利地卖出了水果,收获了一天的喜悦;老奶奶笑了,因为她得到了帮助,可以平安地回家;少女笑了,因为她得到帮助,寻回了也许是辛苦攒了很久的钱物。他们都笑了,这都是他们发自内心快乐的微笑。

【点评】{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是仆么?这是个抽象的问题,但是小作者却从牛活巾的助人为乐,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大家齐心协力捉小偷中找到了答案,体现出社会和谐的一面,是篇不错的小作文。

(指导教师 吴崇山) 《快乐无处不在作文》

篇二:《快乐无处不在作文》

快乐无处不在

记得在一个夏天,我一个人在家闲得无聊,寻思着应该干什么。忽然我眼前一亮,想到了一个主意——捉蚂蚁。说干就干便带着瓶子去捉蚂蚁。

我来到距离我家不远的地方的石椅上,那里经常有许多的蚂蚁出没,我坐在那里静静等待蚂蚁的出没。它们好像知道我要捉它们,都不出来。在我绝望之际,有一群小蚂蚁出现在我的视线中。我心中大喜,急忙用手指摁住了一只蚂蚁,另外几只蚂蚁乱成一团,好像在说:“法西斯来了,快逃啊!”然后我将那只可怜的蚂蚁扔进了黑乎乎的“牢房”中——一个黑色的玻璃瓶,过了一会儿,我又捉了好几只蚂蚁,将它们带回了家。

我打开盖子,它们有的在四处走动,有的努力向上爬,企图爬出这“牢房”,我急忙拍打瓶身将它们拍了下去,唯恐一只蚂蚁从我眼皮底下溜走。它们被我打下后,一个个躺着,手脚不停舞动,身子一动一动的,好像在对我说:“饶命啊,求求你放了我吧。”这模样把我逗得捧腹大笑。我来到餐桌旁夹了一块鸡蛋,放了进去,它们看见食物,急忙上去吃。过了一会儿,它们好像都吃饱了似的,慢悠悠地爬到一边休息。快要天黑了,我又把它们放了出来,让它回归自然。

动物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乐趣,但是千万不要伤害它们。

篇三:《中学生作文:爱,无处不在!》

中学生作文:爱,无处不在!

中学生作文:爱,无处不在!{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爱像是碧蓝的海水,只有掬起一捧,才能感受到它的清凉;爱像路边的野花,只有俯下身去欣赏,才能领略到它的美;爱像翠绿的树叶,只有细细去闻,才能品味到它的淡淡清香„„爱,无处不在,但只有用心感悟,才能体会到它的温暖。

这个星期的作业可真多呀,我一边嘀咕着,一边埋头做着《小学生英语课课练》。这场战争啥时才能结束啊,一旁还有三面《数学练习册》等着我呢!我揉了揉早已发酸的双眼,此时我的手心中已布满了汗水,右手虽累,还是在一刻不停地动着笔。真想立刻躺在床上闭目养神一会儿,我望了望一旁的《数学练习册》,真不知右手什么时候能解放。就在我和作业进行着艰苦的斗争时,耳畔传来奶奶关切的询问声:“豆丁,想要吃火龙果还是哈密瓜啊?”我顾不得抬头,随随便便答了一句:“火龙果!”又争分夺秒地埋首于作业中。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我的艰苦拼搏下,两本练习册都被我搞定了。伸了个懒腰,一回过头,忽望见身后的长台上,有一盆火龙果静静地躺在那儿,仿佛正在等待我把它们送入口中。回想起刚才的问话,不用说看,这一定是奶奶送来的。为了不打扰我,奶奶不知什么时候悄悄地来了,又默默地离去了。只见,火龙果的果肉全都被精心地切成了三角形,个个身上都穿着华丽的白色“蓬蓬裙”,上面还点缀着黑色的小点点,黑白相间,活像一顶顶黑白色的圣诞帽,显得分外可爱,它们有的头上还插着蛋黄的小牙签。我小心翼翼地叉起一块火龙果,放入嘴中,顿时,一股甜滋滋的、清凉清凉的味道在我的口中弥漫开来。这份清凉,这份用心,让我不由得想象着奶奶剥火龙果的情景:奶奶先用刀小心翼翼地把火龙果的两端去掉,再轻轻地在“幸存者”的上方把皮切成两半,切得是那么仔细,一点儿也没有碰到里面雪白的果肉,然后细心地用一双手慢慢把它的外衣脱掉,最后有耐心地把它们切成一个个小三角块。呵,可真用心哪,每一块都差不多大小哩!为了让我吃起来更方便,奶奶还插上了一些牙签。此刻,看着这些小牙签,它们仿佛就是一个个爱的标签,上面书写着爱和关怀。

爱,处处都在,有时候是一盘火龙果;有时候,则是一把为我们遮风挡雨的伞,有时候,便是一件暖和的毛大衣„„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我们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篇四:《中学生优秀作文:美,无处不在》

中学生优秀作文:美,无处不在

中学生优秀作文:美,无处不在

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题记

北风呼啸,天边露出一点鱼肚白,我背上书包准备去学校。打开门,一阵风就钻进我的衣服里,我不禁打了个寒战。我硬着头皮走出家门,却发现外面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银装素裹,粉妆玉砌,用这些词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了。不信你看:风在树梢上打着旋儿,洁白的雪花随风起舞,房子上、地上都是雪,白茫茫的一片。我靠近一片树叶,发现树叶亮晶晶的,上面结了一层冰,在叶尖还有一滴被冻住的水滴,我托着叶子小心翼翼地把冰摘下来,它静静地躺在我的手心,就像一件艺术品。美,是一片雪茫茫的世界。

走在路上,风吹的我不自觉地拉紧了围巾和口罩。眼不经意的一瞥,一位奶奶在风中打扫街道,她穿着单薄的清洁员衣服,那单薄的身影在风中显得非常瘦弱,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清理着街道上的垃圾,让我们的地球焕发出光彩。美,是一个个清洁工的背影。{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看校园里,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那一个个阳光向上的少年。大课间,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跟着音乐的节奏跑步,跟着优美的音乐做集体舞,跟着活泼的音乐跳绳、做绳操,跟着深沉的音乐背诵校规、校训......我们在大课间挥洒汗水;我们在课堂积极思考;我们在校园活动拼尽全力;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成长......美,是校园里一群群活泼的同学。

看教室里,老师不辞辛苦地为我们讲课。老师像一支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悉心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怪不得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确,老师无私地把所有的知识都教给了下一代,只希望他们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益的人。成为国家的栋梁。美,是教室里一位位辛勤的老师。

星星的光只有夜晚才闪烁,繁星点缀的星空是多么浪漫,装点了我斑斓的梦。让我们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心灵去感知美,用生命去呵护美......

篇五:《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无处不在

快乐,一个人们已经十分熟悉的词。一说起快乐,人们总会想起甜美的笑脸,舒爽的感觉,喜悦的心情,大大的满足感,大概,这就是对于快乐,对于快乐的事情,对于快乐的时光的最好解释吧!

快乐,无处不在。有一篇叫做《快乐鱼》的文章,它所娓娓道来的故事,就说明了这句话。

一个人不会游泳,但他每年都去游泳池玩水;一个人只会两种玩水的方法,但这仍然让他快乐了几十年;一个人想学游泳,但一触到水,便把这事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就是快乐的力量。

每个人都有快乐的时候,我也不例外。就像《快乐鱼》所说明的“快乐无处不在,但需要自己亲身、细心地去体验”说的一样,我也很快乐,这都是我自己体验出来的。

我学过电子琴。一开始学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玩,可时间一长,就变得枯燥,不愿意学了。但是《快乐鱼》告诉了我:也许是你弹得不够好,因为所有好听的音乐都是给人以快乐与享受的。于是,我开始努力把琴弹好,从此以后,音乐开始给我快乐与享受,我陶醉在自己弹奏的乐曲里,《春节序曲》、《闹元宵》带给我红红火火的喜悦,《钢琴曲》带给我柔美的感受,《巴黎的鸭子》带给我异国风情,《新疆游记》带给我少数民族的生活气息„„

我发现《快乐鱼》告诉我的真正含义:相信自己,只要努力,音乐就会给你快乐,而这种快乐是你体验出来的。

篇六:《原来“习作指导可以无处不在”》

原来“习作指导”可以无处不在{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一年前的教科节,初识虞大明老师,他执教了《金钱的魔力》一课,精湛的课文朗读、幽默的教学语言,让人印象深刻。今年的教科节,再遇虞老师,执教的《祖父的园子》一课,依旧精彩。听课时,恨不能长个三头六臂,把每一处精彩都记录下来,可惜我终没有三头六臂,所以只选了其中两处涉及习作指导的部分,细细回味。

三年级,学生习作正式登上舞台。总觉得习作教学是最累的部分。每一单元的习作,都要经过初步指导,学生打草稿,再指导,学生再修改,帮助学生修改草稿,甚至是一一指导,终于出半成品,再学生抄写,出成品,再改大作文,前后共8道工序,一大一小两本作文本,几乎快跟我形影不离了。半个学期下来,成绩总算有一点,学生能慢慢写得长一点,好一点了。可能指导的多了,修改、提点的痕迹太重,很多作文看上去有点类似,缺少了个性。这样的付出,如果换来的是千篇一律的作文,是不是又是另一种失败!

在虞老师的课堂上,我看到了另一种习作指导的方法,启发挺大。虞老师上的不是习作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进行了两次较为详细的习作指导。虽然自己也曾这么做过,但感觉总是点到为止,不能像虞老师一样把两者融合地这么完美。

片段一:

师:萧红在园子里边做了十件事情,请你比较一下,十件事情写得最具体的是哪一件?这已经不是一个问题了,那个男孩子早就„„对,5至12段写的就是铲地,虞老师特意把这几个自然段呈现在大屏幕上。我们说话得有理有据,你们凭什么说铲地这件事是写得最具体,能不能找到几条依据,你可以看着屏幕,能不能发现几条依据,你先说一条。

生:他的语言很具体

师:谁能把他的话重新表述一下,表述得更加准确,他的意思我明白,他的发现也很有价值,为什么铲地是写得最具体的?你说

生:因为他把对话都写得很完整

师:你的表述比他有进步了,因为作者抓住了人物的{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生:对话

师:对话进行描写,有没有发现?有没有发现?祖父和孙女儿的对话写清楚了,是不是?所以我们感觉到这段话写得很具体,这就给了我们第一条启示:咱们今后要把一件事写具体,也可以„„谁能接着往下说

生:写出这种好文章

师:呵,你没听明白,啊,咱们今后要把一件事写具体的话,也可以抓住„„ 生:语言

师:你说了一个词儿,接着往下说

生:对话和语言来表达

师:也可以抓住人物的对话来描写,好,这是一条依据,有第二条吗?有第二条吗?

生:还有动作描写

师:动作不是很鲜明,鲜明的倒是什么?有没有发现?鲜明的是祖父的什么?那个叫什么?动作不是很鲜明,鲜明的是祖父的什么?

师:笑是什么?这是人的什么?

生:神情

师:神态。是不是?抓住了人物的神态进行刻画,特别是祖父的什么?特别是祖父的笑,所以我们就觉得这件事情被写得比较具体。对不对?这就给了我们第二条启示:咱们今后要把一件事写具体的话,也可以

生:用表情描写

师:也可以,抓住„„

生:也可以抓住神态描写,

师:有第三条依据吗?有第三条依据吗?这条依据很容易被我们发现,你说 生:动作

师:刚才不是说了吗?动作不太明显。还有什么依据?

生:对比

师:啊,有对比描写,哪个是对比?

生:狗尾草和谷子

师:她把狗尾草是怎么样的,谷子是怎么样的,那么这样对比都在什么地方呢?都在人物的„„{中学生习作快乐无处不在}.

生:话中

师:话中,所以这就是对话描写。你看看,写别的事情顶多只是一个自然段,是不是?这里用了几个自然段?5至12,几个自然段?

生:8个

师:8个自然段。这也是一条依据。写铲地这件事情,它的自然段是最 生:多的

师:它的篇幅是最

生:长的

师:它是字数是最

生:多的

师:这就给了我们第三条启示,咱们今后要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的话,也可以把它写得长一点,字数写得多一点,分小节分得

生:长一点

师:多一点。是的,这也会让老师感觉到这件事你是想具体写的。三条依据,因此我们断定,萧红在园子里所做的10件事情当中,写得最具体的就是

生:铲地

围绕老师抛出的一个问题:你们凭什么说铲地这件事是写得最具体的?学生纷纷找出理由来论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得出了三条依据。同时也明白了要把事情写具体,有三种方法:抓住人物对话,抓住人物神态来描写,多分几个小节来写。要把文章写具体,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做起来却很难,往往不是顾此失彼就是废话一大堆。但是相信有了这次深刻的体验,学生今后在写起文章来会明白这三种方法相互合作的,确实是能把文章写得更具体的。

文章要写得出彩,结构要安排巧妙,语言要力求精美。于是,我们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总是拼命鼓励学生要多用好词好句、要多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但是,虞老师的第二次习作指导,告诉学生,也告诉我,无论多好的结构、多美的句子,如果脱离了实际,一味追求“美”,反而离“真”越远。在学习课文第16段时,虞老师向我们证明了这一点。

师:好,你们很会读书,你们一眼就发现了萧红在写这段的时候,有一个句式她在反复使用,

生:愿意就

师:我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是吗?所以你们就感觉到自由了。想知道我第一次读这篇文章,我读到第16自然段时候,我的感受是什么吗?

生:想

师:我的感受是萧红这一段文字写的很一般,为什么?你看看,这一段里边没有特别好的词语,语言文字很朴实,很普通,第二点,整段话里边就用到一个句式,愿意怎么样了,就怎么样,句式也不丰富,同样是黄瓜,同样是玉米,同样是倭瓜,如果让虞老师写,我能写得比萧红好,相不相信?

(虞老师出示了一段自己的下水作文)

师:这就是我写的,我觉得这段文字写得太美了,

(众笑)

师:有很多好词,比如说婀娜,多好的一个词,啊,再往下看,还有,翩翩起舞,花的盛宴,舞动的腰肢,最美的舞蹈,我这段文字绝对比萧红写得好。你看,举手的都表示赞同,是吗?

生:不是。

师:不是啊?以理服人,你想说什么?

生:不一定是成语多,作文就美。

生:因为这只不过是普通的庭院,而不是豪华的庭院,不用写的这么美丽,只要它们原来的美就好了

师:我又没有刻意描写它,它本来就这么美。

生:你这写得不太自由,它是为别„„

师:哎哎,你这句话再说一遍

生:虞老师,你写得不太自由,萧红写得很勉强,但是它们很自由,可是你这是为别人作秀,而不是为自己的自由而着想,

(掌声)

师:有没有发现?赞同他的观点吗?

生:有

师:我之所以这样写,我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园子的什么特点?

生:美

师:终于发现了,是吧?而萧红之所以那样写,她的目的是为了体现园子的 生:自由

师:所以,孩子们记住了:同样一种景物,写法不一样,就会让读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两段文字如果离开了写作的目的就没有好坏之分。所以你就不能说虞老师的这段文字比萧红的好,也不能反过来说萧红的文字就比虞老师的好,这叫各有

生:特长

师:千秋。明白了吗?萧红之所以这样写,她就是用了最朴实的语言,用了最朴实的一种句式,努力地体现出了园子的自由,

生:自由

师:她仅仅是在告诉读者园子是自由的吗?其实,她最想告诉读者的是„„你说 生:她由自己的自由联想到植物的自由

师:她是倒过来说的,透过这园子里景物的自由,她想告诉谁的自由? 生:人的自由

(学生列举了很多我愿意„„就„„的句子,略)

师:这就是萧红,一个有着自由的心境的萧红,一个让想像自由驰骋的萧红,一个用率性的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的萧红,一个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自己自由的萧红,这样的写法有一个名字,就是借景物的自由来表达自己的自由,四个字是借 生:景抒情

同样一种景物,写法不一样,就会让读者有截然不同的感受,文字如果离开了写作的目的就没有好坏之分。精彩的词语、美妙的修辞固然重要,但是一切应以“真实”为前提,脱离了真实,再优美的文字,也只是作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