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时间:2021-10-10 16:32:07 五年级作文

篇一:《5年级语文5月12日》

五年级语文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都有“张”字。它在字典中有七种解释:(1)使合拢的东西分开(2)陈设铺排(3)扩大、夸张(4)看、望(5)商店开业(6)量词(7)姓。

对“张”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张小红 b.东张西望 c.一张破网 d.开张营业 e.帆张起来

A.(7)(4)(2)(3)(1) B.(7)(4)(6)(5)(1)

C.(7)(4)(6)(5)(2) D.(7)(4)(6)(2)(3)

2、在下列诗句、成语中,“日”字的意义相同的是( )。

①锄禾日当午 ②日久见人心 ③千里江陵一日还

④夜以继日 ⑤王师北定中原日 ⑥日出江花红胜火

A.①⑥ B.②⑤ C.①④ D.③⑤

3、下面四个词语的排列顺序,唯一正确的是( )组。

A.波涛起伏→汹涌澎湃→微波荡漾→水平如镜

B.水平如镜→微波荡漾→汹涌澎湃→波涛起伏

C.波涛起伏→汹涌澎湃→水平如镜→微波荡漾

D.汹涌澎湃→波涛起伏→微波荡漾→水平如镜

4、成语接龙,就是在空格内填上一个字,使这个字既是前一个成语中的最后一个字,又是后一个成语的第一个字。“一”字应填在下列空格的第( )格。

事倍功(1)明半(2)无天(3)新月(4)想天(5)门见(6)高水(7)声下(8)象万(9)军万(10)到成(11)败垂(12)千上(13)众一(14)口如(15)触即(16)奋图(17)词夺(18)直气(19)志凌云

5、“李老师是 教师”中的空白部分应填以下五个部分内容的:①年轻的;②具有改革精神的;③一位;④特级;⑤小学语文。下面是这五项内容的不同排列,其中最恰当的一种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③①②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⑤①②④{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6、下面是一段次序混乱的句子,A、B、C、D是重新整理后的句序,其中正确的排列方法是( )组。

①他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团白纸。②忽然,他看见几个同学在打扫操场,争做好事。③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纸。④下课了,小庆在操场上玩。⑤他想,这是谁扔的?真不讲卫生!想着他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A.④②③①⑤ B.④③②⑤① C.③⑤②④① D.④③⑤②①

7、把《制鼓歌》“紧紧蒙上一张皮,密密钉上一层钉,不管晴天和雨天,敲打起来一样音”由七言诗缩成三言诗,每句的意思不能变。

8、一些人体部位名称本义是指人体的某个部位,但是它的比喻义却可以指其他事物,比如“脚跟”可喻“立场”,“站稳脚跟”就是“站稳立场”,请你从下面这些人体部位名称中选一个,用它的比喻义造一个句子。

耳目 咽喉 肝胆 胃口 心腹 骨头 手心 手腕

二、阅读理解

(一)玻璃窗

寒冷的冬天,太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到屋里,使室内充满了温暖,北风也想进屋,可是被玻璃挡住了。

北风生气地问:“为什么让阳光进去,不让我进去?”

玻璃窗答道 凡是人们喜爱的 我让它进去 凡是人们讨厌的 我决不让它进去

1、给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

2、本文的体裁是 。

3、用“‖”把全文分为两层,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

第二层:

4、本文说明的道理是:

(二)阅读新闻材料,回答问题

一场空前规模的手机短信活动,在京隆重拉开了序幕。

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短信已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手段和内容载体,大量创作型的短信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一些庸俗、虚假的短信内

容,也毒害了大众语言环境。为此,中央文明办携手中国移动举办此次活动,通过征集和传播健康文明的“种子短信”,净化短信环境。

据悉,此次“倡导文明、传递爱心”公益短信大赛,圈定“倡导文明、传递爱心”的主题,以先进思想占领短信宣传阵地为宗旨,向全社会有奖征集内容积极向上的短信并鼓励转发。并且,大赛定位公益,所有收入将捐献给中西部贫困地区的中小学生。

1、本次活动的主题是: ;

活动的宗旨是: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圈定:

公益:

3、你觉得这样的活动有意义吗?写出理由。

5、根据大赛要求,请你也编辑两条短信作为参赛作品。

篇二:《2013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全国组残日的主题是》

2013年5月19日是第二十三次全国助残日本次全国组残日的主题是“帮扶贫困残疾人”

全国助残日是中国残疾人节日。{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1990年12月28日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第48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当年开始进行。全国每年都进行“助残日”活动,每年助残日活动的主题,都是依据当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点工作确立的。

篇三:《中国近现代史整合及阶段特征(5月12日)》

中国近现代史整合及阶段特征

重要时段:

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9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总特点:屈辱

中国现代史:1949年10月1日开始,社会主义社会。总特点:崛起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致可分为:

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3)20世纪初-1919年五四运动前夕: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发展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时期(大革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19年-1927年7月15日】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第三次国民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1945-1949】

中国由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 两年徘徊时期【1976-197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至今】

━━━━━━━━━━━━━━━━━━━━━━━━━━━━━━━━━━━━━━━━━━━━━━━━━━━

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年代~60年代)

1、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侵入,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中国经济开始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

2、政治: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丧失很多主权;“中外和好”的局面暂时形成,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具有时代特色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3、思想:“新思潮”的萌发。⑷社会生活:西方生活方式开始传入,通商口岸衣食住行等社会习俗开始变化。

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完全形成(1860-1901年)

1、政治:中国社会进一步沉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掀起救亡高潮,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2军事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侵华加剧:边疆危机、甲午中日战争、帝国主义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经济:洋务运动,中国开始了大机器生产,中国的近代化起步。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产生并在19世纪末初步发展。

4、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思潮指导了洋务运动的进行;维新变法思想广泛传播,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5、生活:维新派倡导、临时政府颁布法令推进“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欢迎;辛亥革命前近代铁路网格局奠定,汽车传入上海,1875年电话传入、电影业起步,1909年航空业开始;报刊唤起民众方面启蒙作用重大。

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化和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开展。(1901-1919年)

1、政治:清王朝的“新政”和“立宪”,加速了辛亥革命的爆发;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

中华民国,中国的政治近代化达到高峰。北洋军阀政府,对内镇压、对外卖国,中国的统治更为黑暗。

2、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在获得短暂迅速发展,“实业救国”成为时代的潮流,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状况,证明了帝国主义是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进一步传播,资产阶级革命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形成;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形成空前的思想解放;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四、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国民革命时期(1919-1927年)(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民革命时期){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1、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革命,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2、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3、思想: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进一步传播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提出坚持无产阶级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

五、 国共的十年对峙(1927-1937年)(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民革命时期)

1、政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两个政权对峙,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华北事变之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上“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1935年从幼稚走向成熟;政治局面从分裂对峙走向联合抗日。

2、军事:国民党对红军进行了五次反革命“围剿”;红军长征;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局部的侵华战争。

3、外交:国民政府对日妥协,不抵抗政策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4、经济: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1927~1936年,民族工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革命根据地,毛泽东还领导群众开展土地革命、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

5、思想: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六、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

1、政治: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同日本帝国主义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开始了全民族抗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存在尖锐斗争。

2、经济:四大家族官僚资本急剧膨胀;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沦陷区成为日本的附庸,中国民族企业遭受空前残酷的打击。

3、军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两个战场、片面抗战路线和全面抗战路线两条抗战路线并存,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1942年中国政府派遣远征军入缅甸作战,击败侵缅日军,开辟国外战场;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中共在军事上坚决回击。

4、外交:日本企图把中国变为它的殖民地,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抗日战争兴起;国民政府收复部分治外法权。

思想: 毛泽东发表了《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文章,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七、人民解放战争(1945-1949年)(第三次国民革命时期)

1、政治: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反动派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中共尽力争取和平民主,重庆谈判和

政协会议;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全面破裂。

2、军事:中国共产党领导军民经过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和渡江战役几个阶段,夺取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3、经济:国民党征收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发起土地改革运动,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可靠的人力物力保证。

3、思想: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的重要报告和《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为即将成立的新中国作了政治理论准备。

八、中国由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1956年】

1、政治:新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1954年诞生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经济: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一五计划”的完成,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

3、思想: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社会主义革命理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推动了科技文化 新局面。

4、外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采取“一边倒”的方针,打破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新中国步入世界外交舞台,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1955年参加亚非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十年【1956年~1966年】

1、政治: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指明了方向。1958年发动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式化运动,“左”的错误不断发展,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重大的挫折。

2、经济:“一五”计刊的经济建设指标超额完成;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会化运动,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加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的背信弃义,导致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1960年冬开始,党中央开始纠正经济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核心的八字方针,使国民经济从1962年起开始恢复发展。{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3、外交:中苏关系恶化,中美仍处于敌对状态,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的友好关系,{5月12日全国助残日文章}.

4、思想: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理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新中国电影业出现新特点,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题材的作品纷纷涌现;1958年中国电视业诞生。

5、科技:“两弹一星”(导弹、原子弹、人造卫星);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十、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966年~1976年】

1、政治:“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酿成了十年动乱。民主与法制被践踏,“红卫兵”运动、“全面夺权”,党政机关瘫痪,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无法正常召开,民主法制被严重破坏,出现大量的冤假错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中断。

2、经济:“左”倾错误扩展到经济领域,经济受到严重的损失;但由于周恩来、邓小平及人民的努力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思想:极“左”思潮泛滥。“双百”方针被废除,把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知识分子受到伤害,社会主义文化教育遭到严重破坏。

4、外交:对外关系重大发展,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

十一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976年之后)

1、政治: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加紧立法工作,形成中国特色的法律体系。平反冤假错案;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进一步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通过《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依法治”国方略。

2、 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重心的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责任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