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风的感受

时间:2021-10-10 16:37:04 二年级作文

篇一:《听《风》有感》

听《风》有感

近日我校语文组的老师听了姚雅君老师执教的二年级《风》一课。姚老师那简洁有效的教学设计,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还有学生认真积极的投入程度让我感受良多。下面我就把这次学习的收获与大家分享:

1、教学辅助课件为教学最大亮点。生动活泼、制作精美的课件最大程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风》这一课中大量运用了动态的PPT,比如随原文出现的颤动的叶子、点头的树梢、波动的河水的动态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风”的存在。而当学生朗读时出现的伴奏更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优美的境界。

2、以诵读为主,整体感知诗歌的意境。姚老师主要采用了听伴奏朗读、教师师范读、个人读和全班齐读的方式,让琅琅的读书声充满了整个课堂。“以读促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加深学生对“风”的认识。从班上每个同学都积极举手希望能够站起来朗读课文中可以看出,朗读很好地调动了学生表现自我的积极性。

3、注重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二年级的学生对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风并不是不熟悉,姚老师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风的存在。学生列举的有近在眼前的“飘动的窗帘”,也有远离教室的“飘扬的风筝”等等,让学生的思维充分打开,理解课文。而后姚老师在讲解之后出示仿写的要求,学生进行仿写,注重语用部分。

姚老师的这节课没有可以追求语言的华丽,而是以朴实的语言,有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风》,并学会运用语言。整堂课下来,让人感觉自然亲切,可看可学。

篇二:《聆听专家教诲 感受大师风采》

聆听专家教诲 感受大师风采{倾听风的感受}.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黔西南州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培训研修班学习心得

黔西南州晴隆县长流中学 李定国{倾听风的感受}.

北京的冬天,寒气逼人。可是肌肤的寒冷遮挡不住内心的暖和。2014年12月18日,我们黔西南州中小学校长、骨干教师一行240人,飞赴首都,来到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进行为期15天的培训学习。说来也怪,这15天,一直是艳阳高照,仿佛上天也在怜惜怕冷的南方人啊!作为一名少、边、穷地区的一线教师的我非常荣幸参加了这次学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针对我州教师实际设计个性化课程,以“基础教育改革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智慧课堂的打造”,“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评价”等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理论学习与教育考察相结合、专题讲座与交流互动相结合、专家引领与实践反思相结合的方式展开培训。15天里,与各位专家、学者零距离接触,目睹了各位教育大家的风范,聆听了专家学者的精彩讲座,心里一直暖融融的。现就学习所得略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首先,听取了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哲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杰的《哲学的价值与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发展迅猛,需要我们用哲学的思维,思考这个世界的发展状态。时刻保持对教育的追问,这种永不中断的追问和解答便是哲学,只有不断的追问和解答才能获得教育的智慧。也才能达到教育的顶峰,成为专家型的教师,才能收获教育的成功。

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叶显发的《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评价》。叶教授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充满激情的讲授,使学员听得如痴如醉。课堂评价不必追求高、大、上,要看其设计是否体现了应用语言行动引导学生发挥其自身潜能,也就是使学生学习的角色从接受者成为体验着成为反思者成为发现者最后成为创造者。

南京市浦口行知小学校长、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

全国十佳师德标兵杨瑞清的《并肩走在行知路上 携手创造精彩人生》。杨老师带领我们踏着名师的足迹探索教育的真谛,走进陶先生的教育思想。杨老师也是把陶先生的教育思想真正运用于教育教学的代表人物。在陶先生的众多教育思想中,给我感悟最多最深的首先是“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思想,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肩负着生产新知识,传递新知识的教师队伍建设也将永无止境。为了可能被淘汰的危机,为了适应知识经济的需要,作为教师就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只是,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以身作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来教育学生。其次,陶先生说“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会学”、“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就“教、学、做”三者关系而言,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与学都以“做”这中心,“教学做合一”,做就是教,做就是学,教也就是教,教也就是学。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而言,“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那就是“事”,也就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也就是日常生活,那么日常生活学是学,就是教,生活就是教育,生活就是学习。动手做对自己就是学,对他人就是教,手脑并用也就是教育。教育现象是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实践中的,教与学都是为了生活实践的需要,教与学要和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实行“教学做合一”,教师拿做来教,才能算是真教。学生实行“教学做合一”,手脑并用,才能求得

真知,生活创造的能力才能得到培养。“教学做合一”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自动、自学、自得的“治学”能力,才能培养学生手脑并用,能言善行。还有陶先生“爱”的教育理论。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学生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我们不仅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更要有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对后进生应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多给学生关照和温暖。对学习好的学生热心引导,对学习差的学生及调皮的学生也是从爱开始,进行指导帮助,不歧视、不训斥、不讽刺挖苦。学生们感受到老师的爱,有了良好的情绪,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使学生们感受时代的脉搏,培育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注重“以人为本”,“教学做合一”,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成为杨瑞清老师一样把陶先生的教育思想运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倾听风的感受}.

总之,聆听的讲座很多,还有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2013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浙江乐清育英学校校长、特级教师俞国平的《我的学校我的团》;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校长林卫民的《追寻“深刻”的课堂教学,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孙彩平的《学科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德国洪堡大学青年学者Theo Schierbaum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袁桂林联合讲座《德国中小学课程设计》;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国家督学成尚荣的《第一动力 第一品质 第一专业---名师成长的关键因素》;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黄兴胜的《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秘书长杨春茂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北京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汪克良的《教师的学科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与思考》;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著名教育和文化学者杨东平的《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思考》;齐鲁师范学院教授李甲奎的《强化职业素质 探索教育创新-----教师素质的专业性与学校管理的现代性专题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授于维涛《注重教学设计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长春六中校长、长春市政协委员、吉林市首批杰出校长杨天笑的《学校教育质量提升与管理》;山东泰安市实验学校校长程和方、教导主任崔成林的教师讲坛《团队案例教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远程培训部主任郭磊的《当代社会变革中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著名青年书画家、儿童美术教育专家、高级心理咨询师罗一鸣的《借书画之法打开心的潜能》;深圳明德实验学校校长程红兵的《创建有文化含量的智慧课堂》。

各位专家有各位专家的特点,各位大师有各位大师的特色。他们的讲座都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每场讲座都是陶冶情操,思想洗礼的文化盛宴。作为一名教师的我要像于维涛教授所说的“要做一个有灵魂的教师”,李甲奎教授所强调的教师职业素养方面做好“角色的示范性”。课堂教学方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是基本的素质要求。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总的来讲,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努力教好学生,真正达到既教又学,不教会学的境界,使学生真正感受到“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未必是无用之事,某种层面上都具有教育意义。在不经意间或许已在学生的心田播下了一颗种子,只待其

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所收获的或是一颗参天大树。教育不在高处,在低处;不在远处,在近处;不在大处,在小处。

篇三:《倾听风的思念》

转眼又是离别,

我独自守望这蓝天;

风静静的从耳边拂过, 不禁想起

记忆中那一张张青涩的笑脸; 而此时孤单荒凉的感觉油然而生, 他们还会记得我吗?

或许会,

时间会验证这点。

篇四:《倾听:让孩子感受温暖》

倾听:让孩子感受温暖

前些日子,在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觉得很是受用。“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父母们都应学会倾听,倾听他们的话语,倾听他们的心声,倾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未来的梦想。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走入孩子的心灵深处。父母这样听,孩子才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进一步与父母交流。”父母需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老师又何尝不是呢!{倾听风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吐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我们教师应该积极去听,与学生交谈,从中了解学生的某些动向。可我们总认为学生是小孩子,不乐于倾听他们的谈话,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更是不给他们说话的机会,任凭自己对学生大加训斥,这样很不利于教育好学生。教师要学会倾听,拉近我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爱。

倾听是一种爱,是学生最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怀的方式,善于倾听学生的话会让他感到温暖。怎样的倾听,才能使学生感到温暖呢?

首先,老师要学会静下心来听学生把话说完。很多时候我们听到学生来报告说某某某哭了,或者谁和谁吵架了,我们老师就会很武断地认为成绩好的那个就肯定是对的,罪魁祸首一定是那个学习成绩差的,然后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把那个成绩稍差些的学生劈头盖脸一顿批评教育。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成绩好并不代表就是弱势群

篇五:《感受风》{倾听风的感受}.

我喜欢站在窗口,感受那来自远方的风。

我的床靠近窗边。清晨,拉开窗帘,微风习习吹过,像一只温柔的手,抚摸着我。我望着远方的树,喜欢看着那绿油油的样子。微风吹过,树叶像一层层波涛此起彼伏,我喜欢那闹中幽的画面,喜欢诗人描写风的诗词。

我喜欢散步在校园的林荫小道上,任凭风儿摆弄我柔顺的发梢。吹走我的烦恼,忧愁。风儿吹过叶尖,带来一丝丝叶的清香,带来充满生机的活力。

我喜欢奔跑在田垄间,感受风儿轻轻拂过双颊,缓缓张开双臂,想象着自己是一只翱翔在蓝天的大雁,遐想着丰收的喜悦。{倾听风的感受}.

我喜欢坐在窗户边,任凭风儿吹过,向风儿诉说我内心的愿望,希望风儿能将我的想法传遍世界。风儿是我最好的倾诉者。

风儿是美好的,轻灵的。

篇六:《聆听专家讲座 感受名师风采》

聆听专家讲座 感受名师风采

12月14日至16日,普格民中分管德育的张涛副校长带领班主任一行28人,在西昌一中参加了“全国一线教育专家"名师讲坛"走进凉山暨中小学班主任思想报告会”。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骨干,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办学质量的高低。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以“重视少先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培训”为指导,进一步提高班主任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发挥班主任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进素质教育,普格民中投资近3万元组织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本次培训。

本次培训由教育部的顶尖专家库人才组成。全国十佳班主任,《教师之友》、 《班主任》杂志特约编辑郑立平理性厚重,23年的班主任实践和理论犹如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巨画,《改变心智模式 点亮精彩人生》的讲座令人深思;全国优秀班主任, 全国科研型教师, 全国优秀辅导教师石梦媛亲切热诚温婉细腻,19年辛勤耕耘,厚积而薄发,让大家分享了《用爱和智慧引领学生快乐成长》;传奇人物,曾先后荣获 “北京市杰出校长” “全国家教园丁奖”等多项荣誉,被称为“点亮教育的魔术师”的张景浩幽默风趣,寓教于乐,举重若轻,《扬起自信的风范——班主任工作艺术策略浅谈》让人回味无穷。

三位专家个性迥异,风格不同,但对教育坚定的信念、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对学生真诚的关爱都是一致的,他们的讲座时而令人捧腹,时而让人含泪,时而给人以启迪,很好的展现了名师大家的风范。此次培

训,聆听专家讲座的过程,是一次学习感悟的过程,更是一次“头脑风暴”、“心灵地震”的经历,我校的班主任在思想理念、方法技巧、思维创新等方面都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