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时间:2021-10-10 16:03:41 二年级作文

【篇一】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第一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课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二、《当仁,不让于师》年级: 高二(  )班    学生姓名:          学号:        组名:        教学目标: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教学重点: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教学设想:  1、可以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先疏通13章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也可以通读之后归类,对每一类语录同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3、第10节《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之前学过,在此可以略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整体感知: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A: 课文第1、2、3节:   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B:课文第9、10、11、12、13节: 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C:课文第4、5、6、7、8节主要内容: 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一:品析第一类: 课文第1、2、3节。                                                选文1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注释]:毁:诽谤。           逾:超越。                   伤:损伤。无以:没有用来……          多:只,仅仅。               见:表明。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孔子。子贡说:“不要这样吧,孔子是诽谤不了的,其他人的贤良,象丘陵一样,还可以超越;孔子却象日月,别人没法超过。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但对日月又有什么损伤?只能表明他不自量而已。” 【评析】写子贡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运用比喻、对比的手法,理直气壮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表现孔子的出类拔萃的才德以及对孔子无限敬仰的感情。诋毁其实是无能和妒忌的表现。    选文2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注释2】:知:通“智”,聪明,智慧。                      阶:名作动,踩着台阶。斯:就。           道 :“道”通“导”,引导。          绥(随):安抚。        如之何其可及:宾语前置句-可及其                  和:团结协力。【译文】陈子禽对谓子贡说:“你是谦虚吧,孔子哪里比你强?”    子贡说:“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是否明智,所以说话不可以不谨慎。孔子的高不可及,如同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他如果有机会治理国家,就能做到传说的那样,得到老百姓的全力拥护,万众一心,共享太平。他生也光荣,死也可哀,怎么谈得上赶上他呢?”     【评析】写子贡面应对陈子禽的挑拨,运用比喻、排比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孔子的才德,婉转表达对孔子的无限敬仰之情。 陈子禽用心险恶,手段卑劣。    选文3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注释3】:喟然:深深感叹的样子。            循循:有次序。          坚:坚实深奥。 诱:引导。    博:使……广博。   末:没有。   卓尔:高大的样子。        由:途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     【评析】运用夸张式的比喻和对比,由衷的赞美表现孔子无以伦比的才德,及弟子们对孔子的极端崇拜之情。难能可贵的是他“克己复礼”,从不凌驾于弟子之上。二:品析第二类:课文第9、10、11、12、13节:                                    选文9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评析】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理想的学生,虽生活艰辛,但品行卓越。这里孔子借赞扬颜回的机会,再次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安贫乐道”的君子形象;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孔子对颜渊德行的赞叹。(但结合现实我们要想想,仅仅做到这一点就算贤了吗?我觉得还不够,还应该为社会有所作为,有所贡献才能算贤。 更进一步的疑问是:人人都像颜回这样安贫乐道只消费不生产,那么谁来生产?谁来供养?一个人满腹经纶学富五车,却对社会毫无作为毫无贡献,这样的人算高尚吗?有价值吗?)选文11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注释11]:疾:重病。     牖:窗户。   斯:这样。     也:句中语气词,表舒缓语气。    【译文】伯牛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丧失了这个人,这是命里注定的吧!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竟会得这样的病啊!”     【评析】孔子对弟子们充满了关爱,冉耕身患恶疾,孔子担着被传染的危险去看望他。    这段表达了孔子对学生的关爱之情以及师生情谊的深重。    选文12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上天要了我的命!上天要了我的命!”    【评析】颜渊因贫病三四十岁就早死了。孔子很伤心,反复念叨着:“唉!老天要了我的命!”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沉!    孔子最喜欢、最推崇的颜渊死了。孔子极其悲痛。跟着他的人说他太悲痛了。孔子反问:“不为这样的人悲痛,还能为谁悲痛呢?”显示了孔子对弟子爱的深厚。 

刘芳

【篇二】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第二课时,讲学稿(教师版) 导学案(人教版高二选修) 《当仁,不让于师》第二课时二:品析第二类:课文第4、5、6、7、8节:                                                                                                                                选文4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4]:    抑:不过。           厌:满足。    【译文】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向圣与仁的方向)努力而不感厌烦地做,教诲别人也从不感觉疲倦,则可以这样说的。”     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学不到的。”     【评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一致的。这表现了孔子谦虚和执著的品格。    选文5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在对仁这个问题上,可以不必对老师讲谦让。”    【评析】表现孔子对仁的重视,对弟子人格的尊重和对平等师生关系的追求。他从不偏爱贵族子弟,最赏识生活困顿而德行高尚的颜渊。    选文6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注释6】 1、二三子:这里指孔子的学生们。              2、隐:隐瞒。3、吾无隐乎尔:(句式 )状语后置,相当于“吾乎尔无隐”。4、 是丘也:是,这。也,表判断。【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的吗?我是丝毫没有隐瞒的。我没有什么事不是和你们一起干的。我孔丘就是这样的人。”     【评析】表明孔子心胸坦荡,光明磊落。以及孔子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选文7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注释7】:1、之:到……去。        2、弦歌:弹琴唱歌。            3、焉:怎么。4、诸:之于。            5、使:使唤。                  6、戏:开玩笑。    【译文】孔子到武城,听见弹琴唱歌的声音。孔子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宰牛的刀呢?”    子游回答说:“以前我听先生说过,‘君子学习了礼乐就能爱人,小人学习了礼乐就容易指使。”    孔子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说的话,只是开个玩笑而已。”【评析】对孔子的言行可有三种理解:    一、知错即改。二、为维护自己的形象,给自己找台阶。三、始终端作教师的架子,到了哪里都不忘训人。三种理解可以综合起来看。表现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和谐融洽关系。选文8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注释8】:   1、南子:卫灵公夫人,淫乱放荡,名声不好。当时把持着朝政。   2、“说”通“悦”,高兴。      3、“矢”通“誓”,发誓。   4、所……者:假如……的话。【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发誓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上天谴责我吧!让上天谴责我吧!”    【评析】这一段非常有趣,让我们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我觉得这是儒家思想比基督教可爱的地方之一。儒教不千方百计把孔子打扮成神,基督教则不但把普通人耶酥打扮成神,还要再虚构一个上帝之神来做耶酥的父亲。基督教的做法在人类的愚昧阶段是有一定的实际效果,但是也有一个很大的危险,就是其基础极其脆弱,因为它将一切关键的东西都建立在谎言的基础上,一旦谎言被识破,还有谁去信它呢?     孔子去见南子有没有做什么不正当的事我们可以存而不论,只从我们看到的事实部分来说,我觉得子路对孔子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既然孔子去见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当事的可能。子路能当面指责老师可能的错误行为,是值得赞赏的。也可见孔子为推行政见学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精神,以及师生关系的平等、融洽。    孔子是否做了不正当的事是一回事,别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为一个教人做君子的老师如果不能证明自己没有做不正当的事,也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情。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避嫌的说法,即“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孔子在无奈之下只能用赌咒发誓来为自己表白,这也无形中成了中国人的一种不好的习惯方式。我觉得我们自己应该远离用赌咒发誓的方式来取信于人,也千万不要轻易相信那些赌咒发誓的人。这一章,自古在理解与翻译上有争执,较难考证清楚。据《史记》的记载,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 卫灵公是孔子在卫国时卫国的国君,在孔子所到的几个诸侯国里,他是对孔子最好的一个。南子,前面讲过,南子这个人有问题,美貌但多淫,对卫灵公影响还很大。本章对孔子为什么去见南子,没有讲明。据古代儒家讲,孔子见南子是“欲借其以劝灵公行正道”,所以孔子才去见了南子。有人解释为:孔子在这里发誓赌咒说,如果我做了不正当的事,上天会谴责我。    南怀謹先生的解释。这里,否读 pǐ而不读fǒu,作动词用,是否定、鄙视之意。说的应该是南子这个人,南子这个人,据考证,虽多淫但不乱国政,而且,卫灵公这个人,好色但又能重贤。所以,卫灵公虽宠爱南子,但卫国的政治总体来说还是可以的。当时,卫国的执政大夫是晏子。从史记记载的内容来看,孔子进见南子以礼,而南子答拜孔子以礼,再拜,显示出南子对孔子的尊敬。说了些什么不得而知,可以推想,孔子见过南子后觉得其人还有可取之处,并非象有人传说的那样坏。孔子说,我本来不想见她的,可是不得以才见她的,与南子见面,仅仅是一种礼节上的应酬而已。而因为南子有好淫之名,子路这个性格急躁、而又以捍卫老师尊严为自己责任的君子,当然怕孔子因为见过南子而生出对孔子不利的影响,也怕老师做出不德的行为,而孔子解释他又不听。孔子只好发重誓:如果南子是我所鄙视的那种人,上天也会厌弃她的!上天也会厌弃她的!可是南子并不象你们听说的那样坏。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小结: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受弟子们的敬爱,但他总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从学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感受他的伟大!感受夫子的关爱!课堂练习 :1、掌握如下通假字。  君子一言以为知  :“知”通“智”  道之斯行     :“道”通“导”  夫子矢之曰    :“矢”通“誓”  毋吾以也     :“以”通“已”  鼓瑟希      :“希”通“稀”  莫春者      :“莫”通“暮”2、注意如下特殊句式或用法。博我以文:使动用法。是丘也:判断句。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3、完成课本课后练习 

刘芳

【篇三】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年级:高二年级 内容: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课型:新授

执笔人:林小俄 审核人:孙耀斌、陈丽君、李经信 时间:2014-5-5

第一部分:学习要求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

2、孔子与弟子间的相互态度、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

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学法指导:

1、把教材中13章内容作一个简单分类。大体来说,内容有三:一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二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三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归类后,学生可能会更容易把握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采取先疏通语录文字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再讨论、挖掘思想和文化内涵的方法。

3、补充有关孔子弟子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部分: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一)孔子四门十哲七十二贤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四门指孔门四科也便是“文、行、忠、信”四个方面,十哲是孔子门下最良好的十位先生(子渊、字骞、伯牛、仲弓、子有、子贡、子路、子我、子游、子夏)的合称。 72贤指的是孔子门下品德优秀可以做贤人的门生。

1、子贡

即 端木赐 。端木赐(前520年-前44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春秋末年卫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

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后世有人奉之为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2、颜回

(前521年前481年),字子渊,春秋末鲁国曲阜人。十四岁拜孔子为师,此后终生师事之。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极富学问。《雍也》说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为人谦逊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他异常尊重老师,对孔子无事不从无言不悦。以德行著称,孔子称赞他“贤哉回也”,“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雍也》)。不幸早死。自汉代起,颜回被列为七十二贤之首,有时祭孔时独以颜回配享。

3、公西赤

姓公西,名赤,字子华,亦称公西华,春秋末年鲁国学者,公元前509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72贤人之一,比孔子小四十二岁。

在孔子弟子中,公西赤以长于祭祀之礼、宾客之礼著称,且善于交际,曾“乘肥马,衣轻裘”,到齐国活动。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加封“钜野侯”。明嘉靖九年(1530)改称“先贤公西子 ”。

4、子游

前506-?,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称“言游”、“叔氏”,春秋末吴国人,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之一。曾为武城宰(县令)。少孔四十五岁,是孔子后期学生中之佼佼者,被孔子许为其“文学”科的高才生,后人往往把他与子夏合称为“游夏”。 子游二十多岁就担任了“武城宰”(治所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实行孔子关于“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的教诲。孔子到武城时,“闻弦歌之声”,甚为嘉许。孔子去世后,子游自己授徒讲学,其后学在战国时期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学派。

5、子路

子路即仲由 。 仲由(前542-前480),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末鲁国卞(今山东省平邑县仲村镇)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性格爽直率真,有勇力才艺,敢于批评孔子。孔子了解其为人,评价很高,认为可备大臣之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并说他使自己“恶言不闻于耳”。做事果断,信守诺言,勇于进取,曾任卫蒲邑大夫、季氏家宰,是孔子“堕三都”之举的最主要合作者之一。后为卫大夫孔悝家宰,在内讧中被杀。

6、伯牛

冉耕(约前544-?),字伯牛,生于山东菏泽,春秋时期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在七十二贤人中排为第三名,为人质朴,擅长待人接物。官至中都宰。有“郓侯”、“东平公”、“先贤冉子”等封号。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因恶疾早逝。

(二)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喟然( )莞尔( )饥馑( )哂笑( )沂( )牖( ) ......

(三)对照课文注释和借助工具书,理解文中重点字词意思,记下不解释的字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堂上提问解决。

不懂的字词:

不会翻译的句子:

二、课堂学习研讨

(一)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决学生提出的不懂的字词和不会翻译的句子,疏通文意。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单分类。

1.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 则。

2.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 则

3.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 则

(三)思考

1.阅读第1-3则,问答在弟子眼中,孔子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子贡眼中的孔子:

颜渊眼中的孔子:

2.阅读第4则,回答:孔子对自己是如何看待的?从中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魅力?

3.阅读第5-8则,思考这几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

4.阅读第9-13则,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

三、当堂训练巩固。

1、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①叔孙武叔毁仲尼 ②多见其不知量也 ...

③颜渊喟然叹曰 ④仰之弥高 ...

⑤循循然善诱人 ⑥如有所立卓尔 ..⑦当仁不让于师 ⑧子之武城 ..

⑨莞尔而笑 ⑩以俟君子 ....

2、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他人之贤者,后陵也。 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不吾知也 贤哉,回也。 仲尼岂贤于子乎 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四、课后拓展延伸

根据你的自己的认识,说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篇四】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_不让于师》导学案____参考答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参考答案

1绥( suí ) 喟然( kuì ) 莞尔( wǎn ) 偃( yǎn ) 箪( dān )......皙( xī )饥馑(jǐn ) 哂笑( shěn ) 俟( sì ) 铿( kēng )沂( y......í ) 牖(yǒu ) .

2、 "知"通"智" “道”通“导” “矢”通“誓”

希”通“稀” “莫”通“暮”

3、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叔孙武叔毁.仲尼

多.见其不知量也

仰之弥.高

循循然善诱.人

当.仁

子之.武城

摄.乎大国之间

因之以饥馑..

由也为.之

比及..三年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吾与.点也

其言不让

4、词类活用

诽谤 副词, 只,仅仅 更加 诱导 遇到,面对 动词,往,去 夹 饥馑:灾荒、荒年 治理 等到 等到 站起来 陈述 赞许 谦让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端:名词作动词,穿上礼服。章甫:名词作动词戴上礼...帽 )

风乎舞雩 (风: 名词作动词 ,吹风 ) .

博我以文 ( 博:使„„广博 ) .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 小、大:形容词作名词 ,小相大相 ) ..

(一)(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译文:夫子的高不可及,就像天不能搭阶梯爬上去一样。

(2)、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老师善于一步步的引导我们,用文化典籍使我的知识视野广博,用礼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下来也不可能。

(3)、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方圆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一个小国),即使让我去治理它,等到三年,我可以使百姓富裕。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舞雩台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5)、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说:真的很悲痛吗?不为这个人极度悲痛又为谁极度悲痛呢?

三、探究研讨

1明确:子贡眼中的孔子: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渊眼中的孔子: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 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总结:孔子是一位学识丰富、谦虚有礼、道德高尚、施教有法的人,他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2从这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了孔子也是一个宿命论者,即他相信命运之说,但对命运的不公平提出了自己的抗议,用反复的语句,强烈地表示出了这种感情。在他的认为,想冉耕这样德行优秀的人应该长命百岁,享受健康的生活,却得了即将死亡的疾病,即使探望,也只能“自牖执其手”,这时命运的不公平。从这些语句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学生的挚爱之情,以及对命运的不公的控诉之情。

2

【篇五】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修改版

《当仁,不让于师》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字词、句式,理解文中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小组探究理解、运用文中关于学习、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端正从师态度,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本文的主要思想内涵 ;欣赏文中关于师生学习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学习重、难点:掌握文言基础知识,疏通文章大意。

一、导入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

 自主学习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 小组合作

小组共同翻译,整理文言基础知识,将难点提出全班解决。

成果展示

各小组将翻译结果全班展示

学后检测:

给下列字注音:

喟然( )莞尔( )饥馑( )哂笑( )沂( )牖( )

词语解释:

叔孙武叔毁仲尼: 多见其不知量也: 仰之弥高:

当仁: 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

由也为之:治理 比及三年:

且知方也: 以俟君子:

舍瑟而作: 异乎三子者之撰:

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

是故哂之:

特殊句式等详见《阳光课堂》

第2课时

学习重、难点:通过诵读、小组探究领会本文通过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特点。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

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 小组合作,研读文本(问题导引法:根据所给材料认识孔子)

(一)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子贡眼中的孔子:

颜渊眼中的孔子:

(二)孔子对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孔子的自我认识:

总结:孔子自认为是一个 的人 (三)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

总结:孔子对弟子

(四)回眸孔子经典神情:

(1)夫子莞尔而笑(2)夫子哂之(3)夫子矢(誓)之

(4)夫子喟然叹曰(5)颜渊死,子哭之恸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4)解释:

(1)莞尔-------------

(2)哂----------------

(3)矢(誓)------------------

(4)喟然------------

(5)恸-------------------

归纳总结: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孔子:

------------------------------------------------------------------------------------------------------------------------------------------------------------------------------------------------------------------------------------------------------------------------------------------------------------------------------------------------------------------------------------------------------------------------------------------------------------------------------------------------------------------------------------------------------------------

三、学后检测:详见《阳光课堂》

第3课时

学习重、难点:赏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进一步体会孔子为人

学习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998年全体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了一个宣言:如果人类在21世纪还想继续生存下去的话,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多年前,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二、教学重难点及目标达成过程

 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研读文本

(1)比较子路与曾皙回答孔子问话时的不同细节刻画

人物 细节刻画孔子反应 人物性格

子路

曾皙

(2)列举孔子循循善诱的课堂用语:

-----------------------------------------------------------------------------------------------------------------------------------------------------------------------------------------------------------------------------------------------------------------------------------------------------------------------------------

总结:孔子跟弟子相处,从来不阻止弟子们表达自己的意愿,总是鼓励他们畅所欲言,这说明孔子非常尊重弟子的人格。

拓展延伸:结合今天的师生关系,你如何评价孔子与弟子的关系?(写作片段,训练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

三、学后检测:详见《阳光课堂》

【篇六】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学生用)

高 二 级 语文 科导学案(学生版)

【篇七】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主备人:高莉 审核人:高三语文互研组

班级: 组别: 姓名: 完成时间:40分钟

【学习目标】1、速读全文,把握文章内涵。

2、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3、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师生关系。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知识链接】

1、关于尊师的故事,最有名、最感人的要数“程门立雪”了。《宋史•杨时传》载:有一天,杨时拜见程颐,程颐坐着睡了,杨时便侍立一旁,没有离去。程颐醒后,门外积雪已有一尺厚了。杨时看到先生醒了,这才踩着一尺深的积雪进去请教问题。有宋一代,程朱理学成为显学,杨时上承程颐,下启朱熹,闻名天下。于是,名师与名徒演绎出的“名人逸事”,就成了学界佳话,著名典故,这可以说是古代“博士生(此指博学多识的学生)”与老师相处的典型事例。

2、子贡与宰我是孔门言语科高材生,尤其是子贡,在言语、事功方面较有成绩,在当时享有较高的声誉,颜回是孔子道德学问的传人。

3、为下列字注音。

绥( ) 喟( ) 莞( )

箪( ) 牖( )

【交流与质疑】

一、初读课文,根据选文侧重角度,将选文分成三类。

①是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

②是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

③是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

二、针对性研读:(独学疏通文意,小组合作探究)

(一)研读(孔门弟子对孔子的评价、推崇)部分,体会其说明了什么?弟子眼中的孔子是怎样的?

子贡眼中的孔子:

1、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2、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3、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颜渊眼中的孔子:4、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总结:孔子凭借自己的学识与德行,赢得了弟子们的敬仰与尊重。

(二)研读(孔子对学生的评价、感情)部分,体会其说明了什么?孔子眼中的弟子是怎样的呢?

(1)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2)斯人也而有斯病也!斯人也而有斯病也!

总结:孔子对弟子充满了欣赏与关爱,反复的话语表达了对弟子的一片真情。

三、词语解释。

叔孙武叔毁仲尼:诽谤 多见其不知量也:只,仅仅

颜渊喟然叹曰:叹气的样子 仰之弥高:更加

循循然善诱人:一步一步有次序地 当仁:遇到,面对

如有所立卓尔:卓越、突出的样子,'尔'是形容词、副词的词尾,相当于'然'

四、拓展延伸:结合今天的师生关系,你如何评价孔子与弟子的关系?(写作片段,训练议论这种表达方式)

-------------------------------------------------------------------------------------------------------------------------------------------------------------------------------------------------------------------------------------------------------------------------------------------------------------------------------------------------------------------------------------------------------------------------------------------------------------------------------------------------------------------------------------------------------------------------------------------------------------------------------------------------------------

【篇八】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四、注意如下特殊句式。

博我以文: 是丘也: 学习目标:

不吾知也:

1、知识与能力: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五、、一词多义 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

有所立卓尔( ) 2、过程与方法:自读,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宗庙之事,如.会同( ) 文本内涵

如.

或知尔.则何以哉(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

其礼乐,以俟君子( ) 学习重、难点: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 .( ) 预习案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 对照注释,疏通文意,完成下列练习:

用牛刀( ) 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

1.无得而逾焉( ) 2.绥之斯来( ) 3.莞( )尔 .

不知量也( ) 4.一箪食( ) 5.自牖执其手( ) 6.子哭之恸( )

人不堪其

.忧( ) 二、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其.何伤于日月乎/如之何其.可及也〔 ) 君子一言以为知 .

也( ) 道之斯行 .二年( ) 夫子矢之曰 ,诲人不倦〔 )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叔孙武叔毁之!天厌之!( .仲尼: . ) 2、多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不知量也: 3、颜渊喟然..叹曰: 1、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 4、仰之弥.高: 5、循循然...善诱人: 2、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6、如有所立卓尔..: 7、当.仁: 3、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8、子之.武城: 9、莞尔..而笑: 4、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10、予.所否者: 11、人不堪.其忧: 六、理解并积累下列熟语: 12、自牖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当仁不让,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执其手: 13、子哭之恸:..

食瓢饮,不堪其忧,不改其乐 当仁 ——

1

探究案

一、在孔子弟子的眼中,孔子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

二、从孔子对学生的教导中可看出孔子具有哪些思想和品质?

三、从孔子对学生的评价和关爱中,又可看到怎样一个孔子?

当仁 —— 当堂检测

1、本文“之”字的意义与用法小结: (1)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2)夫子之得邦家者----------------- (3)仰之弥高--------------- (4)天厌之----------------

(5)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6)亡之,命矣夫------------- (7)子之武城_------------------ 2、“焉”字意义与用法:

(1)割鸡焉用宰牛刀!------------ (2)赡之在前,忽焉在后------------ (3)愿为小相焉-------------- 3、固定结构:

(1)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2)予所否者,天厌之。---------------------- 4、特殊句式:

(1)吾无隐乎尔。------------- (2)不吾知也!------------- (3)当仁,不让于师----------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5、名句总结

2

一、夯实双基

训练案

A.子路“率尔而对曰”,表明子路率直自信,勇于任事的性格

B.对冉求的回答,孔子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也是讲的治理国家的大事 C.孔子对曾皙的回答,喟然长叹,欣喜、自慰、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D.对四个弟子的回答,孔子很是满意,但对子路的不“知方”大为不满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当仁,不让于师导学案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的一项是( )

A.愿为小相焉(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鼓瑟希(稀疏) B.春服既成(指夹衣或单衫) 冠者五六人(成年人,20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20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C.童子六七人(少年,不到20岁的人) 咏而归(唱歌) D.吾与点也(介词,和,同)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三个孩子)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端章甫 B.鼓瑟希,铿尔

C.孰能为之大? D.左忠毅公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 11.对下列各文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有什么受伤呢?不过是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啊! B.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戴帽子的有五六个人,未戴帽子的有六七个人 C.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绥(suí)之喟(wèi)然卓(zhuó)尔 诲(huì)人 B.莞(wǎn)尔 箪(dān)食瓢(piáo)饮 曾皙(xī) C.侍(shì)坐 饥馑(jǐn)哂(xī)之 以俟(sì) D.舞雩(yú) 户牖(yǒu)哭恸(dònɡ) 铿(kēnɡ)尔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

①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 ②夫子矢之曰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⑦莫春者,春服既成 ⑧唯求则非邦也与? ⑨其人也而有斯疾也!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⑦⑧⑨ D.③⑤⑨

3.下列句子中的“尔”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如有所立卓尔 ②夫子莞尔而笑 ③吾无隐乎尔 ④以吾一日长乎尔 ⑤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⑥子路率尔而对 ⑦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 ⑧作计乃尔立

A.①③⑥/②④⑤/⑦⑧ B.①②④⑥/③⑤/⑦⑧ C.①②⑥/③④⑤/⑦⑧ D.①②⑥⑦/③④⑤/⑧ 4.选出下面四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句( ) A.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D.宗庙之事,如会同 5.选出与“今齐地方千里”的“方”的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C.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 6.与例句“千乘之国”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B.加之以师旅

C.夫子哂之 D.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例句中加点的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可使足民

A.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B.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 C.稍稍宾客其父 D.粪土当年万户侯 8.对选文10一节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当仁 —— 3

D.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共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又是谁呢? 12.选出下列对本段文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

A.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育循循善诱,于谈话中蕴涵丰富哲理 B.从在文中的表现看,子路是个轻率急躁的人

C.孔子之所以赞许曾皙的观点,是因为曾皙所谈论的不是政治 D.冉有是孔子的一个性格比较谦逊的弟子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16题

燕王刘泽者,诸刘远属也高帝三年,泽为郎中高帝十一年,泽以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营陵侯

高后时,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泽大说之,用金二百斤为田生寿田生已得金,即归齐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田生如长安,不见泽,而假大宅令其子求事吕后所幸大谒者张子卿居数月,田生子请张卿临,亲修具张卿许往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张卿惊酒酣,乃屏人说张卿曰:“臣观诸侯王邸弟百余,皆高祖一切功臣,今吕氏雅故本推毂高帝就天下,功至大,又亲戚太后之重太后春秋长,诸吕弱,太后欲立吕产为(吕)王,王代太后又重发之,恐大臣不听今卿最幸,大臣所敬,何不大以闻太后,太后必喜诸吕已王,万侯亦卿之有太后心欲之,而卿为内臣,不急发,恐祸及身矣”张卿大然之,乃风大臣语太后太后朝,因问大臣,大臣请立吕产为吕王太后赐张卿千斤金,张卿以其半与田生田生弗受,因说之曰:“吕产王也,诸大臣未大服今营陵侯泽,诸刘,为大将军,独此尚觖望今卿言太后,列十余县王之,彼得王,喜去,诸吕王益固矣”张卿入言,太后然之乃以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琅邪王乃与田生之国田生劝泽急行,毋留出关,太后果使人追止之,已出,即还

及太后崩,琅邪王泽乃曰:“帝少,诸吕用事,刘氏孤弱”乃引兵与齐王合谋西,欲诛诸吕至梁,闻汉灌将军屯荥阳,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代王亦从至诸将相与琅邪王共立代王为天子天子乃徙泽为燕王,乃复以琅邪予齐,复故地

太史公曰: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故刘贾虽属疏,然以策为王,填江淮之间刘泽之王,权激吕氏,然刘泽卒南面称孤者三世事发相重,岂不为伟乎!

(节选自《史记·荆燕世家》,有删节)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 画:策划,谋划

B.二年,泽使人谓田生曰:“弗与矣”

与:给予

C.田生盛帷帐共具,譬如列侯 盛:华美

D.荆王王也,由汉初定,天下未集 集:一统,统一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田生寿泽大说之,用金二百斤为.A.A. 事发相重,岂不为伟乎.

问大臣太后朝,因.B. 楚王信迎,即因执之.喜何不大以闻太后,太后必.C.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风大臣语太后张卿大然之,乃.D.以千数蒙冲斗舰乃.

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刘泽之王,权激吕氏”的一组是()

①泽以将军击陈豨,得王黄,为营陵侯 ②张卿入言,太后然之 ③田生弗受,因说之曰……诸吕王益固矣 ④泽还兵备西界,遂跳驱至长安 ⑤乃以营陵侯刘泽为琅邪王 ⑥齐人田生游乏资,以画干营陵侯泽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③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燕王刘泽因为是刘邦的远房宗亲,所以先被封为营陵侯,后来被封为琅邪王,当代王即位时,又因拥戴有功而被封为齐王

B.田生通过他的儿子结交张子卿,进而又通过游说张子卿,说服大臣们劝太后封吕产为王,后又通过游说张子卿,顺利地使刘泽当上了琅邪王

C.刘泽被封为王,其中最大的功劳应归功于田生,田生运用贿赂等手段,采取“迂回”的策略,终于使刘泽如愿以偿当上了诸侯王,并回到自己的封地

D.对于刘泽的受封为王,司马迁认为是使用权谋激起吕氏的结果,并没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至于他竟然三代为王,则是特异出奇的事情

当仁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