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时间:2021-10-10 15:02:22 五年级作文

【篇一】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柏树学校的张明毅,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及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首先课件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我创设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笑笑一家人晚餐为情境,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分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教学计算方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利用直观图,学生可以看出结果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有了例1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分数减法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数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分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并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在教学例3时,我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最后全班交流讨论例3的解决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懂得应选择较简洁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三组题,基础题、中等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篇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下《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我是来自于五寨二小的戴媛,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理解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即先学后教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89页、90页做一做上面的内容,看图看文字并填 空,思考:

1、分母相同也就是什么相同?

2、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其实是分数单位的什么在相加减? 重点看:

同分母分数怎么加减?计算过程怎么写?计算结果如何处理?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认真,自学效果好!

四、先学

1.自学

2.看一看:师监督每个学生自学

3.检测自学效果:

叫两名差生上黑板板演,其他同学在你下面做,老师进行巡查下面同学出现的问题,在大脑里进行第二次备课。

五、后教

1.指名学生更正

2.议一议:指出题中错误,并说为什么?

3.指名学生说出分数加减的意义及算理和计算方法。

学生总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六、当堂训练

把当堂训练的题,课后收起,进行批阅。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单位:五寨第二小学

执教:戴 媛

【篇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平度经济开发区小学 王晓峰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信息窗二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剪纸中的数学》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能否熟练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评价学生是否拥有良好的计算能力、拥有良好的数感的一项重要尺度,而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又是其中最基础的部分。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理解分数加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2、结合情境,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

3、在动手操作中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数学体验意识。

4、通过分组讨论,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和结果。同时归纳总结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

5、引导学生认识知识间的必然联系,培养类推能力和思维灵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掌握约分的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二、教法、学法

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学会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去思考分析身边的事物是数学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根据本节知识特点和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

认知规律,结合新课程标准精神,我采用了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观察比较、概括总结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在理解和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渗透数形结合以及类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积累活动经验。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我主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加强算理与算法的有机统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情境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剪纸吗?剪纸艺术在我国民间已流传很久,我们学校也开展了剪纸艺术课,一起去看看吧!这样导入,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为后面的合作探索打好基础。 (二)合作探索

1、独立思考,自主探究

怎样列式?为什么用加法?你是怎样想的?然后组内交流,全班交流,从而 理清思路, 明确方法。不仅激发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数学思维的条理性和严谨性。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解答

根据刚才的分析交流,让学生先独立列式解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2)交流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的发现,给学生充分的展示交流时间,经历学习探究的过程。在交流中感悟,反思,形成自己的观点。

(3)观察比较

4、探索约分方法。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在探究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得到不同的结果,在观察比较中初步明确约分的作用,掌握约分的方法,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品质。

5、认识最简分数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联系对比,统一算法。

谈话:通过解决刚才的两个问题,大家发现,我们今天研究的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

得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得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自己梳理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叙述数学现象。同时也是对算法和算理的内化过程。

(三)自主练习

课堂练习是学生运用,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本环节我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重点、难点设计了多层次的练习:

1.填空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的能力。

2.计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学生巩 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步骤,并把算理和算法结合起来。

3.化简比较。看起来简单的练习却包含了约分、化简、比较大小三方面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让学生在应用中进一步巩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练习设计层次清晰,目标明确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4.解决问题。一些列的练习,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既有简单的基本练习,又有综合练习,通过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发展了学生的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回顾反思

通过老师的引导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领学生从“积极”“合作”“会问”“会想”“会用”等多方面全面回顾梳理,帮助学生积累一些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养成全面回顾的习惯,培养自我反思、全面概括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最简分数: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

【篇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人教新课标数学五年级下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1》说课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于石桥乡中心校的张夏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流程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第十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连加、连减三个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在三年级上册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搭好阶梯。

学情分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学生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1、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相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的算理及含义,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

2、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难点

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准备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一、铺垫复习、导入新知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首先课件出示分数,你能说说它的分数单位吗?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怎样表示?为下面学习分数的加减法做好铺垫。

二、自主探索、归纳方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例1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算理,探索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中我创设以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笑笑一家人晚餐为情境,体现分数加法的计算是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产生的,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分数加法和整数加法的含义相同,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接下来教学计算方法,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后,指导学生规范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利用直观图,学生可以看出结果4/8就是1/2,体会用最简分数表示结果的合理性和简约性,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有了例1的基础,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例2分数减法的教学,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分数减法的含义:已知两个分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分数,求另一个分数的运算。并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观察例1和例2,你能发现什么共同点?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总结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一般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巩固内化、回归生活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基础题、中等题和思维训练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通过计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便于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说课稿

单位:乌苏市石桥乡中心学校 执教:张夏生 贾彩莲 2012.4.19

【篇五】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

一、说教材:

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同分母加减法以及认识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

质的基础上教学的。其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最直接的知识起点。本节课的内容又是进一步学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同时又是本单元的重点。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理解“只有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的算理,并且已经初步具有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具有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及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必须先通分的道理,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并进一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3、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重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计算时必须先通分的算理。

教学关键:通分。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学生自备基本图形(长方形、圆形或正方形)。

二、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一下三个教学层次:

1、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在教学中我会通过旧知引入新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自主探究新知打基础。

2、合作探究,自主建构:课堂中安排学生同桌或前后进行交流和操作,在合作中认知,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探究、解决问题,获得成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的品质。

3、巩固内化,拓展创新:让学生通过填空、改错、竞赛等一系列练习,进一步

巩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经历知识的形成和运用过程。

三、教法模式

说教法

学生 已经熟练掌握了通分的技能,又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了分数单位相同可以直接相加减。因此,对学生而言,作为构成计算法则的两个重要成分都已学过,在这节课,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来沟通新旧知识,好在学生已从“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里学会了这一招“化异为同”所以在这节课里要求学生再用“化异为同”来解决问题并不难。

说学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四、教法设计

下面我重点阐述一下我的四个教学环节。

第一层次: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口算:课件逐步出示2+4 0.2+0.4 2/7+4/7 1/2+1/4 回答的同时说说口算方法,对于1/2+1/4学生肯定会有所疑问,于是引导学生与2/7+4/7进行比较,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分母不同的分数加减法应该怎样计算呢?揭示并板书课题:“异分母分数的加法”。

【第一层次设计意图:通过复习,特别是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能强化“计数单位相同才能直接相加减”的算理,为新知识的学习作好铺垫。】 第二层次:合作探究,自主建构 111、 出示例1:明桥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试验田, 种番茄。24种黄瓜和番

茄的面积一共占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我将课本例题中的“长方形”去掉,学生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的同时思考: ①异分母分数加法能不能直接相加?为什么?

②你觉得自己可以算出来吗?可以就试试,还要为你这样算找到道理。

2、操作。每个小组分发三种材料(长方形纸片、圆形纸片、线段图片)学生在

小组中操作演示,交流出算理。

3、汇报。请小组成员在实物投影仪上,边展示边说怎么做的。你是怎样看出1/2和1/4的和是3/4的?把涂色部分看作3/4时,原来的1/2被看作了几分之几?想一想,计算1/2+1/4是先做什么?

明确:计算1/2+1/4时,先要把1/2和1/4通分,把它们转化成同分母的分数。

4、补充提问。让学生根据例1的条件继续提出问题: 11①番茄比黄瓜少种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1214②还剩下这块地的几分之几没有种?(1-- ) 24学生根据之前的经验独立计算,并说说算理。

5、归纳小结:异分母分数加法要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再进行计算。

6、练一练:(口答形式)进一步强化训练通分的过程。提出计算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31( )( )( )==46121212

717( )( ) + =+ =12412( )( )

42( )( )( )= -= 53( )( )(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5147、板演“试一试”。 - 、1-,并明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注意点。(计639算结果好约分的要约分约分、及时验算,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第二层次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前面的教学铺垫,较容易想到通分,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这时,教师大胆地让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圆纸片和线段,通过画图试一试,从中自己找出计算的算理,体验成功获取知识的乐趣。借助直观操作,让学生看到“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减,必须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的事实,有利于学生清晰地理解算理,牢固地掌握算理。

第三层次:巩固内化,拓展创新

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与方法后,还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拓展、创新,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我对教科书练习十四1——4题进行了筛选编排了以下的练习:

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学生按要求涂色,并写出得数。

2、完成练习十四第4题。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

3、改错。

1/3+3/7=4/10=2/5

7/10-4/15=7/30-4/30=3/30=1/10

4/9+7/12=16/36+21/36=37/36

2/3+4/7=14/21-12/12=2/21

4、计算下面各题,再想想,这些题怎样算比较快?

1/5+1/3 1/5-1/6

1/4+1/9 1/4-1/7

这是一组提高性的练习,学生计算出结果并不难,关键是要发现这其中的规律。要留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讨论交流,找到其中的奥秘,从而接着照样子自己写几个。

第三层次设计意图:编排层次分明的练习,由浅入深,螺旋上升,不断引发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既落实了学生的基本技能,又培养了学生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增长智慧。

第四个层次是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如果学生只从知识的掌握方面总结,我会引导学生从学习方法和情感方面进行总结。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力求体现知识性和简洁性,使学生一目了然。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异分母加减法

异分母分数——通分——同分母分数——结果写成最简分数

通过学生的回顾总结,再次让学生明白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通过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从而不断完美学生的认知结构。

六、课堂评价

下面给大家说一说本课所用的学习评价,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采用师评、互评、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我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评价,我想以此来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七、资源开发

1、用好教材教参

2、注重课堂生成资源

3、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

教师应尽可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要尽量开发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有不当之处,敬请指正。谢谢大家

【篇六】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说课稿

《同分母分数加法、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节教学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含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两部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整数、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对整数加减运算而言,分数的加减运算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这节课是学生后面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学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对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有一定基础。因此这节课的重点是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基础,制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运用知识的迁移,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法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验生活中的数学乐趣,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其中,能够正确地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会说算理是本节课要突出的重点;让学生在探索交流中概括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

法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四、学具准备

一张长方形纸或者圆形纸,并按照8等份做好标记;双色笔

五、说教法学法

数学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使教法和学法和谐地统一在“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目标之中。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规律,将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如下:

1、温故互查

首先出示问题整数加法、减法的含义是什么?然后出示分数,说说它的分数单位以及分数的含义,这样让学生有针对性的回忆学过的知识,为下面学生学习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减法做好铺垫,扫清了知识上的障碍。

2、德育的渗透

结合课本的情境图,为了让学生体会家长的辛苦,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情景设计为早晨,对学生提问:今天早晨,聪聪的妈妈很早就起来做早餐。如果你是聪聪,起床后会对妈妈说什么?家长这么辛苦,为了很好的报答父母,你在学校应该怎么做,使学生受到很好的感恩教育。

3、合作探究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教学中,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

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首先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说一说:算式+里的分数表示什么意思,然后将手中的学具涂一涂:+。接着根据学具的演示,说一说+的算理。接着请学生结合算理书写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提问学生对于计算结果有什么特殊要求?这反映了数学学习的什么特点?

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充分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明确了算理,探索出了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最后学生联系整数加法,利用类推的方法,就能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

学习分数减法时,考虑到同分母加法和减法计算的相似性,请同学们根据加法的算理,独立思考后计算,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这样给每一位学生提供独立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思考、计算,然后再合作交流计算的过程和想法,归纳出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减法时,我将自主探究的权利牢牢把握在学生手中,让他们在自主列式、自主计算、自主说理的过程中,获得自主探索的成功感受,逐步养成自主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自学检测

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此环节设计了两组题,基础题、中等题。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因此我还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的练习题,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通过计算可以解183818381838

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提高题出示3个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

总之,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着重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力求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尝试,最终在探索中体验成功的喜悦。