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体验当一天老师的活动

时间:2021-10-10 16:41:46 四年级作文

篇一:《习作七 一次体验活动》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习作七 一次体验活动

一、教学目标

1.课前,组织开展“社会调查—舌尖上的浪费”等亲身体验活动,记录下体验的过程和感受,完成“体验卡”,初感“体验”的内含,丰富写作素材,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热情。

2.读写一体,结合课文《黄河的主人》和例文《“护蛋”》,感知体验过程和感受的真实性,并选择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体验活动,围绕中心,抓心理和行动发展的细节变化,有详有略地真实记录,做到首尾呼应,紧凑完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3.围绕习作的训练重点,进行多形式评改,丰富体验过程,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4.赏析体验趣闻,集结《体验大看台》文集,供大家阅读,分享习作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选择自己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体验活动,有详有略地记录体验的经历与感受。

难点:抓住体验人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描写,凸显人物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做到首尾呼应,紧凑完整,并围绕训练点评改,丰富作品内容。

三、教学评价设计

1.采取鼓励性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去体验生活,并有创意的表达。

2.重视习作前的体验与积累,重视对课文、例文的感知,引导学生在研读例文的过程中习得写法、运用写法。

3.鼓励学生根据评价标准,大胆地修改作品,提升体验的感染力。

4.“集结成册,分享体验”分享习作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提前一周,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记录下体验过程及感受,完成“体验卡”。

教师准备:课件制作,通过“体验卡”了解体验效果。

五、教学课时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一、作前指导——观察体验,激活习作欲望。

(一)参与体验,揭示课题

1.

规则是同位同学背靠背坐在地上,两人双臂相互交叉,合力使双方一同站起。 哪组同学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功,哪组就是获胜者。(同位合作做游戏)

2.请获胜的这组选手再次相互合作,按一定顺序说一说你们成功完成游戏的过程及最真实的感受。

点拨:建议用上“先„„然后„„再„„最后„„”句式

3.像这样,自己亲身经历的活动过程就叫体验,体验的过程不同,效果不同,感受也大相径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自己曾经经历过的,最有意思,最具挑战性的一次体验。

4.板题齐读 一次体验活动

(二)回顾体验,丰富素材

1.一周前,我们各学习小组合作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体验活动,请同学们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体验过程及不同的感受。

2.学习小组根据“体验卡”组织材料,教师巡视,掌握学情。

3.学习小组交流,分享成功的喜悦,教师相机归纳。{习作体验当一天老师的活动}.

4.再请同学们用心想一想,你个人曾经还有过哪些难忘的体验活动?能与大家分享一下吗?(学生交流)

预设:三年级时,做过一次老师;

帮阿姨看护小妹妹;

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走访“空巢老人”„„

5.这些体验也是非常有意思,有挑战性的,那我们怎样写,才能让体验极具感染力,激发读者的体验欲望呢?让我们先从课文《黄河的主人》中去寻找答案吧!

(三)品味“体验”,感知写法。

1.请同学们踏着作者的笔迹,跟随着艄公,坐在羊皮筏子上,到气势恢宏的黄河里体验一番吧。

细读课文,想一想,羊皮筏子上的乘客有怎样的表现?(学生交流展示) 出示课件1:

出示课件2:

2.作者两次写到乘客乘坐羊皮筏子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1)小组合作交流,汇报展示{习作体验当一天老师的活动}.{习作体验当一天老师的活动}.

(2)同样是乘坐羊皮筏子,为什么乘客会有不同的表现?(体验){习作体验当一天老师的活动}.

(3

这样的写作方法在三年级下册学过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一课中也有所体现。

3.我们共同回忆一下《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这篇课文,谁能说一说小骆驼的体验过程。

(1)出示

(2)通过对小骆驼的体验过程你想说什么?(详写体验过程)

(34.总结写法:

(三)例文“体验”,再悟写法。

过渡:课文给我们展示了柳倩影同学的体验活动——《护蛋》,也非常有意思,极富挑战性和感染力,我们赶快分享一下吧!

1.品读例文,小组合作交流,作者是怎样写护蛋的经过和感受的?

(1)交流写作思路:按护蛋起因(1)—经过(2-4)—结果(5)顺序记叙。

(2)交流护蛋经过:围绕“难”字,从“精心包裹”到“小心护蛋”,再到“同学鸡蛋报销”三个方面凸显。

点拨:这是作者按一定顺序,围绕中心,选择材料,记写体验过程和真实的感受。

2.再品例文,想一想作者运用怎样的特色语言,提升体验的感染力,增强读者挑战欲望的?

(1)交流细节描写

—小结写法:作者在写护蛋行动时,写了自己心理的变化和自己的感受,

“保护层、万无一失、危险区、包围圈”等词语为文章增色不少。

(2)交流首尾呼应的写法。

.强调主题,加深印象。

3.梳理写作方法

(四)合作“体验”,深悟写法

1.小组合作,回忆交流体验的过程,再次丰富习作素材。

2.组长组织组员,根据体验活动确立中心,围绕中心组织筛选习作素材,教师巡视深入学困组给予帮扶,掌握学情。

篇二:《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在习作中畅所欲言》

龙源期刊网 .cn

在活动中亲身体验在习作中畅所欲言

作者:李芹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5年第01期

一听说作文,我们的学生就唉声叹气,面现苦色,还只有四年级,漫漫读书路,日子还长着呢!作文将一直伴随,那一定会让他们苦不堪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是嘛!说到底,我分析了一下,也就是一个原因,那就是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

新课程标准对四年级的习作提出这样的要求: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就要求我们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物、景,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

放假时,我要求学生每人带一支吸管。“干什么呢?”学生围着我问长问短,“保密”,我给学生留下了一个悬念。有一天晚自习,我突然告诉学生说这节课玩吹泡泡的游戏。教室里可热闹啦,有的高呼“耶!”有的跳起来,有的乐得直拍手。我给足了学生时间,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高兴,紧接着我告诉学生先做“泡泡液”(学生发明的词)指名学生去打水,分组发冼衣粉,学生在里面搅拌,然后检查一下,有的很顺利,而有的组老是吹不起来,通过实验,学生马上发现是洗衣粉少了的原因,又加了少许,一切准备就绪,我宣布:“吹泡泡比赛正式开始!”他们一个个鼓起腮绑子用尽地吹,一个个泡泡飞起来了,可漂亮啦!同学生都表现得那么投入,因为他们都想得到那个“泡泡冠军”,在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他们为了使自己的泡泡大,不易碎,想了许多办法,他们在活动中找到了童年的快乐,同时也收获了许多的知识。在学生尽兴之后,我给学生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同学们把你们看到的,听到的,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记下来,记下我们的快乐,记下我们的足迹,好吗?”“OK”学生很调皮地回答道。我知道他们有内容可写了,而且到了非写不可的地步了,学生开始习作了,而且是非常乐意的那种。后来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老师话音刚落,教室里就欢呼起来,我们都情不自禁的拍手。高兴地不知道怎样形容”。还有的同学说:“老师说今天吹泡泡,同学们都高兴极了,手舞足蹈,有的跳起来了,有的在欢呼,人人都挥动着手中的吸管……”最精彩的还是李薇同学写的吹的情景:“一个个五颜六色的小泡泡从一根根吸管中冒出,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一瞬间,整个教室变成了泡泡的世界,大大小小的泡泡飘在头上,摇摇摆摆,像在欢快的舞蹈。泡泡可娇气啊,你不能碰它,一碰它就炸了,细细的水珠溅在你脸上,像一层蒙蒙的细雨。”写得多好啊!平时说写作文就皱眉头的她写出来的句子竟是这般地优美,我暗暗地对自己说:“这次吹泡泡没有白吹。”还有位同学说“他吹的小泡泡一串串的,像给他戴上了珍珠项链”,多么生动的语言啊!

在这次活动中,我班有两位同学吹了两个特大的泡泡,在空中摇晃,同学们齐心协力让那两个泡泡在空中飞了很久,你没有看那场景,可好看了。学生在文章中这样写道:

篇三:《体验习作生活享受作文快乐》

体验习作生活享受作文快乐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不妨也可以这样说:只有能够让学生体验到生活情趣,享受到作文快乐,才是真正的作文。许多时候,人们把作文当作一种考试的功利,把写作当作一种技能来练习,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一个怪圈,教师说难,学生说难,家长说难,人人谈作文变色。其实,学习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体验的过程。只有体验到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到了习作过程中的快乐,作文教学才能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我们生活的一种至于“真”,达于“善”,臻于“美”的境界。《语文课程标准》19次提到“体验”。在新课程指导下的作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习作中享受到体验的愉悦、探究的魅力,生命的活力,对话的激情,生活的乐趣,交流的开心,发展的进步,个性的张扬,合作的快乐„„

一、在习作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生活是生动具体的、它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形象化、情感化、个性化的习作素材。生活是开放的动态的,它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广阔的时空背景。文章是生活的反映,也是情感的载体,习作的过程就是体验生活的过程。只有把生活的情趣和乐趣在作文课堂中展示出来,拨动学生情感的心弦,才能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只有让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积极体验到生活的乐趣和情趣,学生才能爱作文,有话想说,有话会说,有话巧说,有话趣说。比如指导学生习作的观察中,经常开展一些习作素材体验实践活动,以丰富写作的素材。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描绘生活、创新生活,用五官去观察,用大脑去综合,用心去体验,用笔去描绘,才能通过作文教学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塑造人的人格品质,积淀人的文化修养,抒发人的真情实感。作文倡导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同以前教学相比,作文在开放活动中学生个性会得到积极发展。在教学中,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在开放的活动中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我认为加强对生活活动过程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让学生在活过程中学语文、用语文、发展语文能力,提高习作的兴趣和张扬学生的个性。

二、在习作中体验探究的魅力

探究性习作以尊重、信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前提,充分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培养学生习作的良好的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只有极大地满足和强化了学生的求知欲,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我们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写一些探究性的作文,譬如指导学生养几只蚕,探究蚕的生长变化过程,写一写“春蚕的生命过程”;研究蚂蚁是怎样预报天气的,写一写“蚂蚁预报天气”的秘密;探究蜜蜂和蝴蝶采花的不同,写一写蜜蜂和

蝴蝶的童话等等。这样的系列作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体验到了探究的魅力。比如春天来了,组织学生到校园,到郊外去“找春天”。看一看春天有哪些景象。想一想哪些是书上没有讲到的,你还发现了哪些问题,都—一记在你带的小本子上。然后回到教室,让同学们说一说春天有哪些特点:有的说,春天果树开花了,有红的、粉的、白的;有的说,花丛中有许多小蜜蜂,在辛勤的采蜜;有的说,小燕子跟着妈妈从很远的南方飞回来了;还有的说,农民阿姨和叔叔在田里辛勤地劳动呢!再议一议提出的问题。读一读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故事、对联等内容,画一画或者写一写你心中的春天。最后做一做:回到家后,可以将自己采集到的动物、植物做成标本;可以用你采集的各种形状的树叶或小草拼成不同的图案,贴在纸上,再用水彩笔进行修饰点缀,做一份漂亮的贺卡;还可以以春天为主体,做一张别开生面的手抄报。把画好的画,拼成的图案,做好的手抄报,带到班里贴在墙上,装扮一下自己的教室。也可在精心制作的贺卡上,填上最衷心的祝福,送给最敬爱的老师、知心的朋友。通过这样作文活动,使同学们感受到春天是美的,大自然是美的;人在自然中是美的,人的劳动是美的。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通过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生动、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学生就会针对特定情景中的事物仔细观察,并且提出问题;针对所探究的问题,形成简单的探究思路,并以自己的方式实施探究。这样做,可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新意识,增进生与师、生与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张扬了学生的个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习作中体验到探究的魅力。

三、在习作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习作是一种很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和过程。小伙伴常常会出现合作的天才、辩论的高手,出人意外的妙语连珠。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开展“寻找最佳的开头方法”、“交流最有趣的精彩细节”、“研究某人(老师、亲人、同学等)的特点”、“文章门诊部小专家会诊”等一些生动有趣的合作作文的尝试,指导小学生互写评语,互相批改,积极合作。我们还可通过接龙作文、系列日记、当小记者小编辑、编小手抄报的方法,让小组之间展开某一专题文章的竞赛。笔者曾经尝试过“话题接龙”日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具体做法就是在班级分成三、四个大组,一组一个日记本,一人一篇,一天一篇,一周一个话题,一个话题进行一次展览评比。“日记”的内容可编可抄,“接龙”的话题可以自选,“接龙”的顺序可以自定,“接龙”的日记可以合作写成,一开始可“一条龙”话题续接,过一段时间可以是多“龙”齐舞(分小组举办接龙比赛),“龙飞凤舞”(男女生混合“双打”)、“画龙点睛”(评论作文)、“描龙画凤”(给作文插图)等等。通过这样的开放式的习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小学生在习作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到合作的快乐。

四、在习作中体验交流的开心

习作的过程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过程。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多项交流,多向交流,多层面交流。比如经常指导学生练习写一写“老师(校长、爸爸、妈妈、某作家、某记者、某主持人、某同学、朋友等),我想对你说”,也可以老师和学生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对话。比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与同学们交流习作的心得,探讨开头和结尾的方法,交流精彩片段的写作体会,谈论生活中新鲜人和事,共同观察和体验某一景物、某一事件,在观察和体验的过程中进行多向交流讨论。您看,我班的作文经验交流会又开始了。小学生葛星这样介绍他描写大风的经验的:我在观察一次刮大风之后写了—篇作文──《风》,武老师夸我写的好。当时,大风吹得我几乎站不住脚,更不用提睁眼睛了。可是好奇心促使我把眼睛眯成一条缝,来观察大风中的景物。小树东倒西歪,像是不停地给狂风鞠躬,求它饶命,沙上、纸屑、草棍满天,这使我想起家里的鱼缸,日久不换水,跟现在的天空差不多。可见,认真观察不但能发现并抓住事物的特征和细节,而且能使情动辞发,因而,观察在作文中的地位是十分

重要的。再看教室里的同学,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灰尘,像涂上了一层蜡,身上也都落满了一层尘土。对这一观察所得,我用了“咱们都成了士人了”这句话来形容比喻,觉得既实际又妥贴。通过仔细观察,我抓住了风的一些特征,当天晚上就把这些写下来,写得很顺利。我的观察日记是这样的:这不,刚才还是好好的天气,可是眨眼间,仿佛有人惹了老天似的,它竟然大发雷霆。顿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尘土飞扬。树干“呜呜”响,电线“呜呜”叫,可怜的小树被大风猛烈地摇晃,东倒西歪,有的还被折断了。墙角的垃圾、纸屑、草棍都被卷到了空中,像断了线的风筝,飘飘摇摇,上下翻飞,整个天空就像长时间没换水的鱼缸被搅动了一番,杂物飘忽不定,一片浑浊。教室里更是一片昏暗。沙粒、尘土从窗隙钻进来,弄得同学们的脸上都挂满了灰尘,身上也都是尘土,一个个都变成了“土人”。同学们互相看着,不禁笑了起来。黑板上的字模糊不清,花花点点,老师没法讲课。风呼啸着,撞得教室的门“啪”直响,还不时从门缝中挤进一些沙土和杂物。哼!风,我讨厌你!通过民主的开放的交流,使学生体验到了开心和愉悦,体验到了情趣和思维,体验到了心灵与心灵的共振„„新课程的习作教学,应该更激扬地呼唤对话,应该更挚着地开拓对话,应该更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